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小西
-
2 # 簡-繁
喜歡旗袍的人,大抵對民國也有比較深的感情。旗袍在那個時候是每個女性都會穿著的服飾。美,是自古以來都是人們不變的追求,而那個時候的女性,則是透過對旗袍的改良來展現自己的美。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在旗袍興起之初,旗袍也並不是作為一種女性對美的追求的象徵,而是帶有一絲女權運動的色彩。
在北伐前夕,女子們紛紛剪短髮,一改過去的上衣下襖,穿上了旗袍,想要表達男女平等,頗有幾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氣概。一片式的旗袍,線條優美流暢,同時製作起來也節省了人工和衣料。而且一片式的旗袍可以有多種變化,以適應高矮胖瘦各種身段,還可以適用於多種場合,不管是當做常服,還是出入大場合的禮服,都可以以一身旗袍來裝扮。因此,在那個時候旗袍很快就席捲了社會,不管是學生還是女工,不管是普通的女性還是上流名媛,旗袍都成為了首選。改變旗袍的面料,改變旗袍的花色,旗袍給人的感覺就會因此而不同。但是旗袍的改變並不止於此。旗袍削減了腰身,放低了領口,過去寬大的倒大袖的款式漸漸變成了窄袖,更加凸顯女性手臂的線條。最開放的就是旗袍裙襬的開衩線不斷上升,甚至一度高至臀部,光是想想就知道那個時候的旗袍的款式變得有多麼大膽。人們也不再在旗袍裡面穿著厚實的棉褲了,厚實的棉褲最不方便的一點就是讓身材顯得臃腫,缺少女性的線條美曲線美,所以薄如蟬翼的絲襪成為了女性們的首選。在行走坐臥間,步履前後交錯,不經意似的露出珠白圓潤的玉腿,修長曼妙,將美大方展露。
但是旗袍的改變也不止於此,旗袍還在不斷的改良,就如女性對於美的追求從來都不會消散。旗袍就是女性對於美的無限追求的一種體現。西風漸進,西方的時尚潮流隨著大洋的風漂流而來,開始在中國紮根生長。傳統的中國裁縫看到了西式時裝的優點以及人們對美的需求,開始借鑑西方的剪裁設計,設計出更加貼身的立體的旗袍款式。
旗袍,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美感,變得更加大膽奢華。旗袍上的蕾絲,領口處的鏤空設計,若隱若現,更添女性的嫵媚和柔美;在旗袍上綴滿的皮毛和珠翠,或者手中拿著的小提包和羽毛扇,都是富麗奢華的象徵;還有當時國外的時新的面料,也是大家的談論的話題……中國旗袍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吸納了西方的時尚潮流,擁有了獨具一格的美感。傳統和現代的交融,東方和西方的碰撞,在這件服裝上體現。從此,旗袍勾勒出的婀娜線條,成為了舊上海時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當然,旗袍的改變不止於此,當時女性也不會停止追求美的步伐。裘皮大衣、披肩、小西裝等等,都是當時女性凹造型必備的單品,在當時也是時髦一時。在冬季,她們可以在旗袍外面罩上厚厚的大衣,在夏季,她們則將旗袍改成了短袖甚至無袖,旗袍的面料也被要求輕薄透氣,薄薄的面料貼合在身上,自有一種嫵媚的風情。
對於民國,我們總是有太多的懷念與感慨。小編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國時期的那些精緻的女性吧。就算早已滄海桑田,但是美好的故事仍舊留存在我們心中。陸小曼、林徽因、張愛玲、孟小冬、王人美……她們或是內在精緻,或是外在優雅,也有內外兼修,活得十分精緻。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裡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範,大美數旗袍。
民國和旗袍的相配,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太多的言語贅述,想起民國,在眼前浮現的就是穿著旗袍的美人。她們身著華麗的旗袍,眼角眉梢皆帶風情,舉手投足之間無一不透露出東方女子的溫婉與嫵媚。活得精緻,大概是我們想要成為的模樣,所以我們也會常常懷念民國時期的她們,生活上要活得精緻美好,自己內心同樣要精緻美好。
-
3 # 清風扶垚
旗袍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濃郁的民簇風格的傳統女裝,旗袍用流暢的曲線造型十今貼切自然地勾勤出東方女性軀體的婉柔美,體現出含蓄凝重的東方神韻。在現代沒計與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傳統文化精神與著裝式樣仍被廣泛的借用與應用。在社交場合用精緻高檔的旗袍做禮服,典雅高貴,不失雍容風度。日常穿用可選用花素全棉麻綢或滌棉細作的旗袍,即樸素又大方。選用小花,素格,細條製作的旗袍,可表現出溫柔,穩重的風格。旗袍被稱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
4 # 良笙寫小說
關於旗袍,較顯著的說法是,它源於上世紀20年代,但任何一件帶著深刻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產品,都不是橫空出世,突然降生的。它一定是歷經世代民族文化的浸潤,偶遇恰當時機,才尊貴現世的。
旗袍源自深遠的漢文化,有據可考的是兩漢時代的“深衣”,同時,旗袍又是我國民族文化融合的國粹。
旗袍的命運如同中華民國的命運一樣多舛。歷史事實證明,凡事精粹都經得起跌宕命運的考驗。在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隨著時代的發展,旗袍逐漸走入中華女性各種隆重場合,旗袍以它獨特魅力成為中華女性美的典範象徵。
首先,旗袍高襟封扣,彰顯傳統文化的內斂含蓄之美。
高領,封閉胸襟,長度至腳踝,裁剪保守謹慎,體現出端莊優雅之態。但過份保守又顯迂腐土拙,所以自腿側開衩,若隱若現之間,露出白皙腿部,低調的性感,給人無限遐想空間。
旗袍的這一裁剪模式非常契合傳統審美,內斂含蓄又不失靈動,這正好符合傳統中華女性的美麗期許。
其次,旗袍裹身裁剪,展露女性纖細窈窕曲線的體態。
中華傳統審美喜曲而厭直。曲才有審美玩味的空間。旗袍流線型裁剪,尺寸貼膚,勾勒女性柔美的線條,彰顯中華女性柔美氣質。
其三,旗袍彰顯中華女性高貴典雅。
整體貼身裁剪,讓身穿旗袍的女性只能細步,舉止受限;同時高襟設計又讓女性脖頸上揚,身姿挺拔,自然而然展現高貴典雅之態。
最後,旗袍顏色俏豔,花色富麗,彰顯中華女性大氣、華貴之美。
中國的國花為牡丹,旗袍繁華似的色彩不正像牡丹一樣嗎?豔麗逼人,華貴莊重。
旗袍以獨特的東方韻味,成為中華女性美的典範象徵,實在是實至名歸。每一箇中華女兒,不管你高矮胖瘦,貧窮富貴,幸福悲傷,只一件旗袍加身,你便可以在瞬間高貴典雅,美麗動人。旗袍的魅力妙不可言!
