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王玉潔507

    日本隨著二戰的戰敗,日本的發展成就毀於一旦,戰爭讓日本男性勞動力銳減,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到處是流離失所的饑民。不僅資源匱乏還欠了一屁股的戰爭賠款。

    日本能夠崛起,其實美國人起了很大的作用。戰敗後的日本非常窮,全國的饑民總數多得嚇人,若不是美國上將麥克阿瑟給日本拉來了糧食援助,許多日本人都會餓死。

    解決了吃飯問題,可還有人口恢復的問題,二戰後日本人口銳減到6000萬。國家重建需要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這是當時許多囯家面臨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採用了一個很無恥的辦法,他們竟然把女性結婚的年齡下調到13歲。日本人為了達到目地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此外,日本的發展還需要原始資金。而日本積累的原始資金都是在二戰中掠奪來的。我們知道上個世紀50年代後,美國在東亞打了兩場大仗,分別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朝鮮戰爭打了3年,越南戰爭打了20年,其中美軍的後勤補給很大部分都是由日本提供,這可是很大一筆錢,就這樣日本賺的盆滿缽滿。日本大發戰爭財,確實讓人感到很不齒,也為日本在二戰後的崛起備足了發展的基金。

  • 2 # 當代曹植

    日本在二戰投降,被美軍佔領,但是日本的工業基礎與人才儲備還在,美國本打算將日本改造成農業國,但是由於冷戰的開啟,日本作為防蘇前線,被美國重點扶持。

    麥克阿瑟按照美國的政體改造了日本,美國對日本開放了市場,日本的經濟在戰後迅速復甦。

    朝戰與越戰的爆發,日本成為美軍的後勤補給基地,美軍給日本提供了海量軍事訂單,加速了日本的經濟發展。

    日本戰敗後,由美軍提供安全保障,日本只能保留少量軍事人員,每年因此節約了大量軍費用於經濟建設。

    二戰後,列強統治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成為了日本的市場與原材料產地,為日本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日本在戰爭中無法獲得的東西,在戰敗後竟然獲得了。

    另外,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日本人勤勞、節儉、智慧、團結並遵守秩序,也是日本經濟騰飛的一大助力。

    綜上,日本成為發達國家,絕非偶然。

  • 3 # 公元前

    一、“冷戰”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扶持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加大了對日本的扶持和改造。在美國的影響下,日本被免除了全部戰爭賠款。美國在日本大力推行民主改革,主要包括修改日本憲法、改君主專制天皇製為君主立憲天皇制、控制了日本的武裝力量發展、廢除了舊財閥、大力扶持個體經濟等。這些改革消除了軍國主義對二戰後的日本的影響,為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日本政府制定了適合當時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

    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他的經濟只能是外向型的戰略。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把“貿易立國”作為立國之本,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促進出口貿易,外匯大量增加。1960年,日本製定了“收入倍增計劃”,提出要用10年的時間,使日本的生產總值和日本國民的收入增加一倍。1964年,日本有制訂了“社會發展計劃”,解決了當時的通貨膨脹和農業衰退的現象。

    三、加強國民的教育素質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就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二戰前就已經普及了四年和六年制教育;二戰結束後,到了1950年,九年義務教育在日本已經完全普及。1956至1978年期間,日本過敏的教育素質提高了很多。

    四、加強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科技水平要落後於美國等發達國家,日本政府確立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1950到1977年之間,日本從國外引進了外先進了15066項先進技術,後來,用了大概十多年的時間吸收了全部先進技術。

    可以說,日本能夠成為一個發達國家,走的是一條捷徑。日本之所以能夠快速地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主要是因為日本國內對科技發展的重視。日本的所有企業,一般都會有自己的科研機構,科研人員非常多;包括日本的大學也都有科研機構,所以日本能夠快速吸收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這也是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

