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球加盟網
-
2 # 玉敏12
:
/為了避蚊蠅。小孩子扎五色絲線。掛香袋:端午早上,太陽沒出小孩子要拿雄黃:抹耳朵眼,說是端午過後,小蟲子就從地下爬到地上怕鑽小孩耳朵眼。
-
3 # 阿呆憶文志
放艾草。
講個小時像段子一樣的生活。
老家端午節都有在灶臺上放幾根艾草的習俗,記得有一年在我外婆家過端午,外婆讓我去弄幾棵艾草回來。那時候小不知道什麼是艾草。外婆就跟我說後排那誰誰誰家那裡多,(那人我喊舅姥爺而且是個光棍)讓問去問他什麼是艾!!我就天真的跑去他家問他什麼是愛!!!愛...
如你所言,有吃粽子這個風俗已經很不錯了,因為老家那根本沒有什麼吃粽子習俗,如果說真的是吃粽子了,只是想吃了,或者跟隨著其它地方的腳步。
至於划龍舟嘛。只怪我們那的小水窪太小了·····
最後,端午,只能這般度過
-
4 # 藍天下的一片田
我們過端午節早起吃傷心草打合包蛋這是必須的,另外吃棕子,到中午全家在一起包姣子,弄幾個菜,歡歡樂樂過節日
-
5 # 一品豪宅設計1
我們早上四點開車進山採艾草了,同時拿幾個新毛巾接艾草的露水帶回去給家人擦臉用,順便採了許多的黃花菜,回到家是6點來鍾,起火熱粽子和紅皮雞蛋、準備好白糖和各種小鹹菜(韓國泡菜),在弄一小鍋八寶粥,山羊奶,這是早上端午開始,端午節也是家人團圓的節日,中午全家人喝酒打牌,晚才是真正大團圓呢人更多了,來的人都不空手帶來的粽子和紅皮雞蛋還有各種紅酒,20道菜擺滿卓,開吃的時候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就是東北人的端午節。謝謝
-
6 # 雲淡風輕69808839
我們這裡和其他地方一樣。看影片裡有各種餡的包括有肉類的,我們這裡基本都是素餡的,有大棗豆沙餡,核桃花生餡的,還有枸杞餡的 有兩次我買了粽葉鋪在小鍋裡包著煮過也挺好的。
-
7 # 熊二是個二貨
對於屈原的故鄉秭歸來說,端午節氣氛比較濃厚,在秭歸,有端午比年大的說法,每年秭歸會過三個端午節,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會過端午節。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和習俗也是層出不窮,下面我列舉幾個主要的習俗。
1、舉辦屈原端午文化節。一年一度的端午文化節是秭歸每年的盛會,期間會舉辦文藝匯演、屈氏後裔祭祀、祭江、划龍舟等活動,還原當初的歷史場景,透過各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弘揚屈原精神。邀請臺灣地區屈氏後裔回鄉祭祖,交流兩岸文化,傳播屈原愛國愛民情懷。
2、包粽子。相傳當年屈原投江後,百姓駕駛小船在江中尋找,將大米、糯米等食材包裹後投入江中,以餵飽江中的魚蝦,免得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包粽子划龍舟。
3、掛艾葉,喝雄黃酒,給小孩洗艾葉澡。江南地區溫熱潮溼,蠅蟲細菌多,艾葉和雄黃酒都有驅邪驅蚊、殺菌防病的作用。
4、舉辦詩會。屈原是偉大詩人,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現在在秭歸有很多詩歌愛好者,每年舉行賽詩會,也吸引了很多愛好屈原文化和詩歌的文人墨客。
5、外嫁的姑娘回孃家。相傳五月初五為惡月惡日,孃家人一般會把外嫁的姑娘接回家避惡,逐漸演變成現在,外嫁的姑娘在端午這天回孃家團圓過節。
-
8 # 王子江