-
5 # 雲壹
首先旗袍中國中國乃至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辭海》中有關於旗袍的註解:“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繡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並改良為: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
旗袍的發展,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臺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經過二十世紀上半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
為何能成為中華女性美的典範象徵,個人覺得,
第一、首先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民族服裝,在傳統服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由於是我們國家傳統獨特的民族服裝,所以在世界人民看來,穿旗袍,會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是中國人或者是華人。
第二、旗袍的演變是根據我們民族女性自身的特質,比如形體、氣質、民族文化等發展而來,比較古典,在搭配上油紙傘、香扇等配飾,一手執香扇、 一手撐把油紙傘,款款的步伐,雅緻的身影,古典的氣韻,是東方古典美的化身。
第三、與我們國家的文化有關係。在外國人看來,我們的文化神秘博大精深,搭配上我們民族的傳統服飾,自然有另一番不一樣的美。這是文化的底蘊。
現在的旗袍越來月讓世界各國女性接受,我們的文化也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
6 # 生活與文化
【旗袍】中文名:旗袍;外文名Cheongsam、qipao;別稱:褀袍(臺灣地區);曾用名:長衫、長袍;形成時期:20世紀20年代。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是中國服飾的國粹和女性國服。典雅高貴,是中國女子高雅聖潔的象徵,旗袍雅韻,如詩如畫,它以其流動美麗的旋律和濃郁的詩情畫意,呈現了女子的賢淑,典雅和溫柔,它是中國女人的一種情結,一種夢幻,一種高貴,它是鐫刻在中國女人骨子裡的美麗象徵。旗袍是文化,一種美學的傳承,一種內在修養的外溢,一種優雅端莊的體現。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階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概述】旗人之袍與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旗袍起源】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髮,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黃金時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臺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經過二十世紀上半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風資再現】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旗袍曾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服裝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從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華傳統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顯得有些落伍。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出現。【古典美】旗袍作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藝術透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油紙傘、香扇是旗袍的重要配飾,身穿古典旗袍,一手執香扇、 一手撐把油紙傘,款款的步伐,雅緻的身影,古典的氣韻,是東方古典美的化身。
【文化風格】旗袍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整體,形成旗袍文化。京派與海派旗袍,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文化傳承】旗袍改自滿族婦女服裝(旗服)。不同於沿襲了4000多年的漢服服制,清朝三百餘年的中國女裝以旗服為主流。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衝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
7 # 緣聚而生不變隨緣
民國舊上海時期,阮玲玉、林徽因、張愛玲、電影中的張曼玉,都喜愛身著旗袍,同樣都是美女中的極品,她們身著旗袍,或婀娜多姿,或搖曳如花,或冷豔凝香,或妖嬈美豔,這些優雅的氣質來自女人高貴的靈魂。一個女人的雍容華貴,典雅嫻靜,在她穿著旗袍時的一舉手、一投足間彰顯到了極致。原來,好女人才是它真正的主人,更能穿出它的神韻和風采。
看著電視畫面上那些雲鬢高挽、黛眉如畫、呵氣如蘭的旗袍女子,行走的那麼雲淡風輕。那高貴雅緻的旗袍內涵,被她們弱柳輕搖地展示出來。那風姿卓約的儀態,讓人無法移動視線。她們淡淡的目光隨意掃過,卻能讓人感到媚眼如絲,性感迷人的震撼。
現在正值江南雨季,讓我想起了這樣的畫面:江南細雨如織的季節,一座座灰牆黛瓦的民居在青山綠水,奼紫嫣紅中迷濛成一幅秀麗宜人的寫意畫。畫中彎彎的拱橋旁,烏篷船吱吱呀呀地搖動著一首牽念的歌謠,一個眉眼如畫,籠著高高的髮髻,身著素花旗袍的女子,撐著一把畫滿梅花的油紙傘從橋頭緩緩而來。那一低頭的溫柔,那簡約古樸的旗袍傳遞著一種溫情。
煙雨朦朧,炊煙裊裊,手撐油紙傘,著一襲青花瓷旗袍,輕盈的走過悠長的雨巷,走在小橋流水的雨簾,站在橋頭,清眸流盼,凝望一江春水向東流,那畫面是多麼的迷人。那一排琵琶扣下盪漾著許多女人美麗的夢,旖旎著東方美的韻味。
試想那高高的衣領,可以恰到好處地將女人的脖子收緊,掩蓋住那些滄桑歲月帶來的痕跡,只微微露出一些細白的面板。有弧度地衣身,可以顯示女人凸凹有致的腰身。膝蓋以下細長的美腿再輕輕擺動,張弛有度地行走,更增加了無限風情。這樣的女子走在哪裡,哪裡不添一筆亮色呢?
