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跑步超哥
-
2 # 投之以木桃
一篇小令,短短六句,卻幾度轉承,時時宕開一筆,勾勒出一幅曼妙的早春圖景。這圖景裡,還有輕輕的二人對話,勝似電影鏡頭般的表現手法,卻出自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詞人之筆,是為詩意。
我們來看看這幅電影長鏡頭般的芳春意境:
昨宵雨狂風猛(一個“疏”字,非通常稀疏之意,而指疏放疏狂)。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下起來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憂,賴以排遣。酒喝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一覺醒來,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還餘留在夢裡,半起未起之時,便想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
這時,她聽得外間的侍女收拾房間,啟戶卷簾,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便急忙問她:窗外的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看,回頭笑道:“還好還好,一夜又是風又是雨,可海棠一點兒沒動!”女主人聽 ,嘆道:“嗨,你可知道什麼?你再細看——難道看不出那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
3 # 鈺姐的書齋
我是鈺姐,我來回答。
一、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李清照,被譽“千古第一才女”,可謂實至名歸。她首開婉約詞派,成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獨樹一幟、清新韻美,將“語盡而意不盡,意不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 了頂峰。我們來欣賞她的經典作品《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二、賞析《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1、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作此詞時,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燦爛如花、春夢初回和滿懷情思的時節,少女心思更多了一份敏感與細緻,也更多了一份傷春和惜春。
如花般的年紀,自然對花生成憐愛。民國才女張愛玲曾被胡蘭成誇作“臨水照花人”,讓張愛憐深陷愛情、難以自拔。李清照一生鍾愛海棠,而且以花自喻,自是格外憐惜。
“昨夜雨疏風驟”,晚上下起了雨,雖然雨點稀疏不稠密,但卻是狂風大作,吹個不停。這突如其來的風雨,讓她心煩意亂。本來女兒心思就敏感,如今更讓她惱得不能入睡了:“那滿院海棠該咋辦?”
她一眼看到放在桌上的酒杯,開始吃將起來,並藉著愁緒又多喝了幾杯,幾番下來,李清照酒喝得有點多了。於是她便枕著孤夜的風雨,悄然進入夢境。一夜沉睡後起來,天已然大亮,雖然她還有些醉意,但昨日之景仍然縈繞在腦中。
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李清照早上醒來,雖然仍有醉意,卻仍然惦念院中海棠。於是試探著問正在捲簾欲進屋的侍女:“昨夜的海棠花怎麼樣了?”一個“試”字,寫出了李清照試探性的小心翼翼的敏感心思。
其實,心思敏銳如她,聰穎敏感如她。她豈能不知一夜雨疏風驟後的海棠花是怎樣的情形。此時她的這一問,有點自我安慰和心存僥倖之感,她不敢親自去察看愛花,不敢面對凋落的悽美。
因為海棠是她一生鍾愛的花,她沒有勇氣面對,儘管還心存僥倖。如花的年紀,愛花惜花,又以花自喻。而如今要面對海棠的凋落,任誰都擔心,任誰都難以承受,即便她是李清照。
然而此時,侍女只是回頭望了院中一眼,便笑著回答李清照:“海棠花依舊象之前那樣鮮豔美麗。”
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兩個“知否”重疊用,寫出了李清照嗔怪粗心的傻丫頭。面對李清照極致心思的試問,捲簾人未經細心察看,只是漫不經心的回答:“海棠依舊”。不但沒慰藉到李清照的淺愁,反而更增添她的傷悲。
這一主一僕的對話,捲簾人淡漠粗心,李清照聰穎細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不勝唏噓。詞末也是我們意料的,李清照糾正了海棠花的結局:“知道嗎,知道嗎?應該是綠葉更加豐潤,而紅色的海棠花卻已經凋零很多了。”
“綠肥紅瘦”一詞一直為後世人所喜愛和引用,是詞人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鈺姐發現在李清照詩詞中,她常用形容詞替名詞來書寫,這種手法感覺很有詩詞意境,又有文學魅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語李清照每個時期的作品都堪稱上乘。前期詩詞清新亮麗、活潑靈動,後期歷經丈夫離世、顛沛流離後,詩詞風格逐漸趨向感傷、抑鬱多愁。她的詩詞除了婉約大氣的女性柔情外,還有精忠愛國、男女平等等巾幗豪情。
因此,她的佳作和她的積極人生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END)
-
4 # 諸葛乾巖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絕句婉約詞風流派的佼佼者,幾個字詞之間,儘可想象這個美麗的場景躍然心頭,就像一杯酒,每個喝過都有心靈的共鳴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這是平淡的敘事拉家常;試問卷簾人 海棠依舊,突然想起海棠是不是被吹落;點睛之筆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這一句既有色彩 又有動感 又有想象空間,美不勝收的畫卷,美人晨起問海棠
-
5 # 歷史趣舍
李清照 是我國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號易安居士。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了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李清照的詞不是很多,流傳至今的不過也四五十首,但每一首都很工整,可以說是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儘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訊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
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捲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
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
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這首詞,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
6 # 花狸貓mm
昨天晚上下大雨,這種風雨天氣,李清照喝多了。
第二天,她問丫頭,外面的海棠怎麼樣了?丫頭回答,和以前一樣!
