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燃先生

    古時有個書生,名叫馮玉,馮玉家貧,父母皆為佃農,目不識丁,生下馮玉後,不想讓馮玉跟自己一般吃苦受罪,想讓馮玉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便省吃儉用,讓馮玉棄農從文,做了書生,以期他可以改變自己的命數。

    馮玉也很是勤奮,晝耕夜誦,頭懸梁錐刺股,只為有一天可以金榜題名,但奈何考運太差,加上發揮失常,屢次名落孫山,這次是馮玉最後一次進京趕考了,若還不中,便只得認命了。

    馮玉自老家往京城趕路,走了約有二十幾天的行程,眼看就要到京城了,卻見前面路邊樹上貼著張告示,寫著“此路不通”。原來前些日子下了場暴雨,將路邊山上的泥石衝下,把路給阻斷了,這路兩邊皆是懸崖峭壁,根本無法繞過,馮玉見後,心中很是焦急,唯恐耽誤了考期,問路邊一老伯是否還有其他去京城的路,那老伯說向南走十多里,有座荒山,越過那荒山後一直向前走四到五天的路程便可到京城了。

    馮玉謝過了老伯,向南走去,不一會便來到那荒山處,剛想進山時,卻見路邊樹下躺著一個道人,那道人背靠著樹眯著眼睛在打盹,道衣破破爛爛的,縫的全是補丁,上面滿是油膩,道人旁邊還有一個啃了一半的硬窩頭,一個盛著半碗水帶缺口的碗,馮玉見那道人穿著打扮,覺得定是缺衣少食,朝不保夕的可憐人,盤算著自己的盤纏帶的還有些盈餘,便取出幾文錢來放到了那道人碗旁,轉身欲走。

    道人聽到動靜,睜開了眼,看到馮玉放到自己碗旁幾文錢,顯得很不悅,對馮玉說道:“喂,書生,你幹嘛?”

    馮玉見道人醒了,對道人作了個揖,說道:“這幾個小錢留給道長買幾個饅頭吃吧!”

    道人聽後,不僅不感激,反而惱怒道:“你這書生忒是無禮,當我是乞丐怎的?道爺我從不受嗟來之食,拿走拿走!”

    馮玉不料道人竟是如此態度,好心當成驢肝肺,尷尬之餘,又有些懊惱,暗罵自己真是吃飽了撐的,管他作甚,馮玉撿起地上的幾文錢便向著山上走去。

    這時卻聽那道人說道:“小子你要上山?”

    馮玉見那道人喊自己小子,言語很是輕薄,也有些惱怒,說道:“是又如何?”

    道人滿臉的嘲諷,說道:“馬上就要下雨了,道爺我好心,怕你上山後被淋成落湯雞!”

    馮玉抬頭,見豔陽高照,哪有下雨的跡象,只當這道人在戲耍自己,並未理會他。

    道人見馮玉不理自己,又說道:“那山上妖魔鬼怪甚多,我看你印堂發黑,怕是有命去,沒命回!”

    馮玉見那道人三番五次,言語戲耍自己,動了怒,說道:“你這道人真是可惡,我好心幫你,你卻一再戲耍我,真是忘恩負義之徒。”

    馮玉說罷,冷哼一聲,向山上走去。

    道人笑道:“呦,還生氣了,小心不聽道爺言,吃虧在眼前吶!”

    馮玉上了山,順著山路走了約有一個時辰,這時天色暗了下來,烏雲籠罩,不一會,竟下起瓢潑大雨來,馮玉不由得想起上山時那道人說的話,竟然應驗了,又想起道人還說過山上妖魔鬼怪甚多,心中忐忑不已,後悔沒聽道人之言。

    這雨下的太大,樹下避不了雨,只得冒雨向前走看看有什麼避雨之處,走了一會,身上都溼透了,這時看到前面有座破廟,廟門上的字都模糊不清了,也不知供奉的是哪尊神,馮玉推開廟門進去,裡面雜亂不堪,全是蜘蛛網,也不知多久沒來過人了,正對著廟門有一神像,也不知是誰,馮玉心想拜拜總沒錯,便對著那尊神像三拜九叩,祈願這次大考可以金榜題名,一但榜上有名,必來還願。

    拜完便靠著牆歇息,朦朦朧朧見到一白髮老翁向自己走來,那老翁說道:“我是此廟廟主,亦是本山山神,念你心誠,特來相助。”老翁言罷,朝馮玉遞過來一張紙卷, 馮玉接過來一看,那紙捲上竟然寫著一些考題。

    老翁說道:“此為本次大考的考題,你需細細記下,通曉之後,自可金榜題名。”