旗袍不僅是一件衣服;還是一種代表著民族的文化;更是一種代表自己的語言。它可以在含蓄中流露出性感;可以在莊重中展現個性;可以在尊貴中體現風情;可以在簡約中揉入時尚;可以在豔麗中追求自然……所以一直認為只有成熟的女人,才可以將它的韻味體現得酣暢淋漓。
旗袍,是妖嬈的,又是端莊的;是冷豔的,又是明媚的;是性感的,又是純真的,旗袍可以包容一切。不論身材,不論容顏,不論年華,任何女子穿上旗袍都是柔美動人,風情萬千的。旗袍展現的不僅僅是女子飽滿的胸、纖細的腰、圓潤的臀、修長的腿的性感妖嬈,這種視覺上暫時的衝擊,僅僅是一時驚豔,經不起時間的檢驗;旗袍更多的是氣質心靈的展現,一出手,一投足,一談吐,都能體現內在的涵養底蘊。
旗袍是高貴端莊的,是婉約含蓄的;是淡雅安逸的,是清新自然的,是靜美優雅的;是婀娜誘惑的,是嫵媚性感的……即使是同一件旗袍,不同的人能穿出不一樣的風情,不同的風格,同一個人穿的效果也不一樣。所以,它也是大雅大俗之物,只有身材恰到好處的人穿上它,眉眼如畫,走的搖曳生姿,才容易將它的魅力和風韻展現得風情萬種。
一襲旗袍,修得純淨內心,從容性情;一襲旗袍,詮釋歲月靜美,永恆不變;一襲旗袍似詩畫藏在每個女子心中,以萬變的姿態穿梭在每個女子的夢中……。我喜歡穿著不同風格旗袍的女子,每次走在街上,看到那些盡顯旗袍唯美的女子,都要側目很久,心裡也在為她們的形象舉止打分。旗袍,用細膩的曲線勾勒出女人的玲瓏體態,讓她們的氣質得到最大程度地凸顯。
旗袍是吸取了西方審美元素,結合東方女性的特色打造出來的一款代表民族特色的服飾。一個眼神悽迷的旗袍女子可以將冷傲孤高的氣質發揮到極致;一個眼神溫柔,帶著熱望的旗袍女子可以將溫婉狂放燃燒到頂點;一個端莊秀氣的旗袍女子可以將含蓄雅靜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些女子已經將歲月滄桑看透,無論是舉手抬足,回眸一瞥,都散發出驕人的嫵媚。她們的顰眉輕笑都別有韻味。
一個女子穿上染上或者繡上花鳥、山水的旗袍,在柔和中有了靈性,可以呈現出一種或是自然沉靜、或是流動的美。旗袍是女人最美麗的相遇,是沉香水榭裡的一簾幽夢;是流年渡口深情的叮嚀;是才情女子軟玉的人生;是刀光劍影中的旌旗;是春花秋月床上的性感;是碧落蒼穹中的海誓山盟;是男人心中一道最美的風景。無論多少風雨,都掩蓋不住它的婀娜多彩,魅惑多情。
身著旗袍的女人如詩,可文雅從容,可風情萬種,站如花,行如蓮,一步風情,一步流連,一步誘惑,一步端莊。這些如詩的風姿,首首可以如詩,首首淡然流暢,首首美麗絕倫。身著旗袍的女人如畫,可美麗極致,可高貴大氣,一幅清新如風的畫,一幅古典韻味的畫,一幅喜慶熱鬧的畫。這些如畫的美景,幅幅引人入目,幅幅讓人著迷,幅幅美豔動人。
身著旗袍的女人如歌,可溫婉動聽,可柔情似水,餘音嫋嫋,淺吟淺唱,一首宮商角徵羽小調,一首淡如清風古典歌曲,宛如音符的精靈,輕柔灑落在心窩裡。這些如歌的柔詞,清耳悅心、動人心絃、悅耳動聽。身著旗袍的女人如夢,可是甜蜜的夢,可是溫暖的夢;是文藝情懷的夢,是浪漫少女的夢,是優雅美婦的夢,一襲旗袍給予了女人優雅端莊大氣與自信。這些如夢的情景,場場迷人心扉,場場醉心其中,場場甜蜜溫暖。
旗袍在經過百年風雨,起起伏伏,歷史的沉澱之後依舊屹立不倒,歷久彌堅,且風采更甚,而穿旗袍的女人也是一樣,無論時間如何流逝,美豔長存;無論何時審視,風采依舊動人。旗袍是一種無言的高貴,是一種天成的婉約,是一種歲月給予的豐盈,是一眼望不到底的幽深。每一件旗袍都是珍藏,每一個穿旗袍的女子都是一道靚麗風景,她演繹著世間的繁華與悽美,沉澱著生命的華麗與純粹,盛開在時光的深處。
-
8 # 微光談文史
一,旗袍作為中國服飾審美文化的形式美形態,就是“禮樂”文化的鮮明物化顯現。
從周公旦制禮樂而至孔子的儒家學說,主要內容都是“禮樂”和“仁義”兩大部分。
中國傳統服飾包括旗袍的審美文化都符合“禮樂”的文化鮮明物化。
而作為儒家文化帶給了旗袍諸多的內涵,在傳統旗袍的設計中也更多的體現了,繁崛、柔膩的服飾風格,反映了中國統治階級迂腐保守。
二,儒家中庸思想,清代傳統的旗袍以溫柔敦厚為美。
傳統旗袍造型符合中國古代的服裝總特點:平穩、硬朗、單純。其線條平直,手臂平伸後與身體的直線形成垂直的交叉,這種基礎造型形式顯得尤為實在和穩定。
這種造型不僅完全滿足了人們心平氣和的天性,同時,她又符合傳統道德和人們審美意識。
幾千年來,中國婦女一直受著“恪守婦道”“三從四德”的教育,標準的美女應該是:削肩、平胸、細腰、窄臀。
-
9 # 壺中日月A
宋氏三姐妹對旗袍情有獨鍾的原因是己經改良的旗袍更好顯示出東方女性的氣質和優雅。盤扣、鑲邊的設計風格充滿東方的古典美的韻味。束腰的剪裁和恰如其份的開叉和胸圍的設計讓女性優美的曲線畢露,從而完美詮釋了女性的柔美。
含蓄內斂是東方人審美的普通認知,旗袍做到了這一點。民國時期旗袍幾近國服宋氏三姐妹可謂居功至偉。或說是三姐妹引領了當時時尚。
一管之見,不喜飄過。
-
10 # 鬱金香137652766
旗袍之美蘊,為何能成為中華女性美的典範象徵
旗袍在中國流行也不過100多年左右,從民國婦女,青年女性基本都是一身旗袍裝。現在旗袍也很流行,不論年輕女性,還是中年婦女都喜歡穿旗袍,一件裁剪合體的旗袍能穿出女性的身材韻味,展示自己的身材魅力
。是起它服裝不能比似的。
-
11 # 一朵芙蓉著秋雨
旗袍不單單是中國一種古典服裝,也是一種文化。其藝術美感及文化內涵亦如中華“唐裝”風靡全球,颳起一股“中國風”。旗袍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倩倩淑女,旗袍著身曼妙兮;婀娜款款,霓裳柳腰輕兮;笑顏若蘭芳,玉音空明兮;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纖纖兮若迴風之韻雪;雨韻荷姿,風姿綽約猶勝兮;春風楊柳妖嬈,顧盼生媚兮;巧笑倩影,猶美盛情,婉若清揚兮;豔之,韻之,美哉兮!”
