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民皆曉

    首先咱們要知道商山四皓是誰:秦末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ù)裡先生周術、綺裡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黃老學者。

    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內),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

    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遵照開國大臣張良的主意,聘請商山四皓輔佐太子。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問後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劉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主要事蹟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開國重臣張良出面。呂釋之對張良說:“您是皇上的親信謀臣,現在皇上想要更換太子,您豈能高枕而臥?”張良推辭道:“當初皇上是由於數次處於危急之中,才有幸採用了我的計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況現在是皇上出於偏愛想要更換太子,這是人家骨肉之間的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啊!這種事情,就是有一百個張良出面,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呂釋之懇求張良務必出個主意。

    張良不得已,只好說:“這種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奏效。我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羅致而又未能如願的。這四個高人年事已高,因為聽說皇上一向蔑視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漢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們。如果請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配備舒適的車輛,派上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他們應該會來。然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這對太子是很有幫助的。”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當真把這四個後人稱之為“商山四皓”的老人請來了,把他們安頓在建成侯的府邸裡。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四人向劉邦敬酒祝壽之後就彬彬有禮地告辭而去。劉邦叫過戚夫人,指著他們的背影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呂雉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劉邦強顏歡笑:“你給我跳楚舞,我為你唱楚歌。”劉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興作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個人解析

    東園公

    姓唐(一說姓庾),名秉,字宣明。秦末漢初之際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為避秦亂而隱居商山,結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漢高祖劉邦多次請他們出山為官,不至。

    後劉邦寵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呂后急找張良商量,張良便請出商山四皓出面。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成為太子上賓。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江蘇省蘇州西山島西北部的鳳凰山西南有一東村,因“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得名。村中有東園公祠,門樓正面書“東園公祠”四字楷書大字,背面橫額為“商山領袖”四字。

    綺裡季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他曾力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之事。綺裡季與東園公、夏黃公、甪里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

    甪里先生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甪里與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高祖嘗召之為官,不至。

    夏黃公

    又稱黃石公,原來姓崔名廣,字少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一說本是齊國人,因隱居夏裡修道而得名。秦漢之際一位著名隱士,與隱士綺裡季,東園公,甪里並稱為“商山四皓”。

    秦末天下大亂,四位老人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商山。漢高祖曾召夏黃公入廷為官,輔佐太子。傳說張良年輕時曾得到黃石公的指點。張良在圯橋替黃石公“三次進履”,得黃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黃石公後來回故里隱居,並在鄞西一帶行醫。傳說黃石公逝世於黃古林,享年九十餘歲,葬於餘姚覆船山。

    黃石公有一女兒名叫黃姑,繼承父志,在鄉里行醫看病。四皓隱士夏黃公,為東周、秦、漢時的著名三朝儒學文人之一。他因與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三人在秦朝時不滿秦始皇的焚書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漢初同時隱居於陝西的商山,故被世人並稱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故也稱“四皓隱士”。他們的事蹟經常進入歷代文獻對《易經》中的相關“貞壽、頤壽、隱德、嘉遁”等詞義註解或條文解釋,“鬚眉皓白”一詞,也因他們的“四皓”而出。

    夏黃公秦時曾為朝廷的博士,據《史記》記載:劉邦曾多次相邀他們四人出仕,但都被拒絕。後劉邦欲改立戚氏所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聽了很著急,張良就獻策請來了四皓以輔助太子,終於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劉盈即位漢惠帝后,朝政大權旁落其母呂后,四人預感報國無望,就又重歸深山隱居。

    後來夏黃公終老夏禹故里(四明山石鈕村),葬於姚江南岸的覆船山(今河姆渡村的福壽山)。為了永世紀念他的功德,鄉民將夏黃公墓的渡口,歷世稱為夏墓渡(“河姆渡”實際為“夏墓渡”的方言誤音)。

    大隱為古句章的發祥地之一,因傳為大禹的石鈕村故里,故有“夏裡”之稱。“夏黃公”實際是“夏裡黃公”的一種簡稱,故也有“大里黃公”的稱呼。 《陳留志》中稱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裡修道,故號夏黃公;三國虞翻的《答王府君》中,“則黃公定鄞人,非齊人也”;《廿四史》中也認為,陶淵明詩句有“黃綺之終南”、杜甫詩句有“黃綺終辭漢”的一說,則黃為姓無疑;《會稽地誌》中稱為“大里黃公”;《甬上耆舊傳》中說,縣西二十五里地名為黃公林,相傳為漢黃公隱處,即古之大里也;《四明談助》載,大隱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黃公居此,故稱大隱;《慈溪志》先賢人物記載為“荒周時四皓大理(同裡)黃公”;清王渥在《大隱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當年曾隱夏黃公。涼生古井春波綠,秀擁層巒夕照紅。”凡此種種,都已能證明夏黃公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並可初步斷定為是東周戰國時期,跨秦到漢初的著名歷史人物。

  • 2 # 富元製作

    其實是否有商山四皓或者商山四皓有沒有能力,對於劉邦不重要,劉邦清楚太子後面有一股強大力量支撐著,太子背後實力太複雜了,趙王根本掌控不了,弄不好讓剛建立的政權迅速倒塌,所以放棄了廢太子立趙王的想法

  • 3 # 錦翼

    怎麼聽都像是武俠小說。

    四大高手隱居深山,劉邦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用早了)去請,就沒有出來做官。

    他們已經看淡人生,在深山了此一生。

    忽然有一天,有人請他們出來當群眾演員。

    他們就屁顛屁顛去了,然後給劉邦說:“哎呀太子是個賢人,我們來輔佐他”

    你們四個傢伙千年的修行,怎麼就一下子破功了呢?

    再說了劉邦的智商就那麼不線上嗎?

    劉邦是什麼人?

    他是最大的實用主義者,什麼人有用我就用什麼人,光會誇誇其談的儒生,他一把摘下帽子,就往裡尿尿的。

    但是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能為他攻城略地,他立刻轉變臉色。

    讀書人給他講什麼禮法,他的回答是:“乃翁馬上取天下”——你爺爺我這天下是馬上得來的。

    但是讀書人說:“馬上取之,能馬上治之。”

    他一聽有道理,馬上換臉子。

    他講的就是實用,討厭的就是這些什麼藏在山裡玩深沉的沽名釣譽之輩。

    四個隱居的老頭,世外高手,卻整得跟TFBOYS一樣,組團出現。

    你以為劉邦會信嗎?

    按照他以往的做法,早就去拽四個老頭的白鬍子了。

    所以這個事,要麼是假的,就是個傳說。

    要麼是劉邦和太子演了個雙簧,太子找來四個老頭,劉邦被那邊枕頭風吹得正煩,回去跟戚夫人說:“你看太子都請來了四大高手,我也沒法啊。”他壓根就不想換太子。

  • 4 # 將傑傑

    眾所周知劉邦很會用人,天下能人異士多為其所用。得到江山後,漢高祖劉邦得知商山四皓博學淵博有安邦定國之才,全國文人墨客更尊其為楷模為商山四皓馬首是瞻,是讀書人的精神領袖。就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自己,但商山四皓推脫年事已高不堪委以重任婉言謝絕了。後來漢高祖要廢除太子,呂后為保自己和太子,請出商山四皓。漢高祖知道後黯然長嘆,明白呂后和太子是得到了天下大部分人士的支援。太子之位和呂后的勢利不容動搖,就此罷休!