李清照說:你知道嗎,我就是不看也知道,花被風雨打沒了!
這首詩是一個風雨天后,主僕兩個人關於海棠花一問一答的場景,很浪漫,很溫馨!
丫頭為什麼說謊?是因為李清照喜歡海棠花,如果丫頭告訴她,海棠花被風吹雨打了,怕李清照傷心!
李清照為什麼要揭穿謊言呢?因為李清照告訴丫頭,她要面對現實,不自欺欺人!
非常優美的詩句,每次讀都能體會當時的場景!
-
7 # 文子心語
李清照,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女詞人。她在詩、詞、文都很有成就,但主要成就是詞。她的文集和詩集久有失傳,詩文只有一些鱗片斷句儲存下來。
現在輯錄的《漱玉詞》中的四十多首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李清照前期的詞,主要寫她少女、少婦時的生活,情調明快妍麗,但也時有抑鬱。名篇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點絳唇》(“蹴罷鞦韆”)等。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詞人的一首小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這首小令,透過詞人和捲簾人的對話,表現了詞人的惜花傷春心情,十分傳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是說詞人在昨天夜裡多飲了一些酒,因此睡得很熟。今晨醒來,還有殘酒未消。但她彷彿覺得昨夜雨量雖然不大,風卻颳得很緊。一覺醒來,天已大亮,突然想起昨夜風雨,擔心園內的花兒不知怎樣了?
在這裡,詞人很自然地引出“試問卷簾人”這一句。
可是,這個正在忙著捲簾的侍女無心去看,只是漫不經心地敷衍著隨口回道:“海棠花還是老樣子,依舊盛開。”
詞人不同意捲簾人的說法,便嗔道:“你知不知道,現在海棠不是依舊,而該是綠肥紅瘦了。”
詞人用“綠肥紅瘦”來形容“雨疏風驟”後的海棠,給這首淡描的小令,在最後抹上了濃豔的一筆,形象很是鮮明。讓讀者感覺到了雨後風停的海棠不是依舊,而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詞人的惜花、傷春心情也在這四個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有情感,詞人的才華均溶入小令中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中,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
這首小令的語言清新,詞意雋永,明白如話。如:“知否?知否?”純屬口語,在這裡疊用,卻非常自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讓整首詞的意境得以昇華,用“肥瘦”來代替葉子和花朵,一瞬間將詩詞帶入了全新的境界之中。暗指春光無限好,只是一瞬間;青春多珍貴,無奈風雨多。詞人對濃郁的傷春之情,躍然紙上。體現了李清照純淨的心靈和高雅的生活態度。
-
8 # 錦繡詩詞書畫
多少個滴雨的清晨,看著窗外飄落的花瓣,便會想起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彷彿屋簷上的雨,還滴落著千年前的睏倦,海棠花依然在雨中氤氳一絲夢幻,你是否偶爾還會聽見那個醉意朦朧呢喃的聲音: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如一幅動態畫卷,帶著落花的疼惜開在春天的雨霽,
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描寫因為昨夜風狂雨急,憂心庭院裡剛剛綻放
的海棠會枝離花碎,便以酒酣的迷離讓自己入睡,即使酣然沉睡,醒時依然醉意垂垂,看風中簾動,更是擔心窗外一樹海棠花,是否在風雨中零落。
充分詮釋了作者的惜花傷春之心情。
試問卷簾人,海棠是否依。怕花落於風雨,於是,便試著問正在捲簾的仕女,
窗外海棠是否如昨日花花灼灼,她希望回答是肯定的,但她更知道那樣的風雨,
今日之時也只能是花花落落,枝上綠掩,滿地殘紅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
這首小令,雖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真可謂:“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李清照不愧為千年才女!
