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零後愛做夢

    張飛的佈置,不只是喝斷長板橋,他在後面還有佈置。

    他令手下的騎兵,帶著樹枝來回不停地奔跑製造出了有大軍,準備伏擊的現象。再加上張飛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武力。所以曹操不敢貿然進攻。

  • 2 # 上海小施4749

    怎麼可能,小說演義而己。讓曹軍沒敢突擊過河,主要是二大因素。

    一個就是張飛在樹林裡面的疑軍,那百來個騎兵拖著樹枝到處亂竄,搞得塵土飛揚。在沒有偵查清楚前,古代軍隊基本不敢亂來的,過河中軍隊戰鬥力是大減的,半渡而擊被伏擊的戰例多如牛毛。曹操軍的前線指揮官不是不知道,所以這個時候不動是明智的。

    第二,這個時候的曹軍戰術目標基本達到,就是追上劉備軍,消滅和擊潰。這一目標達成後,大家全在搶老百姓的財物,女子等等,軍隊編制開始混亂,軍心不穩。對張飛這樣一個勁敵,以及疑兵,都吃不準。都在等上級命令,樂得不動,安排一部分兵力監視就好了。

    最後,正史裡面張飛也是排前十的歷害將領,劉備手下前五無任何壓力。他一個岀現,隔河裝逼,任何人都不會小看,畢竟戰場上都是生死大事。這幾大因素都為劉備殘軍脫險,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 3 # 傳說52050210

    不是,本來過關斬將那段時期關羽就告訴曹操他的三弟張飛在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再加上張飛本身氣場就強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連呂布都懼怕張飛三分),等張飛撤退斷了長坂橋後,曹軍返回來發現橋以斷,才反應過來當時張飛並未帶多少人馬,只是用計而已,但是此時已晚,已經失去了打張飛的最好時機。

  • 4 # 藍天影視精剪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畫面,曹操帶領著百萬大軍追擊劉備,在長坂坡橋頭遇見了張飛,張飛向著曹軍挑戰並且嚇退了百萬曹軍。這件事在歷史上也有記載,歷史上張飛不是站在橋頭挑戰曹軍,而是據水斷橋挑戰曹軍,並且也最終嚇退了曹軍。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三國演義》中張飛為什麼能嚇退曹操的百萬雄師。

    首先是張飛這個人的粗中有細,張飛並不是傻傻的帶著人就衝到了曹軍裡面,反而先讓手下佈置了疑兵之計。曹操之前多次吃過諸葛亮的虧,這次肯定會擔心再次吃虧上當,所以張飛先給自己做好了背景,曹操看到了這個場面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有埋伏,而且曹操非常多疑,因此肯定不敢輕易進軍。

    僅僅做到了這一點張飛還遠遠不夠,第二點就要看張飛的個人表演了,張飛一人一馬到了橋邊,並且絲毫沒有畏懼的表情,張飛的臨危不懼也是非常難得的,這種場面放一些沒有真本事的將領早就說話都說不出來了。但是張飛很明顯絲毫沒有畏懼的樣子,獨自一人走向了橋頭。這樣更加讓曹操確信了張飛是來引誘自己的,張飛肯定是有備無患而來的,不然怎麼能這麼從容呢?

    第三點就是張飛主動挑戰曹操軍隊,我不等你先進攻,我就先向你下戰書。張飛站在橋頭大聲喊著:我叫張飛張翼德,你們誰來和我一決生死。看到曹軍沒有動靜,張飛甚至使出了激將法說:打你們不敢打,還不肯撤退,你們這是想要幹什麼?張飛的這個行為更是讓曹操確信張飛有十足的把握擊敗自己,張飛後面肯定有千軍萬馬。

    還有一點就是張飛的本身武藝高強,張飛的武藝曹操陣營裡面沒有幾個人能抵擋住的,所以曹操也不想讓將領輕易冒險。最後剛好有一個身體不好的將領被張飛嚇死了,於是曹操更加心疑,最終決定退兵。

  • 5 # 使用者李森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說了這個故事。

    曹操大軍追到長坂橋前,只見張飛一人,“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長矛,立馬橋上。”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懼張飛之威不敢冒然進攻,洽巧此時他身邊大將夏侯傑被嚇得肝膽俱裂,倒撞馬下,曹操回馬而走,一時亂了陣腳,紛紛奔逃。

    這段看來好象是張飛一聲吼嚇退了曹操,其實不然,是張飛佈了疑陣,他命令二十個士兵,在馬尾拴上樹枝在遠處樹林子來回奔跑,弄得煙塵四起,如萬馬奔騰做為疑兵。曹操看見遠處煙塵,只見張飛一人立在橋上,恐怕有埋伏才不敢進攻。

    張飛見曹軍遠去,便拆了橋。曹操回來見撟斷了便急令進軍。

    此問題正如劉備所說:“若不斷橋,彼恐有埋伏,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彼料我無軍而怯,必來追趕。”

    所以因張飛沒斷橋,曹軍才不敢上去打張飛。

  • 6 # 黑白歷史說

    這件事發生在火燒新野之後,劉備帶著軍民百姓一起逃亡。而攻下荊州的曹操大軍不可一世,乘勝追擊。雙方懸殊差距巨大,劉備真的好似惶惶如漏網之魚,差點就“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張飛負責鎮守當陽橋,他只帶著二十兄弟,來阻隔曹操的數十萬追軍。以寡敵眾,嚇得曹軍當時駐馬不前,軍心有點動搖。

    《三國志 張飛傳》記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那麼曹操被張飛嚇退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大將之威

    張飛其名,曹操經關羽提及,早已銘記在心。知張飛乃“萬人敵”。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雖然關羽有誇大成分,但張飛的武力,曹操是深信不疑。

    曹操曾被馬超殺的割須棄袍,狼狽不堪。面對可能比馬超更強的張飛,曹操心裡恐慌,更加心驚膽戰。不敢冒這個生命危險。

    張飛怒目圓瞪,橫矛立馬,據水斷橋,其勢囂張。曹操一見這樣的張飛,心中撇去恐懼,又生疑慮。張飛的自信哪裡來的?難道除了高強的武藝,還有身後埋伏?

