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泉山先生

    我覺得這個理論可以這麼理解:

    1982年,馬丁·維納(Martin Wiener)就在《工業精神與英國的衰落》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維納認為,英國文化易於導致工業精神的衰落,正是後者進一步導致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英國的衰落。

    維納的言論盛極一時,但歷史卻無法佐證類似的觀點。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僅僅侷限在傳統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幾乎所有國家都曾反思這一制度的利弊得失。與英國相比,那些取得更大成就的國家對資本主義的反思甚至更勝一籌,但他們卻並未經歷如此強烈的國運衰退。

    我們可能搞錯了某些簡單的因果關係。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確實決定了其文化影響力,但這一命題的逆命題卻並不必然成立:一定經濟成就的取得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文化只是其中最邊緣的因素。如若不然,我們將無法解釋東西兩德以及韓朝兩國在經濟領域截然不同的表現。將經濟問題歸為文化,更多是人們面對複雜經濟問題時刻意選擇的迴避。

    蒸汽革命之後,英國並非沒有機會繼續輝煌。兩百多年前,那時的人們幾乎一致認為英國必將贏得電氣產業的國際競爭。從18世紀到19世紀,儘管對電力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都來自歐洲大陸,但奠定產業基礎的偉大發明卻幾乎全部來自英倫三島。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奠定了電化學的基礎,併發明瞭發電機和電動機;麥克斯韋(James Maxwell)是經典電磁理論的創始人,這為電工學和現代工業奠定了基礎。此外,斯萬(Joseph Swan)發明了白熾燈,惠斯通(Charle Wheatstone)發明了電報、發電機和打孔機,帕森斯(Charles Parsons)發明了蒸汽渦輪,弗萊明(John Fleming)發明了熱電子管。

    在這次創新浪潮中,英國完全可以像它在蒸汽時代那樣再次居於領先地位,但英國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在歐洲,它被德國迅速超過;在全球,它則完敗於美國。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古今中外都或有雷同之處。公元前503年,孫武意欲歸隱田園,闔閭令伍子胥勸留。孫武告訴伍子胥:“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此乃自然之情,其實人事亦然。今吳王自恃國力強盛,邊境無事,已經變得驕奢淫逸。自古功成不退,必有後患。我歸隱林泉,乃避禍全身之計。”隨後的歷史證明了孫武的睿智,而對英國,所有這些預言幾乎同樣適用。

    工業革命的璀璨歷史曾經為英國指出一條通往強大的永恆之路,那就是培養企業家精神以發展商業、改進教育以提升勞動力水平、發展科技以推進創新。但遺憾的是,英國並未正視這些經驗,這個驕傲的帝國將歷史留給他的寶貴經驗以及更加寶貴的發展良機一一揮霍。

    被招安的企業家精神

    維多利亞時代,無疑是英國曆史上的全盛時期。與當時歐洲大多數國家只有上下兩層的社會結構不同,英國還擁有一個數量龐大的中產階層。這些人勇敢地發展商業、開闢市場、促進貿易,他們刺激著古老的英國不斷改變因循守舊的傳統,從而使英國社會充滿了活力。

    很快,中產階級就在經濟上大獲全勝,他們也因此得以不斷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治資源。但令人遺憾的是,英國的中產階級未能珍視這些來之不易的勝利,過度的貪婪最終導致他們在關乎“正統”地位的價值觀競爭中意外遭遇完敗,英國曆史的轉折點也因此最終到來。

    當時,劇烈的社會變遷令很多社會底層人士變得一無所有。英國最富有的140萬人控制了全社會財富的1/3,這一數字超過了下層社會3000多萬人財富的總和。在倫敦,有30%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8.4%的人生活極度貧困,他們總是“衣衫襤褸,營養不良”。

    對於這些作為資本主義基礎的弱勢群體,中產階級卻不願施以援手:他們認為這超出了他們理應承擔的責任範疇。1834年,在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和邊沁(Jeremy Bentham)等功利派知識分子的主導下,輝格黨政府透過的《濟貧法(修正案)》最終釀成大錯。

    新法案顛覆了英國貴族建立並已堅持了兩個多世紀的濟貧傳統,尤其是取消了舊法案中“向收入低於公認最低生活標準的工人提供補助,允許他們在家得到救濟”的“斯皮納姆蘭法則”,轉而要求受救濟者必須進入濟貧院並願意透過勞動改善生活。

    但當時的濟貧院無異於勞動者的“巴士底獄”,其條件之惡劣令人望而生畏。有人曾這樣描述其中的情況:地面上滿是貧困的婦女和可憐的兒童,老年婦女在床上氣喘吁吁,老年男子則弓著背苟延殘喘。勞動者們無法相信,政府竟會這樣減少受救濟人口以縮減濟貧支出。

    與這些新興資產階級不同,日漸沉淪的貴族不斷向窮人顯示自己的寬仁之心。他們試圖證明貴族精神才是英國社會的根本,而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短暫勝利並不具有任何進步意義。

    貴族階層與資產階級階層圍繞濟貧法開展的一系列政治鬥爭,最終使貴族階層重塑社會主人形象的努力大功告成。直到這時,發了財的資產階級才如夢方醒。但一切都已為時過晚,他們不得不對自己的暴發戶形象進行修飾,並在不知不覺中向貴族階層的價值觀念靠攏。

    從1837年到1911年,新晉貴族中非貴族出身者的比例從10%激增至43%,以至於英國的貴族驕傲地宣稱:“我們這個階層是靠不斷吸收新鮮血液維持活力的。”幾乎同時,一個以貴族精神為標杆但又低於傳統貴族的社會階層——紳士應運而生了。在今天,紳士被賦予了太多正面的含義;但在當時“紳士只是貴族為了使中產階級遵守秩序而發明的一個概念”。

    但貴族與資產階級的訴求完全不同。屬於貴族的典型英國式理想是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工業化則是與“魔鬼般的工廠”聯絡在一起的。在英國,對工業化的疑慮直到19世紀中葉才逐漸消除;但僅僅幾十年後,這些辛苦構建並日趨完整的社會體系卻再度瀕於崩潰的邊緣。

    這之後的英國企業家更傾向於把工商活動看作興趣愛好或社會責任,而非經濟機遇或者人生價值的實現方式。一些功成名就的企業家,甚至在家庭生活改善和個人地位提升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企業界。相反,他們幾乎突然表現出了對土地的過度熱愛。而在英國,土地歷來都是貴族彰顯身份的工具,因為所謂貴族就是國家中“一個偉大的土地擁有者集團”。

    作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代表,《經濟學人》在1850年時還在大肆抨擊那些購買土地的資產階級,他們認為這有違資產階級的精神實質。但在短短的20年後,雜誌卻已充斥著對類似行為的讚揚:“對於一個英國的百萬富翁而言,用一半的資產購買一萬英畝土地,即使只能獲取1%先令的收益也是值得的,因為他足以藉此成為大多數人眼中偉大的人。”

    企業家精神的喪失是一筆無法挽回的財富,它使英國失去了引領創新的核心力量,這一發生在電氣時代晨曦中的社會變動因此顯得代價過於高昂。

    被遺忘的全民教育

    與蒸汽革命不同,電氣革命時代的產業進步大多發生在實驗室而非生產車間。這個新的時代更強調勞動者的基本素質而非簡單的生產經驗累積。英國對此本不應恐懼:工業革命發生時已建校600餘年的牛津和劍橋,意味著英國擁有足以成事的優秀傳統和文化底蘊。