謝謝邀請,傳統的習俗在我們這裡都在淡化,端午節在南方還有一些濃濃的氣氛,包粽子、划龍舟…。我們這裡過去每逢端午節都要包粽子、大門上掛上艾草,艾草下面懸掛紙剪的葫蘆,晚上在河裡放荷燈…,現在已是象徵性的買幾隻草粽子,大門上也只是孤零零的插上一些艾草而已。
-
9 # 90美食
襄陽端午節一開始是為了祛病防疫,後因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明志,演變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自古沿襲至今,愛國情懷也流傳了千年。
在襄陽,關於端午節習俗的傳說,早在宋代以前就有了記載。在《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頁中,就有“襄陽風俗記雲: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於水以祭。楚人於水次迅楫爭馳...風俗遷流,遂有競渡之戲”的描寫。
恭喜你創業成功,選哪位當您的私人專屬助手
廣告
賽龍舟
相傳屈原投江以後,老百姓害怕魚蝦把他吃掉,就往江中投粽子雞蛋,讓魚蝦不要吃屈原,而划龍舟也是說的是人們追逐他的屍體尋找他。
襄陽地處漢江流域,為南北文化的交匯之地,千里漢江穿城而過,擁有得天獨厚的賽龍舟條件,因此,每年端午都會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比賽。
過去,老襄陽的龍舟比賽多是一種自發的業餘文體活動,參賽船隊多為襄江船工、漁民、划船愛好者等。當時,襄陽的24個碼頭都有屬於自己的龍船,每到端午節前夕,各個碼頭都會挑選出最精壯的小夥子,在大北門至迴龍寺一帶互相比拼。
由於襄陽的端午有小端午(農曆五月初五)與大端午(農曆五月十五)之分,因此,歷史上,襄陽的龍舟賽從五月初五一直持續到五月十五才算結束。
栓五色繩掛荷包
《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古時人民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端午清晨,大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用五色繩拴在孩子的手腕或者腳踝處,然後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時把五彩繩解下,扔進河裡,寓意將一切疾病沖走。
點雄黃酒
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雄黃酒需要從五月初一在太陽下曬到五月初五,是由雄黃這種藥材泡製而成,可以做解毒劑和殺蟲使用。
吃蒜頭
農諺有云:“端午不吃蒜,鬼從門前鑽。”端午吃大蒜,聽說可以避“五毒”,避邪驅瘟。豆腐燉大蒜,則是端午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頭的大蒜放在鍋膛裡燒熟給孩子吃,一個孩子獨吃一頭,因“獨”諧音“毒”。孩子吃了燒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內不長蟲。家家必吃莧菜,據說夏天可免腹疼。
-
10 # 小憶生活
端午節即將來臨。我國南北方,端午節普遍在門前,掛艾蒿插菖蒲,掛香包吃粽子,而在荊夢大地,端午節中最重要的民俗之一,是划龍舟。有童謠曰:
5月5日是端陽,
龍船雙雙鬧長江。
兩邊坐起划船手,
中間坐著打鼓郎,
咚咚一呵喂!
