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8
回覆列表
  • 21 # 永世的靈魂

    道也很簡單就是路,易經繫辭解釋道為一陰一陽謂之道,到這我覺得我是解釋完畢了,但或許你覺得我可能什麼都沒說,那是因為你沒分析比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道、路、一陰一陽謂之道。

    從最簡單的路來看,無論是現實的路還是人生的路都是有起點和終點,人都是從起點順著路走到終點,之所以會知道走的路是彎路還是直路還是近路,那是因為你出發前就知道自己的起點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你的終點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從你面前各條道路中選擇了一條路走了下去。從路的特性來講,任何哲學都是從開始順道到終點,但這樣講會存在一種偏見出發點不同、觀念不同、研究方式不同結果就不同,所以,用本質來解釋現象就會輕鬆很多。

    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國任何哲學都脫離不了它,故此,你把一陰一陽謂之道套用在知行合一上,你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奧妙。易經天地人,知行合一也是天地人,人基本的就是想和做,王明陽不是說農夫悟道也可以成聖賢,你在工作中也是致良知,你困惑於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他沒有像朱熹格物致知那樣悟道的方法(致良知和四教言太過道德化),或者說他沒有明確告訴你具體並且適用的辦法去發現規律,這實際是你從來沒有主動思考過掌握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關鍵問題沒解決你就體會不到想和做對於你要達到的結果重要性,就如你吃飯會有筷子碗,但你知道筷子是夾飯菜的工具,碗是盛飯的工具,意識到這以後,你就知道只要滿足工具的特性什麼樣的工具都可以成為筷子和碗,有了工具你吃飯咋吃都行,所以,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執拗於知行如何合一,而是知和行是什麼樣的工具,你有沒有從所學的所做的提煉總結到一些規律並且把規律轉化為工具認識,就像我剛說的看到筷子碗飯有沒有認識到筷子碗是幹什麼的,它的功用特性是什麼,什麼樣的東西可以滿足這樣的特性,等到你知道怎麼運用工具了,你也就體會到咋吃也就是想怎麼吃吃到什麼。

    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你要解決一件事情,決定這件事成於不成都只是兩種因素,你只有假定一種因素或者能將這種因素讓它不變化,小到不足以影響到你做成那件事,然後從另外一種因素種尋找到變化的規律而順從或者遵照這種規律去完成你要完成的事,就好像你上班工作,職務已經是固定了,你唯有從工作中總結規律提高自己工作效率,並且在這基礎上能把你這種高效而又解決問題的辦法教會更多的同事去使用,這樣你的職位或許就會因此也發生變遷。管理只有兩個方面要解決:把管理物件變成和你一樣的管理者,在這個過程中你控制著管理風險。

  • 22 # 周問淼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知”和“行”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後者的指導思想,後者又能夠反作用於前者,是對前者的進一步的完善、昇華。例如我知道百善孝當先,孝順父母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幫母親洗衣做飯,端茶遞水,心情再差脾氣再大也不對母親發火等等。從細微的實際行動中,我更加理解了《孝經》之所述,也更深刻體會了《二十四孝》的孝道典範故事。從而我從實際行動中悟出盡孝無小事,從身邊的事做起;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要越早越好,每事每刻,隨時隨地!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無孝之人畜生不如!綜上所述個人理解知行合一就是先知而後行,行後能更知。知行高度統一,用易經的話說互為其根,相輔相成。

  • 23 # 弘道

    知行合一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卻很難。

    簡單地講,現實中常現的知而不行。明朝大思想家王陽明對知行合一有非常深刻的認知,他對知行合一有非常多的論述,可以參考。

    舉個簡單的例子,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很多人也都贊成。但是多數人並沒有養成隨時向身邊的人學習的習慣,這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 24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五行無論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總有幾種是用神,總有幾種是忌神。一個人透過“格物"後,就知道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中,哪些是用神,哪些是忌神,親近用神而遠離忌神,這就叫"知行合一”。"格物”是頂級君子文化,所以,孔子說:"故君子之道鮮矣。"

  • 25 # 龔柳輝

    主要意思就是良知良能與行為行動的一致性,兩者之間相互包並,沒有先後的秩序,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可以理解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良知本身就是心力之所為,也就是心之行,而行為本身就是心之所發,本身就是心力運動的表現。

    知行合一可以說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核心,他的心學吸收和借鑑了佛教的一些理論,比如一念成佛,強調心力的作用具有無所不包的意思。

    知行合一避免了唯理論和唯經驗論的偏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後世有不少學者尊崇知行合一,比如曾國藩等封疆大吏,以及著名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也比較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物質有黏性嗎?科學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