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大文豪
3
回覆列表
  • 1 # 西象涼

    蘇軾

    主要說9點關於蘇軾的

    1、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2、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正規化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3、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正規化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4、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譽,他繼承了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和培養文學人才。當時就有許多青年作家眾星拱月似的圍繞在他周圍,其中成就較大的有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儀、唐庚、張舜民、孔平仲、賀鑄等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蘇軾影響。

    5、由於蘇軾的成就包括各種文學樣式,他本人的創作又沒有固定不變的規範可循,所以蘇門的作家在創作上各具面目。黃庭堅、陳師道長於詩,秦觀長於詞,李廌以古文名世,張、晁則詩文並擅。同時,他們的藝術風貌也各具個性,例如黃詩生新,陳詩樸拙,風格都不類蘇詩,後來黃、陳還另外開宗立派。

    7、在後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人們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金國和南宋對峙的時代,蘇軾在南北兩方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詩不但影響有宋一代的詩歌,而且對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有重要的啟迪。

    8、蘇軾的詞體解放精神直接為南宋辛派詞人所繼承,形成了與婉約詞平分秋色的豪放詞派,其影響一直波及清代陳維崧等人。蘇軾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標舉獨抒性靈的公安派散文的藝術淵源,直到清代袁枚、鄭燮的散文中仍可時見蘇文的影響。

    9、蘇軾還以和藹可親、幽默機智的形象留存在後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遊蹤,他在生活中的各種發明都是後人喜愛的話題。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後人廣泛喜愛的程度而言,蘇軾是無與倫比的。

  • 2 # 冬森

    蘇軾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學藝術大師,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他遠遠超越了同輩作家,高高處於北宋文壇巔峰。王國維說:“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陶潛)、子美(杜甫)、子瞻(蘇軾)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 3 # 雷格勝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川眉山人,其文章被歐陽詢賞識,才華遠超曾鞏,少年成名。蘇軾有灑脫的文學風采,著名的《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後赤壁賦》,是文學史上的絕唱,豪放詞的巔峰之作。蘇軾為人們樹立了一種理想,人格的標準,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

  • 4 # 阿眉的隨筆

    因為蘇軾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在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諸多領域都是泰斗級別,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學養,讀他的詩文,千年以來都是頂級的精神享受。當然人們喜歡他不僅僅因為他的才能,更因為他的思想和人生的境界,因為深受儒道釋三種思想影響,雖仕途坎坷,屢遭貶斥,一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都能隨遇而安樂觀曠達以化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灑脫隨性,風神秀逸就是他的形象名片,人們想起蘇軾,不經意間嘴角就會露出微笑,哦,你說的就是那個會燒東坡肉的蘇軾吧,會修“蘇堤春曉”的蘇軾吧,是那個黃州赤壁的江上和朋友月下泛舟的蘇軾吧……

  • 5 # 木三rosewood

    蘇軾的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天才、黃州罪犯、副宰相、惠州罪犯、儋州罪犯。可是儘管蘇軾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我們可以發現,蘇軾彷彿是打不倒的小強,不管在什麼環境中,都積極創造美好的生活。

    東坡肉、東坡羮、東坡豆腐、羊蠍子、烤生蠔、東坡蜜酒使蘇軾成為美食大家。

    東坡帽、東坡巾可謂設計大師,蘇堤春曉、三潭印月可謂建築大家。

    幾千首詩文他也留下不少,號稱“唐宋八大家之一”,還發明瞭“胸有成竹”“河東獅吼”等成語,是中國文壇當之無愧的大家。

    蘇軾還是“宋四家”之首,是北宋書法第一人,更別說他的《枯木怪石圖》,在繪畫史上可謂無價之寶。

    除了說話直點,酒量差點,誰還能用阿Q精神把苦日子過得有成就?而蘇軾留在人間的不止這些,更重要的是那樂觀豁達的精神。就連去世的時候蘇軾都非常釋然,他笑了笑說:“我這一生沒做過什麼壞事,雖然不一定上天堂,但是肯定不會下地獄的。”

  • 6 # 陶然忘機

    蘇軾的詩、詞、畫尤其是寫作山水的詩詞稱為了最高的成就,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還要書法,官場。他幾次被貶,流放到了海南島,但都樂觀開朗。蘇軾一生,在坎坷與困難中不斷追求、積極進取,永不放棄,這樣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是一個不朽的形象。