    曹操如此一想,幾乎認定張飛的勇猛之外,還是頗有智謀的人物。更是不敢上前。

    當陽橋頭,張飛完全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擋住了狡詐多疑的曹操。與是否斷橋沒有關係。

    二、奸相之疑

    曹操到達當陽橋時,張飛身後煙塵四起。曹操行軍多年,養成多疑的習慣。對張飛身後的情況多有懷疑,想透過觀察張飛的露怯與否來判斷。

    結果張飛氣焰囂張,膽大包天,絲毫不將曹操幾十萬軍隊放在眼裡。面色如常之外,竟還敢喝罵曹軍,催促決戰。

    這一系列舉動,徹底讓多疑的曹操掃去顧慮,認定張飛是來誘敵的,身後必有埋伏。

    曹操又擔心遲則生變,曹軍被偷襲,便不再拖延觀察,勒馬潰逃。

    當陽橋頭,曹操犯了多疑症,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反而造就了張飛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奇壯舉。

    三、眾人之嫌

    曹操到達當陽橋,張飛獨自鎮守。除了曹操之外,其手下大將徐晃、張遼、許褚等人也無一人上前,敢與之相鬥。

    關羽曾在曹營時,曾多次誇讚張飛勇武。曹操手下眾將遇顏良、文丑時,尚不敢與之相抗。何況與關羽一個級別的張飛。

    此時眾將相互推諉,都不想成為張飛的刀下之鬼。即便不死,逃得性命,那一世英名也毀於一旦。誰都不想做這個倒黴的出頭鳥。所以張飛一人橫刀立馬,視眾將如草芥。

    眾將不作為,曹操也無他法。除了避其鋒芒,別無他法。

    結語

    張飛一人獨抗曹操數十萬大軍。主要是得益於關羽為他傳揚的天下勇名,以及個人魅力、身後疑兵。這三者缺一不可。

    若夏侯惇一人帶兵前來,便是一場大戰。

    若魏延等人據守當陽橋,也是一場大戰。

    所以,這三個條件加在一起,方才是張飛喝退曹操幾十萬大軍的原因。

  • 7 # 路遙lgy

    在《三國演義》小說裡,長坂坡之戰是非常精彩的。一是趙雲單槍匹馬,殺進曹操大軍中七進七出,一時間威名大振。二是張飛橫槍立馬當陽橋上,後面樹林裡有士兵拖者樹枝在跑動,灰塵揚起做疑兵之。

    然後張飛大喝三聲,將曹操大軍嚇退,夏侯傑被嚇破了膽,墜馬而亡。之後,張飛將橋踏破而走。

    歷史上的長坂坡之戰,遠沒有那麼精彩,不過氣氛還是很緊張的。

    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下直指荊州,荊州劉表病逝,他的次子劉琮直接投降了曹操。劉備從襄樊南逃到襄陽,聞的曹操大軍緊追,只好繼續南逃。曹操也沒有進襄陽,直接帶虎豹騎追趕劉備。

    在追趕一天一夜後,曹操終於在當陽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劉備,諸葛亮,趙雲張飛等數十騎逃走。逃走過程中劉備妻子與兩個女兒走失,也不見了趙雲的蹤跡。

    張飛組織二十餘騎在當陽橋斷後。《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飛拒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前,故隧得免”。

    張飛在當陽橋一戰,為劉備的逃走贏得了時間,使劉備等人得以逃脫。

    張飛是拒水斷橋,說明是做好了背水一戰,決一死戰的準備。史書上並沒有說疑兵的事,而曹軍竟然無人敢上前。

    可能是張飛的英勇氣概,嚇得曹軍中沒有人願意與張飛決戰。要不就是如小說裡說的,關羽曾給曹操說過,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使得曹軍心驚膽戰了。

    當陽橋神奇的喝退曹軍,使得張飛成了神奇般的人物。

  • 8 # 野草的沉思

    當時張飛就站在當陽橋上。橋還沒有拆。所以不是因為斷橋才不敢打張飛。

    也不是因為張飛在身後樹林裡讓兵士拖動樹枝,揚起沙塵,佯做伏兵,引起曹操懷疑,才使曹軍不敢打張飛。這個是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的,小說寫曹軍將恐是孔明之計,不敢近前,但還不是主要的原因。因為曹操對劉備的兵力是知道根底的,他之所以敢率五千精騎連日連夜追擊劉備,就是知道劉備兵力根底。

    首先是來源於關羽。關羽的一系列表現,尤其是斬顏良文丑,已令曹操十分敬服。而關羽曾對曹操說,張飛比他還厲害,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由是,曹操在頭腦中已先深畏張飛。他又將關羽的話說與眾軍將,要眾軍將不可輕敵,便把個人的畏懼傳染給了全軍。

    其次是張飛的臨場表現。面對曹操數萬精兵猛將,張飛單槍匹馬,毫無畏懼,挺立橋上,喊聲如雷。這個陣勢,使"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精神威懾作用迅速地成倍擴大,使曹軍將士先在精神上集體崩潰。

    最後是張飛一聲大吼,"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聲若霹靂,竟將曹操身邊的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死於馬下。曹操便回馬而走,眾軍將一齊向西逃奔……