-
9 # 孤竹國人1
這是一首表達女主人公惜春的小臺。這首詞只有廖廖三十三個字,內客卻十分豐富,幾句極具個性的人物對話為人們描摹了一幅生動逼真頗具情趣的生活畫面,刻畫出女詞人敏感細膩,對美好事物關切體貼的心態。昨夜雨疏風驟一詞,既新鮮又形象,既含蓄又凝練,給讀者的印象尤為鮮明。
-
10 # 秋嶠
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從字面解析應是:昨夜雨點孑非常大,風颳的非常猛。(疏:稀疏,如果是細雨那肯定是密密麻麻分不清間隙。豆大的雨點,正因為有間隙人們才能分辨。驟:急,猛。)我睡的深沉,直到早上醒來,酒勁都還沒有完全消除,等到早上侍從來捲起窗簾,我隨口問了句:昨夜風雨,海棠怎樣?她看了眼說:″還好,和昨天差不多。”看上去表面還好,但你知道嗎?你曉得嗎?盛開的花瓣一定都被風雨摧落了,花朵肯定少了許多而顯得綠葉多了起來。
其時,作者一定是經受了某種打擊。但經受一番痛苦後,毅然表現得更加堅強。外人從外表上看來又怎麼知道自己內心的打擊和痛苦呢。
-
11 # 哈利星座秀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何賞析? ?
李清照:
本人非常喜歡李清照的詞,李清照被譽為“婉約派鼻祖”,可以說是千古第一才女,家庭出身書香門第,少女時期的李清照非常俏皮、可愛。這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膾炙人口,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
李清照詞的風格分為幾個階段,這首詞是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所寫,語句優美,李清照少女時期無憂無慮,說李清照是仙女都不為過,這個時期她的詩也是如此,讀完後如春風拂面一樣的舒服,彷彿字裡行間都存在著歡快跳躍的少女一樣,細細品來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1、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這兩句詞首先描寫了時間環境,風蕭蕭雨疏落,有一種傷春之情。李清照為人善良,特別不忍看到海棠花凋謝,故把酒以消愁緒,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濃睡”與“殘酒”表達了作者昨夜因為海棠花凋謝,心中極為難過,喝了不少的酒,此刻醒來依然慵懶惺忪。
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李清照知道外面的海棠花已經被吹落,“試”這個字寫出了李清照對海棠花凋落滿地的場景不忍親眼所見,所以喚來侍女前去檢視,但是侍女沒能瞭解李清照的心意,就隨意說了一句,海棠還跟昨天一樣,李清照海棠花經歷風吹雨打還會沒事嗎?這裡的一主一僕,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李清照心思細膩,捲簾人有些粗疏。
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句詞流傳頗為廣泛,李清照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你這個粗心的丫頭,你不知道,海棠花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對嗎?這句詞也是整首詞的“傳神之筆”,寫出了李清照在屋裡能猜測到外面的景象,那種傷春之情,心思細膩之情,對海棠花的認知,喜歡的程度,對海棠花凋落的難過之情,僕人的粗疏,沒有自己這麼細膩,對自己的感情波動沒有察覺,對上面的那句詞,也是相呼應的。
總結:
李清照本首詞雖然是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所做,但是也寫出了李清照的傷春之情,感情的細膩。借酒醒之時表達自己的傷春之情,對春的熱愛。
李清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藝術能力深厚,字字盡顯傳神之妙。
—END—
-
12 # 快樂人生40206654
但也被人質疑過,說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睡得那麼深沉怎麼會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難道風雨之後海棠還會依舊?