    然而,英國雖然是現代教育的發源地,但在很長時間內,精英化的主張卻影響了教育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分享和全國教育水平的提高。資產階級革命未能實現的普及初等教育主張,因為工業革命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緊迫,工人要求平等教育權的呼聲幾乎貫穿了整個工業革命。

    從格洛斯特郡的報館經理雷克斯為工人子弟興辦星期日學校的1780年算起,英國用了整整100年才完成初等教育的普及。到19世紀80年代,英國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終於在資產階級、英國政府和教會的共同作用下達到了90%,大部分兒童也能受到6年的正規教育。

    但直到1924年工黨執政並提出“人人受中等教育”的口號,普及中等教育的學制改革問題才得到重視。1926年,工黨發表《青年教育》報告提出,要使中等教育不再是10%兒童的特權,而變成所有適齡兒童的權利:所有兒童都要在小學畢業後繼續接受小學後教育。

    因此,英國的教育體系沒能為新興工業提供數量充足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合格工程師的缺乏一直困擾著英國社會。英國也沒有為中低水平的技術工人提供系統的教育和培訓,英國的非全日制培訓和在職教育傳統當然適用於以機械技巧為基礎的技術和邊幹邊學的工業革命早期,但卻註定無法滿足與日新月異的新技術聯絡在一起的產業,比如電氣產業的需求。

    這與作為英國主要對手的德國頗有不同。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思想的影響下,普魯士成為世界上最早設立國民教育體系的國家之一。1810年,普魯士引進的教師資格考試大幅提升了教師水平。1812年,普魯士設定的中等學校升學考試又推動了中等教育的發展,而這一制度早在1788年就已被設計出來。到1871年,整個德意志都接受了這種制度。

    在此過程中,德國獨特的“雙元制”教育體系也逐漸形成。起源於12世紀的同業公會培訓在19世紀從師傅擴大到學徒。到19世紀70年代,工業革命的完成帶動了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此時作為“雙元制”另一元的職業學校也逐漸發展起來並於20世紀初期成為與企業培訓相匹配的義務教育學校。從1938年起,德國開始實行普遍義務職業教育制度。

    在新興的電氣產業,正是這些變化導致了德國與英國實力對比的此消彼長。因此,也只有在德國,中小企業才能成功轉向那些更加依賴於工程技術的行業。於是,數量龐大的專業化創新型小企業在多個工業領域橫空出世,這就是德國經常引為自豪的所謂隱形冠軍。

    作為現代企業的核心,英國的管理精英們也未及時吸收到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到1914年,還沒有一家英國本土電氣製造商擁有超過10000名僱員,而最大的德國電氣公司西門子公司已經擁有超過80000名僱員。要知道,電氣行業是貫穿了整個20世紀的經濟領導產業。非但如此,英國的企業家們甚至沒有機會去領導一家規模尚算可以的電氣公司。

    當時,英國最大的兩家電氣公司,即英國西屋電氣和湯姆遜-休斯頓公司分別是美國西屋電氣和通用電氣的英國子公司,英國第三大電氣公司西門子兄弟公司則是西門子公司的英國子公司。四大電氣公司中惟一與國外資本沒有聯絡的是GEC公司,但其創始人喬·張伯倫(Joe Chamberlain)卻是一個被普魯士驅逐的猶太難民,他在16歲時才取得英國國籍。

    如此強烈的對比及其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即便放諸當時也顯而易見。但英國卻無暇對其經濟體系進行精雕細刻,因為他們有更輕鬆的生存哲學和更簡單的聚財之道。

    被肢解的殖民市場

    英國的崛起受惠於技術的進步。

    煤炭的開採為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提供了能源,蒸汽機則為征服世界的冒險之旅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遍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轉而為迅猛發展中的紡織業開闢了一個無盡廣闊的市場。採礦、航運和紡織三大優勢行業相繼崛起,共同支撐起了一個昔日島國征服世界的夢想。

    強大起來的英國像一個巨大的托拉斯。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堅信,只是殖民擴張以及由此帶來的商機,就足以支撐帝國的發展。巔峰時期,英屬殖民地的面積竟達英國本土面積的100倍以上;一戰以前,英國每年的海外投資竟然等於法國、荷蘭和比利時3個國家之和。

    然而,盛極必衰。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聲響起,英國就開始了“流金歲月”的告別之旅。緊隨一戰的大蕭條使英國經濟再遭重創。1931年9月,英國因黃金儲備枯竭而被迫放棄金本位制,允許英鎊貶值。整個20年代,英國正式登記的失業者從沒有少於100萬;大蕭條時期,英國的失業人數竟連續4年超過200萬,個別地方的失業率甚至達到60%。

    短暫的復甦過後,更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納粹猛烈的炮火和空襲中,英國幾十年累積的社會財富毀於一旦,英國社會對戰爭以及戰後的恐慌也上升到了歷史的頂點。

    當時,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急需重建綱領爭取民心,貝弗裡奇(William Beveridge)接受了這一任務。1942年12月,《社會保險及有關服務》正式出版。在這份報告中,貝弗裡奇指出:“社會保障就是最低收入標準的保障。”他認為,英國應該建立統一的保險繳費標準和補助發放標準,建立惠及全民的醫療衛生服務並實施充分就業的經濟政策。

    為醫治戰爭創傷,工黨政府在戰後幾乎全盤接受了貝弗裡奇報告的思想。連續的政策出臺之後,現代福利制度最終在英國構建完成。1948年,時任英國首相的艾德禮(ClementAttlee)驕傲地宣稱,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個建立起“從搖籃到墳墓”的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

    但艾德禮的驕傲來得太早。現代福利制度改變了全球遊戲規則,它意味著國籍的所有勝過物理的所在,因為前者決定了一個人可以佔用的社會資源和可以享受的生活水平,後者則不具有任何實際價值。英國本土與殖民地之間的差距因此變得無法彌合:英國不可能賦予殖民地人民與其自身完全相同的生活水平。

    殖民地的獨立化因此變得無法避免。但早在獨立化浪潮襲來之前,英國其實已經喪失整合面積廣闊的殖民地以擴大自身體量的能力,這使英國經濟的天然劣勢迅速被放大:它的人口不足美國的1/5,領土面積更是隻有美國的約1/30。即便在其巔峰時期,英國在很多關乎自身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也要多做謹慎的利弊考量,其中原因正在於此。

    歷史無法重演。但即便可以重新選擇,全面福利制度的構建也無可避免: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只有全面的福利制度才能團結民眾和醫治戰爭創傷,而後者才能幫助古老的英國化解亡族滅種的威脅。在這些更緊要的使命面前,對經濟規律的尊重顯然已是次要。

    英國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他們對高風險經濟的本能排斥。對簡單的殖民擴張長逾百年的過度依賴,攤薄了本應用於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資本。於是,當帝國突然間面臨瓦解的危險,龐大背後的虛弱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以今天的視角觀察,振興英國的三大產業其實無一具有技術上的不可替代性。原油與發動機的應用,使英國的能源和動力優勢迅速減弱。英國確曾依靠印度市場的原料優勢在紡織業取得成本優勢,但北美馬上就依靠對黑奴的剝削獲得了更低廉的生產成本。至於棉紡技術,瑞士與阿爾薩斯早在1830年就已經超過英國。

    一個更簡單的對比也許就能顯示出美國與英國在發展質量上的高下。1913年時,英國排名前三的產業分別是鐵路船運業、紡織業和鋼鐵業,而美國排名前三的產業則是非鐵金屬業、農業裝置業和產業裝置業。到1929年,英國排名前三的產業變成了鐵路船運業、菸酒業和紡織業,而美國排名前三的產業則分別是農業裝置業、車輛與航空器業和非鐵金屬業。