    所以,曹軍不敢戰張飛是因為多重原因,一是曹操本身多疑,二是關羽之前給曹軍造成的威懾,三,最主要的還是張飛臨場的大無畏的勇猛表現。由此可知,優秀戰將的高超的素質,對戰爭的勝負起著重大的作用。

  • 9 # 南政昔風
    ▲張飛在橋上大喝

    在《三國演義》中的很多故事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例如趙雲七進七出、關羽殺文丑、馬超戰許褚等等等,當然也有不少只是有出入,而非是不存在。

    ▲這。。。。不可能

    就比如張飛這一戰,張飛比演義裡還要厲害,他確確實實就是在橋上瞪著個眼,拿著長矛嚇退的曹軍,而並非什麼曹操怕伏兵。

    ▲使得士兵害怕的張飛

    雖然說本來就是因士兵害怕導致主帥指揮不靈,使得軍隊不敢向前,但這並不能說張飛是因為斷了橋樑而使得曹軍不敢追。

    ▲曹操與大軍

    要知道誰都怕死,這些軍卒又沒有和張飛有過仇恨,在張飛這種狀態下固然不敢前進,而且張飛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第二或第三強的猛將。

  • 10 # 二曲人

    這個問題分兩項說:第一,陳壽《三國志 張飛傳》中說,劉備令張飛率二十騎斷後,張飛據水斷橋,怒目橫矛大叫:“身是張翼德,可來共決死”。曹兵沒有敢接近的,所以,就沒有再追張飛他們。這段敘述中,張飛據水斷橋,應是拆了橋,站在另一岸的淺水處向對岸的曹兵發喊。而曹兵追及的可能是一隊偏師,無著名將領統率,不明對岸底細,所以,就停止了追趕。這種停止追趕,是區域性的、是暫時,從整個戰局看,曹操南下並沒有停止。所以,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

    第二,《三國演義》中有張飛長坂橋獨拒曹兵之說,而且抗拒的是曹操的主力,曹操本人及著名戰將均在列。但書中對拆橋的作用已經給出了明確結論,拆橋根本不能阻擋曹兵,而且把劉備的老底也暴露了!

  • 1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愛看三國的朋友們讀到張飛威震當陽橋這一段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疑問。曹軍人多勢眾,張飛獨自一人,為什麼曹軍眾將不能一擁而上打敗張飛呢?難道張飛有三頭六臂,曹軍眾將如此畏懼他?

    看一下當時曹軍在當陽橋時的那些人,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42回中。“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有文聘率兵先至;“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又來了八個猛將;從後面的內容我們知道,起碼還有個夏侯傑。

    咱們都知道,孤膽再強也不如群膽,人多了膽就壯,大家齊心協力往上一衝,張飛豈能抵擋得住這麼多人的衝擊?

    文聘不敢上可以理解,這廝是個牆頭草,剛混了江夏太守,還賜爵都亭侯,沒來得及享受,若被張飛一矛挑翻了,不划算,所以文聘是絕不肯先往上衝的。那為什麼其他人也不敢往上衝呢?

    咱們認真分析一下,張飛這廝還是蠻狡猾的。文中說到,張飛首先搞了個疑兵之計,讓隨來的二十餘騎部下,將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讓人摸不清他有多少人馬。

    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這個當陽橋並不是咱們現在的長江大橋,雙向行駛,中間有隔離帶,每側有六車道。當陽橋是個小木橋,很窄,也就只能容得下單騎而行,兩馬並肩都容易發生剮蹭,橋兩側也沒有護欄。

    張飛立在橋上,佔據了有利地位。大家知道,張飛的兵器是一枝丈八蛇矛,五米多長。如果你一個人向他衝鋒,張飛那個蛇矛就能先捅到你,橋面太窄,你就沒有辦法左右迂迴躲閃,正好被他挑下馬來。

    如果披上重甲衝他行不行呢?也不行,張飛只要拿蛇矛往一邊拔拉,就把你連人帶馬拔拉到河裡去了,穿著重甲掉到水裡很快就咕咚咕咚地沉底了。

    還有朋友出主意,那乾脆大家張弓搭箭,把這廝一箭射下河去不就行了?這確實是個辦法,但也不通,這要怪曹操。

    大家記得,趙雲在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曹操在山坡上觀戰,大加欣賞,“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想將趙雲收服為己用,因此曹操傳令各軍:“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我們知道,曹操的軍紀是非常嚴明的,當年禁止軍隊踩踏百姓青苗,他差點把自己的頭割掉,後來還“割發代首”,以明軍紀。所以曹操下令不許放箭,諸將必須服從,可大家又怕萬一哪個不知趣傢伙不小心射了一箭,違了軍令連累到自己。所以眾兵將們乾脆把弓箭棄下,以證明自己可是絕對不可能放箭的,只拿著兵器去追擊趙雲。

    打著打著,趙雲突圍成功,越過當陽橋跑了。曹軍兵將們追到當陽橋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帶弓箭。這就導致了無人能夠用箭射擊張飛的尷尬局面。

    所以說,張飛當時還並未拆斷當陽橋板,曹軍眾將士也無法與他交戰。張飛這傢伙還是非常狡猾的。

  • 12 # 愛尚文史

    按照“演義”的說法,曹軍不敢上前的原因是張飛事先在身後設定了一支疑軍,曹操害怕中埋伏,所以不敢貿然追擊。不過張飛此計只騙了曹軍一時,很快就被曹操、張遼識破了,並立馬下令回頭追趕。