旗袍之美是東方女子含蓄之美,線條簡約,色彩絢爛,風格典雅,雍容華貴,把東方女性的曲線之美巧妙地襯托出來,把女子優雅柔美,莊重賢淑,嫵媚動人氣質演繹出萬種風情。曲線玲瓏有致,蓮花碎步輕移,搖曳生姿,顧盼神飛。
旗袍在素雅中透出高貴及冷豔,猶如一朵盛開在歲月深處的水蓮花,高雅清揚,流溢位中華幾千年文化積澱的優雅與雋永。讓東方女子穿越時空,與歲月對話,鐫刻一道曼妙無比的美麗風景。
旗袍與東方女子可謂是“相依相生,相得益彰”。女子詮釋旗袍的雅緻與風情,旗袍成就女子的優雅與風姿,慵懶中生出孤傲。把東方女性的“溫柔內斂,秀外慧中,靜美端莊”演繹的淋漓盡致。
旗袍猶如清秋丹桂飄香,醉人心神;亦如山水畫意灑脫飄逸,詩情盎然。旗袍是內斂與張揚的和諧,雍容與素雅的調和,靜美與靈動的和美。
“大美山水在中國,典雅風韻在旗袍”。
-
12 # 曉霞181558838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女性國服。
旗袍,中國女子最喜歡的傳統服飾,被世界無數女性視為上天賜予的神物,如今風靡世界,成為了眾多女士的心愛之物。
旗袍,最燦爛輝煌的時候,是20世紀到20年代40年代這段時間,社會名流和演員等一大批新思潮下的名媛們深愛著她們的旗袍,她們以旗袍征服了一個時代。
旗袍,承載的中國文化中的內斂,雍容,優雅。
旗袍,在1984年被國務院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1990年亞運會開始,歷次大型國際會議,2008年奧運會等,都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旗袍手工藝被國務院批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旗袍正隨著時代的變遷,流蕩塵埃,與時俱進,隨著新時代的女性賦予它更多的風釆,更多的靈性。
目前中國還有一些堅持做旗袍的人,堅持把中國旗袍文化傳承下去,旗袍表現出中國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旗袍 讓中國女人更美
-
13 # 文化軟實力
旗袍是民國的旗人之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階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求時尚,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 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漢袍漢袍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由漢族對旗袍改良而得。在現時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漢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的象徵意義。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在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
民國旗袍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
現代旗袍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複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覆。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襬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襬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襬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裝不開衩,出現旗袍後,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
14 # 李氏時刻
旗袍現在可以說是東方美的代表!很多人瞭解旗袍是從電影電視劇中三四十年代中的上海灘,影視居中上海女人擁有者風姿卓越的身段和品相,讓給予她們這些的恰恰是旗袍!
旗袍是有清代的女性服裝演化而來,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尤為流行!那個年代的女人在旗袍的襯托下那麼的風華絕代。
電影明星阮玲玉引領者那個時代上海女人們的審美趨勢
穿上旗袍的她至今讓人回味難忘
鄧麗君更是旗袍的深度愛好者!
1984年我國將旗袍定為女性外交禮服。
自1990年亞運會以來在我國舉辦的歷次重大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
15 # 予言茶事
有人說:女人可以不穿旗袍,但衣櫃裡不能沒有一件旗袍。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裡,張曼玉換了23件旗袍。在李安的《色戒》裡,湯唯換了27件旗袍。藝術源於生活,可見,中華女性對旗袍有多麼偏愛。
實際上,旗袍從出現到現在,一共才經歷百餘年的歷史。在這短暫的一個世紀裡,旗袍經歷大起大落,如今能成為國服,可見其魅力和影響力有多大。
如果非要追根溯源,旗袍應源出於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袍服。滿族一統遊牧民族後繼承和發展了這種服飾。依照《辭海》的解釋,清兵入關後實行的是八旗制度,所以旗人所穿的服飾,統稱為旗袍。遊牧民族擅長騎馬,所以清朝之前,旗袍都以寬大為特點。入關以後,滿族變身為貴族,生活安定,旗袍逐漸改良,面料多為綢緞袍面,繡滿花紋,搭配“十八鑲”裝飾,穿起來極其華美,端莊典雅,與滿族女人的貴族身份相匹配。
旗袍發展的高峰時期是在民國時期。著名的電影明星胡蝶、民國才女張愛玲以及宋氏三姐妹都是旗袍的忠實粉絲。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從北京、上海到廣州、香港,全國各地掀起了旗袍熱。這20年裡,旗袍的樣式進行了諸多改良,原有的倒大袖慢慢消失。到20世紀30年代,旗袍主流樣式變為無袖旗袍,兩邊高開叉,腰身,貼合身材,女人的曼妙曲線凸顯,並且第1次出現了肩縫和裝袖,改良了胸省和腰省,甚至有墊肩。至此,此時的旗袍基本上奠定了現代旗袍的設計基礎,擺脫了傳統旗人袍服的舊制。
文化大革命時期,旗袍遭遇到了“滅頂之災”,一度被認為是封建糟粕和資產階級情調,遭到廣泛的批評和抵制。世界範圍內,除了臺灣、香港以及國外的部分華人以外,幾乎看不見旗袍的蹤跡。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思想觀念再次被重新整理和洗禮,旗袍也不再是封建糟粕,逐漸重回大眾視野,恢復發展。90年代開始,我國傳統文化開始復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旗袍成為中國傳統民族服飾的象徵之一,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際舞臺,盡展東方古典女性身姿之美。此時的旗袍,細長高挑,平肩窄腰,凸顯身材。除了這些傳統流暢線條之外,還增加了很多時尚元素,旗袍不僅展現在國內視野,還在世界著名時裝時裝週上轟動全世界,旗袍受到了世界服裝業的廣泛關注。從90年代開始,國家領導人出訪或外事活動時,領導人夫人和女性外交官,經常以一身得體旗服亮相,一次又一次的吸引世界目光。