  • 5 #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商山四皓,只是客串了一回,就把劉邦鎮住了。因為他們的出場費很貴,貴到劉邦牙疼。可是這四個老頭為了剛剛平靜的天下不要再後院起火,真心是友情客串了一把。當然,他們也有有臺詞的時候。比如劉邦自己舊傷復發又趕上黥布造反。劉邦也不知是真還是假,就打算讓劉盈去。這時四皓就體現出價值了:太子將兵,有功無可賞,有過肯定罰!這是趟蹚雷的活兒。要不說人老成精,一下子就破了劉邦的金光陣。

    劉邦雖然自己沒讀多少書,也不怎麼敬重讀書人,可是陸賈叔孫通接連給他上了幾堂啟蒙課後,他還是能從善如流的接受讀書人的。尤其是有名望的讀書人,更能給他臉上增光。四皓他也請過,不過人家不睬他。呂后為了兒子,聽從張良的建議,厚禮卑謙的請出四皓,給了劉邦一記響亮的耳光。劉邦從此清醒了,老老實實的接受了黃臉婆大老婆兒子做繼承人的事實,因而也給小老婆和小兒子安排後路。

  • 6 # 歷史停一秒

    漢高祖劉邦在歷史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並且劉邦開始起義時已經47歲,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漢高祖劉邦從沛縣起兵,到推翻強秦,最後經過慘烈的楚漢之爭。數次的失敗之後,才重新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史稱西漢。

    而劉邦無論是智慧還是才能,都是不缺的,他想要換太子,顯然也有自己的考慮。

    一、劉邦為何換太子?

    公元前197年,劉邦在朝堂上表示出,準備換掉太子劉盈,而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的意思。劉邦的這個想法,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當時的劉邦已經59歲,在古代也算得上高壽,又經過連年的征戰,就是突然去世也是有可能的。而劉邦突然提出換太子,難免讓大臣心中不安,結果可以說是集體反對。

    而對於劉邦來說,晚年還這麼折騰,肯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首先趙王劉如意的母親便是大名鼎鼎的戚夫人,她也是劉邦最寵愛的姬妾。戚夫人是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娶的一位妾室,在劉邦其後征戰生涯中,她一直陪伴在劉邦左右,與劉邦的感情很是深厚。

    而相對的,劉邦的原配夫人呂后,與劉邦相差十五歲,隨著年齡的增大,已經無法根據容貌獲得寵信。更是在劉邦其後的征戰中,一直留守後方。長時間與劉邦接觸不到的情況下,感情也慢慢變淡了。

    戚夫人就是利用這個機會,向劉邦提出立自己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甚至每天都和劉邦哭鬧。

    定陶戚姬有寵於上,生趙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謂如意類己;雖封為趙王,常留之長安。上之關東,戚姬常從,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呂后年長,常留守,益疏。-《資治通鑑》

    起初劉邦是不同意的,太子的更換關係重大。而且還是他的嫡出長子。加之後面還有呂后這個原配夫人,完全沒有任何理由更換太子。

    只是整天面對戚夫人的哭鬧,慢慢劉邦自身也有了動搖。而劉邦又感覺劉盈的軟弱無法繼承皇位,而趙王劉如意則被劉邦認為和自己很像。

    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劉邦察覺到了呂后有了取劉而代的心思。

    劉邦從沛縣起兵時,呂后就開始跟隨,而且劉邦朝中的開國大臣,很多都是沛縣之人,他們本身就親近呂后。呂后至從無法利用容貌爭寵之後,便開始經營權勢。

    比如幫助呂后殺掉韓信的蕭何,呂后的妹夫樊噲等人,這些人都和呂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導致了呂后權勢越來越大,這些問題劉邦都看在眼中。

    噲以呂后女弟呂須為婦,生子伉,故其比諸將最親。-《史記》

    而兩人年齡的差距,註定劉邦去世之後,呂后還有很長時間可過。劉盈性格軟弱,根本無法制衡這些跟隨他起兵的悍將,更別說威望不輸劉邦的呂后。

    趙王的聰慧、太子的軟弱、呂后的野心,又加上戚夫人正受寵,這也就使得劉邦起了換太子的心思。

    二、誰讓請的商山四皓?

    面對劉邦非要換太子,而且態度這麼堅定,呂后這個時候著急了。雖然呂后當時的威信和勢力都有,但是她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劉邦給予的基礎上。

    母憑子貴,自古有之,反而是她作為太子的兒子,才是她最大的依靠。這不僅涉及到了太子劉盈的地位,也涉及到了呂后以及整個呂家的命運。就像是劉邦去世後,呂后狠辣的對待戚夫人。如果劉盈失去了太子的位置,估計戚夫人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

    這個時候的呂后,直接找到了張良。並且威脅張良,必須想出來解決的辦法。張良當時實際上已經看出了劉邦真正換太子的原因,並且給出了口舌難保太子的意思,隨後讓呂后想辦法請出商山四皓。

    可以說請出商山四皓以保太子,是張良幫呂后出的計策。而商山四皓指的是四位博學之士,他們開始時是秦朝的博士,位列七十學士。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而選擇歸隱,在西漢建立之初,這四人已經八十歲了,可以稱得上德高望重。

    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資治通鑑》三、為何請出商山四皓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劉邦決定不更換太子,這其中不止有商山四皓的出山,只能說商山四皓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劉邦最先提出要廢太子的時候,前面提到有眾大臣的反對,當時的御史大夫周昌更是力保太子,其實真說起來周昌也是沛縣起兵的一員。而在劉邦晚年,更是強烈的提出更換太子,這個時候呂后的勢力已經控制不住,更有殺死韓信的威懾,不過再次被叔孫通勸阻。

    之所以說商山四皓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因為他們代表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西漢建國之初,經過連年大戰,最需要的是修養生息,發展民生。這些都需要請出因為戰亂而歸隱山林的博學之士,需要他們來幫助治理國家。

    上從破黥布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張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資治通鑑》

    而商山四皓做為已經八十歲的老人,其實即使把他們都請出來,也沒辦法幫助劉邦治理國家。但是就是這四位老人,卻代表著所有的歸隱之人。

    不僅因為他們年齡大,節義清高。如果劉邦請出了商山四皓,即是為人做了表率,也是證明劉邦取得天下得到了讀書人的認可。後面再有傑出之人,以不想為官為藉口拒絕漢朝的官職,就能用商山四皓來進行一個規勸。

    而商山四皓跟隨太子劉盈左右,這就是在告訴劉邦,太子劉盈是一個可以輔佐君王,你劉邦數次都未請出的人,我們更願意跟隨太子劉盈。

    這一方面是在像劉邦表明太子劉盈,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弱。另一個方面也是證明太子劉盈已經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在劉邦去世之後,太子完全可以請出很多人幫助他治理國家。