    正史的記載比較簡略,短短的一行字,而且只有在《張飛傳》中才提到了此事。

    原文如下: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這場戰役,劉備敗的非常之慘,不僅毫無還手之力,而且棄卻妻子兒女逃跑,兩個女兒統統被曹將曹純擒捉了。雖然趙雲救了後主以及甘夫人,但他只不過在人群中找到了甘夫人,並沒有與曹軍交手。

    而張飛跑去斷後,他真的敢一個人去挑戰曹軍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他真有力敵萬人的能力,長坂坡劉備就不用丟妻棄子,就不會敗的如此狼狽不堪了。當時曹操只不過五千兵馬,還不夠他一個萬人敵殺的。

    所以!曹操不選擇繼續追擊,肯定不是怕了某一個萬人敵。

    除了張飛傳中,無論是魏書,還是蜀書,再也找不出長板橋的隻言片語。長板橋事件為什麼只有張飛一傳中有記載,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件,是羅貫中把它演繹成大事件的。曹操就是一個簡單的退兵過程,因為沒有追擊的必要了。

    第一、張飛據水斷橋,橋已經被砍斷了,曹軍想繼續追擊,要麼造船,要麼涉水。都需要浪費很多的時間。

    第二、劉備已經走遠,曹操的五千兵馬並不敢深追。畢竟劉備的主力還在,關羽的萬餘水軍以及劉琦的萬餘兵馬。繼續深追反而會對曹軍不利。

    第三、曹操為了追擊劉備,率五千騎兵急行軍一天一夜,在經過長坂坡一戰之後,大家都非常疲憊了。“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萬一遇到劉備的支援,或者孫權介入了戰鬥,曹操的這五千疲兵,很有可能被全部殲滅。

  • 13 # 希望星晨58298869

    1.諸葛亮出山後的兩戰讓曹操心有餘悸。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劉備軍事集團取得了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的勝利,重創了曹軍。曹操十分惱怒,帶大軍來襲。劉備自知寡不敵眾,只能放棄新野,帶著軍民轉移。由於非戰鬥人員太多,行動緩慢。曹軍騎兵很快追了上來。

    2.趙雲英勇,令曹軍膽寒。

    趙雲受劉備之命保護劉備妻兒,由於曹軍的衝擊,在長板坡,劉備妻兒被衝散。本已殺出重圍的趙雲,復又翻身又殺入重圍。為救幼主七進七出,連斬曹營五十餘員大將。先後救了簡雍、甘夫人、糜竺。最後,單槍匹馬,懷揣阿斗,奪路而出。

    3.猛張飛設計迷惑了曹操, 曹操多疑的個性使然。

    趙雲在長坂坡中左衝右突尋找阿斗時。糜芳從長坂坡帶傷逃出,他告訴劉備,趙子龍投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張飛深信不疑,準備 一茅刺死趙雲。於是,張飛率隨從二十餘個騎來到長板橋邊,叫隨從在馬尾拴上樹枝,於橋後的樹林中來回馳騁,揚起塵土,造成身後伏有千軍萬馬的假象。

    被趙雲所救的簡雍見到張飛後,解除了張飛對趙雲的誤會。當趙雲護著阿斗來到長坂橋時,已人困馬乏,見到張飛就“翼德援我!”,張飛敢擔當,說:“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一會兒,曹操率軍來到了橋頭,曹操能征慣戰,看見四周塵土飛揚,疑有伏兵。不敢冒然過橋擒張飛。 此時,國家一級演員張飛開始上場,他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持丈八蛇矛槍,單人獨騎,面對曹軍,咆哮:“吾乃燕人張翼德是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4.關羽的話起了作用。

    曹操這時突然想起了關羽早年的一句話:“吾弟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急令諸將,不可輕敵。話還沒說完,張飛又大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軍見張飛氣勢如虹,已生退意。張飛又喊:“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曹操身邊的夏侯傑嚇得肝膽俱裂,摔下馬來,曹軍已亂陣腳。

    於是,曹操轉頭先跑,曹軍也後退數里。張飛的三聲大喝,喝退了號稱百萬的曹軍。

    《三國志 張飛傳》記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

    5.關羽的威名起了作用。

    張飛的二哥是關雲長,早年有溫酒斬華雄的事實,後來在曹營誅顏良、殺文丑,千里走單騎時過五關、斬六將,早有威名; 這次趙雲又表現得如此英勇;曹將心中都有數, 知道劉備手下眾將都 不是吃素的,所以,都不敢冒然出戰張飛。

  • 14 # 歷史笑春風

    謝謝邀請。在《三國演義》裡面,張飛喝斷長坂橋是有名的橋段。在過去的北洋軍隊的軍歌裡面有一首《三國戰將勇》,歌子裡這樣的唱到,“三國戰將勇 ,首推趙子龍 ,長阪坡前逞英雄 。還有張翼德 ,當陽橋上等 ,霹雷叱吒響連聲 。橋塌了兩三孔 ,嚇退了百萬兵 ,五虎將中顯威風。”可見,張飛長坂橋獨退曹軍的故事是多麼深入人心。

    不過,在《三國演義》裡面,張飛斷橋是在曹兵被嚇退後的事,張飛面對曹軍斷後的時候,橋是好好的。書中寫道,張飛看橋東一帶樹木,心生一計,讓手下的二十多騎兵,都砍下樹枝,系在馬後,在樹林中往來馳騁,衝起煙塵,作為疑兵。自己單槍匹馬,立在橋上。

    當放過趙雲後,尾追而來的曹軍看到張飛這般模樣,都人人不敢近前,只在橋西扎住陣腳,等待曹操的到來。我們可以看到,當曹軍到來的時候,橋還是好好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曹軍中,有著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諸一班上將,可是卻沒有人上來挑戰。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敢上來和張飛交鋒呢?無怪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1、人困馬乏,不是養精蓄銳的張飛對手。