1984年,旗袍被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1990年北京亞運會,禮儀服裝為旗袍。此後的重大賽事和會議,包括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旗袍基本上作為禮服出現在大眾面前。2011年,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佈的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華服,它所展現的美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韻,更是中華女性之美的典範象徵。相信在未來的時間裡,旗袍將繼續創造屬於她的燦爛輝煌之光。
-
16 # 倚天手記
一.旗袍的歷史。
旗袍最初源自於中國的清朝,是在三百多年前,滿人以八旗自稱,所以,旗袍,也叫旗人之袍;最初是清朝滿族婦女的服裝,後來又出現了變化,吸取了西方服裝的特點,經過了改良,對款式做了不斷的改進,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旗袍。
《辭海》中對旗袍是這樣解釋的:
“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繡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並改良為: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
也就是說,旗袍的歷史有幾百年的時間,女性身著旗袍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二.旗袍的盛行旗袍的盛行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旗袍慢慢在世界舞臺開始嶄露頭角,開始頻頻走入世界的視角。
這時候旗袍的特點是在原來旗袍的基礎上,加入了西方服裝的款式,是一種中、西方服裝相結合的旗袍。
身著旗袍可以體現女性的身材特點,給人以端正、清秀、典雅的視覺。
三.旗袍和漢服的對比。旗袍,是一種民族服裝,最初是一種清朝滿族人的服裝。
漢服,也是一種民族服飾。
兩種服裝從某一個角度上講,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兩種服裝都能體現女性的優雅和端正,漢服的歷史更長。
漢服也叫漢裝、華服,在中國上古的三皇五帝時期就出現了漢服。
漢服是中國華夏民族的服裝,歷經了幾千年的時間,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
漢服的款式很多,和旗袍相比,身著漢服,給人雍容、溫婉的視覺,身著漢服,看上去更加飄逸、柔美。
漢服男裝、女裝都有,款式非常的豐富。
不論是旗袍還是漢服都能體現女性的秀麗和優雅。
-
17 # 董師爺說
一、旗袍由來
第一種起因:中國女性傳統袍服的奇葩
旗袍雖有“旗”但與滿清八旗無必然關聯,是中國幾千年的女性袍服文化在清代的續接而已。中華服飾長河流淌到了近代,歷經兩千多年流變的中華袍服,進入“旗袍”時代。 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大變革時期,也是傳統袍服向旗袍演變的關鍵時期。此時,無論是南方或是北方,各種改良旗袍紛紛在女裝舞臺上亮相。在這個大變革的年代中,有三個推動旗袍產生的必要條件:第一是“滿漢交融”,存在著滿漢文化融合的社會環境。第二是“提倡女學”,有女性解放、女性教育的時代背景。第三是“西風東漸”,原有的穿著習俗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
民國初期由於滿清政府的下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衣著觀念發生明顯變革,民間服裝進入了新舊更替的時期。穿滿清服裝的人大大減少,漢族傳統女裝重新被大眾青睞。正如張愛玲所言:“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原有的漢服經過改裝和演變,流行起加長馬甲和大袖衫的套裝。這種漢服的結合套裝進一步合成,演變成民國初期的旗袍雛形。
第二種起因:中國女性民族審美意識變遷
中國古代士人對女人的小腳情有獨鍾。相傳秦始皇選美女時,女子小足被列為美女標準之一。小腳、即纖纖秀足,包括了天然的腳小與纏成的小腳,到了唐代成為女性審美的首席地位。南唐後主李煜有位叫窅娘的愛妾。她因善長歌舞而得到李後主的寵幸。李煜用金箔制蓮花臺,命窅娘在臺上展姿起舞。窅娘用白帛纏足後,小鞋更加纖細屈突。立在蓮花臺上呈俯仰搖曳之態,似蓮花凌雲之狀。三寸 “金蓮”由此得名。從此中國進入女性纏足美時代。
金蓮文化是一部東方女性追求自美、自我、自信、自創的文化。纏足女子對纏足視為身體最神秘部位決不輕以示人,金蓮鞋深遮密護秘藏不露,金蓮鞋若被不識男子拿到,猶如被強姦。美國最暢銷作家歐文.華萊士寫道:假如裸體的瑞典女性偶然相遇,她們首先用手遮掩私處。阿拉伯女性會首先遮臉,而中國女性則會掩足,薩摩亞(太平洋)女性會遮掩肚臍。
三寸金蓮是女性自我美體、自我提升的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途徑。一雙“小腳”能為女孩和她的家庭贏得通往更光明未來的門票,纏足女乃被解讀成自覺“改變命運”或提高社會聲望的象徵。
三寸金蓮造就女子審美體系。在中國流行時尚了一千多年的女性纏足鞋“三寸金蓮”,是人類史中最獨特的鞋飾文化,此種“削足適履”的習俗也是世界鞋史中的一大奇觀 。它反映了在一個歷史時期中重塑人體美的創舉,直至今天人類還在繼續。 三寸金蓮是世界上時間最長(歷經1000多年),規模最大(跨越六個歷史朝代),人數最多(歷史上超過20億婦女,截止2000年全國尚有100萬纏足婦女)的人類肢體裝飾的造美運動。金蓮鞋的美學功能和製作技藝已經成為一千年來,我國女性在男性社會中的社會地位、人品樣貌、勤勞賢惠和俊美俏麗的唯一試金石。 三寸金蓮雖然是一種鞋,卻在人類歷史中建立了一套完美的審美體系和道德標準。三寸金蓮的歷史現象雖然消失了,過時了,但是三寸金蓮在女子鞋飾美學的基本原則;瘦、、高、尖、小等還在今天延續。
到了20世紀,隨著歷史的推進。一千年的時間把中國女人的審美從人體的最底部位的腳,向上延伸到胴體。在封建社會 “存天理,滅人慾”寬衣大裳中隱藏了幾千年的女性形體,今天成為民國時期女子自我欣賞的審美物件。在拋棄纏足文化的同時,解放自身形體的新文化運動悄然到來。“天足運動”、“天胸運動”使最能表達女子形體美的旗袍應運而生。民族審美意識由“足”變遷到“胴體”。當審美概念從“小腳美”變遷到“形體美”時,隨之而變使得服飾物化由“金蓮”變遷到“旗袍”。
在人類歷史上體驗審美,追求審美的行為莫過於“走秀”。在中國服飾審美的歷史舞臺上,只有兩種“秀”:一是金蓮,二是旗袍。三寸金蓮首創了中國女裝秀—全國各地在每年定時舉辦金蓮鞋技藝品評的秀場。
山西大同:始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辦;運城:每年在元宵節時舉辦;
河北蔚縣:農曆六月初六舉辦;宣化:農曆五月十三舉辦;武安: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舉辦;邯鄲:每年逢五月五端午日舉辦;甘肅蘭州: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辦;隴東:每年農曆二月二舉辦;內蒙豐鎮:每年的農曆二月初舉辦;河南汝州:每年元旦至初五舉辦;寧波:每年上元節前一天舉辦;廣西橫州:每年二月十八日舉辦;雲南通海:每年三月舉辦;
