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賽越
-
2 # 智者手機
是商家故意所為,沒必要這樣搞,現在是春天,正是種糧的季節,現在黨和國家正在發展春耕生產,沒必要這樣造成恐慌。
-
3 # 於是4299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囤糧?原因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大米囤積利弊的問題,剛出產的米叫新米,蓄存一年的米叫陳米,蓄存一年以上的米我們叫老陳米。新米口感好稻香味濃,陳米口感一般,沒有鮮味,二年以上的老陳米容易產生黃麴黴素,它是一種致癌物,對人體有危害,最好別食用,有些不法人員會用來釀酒,但大都用來餵豬。那有人會問國家儲備糧也是陳米,其實儲備倉庫有嚴格的防腐防潮措施,儲備倉庫裡的糧食也是不斷迴圈的。所以,既然是囤積大米數量不會少,非要囤積的話最好是少量囤積,囤積多了吃不完也買不出去,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我認為糧價不會漲,就算漲漲幅也不會大,還是別囤積的好。
-
4 # 星辰191549800
大多數人對囤糧食沒有正確觀念,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囤糧食。你在超市能買多少大米?超市的大米保質期是多少個天多少個月?如果真真的饑荒來了,就憑你在超市買的大米能頂個什用?!
新冠來臨之際人們是被當需物資嚇怕了!不錯,你存幾代沒錯。但是糧食和口罩不一樣,超市的大米是加工好的,脫過皮的,它不能存放太久是有保質期限的。缺口罩是疫情打破了平衡,雖然糧食各國已重視,但一半年內還不止於出現糧荒,我國存糧雖說是一個季度,它是國庫預算,低下企業還有大量存糧,農民手中存糧更多。
我這麼說你清楚了吧,就算糧荒初期你存也沒用!象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己非六十年代以前了,糧荒是不可能在中國發生的,除非特大的長期的自然災害!農村水利設施齊全,排洪都沒多大問題,一般的天災人禍地裡還多少會收些糧食的,你不用擔心,說句不好聽的,特大自然災難人都保不住了還要糧食幹嗎。
囤糧不是簡單事,一個是技術問題,一個是量的問題,再說了一個家庭最少沒個三五噸能叫囤糧嗎?!就拿小麥來說,它最易存放,三五年是沒問題的。但你真的出錢買這麼多麥子?放個三五年如果用不上呢?我們農民是沒錢怕了,是六七八十年代有糧不讓你吃餓怕了!存新賣舊是個習貫,存點糧臨了還能解個燃眉之急。現在糧食被重視了,是好現象!離缺還不止於,也許多少漲那麼一點點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
5 # hgy陽光燦爛
最近很多人屯糧,為什麼呢?我想主要是當前疫情高發,國外有幾個國家禁止糧食出口造成的。禁止糧食出口這對於依靠糧食進口國家而言會造成糧食緊張,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一來國內的糧食會漲價。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我國是產糧大國,但是也有一些要進口,如大豆,大米。幾天前我已經買了兩袋大米,兩袋面。不用存太多,夏天儲存不好容易發黴。夠吃兩個月即可。兩個月後疫情有可能結束了。能省下點錢,心裡就平衡點。 大多數人的想法是跟我一樣的吧!