    我們看《三國演義》,裡面說曹操為了追擊劉備,親自率領挑選的精騎,一日一夜狂追劉備三百里。雖然說曹軍在當陽追上了劉備,還打了大勝仗,可是,這個時候曹軍已經是人困馬乏了。

    而劉備則是一天只走十幾裡,象張飛這樣的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體力消耗,跟休假一般。一個休息了三十天的人,和一群剛跑了三百里的人打,誰佔上風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趙雲為什麼能夠在曹營中殺得幾進幾齣的原因。

    因此這些人看到張飛,知道張飛的武勇,關羽介紹張飛能夠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曹操還讓眾將寫在衣底,不讓輕敵。到了和張飛面對面,當然每個將領都要慎重了。因此,曹軍自詢不是張飛的對手,就沒有人上去交手送死了。

    2、橋沒有斷,讓曹軍進退兩難。

    既然河上有橋,那麼說明河水較深,難以徒涉。可是要奪橋,就要面對張飛的挑戰。張飛守在橋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想要群起而攻之都不行,只能一個一個的上。

    這樣,即便是曹軍中兵多將廣也無濟於事。可是要和張飛單挑,曹軍現在上下,人困馬乏,都不是張飛的對手。因此曹軍沒有人會去和張飛拼死一戰。可是自己這麼多人馬,面對張飛一人而退,實在是說不過去,所以雙方才會對峙起來。

    3、張飛的疑兵,使得曹軍不敢渡河。

    但是曹操到底兵力眾多,區區一條小河是不可能擋住曹軍的步伐的。那麼,曹軍下河渡過如何呢?這個時候,就不是曹軍將士可以決定的了,就需要曹操前來決定了。

    曹操前來一看,這仗沒辦法打。因為並不是僅僅張飛一人守橋那麼簡單。在橋東的樹林中還有兵馬埋伏,不知道數量有多少。如果貿然命令軍馬渡河,被對方半渡而擊,反而會被打得大敗。

    曹操本身多疑,他越看越覺得這是諸葛亮的計謀。因此曹操口裡說張飛英勇,不可輕敵。實際上是想要退兵,預做步驟。曹軍將領在心裡都心領神會,於是藉著夏侯傑落馬,保護著曹操而退,成就了張飛喝退百萬兵的威名。

    所以說,並不是因為張飛斷橋使得曹軍不敢上前交鋒。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橋沒有斷,才使得曹軍不敢上前。到了曹軍退走,張飛撤走時把橋拆掉。正是斷了橋,讓曹操識破他的心怯,這才引來了曹軍的追擊。多虧了關羽接應,才沒有受到損失。

  • 15 # 海納百川233699882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坡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這一集簡要說明劉備帶領新野、樊城兩地百姓來到襄陽城下,但蔡瑁不準劉備入城。劉備帶領百姓前往江陵,在長坂坡遭到曹操夜襲,劉備與部將、家眷失散。趙雲在長坂坡捨命救出劉備家眷,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張飛在長坂橋上瞋目橫矛一聲巨吼嚇死夏侯傑,喝退曹操百萬兵。

    小說中提到的此處張飛在長坂坡的神勇表現,在史料中是能找到依據的。不過,歷史的真實與小說的描述也存在一些差異。首先,小說中描述的曹操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追擊劉備就並非歷史的真實。按照《三國志曹仁傳》的記載,得知劉備向江陵撤退後,曹操擔心劉備強先佔據江陵之一荊州重鎮,於是派出了由曹純統率的曹軍精銳——虎豹騎進行追擊,而這隻虎豹騎的人數也只有五千人。故此,小說中描述的曹操親自率軍來到長坂橋前的描述就不是歷史的真實。

    小說中提到的被張飛活活嚇死的夏侯傑也子虛烏有的人物。差遍《三國志》及其它史料,均無夏侯傑這個人物的出現。而從三國故事的流傳情況來看,這個人物也不見於宋元時期的三國民間故事及元代的雜劇和散曲。因此,可以斷定,夏侯傑這個人物屬於《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虛構的。他僅僅是個文藝作品的藝術形象,而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不過,儘管歷史上的長坂坡之戰並不如小說中那樣的規模了,但戰場戰鬥對於劉備而言依然是兇險異常。按照《三國志》相關傳記的記載,在長坂坡之戰中,劉備的軍隊受到重創,劉備的兩個女人及謀士徐庶的母親都被曹軍俘虜,諸葛亮的兩位隆中時期的好友徐庶和石韜都在此戰中離開了劉備投降曹操。劉備也因為遭到曹軍的猛烈進攻而只能帶著諸葛亮等幾十人倉皇逃往漢津地區。

    那麼,在戰場戰鬥中,張飛有哪些神勇表現呢?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在長坂坡一役中,張飛負責斷後,但他身邊僅有二十多名騎兵。此時,一群虎豹騎兵突然出現。面對危局,張飛沉著冷靜,命令部下搶先拆毀了小橋,自己橫矛立馬於河邊,並對著虎豹騎將士高聲喊道:“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公決死!”最終這些虎豹騎將士“皆無敢近者”,張飛這才脫險。

    為什麼虎豹騎將士不敢與張飛較量呢?這固然與張飛的威名和神勇有關,但也有兩個客觀因素。首席,張飛拆毀了橋樑,虎豹騎將士想要交戰,首先就要修復巧了,這對於擅長攻擊的虎豹騎將士而言不是強項,修路架橋是工兵的任務。另外,史料中也並未介紹當時張飛面對的究竟有多少虎豹騎將士,很可能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旗鼓相當,虎豹騎也沒有必要發動強攻。

