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晉陽原

    本來天下有德者居之。爭正統實際上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一個惡文化。政治勢力重視的不是它為老百姓為社會的發展做了什麼有利的事情,而是其前輩立了什麼功勞,而又堅持既然前輩有功勞,後輩就要繼承其功勞,享受其利益。至於後輩是否有德行是否對當下社會有功勞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如似乎,政治人物就不斷爭正統,甚至不惜編造歷史謊言來證明前輩正確前輩有大功前輩是正統的,進而後輩可以繼承其正統。說白了,無非是自私自利為一家子的利益考慮。其實在三國,曹魏惡劣地推翻了漢,他們有繼承關係嗎?沒有。劉備自立為漢,其與原來的漢也沒有什麼關係,孫權也一樣。所謂正統無非是後來的政治勢力咋乎老百姓的手段。其實,天下有德者居之,又爭什麼正統呢。或者,天下是人民的天下,統治者是僕人,又有什麼正統好爭呢。

  • 2 # 人月半

    首先需要判斷,正統是怎麼定義的。歷來各個朝代的更替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也就是旗號。當你打著旗號的時候,什麼戰爭都是可以的。

    項羽為什麼要把熊心拉出來造反,人家明明是個放羊的,因為楚懷王就是他打出的旗號,聚攏人心的手段。

    話說回來,什麼算是正統,一個人非常重要,他開啟了禪讓的先河,沒錯就是王莽,王莽建立的新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新莽政權一直被認為是謀逆者,王莽篡漢。

    實際上,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王莽是透過符命禪讓和平接管的西漢政權。這點非常重要,要承認,後面很多朝代都是透過禪讓得到的,因為這就是正統,唐朝,就是公元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給唐高祖李淵的,宋朝趙匡胤也是周恭帝柴宗訓禪讓得到的。

    回過頭來,東漢末年,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文帝曹丕後,曹魏政權就是正統了,而且是兵不血刃拿下的。此時的天下雖然沒統一,但是正統就是魏國,無可爭議。

    再往後走,1年後,公元221年,漢室宗親劉備建立漢朝,為了區分後人叫做蜀漢。此時的正統就不再是魏國了,轉成漢了。為什麼,因為理論上劉備是要恢復漢室江山的。

    王莽篡漢,劉秀建立東漢;曹丕篡漢,劉備建立蜀漢;是不是似曾相識,只不過劉秀成功了,劉備失敗了,王莽一直揹著篡漢的惡名,曹丕怎麼沒有。當時人心思漢,在一定程度上醜化了王莽,在北宋時期,很多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醜化曹魏政權的正統地位,拔高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這也是後來的三國演義為什麼褒劉貶曹的原因。

    所以問題要區分對待,不能明確說誰是正統,歷史畢竟是勝利者書寫的,建國後,我們的一些歷史學家一直在肯定新莽政權的正統地位和貢獻。如果非要說的話,我認為,魏國的正統地位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蜀漢取得了勝利,那麼魏國的正統地位只有1年。

    ps:西晉也是透過晉武帝司馬炎武力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的,而且西晉統一了全國,所以西晉是正統是沒問題的,反推過去,魏國是正統。

    寫了很多,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純屬胡湊,如有雷同,你咬我啊!

  • 3 # 大漢司隸校尉

    當然是魏,都城正統,還是透過禪讓。況且天下十三州擁有九州還多。人口各項其餘兩國加起來都抵不上。易中天在易中天中華史所說魏國能叫做魏朝,其餘兩個,只能稱為國家!禪讓是一個很重要的標誌!!