  • 7 # 辰然詩話

    一、蘇軾在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諸多領域都是泰山北斗級別;

    二、蘇軾的思想和人生的境界,因為深受儒道釋三種思想影響,雖仕途坎坷,屢遭貶斥,但都能隨遇而安樂觀曠達以化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灑脫隨性;“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豪氣千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至情至性;“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描述了家庭之樂;

    三、蘇軾還是一個美食家,自創了多菜,最著名的“東坡肉”;

    四、蘇軾每到一處做官,都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最著名的有杭州西湖的蘇堤,就是疏浚西湖時而成的。

  • 8 # 紅顏讀史

    蘇軾有個著名的大粉叫林語堂,林語堂對蘇軾的評價是毫無保留的、充滿了激情的。

    請看這一連串定語: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當然,這段話是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有點翻譯腔,但這一連串的溢美之詞,足以看出林語堂對蘇軾的喜愛、崇拜和欽佩。

    蘇軾工於文章,擅長詩詞,開創宋詞“豪放派”先河

    蘇軾的文學才華,常常被人稱作“不世出”,白話一點就是幾輩子可能才出這麼一個有大才華的人。

    蘇軾的文章寫得好,當年就是靠文章征服了主考官歐陽修,將他青年才俊的宣告傳了出去,一時間洛陽紙貴,蘇軾每次有文章出來都會被人人搶著抄寫、傳看。

    有意思的是,蘇軾的文章不拘泥於古法。啥意思呢?古人寫文章特別講究“用典”,就是你寫文章不能都是你自己的觀點,要有過去的典故在裡頭。

    而歐陽修看到蘇軾有個地方寫得特別好,就問他這是什麼典故?蘇軾大袖一揮,好就行了,何必在乎出處呢!

    蘇軾這種豪放不羈的心態,也體現在他對待詩詞上。

    在蘇軾之前,宋詞是以柳永為尊的,但柳永這個傢伙終日流連花柳之地,寫的詞全都和風流韻事有關,而當時的詞也都是青樓姑娘們平日唱曲兒用的。

    是蘇軾讓宋詞脫離了“豔科”,提高了宋詞的文學地位,極大地拓展了宋詞的創作範圍。

    和詞相比,人們常常忽略蘇軾在詩上的成就,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第一大家。

    蘇軾書畫雙絕,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蘇黃米蔡”

    蘇軾擅長行書、草書,他的書法也是在閱遍前朝各大書法名家的作品之後,獨創出來的具有蘇軾特點的書法,和他的文章一樣不拘一格。

    蘇軾擅長墨竹,提出作畫要追求神似而不只是形似,這對後世的中國畫具有很深的影響。

    蘇軾心懷天下,雖然仕途不得志,但每到一處都愛民如子

    蘇軾一生中三起三落,可以說在仕途上的收穫遠不如他的文學建樹,但無論是外放或流放到任何地方,蘇軾都想著為當地的百姓做一些實事。

    最著名的就是至今仍然可以在杭州西湖上看到的“蘇堤”,就是當年蘇軾在杭州為官的時候,為了疏浚西湖而修建的,其中西湖的標誌性景觀“三潭印月”,就是蘇軾留下的水利建築。

    此外,蘇軾還分別在潁州、惠州修建過兩條堤壩,所以會被林語堂稱作“工程師”。

    蘇軾性格豁達、樂天,愛好廣泛、富有童心

    蘇軾雖然以大才子之名卻始終未受重用,但他和歷史上很多相同境遇的人心態卻截然不同。

    就比如白居易,他被謫貶之時就能寫出《琵琶行》這樣哀怨憤懣的詩篇,還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中司馬青衫溼”這樣哭得委屈的時候,但蘇軾就沒有。

    當年蘇軾被貶到黃州做一個小小的團練副使,相當於縣民兵團副團長這樣既沒名也沒實權的芝麻小官,而且因為蘇軾一貫兩袖清風,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

    黃州有個書生,是蘇軾的粉絲,特別仰慕蘇軾的大名,他主動找到官府,要了一塊荒地,然後把這塊荒地送給自己的偶像,用來解決蘇軾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

    結果呢,人家蘇軾老先生因為喜歡喝茶,餓著肚子在這荒地上種了一百棵茶樹,就等著明年春天喝新茶了!