鬧洋洋。
-
11 # 廣東豐湖書院
甘肅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大中華地區及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綁花繩:花繩也叫長命縷,端午節戴五彩線這一傳統已經流傳很久了。這個習俗始於漢代。這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製成的彩繩。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它們分別代表著東、西、南、北、中五方神力。並且能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也有的地方,戴著五彩線是為了防止蛇咬。特別是一些農村,農夫們都避免不了去田地勞動。那一頭頭大蛇足以嚇倒人,綁個花線圖個心靈安慰。也有的老人說,製成的五彩線要按男左女右的佩戴方法。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端午節過後的第一場雨後,把花繩摘下來扔掉。這樣就可以遠離掉了那些煩惱、憂愁,並且一年之內都會好運。
插楊柳:甘肅人為何喜歡端午節的時候,在門口插楊柳呢?原來是他們紀念一個叫介子推的英雄。據說,晉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稱君,賞了所有隨他流亡的大臣,惟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呢,不求做官,也不願領賞,悄悄揹著老母親過起了隱居生活。重耳知道了此事,特別後悔,親自到綿山尋訪,但是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放火燒山,這樣介子推就會出山。誰想到呢?大火活活的燒死了介子推和母親。為了紀念介子推,每到端午節,甘肅人家家戶戶會在房簷上插楊柳。這就是甘肅人為何喜歡插楊柳的原因。
帶荷包:端午節戴荷包的習俗涵義比較複雜。端午節的荷包所用的驅除五毒的材料是蘭、芷、蘅、艾一類的香草。之前就有煎湯沐浴的習慣,所以端午節又叫“浴蘭節”。從民俗信仰的角度來看,是為了除病驅瘟,收到衛生保健的作用。後來,人們便把各類香草曬乾揉成粉末裝在小布袋裡,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香袋就這麼產生了,後來也叫香包,荷包。但也有人覺得,佩戴荷包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浪漫主義詩人,他才華出眾,忠貞愛國。到最後,卻遭奸臣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但他到死都沒離開楚國一步,最後在絕望的情況下,縱身一躍跳江。屈原流浪時經常吟詩,喜歡戴香草編織的花,表示自己高潔的人品。後世人佩戴荷包,寓意仿效屈原高尚的人品。到了端午節這幾日,對甘肅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十二生肖的荷包了。每年的十二生肖荷包很走俏,小孩子脖子裡戴著自己生肖的荷包,笑著像花兒一樣燦爛。
吃棕子:吃棕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粽子的由來,與屈原投江有很大的關係。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吃而損壞,人們故將粽子作為魚餌投放。但是甘肅人呀,都比較愛包紅棗粽子、豆沙粽子,多為甜味。端午節不吃棕子呀,那不叫過端午節。
吃甜醅:說到端午節吃的習俗,甘肅人少不了吃甜醅。甘肅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不產糯米,也不產棕葉。所以呀,很多甘肅人都不會包粽子。但是呀,甜醅子家家都會釀製。甜醅子的原料玉麥子,小麥,青稞,將它們煮熟後,再撒上些酒麴發酵。釀好的甜醅子,加上點白糖,那滋味比南方的醪糟美妙多了。甘肅人端午節吃甜醅子的習俗,源自與我國古代用米酒敬神祭祖的舊俗。它是幾千年遺留下來端午節原味的文化形態,也蘊涵著民俗文化的資訊。
-
12 # 冰姨廚房
吃粽子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草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
13 # 我問雲兒
東北好像沒有龍舟這一項!
我印象中的端午,就是早晨吃粽子和紅皮雞蛋,系五彩線,掛艾葉!