    一個意欲征服世界的國度,卻在依靠菸酒支撐經濟增長,這本身不啻於一個巨大的悲哀。當市場逐漸失靈,政府本應迅速上位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在這個曾經催生了凱恩斯(John Keynes)主義的國度,在這個無比緊要的關口,英國政府卻交出了一份令人無比失望的答卷。

    在變革上失位的政府

    1870年,英國正處於歷史上公認的頂峰時期。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嚴肅的學者卻已經開始考慮英國是否正越過它的峰巔並進入下行區間。當時,英國生產的絕對數字並未下降,但由於美德等國的崛起,其在世界市場上所佔份額已經開始萎縮,英國的相對衰敗已經開始。

    在競爭對手比自己弱的情況下,自由貿易對英國當然有利;但當形勢發生逆轉,頑固奉行這樣的政策就值得考慮了。1870年德國的保護關稅政策和1890年法國和美國採取的同樣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英國的貿易。但出於對自由競爭理論的教條式遵守,英國政府卻遲遲未能果斷變更自己的政策主張,因為他們害怕自己被認為正服務於某些既得利益集團。

    這反映了英國政治生活中一個有趣的事實。17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迫使國王向議會移交了權力。這本是一次巨大的勝利,但善於妥協的英國人卻拒絕將這種勝利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來。很長一個時期內,英國居然都沒有制定成文的憲法以保衛辛苦取得的各種權益。

    英國人知道市場這時已經失靈,但他們又像害怕曾經的君主一樣害怕政府力量的過度強大。於是,人們不得不繼續按照習慣處理事情。至於習慣是否合理,則為順境中的大多數英國人所忽略。這使得英國變成了矛盾的化身:在它不斷創造工業革命的輝煌時,卻同時保留著因循守舊的保守主義傳統;在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時,政府依然很少主動適應形勢推進變革。

    這種思想的流毒危害之久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對一些重要的科研領域,英國政府幾乎從未採取任何積極的扶持政策,而是任其自生自滅。20世紀的90年代,英國的職業培訓在22個發達國家中名列倒數第二,唐寧街10號甚至長期沒有一位主管工業的內閣大臣作為輔助。

    經濟上英國政府未能有效地幫助發展工業,但在對外政策上英國政府卻在有意無意地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他們不斷嘗試在國際舞臺上維持自己“帶頭大哥”的國際形象。這種愚氓自負的對外政策貽害無窮:英國的財政負擔越來越大,走向沒落這時已經變得不可避免。

    現在,英國的國防預算仍居世界前列,其海軍和空軍規模也均位居全球第四。儘管國力下降迫使英國一再發表撤軍宣告,但這個古老的王國卻從未主動撤出任何一個殖民地。英國的政治家們沒有正確估計國家實力,他們仍將自己視為英語世界的領導者,而“大西洋不過是英語世界的內湖”,這些與國際地位完全不符的軍力支出使英國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加。

    這一切就像漢德森爵士所描述的那樣:“這些年來,我們的政策不論基於何種原因,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都無法低估。長期以來,我們都習慣了自不量力地充當世界老大。直到1965年7月,我們的首相還在告訴我們,‘我們的邊疆是喜馬拉雅山。’我們財政攤子壓力太大,直到經濟的羸弱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我們才開始收縮陣線,但這一切為時已晚。”

    也是在60年代,年輕的演員彼得·庫克(Peter Cook)開始在倫敦的舞臺上模仿和諷刺英國首相,英式“沒落主義”幽默由此誕生。這是英國人頭一次看到類似內容的戲劇:在這之前,人們對政府雖偶有隱晦的批評甚至直白的謾罵,但卻幾乎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諷刺與挖苦。庫克因此成名,他像《皇帝的新裝》中的小男孩一樣戳穿了英國正在領導世界的謊言。

    歷史的璀璨成就了英國式的驕傲,現實的殘酷又釀成了顛覆式的調侃。就在二者纏鬥之間,英國逐漸走向衰落,直至今天。

  • 2 # chanton

    原因有直接和間接,有主觀又客觀,客觀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曾經領先的英國表現不好,美國德國充分利用新技術,20世紀初,美國經濟成為世界第一便是證明,這也是美國代替英國的基礎。直接原因就是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二戰摧毀了英國的殖民地體系。英國兩次都贏了,一戰結束,英國可以主導國際秩序,經濟第一的美國想表達新主張也沒用。二戰結束,英國損失最大,雖然贏了,有了面子沒了裡子。美國主導國際秩序,英國連個反對的表示都沒有。沒有二戰的爆發,世界會延續英國的殖民地體系,美國空有第一的經濟,卻無法動搖英國的霸主。

  • 3 # 有思想的英語搬運工

    哈哈,,不知道會有這種問題,英國到底衰落到什麼程度了?英美世界同盟,英美聯合戰爭,英國是打不過中國了麼?英國的地理位置太有優勢了,可以孤懸海外,擁有制海權,和美國一起領導世界。制裁俄羅斯,可以挑釁中國。女王陛下振臂一呼,英聯邦就全都來護駕了,中國人總是有喜歡情敵的習慣,什麼時候被打怕了,就不輕敵了

  • 4 # 頑不靈

    這裡面因素很多,但是個人認為,最基本的一個原因是殖民地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曾經的英國之所以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是因為他的殖民地遍佈世界,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殖民地文明必然不能長久,這就為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勢力衰退埋下了伏筆。

  • 5 # 咖哩臘肉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經歷了一系列科技創新,特別是蒸汽機的發明,到19世紀40年代,1個完整的、獨立的工業部門——機器製造業發展起來,標誌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

    工業革命期間,雖然失去了北美13塊殖民地,但英國加強了海外殖民擴張,在澳洲建立起新的殖民地,完成了對南亞次大陸的殖民征服,擴大了在亞洲其他地區和非洲地區的殖民勢力。總之,工業革命完成之時,英國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龐大的殖民帝國。

    但是,工業革命結束後不久,盛世英國就步入了相對衰落的程序。19世紀下半葉,資本主義工業化進入以重工業為主和以電氣為動力的新時期,英國面臨著美、德等國的強勁競爭。隨之,工業實力排位開始下滑。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國力處於相對衰落之中;20世紀60年代下半葉,還患上了所謂的“英國病”,經濟發展停停走走、通貨膨脹、失業率高、國際收支危機多發等等,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呈下降趨勢。

    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在歷史長河中可謂“曇花一現”。那麼,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為什麼沒能保持長盛不衰呢?英國衰落或曰相對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關於這一點,國內外學術界已有不少探討。

    主要觀點有:19世紀下半葉發生了新的技術革命,英國沒有及時改造技術裝備,逐漸喪失了工業領域的壟斷地位;當德、美、法等國工業得到快速發展時,英國仍舊慣性地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對本國工業沒有及時採取保護措施;英國保留著濃厚的封建社會因素,如王室制度,貴族階層影響較大,這使英國社會比較保守,在技術創新和管理方面存在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的傾向。

    英國大量人口移民海外,以及人口增長速度變緩,本土勞動生力軍缺乏;龐大的海外帝國需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保護,軍費開支過大,影響了經濟發展;當殖民地逐漸擺脫英國控制獲得獨立時,英國的大國地位就下降了。

    英國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島國,當其他大國工業發展起來後,英國的競爭力就會相對下降。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英國工業革命完成後迅速“由盛轉衰”,還有一個往往被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工業革命期間,廣大工人階級遭受了深重的苦難。