    這也真是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啊。

    就因為那塊荒地在城東邊的坡地上,所以蘇軾以後就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別號:蘇東坡。

    除了愛喝茶,蘇軾也愛吃,不僅愛吃還愛自己動手下廚,不僅自己動手下廚,他還把很多廚藝秘訣寫進了他的文章裡。

    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吃到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魚……這些的確都是當年蘇東坡改良和創意的美食,也讓我們從中看到蘇東坡對生活的熱愛。

    不人云亦云,堅持自我,雖然不為新黨、舊黨所容,但贏得了他們的尊敬

    朝堂上的新舊黨爭,其實都是政治博弈,要說誰的政策更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見仁見智。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蘇軾感覺時機未到,強推變法將會導致社會動盪,所以站出來反對,而後來司馬光將王安石的法令全盤推翻的時候,在民間走了一圈看到了變法益處的蘇軾,又覺得司馬光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做法有失偏頗,所以又反對司馬光。

    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蘇軾覺得變法就是要以利國利民為出發點和終點,而不只是個人政治抱負的衍射。

    王安石變法之初有急功近利之嫌,而司馬光後來的舉動又有打擊報復的成分,而蘇軾始終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並未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上看問題。

    後來,烏臺詩案發,蘇軾遭遇人生最大危機,這時站出來為蘇軾說話的反而是王安石。

    而司馬光雖然對蘇軾不滿,兩個人卻只是政見不合,私底下還會在一起品茶、鬥茶。

    蘇軾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四家之一,還是三蘇之一,他的文學藝術成就光照千秋,他的樂觀、從容、豁達、灑脫和擇善而從的人生態度,更令人悠然神往。

    (打字打得好累,哈哈,請友情支援個贊)

  • 9 # 元熹先生

    蘇軾確實是無與倫比的宋代偉大文學家,如果非要每個朝代選出一個文學代表人物,蘇軾是當之無愧可以代表宋朝的。蘇軾不僅在文、詩、詞方面有極高造詣,尤其是詞方面,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革命式的領袖人物,畢竟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詞」這種文學形式在歷史上的地位,從此以後詞不再是「豔科」,更不需要依附於音樂而存在,地位直接與「詩」並肩而立。光是這一方面貢獻就足以名垂千史了,何況他還不僅僅是這點貢獻。

    蘇軾繼承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和培養文學人才,因此身邊也很多優秀的青年才俊,特別突出的尤數「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後世也不少人受到他影響,諸如南宋辛棄疾,清代袁枚、鄭燮等

    林語堂曾讚歎蘇軾: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一個厚道的法官,一個月夜徘徊者……顯然,這也不足以能夠概括完蘇軾的所有標籤,他不僅在文學上造詣傑出,在書畫藝術上也精通甚至於精湛。可以說,如果是綜合素質排名的話,在所有古代文學家中,他的位置絕對是數一數二。宋代可謂是中國古代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科技工藝都發展到當時時代的巔峰,在這樣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裡,蘇軾能在詩詞、文章、書畫、修心、悟道、自然辟穀等諸多方面取得登峰造極的成就,確實是歷史上少之又少的全才天才。

  • 10 # 蟲GG

    蘇軾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學藝術大師,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他遠遠超越了同輩作家,高高處於北宋文壇的巔峰。

    王國維說:“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陶潛)、子美(杜甫)、子瞻(蘇軾)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當代著名學者錢鍾書先生對蘇詩藝術風格評價道:“李白以後,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 11 # 星漢燦爛原創詩詞

    蘇軾是進士出身,按其真正水平,應是狀元水平。他才藝高超,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大作,而且在書法,繪畫等方面都造詣非凡。

    他的思想水平和人生境界都是很高的。儘管他屢遭貶斥,但他卻看的很開,並沒有因此而失魂落魄。

    他弟子多,大師級別的不少,如秦觀等。這也是他為人所樂道的地方。

    他多才多藝,東坡肉就是他的傑作。

    詞是他一生的寫照,他不但感染了當代人,也影響了後來者。

  • 12 # 一杯有故事的水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少見的大文豪,是全才不是雜家,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但如果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則蘇文無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正規化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正規化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譽,他繼承了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和培養文學人才。當時就有許多青年作家眾星拱月似的圍繞在他周圍,其中成就較大的有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儀、唐庚、張舜民、孔平仲、賀鑄等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蘇軾影響。由於蘇軾的成就包括各種文學樣式,他本人的創作又沒有固定不變的規範可循,所以蘇門的作家在創作上各具面目。黃庭堅、陳師道長於詩,秦觀長於詞,李廌以古文名世,張、晁則詩文並擅。同時,他們的藝術風貌也各具個性,例如黃詩生新,陳詩樸拙,風格都不類蘇詩,後來黃、陳還另外開宗立派。