  • 4 # 求圖55

    嚴格意義上講和後人對歷史的傳承與延續看來曹魏更為正統,原因如下:

    一、禪讓:曹魏屬於名正言順的禪讓,而廢帝(漢獻帝)仍在世時劉備就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稱帝。

    二、疆域:曹魏擁有東漢大部分疆土,而蜀漢只有偏安一隅的蜀地。

    三、國都:曹魏的都城仍是洛陽,而蜀漢則另定都成都。

    四、傳承:曹魏禪讓晉並統一後,進入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仍稱北魏及後魏;而蜀漢則沒有了後來。

    北魏小貼士:

    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鮮卑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稱王建國,至534年魏孝武帝兵敗逃往長安投奔宇文泰,歷經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雲中,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398年,遷都於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拓跋宏493年起遷都洛陽,大舉改革。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 5 # 閒話兩晉南北朝

    思考了一下,認為魏國是正統。

    一、魏國是直接由東漢禪讓而來,東漢是之前的正統王朝。

    有人會說這曹魏代漢名為禪讓實為篡位,但是確實是曹操統一了北方,天下歸屬於勝利者,沒有問題,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天厭漢德,數歸於魏。風水輪流轉,不一定非得要老劉家當皇帝。如果認為禪讓就不是正統的話,那後面的隋唐宋就都不是正統了。

    二、曹魏定都洛陽,疆域囊括整個北方。三國時期,北方還完全是整個中國的各種方面的中心。尤其要說的是文化,文化最發達的地方是北方,當時北方是整個中國的文化中心。而蜀漢定都成都,也就只能算是一個偏安政權,蜀國的疆域有好多還是不毛之地,文化受到中原文化輻射的基本也就是成都平原一帶,境內其他地方都是未開化之地。

    三、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會有魏蜀正統之爭,而吳國更本就不考慮,因為劉備自言是漢宗室,有漢朝血統,而吳國跟漢朝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但是劉備的是否是漢朝宗室是存疑的,無法確切考證,當然蜀國的正統性也就受到質疑。

  • 6 # 流沙鐵騎

    魏國,獻帝雖是被逼,但還是讓位給了曹丕

    三國志也是以魏國為中心

    劉備是皇室,但並不是皇帝的兒子,但他卻稱帝了

    吳國基本龍套國

  • 7 # 羽戈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我貼一段讀書札記,讀的是金文京《三國志的世界》。】

    正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在今天,就是代表真理,代表人民。擱在三國,就是誰有資格繼承大漢王朝的王統,答案只有兩個,一是魏國,二是蜀國。以魏國為正統,那是因為,曹丕建立魏國,來自漢獻帝的禪讓,從程式上講,漢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國手上;以蜀國為正統,那是因為,劉備姓劉,號稱劉邦的後裔,漢獻帝得叫他叔叔,從血統上講,乃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那些年來,他始終以興復漢室為政治旗幟,在蜀地——就是四川——建國,國號還是“漢”,史稱“蜀漢”,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正如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他說自己是正統,誰能否認呢?

    算起來,關於三國的正統之爭,已經持續了千餘年。每一次爭論,每一種主張,都有其歷史背景和糾葛。最早一本寫三國的書,是陳壽的《三國志》,以魏為正統。這不僅因為陳壽動筆之際,處於西晉治下,晉朝的政權,來自魏國禪讓,所以他要尊魏貶蜀;更是因為,陳壽雖出身蜀國,不過他和他的老師譙周,對蜀國都沒有多少忠誠感。說及譙周,我給大家念兩句詩,一是溫庭筠《過五丈原》:“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二是羅隱《籌筆驛》:“千里江山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不用解釋,都能聽出來,詩人在嘲諷譙周不忠。話說譙周這個人,乃是蜀國最有學問的人之一,人稱大儒,官居光祿大夫。他曾直接拿劉備和劉禪的名字開玩笑:“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是,劉備和劉禪,從名字上看,就是“準備禪讓”,暗示蜀國將被魏國所取代,這種話簡直大逆不道,正可見譙周對蜀國的態度。後來姜維北伐,他大力反對,鄧艾攻蜀,他則力排眾議,勸說劉禪投降。陳壽作為譙周的學生,其思想深受老師影響。此外,陳壽貶低蜀國,還有一個原因,據說陳壽的父親,曾受馬謖——就是《失街亭》裡的參軍馬謖——連累,被諸葛亮嚴懲,因此陳壽懷恨在心,對蜀國和諸葛亮大加貶斥。當然這近乎流言,無法考證,大家姑妄聽之。