    關於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的狀況,史學界有不少的討論,並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爭議。但工廠制度下,工人們遭受工廠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卻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主要表現有: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一年到頭都在天剛亮或天未亮的四五點鐘的時候起床,夜間休息還沒有使他們的精神恢復過來,就匆匆地吞嚥了一頓飯,或者什麼東西也沒吃,就趕到工廠去。”

    居住在貧民區,房屋擁擠,陰暗潮溼,往往一家數人擠住1個房間;經常遭受嚴厲的罰款,如曼徹斯特的一家紡織工廠規定,織工在機器轉動時缺工,按其管理的機器數每臺每小時罰款3便士,一經發現和別人說話、吹口哨或唱歌,罰款6便士;存在著大量童工,尤其在棉紡織廠和煤礦,童工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工作環境惡劣,常常受到監工的虐待和罰款,童工的健康深受影響。

    婦女地位也十分低下,在煤礦中,女工們不得不像男工一樣幹活,許多青年婦女因工資低而淪為妓女;婦女由於自身身體健康問題和沒有時間照顧幼兒,貧困家庭兒童死亡率極高。所以我認為,英國工人階級所遭受的這些苦難,或許正是英國迅速“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

    首先,廣大工人勞動強度大,生活貧困,必然影響整個社會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人健康狀況差,也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慮。

    作為目擊者,恩格斯對“工業工人”有這樣的描述:“他們幾乎全都身體衰弱,骨瘦如柴,毫無力氣,面色蒼白,由於患有熱病,他們身上除了那些在工作時特別用勁的肌肉以外,其他肌肉都是鬆弛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消化不良,因而都或多或少地患著憂鬱症,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他們衰弱的身體無力抵抗疾病,因而隨時都會病倒。所以他們老得快,死得早。”

    第二,貧困家庭兒童死亡率高,影響了整個社會人口增長率,從而減弱了社會發展後勁。英國人口從1751年至1861年,年增長率一般為1%多,高時不超過2%,低時不到1%。相比之下,美國人口在1790-1860年間,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3%。

    第三,大量童工的存在意味著下層民眾不能接受正常教育,從而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19世紀英國教育水平比較低,民眾教育被忽視。1832年哈德茲菲爾德眾議院委員會的報告披露:工廠裡會寫字的人不超過1%。1870年時,英國6-10歲的兒童,只有40%上學;10-12歲的兒童,則只有33%上學。有學者進行比較,1858年英國全日制學生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是1∶77,而同一時期普魯士為1∶6.27。

    第四,工人階級遭受苦難,激化了社會矛盾。工業革命時期,儘管英國沒有像法國那樣發生大革命,但社會矛盾一直很激烈,發生了搗毀機器的“盧德運動”和以砸毀打穀機為最明顯特徵的“斯文運動”,出現了廣泛的罷工鬥爭和大規模集會抗議活動,發生過城市搶糧風潮、甚至武裝暴動如“蘭尼盧暴動”和“新港起義”。這些矛盾鬥爭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是生產力中的決定性因素。在工業社會,工人階級是人口的主體,工人階級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困窘,必然妨礙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英國的歷史提供了令人深思的經驗和教訓:一個國家即使得到快速發展,甚至實現了崛起,如果廣大下層民眾生活困苦,則不能做到“長盛不衰”。

    隨著工人階級堅持不懈的鬥爭,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上半葉,英國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逐漸得到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建立了福利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使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迄今又保持著一定的發展活力。

  • 6 # 勿忘我165528173

    這個問題問的好,說日不落的時候英國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劇統計全世界當初百分之九十有英國的殖民地,他們要給英國進貢,交稅,,,,所以國家錢多的是,英國人不用做事聽說這些錢可以吃一百年,當初英國人是三千多萬的,講人權的國家,後來外來人口多了,英政府要養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每年付出一大比錢,,國家又沒什麼大工廠,,,所以落魄了!!?

  • 7 # 話匣子聊天

    英國從日不落帝國變成現在的區域強國,是符合文明和經濟規律的事情。

    英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候,正是西方思想領先世界的時期。宗教改革使信奉新教的國家在思想上獲得瞭解放,而思想上的解放釋放了經濟的活力。於是,先是荷蘭,後是英國,都成為了經濟最強國。英國因為島國的優勢,在海洋時代取得了日不落這樣的優勢。

    到了今天。西方的思想,尤其是以新教為首的這些國家的先進政治思想制度,幾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通行制度。也就是說,英國在當年領先於世界的思想已經遍佈世界,大家已經把思想上的先後拉平了。

    此時,英國本土人口,領土上面的劣勢就成為他漸漸萎縮的最大元兇。

    普通人有愛國心,而大資本的代表們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資本只會追逐利潤,這其實是英國衰敗的最主要原因。當英國成為世界第一以後,就面臨實業空心化,資本外流,最後完全的空心化。普通英國人承擔著空心化的後果,而大資本家哈皮地隨著利潤離開英國。英國只不過是個資本無國界的遊戲工具罷了。好也罷,歹也罷,大資本永遠不會吃虧。

  • 8 # 小蟲牧海

    17世紀之後,英國透過政治、經濟等一系列的變革成為世界的超級大國,它以擁有龐大的世界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對世界格局有著極大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商貿中心從地中海地區轉向北大西洋沿岸,這是英國能崛起的基礎,並且英國引領了工業革命,自身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化,生產力上獨步寰宇,領先世界

    1655年,英國開始侵佔牙買加,便於控制航海要道,穿梭西班牙中美洲、古巴、西班牙島。1739年,牙買加已成為重要的要塞,有兵營和造船廠,之前西班牙統治時期已有57處蔗糖精煉廠。至1800年為止,太平洋已成為英國的內湖。19世紀初期,英國透過不正當的手段,已與非洲國家和部落(如埃及、摩洛哥等)簽訂商貿不平等條約。1840年,英國戰略轉向亞洲,印度、中國,中國近代著名的鴉片戰爭。1861年,侵佔轉向非洲,到處都可以看到戰爭的身影。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使埃王自殺;英國與布林之間的戰爭;英國對埃及的施壓,1882年佔領埃及。英國共有各類殖民地59塊之多。由此英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19世紀末,美國、德國的發展很迅速,開始對英國工業構成競爭。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相對衰落的原因,就是因為德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後期其工業總量超過了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參戰,背上了鉅額債務。隨後英國還維持一個全球性的帝國,但國內的經濟和社會都不穩定。

    殖民地成就了日不落帝國,同時也是英國衰落的重要一環。隨著英國對殖民地統治的殘暴、迫害,壓迫,不公平的權利等諸多不利的治理,殖民地人民開始反抗,1919年,愛爾蘭發起爭取民族獨立鬥爭,1921年12月愛爾蘭南部脫離英國直接統治,這一事件正是英國帝國衰落的標誌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經濟基本上是被摧毀了。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英國的美元儲備和黃金儲備消耗殆盡,國內機器裝置磨損嚴重、破爛不堪;英國雖然對其資源和人口進行了超限動員,但依然日益依靠美國的物資來維持戰爭,為了保住大西洋運輸生命線,英國不得不忍痛用大西洋8個島嶼換取美國50艘老舊驅逐艦以抵抗德國的海底狼群。

    戰後蘇伊士運河危機就是大英帝國的賽末點蘇伊士運河是大英帝國的命門,是大不列顛通往東非和亞洲殖民地的必經之路,喪失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等於失去了亞非殖民地,運河危機結束後大英帝國大勢已去,開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潰。到1997年,隨著香港的迴歸,英國在海外屬地只剩下若干沒有自治能力的小島。從此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徹底的淪為世界二流國家。

    2014年原本可以避免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險些過關,嚴重衝擊了英國的國際政治地位。