    馮玉將那些考題仔細讀了一遍,正欲感謝老翁,那老翁竟消失了,低頭一看,手中紙卷也沒有了,馮玉醒了過來,竟然是個夢。

    但夢中的考題馮玉記了下來,雖然有些懷疑是否有用,但以防萬一,馮玉還是將其研讀透徹,過了約有一個時辰,大雨停了,馮玉繼續趕路,五天後,終於來到了京城。

    又在京城待了幾天,大考開始,那考.捲上的考題竟然真是當日夢中記下的,馮玉筆翰如流,操翰成章,不一會便答完了。

    幾日後放榜,馮玉果然榜上有名,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馮玉被封了官職,走馬上任,開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方知官門水深,官與官相護,貪墨成風,馮玉新官上任,倒還禁得住誘惑,但時間久了,也就慢慢被腐蝕了,心道人人皆是如此,我又何必故作清高,反遭同行厭惡,便也就隨波逐流了。

    幾年後,天子決心清理朝中不正之風,罷黜一批貪官汙吏,按律懲處,馮玉也在其中,按罪當誅,天子賜下三尺白綾,讓其自裁。

    馮玉悔不該當初,涕淚橫流,把白綾系房樑上,正欲自裁,卻聽房門外有吵雜之聲,一道人闖了進來,正是當初進京趕考,荒山前遇到之人,道人說道:“終於找到你了,快醒來。”

    馮玉一頭霧水,不知道那道人在說什麼,那道人拿出一三寸大小的桃木符,放到馮玉額頭,馮玉頓感靈臺一片清明,周遭場景慢慢模糊、消散,馮玉晃了晃頭,定睛一看,嚇得魂飛魄散,自己竟然置身於山林之中,面前一顆參天古槐樹,獨木成林,讓人恐懼的是那樹上掛滿了乾屍,皆是被繩子吊頸而死。

    而自己正手拿系在槐樹上的繩圈,往自己頭上套呢!那道人就站在自己旁邊,道人見馮玉清醒了過來,陰陽怪氣的說道:“小子,我說什麼來著,不聽道爺言,吃虧在眼前,這下信了吧!”

    馮玉尚未搞清是怎麼回事,被嚇得呆若木雞,連話都說不出了。

    "喂,小子,你莫不是被嚇傻了吧。“道人問道。

    “我……”書生剛想說話,卻見那參天槐樹枝葉齊動,颯颯作響,樹下的馮玉頓感陣陣陰森之氣,剎那間,周遭場景又變,自己彷彿來到地獄之中,周遭全是妖魔鬼怪,腳下皆是地獄岩漿,那些鬼怪向自己撲來,馮玉大駭,幾乎嚇得昏死過去。

    這時卻見那道人大吼一聲,雕蟲小技還敢在你道爺面前班門弄斧,從背後抽出一把桃木劍,朝著那槐樹刺去,兩木相觸,桃木劍如切豆腐一般刺入槐樹樹身,竟有紅色粘稠液體順著桃木劍流出,道人將桃木劍抽出,那槐樹一震,枝葉變黃枯萎,紛紛落下,道人拿出一火摺子,將落葉堆積在槐樹附近點燃,頃刻間大火將槐樹引燃,燒的噼啪作響。

    “這……這是怎麼回事?”馮玉心有餘悸,向著道人問道。

    “呦,原來還沒傻啊!”道人戲謔道,然後向馮玉講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馮玉進京趕考,在廟中避雨,朦朦朧朧睡著,根本就未曾醒來,以後發生的一切皆是夢境,是槐樹妖在從中作祟,那槐樹妖本是山神廟後面的一顆老槐樹成精,成精後佔據了廢棄的山神廟,引誘入廟之人吊死,吸收死去之人幽魂以助其修行。

    因無數人在此山之中失蹤,引起道人的注意,猜測山中必有妖邪,便前來檢視,恰好遇到馮玉途經此荒山,見他心地善良,有意救之,奈何自己秉性使然,言語頗為粗俗,適得其反,馮玉上山,道人也就將計就計跟隨馮玉上了山,果然遇到妖邪作祟欲害馮玉,便出手相救。

    馮玉聽罷,朝著道人拱手作揖,以謝道人救命之恩,道人卻擺了擺手,說道:“無需多禮,給點錢吧。”

    馮玉愕然,將先前贈給道人,道人卻不要的幾文錢又遞給了道人,說道:“小生先前贈與道長,道長不要,現在為何又給小生討要?”

    道人對著馮玉翻了個白眼,說道:“道爺我不要嗟來之財,又沒說不要辛苦費,就這麼點?”

    馮玉道:“小生就這些了,餘下的是盤纏。”

    道人嘆氣,直呼倒黴,又在馮玉裝書的箱籠裡搜刮出一些吃的幹餅,揣到自己懷中,然後遞給了馮玉一塊桃木符,說道:“道爺也不讓你吃虧,這桃符可驅邪避災,送你了。”

    馮玉又向道人道謝,然後便下了山。

    幾天後,馮玉來到京城參加了大考,過了幾日出榜,馮玉榜上有名,被封了官,因有前車之鑑,馮玉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拜錯神”

  • 22 # 歷史都付笑談中

    歷史中最詭異的事,我認為就是女皇武則天的墓。作為中國古代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則天死後所安葬的乾陵,讓人很是好奇。

    中國古代是封建帝王制度,皇帝死後會陪葬許多的陪葬品。武則天也不例外,許多盜墓者,聞風而來,想要挖取女皇陵墓中的寶藏。從古至今,她的墓經過無數次的挖掘,用火藥炸過,用鐵鍬挖過,到今天都完好無損。真的很讓人驚奇,這個墓是用什麼製作的?