    《三國志》出自西晉。等到東晉,習鑿齒寫《漢晉春秋》,則以蜀為正統,這是第一本以蜀為正統的史書。東晉不也屬於晉朝麼,為什麼突然轉向呢?金文京分析道,東晉屬於偏安政權,北方被異族佔領,不得不偏安於南方,與蜀國有些相似,以蜀為正統,其實是為自家政權的正當性辯護。

    到了宋朝,魏國與蜀國的正統之爭再次爆發。北宋時期,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對於魏蜀吳三國,都不承認其正統性,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採用了魏國的年號。南宋時期,朱熹寫《通鑑綱目》,與司馬光唱反調,把《資治通鑑》的魏國紀年改作蜀漢紀年,不僅以蜀為正統,還提出尊王攘夷的觀點,王,就是蜀國,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國,就是遼國。從此以後,本來與民族問題毫無關係的正統論,渲染了漢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國與異族被視為同列,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

    正統之爭的高潮,發生在元朝。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是國史之上第一個異族征服中國的政權,給中國人帶來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衝擊。於是爆發了一場爭論:元朝的王統,到底繼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還是繼承了南方漢族的宋朝。這裡容我插述一句,我覺得元朝的執政者未必會關心這個問題,他們一向奉行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哪裡在乎什麼正統性呢,反倒是被鐵騎征服、作為失敗者的漢族士大夫,對此念茲在茲,糾結不已,由此形成了一種時代氛圍。羅貫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寫《三國演義》,以蜀國為正統,以魏國為叛逆,尊劉貶曹,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則屬有感而發,所針對的不僅是三國,還有元朝,不僅是歷史,還有現實。

    關於正統,還有一個小尾巴。這本書第四章,叫“三帝鼎立”,三帝者,三位皇帝:曹丕、劉備、孫權。曹操並未稱帝,對於群臣勸進,他曾表態:“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矣。”說到底,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在意的是掃平亂世,統一中國,而非區區皇帝名號,他的心思是,如果天命所歸,稱帝一事,不妨由小兒輩來做。這個任務,落到了曹丕頭上。公元220年,漢獻帝退位,曹丕稱帝。當時他還玩了一個小把戲,因為漢室是堯的後裔,他則宣稱曹姓是舜的子孫,堯曾禪位給舜,那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正符合中國政治的優良傳統。掩人耳目到了這一步,令人歎為觀止。

    劉備更絕,聽說曹丕篡漢,他立即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這是公元221年的事,僅比曹丕稱帝晚一年。而且,當時有一個謠言,稱漢獻帝被曹丕殺死了。金文京指出,劉備對這則謠言,心知肚明,明知其偽,依然當真,迅速召叢集臣為漢獻帝服孝,追諡為孝愍皇帝,因為唯有如此,他才方便稱帝,假如獻帝在世的訊息傳播開來,這戲就不好演了。結論是:“劉備的即位也不過是一場並不高明的戲,而且匆忙上演草草收場。”

    最令人感懷的反而是孫權。曹丕稱帝九年之後,劉備稱帝八年之後,他正式登基,號稱吳大帝。至此,三個皇帝全部就位,這才是三國時代的真正開端。孫權稱帝之前,一度臣服於魏,被冊封為吳王。按理說,他該使用魏國的年號,然而,吳國只是對外使用魏國的年號黃初,在國內繼續使用漢朝的年號建安。1996年出土的湖南長沙走馬樓木簡,曾發現“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樣。事實上,建安到了二十五年,便被曹丕終止,二十七年應該是曹丕執政的黃初三年。孫權卻不計風險,依然使用漢朝的年號。對漢室的忠誠,反而在貌似局外人的吳國身上得以殘存。

  • 8 # 筆下發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而黃巾起義差不多已經擊垮了大漢王朝,而在時候,先有十常侍作亂,後又有董卓挾持天子,從這個時期,皇帝已經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

    而曹魏是曹操建立的一個國家,而曹操在世之時也沒有稱帝,而是透過挾天子來令諸侯。而劉備以漢室後裔自居,建立的蜀漢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後漢,而認為劉備為正統的則更多一些。