1、吃粽子
端午節吃的習俗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粽子。南北方粽子口味雖不同,可表達的內容卻是相同的,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意義外,現今,已變成了南、北方口味的PK,美食的意味更加濃重。
黃米小棗粽子是東北傳統的粽子,粽子主料為糯米,糯米難於消化,一次不宜食用過多。特別是老人和兒童,以及心血管病、胃腸道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吃粽子最好搭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使營養更加均衡。
2、吃紅皮雞蛋
其實蛋有雞蛋、茶葉蛋、鵝蛋、鹹鴨蛋等。最初的關於端午節吃蛋的習俗,應該就是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在這個接近夏至的節日裡,陽氣高漲至正端,陰氣初施,陽氣隆盛,天地氣交,補充蛋白質就是最當務的要事了。在東北地區,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煮茶葉蛋吃。
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遊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餵魚蝦而拯救屈原,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3、系五彩繩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五色線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4、插艾蒿
相傳西周時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在門戶上插掛艾葉(也稱艾蒿)和菖蒲,意為攘毒氣、避邪氣。此習俗歷代相傳,至今本溪地區的人們仍沿習這一習俗。
五月初五日,居住在本溪的漢、滿、回、朝鮮族等民族,都在清晨太陽未出時,家家房簷遍插艾蒿,門楣插桃樹枝,枝上系以黃布縫製的小猴子和青麻捆紮的小掃帚。兒童的手腕、腳腕和頸上都結雙五色線。男男女女多早起,結伴去山野、河邊,趟露水,用長流水洗臉,拔艾蒿盤頂頭上,俗謂免災祛病。
這就是記憶中的端午節!在我看來,端午節,除了我們要牢記屈原,更是踏青的好時節!踏青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曾有記載:“上巳(農曆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
-
14 # 生活不是租來的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說到端午節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吃粽子!可是中國這麼大,真的是每個地方在端午節的時候都是吃粽子嗎?還有沒有別的習俗呢?你又知道幾個據《史記》記載:(屈原),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的愛國愛民的舉動遭到強烈反對,之後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後屈原寫了很多憂國憂民的詩篇,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在五月五日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然後就慢慢演變成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
北京人在五月初五的當天有“遊天壇”的習俗,還有馬戲、搶鴨的活動來紀念端午節。
河北人在端午節有食櫻桃桑椹的習俗,據說吃了這個櫻桃桑椹可全年不務實蒼蠅。
山東人則是在端午節當天早起需飲一杯酒用來辟邪。或是端午節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帶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進水裡。
山西人在端午節來之前男女都在手上或者是腳上佩戴艾草,稱為“去疾”。端午節也有吃包子的習俗。
四川人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在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
江西人會在端午節前後用百草水來洗浴,以防疥瘡等疾病。
廣東人就會在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完手眼後,潑灑與道路,稱為“送災難”。
江南地區在端午節會舉行賽龍舟。
中國這麼大,可能一個省的每個市甚至是到每個縣在端午節的習俗都不一樣。你那邊端午節的習俗是怎樣的呢?
-
15 # 流浪拾光
端午節是我國2000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懸鐘馗畫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配香囊,備牲禮。歷經兩千多年的演變,端午節的習俗也更加豐富多彩,並具有印鮮明的地域特色。
一、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今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二、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順利結束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三、懸菖蒲、佩香囊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懸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並用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懸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四、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託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躲五、驅五毒、送時
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週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影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孃家,在節前或節日裡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蓆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六、煮大蒜、破火眼、遊百病
大蒜是一種中藥,味辛甘,能防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遊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七、剪綵葫蘆、飲雄黃酒、菖蔳酒、懸掛艾虎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菖蒲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八、給小孩佩戴長命縷、拴五色絲線
在端午節時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
因為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16 # 萬物同生
古代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說法,即端午節一般是早上過,中秋節一般是晚上過。 “端午節那天,清早起來一定要吃粽子和綠豆糕,家裡老人還會點盤香,掛在屋子裡,家家戶戶要掛艾草、菖蒲,這些能祛病除災。 ”
端午也是另外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吃頓團圓飯,過節就是講個全家和和睦睦。吃粽子的傳統是婦孺皆知,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而江南的傳統裡,還有一項必不可少,就是端午中午要吃“五黃”。“黃鱔燒肉、涼拌黃瓜、黃魚、鹹鴨蛋黃、喝雄黃酒。 ”牛耘說,雄黃酒只能給大人喝,小孩子一般是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並在耳朵後面、胸口塗抹一點。 據說,“吃了‘五黃’就會五毒不侵,四季平安。 ”
除了吃的方面有講究,在穿的方面也要有端午特色。在這天,人們會將繡上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這“五毒”形象的肚兜給小孩子穿,可以驅“五毒”,防瘟疫。而香包也是在端午節當天給孩子的最佳禮物。“香包裡裝了雄黃、香草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而一些人家也會掛上鍾馗的畫像,避邪保安康。
那麼,端午節除了粽子之外,民間還有什麼豐富的吃食呢?