  • 13 # 月盈紅袖

    其一,蘇軾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作品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詩文3637篇。他的詩詩風純正,風格高昂,氣宇軒昂,著名的詩有《水調歌頭》《江城子密州出獵》《飲湖上初晴後雨》等,《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千古悼亡排第一,《 念奴嬌 赤壁懷古》長期被後世歌吟,1000多年來的多種記載表明,排名在宋詞前三。蘇軾的文字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著名的《水調歌頭》《江城子,密州出獵》,詩風純正,風格高昂,氣宇軒昂。《飲湖上初晴後雨》也是經典中的經典。

    《江城子 記夢》一出,千古悼亡 排第一;《 念奴嬌 赤壁懷古》 長期 被後世1000來年多種記載 排名宋詞第一;書法《寒食帖 》無可爭議歷史行書第三。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大家,名列“蘇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他的書法作品在當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二,蘇軾為人們樹立了一種讀書人的理想和人格的標準,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蘇軾為人樂觀,道德人品俱佳。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治臻於頂峰的時期,飽學之士比比皆是,酬酢歌筵之上,言談謔笑之間,往往語露機鋒,言含逸趣。蘇軾在與朋友們的交遊中,其博學多聞的修養、詼諧善謔的個性展露無遺。蘇軾是一代文豪,他以德業文章名垂青史,他的一生,表現了過人的才情與智慧,也體現出無與倫比的上進和豁達。比如,他在《臨江仙·送錢穆父》中寫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譯文: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他雖然官場失意,將人生比喻成旅行一樣,把自己比作行人,顯示出豁達遼闊的心態。蘇軾幹活累了要喝酒,“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睛”;煩心了要喝酒,“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有朋自遠方來要喝酒,“我醉方不啜,強啜忽復醒”;想家了要喝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樂以忘憂更要喝酒,“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

    其三,蘇軾一生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蘇軾不但在文學上有其卓著的成就,在長期的地方官的崗位上,清廉自守,人品端正, 所到之處,總能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與老百姓共度時艱,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如救災、治水、請免賦稅等。他在為官的近四十年生涯中,事君,忠於朝廷,為官,愛戴黎民,即使受到貶抑時,也不忘黎民百姓,與黎民百姓同憂同樂。所以,他到任的地方官都留下了佳話。在徐州、杭州做官時,蘇東坡吏治一方,造福一方,興修水利,抗禦洪水,作出了名垂表史的貢獻,潤澤了一方水土。

    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相當於現在的徐州市長。黃河發生了幾十年一遇的洪水氾濫災害,水的最高階跟城牆的頂端相差不到一尺,只差幾寸就漫過去了。水一旦漫過去,全城就全淹了。作為時任太守的蘇東坡,心憂如焚,想了很多辦法,指揮城內的居民加固城牆,在城內築防水堤壩。蘇東坡日夜在城牆上奔走,住在城牆,守在城牆。半個月後,城外的洪水仍然沒有退下去。蘇東坡無奈之下只好求援。當時徐州城內駐紮著一支只有皇帝才能調動的禁軍,蘇東坡親自到禁軍營中,找禁軍首領,要求禁軍支援抗洪。禁軍首領,看到率領抗洪的蘇東坡,滿身泥漿,頭髮蓬亂,憔悴不堪,十分疲憊,非常感動,破例接受了蘇東坡的請求。軍民協力終於保住了徐州城。洪水退後,蘇東坡雖然知道在自己的任期內,不會再有第二次這樣的洪水了,但是,為了防止以後的洪水殃及百姓,蘇東坡為此大力修築堤壩,給老百姓一個平安。