    在五代十國期間,溫韜將唐朝的皇陵幾乎挖掘了,他也動了挖掘乾陵的念頭,於是光天化日之下帶領手下去盜墓,但是在上山的時候下起了大雨,雷聲震天,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可能一代女皇的陵墓有神人庇護,不允許任何人來破壞它。

  • 23 # 環球趣歷史

    大明王朝的滅亡竟然是因為一隻雞?一隻雞竟然成了大明王朝滅亡的導火索。

    我覺得這件事是真夠神奇的。

    大明朝在世界上存在了276年。在這276年裡,沒有外國親戚的政治動亂,沒有藩國的分離主義政權,無論有多大權勢的人想殺人,也沒有太監廢皇帝的荒唐事。

    明朝堪稱史上最有氣節的朝代,連和親納歲都沒有過。

    這樣一個強勢的朝代,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可能是一隻雞成為了導火索。讓我簡直不得已的要深入探究瞭解下。這隻雞的背後的故事。

    以下正文:

    其實呢:這隻老雞本來只是健康地生活著,但是有一天晚上突然被殺了。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雞被殺,也就是人為的,我們現在也都吃雞,如果是鄰居朋友之間因為一隻雞被殺了也不會因為什麼,頂多也就是開個玩笑,出個幾十塊錢,當然這是在農村的事了,城裡肯定是不能養雞的,好了,迴歸正常)

    前面說到這隻雞被殺了,活的好好的被殺了,肯定不樂意的,雞肯定不是不樂意,而是住人不樂意了。

    這也正是,這隻老雞的背景很強,能跟背景很強的人打交道,想肯定殺雞的人也不是普通人,所以結果非常嚴重。

    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一隻老母雞帶來的事件,一家大事業大家庭被滅亡,一個國家也走向了滅亡。

    當時大明朝將軍的祖大壽被金軍關在大淩河城。

    緊急需要援兵去支援了。

    於是,擔任巡撫的炮兵第一司令官孫元化率領大將孔有德前往支援軍隊。

    當時的炮兵第一司令官孫元化在州駐紮時,重用了遼人。這使山東人相當不滿,到處排除這些所謂的外來者。

    因此,孔有德在帶領遼兵一起行進時,遭遇了一路上處處閉門令市輟的場面。這切斷了孔有德率領的部隊的食源,忍耐著飢餓前進。最後一個士兵忍不住了。肚子餓計程車兵搶走了山東望族王象春家丁的雞。

    王象春這個人物,在萬曆38年(公元1610年)成為進士第二位,成為堂堂正正的榜眼。那個家族也是當時山東省的名門豪族,有著相當的勢力。王象春的家來雞被路過的遼兵奪走,依靠王家的勢力一口氣來到了家。

    孔有德知道自己手下偷雞得罪了王族。心中阻礙了王家的當地勢力。因此,孔有德把搶雞計程車兵“透過箭遊營”的行為引起了部下士兵的不滿。

    他們什麼也沒做,直接毆打和毆打了王家橫行霸道的那個家臣。孔有德這時也慌了手腳。我想先斬後奏,先揍一頓。但這時,士兵們情緒高漲,並不認為矛盾會加劇。

    王象春的兒子更加囂張,對這件事不依賴。

    此時的孔有德感到陷入了困境。然後被別人煽動了。不由得怒火中燒,惡從中來,直接率亂兵滅了王家。

    此時,孔有德的部下正式成為了叛亂軍。我和城內的遼兵一起登上了州城。

    這個反叛在正式儀式上揭開了明朝滅亡的序幕因為發生在吳橋,所以歷史上被稱為吳橋兵變。

    吳橋兵變導致登州防禦後金十萬大軍全軍覆滅,然後孔有德率軍歸順後金,並帶去了炮兵司令官孫元化發明當時最先進的大炮。

    這又使當時明代對後方失去了唯一的優勢。

    中央和軍隊沒有統一的財政管理政策,士兵沒有保障也沒有尊嚴,大明的滅亡實則早已註定。

    這一切的根源都不得不說是那隻老母雞。你說這隻雞霸氣不霸氣呢?

    其實生活中有的時候很大的一些事也是由於一些小時前導致的,從小的矛盾升級成大矛盾,最後老死不相往來的都有。

    不是有句話是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想成大事的,還得要心態好,穩住性子,不然你說這一隻雞導致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滅亡。

    雖然不是直接的,但是絕對是間接性的。

    難怪十二生肖當中沒有大象這麼龐然大物的動物,居然有雞,可謂不一般啊。

    希望看完的你,平安健康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裡晴雯為何要撕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