    但英國政壇不吸取教訓,在2016年繼續玩火,這一次真的玩脫了——脫歐讓英國對歐洲的影響力迅速下降,為了保持美國對英國的支援,脫歐後的英國對外政策將緊跟美國,外交獨立性和影響力都將大大削弱。

    未來的英國將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如果蘇格蘭有一天真的獨立出去,英國將回到伊麗莎白一世執政前的歐洲二流地位。

    最後配兩張做為國人應該銘記的圖,

    1793年,國勢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國派出的特使馬戛爾尼在十全老人乾隆面前底氣十足,傲然挺立,拒不接受三跪九叩的禮節,只願意單膝下跪

    1984年,鐵娘子撒切爾在與鄧小平談判後失魂落魄,不慎跌倒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

  • 9 # 黃小洋滄海一洋

    第一、人口太少,由於人口太少導致對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

    第二、本土領土面積不廣闊,國內市場狹小。

    第三、排斥新工業革命,沒有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浪潮。

    第四、二戰以後各個殖民地紛紛獨立,失去了工業品輸出的廣闊市場。

    我認為即使是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也會衰落,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們從英國的衰落可以吸取的經驗教訓是:科學技術十分重要,甚至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任何時候面對突然崛起的競爭對手,一味的忍讓是很不理智的。

    黃海洋

  • 10 # 薩沙

    其實原因很簡單,丟掉了殖民地,英國就完了。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在一戰之前都是世界第一強國。即便19世紀末,英國GDP已經被美國追上,但綜合實力仍然強於美國,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眾多。

    海外殖民地眾多,英國人可以合法掠奪這些地區。

    隨便舉個例子,以緬甸為例。

    緬甸出產優質的木材,英國人就在這裡建設木材工廠,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購買優質原木,然後運輸到英國本土或者在緬甸當地加工(比如造船)。自然加工的收入都是歸英國人所有,緬甸人只能獲得極為低廉的原木收入。

    再舉個例子,英國人控制中東期間,也是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獲取石油,供自己使用或者出售。

    英國殖民地眾多,而英國人口又很少。等於用幾億人口的殖民地養活幾千萬英國人,想不富裕都難。

    然而,這些都是虛的。因為這種資源掠奪來錢很快,又不需要什麼投入,導致英國資本家不願意和美國人一樣挖空心思搞商品競爭。

    在一戰、二戰時期,英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並不強。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幾乎毫無作為。而德國與美國則大力發展以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

    直到二戰時期,英國人還是擁有廣大殖民地,還是很牛的。

    據說你去英國商店買香腸,店員都會問你:你是要英格蘭產的,還是蘇格蘭,紐西蘭或者加拿大的?

    當時英國本土的工業和物資都不全,很依賴殖民地。

    所以,二戰期間德軍發動潛艇封鎖戰,英國人立即缺吃少穿,幾乎垮臺。

    資料寫道: 戰時的食品供應非常緊缺。當時的英國食品部長烏頓男爵針對食品和飲料供應短缺的局面推行了配給制。在戰前,英國約70%的食品都是進口的。到1940年底,共有728,000噸食品和肉製品因運輸船隻被擊沉而葬身海下,在當年的最後3個月裡,損失的糧食達159,000噸。這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烏頓對民眾的感召力,他提倡沒有牛肉的炸肉餅、沒有糖的蛋糕和沒有茶葉的茶! 

    當時的食品部長和婦女雜誌建議使用代用品,例如用酸奶代替乳酪,用土豆泥代替麵粉,用蔬菜粉代替水果,用香草加人造黃油代替奶油。肉類主要來自屠宰無用的老牛後得到的堅硬、帶軟骨的牛肉。英國的廚師曾經擁有豐富的烹飪材料,但在20世紀40年代卻只能盡力用敲搗、切剁或醃製等方法加工有限的食物,方能做出比較可口的飯菜。慢慢蒸煮也可算是一個巧辦法,雖然使用這種烹飪方法可以少放些肉,但卻一點不省燃料!   

    英國的花園成了後方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英國自給自足的能力,政府開展了“生產保勝利”活動,鼓勵人們把花園變成菜園。“生產保勝利”活動是迫不得已的,因為英國農民生產的食物只能滿足全國30%的需求。因此,當時有這麼一個廣告:“用鏟子,不用船。”到1943年,英國的花園和小塊菜園共種植了100多萬噸蔬菜。政府加強對家養畜肉的限制後,許多家庭在戰爭期間開始養兔子、雞甚至養豬,以此來增加自己的食物供應。花園裡傳出了雞鳴聲,被炸區域響起了豬叫聲,儘管顯得不和諧,但這正是當時人們熟悉的聲音!     

    在戰爭時期,浪費紙張和用普通食品餵養寵物是犯法的。戰爭期間,紙張短缺,每個家庭每週只發一卷衛生紙。

    看看,嚇不嚇人。

    這就是英國沒有殖民地後的樣子。

    道理就是這樣,隨著二戰以後殖民地的紛紛獨立,情況迅速惡化。

    英國無法獲得殖民地的廉價資源,搞商品競爭又拼不過美國,自然就不行了。

    另外,近代英國連續參加幾次世界大戰,損失非常慘重。

    以相對比較輕的一戰為例,到1919年,英國欠美國的債務達85000萬英鎊。因此,英國成為美國的主要債務國。可是在戰前,美國是英國的主要債務國。戰時英國被迫賣掉了海外資產的四分之一。由於戰爭,英國的內債增加了九倍,即從64500萬英鎊增加到66億英鎊。

    戰爭導致英國逐步削弱,經歷二戰大失血後,英國也就一落千丈,無法復原了。

    其實,失去殖民地的英國,充其量也就是法國的當地,不應該自視太高。

  • 11 # 李建秋的世界

    大英帝國的衰落是有一個非常明顯意義的分水嶺:布林戰爭,又稱英布戰爭。

    自布林戰爭後,整個大英帝國一路往下走。

    戰爭是最能檢測一個國家的國力的。

    所謂的布林人,其實就是荷蘭白人的農民後裔,這群白人在南非建了兩個國家,一個叫德蘭士瓦共和國,一個叫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

    後來南非就發現鑽石礦了,英國人眼紅,來搶,布林人不答應,打起來了

    在當時整個歐洲,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一邊倒的戰鬥,德蘭士瓦共和國加上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一共才40萬人,就這點人,放在中國連個縣都不是。

    外加上當時大英帝國橫行天下,怕過誰來著?大英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當時誰敢和大英帝國正面硬鋼?