  • 4 # 教育多維觀察

    首先,明治維新時期,兩次工業革命在日本交叉進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為戰後日本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其次,二戰結束後,美國推動日本進行民主改革,以剷除軍國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係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第三,1948年後,隨著冷戰的加劇,美國開始幫助日本恢復經濟。美國先是一再削減直至免除日本的戰爭賠款,並將已拆遷的工業裝置發還日本,還長日本提供恢復生產急需的資金和物質。第四,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在日本大量採購軍火和給養,日本透過商品和勞務得到大量“特需”收入。朝鮮戰爭促使西方各國擴軍備戰升級,掀起了一股採購物質熱,又為日本商品進入世界市場敞開了大門。第五,日本政府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制定出合乎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第六,日本加強政府投資重視教育。第七,日本政府提出了有計劃的目標,並制定了各項具體的計劃。政界人物指導各部門的工作,並與企業界保持密切的聯絡。日本政府在計劃經濟時有兩大特點,一是強調基礎 ,二是強調前瞻與發展。在強調基礎上,優先發展煤鋼兩大產業。在前瞻與發展上,把握住經濟發展的潮流,制定大膽的發展計劃。

  • 5 # 靖安同城圈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發達國家那是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了,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在西方,而在亞洲,最為發達的只有日本了。日本被稱為高度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3.8萬美元,可謂是富得流油。不光如此,日本近20年經濟倒退,但是依舊還能如此發達。很多人不理解,日本國土狹小,又嚴重缺乏資源,為何卻能發展成這麼發達的發達國家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日本國土面積由幾千個島嶼組成,面積加在一起只有37萬平方公里,大概相當於我國一個省的面積,如果從面積來說,屬於小國了。而且日本國土不光小,而且缺乏資源,國土上除了地震,除了富士山,似乎沒啥資源。要石油沒石油其他鐵礦,煤礦,鈾礦,金礦等更是沒有,有也只有一點點,可以說,日本資源貧瘠到了極點。

    按照理論來說,國土這麼小,又沒有資源,發展其實是很難的。古代日本就是因為太窮,吃不飽飯,所以只能搶劫,才有了倭寇,因此,古代日本因為這兩個過得很苦。但是,為何到現在卻成為亞洲最發達國家了呢?到底是憑什麼?其實日本能有這麼發達,最關鍵是三點。

    第一,科技。

    我們看到世界上發達國家,除了少數幾個資源豐富外,基本上都沒啥資源,如德國、瑞士、荷蘭等等。但是這些國家卻都很富裕,高度發達,靠的不是資源,只有一條,那就是科技。

    日本二戰後科技發展非常迅速,靠著日本人的鑽研精神,掌握了世界先進的科技點,這是日本高度發達的基礎。正是因為科技的發達,帶來技術的革命,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日本獲取的利潤在世界都算很多,因此,國家財富才能積累。

    第二,血腥的積累。

    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強大,成為列強之一,而列強最大的本事就是搶掠,掠奪,完成資本原始積累。而日本近代,對於中國財富的掠奪堪稱到了極點,被日本掠奪的黃金,金錢不計其數。而我國的這些損失,成為日本血腥的原始積累。

    而這些錢正好成為日本戰後發展的關鍵,因為沒資源沒關係,有錢直接投資,直接買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即使到現在,日本主要原材料都是靠買,因此,其十分害怕其海上生命線被切斷。因為一旦被切斷,其原材料運不進來,整個國家就癱瘓了。

    第三,發展的優勢。

    日本能夠發展成這麼發達的國家,還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優勢所在。一個是美國老大的幫助和支援,二是,自己港口的天然優勢。有了美國的幫助,日本可以方便地接觸到先進的科技,還可以很輕易的從美國拿錢。有了錢有了美國科技,害怕學不會麼?

    有了港口使得其能夠快速的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之中,日本島嶼眾多,出海口資源豐富。所以日本利用這個優勢,發展港口貿易,加工貿易,極大的發展製造業,其科技產品,工業產品也能夠很方便的運出去,進行貿易,所以這些條件那是缺一不可。跟日本類似的德國、荷蘭、以色列等都是如此,沒有資源,照樣發達。所以,國家發達與否跟資源無關,最重要的就是科技。

  • 6 # 儒姐在北京

    日本作為一個二戰戰敗國,日本的科技為什麼會如此突飛猛進??想一想我們所用的一切,如汽車,數碼,電視,電子等等可以說改變了人類程序的這些產品,無一不是和日本相關(大到汽車,小到零部件)!這如何解釋?想一想中國的汽車已發展了二十年有餘了,還要在國家的扶持下艱難生存,貌似越做越差???,所有這一切無論您信與不信,但真的是事實。唯一得出的結論,難道是日本人比我們更聰明??如果沒有日本,亞洲會不會像非洲一樣任人宰割?落後?因為先進的技術除了日本只有歐美才有,況且日本的有些技術已是領先世界獨一無二的!