第三種起因:中國女性追求男女平等思想
20世紀20年代的女性特別是女學生,如飢似渴地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男女平等的時尚觀念迅速佔領女性社會,同時變成為服飾改革的動力。尤其是女學生一旦擺脫了傳統意識,就展現出她們在服裝上的強烈平等欲求和改革熱情。他們期望和男性一樣穿上長袍,獲得平等的權利。
旗袍,作為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服飾形制,反映了當時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衝擊。尤其是女性主義和女權運動在全國此起彼伏。進步文人的推動和大批女學的建立以及雜誌、報刊的鼓吹,對中國女性倫理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使那些力求獨立平等的女性,覺得自己上下分穿襖裙不如男子一襲長衫。於是跟長衫最為形似的旗袍成為時裝。
張愛玲在《更衣記》裡寫道:“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長袍……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滿清,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旗袍女神張愛玲認為,當時女子為了男女平等而要求穿的長衫,僅僅只是旗袍的雛形。這個時期初創階段的旗袍與現在我們所認識的曼妙多姿、尤能勾勒女性曲線特徵的旗袍相距甚遠,而是寬肥、平直。如張愛玲在《更衣記》中稱,當時旗袍“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袖式為“倒大袖”。領子較高,滾邊不如從前那麼寬闊。張愛玲自畫了一張穿這種如男子長衫的旗袍。一般稱長衫旗袍。現在廣東,香港地區仍把旗袍稱長衫。
二、旗袍之美
旗袍既是一件衣服,又不是衣服。是中國傳統文化,是東方美學概念,是地道的中國符號。上帝給全世界每人一本聖經,只給中國女性一件旗袍
(一)、旗袍的美學概念
1、 服裝界說旗袍美:是中國女人的第二層面板。
2、史學界說旗袍美:是一段難忘的時光。
3、藝術界說旗袍美:是一曲立體樂章。
(二)、旗袍的穿著美
旗袍美的穿著原則是四可一不可 。
四個可以是:
1、無論什麼體型(高、低、瘦、胖)、
2、無論什麼面料(絲、棉、麻、毛)、
3、無論什麼季節(冬、夏、春、秋)、
4、無論什麼顏色(冷、暖系列)都適合旗袍的穿著。
一個不可以是舉止不雅。
從儒雅角度看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必須時刻體現穿著者的修養內涵及文化氣質。舉止不雅就是對美的糟塌。
從結構角度看,旗袍在一定程度上會約束穿著者的行動幅度。並能自動修正人的姿態,習慣弓背的女性會自然挺直。小腹凸出的女性則會很自覺地去收腹。舉止不雅會影響服裝和身體的貼合度與和諧性。
(三)、地域派別之美
1、京派旗袍之美
京派和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分別象徵著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 京派旗袍是旗袍的發源地,京派旗袍美在傳統的正宗上。具有本位本土的拙樸,顯得矜持凝練。通常平直寬肥。面料以傳統的綢緞為主,偏厚重。京派旗袍猶如大家閨秀。
2、海派旗袍之美
海派旗袍是旗袍的發展地,海派旗袍美在對傳統的標新。具有海派風格的清新,顯得靈活多樣。善於吸收西方的時髦元素。採用洋裝混搭旗袍,不斷翻新。一反傳統破胸省腰和裝袖,流行“透、露、痩”,海派旗袍猶如如摩登女郎。
3、桂派旗袍之美
八桂地區人才濟濟,山清水秀,在人文和地理環境上敢於和北京與上海相媲美。
(1)、有識之士的推動
在1920年代前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女權呼聲的高漲,和有識之士的追求,迎來了八桂的旗袍時代。
鄧穎超 1904年2月4日出生於南寧(其父親鄧庭忠官任南寧鎮臺)。在學生時代上進革新,在1922年旗袍處於萌芽時期時,便帶頭穿上旗袍,後來也一直是旗袍的熱愛者。
封鳳子 1912年出生於廣西容縣(筆名鳳子)。1949年7月16日周恩來為她題詞“為建設人民藝術而努力”。 著名劇作家吳祖光稱讚她說:“美麗的鳳子具有善良、謙虛、熱誠、勤奮的一切美德”。
馬佩璋 1903年出生於桂林,國民黨高階桂系將領白崇禧的夫人。出身於書香門第,肄業於桂林女子師範。父親自幼飽讀詩書,是清末貢生,曾任湖南永明縣知事,民國初回廣西任興安縣縣長、廣西銀行常務董事等職,是桂林頗具名望的紳士。
(2)、八桂民間的旗袍情
桂派旗袍同樣緊隨旗袍發源地北京,有著與京派旗袍相同的端莊、清麗的風格,具有正統意識和大家風範。從1896年的普通女傭穿著也可以看出旗袍前身的“京褂”特質。 30年代的八桂旗袍既有本地的樸實,又具有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傳統。 40年代八桂旗袍充滿著中國城市女性特有的時尚性情與氣質。八桂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了中華服飾文化的文明,顯露出 “大家閨秀”的中華女性良好修養與個人美德。
(3)、八桂旗袍的演繹
八桂雖地處西南邊陲地區,但是當地民眾愛國情懷深遠。民國時期在新桂系統治時期是全國模範省。抗日戰爭時期,八桂是全國唯一沒有偽政權的地區。
(4)、八桂旗袍的貢獻
①、八桂旗袍的延伸 八桂與“同飲一江水”的越南國境線全長達800多公里。在“一衣帶水”的親切交往中,八桂子女將中國旗袍(女衣長衫)帶到了越南。透過不斷的交融,30年代在越南的八桂旗袍結合本國衣俗和法國衣範,演繹成越南國服“奧黛”。越南語中奧黛=長衫=旗袍。從傳承的角度來看,越南奧黛可以說是八桂旗袍的國外延伸部分。八桂旗袍的演繹發展充分體現了八桂民眾“愛國愛旗袍,愛國傳旗袍,愛國穿旗袍”的旗袍情結。
②、八桂男裝的延伸
八桂旗袍向越南延伸的同時帶動了八桂男裝的國外延伸。
三、旗袍婚服美
旗袍從30年代進入了婚慶殿堂,婚禮一改過去鳳冠霞披的舊貌。旗袍婚服的簡潔與喜慶成為婚事新辦的典範。甚至進入集體婚禮。
30年代 由鳳冠霞披演變為白紗旗袍 。
附錄:1949年後旗袍的沉浮
(一)、新中國成立後 兩岸的旗袍
海峽兩岸的旗袍傳播出現差距,國內顯得矜持和收斂,只在特殊情況下穿著。
臺灣地區的旗袍熱仍然不減,他們認為旗袍不僅作為文明與時髦的象徵,更是身為女人不可或缺的一件衣裳。
(二)文革時冷落的旗袍
文化大革命中旗袍屬於“四舊”。凡是抄家時見到旗袍,立刻用剪刀剪碎,擁有者還要被剪成“陰陽頭”。批鬥王光美時,強迫她穿上剪破的旗袍,以示革命。同時江青自創“江青袍”妄圖代替旗袍,欲推成中國女性“國服”。
(三)改革初期異樣的旗袍
改革開放初期,旗袍首先在服務行業中“脫穎而出”。由於不注重旗袍文化,旗袍在服務業中被當做“接待”的“迎賓”服。化纖面料和粗製濫做以及接待員的不雅舉止,使旗袍失去品位,沒了美感,以致很多人不敢穿旗袍,唯恐因此丟了身份。
當時我們鄙視一個小販身著旗袍腳趿拖鞋的模樣,同樣也不能接受一個身著旗袍的酒店服務生不停地挖鼻孔和吐痰。異樣的旗袍給服裝工作者敲響了警鐘。
(四)90年代品位的旗袍
進入90年代,中國很多城市的時尚文化基本上可以與國際接軌,當中華傳統和全球文化交集時,國人追尋和傳承本民族服飾文化的意識日漸增長。特別是中華元素獲得國際服裝大師的青睞與肯定並納入時尚的設計中,促使代表中國符號的旗袍登入高雅之堂。最具代表性的是旗袍界兩件事;