1。吃“五黃”。端午節當天,在江南人的傳統中,必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黃酒(本是雄黃酒,因雄黃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黃酒代替),因而該月又稱為“五黃月”。
為什麼要吃“五黃”?因為雄黃是一味中藥,用雄黃末與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黃酒有解毒殺菌之功效。江南有諺語:“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也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而黃魚、黃鱔、鹹蛋黃、黃瓜則是端午時節的當令食品。如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2。吃“五白”。端午節民間還流行用“五白”來搭配,即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黃”,再配上“五白”,可清熱降火,健脾胃。
中醫認為,端午節這一天陽氣最旺,若在“陽中之陽”的中午時食“五黃”與“五白”,不但可祛五毒,還可借用端午節的“陽、陽”之力,以達到抑制、祛除諸多黴運,增強自身的“精、氣、神、血”。
3。吃麵扇子。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4。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5。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6。吃打糕。端午節也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槌打製而成的米糕。
7。吃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便說把天補好了。
8。吃薄餅。在浙江省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
17 # 長林漫話
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本是起源於上古時代江浙地區吳越部落的龍圖騰祭祀,後世的人們根據一些著名歷史人物、事件與五月五日的巧合,把歷史故事附會其中,有了端午節源自紀念歷史人物的說法,賦予了端午節豐富的人文內涵。除了廣泛流傳的紀念屈原的說法之外,還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之說,在我們北方地區,河北有紀念清官海瑞母親投江、山西有紀念介子推的說法。
端午節的所紀念的人物,各地雖有不同的表述,但因紀念而產生的食俗卻相同,就是吃粽子。但因地域不同,端午節的習俗也各有不同之處。我們本地,河北最主要的習俗的有吃粽子、掛艾草菖蒲,系長命縷、艾草浴、祭山神等等。
吃粽子吃粽子,大概是全國約定俗成的,大江南北都相同的習俗。我們河北一帶,對粽子的叫法不同於他處,因粽子有稜有角,把它叫做角黍。而在冀南地區,製作角黍的原料也不同於其他地區,不是使用江米,而使用本地特產“黍子”——黃米,也叫黏米(形狀顏色與小米相同,但略大於小米,煮熟後有黏性)。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後來種植越來越少,現今已很少見到,包粽子也只能使用江米。在河北一帶,端午節粽子的意義已不單純體現在食用上,更大的意義體現在節日期間的親友互贈,加深感情溝通。清康熙《永平府志》記載:“戚里以角黍餉男女,姻家互饋,為‘追節’”。此種風俗,沿襲至今,全省盛行。
掛艾草菖蒲懸艾葉菖蒲,用以驅瘟辟邪。這一習俗的形成是與北方地區的端午節起源說有關的。遠在先秦時期便認為五日是個“五毒日”,夏商周時期又把五月確定為毒月,五月五日便被定為“惡月惡日”,(至於為什麼古時人們認為這天是惡月惡日,在此不再贅述),由此產生了相關文化活動,形成了端午節。在這天懸掛驅瘟辟邪的艾葉菖蒲,是河北地區必備的形式之一。
箸艾虎、飲雄黃酒在河北省平鄉縣的《平鄉縣誌》中有這一風俗的記載:“五月五日,箸艾虎、食角黍,飲雄黃酒。”
在端午時節,人們身上系掛以艾葉折成的虎型飾物。為什麼是虎型,因為虎為四靈之一,常常被人們用以“護身符”。用艾為味、以虎為瑞,達到避蟲驅邪目的。