    究其原因,我感覺第一,二戰中,日本本土基本沒有收到戰爭創傷(少數城市而已,中國的大半國土滿目瘡痍;第二,中國免去了日本戰爭賠款;第三,美國為了抗衡蘇聯,大力自持日本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美國在歐洲實施著類似的馬歇爾計劃,支援歐洲經濟發展。第四,日本國民的教育水平比亞洲其它國家高,創新能力更強。

    那麼,作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日本到底有多發達呢?

    一、日本之所以被稱為發達國家,並不是以高樓大廈取勝的,而是憑藉著其恐怖的均一化。不僅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極小、就連公民的整體素質也是跟得上時代腳步的,出門在外時刻嚴謹以待,輕聲細語,不隨處丟垃圾。所以,日本大街上幾乎找不到一點垃圾,甚至連環衛工人,垃圾桶的蹤影都很難看到。

    二、日本的城鄉、貧富差距很小。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街還是小巷、住房和汽車,幾乎都是全民無差別的,你有我有他也有。

    三、更重要的是,日本的人均年收入也是對的起發達國家的稱號的。因為日本有一套完善的工資福利保障制,也就是高中學歷的正式職工,最低年薪是15萬人民幣,也就是月薪1.2萬;大學畢業的則不能低於19萬元人民幣,也就是月薪為1.5萬。

    四、除此之外,全球一百強的企業中,日本就佔據了40家,打敗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是因為,為了保住發達國家名頭,日本早就拋棄了低端產業,全力投入新材料,能源、生物、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產,而這也是日本能靠彈丸之地存活至今的一個武器,畢竟科技創造未來。

  • 7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1945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宣佈投降,中國經過14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而且日本的戰敗投降,也標誌著持續6年的世界大戰正式結束。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不經收到了審判,而且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發展收到很多限制,加上常年的對外戰爭,日本國內的經濟幾乎崩潰,國家一片狼藉。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在這種殘酷的情況下,日本居然在短短几年的世界就恢復了元氣。

    時至今日,日本已然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實力已經不比中國弱,在許多高科技領域甚至還遠遠超越了中國,這也是日本敢於同中國叫板,不顧世界人民的反對,經常參拜“靖國神社”的最大底氣。

    日本能夠在戰後發展如此之快,這三個原因功不可沒。

    第一個原因,日本在二戰期間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早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就已經和中國進行了8年的大戰,佔據了中國大片國土,日軍所到之處,只要是值錢的東西一件都不放過,而且,日軍還從國民政府的金庫得到了大量的資金,不僅如此,日本一直奉行以戰養戰的政策,他們沒佔領一個地區,除了野蠻的掠奪之外,還要探查中國的礦產資源,透過開發中國的自然資源,來彌補他們的戰爭消耗。後來二戰爆發,日軍席捲了整個東南亞地區,從中掠奪了大量的財產和資源。

    1945年,日本戰敗以後,日本早已將掠奪的財產暗中轉移,加上中國放棄了向日本所要戰爭賠款,使得日本在戰後恢復的資金更加充足。

    第二個原因,日本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礎

    日本在二戰時期,不僅有著完整的工業基礎,還有著世界第一的海軍,可見,日本在當時的各項技術都處於世界的前列,所以,日本在戰敗之後,利用之前留下的工業基礎,可以很快的恢復實力,而中國在取得抗戰勝利之後,有進行了解放戰爭,發展的時間推遲了好幾年,而且中國的工業基礎幾乎為零,因此發展比較艱難,速度與日本相比也比較緩慢。

    第三個原因,日本缺乏資源,因此對國家的科技發展異常重視,他們希望用先進的技術來彌補資源匱乏帶來的劣勢。日本在科技上的投入十分巨大,這也是日本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 8 # 雙喜臨門1985

    1、底子好:儘管日本本土被美國飛機轟炸夷為平地,甚至吃了兩顆原子彈,但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全民族思想得到解放,整體國民的文化素質高,這是它戰後崛起的根本原因。