    商山四皓的出山,更像是一種表態:真正的有學之士,支援太子劉盈做大漢的皇帝,也更願意幫助劉盈。

    從開國功臣到朝堂大臣,從朝堂到民間,數次的失敗才有了劉邦感嘆太子羽翼已豐,也就再不提更換太子的話。

  • 7 # 白露為霜65799235

    這段故事挺精彩的,據說是呂后找到張良,張良給出的主意,找這四個老頭來,據說這四個老頭是劉邦去找了沒請動。

    說是劉邦看劉盈連自己請不動的世外高人都請來了,覺得劉盈有才能。

    其實,大概是劉邦本來就猶豫,呂后這麼一來,讓劉邦覺得兒子勢力已成,

    大概是怕了,擔心造成亂局,不敢再動。

  • 8 # 如瀑喧囂

    一是太子有了自己的聲望,古人的聲望是很重要的一個潛資源。二是劉邦自己也不想換,敷衍敷衍戚夫人。畢竟劉邦年級已經大了,朝綱本來就不穩,劉盈都不算太長,換個更小的孩子,怎麼能壓的住嘛,劉邦又不傻。

    張良只是幫劉邦找了個像樣的藉口而已,畢竟騙人也得需要幫手。

  • 9 # 再言春秋

    引言

    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從表面上看,無非是太子多了幾個人輔佐,但他們所代表的是人心向背。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嫡長子的繼承權在中國古代社會是不容質疑的。雖然說劉邦內心深處也想過要更換太子的想法,但當他發現劉盈背後的支援力量竟是如此之強大的時候,這種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了。

    分析

    淺談劉盈其人

    劉盈雖然在歷史舞臺上的時間不長,而且也沒有突出的作為,但這個人絕對是可以算一個仁君的

    1、劉盈是個好兄長,在冷酷無情的帝王之家,劉盈稱得上是兄友弟恭的模範人物。因為劉邦寵愛戚夫人的原因,他的原配夫人呂后心生嫉妒,在劉邦死後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呂后還把毒手伸向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劉盈知道自己的母親有謀害劉如意的想法,但他既不想也沒有能力與呂后鬥,同時也不願意弟弟被害。於是,在劉如意被呂后詔進宮後,就天天守著劉如意,防止劉如意遇害:

    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

    雖然劉如意最後還是遭遇了不幸,但這絲毫不妨礙劉盈是好兄長這個事實。想必,劉如意死後也不會怨恨劉盈的。

    2、劉盈不僅對弟弟關心,他同樣也熱愛自己的百姓。在劉邦晚期,為了與匈奴作戰,曾經一度提高過稅收。到了劉盈登基之後,匈漢兩方因為和親的關係而戰亂平息。於是劉盈把稅收降低到了十五稅一,這個做法為漢朝早期的休養生息做了很好的典範。不僅如此,劉盈還鼓勵生育,在經歷了秦末漢初的戰亂之後,人口大幅度下滑。為了恢復人口,促進生產,劉盈規定,適齡女子如果不出嫁的話會增加稅收,這一做法,極大的提高了人口的增長。

    3、劉盈時代的政策是對漢高祖劉邦時代的延續。劉盈登基後,曾對相國曹參的不作為有過惱怒,但是他在曹參解釋之後認可了曹參的做法:

    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與劉邦相比,劉盈的能力不及自己的父親;而與蕭何相比,曹參能力也有所不及。劉盈能夠認清這一點,所以他延續了劉邦、蕭何時候的政令,這才有了後來“蕭規曹隨”的美談。

    劉邦為什麼想要換掉劉盈

    天下爹孃愛好的,雖然都是自己的兒子,父母也有自己的偏愛,即便是劉邦也無法避免

    1、愛屋及烏是人的共性,劉邦把對戚夫人的愛延續到了劉如意的身上。呂雉雖然說是劉邦成功路上的最大助力之一,但成功後的劉邦對這個性格強勢,人老珠黃的原配夫人失去了興趣。原本就好色的劉邦這下更有條件發揮自己好色的本質了。在劉邦眾多的後宮佳麗中,他最寵愛的當然要屬戚夫人,這樣一來,他自然也會寵愛戚夫人生的孩子:

    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在劉如意像劉邦這件事上,我是懷疑的。畢竟劉如意那個時候那麼小,怎麼能表現的出來呢?所以愛屋及烏應該是根本。

    2、劉盈確實是不像劉邦,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劉盈性格仁厚、寬愛,甚至說還有些懦弱。這與大漢的開國之君劉邦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一生都不認輸的劉邦,正是憑著自己敢打、敢拼、夠狠、夠陰才取得了大漢天下,對這個,個性上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兒子劉邦不喜歡也是情理之中。

    劉盈為什麼能夠繼續坐太子呢

    商山四皓的出現,讓劉盈又加了分,但真正的原因這絕非這麼簡單

    1、封建社會,嫡長子的繼承權是相當穩定的。這一點,即便劉邦貴為天子也無法逆轉。劉盈作為嫡長子,他的太子身份早已確定。而且他當太子也當了多年了,本身沒有犯過任何的錯誤,劉邦很難憑藉一己好惡就把太子給廢掉。從禮法上講這是不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

    2、商山四皓的出現,讓劉邦意識到,劉盈的地位有多麼的穩固。所謂的商山四皓其實無非就是四個隱士,沒有尺寸之功,僅僅憑藉他們的影響力如何能逆轉劉邦的想法呢?可是他們的出現,不僅代表著他們本身的意思,這裡面還蘊含著朝中重臣的想法,他們也無非是形式上的代表。民意民心不可違背,為了穩固統治,不讓朝中出現混亂,劉邦再喜歡劉如意都不能讓他取代劉盈: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3、同劉如意相比,劉盈的背後還有著“後派”勢力的支援。劉如意的身後只有一個戚夫人,戚夫人就是一個人,憑著美貌而得到寵幸,但她的身後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援。可是劉盈不同,他的身後是呂后,呂后的身後又有著呂家一族,還有著很多隨劉邦打天下的元老。這麼一股強大的勢力,對劉邦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頭腦發熱的劉邦可能會因為偏愛而支援劉如意,但冷靜下來的劉邦只要一思考就會發現,劉如意根本不具備當太子的條件。

    4、假如真的讓劉如意做了太子,劉邦死後劉如意能坐穩皇帝麼?以呂家的勢力,要是想推翻劉如意而立劉盈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到時候,等待戚夫人與劉如意的只有死亡。劉邦之所以不立劉如意為太子,而把他封為趙王,還讓周昌輔佐他,其實也是想讓劉如意遠離朝中的紛爭,是在保護他。只可惜,劉邦最終還是沒有能保護了戚夫人和劉如意,他們兩個人最終還是被呂后謀害了。

    結語

    在古代,立太子一事,既是皇帝的家事,可同時也是國事。不可能只憑借皇帝一人好惡就決定太子的歸屬。雖然有些比較昏聵的皇帝會棄民意於不顧,但劉邦畢竟不是昏君。衝動下的劉邦的確有過廢掉太子劉盈的想法,但理智後的劉邦自然會意識到,一旦廢掉劉盈對國家的穩定統治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作為一國之主,劉邦只能選擇放下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更適合繼承皇位的人。