    蘇軾任杭州太守兼浙西軍區鈐轄時,發現杭州西湖水面被大量水草淹塞了,作為杭州人的西湖已面臨不復存在。老百姓對蘇東坡說,這種水草叫“葑”,再過二三十年這種葑草就會把整個西湖淹塞掉。為了保住西湖,蘇東坡著手整治西湖。蘇東坡組織了大量百姓清理西湖水草淤泥。西湖東西方向有一條白堤,是唐代人留下來的,但南北方向沒有堤,且南北有十幾里路,繞湖一週比較難行。蘇東坡利用清理出來的水草淤泥在南北方向築了一條堤岸。為了使湖水流動,又在堤上修了六座橋,讓湖水變成了活水。江堤修成後,老百姓不忘蘇東坡為杭州人的造福,給它起名為“蘇公堤 ”,後來簡稱為“蘇堤”。從此西湖變得湖清水秀,波光迷人。蘇東坡十分喜歡,寫下了“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水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著名詩句。

  • 14 # 明之書苑

    蘇軾

    一、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全才。首先他的散文水平高,位列“唐宋八大家”;

    其次是他的詞。詞的正宗風格是婉約,而蘇軾開創了“豪放”風格。這也是宋人對於蘇軾詞沒有給予很高讚譽的原因。新風格的出現一般都會遇到一個排斥期,但慢慢地就會被人接受,並且地位會與日俱增。到了清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其與屈原、杜甫、納蘭容若並列為古往今來最傑出的四大詞人。

    再次是他的書法。他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開創者。提出“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的理念。書法史上,自王羲之一出,籠罩千年,但真正能繼承衣缽的人寥寥無幾。五代楊凝式繼承了《蘭亭序》,蘇軾則繼承了王羲之手札風格,運用側鋒開出了新風格,意韻深遠。他的《黃州寒食帖》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從次是他的畫。他提出了“文人畫”的理念,並筆耕不輟,真正實踐了自己的理論。可惜的是,目前所流傳下來的真跡不多。現在所能見到的只有《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和《雨石圖》三幅。

    《枯木怪石圖》

    最後是美食。蘇軾是個吃貨,不僅好吃,而且發明了很多到現在都經常出現在餐桌上的美食,比如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肘子,羊蠍子等等。

    東坡肉

    東坡豆腐

    二、蘇軾一生遭遇多次貶謫,“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但他都以樂觀的生活態度去對待,“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而且在每一任上都兩袖清風,勤政愛民。杭州的“蘇堤”就是最好的證明。

    蘇堤

    總之,蘇軾不僅是文藝全才,而且每一項幾乎都達到了行業頂尖水平;同時人品端正,熱愛生活,勤政愛民。評價自然是相當高了。

  • 15 # 侃經典影片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獲得了很高的讚譽。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他的書法也為宋代蘇、黃、米、蔡"宋四家"之首。蘇軾的仕途可謂宦海沉浮,顛沛流離。因“烏臺詩案”和"車蓋亭詩案"遭到牢獄之災,一貶再貶,成了震驚一時的冤案。

    一、政治風骨。在北宋後期,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和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在朝庭上針鋒相對勢不兩立。而蘇軾能從社稷安危的視角出發,敢於直言,體現出高風亮節的政治品格。他最大的政績就是在擔任杭州通判期間,疏浚整治西湖,將瘀泥就地堆砌成蘇堤。不僅造福杭州百姓,也使蘇堤至今仍為"西湖十景"之一。

    二、詩詞成就。蘇軾是宋代"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他一掃五代以來婉約奢糜的文風,作品以風骨卓然、曠達樂觀、情感真摯、天然率性風格著稱。如《赤壁賦》、《後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等。直抒胸臆,大氣磅礴,至今仍為世代傳誦的佳作。

    三、書法造詣。蘇軾是宋代"尚意"書法的先驅,作品沉著深厚,在古樸中又不失瀟灑豪放。尤其是他提倡的"執筆無定法,要使虛得寬"的理論,至今在書法界影響深遠。代表作品有《寒食帖》、《李白仙詩卷》、《次辯才韻詩帖》、《東武帖》、《治平帖》等。

    四、美食鼻祖。紅燒肉是蘇軾發明的一道經久不衰的美食,因他燒的肉醇香色美,肥而不膩,故又稱作"東坡肉"。而他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時,幾乎窮困潦倒,於是把人家遺棄的羊脊骨拿回來,洗淨抹鹽後放火上烤,結果又成了東坡烤羊脊的名餚。此外還有東坡魚、東坡羮、東坡餅也一直頗受讚譽。