後來又有人為李清照的惜花之情而感動,說:不是詩詞不通順,錯就錯在侍女的粗心大意,雨疏風驟後海棠花的莊姿怎麼會依舊呢?還是惜花人明白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詩詞的寓意有多深?眾說紛紜,我才疏學淺不敢妄評。但有兩點是美得超群:且不談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李格非是當代的著名學者。因為她的作品問世都是來自於她的好丈夫趙明誠不拘一格的大力推薦,才得以廣泛流傳。古代才女很多,閨中詩詞,有多少丈夫願意讓妻子超過自己,而且趙明誠常常把她的詩詞和自己的詩句放在一起,拿出去給人評論,何況那是個男尊女卑的朝代。嫁到這樣的丈夫,一旦失去,怎不叫《孤雁兒》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醒時空對燭花紅。這就是人性的真,人性的美!
其次是惜花人的愛美之心,張愛玲的三恨,一恨鰣魚有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有香無香,風雨後有莊無妝都是惜花人的最愛!任何欣賞美的東西,只要沒有功利心,就是純天然的美!昨夜雨疏風驟後,海棠雖然已是紅消香斷,惜花人依然仍看到綠肥的春天!
-
13 # 亦有所思
此問答來難絕妙,只緣賞析已無缺。
因為網上關於這首詞的賞析多如貪官庸吏,想要不受那些賞析的影響而寫出賞析簡直不大可能!
從全詞來看,這首詞應當寫於她結婚之前,為什麼這樣說涅?因為兩句“濃睡不消殘酒”以及“試問卷簾人”。
首先,李清照成婚後先是居住在汴京,做為新婚兒媳,實在是沒有理由睡懶覺,而且還在頭一天晚上喝大酒,而且從詞中來看,喝得相當哈皮。既然是汴京成婚,估計應當和公婆居住在一起吧?怎麼可能不在乎形象?李清照如此灑脫生活只能存在於兩個時期,一是婚前,因為老爹李格非寵著(女兒奴一個),二是青州隱居期間,沒有父母跟著,老公也寵著(寵妻狂魔一個),所以自然可以為所欲為。
如果說此詞做於青州隱居期間,似乎也說得過去,畢竟趙明誠曾經負笈遠遊過一段時間(那首醉花蔭也是寫於這個時期),但有一個“捲簾人”,所謂捲簾人就丫環的意思,李清照無論是在汴京,還是在青州,生活都極為簡樸,因為所有的銀子都用來買各種書藉和文玩,為此甚至不惜當掉衣服,所以我說,單獨養一個貼身丫環的可能性並不高。
但是這個丫環確實存在,因此按照排除法,這首詞應當是做於新婚之前。
此詞好在哪裡?
好在音律美到爆表!
全詞除了“捲簾”二字以外,每一組中的每一個字韻母都不相同,所以哪怕按照現代發音讀來來也如一首小提琴曲一般婉轉清靈,叮咚悠揚,宛如天籟一般。只要細品就不難發現,疏和驟兩個字,睡和消再加一個殘字,問和簾兩個字,知否二字,卻道後面的一個語氣停頓,棠和依二字,還有最後的肥和瘦,尤其是肥字,除了杜少陵的“紅綻雨肥梅”以外,千古以來,能精準用這個“肥”字的人李清照是第二個!
且古人常說,李易安以口語入詞,
口語入詞,創作詩詞,最難之事莫過於此!
-
14 # 劉海波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辭面勾勒寫詞時間與環境,昨夜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故把酒以消愁緒,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 “雨疏風驟”十分恰切地寫出暮春時節,風蕭蕭然而雨卻是疏落,渲染了詞人花下醉酒的悵然之感。即便把酒過後的酣睡濃甜,但仍難“消殘酒”,寫出詞人此刻的慵懶惺忪。
詞人喚來侍女“試問卷簾人” 轉折巧妙精當,靈動自然。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地,卻又不忍親見,一個“試”字,將詞人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究竟的矛盾心理,刻畫得貼切入微,真實可感。孰料, “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讓詞人喜出望外卻又無奈黯然, “卻”字道出了“捲簾人”不解詞人心以及詞人的意外之喜,詞人的細膩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對比。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捲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2020.02.23