-
6 # 老兵4200
當大疫在不少國家暴發流行時,極易使人產生一種恐懼感,尤其面對傳染快,流行廣,又無藥可根治的疾病,人們的心理防線極易崩潰,面對當前,肆虐世界的新冠病毒,人們又何尚不是這種心理。
偏偏在這時,有些國家,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公開宣佈2020年禁止本國大米出口,這無疑給有些心理緊張,將近於崩潰仔人士,又是個致命打擊。
民以食為天,而糧食中的米和麵,又是人們一日三餐的主食。因此有些人僅憑想象,認為疫情必影響農時,也會對糧食收成造成損失。當然這種想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更應想信糧食並不是豬肉,國家會想盡辦法,保證供應,不至斷炊。
糧食都有保質期,存一兩個月可以,時間長了糧食口感不僅難吃,而且也大大影響營養價值,再說就是存了兩個月,吃完以後,你還吃不吃?,因此囤聚大米,並不可取。疫情期間適當儲存十天,半個月的米麵,並不是說不可以。多了也沒什麼意義,因為年年都要吃,沒有任何人能儲存一生約大米。
-
7 # 默言
囤大米,這個意思我不太清楚準確含義。如果買五六袋(10KG/袋)完全沒有必要,米儲存超過保質期不僅會生蟲,嚴重會發生黴變。純淨米生蟲子,人們往往以為檢出蟲子就沒有問題了,實際不然。蟲卵以及糞便還在米里,不淘洗的純淨米也必須淘洗了。這樣經過處理的米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最為嚴重的是儲存環境溫度過高,不通風,大米也有被黃麴黴素感染的可能。而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類黴菌毒素。如果買二三袋很有必要,一般條件下可以安全儲存,而且疫情解除前,減少去超市購物也是科學有效防疫包含的的要求。
沒有必要,最根本的原因是疫情對我國稻穀生產影響不大,即便有所減產,目前國儲省儲稻穀量都在最高水平。這裡有必要介紹我國稻米生產與進出口情況:中國大米年產量1.5億噸,進口量僅佔比1.7%。中國大米進口並不是因為短缺,實際上2019年中國還出口270萬噸大米,是大米淨出口國。
“最近幾天超市大米都賣空了,不知道為什麼?”很可能是受媒體報道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嚴禁大米出口的影響。越南禁令或許是出於優先滿足供給國內糧食的需要,但對於很多糧食出口國來說,不一定都會效仿越南。更何況我國正規渠道進口越南大米很少,還遠不如進口泰國香米數量多。無論進口越南大米還是進口泰國香米,都是品種調劑,我國也出口些優質特色品牌的大米,如天津小站米,牡丹江響水稻米等。
在我國農作物中,不會受疫情影響的除稻穀外,還有小麥、玉米和棉花,可能受影響的是大豆。
我國大豆年產量1500萬噸左右,而年消費高達1·2億噸,缺口1億多噸依賴進口。由於進口集中在疫情嚴重的美國和也有疫情的巴西、阿根廷,加之大豆進口是中美貿易紛爭最重要商品、單品種金額最大品種之一,能否落實已達成的協議存在不確定性。而疫情影響不大,緣於美國大豆主產區疫情較輕。以下是大豆主產區與疫情分佈圖,供參考:
網上有許多朋友質疑為什麼非要進口大豆,每個人都少吃一塊豆腐,少喝一碗豆漿,不進美國轉基因大豆行不行?
不行,還真不行,起碼10年內不行。
進口大豆不是為了人們吃油,而是置換養殖業裡豬牛羊雞鴨魚肉蛋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肉蛋奶消費逐年增長,目前已經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達到60KG/年人。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年吃7億頭豬,雞鴨20—30億隻,奶10億(包括奶製品)杯······進口轉基因大豆不直接入市,因此,市場上的豆製品是傳統大豆製品。進口1億噸大豆榨油後,除18%多豆油外,其餘是養殖業必需的植物蛋白豆粕。這7000多萬噸豆粕,仍難以滿足養殖業的需要,還要從美國進口菜籽粕、棉籽粕等蛋白飼料。這就是不知內情的網友,看到公佈進口清單後脫口而出的“怎麼還進口那破玩意兒”。
為了逐步擺脫大豆過於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採取了以下措施:
——品種雜交改進,研發一刻未停。透過多年的試驗,培育出了適應多地區的高產品種冀豆12和冀豆17。