    五、網語先河。蘇軾在儋州期間總共給家人寫了近二百封家書,其中有七十多封家書中用到"呵呵"。無論他當時寫這二個字時心境如何,但被今天的網友戲稱為開了網路熱詞的先河。總之,蘇軾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影響深遠的傑出代表,王安石曾對他評價為:

    "不知更百年,方有此人物"。

  • 16 # 野慶亮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蘇軾的詞豪放,蘇軾其人豁達樂觀又不乏柔情。蘇軾的家風源於蘇杲、蘇序的“扶危濟困”,繼承了蘇洵的“詩書傳家”“志存高遠”,在傳承父輩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展現了讀書正業、孝慈仁愛、為政以德之風。

    為人子,志向遠大,愛國愛民

    蘇軾出生於四川眉山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高樹紅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腳婢,雨中擷園蔬”,這首詩便是蘇軾對家的描繪。

    父親蘇洵常常遊學在外,家庭教育的責任主要落在了母親程氏的肩上。她知書明理,善學善教,常常利用古文古人教導孩子。有一次,她教蘇軾讀《後漢書·範滂傳》,範滂是東漢名士,學問氣節皆受敬重。讀後蘇軾問:“如果我做範滂這樣的人,母親答應嗎?”程氏夫人回答:“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就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年少的蘇軾就立下遠大志向,為理想而奮鬥。

    蘇軾的母親天性善良,悲天憫人。蘇家庭院中有很多鳥雀來築巢,程氏夫人不讓家人捕鳥取卵,天長日久,來蘇家的鳥兒就越來越多,而且都不怕人。蘇軾就常常和小夥伴們圍在鳥邊,給它們餵食。

    蘇軾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影響也至關重要。蘇洵對孩子十分嚴格,蘇軾小時候貪玩,父親在家時對功課都有具體的安排,並會嚴厲催促,這就讓蘇軾從小就飽讀詩書。父親常常遊歷名山大川,回到家中便會給蘇軾和蘇轍兩兄弟講述旅途見聞,這也讓蘇軾從小便見識不凡,胸懷天下。

    蘇軾走上仕途後,雖幾遭貶斥,但都關心民生,勤勉盡責。在鳳翔任職期間,他發現某差役讓民受苦後,他便寫信給宰相反映情況;在徐州工作時,面對洪水來襲,他身披蓑衣,腳穿草鞋,親自指揮抗洪搶險,過家門而不入,晚上也住在城牆之上,最終取得了勝利;到杭州上任後,蘇軾疏浚兩河,整治六井,全面治理西湖,造福一方百姓……

    雖人生幾經坎坷,但蘇軾捨身為國、親民愛民之心從未改變。這些與其從小的家風家教,顯然是分不開的。

    為人兄,亦師亦友,呵護備至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蘇軾與弟弟蘇轍的感情被後人稱為“史上最深兄弟情”,並肩攜手、患難與共的手足親情,幾乎貫穿他們的一生。

    蘇軾、蘇轍的兄弟情誼,是在從小一起讀書、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在故鄉時,他們倆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日日刻苦攻讀;學成之後又跟隨父親出川,雙雙高中進士,一直到入仕之後才不得不分開。

    多年後,當知道蘇轍生活中遇到不順時,蘇軾作詩多首安慰弟弟。在“烏臺詩案”蘇軾罹禍下獄後,蘇轍呈上奏摺《為兄軾下獄上書》,願免除自身官職為兄贖罪。二人回朝任職相聚京師時,兩家相距不遠,蘇轍總是到哥哥家裡對飲閒聊。在蘇轍位高權重、蘇軾要回鄉時,蘇軾在傷感之下再為弟弟寫下《感舊詩》。

    蘇轍在為兄長所作的墓誌銘中提到:“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兄友弟恭,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在這一點上,蘇軾和蘇轍二人可謂典範。

    為人夫,情深義重,至死不渝

    蘇軾的髮妻王弗性情溫柔,謹言慎行,二人的婚姻美滿恩愛。王弗初到蘇家時,並未說自己讀書識字,只是在做完家務後,常常來到書房靜靜地陪伴蘇軾。

    有一次蘇軾背書時卡殼了,十分著急,這時王弗輕輕一笑,背了一兩句提示他,令蘇軾大吃一驚,刮目相看。

    王弗知道蘇軾性格耿直,特別留意他在外行事,每當有人來拜訪蘇軾,她便與蘇軾一起分辨人情是非。王弗對待公婆亦十分孝順,就像侍奉自己的雙親一樣,深得蘇洵和程氏夫人的喜愛。王弗在27歲時因病去世,蘇軾悲痛萬分,十年後還寫下一首悽婉的詞作懷念亡妻,情真意切,字字帶淚。