    然而就是這兩個小國,透過兩次布林戰爭,打的英國人頭都抬不起來。

    英國人傷亡比幾倍於這兩個小國。

    舉個例子,布朗霍斯普魯特河戰役,英軍陣亡77,受傷157,布林人只有2人死亡,4人受傷。

    納塔爾戰役,英軍司令數千人攻擊德蘭士瓦,英軍93人被打死,133人受傷,54人被俘,連英軍司令官都被俘了,結果布林人僅有1人陣亡,5人受傷。

    說句不好聽的,對比對比布林人,當年的大清真是臉面丟盡。白白擁有如此龐大的帝國,而對於英軍居然束手無策。

    英國最後花了2.2億英鎊,調了45萬人,這都比當地的布林人總人口都多了,才把布林人鎮壓下去。為了對付布林人,英國人連集中營都搞起來了。

    是的,希特勒後來的集中營就是學英國的。

    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大跌眼鏡----如此強大的大英帝國,被兩個小國折騰成這樣。後來威廉二世為什麼對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有想法,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布林戰爭以後,大英帝國停止擴張開始收縮,一直收縮到今天。

    很多人認為大英帝國是二戰才不行的,其實不是,早在布林戰爭以後就不行了,布林戰爭揭露了大英帝國軟弱的本質,一戰打的大英帝國奄奄一息,要不是他的表弟美利堅從大西洋趕過來,怕是大英帝國都挺不過1918。

    後來希特勒反覆勒索,為什麼當時大英帝國首相張伯倫如此的軟弱,希特勒要什麼給什麼,張伯倫很清楚,大英帝國不是表面上那麼強大,雖然還有很多殖民地,但是內部早就空了。

  • 1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讓英國非常尷尬。

    眾所周知,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近代史上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英語作為當下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似乎也印證了英國曾經在世界上超乎尋常的國際影響力。

    但即便如此強大的帝國,也難逃盛極而衰的歷史宿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徹底淪為二線強國,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

    而二戰後的英國,復興之路非但沒有一帆風順,反而歷經坎坷,而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歐”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此起彼伏、甚囂塵上,如若按照這樣的趨勢走下去,英國本土很有可能四分五裂,二線強國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1、本土太小

    英國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其本土面積太過迷你。

    國土面積小,首先就意味著無法供養太多人口,提供太多資源,這意味著理論上英國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也就缺乏相應的自力更生能力,這也意味著英國的命運時刻掌握在其他大國手中。

    再加上英吉利海峽的阻隔,作為島國的英國,在歐洲大陸幾乎沒有領土擴張的空間。所以在英國膨脹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市場時,英國不得不將目光瞄向了遙遠的海外。最終在全球建立了面積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國。

    但殖民地畢竟距離英國本土遙遠,管理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的,尤其是1899年第二次布林戰爭,為保住自己的殖民擴張成果,英國除耗費了超過14億兩白銀的天價軍費,在國際社會也聲名狼藉。

    而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消耗,力不從心的英國不得不在1931年推出《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自治領的獨立地位,英聯邦成為日不落帝國最後一塊遮羞布。

    而等到二戰結束後,負債累累且元氣大傷的英國再也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英國徹底被打回了原形,而沒有殖民地的英國,就意味著不可避免的衰落。

    2、模式太舊

    理論上英國幾千萬的人口,想要管理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4億的廣闊殖民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現實情況是英國不僅管理得很好,而且還收穫了巨大的利益。

    以英屬印度為例,英國先是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逐步控制了整個印度地區,而後英國政府接手,以很少的人數推行以夷制夷方式,分化和籠絡南亞次大陸上的數百位土邦王公,最終達到牢固統治南亞的目的。

    控制殖民地雖然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同樣也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以至於當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時,英國就像今天抱著美元石油霸權不鬆手的美國一樣,殖民地帶來的高收益使英國上層不願意在提升國內技術水平上投入過多精力,這使得英國的興衰越來越取決於殖民地的多寡。

    事實上直到一戰後,英國仍然在瘋狂地擴張,戰敗國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悉數瓜分,而這也成為大英殖民帝國擴張的迴光返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殖民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越來越多,促使殖民地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終於為日不落帝國敲響了喪鐘。

    3、政策太作

    近代以來英國外交的最大特點就是:作為歐洲國家,英國卻處處與歐洲為敵。

    英吉利海峽為英國提供了絕佳保護的同時,也使得英國與眾不同。

    在英國看來,意識形態固然難以原諒,但一家獨大更不能容忍,所以英國從來都是誰強大打誰,這讓英國最終收穫了“攪屎棍”的光榮稱號。

    雖然出於國家利益考慮,英國的做法本無可厚非,但當時過境遷,尤其是二戰後西歐整體被美蘇邊緣化的情況下,英國的所謂傲嬌不僅不合時宜,反而令人作嘔。

    某種程度上說,作為凸顯西歐國際影響力,抗衡美蘇兩極的重要平臺,歐盟的崛起也是英國東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但歐盟帶來的短期陣痛令“民粹主義”盛行的英國民眾最終做出了脫歐的歷史性決定,而這也註定了脫離歐洲的英國必然會加速邊緣化,更要命的是不願意脫離歐盟的蘇格蘭等地區掀起了越來越高漲的“脫英”熱情,將英國推到了四分五裂的邊緣。

    所以,英國的衰落絕不是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3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英國是怎麼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一步一步衰敗到今天的?

    與其說英國是逐步衰落到今天,不如說這是英國在遇到超級強國之後面臨的不可挽回的宿命,失去了先發優勢的大英帝國迴歸本來屬於自己的位置罷了。

    大英帝國崛起於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進入18世紀,這個國家開始走向極盛成為眾所周知的日不落帝國,並且在整個19世紀成為無敵的存在。

    (崛起的大英帝國與西班牙無敵艦隊之戰)

    大英帝國在進入20世紀之後卻命途多舛,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把投資到美國的資產抵押購買軍火,百年投資短短數年之內成為美國的財產。

    但是,畢竟一戰之後大英帝國還是世界霸主,擁有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的權利。大英帝國的首相可以拿著鉛筆在地圖上隨意決定一個國家的疆域。

    可是,二戰的爆發幾乎摧毀了他幾百年來構築的殖民體系,為了打敗德日意法西斯,英國不得不承諾在戰後允許一杆殖民地取得獨立,就這樣在二戰後不久,大英帝國就只剩下了本土和少量的海外領地。

    戰後雖然經過恢復這個國家再次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強國,但已經把霸主的位置讓給了美國。

    這就是大英帝國的宿命,當其他強國追上來的時候,大英帝國因為體量所限根本沒有能力維持自己日不落帝國的地位。

    所以,大英帝國的所謂強大完全來自於自己的先發優勢,當這種優勢不在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回歸的本來的位置,一個普通的世界強國。

    (英國本土只有24萬平方公里,體量所限,讓他在同水平國家之間的對抗中沒有優勢)

    在大英帝國逐漸衰落的20世紀,他面對的對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德國。

    美國曾經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自從獨立之後這個國家的發展勁頭主要用在了國土擴張上,短短百年之內,美國就從小小的東部沿海十三州,擴大到了面積達9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面積。

    (美國面積是英國的30多倍)

    而美國在擴張中,經濟結構也極為落後,幾乎就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即便有一些工業也以小作坊為主,其產值遠不如已經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

    這個時候,英國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起國,大量的科技成果應有到各行各業提高了他征服世界的能力。

    有了這個先發優勢,大英帝國在全球的征服無往不利。

    在東方,大英帝國幾千遠征軍就可以打敗人口數億的大清,逼迫他簽訂條約。在克里米亞,大英帝國首次使用鐵路運輸物資,確保了戰爭中後勤的供應,從而打敗了沙俄。

    於是,科技先進的大英帝國在那個時代幾乎成了無敵的代名詞,極盛時期他的殖民地面積達到了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極盛時期的大英帝國)

    但是,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大英帝國的先發優勢就沒有了,他也遇到了強大的挑戰。

    和第一次工業革命不同,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時在幾個國家爆發,曾經的落後國家美國和德國因為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光環,反而在這次新的工業革命中收益更多。

    於是,位於美洲的美國在1895年成功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而德國也緊隨其後迅速逼近英國。

    成為第一工業大國的美國開始再次對外擴張,先是驅逐了英國在哥倫比亞的勢力,又和西班牙進行了美西戰爭奪取了他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

    但是,由於距離遙遠,英國對美國的崛起倒不敏感,英國敏感的是同樣位於歐洲的德國的迅速崛起。

    第二次工業革命讓德國首次在科技和工業產能上和英國並駕齊驅,這給了他挑戰英國的野心,於是雙方爆發軍備競賽。

    而此時,失去了先發優勢的英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工業強國,他比不過人口遠超於他的美國,也沒能把法國和德國拉開。