    而從三國來看,曹操因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劉備稱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而曹操也因為自己有天子,所以視不聽他指揮的為叛臣。

    而我認為,在漢末那個時代,經過桓靈二帝的統治,漢朝可以說已經滅亡了,自古成王敗寇,正統之說,只不過掌握在正真的成功者手裡,但可惜的是,劉備和曹操兩位豪傑都沒能一統天下。

  • 9 # 仰望小四

    三國正統明明是魏國,為什麼後世都更加偏愛蜀漢

    我國古代史上最精彩的史記當然就是三國時期了,相信很多讀過三國史的小夥伴都知道三國的正統是魏國,因為魏國的版圖是最大的,在中國地區應該是最富有的國家,最發達的地方也屬於魏國,吳國和蜀國的人口加在一起,都沒有人家魏國的一半人口數量多。

    可是明明三國正統是魏國,為什麼後人都偏袒於蜀國呢?

    要知道劉備有個漢室宗親的身份,藉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幫助漢朝輝煌了幾百年,這當然是讓人懷念的,有很多人都希望劉備能夠再創輝煌。

    劉備這個人本身就比較善良,一直都很善待百姓,在亂世中自己能夠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要體面的活著更是幻想,怎麼才能體面的活著呢?就應該像劉備這樣對任何人公平統一天下。

    不少影視作品都把劉備的蜀漢形象變成了正義的化身,而曹操所帶領的未常被稱作為壞人,我們從小都知道正義永遠都能把邪惡打敗,也難怪後世為什麼這麼喜歡出漢了。

  • 10 # 鴻涵先生

    《三國志》的作者是西晉陳壽,陳壽初為蜀國官吏,因不滿宦官專權被排擠,後三家歸晉之後又入晉朝為官,後著述《三國志》,在這部《三國志》中陳壽所認定的正統是魏國,從內容上就可簡單的看出,陳壽為曹操寫的叫做本紀,本紀是帝王專用的。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生傳》,記孫權為《吳主傳》,均只有傳,沒有記。所以我說歷史上正統為魏國。

    客觀的說完,咱在說說主觀的。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蜀國是正統呢?首先魏國是曹丕下了劉協的皇位,從劉家搶的天下,而《三國演義》要比《三國志》流傳的更為廣泛,在民間少有人看《三國志》,更多的都是拜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主人公是漢王朝的沒落貴族劉備和他兩個兄弟,整個故事就是以他們哥三結拜開始為主線,復興漢室的小說,在《三國演義》中,標榜的是蜀國劉備的仁義,批判的是曹操的奸詐,時間長了,口口皆傳,就變成了劉備是正統,其實無論到什麼時候,劉備的蜀國都不具備與曹操爭雄天下的實力,只能說偏安一隅吧,諸葛亮伐魏,那是一廂情願,真正的實力遠遠達不到,無論是經濟基礎,又或者手底下的謀臣猛將,曹魏都要勝過蜀漢一籌,要不是曹家後輩無人,怎麼會讓司馬家奪了天下,而司馬家一統天下三家歸晉用的不也是魏軍嗎?

    再說一點,漢王朝是正統吧,雖然贊說是曹家奪了他們的天下,但是具體的事實那是漢獻帝劉協把帝位禪讓給了曹丕,所以曹魏還是正統。

  • 11 # 我才不叫小鈺

    魏是正統

    要想評判這個問題,就要找到記載魏和蜀的官方史書《三國志》。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劉禪為後主傳;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四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但蜀漢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 12 # 迷茫的職場小菜鳥

    亂世有正統嗎?誰贏了誰是正統吧。

    蜀漢之時,黃皓專權,朝臣都爭相諂附,惟陳壽獨不然,故屢遭譴黜。

    至晉朝,陳壽得張華賞識,舉為孝廉,任佐著作郎。任佐著作郎期間,編成《諸葛亮集》二十四卷。

    陳壽著《三國志》之時己成晉臣,志中特別突出"禪讓"。漢獻帝明明被迫禪位於曹丕,但《魏書.文帝紀》將獻帝禪位寫成完全出於自願主動。實質是為晉曹奐禪位於司馬炎作鋪墊,以魏為正統是必然的。