——改善養殖環境,減少特定原料依賴。將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穀氨酸作為新增劑進入配合飼料,以提高豆粕裡邊的氨基酸的使用效率,從而減少豆粕的使用量。
——大豆振興計劃,擴大種植面積。近幾年,國家在大豆產業方面逐步加力,實施大豆生產者補貼,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輪作補貼,提出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
-
8 # 誠信的人
看到這個題目,目前很多人囤大米,個人認為,原因是疫情的產生,有的國家怕影響糧食產量而恐懼,越南限出口,可能主要針對我國對他的制裁而實施的反制行為,請大家不要恐慌,目前我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正常進行,據專家預測,今年夏糧又是大豐收,國家各地都有儲備糧庫,有些個別投機的商人見利忘義,偷機鑽盈,希望人們靜下心來,正確認識,不要被謠言所迷惑。
-
9 # 渝新界
其實很多人買大米,還是牽扯到國外的疫情。國內的疫情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可是外國的疫情又開始爆發,特別是最近幾天美國的疫情大爆發,由此而引發了關於糧食出口的話題。有報道說,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國家開始限制自己的糧食出口了。這就讓人一下想起非典那會好多人囤鹽的事情,有網友開玩笑說,過去十七年了,當年囤積的鹽應該是吃完了。在當時,確實很多家庭囤了很多鹽,不過鹽相對來說好儲存,吃個幾年應該問題不大吧。但是大米可不同,大米不易儲存,特別是在夏季,很容易生蟲黴變,放久了,口感會差很多。
不過有些人屯大米也有自己的方法,有些家庭是這樣做的,先囤幾袋米,但第一袋吃完了還是要再去買一袋,再把之前買的最新的那袋吃了,一直這樣迴圈下去,那就永遠不會吃到過期的大米了,並且也不會擔心斷糧了。這個操作,想想還真有道理。其實很多人在家裡囤一點大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不能一味嘲笑他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家裡存點糧食,畢竟是有備無患。很多人家裡就囤了30-50斤的米,用來做儲備糧,雖然不多,但是肯定也不會浪費了。至於那些囤了糧食太多的,則是有些沒必要。小編頭幾天去超市買了一袋米,一袋面,買的這些糧食當時打折呢,糧食區很多人買,但貨物充足,隨便買。其實,擊破流言的最好辦法,就是保證貨物充足,超市也很樂意大家多買,畢竟還拉動了內需。
另外,東北的大米這幾年都是年年豐收,陳米都沒人願意買,南方的大米還是收三季的,好多米都被用來做了啤酒或者其他副食品了,囤太多的大米,真的沒必要。還有些朋友囤了很多食用油,這個就感覺有些過了。其實我們的物資儲備還是很好的,很多人在疫情之初也是囤了些食品,但是那個時候情況特殊不能出門,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相反了,比如說普通的三口之家,現在家裡有個五十多斤米就足夠了。其實很多老百姓現在買大米,不是怕買不到,是怕漲價,不過囤的太多要是壞了,還不如不囤。
不過上面也提到了,中國人一直有個憂患意識,相對於歐美國家民眾不存錢、掙一天花一天的做法,我們周圍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年長的人,很多人現在零食都不敢吃,錢都省著花。這種品質,正是我們老一輩傳下來的優良品質,對於這些人,我們不能嘲笑,更應該從內心裡給他們點贊。
-
10 # 快樂佬橄欖
肯定有必要了,疫情不會就此放人地球
-
11 # 蝌蚪
受新冠病毒影響,最近世界範圍內多國都在限制糧食出口。對此,中國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高階經濟師王遼衛3月28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指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的1%,主要用於餘缺調劑,即便不進口也不影響供給。除了大米以外,我國在小麥和玉米主要這兩大糧食自給率也保持在95%以上,對外依賴度低。而且目前我國度疫情情況不斷好轉,各地春季農業春耕生產有序推進,所以說大家還是要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囤積大米沒有必要!