    2、美國的扶持:二戰後東亞政治格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美國的盟友蔣介石兵敗臺灣,中國大陸被毛主席領導的紅色中國統治,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和中國的共產主義發展,必須扶持日本對抗蘇聯和中國,從而美國在日本駐軍,物質援助源源不斷,為日本的戰後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

    3、戰後中國等國放棄戰爭索賠,致使日本雖然戰敗,但本土領土得以保全,戰後恢復重建沒有經濟負擔。

  • 9 # 從頭再來1386268

    日本軍工業比較完整 戰後日本本國並不是戰場中心!所以很多房屋 城建 工廠一直保留完好!戰後重建的難度相對簡單!個人觀點!

  • 10 # 如意如來

    日本二戰投降後,一開始美國對它還是抑制的,但在東西方迅速形成了兩大陣營、特別是抗美援朝戰爭後,美國一反原先政策,改為大力扶持。不僅朝鮮戰爭剩餘物資全送給日本,技術上也給予了大力支援,還對日本開放了美國市場。美國這樣做,無非是想對周邊紅色國家形成壓力,造成"社"不如"資"的宣傳優勢。這就是六、七十年代的西方陣營的反共橋頭堡策略。享受這種策略的不僅是日本,還有香港,韓國和泰國等國家,為了它們的繁榮,西方陣營都下了不少血本。

  • 11 # 文騷段子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人口跟製造業基礎,第一 日本雖然二戰投降,總人口沒什麼損失,總共1億多的人口損失幾百萬,人口還是有優勢。第二 戰場不是在日本本土,這樣就造成基礎設施工廠完好無損,工業基礎完好,發展經濟比較容易,第三 二戰後日本不允許擁有軍隊,這樣軍費就省了,有更多資金髮展經濟。第四 二戰後美國扶持支援這點也很重要。

  • 12 # 煙火斧頭

    戰爭沒有發生在本土,本土沒有多大影響。

    另外有兩個因素

    1 在侵略時搜刮了不少財富和先進技術及知識,這為日本發展起到了基礎作用。

    2 日本人的性格和文化,當時日本沉浸在侵略和擴充套件的夢想中,所以他們的發展更速度和更偏向戰爭狀態。可以看出他們很崇尚強大,有超強的超強慾望。

  • 13 # zhang先生123

    第一:日本十分的重視教育,每年日本在教育的投資上都十分的高,因此日本總會出現很多優秀的人才,在科技發展上十分迅速,日本工業技術十分的發達,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第二:日本的眼光很長遠,早在80年代,日本就知道了技術才是發展的關鍵,因此日本不惜耗費大量的資金,不斷的收購國外的專利技術,從而達到壟斷的地位,壟斷意味著經濟,這樣很多國家都不得不將自己的產品交給日本生產,從而為日本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的合作。

  • 14 # 老連長15

    原因很多,首先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切以西方為榜樣,現代工業、軍事科技、政治文化、國民素質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加上對中國的不斷略奪,國民經濟有了非常大的發展。這為戰後重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由於東西方的冷戰,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大家都知道,戰後的日本是沒有軍隊的,一直是美國住軍在保護他們,直到現在也是如此,這就為日本省下了大比的軍費開支,有了美國的保護,可以安心搞自己的經濟建設,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

    另外,日本不像德國,戰後的日本,基本上未向任何國家進行戰爭賠償,這就保障了他們的原始積累,才造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的高速發展。

  • 15 # 168鹹魚哥

    民族結構單一矛盾容易化解。民眾萬眾一心共同建設戰後家園。美國戰後扶持。源源不斷經濟支援。最重要的是日本雖然戰敗但是人才還在。對戰後恢復生產建設起到關鍵作用。再就是人本民族危及意識強烈知道落後就會捱打的道理。

  • 16 # 迎風12345678

    日本近代兩次崛起,都是被打之後,一次是英國人把軍艦開進東京灣,一次是被美軍佔領。日本人被打之後不是含著仇恨天天想著報仇,而是放下自尊,認識到自己跟別人的差距,找到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努力學習,頑強前行。