飲雄黃酒,不僅是河北,也是我國多數地區端午節習俗之一。雄黃可以解毒、殺蟲、剋制蛇、蠍等毒物,在河北尤其是冀南地區,在端午這一天,大人飲雄黃酒,小孩子用雄黃塗身以避邪驅蟲。
系長命縷長命縷又名百歲索、續命縷,用五彩絲線編織,系在兒童手腕、腳踝,以起到辟邪除瘟的功用,也寓意鎖住小兒性命,長命百歲。在冀南地區《邢臺縣志》:“端陽節,包角黍饋節,懸艾虎飲雄黃菖蒲酒,小兒臂纏五彩索曰闢”,《廣宗縣誌》:“端午日送角黍,泛蒲酒,兒女繫命縷,箸艾葉榴花”等等各縣的方誌中均有記載。
艾草浴艾草浴是指用泡艾葉的水洗臉、洗眼或泡浴,保定白洋淀一帶漁村則用艾葉和花椒水洗臉,傳說是用艾洗眼後,一年內都不會得眼病。
在冀南地區的館陶縣,民間自古就有種植艾草、使用艾草的傳統。據傳彭祖曾在館陶一帶修行,利用艾草養生治病,因而館陶一帶的人們稱艾草為“彭艾”。 館陶當地還打造了艾草特色小鎮——“彭艾小鎮”,可以讓遊客親身體驗古法手工艾絨製作和艾灸理療。端午節期間,還專門舉辦“彭艾開鐮節”,有彭祖祭奠儀式、艾草仙姑花車表演、艾灸論壇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除以上所說的之外,在端午節這一天冀南地區的太行山還有祭山神的習俗。在今天,由於社會發展變化,已有許多古時的習俗被人們所擯棄遺忘。端午節已被國家定為法定節假日,在端午小長假出外遊玩、放鬆心情,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
18 # 剪不斷的鄉情
任何風俗習慣的保留和演變,都包含有人們的認知觀念和時代的印記。端午節我們豫西的習慣是:
1,吃粽子。以前用小米,現在用糯米。以包得多,現在夠一天吃就行。以前給媽家送,現在免了。屈原,很多農村人已不知道是誰,粽子這個小吃還留戀。
2.割艾草
端午節這天起早採集一些艾草,車前子、金銀花、淡竹葉,錠軲轆草等中藥材。主要認為這時,藥材質量好。採一些備一年用 。
3,戴香袋。主要是防病祛邪,保佑幼兒健康生長的意思。已前是用五彩布手工做的,裡面裝蒼朮,艾葉等中藥材,氣味很香,七歲以下兒童戴。現在是機器做,有12生肖形型態。體積也比原來的小一半,裝有彩鈴,兩歲以下的佑兒戴。主要是保護幼兒健康生長的意思。
-
19 # 亦欽
端午節有哪些傳統活動?
端午節傳統活動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
20 # 阿V生活錄
座標:貴州六盤水某鎮端午節習俗如下:
1,全國通用包粽子,一半端午節之前就開始做,粽子分甜的和鹹的,甜的包紅棗、核桃、葡萄乾、芒果乾等,因人而異,鹹的包五花肉、雞肉、牛羊肉沫,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也吃過什麼都沒包的,就白粽子蘸白糖,想在想想還蠻回味的。
2,插艾葉和蒿杆,端午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艾葉和蒿杆回來,綁在一起掛在門頭上,據說這是一種吉利的象徵。
3,煮雞蛋和大蒜,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都會煮上一大鍋雞蛋,雞蛋要跟大蒜一起煮,去年我家就煮的20個雞蛋和1斤大蒜。
4,雄黃酒,打上2-5斤高度白酒倒入雄黃攪拌均勻,圍著房子撒一圈,能達到驅蟲效果,剩下2-3兩放桌上沉澱,沉澱後晚飯時間分完喝掉,這是必喝的,據說喝完可以驅邪避魔。
5,出遊採百草,據說端午節這天你走過路邊的所有植物都是一味藥,可以治百病,雖說沒人驗證過,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還是得懷有敬畏!
最後敬祝天下人身體安康,幸福常伴!
回覆列表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儲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曆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豔、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瀰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面板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麼?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