  • 10 # 吳建彬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商山四皓”到底是什麼來頭?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後來他們隱居於商山,曾經向漢高祖劉邦諷諫不可廢去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後人用“商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唐朝詩人李白曾作《商山四皓》一首,詩曰:

    白髮四老人,昂藏南山側。

    偃臥松雪間,冥翳不可識。

    雲窗拂青靄,石壁橫翠色。

    龍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漢祖升紫極。

    陰虹濁太陽,前星遂淪匿。

    一行佐明聖,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捲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

    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則。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這是四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傲世隱居在南山之中。

    高臥在松雪深處,深深隱藏的身世,世人不瞭解他們的真情。

    他們的住所窗外瀰漫著青靄,石壁上映著松間的翠色青青。

    楚漢似龍虎相鬥,正在戰爭不息,四個老人則躲在這裡避世養生。

    秦始皇失去了賢明的政治,漢高祖奪得天下,坐上了紫極宮。

    呂后像陰虹一樣遮住了太陽,太子也被影響得險被高祖除名。

    四人此時一起出來輔佐明主,使太子忽然羽翼長成。

    功成不居功,自有云水舒捲在胸中。

    他們的深意高情與造化相合,這一深意確實渺茫難明。

    四皓的名聲飛揚,傳遍朝廷,也使世人萬古景仰他們的遺蹤。

    由此可見,“商山四皓”的名望極大。

    知道了“商山四皓”的來頭,我再講一個小故事。故事說: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聞聽“商山四皓”的大名,多次以皇帝之尊徵召“商山四皓”入朝為官,給自己臉上貼個金。可人家死活不尿,不給劉邦面子,拒不奉陪。劉邦本來就是給自己裝個門面,來不來無所謂。

    後來,在寵妃戚夫人的枕頭風下,劉邦越來越不滿意自己的太子劉盈,想以戚夫人之子劉如意換掉劉盈,呂后非常擔心和害怕,哭著請教張良,張良心一軟,就給呂后說:“你這麼這麼做”。呂后於是就絞盡腦汁,終於請來了“商山四皓”。劉邦見了以後,吃驚不小,暗想:“老子是皇上,左請右請,就是不來。兒子一請,他們屁顛屁顛的就來了,而且表明就是來輔佐劉盈的。看來,我兒劉盈已成氣候了罷了!不換太子了。”

    故事講完了,我的問題也回答完了。

  • 11 # 歷史的迷途人

    他們所代表的是人心向背。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嫡長子的繼承權在中國古代社會是不容質疑的。雖然說劉邦內心深處也想過要更換太子的想法,但當他發現劉盈背後的支援力量竟是如此之強大的時候,這種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了。

    劉盈雖然在歷史舞臺上的時間不長,而且也沒有突出的作為,但這個人絕對是可以算一個仁君的

    1、劉盈是個好兄長,在冷酷無情的帝王之家,劉盈稱得上是兄友弟恭的模範人物。因為劉邦寵愛戚夫人的原因,他的原配夫人呂后心生嫉妒,在劉邦死後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呂后還把毒手伸向了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劉盈知道自己的母親有謀害劉如意的想法,但他既不想也沒有能力與呂后鬥,同時也不願意弟弟被害。於是,在劉如意被呂后詔進宮後,就天天守著劉如意,防止劉如意遇害:

    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

    雖然劉如意最後還是遭遇了不幸,但這絲毫不妨礙劉盈是好兄長這個事實。想必,劉如意死後也不會怨恨劉盈的。

    2、劉盈不僅對弟弟關心,他同樣也熱愛自己的百姓。在劉邦晚期,為了與匈奴作戰,曾經一度提高過稅收。到了劉盈登基之後,匈漢兩方因為和親的關係而戰亂平息。於是劉盈把稅收降低到了十五稅一,這個做法為漢朝早期的休養生息做了很好的典範。不僅如此,劉盈還鼓勵生育,在經歷了秦末漢初的戰亂之後,人口大幅度下滑。為了恢復人口,促進生產,劉盈規定,適齡女子如果不出嫁的話會增加稅收,這一做法,極大的提高了人口的增長。

    3、劉盈時代的政策是對漢高祖劉邦時代的延續。劉盈登基後,曾對相國曹參的不作為有過惱怒,但是他在曹參解釋之後認可了曹參的做法:

    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與劉邦相比,劉盈的能力不及自己的父親;而與蕭何相比,曹參能力也有所不及。劉盈能夠認清這一點,所以他延續了劉邦、蕭何時候的政令,這才有了後來“蕭規曹隨”的美談。

  • 12 # 木偶戲8956

    來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劉邦要廢掉太子,當初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啊,他的髮妻呂后再後方支援劉邦,好不容易等劉邦成了皇帝,兒子成了太子,但是又出來一個戚夫人,人家年輕貌美深得劉邦喜愛,戚夫人就想劉邦吹枕邊風人她的兒子當太子這風聲傳到呂后耳朵裡,那是很慌張啊,就去求張良讓他幫忙想個辦法,張良啊就讓你呂后去想辦法請商山四皓輔佐太子,這樣劉邦就不會廢掉太子了,而後酒宴中劉邦看見太子身邊的商山四皓就滅了廢掉太子的想法。這是因為劉邦自己當初都請不到商山四皓,但是太子卻請來了商山四皓,可見太子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劉邦不得不放棄廢太子,再說了劉邦與呂后十多年的夫妻,自然是很瞭解對方的從廢太子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來呂后的態度和立場。呂后是特別強硬的女子,是不怕劉邦的,若劉邦真的廢了太子,呂后會徹底跟他翻臉。呂后的家族勢力是很大的,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劉如意給除掉,然後讓自己的兒子繼位。

  • 13 # 趣談漢史

    劉邦從內心就不想換太子,嘴上叫喚的厲害說換太子,哪其實是做給戚夫人看的,如果劉邦真的想換太子,哪誰也擋不住。從這件事上看出劉邦是用的一種計謀。

    第一,劉邦非常疼愛小三戚夫人,當她提出要換掉太子劉盈,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劉邦就意識地試探一下劉盈的能力,真沒想到劉盈在母親呂后的幫助下,請出了劉邦請不出的商山四皓,劉盈又得到眾臣的擁護。劉邦不是不敢,而是內心非常高興,知道自己建立的基業有了延續和穩固。

    第二,劉邦透過試探也看出兒子劉盈和呂后的實力,眾臣都擁護他們,而自己寵愛的戚夫人確無人擁護。劉邦內心也擔心,一但自己去世了,真如果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去世了,戚夫人母子也命不保,甚至出現奪權大亂,所以劉邦也就順水推舟地也不叫喚地在換太子了。有眾臣擁護和呂后,劉邦就非常放心了。

    第三,劉邦知道呂后的能力,在自己病重期間,還交待了他死後國家大事。從這裡看出劉邦還是很信任呂后和劉盈的,至於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這對劉邦來說就是找到了藉口,這樣就能應服戚夫人了,說明了劉邦從心裡就沒有下定決心廢太子。

    總之,劉邦廢太子只是個藉口,心裡根本沒有廢太子的意思,在說劉盈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有了人脈,也有了治國策略的經驗,也是成年之人。劉如意沒有治國經驗,也沒有人脈年齡也小,劉邦心裡明白,不過嘴上說說哄哄戚夫人高興而已。