-
12 # 8justin8
可以預備一個月的儲量,不知道算不算屯
理由有三點:
1,國內外都在收緊糧食出口,比如成都新都區新弄了個糧倉,懂吧
2,不論信不信,2020年怕是不好過,新冠是開始,四川可以又有大的地震,日本有地震海嘯,我國沿海可能也要被影響,美國黃石公園也是個危險因素,糧食第一位,儲備著備不時之需
3,作為一個醫護人員,深深知道個體在面對疾病,災難面前的無力感,所以我自己也有危險應急包
那為什麼只一個月量呢
一是要相信國家儲備,二是屯多了容易壞啊,比如米容易長蛀蟲…
個人意見,嘿嘿
-
13 # 高峰軍事觀察
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除了醫療物資成為緊俏貨以外,糧食出口管控成為多個國家的共識。基於這些相關訊息,民眾或許會出現緊張情緒,有針對性地搶購米麵。問題是有必要嗎?答案是沒必要。國家層面已給出定心丸。中國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於4月2日在網上例行新聞釋出會上表示,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完全能夠自給。
劉長於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說,“我們注意到越南等國對大米出口實施的臨時性禁止措施。當前新冠疫情正在全球擴散,我們希望各國攜起手來,共同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往來和物流暢通。”他說,近年來,中國政府實施積極主動的進口政策,不斷增加包括穀物在內的食品農產品進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中國進口農產品1499億美元,同比增長9.3%;出口農產品786億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進口穀物1047萬噸,出口276萬噸,穀物淨進口量僅佔全國生產量和消費量的2%左右。進口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糧食品種調劑和地區調劑。
(劉長於表示,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中國糧食完全能夠自給。)
中國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長王斌4月2日在網上例行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次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王斌迴應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中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
他介紹說,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4億噸,比2018年增加0.9%,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16連豐”。根據農業部相關資訊分析,2020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向好,夏糧苗情長勢好於常年,豐收在望;早稻種植面積擴大,增產有基礎,秋糧收購價格提前確定、不斷提高。疫情期間,國家持續出臺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糧食豐收是大機率事件。
王斌表示,中國口糧年均消費量為2億多噸,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中國糧食進口主要以大豆、粗糧等飼料糧為主,進口的大米、小麥分別只佔國內消費總量1%和2%,主要起到品種串換和調劑作用。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當前全球糧食供給總體過剩,世界糧供低位執行,但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有關國家出臺出口禁令主要出於優先滿足國內糧食供給需要,大多數糧食出口國不一定會跟風效仿。
-
14 # 安徽中公教育
誠邀,安徽中公覺得,很多人購買大米,可能是因為國外新冠肺炎的輸入,引起了國民的恐慌。其實有木有必要嗎?看看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很多人囤鹽,就知道了,顯然沒有必要。還不如不囤,理性消費,相信國家,相信宏觀調控。
-
15 # 暖暖的曉風姐
前天在天貓超市買了總計200斤米,昨天到的,心裡很安定。
國內疫情期間好多人困於嚴格的管控政策,沒什麼東西吃的新聞猶在眼前。好在正好是過年囤貨季,加上家裡有兩個600多L的冰箱,除了偶爾缺蔬菜,倒把日子過的向隱居度假般,還算湊合。充足的儲備,也減少了我外出採購的次數,保證了家人的安全。
關於囤糧這件事,雖然被老公笑話,但是得到了婆婆極大的支援。3個人囤200斤米,確實有點誇張,但老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就如“晴帶雨傘,飽帶飯”一樣的道理,求的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安定感。
黑天鵝事件頻發的現在,我不僅囤了米,還囤了油鹽紙等必需品,這些真的是必需品,我可以不吃糖但是不能不吃鹽,關鍵時刻人還得吃大米,雖然我年紀也不算太老,老的觀點倒是不少。
為什麼囤糧,我自己這麼看。糧食的生長週期長,不像溫室大棚養蔬菜,可能一週就來一茬。中國又是人口基數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長期以來糧食進口。在全世界都被新冠疫情波及的時候,是全面生產停擺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物資短缺或者物資無法移動交易的情況,正因為如此,一波短缺來臨,我不會覺得意外。再者,相比未來可能的短缺,我認為也許可能的浪費(黴變/長蟲)也比到時候購買困難好,未必真的買不到,但可能會讓你費勁,就跟疫情初期搶不到菜一樣,七八個鬧鈴八九種APP愣是搶不過其他人的苦,我也是經歷過的,儘管只是為了買點蔬菜。即便真的沒有遭遇糧食短缺,我也不會笑話今天自己的囤積行為,這不跟買商業大病保險是一個道理嗎,買的是一個不可預期的風險的保障。