  • 17 # 小馬趣拍

    日本能夠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強國。除了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歸納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1,工業基礎牢固。日本能夠發動侵略戰爭,其發達的工業,是一個基礎。這是他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的家底。2,民族的氣節。日本這個民族,是一個很討厭的人,在世界各國當中,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喜歡這個民族。但是這個民族的自信心很強,日本人很愛國,很團結。他們擰成一股繩。努力建設自己的國家,從而使日本迅速走向富強。3,置之死地後生。日本在二戰中成為戰敗國,國內可以說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再加上日本的國土資源貧乏。很多東西依賴進口。從而使本人危機感強。更使這些成為日本人擰成一股繩。自強不息,不斷髮展壯大的動力。4,美國的扶持。二戰之後,日本被美國佔領。本來按雅爾塔協議。美國應該限制日本發展。但美國為了自己的全球戰略利益,把日本精心打造盛放在亞洲的看門犬。作為交換,美國在經濟上也給予他們扶持。而日本也順水推舟。充當美國的爪牙,也從美國那兒獲得利益。發展自己。從而使日本逐漸發展成世界經濟強國。

    另外還有一點必須要說的事,細心的同志可能都會發現。日本現在越來越放肆了,他在軍事上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雅爾塔協議的範疇。這是為什麼?這就是美國在支援他。換個角度說,也是美國在利用他。美國縱容日本發展軍事。日本則替美國充當看門犬,急先鋒。兩國之間也算是心照不宣吧。

    我覺得日本能發展到今天,主要是上面這些原因吧。

  • 18 # 無限絕空

    二戰投降和現在發達不發達沒有直接關係,德國不也是一樣。這個和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以及二戰以後的發展路線有關係。其中涉及很多方面。

  • 19 # 免貴姓悆

    日本的快速發展: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震憾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失敗後,卻出人意料地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時間內異軍突起,一躍成為當時繼美蘇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和經濟強國。是什麼促成了日本經濟的輝煌?要研究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史。

    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大致分成四個階段:戰後復興期、高速成長期、過渡期和穩步成長期。

    1.戰後復興期

    戰爭結束後的日本經濟處於極度混亂和疲乏狀態, 工礦業生產水平只相當於1941年時的七分之一,嚴重的糧食危機和通貨膨脹遍及全國。當時支配日本的聯合國軍,以經濟的民主化和非軍事化為目標,重點實施瞭解散財閥、分散少數企業對經濟的控制權和確立勞動權等三項政策。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後,美國開始將重點轉向幫助日本重建經濟。朝鮮戰爭爆發後,在日美軍的“特需”大大激發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活動,日本工業的潛在力量得到恢復和發展。到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已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2.高速成長期(1955~1973年)

    從1955年開始,日本經濟由戰後復興期進入高速成長期。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約二十年的高速成長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外部經濟環境方面, 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關貿總協定的要求,逐步放寬了貿易和外匯管制。1964年,日本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第八位條約國,即對貿易活動原則上不實行外匯管制。隨後,日本又開始著手資本流動的自由化,企業開始相互兼併。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消費品物價持續上漲和環境汙染等問題開始困擾日本經濟和日本國民生活。在70年代初,日本經濟的國際環境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3.過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維持了約20年的固定匯率之後第一次上調了16.8%, 從1美元兌360 日元升至1美元兌308日元。1973年2月,美元貶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260日元。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爆漲了4倍, 各種初級產品的價格也隨之上揚。日元升值和國際商品價格上漲二重因素對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經濟是個沉重打擊。1978年秋,日本經濟出現了復甦的徵兆。雖然在1979年又發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經濟滑坡、物價上漲的情況又有所發生,但由於較好地總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教訓,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機帶來的不良影響,經濟沒有出現大的滑坡。80年代前半期,在經濟低速增長的前提下,日本開始建立健全財政制度、擴充社會資本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經濟政策的導向也由追求高速發展轉向追求經濟活動質量的提高。到1985年底,日本的經常專案收支達492億美元。

    4.穩步成長期(1985~)

    在日本經濟實力穩步增長的同時,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實力則在相對下降。西方其它工業國要求日本分擔其國際義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1985年9月,西方7國財長作出了協調外匯市場的決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報告”(前川為當時的日本銀行總裁,又任產業結構審議會委員長,該委員會向內閣提交的關於日本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一般稱為“前川報告”) 出臺,指出:為了適應全球經濟和發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須調整結構,以縮小貿易順差。“前川報告”的要點有:①擴大內需;②改變經濟結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③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④推進日元的穩定化和國際化;⑤促進對外技術和經濟合作。“前川報告”對80年代後半期的日本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