  • 14 # 豫北老崔

    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為了不走秦王朝的老路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可是劉邦受到自己的寵妾戚夫人影響,加上長子劉盈有點贏弱而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少年聰慧,劉邦有想要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

    後來在一次宴會之上,太子劉盈請來四位老者站於身後,劉邦問過之後才知道四位老者乃是當世大賢商山四皓,劉邦好奇為什麼自己請不動的四位賢者,卻能前來輔佐太子劉盈。商山四皓答道“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隨後劉邦改變了廢長立幼的想法,或許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有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邦就不敢把太子廢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商山四皓乃是當世大賢,是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賢士,在整個天下可以說甚有名望。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秦始皇時期曾在朝中做過博士官,不滿秦始皇暴政而隱居山林。

    漢朝建立初期劉邦迫切需要文臣治國,當時劉邦聽聞商山四皓的名望,曾相邀四位出山卻被四位大賢斷然拒絕,這裡我們要知道一個資訊,就是商山四皓不屑輔佐小看儒生的劉邦治理天下,其四人本身就甚有名望,也不會為了聲望而出山輔佐帝王。

    可是當劉盈和其母呂雉知道劉邦有廢長立幼的想法之時,在聽取張良一計之後輕易就能請的商山四皓出山,在宴會之上,劉盈只是讓商山四皓站在身後,面對劉邦商山四皓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種種細節顯得不符合常理。人認為其中的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劉盈請商山四皓出山只不過是一場戲,一場人人都清楚的戲。

    當時劉邦及其寵愛戚夫人,戚夫人在劉邦心情愉快之時要求劉邦廢劉盈太子之位立劉如意為太子,或許是劉邦一時為了討戚夫人歡心答應了此事,或者是劉邦認為劉盈太過贏弱想立劉如意為太子,總之劉邦說出了此話,所謂君無戲言,劉邦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情。雖然劉邦有廢長立幼的想法,但劉邦始終無法下決心去辦此事,畢竟秦朝就是因為立了幼子胡亥才走向陌路,再則廢長立幼不利於王朝穩定,最重要的是當時呂雉所代表的呂家在漢朝也有極大的勢力,廢劉盈肯定會讓漢朝動盪。

    呂雉作為劉邦的結髮妻子又與戚夫人在明爭暗鬥自然可以敏銳的感覺到什麼,劉邦又無法下定決心廢長立幼,面對這樣局面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事情的發展。劉邦有廢長立幼的想法到劉盈請商山四皓出山這段時間,張良始終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劉邦廢長立幼請教過張良,呂雉在得知劉邦有廢長立幼的想法之時同樣如此,劉盈請商山四皓出山也是張良之計,如此之下我們差不多可以還原當時的場景。

    劉盈請的商山四皓並非真實的商山四皓,而是劉盈找的四位老者,劉邦也知道此事,他們在合演一齣戲,主要是為了漢朝的基業,不在廢長立幼的同時讓戚夫人不在有任何怨言。當然戚夫人也能從這件事情知道真相,只不過劉邦的態度讓戚夫人選擇了相信劉邦是因為劉盈仁厚孝順而無法廢除劉盈的太子之位。

    歷史的結果告訴我們劉盈雖然贏弱卻是一個仁政愛民的後世之君,戚夫人與呂雉之間的明爭暗鬥其實都是兩人的自保罷了,廢長立幼在古代確實是取亂之道。

  • 15 # 一個閒人在家

    嫡長子繼承製度在劉邦那個流氓皇帝那兒沒有市場。秦漢時期女性干政比較常見,同時漢朝初期的軍功集團政治力量倒向呂后一派,畢竟跟什麼戚夫人沒什麼感情基礎,談不來,說不定那傢伙上來搞個大清理,大家一塊兒完蛋。劉邦也不一定就是要換繼承人,也想要造一下輿論,把兒子的正統性告知天下。當然一拍即合,人生全在演技。商山四皓也知道拒絕了劉邦一次,再拒絕他兒子,那不是選誰繼承的問題,是質疑漢朝正統性問題,再加上可以就此回到星光舞臺,不頂呂后才出怪。看,一件事情除了戚夫人政治小白送人頭外,皆大歡喜,這價效比高到天際了。

  • 16 # 歷史方位

    導語:

    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所以想廢掉太子另立戚夫人生的劉如意為太子。此舉遭到以張良、叔孫通為首的許多大臣的反對,張良為呂后獻計,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以此打消劉邦廢太子的念頭。果然,商山四皓出山,劉邦再也不提廢太子之事。我認為,劉邦之所以打廢太子念頭,是因為商山四皓的出現讓劉邦認識到太子羽翼漸豐,以文治天下成為可能。而且商山四皓的歸附,會讓天下之人都願意臣服太子,難起不臣之心。

    鴻門宴之後,劉邦受封漢中。劉邦在漢中時遇到定陶人戚姬,從此愛慕難捨。戚姬是周王室被封戚地的後人,也算是名門望族之後。戚姬族人多在周王室任高官,她的父親名叫戚鰓,在秦朝出任將軍。劉邦攻入咸陽之後,她的父親便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劉邦初見戚夫人時,傳說是在一個宴會上。劉邦大宴群臣,歌舞聲中,他的目光被一名鶯歌燕舞的妙齡女子所吸引,這名女子就是戚姬。或許是命運的註定,也或許是戚姬族人有意的安排,劉邦就和戚姬不期而遇。

    劉邦蝸居漢中時的苦悶,被戚夫人的歌舞一掃而空,他一改進入漢中時的愁容,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戚夫人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自從遇見了戚夫人,劉邦對呂后的態度便急轉直下,這也引起了呂雉的嫉妒。

    如意出世,劉邦欲立

    一年後,劉邦和戚夫人的兒子出生,這是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劉邦對這個兒子很是寵愛,為他取名“如意”,意為“如我所意”。傳說如意與母親戚夫人長得很像,小時候非常漂亮。公園前202年,劉邦稱帝,劉邦稱帝后雖然政務繁忙,但是依然十分寵愛戚夫人。劉邦在位時期與戚夫人相處的時間比其他妃子都多,因為寵愛戚夫人的緣故,劉邦也非常寵愛劉如意。有一次,呂后去找劉邦,剛進大殿就發現劉邦抱著戚夫人。呂后怒不可遏,但也只好暗自隱忍。多年的冷落更加重了呂后的妒忌之心,這嫉妒之心轉化為滿滿的恨意。

    劉邦對劉如意越來越喜歡,他甚至當眾說如意最像自己。這樣的話在平常人家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呂后和太子來說,不亞於打了他們一個重重的耳光。戚夫人原本是一個善良的女子,但是面對呂后,他也不得不長點心機。戚夫人看呂后十分恨自己,於是怕劉邦百年以後,呂后會對他們母子兩不利,於是也想參與太子之爭。戚夫人經常在劉邦面前哭泣,訴說呂后對自己的不好,勸劉邦立如意為太子。劉邦雖然十分喜愛如意,但國家大事面前豈能兒戲,劉邦也只能推脫。