    到東晉習鑿齒,卻又以蜀漢為正統,只因東晉己偏安,因此以蜀漢為正統。相似的情況還有南宋的朱熹《通鑑綱目》改《資治通鑑》的魏正統為蜀漢,南宋肅常、元郝經《續後漢書》等都為劉蜀爭正統。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以理而論,壽之謬萬萬無辭,以勢而論,則鑿齒帝漢順而易,壽欲帝漢順逆而難。蓋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爭正統,此孚於魏當代之論者也。壽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此猶宋太袓篡立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跡近於蜀,故此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高宗以後,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於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 繩也。

    後世多以東晉、南宋為正統,三國以魏為正統不妥還是妥?

    這叫按需分配正統

  • 13 # 經典守望者

    從史書書寫上看來,《三國志》是以魏書為正統的。《三國演義》從根本上來說是以蜀為正統的。一種是法律層面上的,一種是從道德層面上的。的確,曹魏繼承了東漢的皇權法統,因為劉漢王朝的最後一位正式被天下認可的皇帝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劉備雖然號稱中興漢室,在成都稱帝,但是卻沒有得到全國的認可。在法律上講,漢魏禪代是合法的。劉備既沒有傳國玉璽也沒有禪位詔書,屬於自立為帝。在法律上是不能被認可的。

    而《三國演義》是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待三國法統,誠然,曹魏是篡奪了漢室江山,實際上是與王莽無異。所以,在程朱理學大行其道的元明之際自然會親劉貶曹,畢竟當時忠義仁政的地位是非常神聖的。蜀漢劉備以仁義著名於天下,在史書上留下的記錄也非常的好。所以,《三國演義》將其列為正統也是無可厚非

    筆者認為,正統畢竟是一個政治法律層面的事情。當時曹丕繼承曹操為漢朝魏王,從法理上雖然不符合漢高祖“非劉姓而不得為王”的規定。但是,國家層面上畢竟是認可的。因而,正統應該還是在曹魏一方。劉備當時的地位和元末的北元政權、明末的南明政權是非常類似的。我們現在也是認可與北元相共存的大明王朝是正統,與南明政權並立的大清王朝是正統。所以,曹魏同理也應當是正統。

  • 14 # 泯滅之歷史

    我們評定一個朝代是否是正統,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1.得國方式,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魏國得國是漢獻帝禪讓於他的,這在三國裡裡屬於最正的一個,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屬於被認可的方式。像後來的晉,隋,北宋,都是禪讓來的。劉備建立季漢,他稱自己是漢室後裔,說是繼承了漢祚,但是也沒人信,孫權建立吳國,本質就一割據政權。

    2.統治面積。

    曹魏,擁有中原、河北、關中、遼東、西域等。

    蜀漢,僅擁有四川、西南等地。

    孫吳,擁有江東、江南、廣南等地。

    3.影響力。

    曹魏:佔據黃河流域,屯墾西域,北抗烏桓、鮮卑,東征高句麗,儼然中原正統王朝風範,後來的鮮卑拓跋氏依舊感懷大魏聲威,將國號定為魏。

    蜀漢:影響力較大的地方是,西羌、西南夷。

    孫吳:因海陸影響,影響力有限,但對廣南、夷洲還是有些影響力的。

    從以上條件來看,蜀國吳國都不是正統,只有魏國是正統。後世也都認定魏國為正統。只是到了南宋,因為南宋丟了大片江山,偏安一隅,於是就鼓吹蜀國才是正統,什麼統治面積,影響力,面子都不要了,只論血統。劉備是漢室後裔所以是正統,當然南宋血脈更純更是正統。後來又出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尊劉抑曹,使得民間更以為蜀國才是正統。在史學屆還是認為魏是正統的多。

  • 15 # 塵香時代

    魏晉南北朝的說法,已經給出了答案,承認了佔據中原和北方(一直都是中國的核心地帶)的魏的正統地位,蜀漢只是國人感情上的正統,偏安大西南,立國時間短,沒有紮下根,自己也承認了“王業偏安”的事實。蜀漢情結,是國人對大漢的懷念和不捨。