-
15 # 森林影吧
李清照,宋代的大才女,這首詞是她的早期作品,李清照其人一生素愛文學,也是一位難得能千古流傳的詞人。
李清照一生詞作流傳下也就四五十首,但她的作品都稱作精品,
〈如夢令〉更是詩詞中極品,這首詞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愛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
這首詞雖此六句,字三十三言,卻生動的表達了作者對花的憐惜,作者因惜花而舉杯痛飲,是一種即細膩又豪放的個性,使人不住的在想她當時的心情,試問這是一位多麼浪漫的女人,才能寫的出如此內心的曲折委婉的表達,層次分明,感情豐富,給人無限的遐想和仰慕之情。
-
16 # 最美是詩詞
【如夢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詞,全篇僅僅六句三十三字,卻寫得曲折委婉、層次分明,意味深長。以景襯情、輕靈新巧,對人物情緒的描述貼切入微。
-
17 # sunjin6278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寫得很直白,很大白話,讓人一看就懂。正因為它的直白大白話,才讓人人都能看懂欣賞。正所謂千人千面,人心不同,自然理解不同。青春年少者,應體會出這是少女懷春不堪歲月煎熬之作。你想啊,昨晚上雨點希疏,風卻很猛,滿院的海棠花如何經得驟風吹打?作者也正如海棠花一樣,在這雨疏風驟中煎熬。寂寞難耐中,只好借酒澆愁,誰知喝著喝著,竟喝多了,不覺沉沉睡下。一覺濃睡,醒來已是天明,酒勁依然未下,滿滿的擱在心裡就更難受了。我的海棠花呢?經過昨夜的雨疏風驟,會怎樣呢?情形一定很糟糕吧?試著問問卷簾而入的丫鬟,她卻說海棠花和昨天一樣美好。這粗心的丫頭,咋就這樣不體會我的心呢?你知道嗎?你知道嗎?海棠花一定是葉密花稀了。我的心現在也正如海棠花一樣,茫然若失,紅意依稀了。我的那個驟風摘花的他究竟在哪裡呢?當然,若是新婚少婦,自然又當是另一翻解釋了,這裡就不再蹩述。不懂詩詞,不會欣賞,只能胡亂附會以應邀了。慚愧慚愧!
-
18 # 都龐逸事
賞析《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作此詞時,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燦爛如花、春夢初回和滿懷情思的時節,少女心思更多了一份敏感與細緻,也更多了一份傷春和惜春。
如花般的年紀,自然對花生成憐愛。民國才女張愛玲曾被胡蘭成誇作“臨水照花人”,讓張愛憐深陷愛情、難以自拔。李清照一生鍾愛海棠,而且以花自喻,自是格外憐惜。
“昨夜雨疏風驟”,晚上下起了雨,雖然雨點稀疏不稠密,但卻是狂風大作,吹個不停。這突如其來的風雨,讓她心煩意亂。本來女兒心思就敏感,如今更讓她惱得不能入睡了:“那滿院海棠該咋辦?”
她一眼看到放在桌上的酒杯,開始吃將起來,並藉著愁緒又多喝了幾杯,幾番下來,李清照酒喝得有點多了。於是她便枕著孤夜的風雨,悄然進入夢境。一夜沉睡後起來,天已然大亮,雖然她還有些醉意,但昨日之景仍然縈繞在腦中。
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李清照早上醒來,雖然仍有醉意,卻仍然惦念院中海棠。於是試探著問正在捲簾欲進屋的侍女:“昨夜的海棠花怎麼樣了?”一個“試”字,寫出了李清照試探性的小心翼翼的敏感心思。
其實,心思敏銳如她,聰穎敏感如她。她豈能不知一夜雨疏風驟後的海棠花是怎樣的情形。此時她的這一問,有點自我安慰和心存僥倖之感,她不敢親自去察看愛花,不敢面對凋落的悽美。
因為海棠是她一生鍾愛的花,她沒有勇氣面對,儘管還心存僥倖。如花的年紀,愛花惜花,又以花自喻。而如今要面對海棠的凋落,任誰都擔心,任誰都難以承受,即便她是李清照。
然而此時,侍女只是回頭望了院中一眼,便笑著回答李清照:“海棠花依舊象之前那樣鮮豔美麗。”
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兩個“知否”重疊用,寫出了李清照嗔怪粗心的傻丫頭。面對李清照極致心思的試問,捲簾人未經細心察看,只是漫不經心的回答:“海棠依舊”。不但沒慰藉到李清照的淺愁,反而更增添她的傷悲。