    不久,劉邦在解決黥布叛亂時,受了重傷。劉邦意識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於是對另立太子之事思前想後。劉邦對於太子劉盈的懦弱越看越生氣,越看越覺得不像自己親生的。後來在一次朝會上,劉邦丟擲了打算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頓時間,很多大臣嚇得面面相覷,不敢吱聲。留侯張良出來力勸劉邦,但是劉邦不聽,太子的老師叔孫通以死相比,勸說劉邦不要另立太子。這次朝會的氣氛,讓劉邦十分煩惱,劉邦看見了大臣們對於另立太子都持反對態度,但是仍然沒有打消另立太子的念頭。

    張良獻計,呂后求賢

    聽到劉邦在朝會上,打算另立太子的訊息後,呂后十分驚恐。假如真的另立太子,劉邦百年之後,非但自己的生死難以保障,太子想活下去都很難,歷史上有哪個廢太子能夠安度餘生呢?呂后情急之下,立即前往求見留侯張良。張良對呂后說:“我極力勸阻都沒有用,我還能怎麼辦呢?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只有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皇上才會打消廢太子的念頭。商山四皓是皇上一直想請,卻請不到的高人,他們如果下山,事情一定有轉機的。”

    四皓出山,太子位穩

    一次宴會上,劉邦宴見群臣,突然發現太子身邊出現四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老者舉動儒雅頗具仙風道骨。劉邦轉念一想,原來這四位是商山四皓,自己請不動的高人現在卻在太子身邊。劉邦上前詢問商山四皓:“多年來朕一直尋找四位,您為何避而不見,如今卻追隨我的兒子,這是為何?”老人回答說:“聽聞陛下不喜歡儒生,對於儒生經常打罵侮辱,我等這把年紀不堪忍受此等屈辱。聽聞太子宅心仁厚,禮賢下士,普天之下莫不欽佩,我等皆願追隨太子。”劉邦聽後臉色大變,此後再也不提另立太子之事。

    那麼,為什麼有了商山四皓,劉邦就不廢太子了呢?

    商山四皓分別有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商山四皓是戰國晚期有名的博士儒生,他們信封黃老之學,在百花齊放的戰國晚期享有很高的名聲。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統一天下思想,從六國招募得道的70名博士,商山四皓就在這70人之中。劉邦打下天下之後,為了能夠尋找賢才治理國家,劉邦四處尋找商山四皓,但是商山四皓卻隱居不願為官。如今,商山四皓在劉邦剛剛想廢立太子的時候出山輔佐太子,著實讓劉邦大吃一驚。那麼,劉邦因何放棄廢太子的念頭呢?真的只是因為商山四皓嗎?

    1.治世以文

    劉邦知道,打天下需要武力,而治理天下需要文人。他曾經利用武力取得了江山,卻不能再用武力治理江山,治理江山還得靠文人。商山四皓是文人的代表,他們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的名聲。如果連商山四皓都能夠輔佐太子,那麼太子也會受到世人尊敬,太子的江山將會坐地更穩。

    2.太子羽翼漸豐,如意朝中沒有根基

    商山四皓的出山,使劉邦發現太子已經站穩了腳跟,羽翼漸豐。如果此時另立劉如意為太子,那麼劉如意的太子也會不穩當,只有自己一個人支援如意,自己百年以後,劉如意的江山肯定會動盪。

    從古至今,另立太子江山大多發生動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是很好的例子。趙武靈王因為寵愛自己的妃子,所以對她的兒子十分喜歡。趙武靈王執意廢了太子章,另立太子,而廢太子毫無過錯卻被封到邊疆,心裡十分不快。廢太子此時的羽翼已經豐滿,於是廢太子趙章發動叛亂,想要推翻新王。太子章兵敗後逃到趙武靈王的行宮,但是帶兵的大臣卻包圍了行宮,活活餓死了趙武靈王。這樣的先例劉邦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劉邦很可能因此緣故,打消了另立太子的想法。

    3.立嫡不立幼的傳統

    太子傅叔孫通給劉邦講過秦始皇的例子,秦始皇建立了不朽功勳,但是卻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出了問題。中國古代繼承製度向來都是立嫡不立幼,扶蘇是長公子而秦二世胡亥是幼子,胡亥繼承皇位之後秦朝便以極快的速度奔潰,秦朝的例子劉邦是很清楚的。

    叔孫通還給劉邦講了晉獻公的例子,晉獻公因為十分寵愛酈妃,而廢了太子申。這樣的舉動導致了晉國陷入幾十年的內亂,晉國從此衰落。叔孫通說,如果陛下不聽我的話,我願意以血汙地,以死相逼。

    4.呂氏有功,呂氏有權

    叔孫通給劉邦說過,皇后呂雉對於大漢王朝的建立是有功勞的,廢了太子就等於廢了皇后。太子和皇后有功而被廢,這樣會導致天下臣民對大王有怨言。而且呂氏一族,在漢朝建立以後是位高權重的,如果太子被廢,極有可能引發動亂。就算劉邦在位時候呂氏不作亂,劉邦百年之後,呂氏也會反對劉如意。

  • 17 # 農夫說歷史

    前言:在劉邦日漸寵信戚夫人之後,呂雉母子的處境也日漸走下坡路,最明顯的特徵是寵愛不如之前,甚至連太子之位都有易主的可能。面對這樣的困局,呂雉顯然不會坐以待斃,在慌張之餘請張良出出主意,張良則是建議請商山四皓前來,後來劉邦果然打消改立太子的念頭。那麼,呂雉請得商山四皓前來,真的是因為劉邦不敢把太子廢了?筆者以為不是劉邦不敢,而是劉邦默許的結果。

    劉邦為什麼想改立太子?《史記·外戚世家》:“漢興,呂娥姁為高祖正後,男為太子。及晚節色衰愛馳,而戚夫人有寵,其子如意幾代太子者數矣。”

    意思是劉邦初定大漢天下後,覺得呂雉已經年老色衰,而比呂雉年輕許多的戚姬,此時在邊上服侍,正好可以彰顯自己的英雄氣概,對於和戚姬所生的兒子劉如意,劉邦也是愛屋及烏,甚至有了改立太子的念頭。那麼真是史書所載的那樣,劉邦想改立李如意為太子是因為像他?難道他與呂雉的兒子劉盈不像他?來看看史書是怎麼說劉盈的,孝惠為人仁弱。這樣的塔子有什麼不好的嗎?打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正好需要懷柔之策,劉盈顯然符合這樣的要求。為什麼劉邦要改立劉如意?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這段話中的重點在:日夜啼泣。簡單地說,就是戚姬接著寵幸的機會,對劉邦輪番洗腦轟炸,最後達到的效果就是:欲立其子代太子。

    劉邦真的想改立太子?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也,皆不肯為盡力,其無功必矣。

    這是張良推薦的商山四皓說的話,被呂澤轉述給呂雉,其後有呂雉複述給劉邦的,意思很明確,要平定英布的謀反,得有鎮得住的統帥才行,如果讓太子統帥,那些老兵未必肯服他,萬一再碰到有異心的,太子就危險了。此時的劉邦有說過太子身為儲君,得以身作則,統領全軍的話嗎?沒有!而是帶著自己的年邁之軀,御駕親征平定英布去了。在平定英布之後,劉邦想改立太子的念頭似乎有冒出來了,張良勸了半天還是沒能讓劉邦改主意,反而叔孫通的一番死諫,讓劉邦佯裝答應了。張良作為漢初三傑,其功勞不言而喻,居然抵不過後來的叔孫通的話有用?顯然不是!這是一個緩衝的臺階而已。