  • 16 # 醉酒雲霧08

    我認為是魏,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國編年史,魏晉南北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有一句話: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17 # 有風物語

    中國歷史上是凡是尊崇儒家的朝代與國家,都十分重視“正統”,既有改朝換代後的“正統”之爭,也有儒家門生之間對王朝的“正統”之辯。因為“正統”代表了一個王朝的“合法性”。

    “正統”的思想出自儒家典籍《春秋》,《春秋》重名分,也就是孔子說的“正名”,以宗周為正,尊先王法五帝,為天下一統。漢朝班固在《典引》中解釋:“膺當天之正統,受克讓之歸運。”宋朝歐陽修在《正統論下》中總結:“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

    所以對於三國時期的曹魏和蜀漢誰是正統,這就要看其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的政治立場,也就是他們認為繼承了誰之後能代表自家政權的合法性。北方朝廷一般都願意承認曹魏的正統,而兵敗後偏居南方的小朝廷則認為蜀漢是正統。在南宋之後,因為理學的影響,更是因為元明清幾個王朝都屬於是民族間的較量,已經沒有了禪讓得國,所以為了維護忠義的道德,蜀漢則被當權者認為是正統。晉與南北朝

    晉朝對於曹魏和蜀漢誰是正統的看法是前後有所矛盾的,而且後期改變立場主要是各式儒士在鼓譟。

    因為晉朝的政權是透過“禪讓”從曹魏手裡搶來的,所以為了證明自家政權的合法性就一定會把曹魏奉為正統。而且是晉武帝親自確定了王朝承繼的漢、魏、晉的序列。

    (永嘉南渡後偏安江南的東晉地圖)

    只不過司馬晉衰也匆匆,沒幾年,就來了個永嘉南渡,被五胡亂華打到了江南偏安。這時候就比較尷尬了。

    因為佔據中原的各個胡人王國,一個個也都蹦出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一開始還好,因為劉淵說漢高祖和冒頓是兄弟關係,所以他的漢國是繼承了大漢朝的,於是把曹魏打成了逆賊。對此,東晉朝廷當然繼續尊它的曹魏。

    可是後來拓跋魏出現了,佔據中原後直接就繼承了曹魏的國號,也就是自認為是繼承了曹魏的正統性。

    (襄陽南尹集高速出口立的習鑿齒像)

    這時候東晉就有點手足無措了。為了政權的合法性,率先摒棄了曹魏的是東晉的儒生們。最有名的就是習鑿齒了。他寫了一本《漢晉春秋》,認為東晉應該越魏而繼漢。臨死前寫了《皇晉宜越魏繼漢不應以魏後為三恪論》,詳細闡述了東晉繼漢統的正確與合理性。

    習鑿齒不僅了影響了東晉士人對於正統的認知,更是為後人,尤其是同樣偏安於江南的南宋士人以極大的啟發,以及先驗證明。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沒有明確地提過正統性,但是他對曹操還是很推崇,

    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李世民《祭魏太祖文》)

    原因也簡單,因為他能當上皇帝,是從父親和兄弟手裡搶過來的,和曹操欺負東漢讓兒子代漢差不多都算得國不正,所以他必須要尊曹魏。

    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狥國之情,有無君之跡。

    他藉著曹操說自己,不能看著大唐江山淪喪啊,只能挺身而出接手了。

    而且他認為曹魏代漢是天命,

    貴賤廢興,莫非天命。不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

    透過這一篇祭文,李世民自證了自己當皇帝的合法性。

    北宋

    宋祖和唐宗的情況差不多,一個陳橋兵變就是背主不忠,出於維護自身統治考慮,宋朝也不可能貶斥曹魏。

    如果否定了曹魏的正統性,那麼代周自立的大宋政權也就失去了合法性的外衣了。

    所以,宋朝的儒士們,一開始都是把曹魏當成正統。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書寫三國時,就統一用的曹魏年號,而不是蜀漢。

    南宋

    (南宋一樣是偏安江南)