這一主一僕的對話,捲簾人淡漠粗心,李清照聰穎細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不勝唏噓。詞末也是我們意料的,李清照糾正了海棠花的結局:“知道嗎,知道嗎?應該是綠葉更加豐潤,而紅色的海棠花卻已經凋零很多了。”
“綠肥紅瘦”一詞一直為後世人所喜愛和引用,是詞人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鈺姐發現在李清照詩詞中,她常用形容詞替名詞來書寫,這種手法感覺很有詩詞意境,又有文學魅力,可謂一舉兩得。
-
19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平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對這首小令,“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蔣一葵堯山堂外記》),可見其影響之大。
起首淡筆帶出“昨夜”,令人聯想到詞人當時的情態。風雨之夕,她必有一番心事,以至以酒消愁,到天亮時仍“殘酒”未消。那麼,她醒後所關心的又是什麼?作者透過主僕間的一問一答,巧妙地暗示出女主人公所關心的是風雨後的海棠花。“試問”一句,顯出女主人特有的認真、細心和關切,一種戀花惜春、惴惴不安的情態躍然紙上。“卻道”句則活畫出侍女漫不經心、天真無邪的神態。兩相映襯,把素養、心境各異的主僕兩人形象展現無餘。這兩句中省去了問話的內容,只寫倚女答話,這樣處理頗具匠心。因為侍女的答,正是主人所問,故由所答不難推知所問,這樣既精煉了文字,又使語句頓挫有致,不落繁俗。
末兩句是主人對侍女回答的反應。疊用“知否”,是加強語氣、表示急促和肯定,對侍女的漫不經心略帶責備。在沒有直接觀察的情況下便脫口而出作出判斷,這自然出於生活經驗和對花事的關心,但與女主人惜花憐春之情息息相關。肥”、“瘦”二字,通常被用來形容人或動物的體態,作者在此卻移用於花木,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春夏之交的典型特點,非常生動形象,給人以新鮮感。一個“肥”字,把經過幾番春雨滋潤過的綠葉肥碩、色澤鮮明的形態凸現了出來;而一個“瘦”字,又十分傳神地畫出了春花幾經風雨後日見萎縮和零落的容貌。女詞人的心態也就在這一肥一瘦的對比中隱隱約約地透露了出來。那海棠的命運,不正與人生青春易逝、紅顏難駐的傷感,有著某種極為相似相通的地方嗎?
-
20 # 獨上青樓
風呼呼地颳了一宿,也沒下多少雨。實在無聊,又喝大了,晚上睡得很沉。上午九點多醒了,還有點暈,不想起。明誠挑簾兒進來,小聲說:早餐做好了。我問他院子裡情況如何?他說:都他媽颳倒了,就剩一顆海棠花了。還一個勁地問我:你知道嗎?你不知道吧!你穿綠色的衣服顯肥,紅色的衣服顯瘦。
回覆列表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江梅已凋謝,柳絮初生。窗外飄來陣陣少女的銀鈴般的笑聲,那是一群少女在追逐嬉戲,李清照不停地問自己,為何不同他們一起玩耍?視線透過紗窗,發覺院子裡的花兒早已破敗凋零,只有鍾愛的海棠依舊翠色慾滴。這首詞是古代詞壇中著名的一首傷春惜時詞,它清新脫俗,用寥寥三十三個字便將少女惜春傷時的情懷拋了出來,令讀者無不感慨動容。
“昨夜雨疏風驟”,春暮昨宵,雨狂風驟。少女敏感的心思原本就為惜春,而此時,天公作美,風雨驟至,零亂了庭院中的落花,詞人望了一眼桌上的酒杯,心中五味雜陳,不知不覺,竟已酒醉。於是,她枕著孤夜寒雨,悄然入夢。一覺醒來,天已大亮。雖然濃烈的酒意還在,但思之昨夜心情,詞人連忙起身,詢問身邊人,“海棠花還好嗎?”
“試問卷簾人”中的一個“試”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李清照那細膩的心思,看來,李清照對海棠花的喜愛太深了。身邊人一句漫不經心地說:“海棠依舊”,非但沒有慰藉她的心靈,反而讓她徒增了幾分憂愁,如此疾風驟雨,海棠花怎麼安然無恙?
終於,在詞的末尾,早已料定的局面,還是李清照自己說了出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場雨過後,院子裡一定一片狼藉,花兒一定已經被風雨摧殘了,而綠葉在雨水的滋潤下一定更加肥碩了,自己心愛的海棠花,不用看,一定也只剩點點殘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