    商山四皓是解開太子穩固的鑰匙

    作為繼位人選,劉邦的決定肯定是慎重的,要不作為大漢皇帝的劉邦,自己拍板就行,還需要跟下手的大臣商議?那麼是什麼徹底讓劉邦不再糾結太子之位的關鍵,正是張良建議呂雉請得出山的商山四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吾求公數歲,公闢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

    劉邦可是請他們多次都沒能如願,如今自己的兒子劉盈居然能請得出山,而且商山四皓的回答是: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那麼這麼一來的困局就解決了,理由很簡單,作為劉盈的父親自己都請不動的人,兒子劉盈居然能請得動,仁孝恭敬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說明朝中的支援力量可見一斑,從張良的勸諫,叔孫通的死諫,還有就是患有口吃的周昌,也站在太子這邊,甚至是商山四皓都願意在高壽之齡,出山替太子說好話,這樣的局面劉邦只能對戚姬母子說抱歉了,因為太子羽翼已成,難動矣。

    結語:劉邦當初有改立太子的念頭,可能是出於對戚姬母子的寵愛所說無心之言。平定英布之亂回來之後,劉邦的身體狀況顯然不如之前,儘快結束這太子誰屬之爭便是當務之急,既得對戚姬母子有交代,也得對大漢的未來有交代。於是商山四皓的出山正好是個解決之方,當然了,有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是劉邦不敢,而是諸多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劉盈為太子實至名歸。

    相關史料:

    《史記》

  • 18 # 圍爐品茗人

    商山四皓的記載出自於《史記留侯列傳》。當漢高祖意欲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時,張良出謀劃策讓呂氏家族請出商山四皓作為太子劉盈的幕僚。當劉邦在一次宴會上看到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太子劉盈時,就徹底放棄了廢立太子。劉邦放棄廢立太子的想法是否僅僅因為商山四皓的出山呢?

    商山四皓是何許人也?

    根據《史書留侯列傳》的記載,商山四皓是秦朝設定的七十博士中的四位,在秦末戰亂中,商山四皓結伴隱居商山(今陝西商洛)躲避戰亂。

    再看秦朝設定的博士制度,顯然是向齊魯一帶稷下學宮學習。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咸陽設定七十博士官延攬天下賢才。商山四皓能位列其中,必然是博學有才之士。

    臣等謹與博士議曰:◇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史記秦始皇本紀》

    而在《史記留侯列傳》中又說,劉邦登基之後多次派人請商山四皓出山為官,但都被拒絕。而在劉盈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之時,呂后請張良出謀劃策,張良指出只要請動商山四皓出山就能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於是呂后讓弟弟呂澤請出商山四皓到劉盈身邊輔佐。

    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史記留侯列傳》

    正如張良所料,當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劉盈之後,就告訴戚夫人,太子之位已經不可撼動。於是斷絕了廢立太子的念頭。此後在史書中再無商山四皓的記載。

    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闢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史記留侯列傳》商山四皓何德何能?

    從上述的史書記載來看,商山四皓就是四個前朝遺老,根據秦朝的博士制度,這些人在秦朝主要的職責是“通古今、辨然否、掌教職”,通俗點講就是國策顧問和教育官員。這樣的身份背景就能讓統一天下的漢高祖劉邦如此忌憚?

    從劉邦的性格個性來看,他出名的討厭儒生,雖然也會用儒生,但是大體上都是要這些人有真才實幹,且不論商山四皓是否有真才實學,他們年逾古稀,無兵無權,常年隱居即使有些名望又能讓劉邦有多少忌憚之心呢?

    還有一點就是秦朝的博士不止他們四個,而是有幾十個之多。就算因為戰亂等因素人數有所減少,但也並非就沒有其他人。比如早已進入西漢政權的叔孫通就同樣是秦朝的博士。所以劉邦手下並非沒有這樣的人才,商山四皓的重要性還遠不到讓劉邦放棄廢立太子之事的程度。

    劉邦的放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公元前197年,劉邦開始公開向臣子們徵求廢立太子的意見。史書中對這次儲位鬥爭的記載也開始集中出現。

    史書中第一次出現劉邦意欲廢立太子的記載是公元前197年,劉邦因為對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寵愛,加上戚夫人的枕頭風。劉邦開始公開討論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劉如意之事。結果大臣們紛紛反對,劉邦態度也很堅決。結果御史大夫周昌乾脆來個以硬碰硬,直接了當的表示“不奉詔”。無奈的劉邦只好擱置爭議,希望再作打算。

    此後在公元前196年,老辣的劉邦給自己的太子劉盈挖了坑。當時英布反叛,劉邦年老想讓太子掛帥出征。毫無戰爭經驗的劉盈面對久經沙場的英布,如果戰敗就很可能要被廢黜太子之位,甚至還有被英布斬殺的可能。這時商山四皓建議呂后阻止此事,說服劉邦親征,而太子劉盈留在長安監國。

    公元前195年,也就是劉邦生命的最後一年,他再次提出更換太子的想法,這次連張良勸諫也不聽,這時另一位朝廷重臣,也是太子太傅的叔孫通乾脆直言劉邦如果更換太子,自己就當場死諫。此後劉邦遇見太子劉盈身邊的商山四皓,由此徹底打消廢立太子的念頭。

    綜上,劉邦打消廢立太子的想法並非單純的遇見什麼商山四皓,而是數次廢立討論都被大臣們激烈反對。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多次嘗試都不能改變大臣們的想法,商山四皓只不過是一個政治符號或者藉口,一方面讓劉邦感受到了劉盈背後的支援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有個藉口迴應戚夫人。其實真正讓劉邦忌憚的是滿朝文武都不支援他廢黜太子,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讓初建的西漢帝國產生巨大動亂,這是劉邦無論如何不願看到的結果。

  • 19 # 歷史小知

    應該是看到了劉漢王朝的未來了吧

    漢朝代秦而立,反秦浪潮起於陳勝吳廣那句:“王侯將相令有種乎”的顛覆貴族血緣世襲的口號,卻成於高打六國旗幟的六國群雄。劉邦雖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帝王。然而出身平民的他,卻仍受著各方的質疑,既是是跟隨他征戰天下的戰將諸侯都不能盡心效忠。他也不得不面對不斷的背叛。

    自古都是馬上得天下,而下馬治天下。

    天下的離心離德,人心不歸,即使是現在劉邦現在能壓制住天下潛藏的不服之心,如果又一個如陳勝吳廣或是如項羽的出人物現又該如何?他的二世如果是個柔弱的君王又該如何?