    除此之外,曹純此處追擊的首要任務是搶在劉備前攻佔荊州重鎮江陵。當曹純在長坂坡追上劉備後,經過一番廝殺,迫使劉備放棄了撤往江陵的計劃,改向漢津撤退。遵照曹操的戰前佈置,曹純也迅速離開戰場向江陵前進,並勝利佔據江陵。這也是張飛能夠倖存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曹純的虎豹騎的任務是在戰鬥中消滅劉備,虎豹騎絕不敢後退。張飛即便在神勇猛烈,恐怕也難逃厄運。

    相信這才是長坂橋之戰的真相。

  • 16 # 尋找不答應

    在《三國演義》裡,對於張飛在長坂坡嚇退曹軍的大體描述是這樣的:文聘追趕趙雲到長坂橋,看見張飛在那裡,懷疑有伏兵,不敢進軍。不久,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曹操大將都到了,還是不敢和張飛交戰,派人去通知曹操。曹操到後,由於夏侯傑被張飛嚇得摔下馬,曹操大驚,敗走!

    可實際的史實並不是如此的!曹操前後帶去荊州的將領有五個:曹仁、樂進、曹純、李通和滿寵。至於夏侯兄弟、張遼、于禁、李典等將領壓根就沒去過荊州。而且曹操追殺劉備時,帶的將領就只有一個曹純,或許還有在虎豹騎任職的曹休和曹真!所以《張飛傳》裡講【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是很好理解的:

    不是張飛有多牛逼,而是與張飛對峙的曹軍太弱!理由主要有三:

    一、曹軍部隊不多,還是強弩之末!

    曹操追殺劉備時就只帶了一支虎豹騎,人數也就三五千人!和張飛對峙的估計沒有多少虎豹騎計程車兵,應該只是先頭偵查部隊。因為按《曹純傳》裡記載,曹純擊敗劉備後,脫離戰場去佔領江陵,必然帶走了部分軍隊。而曹操身邊也必然有一半的虎豹騎,再排除一部分押送俘虜和打掃戰場的,張飛面對的虎豹騎肯定不多,甚至連一個有名的將領都沒有。此外,按《諸葛亮傳》裡的說法,曹操的輕騎一晝夜行走三百多里,已是強弩之末,又和劉備打了一戰,正是人困馬乏之時,根本就沒有繼續作戰的慾望。

    二、不知張飛的虛實

    張飛有多少部隊,曹軍是不清楚的!在曹軍看來,張飛的部隊估計不會太少,因為張飛好歹也是劉備麾下的第二號戰將,還負責殿後!更何況,關羽的部隊一直沒有出現,虎豹騎擔憂冒進遭遇埋伏是有可能的。曹軍壓根就沒有幾千騎兵蹲在橋這邊,不然憑曹軍輕騎的戰鬥力不會不選擇進攻!但是數十騎或者上百騎應該是有的!在不知對面虛實,又不知水文底細的情況下以疲勞的馬匹全副武裝的泅渡,是不明智的!所以曹軍才沒繼續進攻。

    三、橋斷了過不去

    橋是比較長的,並不是說只有幾米十幾米的距離,不然大家一擁而上或者是一波箭雨過去,張飛就得立馬報銷了。張飛出現的位置應該是曹軍連弓箭都夠不著的地方,所以,《三國志》裡講張飛用喝和吼才說得過去,小聲了對面的曹軍聽不到!張飛在河對面叫囂:你有種過來打我呀!是很有可能的,反正曹軍打不到,他想翹著屁股都沒問題!最多隻是防止他們架橋過河,當然,那也是需要器材和時間的!

  • 17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實際上張飛在長坂橋頭的時候,橋還沒有斷掉,否則他怎麼回去?之所以曹操大軍不敢向前,不可能是因為橋的原因,而是因為關羽。很多人就奇怪這跟關羽有什麼關係,這時候關羽還遠在江夏呢,我要說,關係很大。

    當年,關羽在曹操陣營效力的時候,非常受到倚重,他的能力在整個曹營中都是出類拔萃的。一開始可能還有人不服氣,當他匹馬單刀殺了顏良之後,他真正的實力才被曹操陣營所見證。但是他卻一直強調自己的本事不算什麼,三弟張飛才是“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大牛人!呂布死後,全天下的人能如關羽眼的人沒有幾個,張飛的本領竟然能讓關羽推崇,那要強到什麼地步?

    現在,這個比關羽還要勇猛的傢伙就單人獨騎站在長坂橋頭,要與人決戰,曹營中的將領沒人敢去當出頭鳥。關羽萬軍刺殺顏良,這裡面大部分人都是親眼見證的,這個張飛也說不準隨時就衝過來砍人頭,誰都不願意當下一個顏良。尤其是曹操,作為最顯眼的那個,他自己心裡絕對會發憷。所以當有一個人開始帶頭退縮,那就是一卷十十卷百,山崩地裂。

    正史記載,整個三國裡面裡面,能稱得上“萬人敵”的大將,就只有關羽張飛這哥倆。演義裡面雖然添加了許多不存在的情節,但是關羽匹馬入陣殺顏良,張飛獨據橋頭退曹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正是因為這兩件高光事件,才會被認可一人可抵萬人使用,這個評價不是隨便給的,而是曹軍陣營裡的智囊核心程昱,郭嘉,劉曄等人給出的結論。

    所以,劉備真真的是命好,只要有這倆兄弟在身邊,就相當於擁有兩萬兵馬。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再怎麼落魄,依然被那些眼光毒辣的人比如曹操,周瑜等人視為極大威脅,劉關張光芒太耀眼了。