    此時,好在英國有200多年的積累。

    長袖善舞的英國聯合法國、俄國和德國競爭,法國和俄國被英國拉攏過來後,同時和德國展開了陸軍軍備競賽。

    結果,德國除了和英國比造艦,還要和法國、俄國比陸軍建設,經過幾年的比拼,因為實力所限,德國只好暫停大規模造艦。

    但是,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一戰很快爆發,在美國的支援下,協約國取得勝利。

    (一戰中的一幕,正在衝鋒計程車兵被子彈擊中)

    但歐洲各國都已經被削弱。

    到了二戰時期,各國恢復了實力再次開打,這次英國真的撐不住了,

    美國趁機收割成果,成功把英國從霸主的位置上拽了下來。

    英國不服,在中東地區和法國、以色列搞了一次蘇伊士運河危機。一開始進展順利,誰成想新的霸主美國不允許英國再次左右中東局勢,出手收拾了他一頓。這讓英國人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實力,以後就老實了。

    今天,假如沒有中、美、俄、法、德、日等國家的崛起,英國還像19世紀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那樣掌握第三次工業革命成果,憑藉他今天的實力照樣可以吊打其他國家,穩穩地做世界霸主。

    所以,確切的說英國不是衰落,而是其他國家的崛起讓英國顯得弱小了。

  • 14 # 兵器蝦侃侃

    大英帝國曾經輝煌過,但和很多王朝一樣避免不了衰敗,其實這也挺正常的,一個國家不可能一直長盛不衰。我們的五大朝代曾經也是世界一霸,但不也都沒撐過300年嘛。英國也在世界橫行了幾百年也應該退下了,不然別人怎麼有機會上去。說起英國的衰敗其實原因有很多,我們來分析看看。

    其一就是二戰消耗過大,二戰中英國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在法國淪陷後自個苦苦支撐歐洲西線作戰。希特勒雖未侵入其本土,但對其的轟炸也讓它損失慘重。所以戰後大量的資金都拿來重建,使得英國在軍力的保持上投入不夠,這也使得英國的威懾力越來越差。

    其二大量殖民地鬧獨立丟失,大家都知道其實英國本土並不算大也才24萬平方千米。這點面積其本身的資源就非常有限,英國之所以強大,一個是靠其工業化,二個是殖民地擴張帶來大量資源。戰後殖民地大量失去,主要是也沒有多少軍力去維持,這也導致了英國的財政收入逐年減少。所以現在基本就是靠吃老本維持,也沒什麼實力再去別人家班門弄斧。

    其三世界多元化發展,二戰後世界都在忙於重建,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也湧現出許多新興國家。比如中國、印度、韓國、巴西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出現肯定會擠佔國際市場,畢竟蛋糕就那麼大,多一個人分肯定有人會少拿一點。其實不光是英國,像歐洲的法國、德國這些市場佔有率也下下降。所以大這種大趨勢背景下,英國自然會顯得衰落。

    其四英國追求的東西太多,英國作為五常自然要承擔比非常任國多的責任。而且英國還曾是歐盟三駕馬車,在歐盟也要承擔很大責任,為了維護這些形象就必定要投入大量財力。

    還有就是英國追求的高福利,英國人既要享受高福利待遇,又要維持戰勝國的面子,又要支援軍力發展等等這些是多大的耗費啊。相比於北歐的高福利,至少人家不用管那麼多事,軍力要求也不高,一心發展經濟就得了。估計現在英國追求的太多也是撐不下去了,所以才脫歐的!

    最後就是軍事不重視,一個國家保有強大的軍事能力,不管國家如何,其他國家肯定不會敢隨意小覷和侵犯。就像現在的俄羅斯一樣,現在的英國感覺就是完全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援,自己的武器研發,數量,裝備水平感覺都沒什麼成績。而且一些主要武器像飛機,坦克,軍艦等趴窩新聞不斷,這種自廢武功的行徑,你叫人能不覺得你沒落了嗎!軍事實力都沒有了,人家還怕你什麼。我估計英國現在連伊朗都打不下,不然被人扣油船了都沒能力保護。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曾經輝煌過,但現在已經是過去式,未來英國的發展也就只能抱團歐美了。個人覺得英國現在最務實的做法應該是放低姿態,加強與新興國家合作,這或許會幫助英國找回點昔日日不落帝國的身影!

  • 15 # 這些歷史要讀

    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成也海洋,敗也海洋!

    在16世紀以前,英國還不過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西歐島國,懸孤於西歐大陸之外。當時歐洲最閃耀的國家是歐洲的兩隻門牙(西班牙和葡萄牙)。

    1588年,英國在格拉沃利訥海戰中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此登上海洋霸主的位置。之後,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開始縱橫海洋,在歐洲又接連擊敗了荷蘭、法國,在19世紀有在萬里之外擊敗了當時的東亞霸主清朝……

    在英國稱霸海洋的這幾百年間,英國的殖民地可以遍佈全球,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當時,全世界的生產都以英國為中心,大量的原材料透過航海源源不斷的輸入英國,而英國則源源不斷的向全世界輸出產品。

    而作為世界中心的英國,也因此產生了得天獨厚的社會制度和科技生產力優勢,使它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地,而這又反過來極大的維繫著其對海外殖民地控制。

    然而,擁有先發優勢的英國很快就變得故步自封起來。於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我們能看到有德國,美國都在此次技術革命中獨領風騷,而反而是英國這個當時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卻早已在技術上被後兩者趕超了。可惜,英國似乎對此並沒有感到多大的危機,仍舊沉浸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盛世之中。

    終於,在20世紀初,英國的生產總值被美國趕超,而其在歐洲的地位也逐漸被德國和之後的蘇聯趕超。最後,隨著一戰和二戰的相繼爆發,英國雖然都是勝利者,但實際上確實最大的輸家。由於綜合國力的快速下跌,自己完全淪為往日的殖民地美國的小弟,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也被後者取代,美元取代了英鎊。

    此外,昔日無敵的皇家海軍不再縱橫海洋,於是海洋反而成為了支解日不落帝國的天然屏障。隨著海外的殖民地相繼失去控制,紛紛獨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之剩下一個名義上還存在的英聯邦。而英國的衰落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如果一定要說衰落的源頭,小編認為應該就起於第二次工業革命。

  • 16 # 無法超越的足跡

    英國的強大在19世紀,在19世紀末英國雖然還算是強國,但是已經並沒有過去那樣強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國人習慣了輕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內心已經被享受主義腐蝕,在一戰二戰期間就完全把這些問題全部暴露了出來,衰敗已經不可避免的事情。

    英國之所以衰敗其實的根本原因還是享樂主義導致的,並不是像封建王朝那樣的情況,英國在18到19世紀在世界上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從這些殖民地裡面獲得了大量的資源用於維持國內的政府和民眾進行享樂,導致了英國內部的思想開始腐蝕嚴重,雖然出去外面滿口的紳士仁義道德,但是在殖民地上面的做法卻完全不紳士。

    從內部來說英國人為自己的衰敗埋下了隱患,再者英國的擴張步伐太大胃口太大,導致了英國在維持這些殖民地的力量上面有點力不從心,加上一戰二戰的摧殘,英國的缺點被德國人完全看在眼裡,也被美國人完全看在眼裡,因為英國的資源都來自殖民地,一旦殖民地受到威脅和影響就會造成英國國內資源短缺的現象,說白了就是英國本土資源不足以支撐這樣一個家底。