1、為提高旗袍的品位,創立旗袍的品牌,培養旗袍的工匠,我們從臺灣請來了旗袍大師楊成貴。楊成貴先生,1931年出生在浙江溫州,其父為當地出名的旗袍裁縫。他從小耳濡目染幼承家傳,歷三十餘年從事旗袍設計、製作及技能研究,在日本獲得藝術學博士學位。1974年在臺灣建立中國旗袍研究會(現更名為中國國服研究會)。他希望有一天,兩岸的中國人一起穿上旗袍共過一個國服日。
2、國家文化部於1993年五月正式下文,同意舉辦國家級的旗袍大賽。該活動得到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國務院、外交部、中央電視臺等有關領導的支援。這是自1929年民國政府把旗袍納入國禮服後,經歷了64年的磨礪,終於迎來了旗袍的第二個春天。
-
18 # 非遺旗袍傳承人收藏
旗袍,充滿靈性的創造,最能體現東方女子之韻味。要我說,大美中國在山水,秀美中國在女子。旗袍的款式多樣,花色各不相同,不同的旗袍能演繹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女子也能賦予旗袍不同的氣質!旗袍是中華文化裡的一顆明珠,它的出現觸動了女人內心深處的琴絃,從而演奏出一曲曲動聽的旋律,那旋律中充滿了女人的自信與聰慧。旗袍可以說是所有服飾當中最有性格的,它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天生就是那“傲物”,繁花似錦的修身旗袍,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玫瑰][咖啡]
-
19 # 當後悔取代了夢想
旗袍的旗字與棋相通,可以共用,現在臺灣稱呼祺袍為棋袍,是民國時期,對傳統服裝的一次改良,旗袍與滿服沒有任何關係,說旗袍是清朝服裝的,完全是對字義的錯誤理解
-
20 # 蟬藝寶塢
如果您對旗袍 真絲 感興趣
@企業認證助手 @企業認證助手
中國旗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在不少外國人的眼裡,中國旗袍文化顯得神秘而又莊重,瀰漫散發著濃濃的東方氣息。其實旗袍是中國民國時期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不少旗袍行家把20世紀20年代看作是中國旗袍文化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則是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中國旗袍的演變革新過程
說起中國旗袍文化,自然也免不了談起旗袍的演變過程。其實旗袍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這個模樣。在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都不過腳。清世祖入關統一中國,旗袍才開始在中原流行。男人穿長袍馬褂,女人穿旗袍。隨著滿漢生活的融合統一,旗袍被漢族婦女吸收,還被不斷進行革新。
旗袍是重要的文化連線點
中國旗袍文化從古至今一直追隨著時代的腳步,承載著中國旗袍的文明,以自身緩緩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彰顯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中國旗袍文化連線著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連線著中國女性的生活與藝術,將東方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中國旗袍文化的巔峰時期
中國旗袍文化的巔峰時期,可以說是從辛亥革命這場大風雲開始的。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旗袍開始迅速在全國普及,從20年代未到30年代初,中國旗袍吸收了西方女裝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隨之變短,身長僅過膝,袖口縮口,滾邊變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漸漸變長甚至曳地,兩邊的權開得很高,裡面襯馬甲,腰身變得極窄,以至貼體,更顯出女性的曲線。
中國旗袍文化的多次變革
中國旗袍文化到了四十年代又再次迎來了一次新的革新,旗袍的長度再度縮短,而旗袍的袖子則短到直至全部取消變成無袖,幾乎又回到200年前的長馬甲時代,不同的只是更加輕便適體,變成流線型。而近年來,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現了後裝袖、有肩縫旗袍,暗褶式開衩旗袍、短連袖旗袍、無袖旗袍等等具有當代開放氣息的新款式。
中國旗袍文化為何一直繁榮昌盛?其實這來源於中國女性以及國外女性對旗袍的瘋狂喜愛,在清朝至民國時期,旗袍就是中國女性的國服。而旗袍的造型與婦女的體態相適合,線條簡便,優美大方,旗袍可以說是中國女人獨有的福音,可起到彩雲託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賞。
中國旗袍以濃郁的民族風格,走向世界
中國旗袍文化、中國風一直是眾多服裝設計師的最愛,旗袍能夠俘獲一大幫外國女性的芳心其實是有所根據的,中國旗袍如果是選用小花、素格、細條絲綢製作,可顯示出溫和、穩重的風韻;選用織錦類衣料製作,可當迎賓、赴宴的華貴眼飾。所以當中國旗袍在日本、法國等地展銷對,很受當地婦女人士歡迎,她們不借重金,爭購旗袍。
旗袍正以濃郁的民族風格,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服飾美,更是體現了中國旗袍文化的歷史。
回覆列表
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服,是被世界認同的.
旗袍的歷史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choegasam〕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 qípáo [chi-pao] 為民國時期中國婦女開始穿著的一種帶有傳統風格的長衫。其式樣從滿族婦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稱。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賽會雖然不像現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談國事,為當局所禁止,然而婦孺們是不許看的。”