    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天下,並以武力治天下,將所有能統一的都統一了,然而卻輕視知識者,沒將天下的人心統一。致使天下盡歸於秦,卻人心不聚。秦始皇一死,帝國即刻崩塌。

    而商山四皓的作用就是收攏人心,使得天下心向漢朝。作為士人領袖,他們有著影響社會輿論導向的作用,有他們話語加持,漢帝國的正統地位才會在天下人心中真正的樹立起來。

    因此劉邦曾親自請商山四皓,但卻是不得。

    今他們來輔佐太子劉盈,一是使得劉邦對劉盈能力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作為士人代表、意見領袖,在當時更是代表著天下人的人心。

    在此時輔佐劉盈即是表明士人百姓對劉漢王朝的態度的轉變,而有他們的輔佐即是天下歸心的開始。

    因此劉邦才會在看到劉盈身邊四個八十多歲老人是會發出那句“太子羽翼已豐”的感慨,不再做易儲的打算。

  • 2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雖然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繼承製度是嫡長子繼承製,但在中國歷史上,不是嫡長子繼承皇帝位也是大有人在,一般來說,皇位的繼承者都是上一任老皇帝選出來並且是他最喜歡的人,但也有例外,比如西漢之前的秦朝,秦始皇去世後,原本是讓長子扶蘇繼位的,但最終繼位卻是幼子胡亥,直接導致秦朝二世而亡。

    劉邦在建立西漢王朝時,曾經讓大臣討論關於秦朝滅亡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關於繼承人的選擇,因為秦朝直到秦始皇去世,都沒有正式選定繼承人,所以才會有趙高、李斯與胡亥的暗箱操作,而劉邦早在彭城之戰大敗後就確立了劉盈的世子地位,早早地就確定了接班人,那一年劉邦已經52歲了,而世子劉盈才6歲。

    劉邦

    劉邦在無論是在反秦戰爭,還是在楚漢戰爭中,他與正妻呂雉在一起的時間極短,劉邦曾經在家鄉起兵,三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但是自從劉邦認識了戚夫人,基本上就再也離不開戚夫人了,戚夫人能歌善舞,長得漂亮,與呂雉“女漢子”的形象完全不同日而語,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劉邦與呂雉的感情非常差。

    同樣,劉邦在彭城大戰逃命的過程中,曾經三番五次把自己的尊重兒女劉盈和魯元公主推下車,要不是車伕夏侯嬰執意要救回劉盈與魯元公主,劉邦可能真的就沒這個兒子了,有時候想想,為什麼一個父親為了逃命會把自己親生子女推下車?難道劉邦不知道如果他們被推下車有可能會死嗎?

    唯一的原因就是:劉邦不喜歡劉盈這個兒子。以心理學來分析的話,一般父母強勢的孩子,性格會很軟弱,劉盈長期生活在強勢的呂雉管教之下,難免性格較弱,只懂得服從,沒有自己的主見,所以劉邦不喜歡。

    劉盈與劉如意

    不喜歡歸不喜歡,劉邦在彭城大敗時,只有劉肥這個私生子和劉盈這個親生兒子,彭城大敗時,劉邦第一個投靠了駐紮在下邑的呂澤,然後逐漸收攏散兵才成功逃命的,因此算上劉邦被呂雉的大哥呂澤所救,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邦立了劉盈為世子,不知道這其中是不是有威逼利誘的原因在其中,也許只是劉邦年齡大了,再加上彭城大敗,所以感覺立個呂氏繼承人為世子,有利於繼承進行未完的事業。

    在劉邦認識了戚夫人,並且還與戚夫人生了劉如意之後,劉邦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戚夫人母子身上,呂雉和劉盈甚至長年都見不到劉邦的影子,正因為劉邦與呂雉感情淡,再加上他不喜歡劉盈,所以對戚夫人和劉如意是非常喜歡,以至於在劉邦晚年,一門心思要更換太子,朝中幾乎所有大臣都反對,也沒能讓劉邦打消更換太子的念頭。

    呂雉

    張良、樊噲、周昌、叔孫通等朝廷中的重臣都勸過劉邦不要更換太子,但是劉邦就是不聽,直到劉邦看到了商山四皓作為太子劉盈的隨從出現,才改變了主意,為何商山四皓說話能比劉邦手下的大臣說話管用呢?為何劉邦一看到商山四皓就對戚夫人表示無法更換太子呢?

    商山四皓是四個德高望重的秦朝博士,因為不願意做官而隱居在商山,劉邦曾經去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自己,但人家不願意來,現在劉邦看到商山四皓感覺很意外,自己都辦不到的事,普天之下還有人能辦到?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商山四皓是什麼人,而在於劉邦都辦不到的事,劉盈背後的勢力居然能辦到,這才是關鍵

    商山四皓

    劉邦在看到商山四皓輔佐劉盈後,還自創了一首歌,這首歌的名字叫《鴻鵠歌》,是劉邦在向戚夫人明確表示更換太子無望,而讓戚夫人為他跳一支舞,然後劉邦就唱這首鴻鵠歌,內容是這樣的: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首歌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天鵝(大雁)飛向天空,一下能飛數千裡。羽翼已經豐滿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後,(你)能將它怎麼樣?即使擁有利箭,又能把它怎麼樣?

    仔細回味這首歌就會明白,劉邦無法更換太子的原因都寫在歌中,也就是說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了,可以四海翱翔了,即使劉邦手中有利箭,也不能把太子怎麼樣了。這裡說的太子,不僅僅是劉盈一個人,而是站在劉盈背後的一個集團,這個集團已經發展壯大了,劉邦做不到的事,他們能做到,想想這得有多可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連皇帝劉邦都做不到的事,劉盈背後的勢力可以做到,所以連劉邦這個皇帝也無法撼動這個集團的勢力。

    戚夫人

    劉盈背後的集團包括但不限於:皇后呂雉、外戚呂雉的二哥呂釋之、大將軍樊噲(呂雉的妹夫)、丞相蕭何、太尉周勃、相國曹參等等,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呂氏家族,以呂雉為核心,包括呂后的兩個哥哥呂澤與呂釋之以及他們子女親戚,還包括樊噲,這些都屬於外戚,呂氏家族與其他外戚勢力不一樣的是,他們參與了劉邦所有的戰爭,包括反秦戰爭和楚漢戰爭,劉邦的軍隊中,有很多將領是呂澤和呂釋之的部下,呂氏外戚差不多就是劉邦成就帝業的合作伙伴了。

    這個時候劉邦想更換太子,這不是斷了呂氏族人的榮華富貴了嗎?劉邦如果想要徹底更換太子,就必須解決呂氏集團,而解決呂氏集團的這個過程是一個長期而且艱鉅的過程,甚至還會引發西漢王朝的動盪,這不是劉邦願意看到了,劉邦也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如此複雜的政治過程,只能放棄。

    劉邦

    另一部分就是跟隨劉邦一起起兵的沛縣老鄉,包括蕭何,周勃,曹參等人,蕭何更是比劉邦還早認識呂太公,呂氏家族與沛縣這幫老鄉都是同時起兵,並肩作戰的,再加上早有淵源,他們當然要支援劉盈與呂后,而且以蕭何、周勃、曹參在朝中舉足輕重的作用,說話的份量也比一般的大臣要重要,這也是劉盈獲得支援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你可以看到,劉邦想要更換太子的難度有多大,不亞於重新建立一個王朝,劉邦當時也老了,也不願折騰了,除了放棄更換太子的念頭也別無他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新世界》看了有什麼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