    南宋與東晉一樣,都是失敗者,花花中原都被胡人佔了,這時候再捧曹魏已經沒用了。為了證明自家小朝廷才是正統,才合法,只能搬出蜀漢來當遮羞布了。

    正統一般作兩方面,一是一統,二是居正。

    一統就別指望了,南宋上下也知道是打不過金朝的。所以只能在居正上做文章,就是讓人們認為南宋的居天下之正,就是自話自說的“天下歸心”。

    影響了其後中華無數年的朱熹,親自操刀,寫了一本《資治通鑑綱目》,目的很明顯,就是明正統、斥篡賊、立綱常、扶名教、定人道。在書中確確鑿鑿地把蜀漢當成了正統。

    而後的幾個朝代,要麼的異族入侵,要麼是農民起義,朝代繼承完全是你死我活的較量,所以統治階級更重視的是對於“忠”的道德傳播,於是曹魏這個篡位者自然算不上正統。

    而對現在的人影響最大的《三國演義》,則是明晃晃地以蜀漢為正統的。

  • 18 # 口袋歷史聽堂

    魏和蜀兩者都不是所謂的正統。首先先看蜀國,蜀國開國皇帝劉備以皇叔自居,但是他的目標也是為了自立。

    換言之,即使劉備早早的打敗曹操。他也絕對不會擁護漢獻帝劉協上位。而是自己一統天下,走上皇帝寶座。劉協被廢還沒滿一週年,劉備就慌慌忙忙的把自己從劉皇叔升級為皇帝,時間僅僅相隔一年,劉備真是火急火燎。再舉一個例子:當年劉備在益州打下了涪城以後,立即喝酒吃肉請美人跳舞,好不快活。這是龐統來勸他說:立大事者,應該以仁義為本。這時劉備不開心了,馬上回嗆龐統:“武王伐紂時也是前歌後舞,難道武王不仁義?先生此言不當,請出去!”

    這裡,劉備將自己比作周武王,可見其的政治野心。

    再看魏國,名義上,魏國曹丕是受了漢獻帝劉協的禪讓,而且劉協也是一讓再讓。表面上,曹丕順應天意,繼承大統。但是,劉協並不是真心讓位,而是受到了曹丕的脅迫。

    《後漢書》中寫道,自從遷都許昌以來,“帝僅備位而已”,名為天子,實則傀儡。漢獻帝的天子之位是靠著曹操的勉力維持才保持的,政治軍事等實權全在曹氏手中,漢獻帝的存在只是一時道義上的需要。

    禪讓是模仿三代時期的一種政治權力接替模式,到曹魏時已經成為權力爭奪的遮羞布,沒有什麼可信性。

    所以,蜀魏都不算是正統。你們有什麼意見呢?

  • 19 # 君臨萬方

    這個問題爭論了上千年,魏和蜀的正統地位甚至幾度反覆。其中,尤以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影響最大。被後世稱為“朱子”的朱熹,甚至要重新刪改《資治通鑑》。在講究名分的古代,這是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

    正統的標準是什麼

    在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諸夏”和夷狄之分,所以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其實就是維護諸夏,防止夷狄侵略諸夏的過程。此時,還沒有明確的正統觀念。但是到了劉邦建立漢朝之後,這種正統的觀念慢慢建立起來。那麼,正統的標準有哪些呢?

    禪讓正統說。堯禪舜、舜禪禹歷來被儒家推崇,這也使得後世的那些帝王們,明明是用實力奪取的政權,而偏要搞出一套禪讓的把戲。比如魏代漢、晉代魏、宋代後周等等,都是這種正統說的延續。中原正統說。逐鹿中原在一些方面,也代表著大家對正統地位的追逐。而中原在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即中原地區,佔領了中原地區,尤其是上個國家的國都,那便是正統。第二,中原文化。即使佔領了中原地區,但是沒有繼承中原文化,往往也不被認為是正統,比如金、遼(這個歷史上也曾展開過大辯論,此處不展開討論)。血緣正統說。這是在偏安政權出現之後而被大力提倡。因為這些偏安政權,往往失去了中原政權,如果不能為自己正統正名,那便會處在非常被動的地位。比如東晉、南宋都是這種情況。而血緣正統說,往往和中原正統說中的中原文化正統說相結合,以此來證明政權的正統性。其他一些正統說。正統說的標準其實非常多,除了上面那些之外,還有君權神授是正統(這也就理解為什麼許多開國皇帝出生的時候,往往會紅光滿室了)、持有傳國玉璽正統說等等。