所以我不僅自己囤了大米,我還讓家人朋友都去囤一點。也許會被人笑話我瞎緊張,我不在乎。
-
16 # 不執著財經
實際上,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正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人們都想存點糧食,這麼做本身也無可厚非。要是您家裡囤上30-50斤的米,用來做儲備糧,雖然囤得不多,但是肯定糧食不會浪費。至於那些囤了太多的糧食,則是沒有必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中國去年糧食進口在1000萬噸左右,佔總體糧食生產比例較低,即使國外禁止糧食出口,對國內整個糧食供給影響不會很大。所以,就算糧食無法進口,也無法給中國糧食價格造成太大影響。更何況,就算囤積大量糧食,大米不易儲存,特別是夏季,很容易生蟲黴變,放久了,口感會差得很多。
再者,國家儲備了大量糧食,中國的糧食儲備足夠14億人吃三年多。根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發表的資料來看,我國儲備糧食有9.1億噸,即使我國14億人,每天消耗也要70萬噸,需要耗掉這些糧食,也要1300天。而隨著各國糧食都禁止出口後,國際糧價會出現大漲,國內糧食價格會略有上漲,但是絕對是有錢可以買得到的。廣大居民其實不必囤積過多的糧食。
再者,國內糧食連續大豐收,囤積大米沒這個必要。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19年全年糧食產量6.63億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而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我國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更讓人安心的是,2020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達3.3億畝,目前長勢比較好,這為今年的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的公開資料都是要告訴大家,沒必要大量囤積糧食,國內糧食的供給非常充足。而且,糧食與其他東西不一樣,囤糧也是一門學問,一旦亂囤積糧食,很容易發生黴變。我們建議大家這樣做的,先囤幾袋米,當第一袋吃完了還是要再去買一袋,再把之前買的最新的那袋吃了,一直這樣迴圈下去,那就永遠不會吃到過期的大米了,並且也不會擔心斷糧了。這個操作,還是相對比較合理的。
現在很多人擔心,一旦國外產糧大國禁止出口大米,國際糧價就會大漲,國內糧價也會跟著上漲。其實,糧食是百價之基,我國政府對糧價有控制的,也不會胡亂漲價的,而且我國有大量的儲備糧,以及近年來國內糧食年年大豐收,國內糧食頂多會略有上揚,而絕不可能到糧荒的程度。不過,由於我國大豆、豆油、玉米等農產品都主要依賴於進口,而如果這些農產品漲價,會導致輸入性通脹,恐怕未來國內通貨膨脹一直高位徘徊這種可能性還是不能排除的。
-
17 # museguo
大家對疫情發展不安心了,導致多國好像是不出口糧食,加劇了大家恐慌心理。這是大家有囤積糧食的行為的心理動機。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跟隨者,看別人做,自己也就去做了,說什麼原因,就是不想落後。
我覺得沒必要。
中國是一個大國,一個傳統的農耕文明的國家。自古就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中國不僅有耕地紅線的保障,也有每年大量儲備糧食的準備,還在增加。還有勤勞奮鬥的中國農民,以及一個國寶袁農平。儘管雜交水稻口感不咋地,但是吃飽不捱餓是沒問題的。
部分經濟農作物,可能確實會缺。比如大豆等等。這些東西的短期就會導致油脂類的短缺。但是中國人啥都怕,就不怕吃苦。所以沒事。
更何況,你看看各個事業單位食堂,各大企業食堂,學校,甚至部隊,每天浪費的糧食,蔬菜,魚肉,都是嚇人的數量。
如果哪一天,這些單位食堂不在出現浪費,那真的是需要警惕糧食問題的時候了。
-
18 # 明澤美食
雖然受這次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禁止出口大米。但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還是很充足的,即使糧食價格會有少量的浮動。但也不至於達到讓我們買不起的地步。 所以現在很多人跟風囤積大米是沒有必要的。畢竟糧食不同於其它食材,就算價格上漲,也漲不到漫天要價的地步。
現在囤積大米,是沒有必要的我們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每年的糧食產量居高不下,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國家的糧食需求,即使其它國家禁止糧食出口,也影響不到我們國家的糧食需求。但我們國家的大豆產量不足,可能進口大豆會受到影響,但相信國家也會有好的應對辦法,是不會讓糧食產品失控的。大米是我們生活中的主要食材,家中平時存放個百八十斤大米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囤積過量的大米,還沒等著消耗完畢新米就上市了,那麼我們家中存放的過多大米,就變成陳米了,無形之中就產生了一些浪費。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跟風去搶購大米,這樣就會造成人們的恐慌心理,反而導致大米的價格持續上漲,間接地影響了國家對糧食市場的調控。其實大米價格就算稍微上漲一些也無所謂,對我們的日常消費還是沒有太大影響的。但盲目的囤積過量的大米,反而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損失。這麼做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次疫情這麼嚴重,我們不也是安全的過來了嗎?雖然我們承受了一些損失,但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就算大米會漲價,我們也不要盲目的去跟風囤積大米,別給國家增添負擔。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
19 # 嘉興微同城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囤大米?有必要嗎?