    大量的物資從殖民地獲得,使得英國人沒有了進取心,完全都是享樂腐朽的心態,所以在二戰的時候英國在戰爭中不論是陸軍以及空軍和科技方面都被德國人壓的死死的,只有海軍能有一點優勢,如果不是德國兩面作戰,英國早就被德國收拾了,德國利用潛艇封鎖英國的海外物資補給線,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英國當時的強大隻是在沒有真正的對手的情況下,有了真正的對手英國的短板就很明顯了。

    當戰爭爆發,英國本土受到威脅,英國需要收縮力量回去保護本土,對外面的殖民地就會造成空虛,和控制力不足的情況,這樣也會導致英國的物資補給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原本物資匱乏的英國沒辦法獲得海外殖民地的物資補給,按照過去享樂已經習慣的生活很難接受適應這種改變,從而會影響國內政治和民眾的情緒。

    戰爭又是打消耗的,英國海外補給受到影響,本土資源匱乏,很難單獨支撐起大規模的持久戰,不得不尋找其他援助,別人又不可能免費幫你,英國在二戰期間欠了美國一屁股的戰爭債,也就是二戰把英國徹底打回原型,曾經的夢幻強國破碎,二戰把英國拖下神壇,消耗的東西太多,國力下降嚴重 ,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導致英國無法在短時間內償還美國的債務。

    在二戰後百廢待興,歐洲各國傷疤沒有好轉,經濟疲軟,這個時候美國又出手了,給歐洲各國提高資金和物資的幫助讓各國恢復經濟建設,這些都是以借貸的方式進行的,英國從二戰的戰爭債都沒還又要加上經濟建設的債務,導致不堪重負無力維持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從此英國被徹底打回原型。

    可以說二戰最大的贏家是美國,二戰最大的輸家是英國,雖然戰爭勝利了,但是英國卻輸了,輸得很徹底,從當時的世界老二變成了後來的跟班小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英國這個國家輸在了國家本土資源匱乏上面,太過依賴外部供給,才導致了最終的結局,日落西山,現在又脫離歐盟,可以說英國沒有了翻身的機會,徹底成為跟班小弟。

  • 17 # 洪鐘財經

    日不落帝國衰敗的過程,是不斷丟失海外殖民地的過程。沒有了海外殖民地,一個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能不能蹦躂到哪裡去呢?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全球擁有數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十幾億的人口。但是現在只剩下英倫三島,以及海外少量的殖民地。現在英國還能成為全球強國嗎?要打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那麼,英國是怎麼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一步一步衰退到今天的?(今日英國地圖)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先來看一下英國,成長為日不落大帝國期間,其他世界上幾個大國在幹什麼?

    中國、印度都是封建專制國家,根本沒有工業革命的意識,是徹徹底底的農業國家。

    歐洲大陸的國家要麼忙於統一,要麼忙於征戰,很少把心思放在發展經濟上。

    美國,那個時候還是英國的北美殖民地,還沒有成為一個國家,是英國工業革命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地。

    正是趁著這個機遇,英國大力推進工業革命。實力強大之後,再以大炮和艦船征服世界,建立了日不落帝國。(1921年日不落帝國疆域)

    但是等美國建國之後,其實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工業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英國的。還有歐洲大陸的德國完成了統一,工業化的速度也是一日千里。

    美國和德國迅速工業化,經濟實力開始反超英國。地球那之後,他們對英國四處擴張強佔殖民地也感到不滿。你把全球都霸佔了,我怎麼擴張?

    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雖然在一戰中,英國是戰勝國,但國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一戰之後,很多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日不落帝國,喪失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英國元氣大傷,但還沒有完全傷筋動骨。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則傷筋斷骨了。本土都受到了德國的攻擊,海外殖民地就更沒辦法去管了。二戰結束之後,英國本土一片廢墟,國內元氣大傷。於是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還有大量非洲國家紛紛成為獨立國家。

    最後,英國海外殖民地幾乎全部丟失,只剩下零星幾個。日不落帝國也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英國在經濟、外交、軍事、科技等方面都不在是全球最強國家,再也沒有了日不落帝國的榮光。

  • 18 # 使用者102985141991

    英國在二戰爭犧了大多的中高階軍官!這些人的文化水平,工作技能,隨便都可以當了個企業總經理!外交領事級以上的人物!

    隨著這一代人的中堅隕落,英國敗了!

  • 19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英國的輝煌始於殖民時代

    別看現在的英國只有英倫三島,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但是在百年前,英國也是世界上赫赫有名額日不落帝國,當時的英國人憑藉著工業化的產能以及堅船利炮,在世界上橫行無阻,打下了大片的殖民地,甚至連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封建帝國滿清都沒能逃離其毒手,那真是風頭無二,就像英國人自己吹噓的,太陽將永遠照耀在大英帝國的旗幟下,不會落下

    英國人的落寞則源於戰爭

    英國的衰落,一個原因是其全球的殖民地連續獨立,不再能創造財富;一個原因是一戰和二戰給英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而天高皇帝遠的美國則藉此機會發展了工業和科技,經過戰爭積累了財富。此外,英國本來是島國,氣候單調領土狹小,經濟的多樣性、工農業的發展潛力都有限,導致了美國興起後昔日的宗主國很快成了美國的小弟。

  • 20 # 鍋蓋頭司令

    英國當年非常的輝煌,區區一個歐洲邊緣的小國在世界上佔領的大片的殖民地,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麼,在英國的本土和殖民地上總能看到日出,這邊落了那邊升起,所以就稱為日不落帝國。

    但是今天英國衰落了,不行了,就拿當年英國引以為傲的皇家海軍來說,之前我們談伊朗問題的時候就提到過英國海軍的實力,兩艘航母沒形成戰鬥力,經費一再超支,伊麗莎白女王號多次漏水,八十艘不到的軍艦,巡邏艇掃雷艇這些小型艦艇佔了半數,不到二十艘的驅護艦半數趴窩。

    英國為什麼會衰落成這樣呢,有人把這個問題歸結於二戰,我覺得不是,日不落帝國的衰落成了必然。

    首先英國為什麼崛起,因為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直接把英國和其它國家變成了兩個時代,憑藉這個優勢,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英國強大了,開始殖民了,殖民的工具也先進了。但是隨著英國的殖民地擴大,英國的攤子越鋪越大,歐洲很多國家的文化我們都知道,不具備很大的包容性,所以英國即便佔領那些土地,那些土地也不是英國的,英國給他們帶來的就是侵略和壓迫,所以就會有無數的人進行反殖民鬥爭。

    英國什麼體量我們都知道,到現在也是個地方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國,殖民需要戰爭,有戰爭就會有物資消耗,就會有人送命。你佔領的大片土地可以吹一吹,但是這也是你的負擔,像那幾百年還有其它的霸主,比如荷蘭,著名的海上馬車伕,就是被戰爭活活拖垮的,打起仗來國內掌握資本的人不僅借給荷蘭政府錢,還借給對方錢,最後拼的是什麼,人口和資源。你掠奪了那麼多真金白銀,那東西很有價值,但是老實講那東西要是真在物資緊缺的時候不當吃不當喝也不能上戰場打仗,掠奪多了國內還通貨膨脹。

    而且你殖民的時候,被殖民的國家慢慢地接受了工業技術了,在其他國家也掌握了技術以後,你的工業革命優勢就不存在了,拼的就是體量,世界上這幾個億萬人口的大國一旦崛起,英國的存在感馬上就沒了,同樣是發揮百分之五十的國家潛力,你就是比不過大國。而在這之後的二戰和馬島戰爭只是加速了英國的消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是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