  • 18 # 小玲子說

    按照演義種的說法,曹軍在追擊劉備到當陽時,張飛一人一騎站在當陽橋上一聲大喝,不僅把一名曹軍將領當場嚇死,就連當陽橋都被震斷,最後曹操的百萬大軍硬生生被嚇得慌忙撤退。

    當然,羅老爺子也知道,單憑張飛的一聲吼就嚇退百萬大軍實在太誇張,所以就讓張飛提前佈下疑陣。

    據演義中記載,張飛提前讓手下二十個士兵躲到身後的山林中,然後在馬尾巴上拴著樹枝來回奔跑,這捲起的陣陣灰塵讓人感覺如同是萬馬奔騰。在這種背景下,曹操害怕有疑兵,才下令撤退。

    但其實呢,曹軍之所以撤退,主要是因為這支曹軍並不是曹操的主力部隊,而是曹操派來追擊劉備的五千輕騎兵,曹操和他手下的重要將領都不在其中;更重要的是,這枝曹軍的軍事任務,並不是務必全殲劉備一夥,而是打破劉備南下江陵的計劃。

    當時,在劉琮選擇投降曹操後,劉備就率領自己的本部人馬和十萬多荊州百姓往江陵方向轉移,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劉備一再說自己是不忍心拋棄這十萬跟隨自己的百姓,但其實,劉備把這十多萬老百姓裹到江陵,主要就是想以此在江陵構建新的戰略防線。

    因為,當這十萬多荊州百姓來到江陵後,一方面可以讓劉備擁有眾多的後援力量。更重要的,有這樣多的百姓隨劉備南遷,本身就證明,荊州人民都想抵抗曹操;否則,怎麼會有這樣多的人,隨劉備南遷呢?這樣劉備在江陵一線組織人們抵抗曹操時,就相對很容易做到。

    否則,如果劉備只是率領一枝孤軍跑到江陵,他想發動、組織江陵的人民與他共同抵抗曹操,估計是很難的。

    因為,你劉備自己都讓曹操打成為一枝亡命跑路的孤軍,現在荊州人民又大都接受了曹操統治荊州的事實,大家再繼續跟著你劉備抵抗曹操,能有什麼前途?

    只要我們知道這一點,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劉備寧願冒著被曹軍追上的危險,也要一心把這些老百姓南遷到江陵一線。

    當時的劉備,大約是這樣考慮的,如果曹操率領主力部隊來追擊自己,時間上肯定來不及,因為以主力部隊的行軍速度,肯定追不上。而且曹操剛得襄陽,一時半會也不敢輕易離開襄陽。

    這樣一來,曹操只能派輕騎前來追擊自己,這樣才有可能追上。問題是,劉備相信以他自己的威名,曹操絕不敢派輕騎來追擊。因為幾年前,夏侯惇冒險追擊劉備,就曾讓劉備打得狼狽不堪。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的劉備就在賭曹操不敢來追擊自己。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不但沒有想著如何防備曹操派輕騎追擊,甚至還讓關羽率領軍事主力,從水路快速向江陵進發。但可惜的,曹操也洞悉到劉備的意圖,所以他當即就派出五千精銳騎兵前去追擊劉備,最終他們在當陽成功追擊到劉備。

    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劉備所面對的敵人,並不是曹操和他的百萬大軍,而是這五千騎兵,所以趙子龍大戰長坂坡也好,還是張飛嚇退曹軍也好,其對手也都是這五千騎兵。

    本來,以劉備的實力,面對這五千騎兵,未必會敗得一塌糊塌。問題是,劉備事先已讓關羽把自己的主力部隊帶走,這樣劉備再面對曹操的這五千騎兵時,自然就只能選擇跑路。

    對於這枝曹軍來說,他們在當陽追上劉備後,一方面已截斷了劉備繼續南行的道路;另一方面,那些跟著劉備南撤的老百姓,也在他們的安撫下,開始北返。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已經相當於完成了他們的軍事任務,因為劉備企圖到江陵構建戰略防線的意圖已經落空。

    既然如此,這五千輕騎自然沒必要再繼續冒險追擊下去,因為想靠這區區五千人,就全殲劉備這一夥人,這種難度實在太高,估計就是曹操親自領隊,都不敢報這種希望,更何況其他人呢?

    甚至而言,曹操在交給他們軍事任務時,很有可能會告訴他們,千萬不恃勇擴大戰果。所以,當他們看到張飛在當陽橋阻擋時,自然犯不著再繼續追擊。否則,五千輕騎追擊劉備一夥,到時誰滅誰,還真說不準呢?

  • 1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歷史上的張飛原本就是萬人之敵、熊虎之將,而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在長坂橋“據水斷橋”,阻擊曹操百萬大軍追擊,為劉備斷後,更是張飛一生最輝煌、最經典的戰役。

    張飛據水斷橋,嚇得曹營頭號猛將許褚不敢上,嚇得曹操身邊貼身衛士夏侯傑倒撞於馬下,就連曹操本人,也被張飛嚇得固定頭髮的冠簪掉落,披頭散髮地奔逃,為何曹營眾將,包括曹操本人都這麼怕張飛?張飛再厲害,不也就是一個猛將嗎?曹營百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把張飛淹沒了,何以如此怕張飛?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當時的戰場實際情況,張飛所謂的“據水斷橋”其實是張飛拆掉了橋樑,依靠河水,而阻擊曹軍,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張飛一個人站在河水的一邊,而曹操的追兵站在河邊另一邊,中間隔著一條河。