國內疫情嚴重時都沒有出現大米賣空的現象,怎麼現在反而有人開始囤大米了呢?其實這源於國外疫情的爆發,有幾個國家宣佈禁止出口糧食。這個始作俑者就是越南,3月24日零點開始,越南宣佈各種大米產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接下來幾天哈薩克、塞爾維亞、俄羅斯等國也紛紛限制本國糧食出口。
於是很多國人看到新聞後,結合今年從非洲來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災,就覺得大米價格肯定會漲而且會變成緊缺物資,所以就開始去超市搶大米。這也源於國人的危機意識。我一直覺得,中國人的危機意識強於其他國家的人。不過這次真的是杞人憂天了。
當前世界糧食供給總體上是過剩的。雖然非洲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溫飽下以下,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糧食確實是供大於求的。特別是稻米和小麥,2020年的產量預計將達12.6億噸,遠超全球總消費量。
中國更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糧食總產量2015年以來一直穩定在6.5億噸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你想想,你一年能吃掉940斤糧食麼,很難吧?雖然我們也進口糧食但那是為了豐富我們的糧食品種,供國人選擇。比如越南,2019年糧食總出口量637萬噸,我們僅進口了47.7萬噸。
說到糧食首先想到水稻,說到水稻,就想到袁隆平。我們現在穀物的自給率超過95%,口糧自給率達到100%。當然,有些人囤大米也可以理解,只是不建議囤的太多。弄的一年都吃不完,要長蟲子的。
退一萬步講,糧食緊缺了,那也是幾年後的事,前提是新的糧食出產量低於消耗量。那你能囤幾年的糧食麼?現在囤糧,只會給那些投機倒把的人機會。所以記住了啊,不想買高價米就不要囤米。不然短期內大米價格上去了,最終吃虧的還是你自己,畢竟大米漲了,其他東西能不漲點麼?不要做蠢事啊!
-
20 # 陽光雜談記
現在國內很多人囤大米主要還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和疫情原因引起的恐慌,這跟非典期間囤鹽一樣的道理。雖然由於疫情等原因,一些糧食出口國停止出口,但是中國自身就是產糧大國,主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為何不需要囤糧
1)從全球角度看,雖然世界各國糧食產量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如澳洲山火,蝗災,新冠疫情等,導致糧食產量短期內有所下降,但世界上的糧食生產大國,如中國加拿大等國家糧食近幾年一直大豐收,儲存較多,且整體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因此從世界總體看,糧食供應總量不會出現大的短缺,但是短期內確實可能確實存在由於各國疫情嚴格管控,導致物流和人力流動減緩,一定程度會減弱供應的效率,但整體不會有大的供應缺口。
(2)從國內來看,中國本身就是糧食生產大國,大米小麥等主食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我們主要進口的農產品是大豆及飼料類農產品。截至當前,我國疫情已經整體穩定,國內今年的糧食種植產量不會受太大影響,同時國內種植面積擴大,可能還會帶來總體產量的上升。同時,中國政府又是世界上對糧食最有憂慮感的政府,我們有大量的儲備糧,我們的儲備糧基本可以滿足全國人民接近一年的用量。因此單從國內產量來講,糧食的供應完全沒有問題。
(3)目前可能各地由於恐慌等原因有大家集中囤糧的現象,這種囤糧可能短期內確實會造成糧食供給短缺,也可能帶來短期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還是需求短期內爆發式增長,而糧食供給體系要完全匹配需求的增長可能需要些時間來反饋,因此短期內會有上漲,這反過來又增加了恐慌,加大囤糧力度。但是這種短期內的供需缺口很快就會被調整,因為本身供給是充足的,那麼需求提升後供給也會很快跟上,那麼很可能的結局就是大家囤的糧食還沒有吃完,市場上的價格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因此超市大米賣光只是短期現象,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回覆列表
最近新聞越南等國家禁止出口大米,很多囤貨大米的,多半是被疫情期間的口罩價格瘋漲給弄怕了,擔心大米緊缺價格上漲。作為種業人士自私想法倒是希望漲價,各家清庫存種子,米廠清庫存還漲價,現實是完全不可能,沒必要,連續幾年糧食大豐收高庫存,為什麼超市會有2元不到米,都是存幾年國庫糧便宜,進口都是高階優質米,不影響。再幾個月新糧又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