夏衍 《法西斯細菌》第三幕:“ 靜子 三十一歲,穿著質素的旗袍,已經完全是一箇中年的 中國 主婦了。”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傳統舊時時裝,被譽為近代中國女性時裝的代表。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近代中國女性賢淑、典雅、性感、清麗,詮釋著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城市女性特有的時尚 性情與氣質。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傳統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透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係,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範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佈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內外交困,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幷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髮,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後“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臺,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臺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臺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誌開闢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幷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閒、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裡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準,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整個80年代,一直有人預測旗袍將會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向往。
作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隻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這種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纖模擬絲面料,色彩鮮豔,開衩很高,做工粗糙。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們為了區別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貿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來,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向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中國年輕女性的身材較之西方年輕女性,一般更顯纖細、秀麗的曲線美,而線條簡潔流暢、風格單純又雍容華貴的旗袍,其最大優點正在於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現出這種中國女性胴體的曲線美。它在符合中國年輕女性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因製作上省工省料,著裝又很方便的優點,從而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麼,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樣發展而來來的呢?
旗袍之名,源於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滿族被稱為“旗人”,他們的著裝就被稱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圓口領,窄袖,向右側捻襟。下襬四面開衩,帶扣絆,束腰帶。”一年四季就這一個樣式,僅有布科不同之分。這種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裝,因在窄小的油口處,還接有一截止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狀似馬蹄,所以又稱“馬蹄袖”,也叫“箭袖”。平時 綰起來,冬季行貓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響拉弓射箭。四面開衩是為了便於上下馬。束腰,一則可增加暖意臥;二則出獵時,可將乾糧等裝入前襟;三則隨身帶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鐮、火石、火絨的小口袋和皮製煙荷包,都可掛在腰帶上。
滿族幹1644年人主中原後,遊牧變為農耕,加以與漢族文化如大領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為民族文化表象特徵的旗袍,也自然發生變化。如:不宜於農耕的窄袖油馬蹄袖,就變成了喇叭袖;不常騎馬、四開衩就改變為兩開衩,甚至不開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寬袖大袖長袍樣式。用料也有變化。以前定都東北盛京後,已由以皮抱為主改為多用棉布,這時,不但仍多用棉布,綢緞料也多起來。男人旗袍雖仍以藍、黑二色為主,但讀書人卻有相當一部分人穿白、紅、紫色的。至於黃色,因是皇家獨尊之色,若用就會被砍頭,且可株連九族,所以,民眾是忌用的。 婦女的旗袍變化就更大,如圓口領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領制工也精巧得多,不僅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豔花邊或彩色牙子,且認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區還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用料等花色品種就更是多樣,雖仍為寬袍大袖,但較男式旗袍(後發展為長袍馬褂)就顯得遠為俏麗。
辛亥革命後的改良旗袍,特別五四前後直到 30年代,女學生們常穿的藍布旗袍,款式又有較大變化:寬鬆直筒式改為緊腰身;長度改短;兩側開衩的長短不一。30年代以後,旗袍的領子、袖子等處又多有變化,時而高領、時而低領、時而省去領子,袖子又由寬袖變窄袖,長度則有時可及手腕處,有時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緊身貼腰顯示曲線美的優點則一直保留。再加下襬回收,長及踝骨,就顯得十分爽身合體。至於男性的直筒長袍,到40年代,已逐漸被新式服裝潮流取代。
80年代以來,這種能顯示胡人女性曲線美和風格美,注意吸收外來養料的旗袍,人們對它的熱度又進一步上升。那開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隨著女性步履的輕移、袍衩的時開時合,大腿的隱而不露,顯出一種開放的動態美。
旗袍的發展史也反映了中國近代的發展史近代中國女性的解放史,是開放與革命的歷史,就象中山裝一樣完全可以代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