    但是,即使符合了這些標準,還和其他因素有關。比如政權所佔疆域的大小、政權所持續時間的長短。王莽的“新”朝,歷來被認為篡逆,而不被當作正統。除了這些之外,這些標準出現互相牴觸怎麼辦?這其實也非常簡單,哪個對自己政權有利,所在政權就會選擇哪個標準。

    魏、蜀漢正統地位的反覆

    在西晉時期,魏是正統是沒有問題的,陳壽的《三國志》也是採用的這種正統觀。在這裡,蜀漢的血緣正統就敗給了曹魏的禪讓正統、中原正統。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和陳壽所處的時代有關。陳壽是西晉時期寫的《三國志》,而西晉的政權,正是透過曹魏的“禪讓”而得來。如果否定了曹魏的正統性,那麼將置西晉於何地?陳壽不能寫也不敢寫蜀漢是正統政權。

    這種情況到了東晉出現了反覆,“八王之亂”後緊跟著五胡亂華,新建立的東晉政權偏安江南。如果此時再採用禪讓正統說和中原正統說(中原正統說中的地域說),那麼東晉將會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地位。因此,血緣正統說以及中原正統說中的文化說便被推了上來。在東晉習鑿齒所著的《漢晉春秋》中,就把蜀漢作為正統,曹魏視為“偽政權”。因為不承認劉備的血緣正統,東晉的正統地位便無法自圓其說,這是其中一個反覆。

    到了北宋司時期,這個問題又難住了要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因為北宋的政權就是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從而讓後周的孤兒寡母“禪讓”給他的,這並不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如果不承認禪讓正統說,那麼北宋便是“偽政權”,這是司馬光萬萬不敢的。既然承認禪讓正統說,那麼透過禪讓的曹魏、西晉等政權自然是正統,蜀漢又成了偏安政權,這又是一大反覆。

    但是,此後很長時間內,司馬光是被大力批判的。甚至有人就差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是為了掩蓋你司馬氏祖宗的醜行,替他們篡權奪位做掩護。”到了南宋時期,朱熹更是狠狠地批駁了司馬光的正統觀(因為此時的南宋和東晉情況類似,偏安江南,所以更加偏向於血緣正統說和中原文化正統說)。朱熹甚至親自動手刪改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要把其中不符合蜀漢是正統觀的內容都給刪改掉。朱熹的觀點,也使得後世對於把蜀漢作為正統流行起來。

    到了明朝及以後,隨著《三國演義》的大火,書中“尊劉貶曹”的傾向十分明顯,這也導致了普通大眾在感情上願意承認蜀漢是正統,蜀漢是正統的觀點更加流行。即使到了現在,曹魏是正統,還是蜀漢是正統依舊存在著一些爭議。

    對於正統論的延深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也能看到,其實歷朝歷代的史學家,在對正統論做出抉擇的時候,都受到了所處時代政權的影響。即使以敢秉筆直書自詡的歐陽修,都感嘆:“有欲書而不的書,有欲書而不敢書!”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歷朝歷代的正統觀,其實是為當時的政權服務的,其中自然難免偏頗狹隘之處。

    到了現在,這個話題自然也有其學術價值。對於許多問題的釐清,也有其重要意義。但我們不能落入古人那種狹隘的華夷之辨的觀點中,而應該用符合現代的、發展的、科學的、有利於民族統一的觀點去看待。這樣才能推陳出新,不落窠臼,鑑古知今的目的才能達到。

  • 20 # 使用者92656366917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百年,時勢造英雄,魏蜀吳皆是中華正統。

    魏,繼承中原屬地,中原文化,乃人文正統!

    蜀,劉氏後裔,大漢皇叔,情感上的正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