    居於對日本戰後發展史的瞭解,我們下一步就可以探討促成日本經濟輝煌因素了。各國諸多致力於企業經營管理研究的學者在考察研究了許多成功企業的經驗後一致認為: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企業經營的成功無不與他們建設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它推動日本企業實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經營,使企業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旺盛的技術消化能力、區域性的改善和調整生產關係的能力以及適應市場的能力,激勵著企業全體成員同心協力地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奮鬥。

    另外,日本在二戰之後,由於美國首先提出了針對日本的“政治活動禁止法”,實際上就是解散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日本軍隊提供武器和補給的財團與消除日本人心中皇國神民與軍國主義思想,但是他們又以企業集團的形式重新復活起來,所以日本在戰後在經濟上得到迅速的發展,1980年,日經指數首次突破一萬點大關,但是在1989年的時候,泡沫經濟出現,裕仁天皇去世,平成天皇繼位,史稱“平成不景氣”,90年代,美國又在經濟市場上率先推出了抵制日本的政策,就是日元的貨率上升,由原來的1USD:160YEN,到現在的1USD:80YEN,就是限制了日本經濟的發展,經過亞洲金融危機與石油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似乎沒有受到多大的動搖,但是現在亞洲鄰國的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上追趕他了,世界已經進入了資訊化,小批次生產優質產品的時代,所以現在日本的經濟受到很大的威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戰後近五年內就投資668億美元來對日本自衛隊進行武裝,日本的自衛隊現在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第三強大的軍隊。這對於想控制亞洲主導權的日本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條件。

  • 20 # 太湖縣王茂華

    二戰結束後,日本國內一片廢墟,滿目瘡痍。但透過戰後幾十年的發展,日本迅速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我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因素

    日本對國民教育非常重視,二戰前已普及了四年及六年制教育,培養了大量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二戰雖然對日本經濟和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打擊,但由於有較好的人才基礎,恢復起來相對也比較容易。二戰之後,日本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用不長的時間完成了免費義務教育。1956至1978年間,日本的教育經費名列資本主義國家之首,為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日本培養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質的勞動者。

    二是科技因素

    一方面,戰後初期,日本政府確立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用不長的時間吸收了世界各國用半個世紀開發的幾乎全部技術成果。另一方面,日本對科學的追求熱情較高,氛圍較濃。日元上的人物,沒有一位是將軍,沒有一位是天皇,全部是在教育、科學、文化界為日本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從1901年至2019年的諾貝爾獎頒發歷史中,日本是歐美之外獲獎最多的國家,達28人,共包括物理學獎11人、化學獎8人、生理學或醫學獎5人、文學獎3人、和平獎1人。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日本人的獲獎次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在短短時間內位列世界先進國家之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教興國。

    三是國民素質因素

    總體來說,日本人做事嚴謹、認真,有奉獻精神,注重細節,能夠精益求精地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日本人規則意識較強,交通規則被嚴格遵守,依次排隊成為天經地義的事,垃圾分類得到近乎苛刻的執行;日本人非常愛國,能夠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願意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四是美國因素

    二戰之後,美國在日本推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其內容包括審判戰犯、修改日本憲法、改君主專制天皇製為君主立憲天皇制、控制發展武裝力量、解散舊財閥集團、改革日本的土地制度等。這些改革大大消除了生產關係中軍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餘的影響,為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國在日本駐軍,客觀上為日本減少了軍費,可以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

    五是國際環境因素

    二戰後不久,隨著“冷戰”的出現,為了應對社會主義陣營,美國把日本作為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加以扶持和改造。美國不僅給了日本大約36億美元的“特需”訂貨,並且將沒收的數百家軍需企業歸還給日本政府,並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援助,美國私人資本也大規模湧入日本。日本政府著手修改涉及解散財閥、限制資本的相關法律,放寬政府監管條款,這為日本日後出現大批跨國公司創造了條件。這對於剛剛在“二戰”中慘敗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對他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日本是“冷戰”的受益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如何穿搭更顯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