    蘇軾始終過著淡雅簡樸的生活,即便是回到榮華富貴的官場時也未改變,並且為人大方,樂於助人。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勤儉持家,安貧樂道,不購買奢華的服飾,不貪戀物質的享受,在這一點上二人是相互影響、高度契合的。蘇軾每每拿家裡的錢物幫助別人時,王閏之從未表示不滿。

    蘇軾歷經坎坷,往往是剛貶到一地沒待上幾年,又遷移到另一地,生活上的艱難可想而知,但王閏之一直陪伴,無怨無悔,對前妻的孩子也如同己出。蘇軾對這一點特別感激,誇她“母儀甚敦”。王閏之與蘇軾同甘共苦、相濡以沫25年,在46歲時離開人間。蘇軾對她的思念揮之不去,久而彌堅。

    為人父,樂於陪伴,關愛如山

    蘇軾一生起伏不定,幾經榮辱,他的三個兒子也跟隨父親經歷沉浮。他們雖然難能安定為學,但他們在優良的家風中耳濡目染,從幼年到成年時時接受著父親的教導,個個勤奮好學,知書達理,孝順仁愛。

    蘇軾並不像蘇洵一樣嚴格,他可謂慈父。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他喜歡與他們一起嬉玩,稍有好一點的表現,便予以稱讚鼓勵。全家一起閒坐聊天時,蘇軾來了興致便會與兒子一起作詩,並毫無顧忌地公開誇讚詩寫得好。被貶黃州時,蘇軾帶著家人早起種田,夜間織布,過起農家生活,“雖勞苦卻亦有味”。蘇軾新墾的荒地就在黃州東門之外,將其取名“東坡”,其號“東坡居士”就來源於此。重視家庭生活、樂於陪伴家人,是蘇軾這一歷史人物的鮮明特質。

    蘇軾對孩子們的關愛不僅體現在陪伴上,更體現在教育其做人上。長子蘇邁攜家眷赴德興任縣尉時,蘇軾送給他一方硯臺,並作銘文教他為官之道:“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在蘇軾年逾60再遭貶斥、蘇邁要頂立門戶時,蘇軾寫給蘇邁一封書信:“慎言語,節飲食,晏寢早起,務安其形骸為善也。”俗語說,子不教,父之過。蘇軾作為父親,對孩子們的教導從沒有停止過,也造就了孩子們優良的品格。

    蘇邁幼年便隨父沉浮,侍奉父親遊歷各地。在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時,時年21歲的蘇邁徒步相隨,陪伴父親斡旋於險難之中。蘇軾被投入監獄後,其飲食供應和生活所需皆由蘇邁操持。在黃州悽苦的生活中,蘇邁也未廢家學,常常與父親像小時候那樣作詩聯句,以此為樂。

    次子蘇迨幼年努力求學,後曾跟隨父親外任地方、入職京師,直至蘇軾去世,始終與蘇邁同進同退,相互扶持。三子蘇過曾陪同父親一路南行。在惠州時,為了適應當地氣候和習慣,蘇過負責父親的飲食器用,學習做地爐取暖,在艱苦的生活中能安之若素,並在詩畫方面著力。

    由於歷史和自身的原因,蘇軾的後代無法揚名於朝,只能耕讀傳家。但人們均相信,雖然湮沒於亂世,但受到父親、受到家庭的影響,他們的內心亦是豐盈富足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詩詞名篇澤被後世,其展現的價值觀念、心路歷程,無不與他的家庭、家風密不可分。縱然到今天,蘇軾的愛國愛民、超然達觀,還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 17 # 成長伴書行

    除了蘇軾是罕見的大文豪之外,更主要的是他胸懷天下,一心為黎民百姓謀福利。在連連身處逆境之中,依然灑脫的生活,正是這股精神打動了你我。

    時刻心繫百姓

    蘇軾在黃州任上時,做了很多體貼老百姓的舉動。在嶽州、武昌等地有一個殘忍的風俗,生孩子必須是兩男一女,否則就要用冷水致死。

    蘇軾寫信請求當地的太守廢除這個陋習,而且大家都知道,蘇軾是一個清官,他手中是沒有多少錢的,但是他依然積極的為苦難的百姓捐錢。

    像這樣為了百姓的事情有非常的多,每次都是親力親為,又出錢又出力,而且這種精神也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組成部分。