    曹軍如果想要攻擊張飛,就得過河,可是橋樑已經被張飛給拆掉了,要想過河就只能蹚水過河,蹚水過河就必須知道河水的深度,一般來說,有橋樑的河水都不會淺,況且張飛也不是傻子,想要據水斷橋,當然會選擇一條深一點的河水,才會起到作用。

    文聘是第一個到達河邊的曹軍將領,接著是曹仁、李典、夏侯淵、夏侯惇、樂進、張郃、張遼、許褚等將領相繼趕到,眾將驚詫於張飛的勇猛,居然敢一個人阻攔百萬大軍,又擔心中了諸葛亮的計謀,不敢搶著過河,於是只得派人通知曹操親自前來。

    眾將為什麼不敢過河,許褚可是曹營頭號猛將,而且又喜歡單挑,這次居然也老老實實地和其他將領一樣站在岸邊看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條河。

    張飛據水斷橋,實際上是利用了河水與斷橋形成了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你可以試試,河水又深,曹營眾將想要攻擊張飛就必須從河水中趟過,別說河水的深淺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深淺,你敢過河嗎?

    張飛在岸邊來個半渡而擊,曹將在水中,張飛在岸上,水中根本無法施展武藝,而岸上的張飛很容易就能攻擊過河的曹軍,看以簡單的據水斷橋,至少隱藏了眾多的計謀:一夫當關和半渡而擊,這是曹營諸將不敢打張飛的第一個理由。

    張飛只有一個人,曹營有百萬之眾,就不能發動曹軍一起強渡河水去攻擊張飛呢?很簡單,誰也不願意第一個去送死,第一個過河的人,一定會被張飛殺死,無論他是誰。

    所以曹營眾將不敢打張飛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張飛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張飛的兄弟是關羽,關羽曾經投靠過曹操,為曹操殺了顏良、文丑立下大功,當曹操因為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而稱讚關羽是神人時,關羽卻對曹操說了一句讓曹操終身難忘的一句話:我三弟張翼德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曹操聽了這句話後大吃一驚,關羽都已經夠厲害,他還有一個更厲害的三弟張翼德,於是曹操立即對左右說道:今後如果遇到張翼德,不能輕敵。曹操說完之後,還把張翼德的名字記在自己所穿的衣袍襟底,以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所以當曹操趕到長坂橋時,發現河對面就是張翼德,再加上曹操觀看了當時的情況,很快就明白了張飛據水斷橋的含義,一是讓曹軍不知道河水深淺,不好過河;二是就是算曹軍強行過河,張飛也能半渡而擊之。

    曹操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於是又對左右的將領說道:我曾經聽關雲長說過,他三弟張翼德於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今天一見,各位不可輕敵。

    原本曹營諸將還是半信半疑,再加上他們的領導曹操這麼一說,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淵、夏侯惇、樂進、張郃、張遼、許褚等等將領都深信不疑,誰也不想被張飛取了首級,因此更加不敢上前。

    張飛原本就是火暴之人,看到曹操手下這麼一大幫人站在面前,又不敢上前應戰,就這麼傻站著,倒是張飛沉不住氣了,先後連來三聲大吼,張飛說話原本聲音就大,再加上這麼一河北獅吼,就把曹操身邊很緊張的貼身侍衛夏侯傑嚇得從馬下掉落,倒掉於馬下。

    這下子,曹操也怕了,心理上相當緊張,夏侯傑一倒,曹操還以為張飛使用了什麼法術呢?立即掉轉馬頭就逃,而且在逃的過程中,還因為緊張,把固定頭髮的冠簪弄掉了,曹操披頭散髮的向西逃走了,可見曹操當時一是非常緊張,二是逃跑的力度過猛,把冠簪甩掉了,才弄得披頭散髮的。

    現在好了,主帥曹操都嚇跑了,其他將領哪有敢上的?於是一溜煙的工夫,百萬曹軍全都逃走了,這也就是張飛據水斷橋嚇退百萬曹軍的故事,張飛靠的是謀略和勇氣,所謂的謀略就是斷橋,造成有利於自己的地形,所謂的勇氣就是百萬軍中取上級首級的武力,這就是曹軍不敢打張飛的原因所在。

  • 20 # 福子說歷史

    張飛長坂坡之戰,曹操手下的人都不敢去攻打,很重要的原因是曹操的部下心裡沒有把握,不知道張飛這個人的底細,加上曹操心裡也覺得張飛是很厲害的,就擔心他設計,自己的軍隊會吃虧,就下令大家都不準動了。

    原因一是眾將領心裡沒有底

    讀到這裡的同學,都會很不解,為什麼曹操手底下那麼多的名將,就沒有一個敢過去應戰呢?那是因為大家都不清楚張飛有什麼實力,他會做什麼,加上曹操就在身邊,自己搞定張飛還好,要是沒有搞定,給張飛抓了,那不是給曹操一個不好的印象,以後想升職加薪都難了,所以他們不敢出手了。

    原因二是許褚是曹操身邊的貼身侍衛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派出許褚?要知道許褚有著武力高強,打仗也是一把好手,為什麼他不出手呢?那是因為許褚是曹操身邊的貼身侍衛,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上場打仗,而且保護好曹操的安全。

    而曹操不會給許諸以身犯險,要知道曹操已經損失了一個忠心的典韋,那麼就更加珍惜了忠心的許諸,就不許他去應戰,在自己身邊保護好自己就好了,應戰可以派其他人就好了,沒有必要忠心的許諸去送死了。曹操不需要他立戰功,都是一樣相信他的。

    原因三是曹操下令大家不準動

    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曹操下令大家都不準動,因為曹操根本就沒有看清楚張飛對面有多少人,張飛的埋伏有多深,擔心自己的會損兵折將的,就更加不同意手下的將領去送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話說“屁股大好生養”,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