    比如疫情危機中為國為民的鐘南山院士,就有幾分蘇軾的影子。

    身處逆境依然豁達開朗

    這和蘇軾幽默的品性離不開,蘇軾從小就和叔伯弟妹們讀詩說文,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蘇軾自小養成了幽默的品性。

    遠離故鄉,本是孤獨思鄉。唯獨蘇軾苦中作樂,潛心研究古學,一心為民。無論被貶到哪兒,他都能保持率真和幽默。

    適請問,這樣的率真在現代還有幾人是這樣。

    總結

    正是蘇軾豁達開朗的品性,以及何時何地都心繫百姓。更重要的還是看淡身外物,只追求內心的快樂,這對我們如今的生活有重要的啟示,我們總是向外索取,有時候也應該適當的向內探索,從內心中發掘出快樂,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這就是我們所欣賞蘇軾的原因吧。

  • 18 # 葛諸亮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生於四川眉山,卒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終年65歲。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聰慧,七歲知書,十歲能文。

    首先,蘇軾是一位全能的作家。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學藝術大師,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他遠遠超越了同輩作家,高高處於北宋文壇的巔峰。他的詩富有新的生命,具有新的境界,與黃庭堅合稱蘇黃,為北宋的代表。他的散文與父洵、弟轍稱“三蘇”,入唐宋八大家之林。他的詞部分內容有所解放,風格有所創新,成為北宋詞壇的別格。由五代到柳永,詞與音樂相依為命,其內容多為豔情別意。然蘇軾卻為文學而作詞,不僅為了歌唱;也為人生而寫詞,不僅為了兒女情。《四庫全書》提要雲:“詞自晚唐五代以來,以親切婉麗為宗,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有白居易;至蘇軾又一變,如詩家之有韓愈,遂開南宋辛棄疾等一派。尋源溯流,不能不謂之別格,然謂之不工則不可。故今日尚與花間一派並行,而不能偏廢”。

    其次,蘇軾意志堅強,積極樂觀的人生。蘇軾是仁宗嘉祜二年(1057)的進士,為歐陽修賞識。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屬反對派的舊黨,故離京赴杭州、密州(山東諸城縣)、徐州等地任地方官。神宗時,因寫詩而被指控諷刺新法,於湖州入獄,此即“烏臺詩案”,隨後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州市)。哲宗時,曾召回朝為翰林學士。紹聖初年,新黨再執政,又遠貶惠州、儋州(今海南島)。徽宗立,赦還。蘇軾多次被貶,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仍能正確面對人生,坦然面對現實。如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表明蘇軾不避風雨、聽任自然,不記得失、不怕挫折的精神。

    再次,蘇軾具備傑出的管理才能,是受百姓愛戴的官員。他官至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曾任兵部和禮部尚書,先後出任鳳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潁州、登州、揚州等地方官,他救災治水、發展生產、抑制豪強、整頓軍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軾一生反對新法,但不全面否定新法,如限制貴族特權、加強國防力量方面他是贊成者。在地方任上有一定政績,能興利除弊,關心人民生活,為民擁載。他的死訊傳出後,常州人民在街頭哭泣、京城中數百名學子書生連連到當地佛寺進行追悼。

    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在宋詞的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蘇詞傳有《東坡樂府》二卷。《全宋詞》輯其全篇346首, 殘篇15。

  • 19 # 如此品讀

    蘇軾,首先是個文藝男,文章、詞還有畫無不精通,還有書法,於宋時又是一個奇蹟;其次是個好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堤可見一斑;又次他是個痴情男,悼念亡妻之詞讓我們讀來也是心懷慼慼。又再次,他是個有情調,有情懷的男人,身處逆境又永遠達觀。又再再次,他還是個美食家,是個旅行家。凡此種種,可見蘇軾是個極品男!

  • 20 # 美玉的光彩

    主要是文學,致於政冶生涯有一段被貶經歷,那是不堪回首。我們為他的文才聽傾倒,號稱三蘇l,這也是父子三才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伊開戰,伊朗最多隻能撐6個月,如果有俄羅斯幫助,伊朗可以十年不敗,這說法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