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硯觀世
-
2 # 糊塗小葫蘆
這個其實都是關羽自身性格導致的。
關羽自恃清高,剛愎自用,尤其是到了後來,蜀國五虎將之首,而且關羽一開始就看不起諸葛亮。劉備當初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關羽張飛都看不上他,一介書生。後來諸葛亮越幹越大,蜀國一切事物都由他操辦。但是關羽也是居功自傲,對諸葛亮的話半聽半從,但是諸葛亮拿他也沒辦法,畢竟是劉備兄弟,也相當於自己的二老闆。可是別忘了,諸葛亮是能氣死周瑜的恨人,他內心能不記恨關羽,所以關羽死後,諸葛亮內心深處情緒波動自然可想而知。
-
3 # 葉飄刀
周瑜死了,諸葛亮哭得死去活來,他希望周瑜長命百歲?
這個根本沒有任何邏輯的必然性,曹操、孫權、諸葛亮這些都是政治家,換句話說,就是變臉高手。關羽人頭輾轉就是一個例子。
諸葛亮哭還是不哭,這個是要看形勢需要的。就好比他哭周瑜,那是想哭就能哭,不代表他希望周瑜長命百歲。
諸葛亮要是想表現一下傷心,那哪怕裝,他也能裝得很像。他不做,只能說明他不想,或者說哭關羽這件事和他的目的有衝突。
結合當時的情況,也就不難判斷出諸葛亮為什麼不哭關羽了。
關羽如何死的,死於東吳之手。
而諸葛亮一直是連吳抗曹的代表人物,而且在關羽死後,一直是明確表態反對劉備伐吳的。這個時候,諸葛亮要是表現得太過悲傷,表現得他和關羽交情多好,他有什麼理由再去反對劉備伐吳。
所以,哭不代表兩者關係好,不哭也不代表諸葛亮與關羽關係好不好。對於政治任務來說,是否哭,只看需要不需要。
這其中最高手,無疑就是諸葛亮的老大,劉備是也。
-
4 # 華嚴
諸葛亮對關羽很瞭解,但是還是讓他把守荊州,本來東吳是想和蜀漢親上加親,但是關羽這個不長眼的自我感覺良好,還羞辱人家一頓,結果把荊州丟了,諸葛亮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
5 # 軍令如山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悲情小說,儘管曹操雄才偉略,以一個小小的陳留郡起家,殲滅一個又一個諸侯成為天下霸主,他的兒子曹丕上位後建立魏國,但最終卻被司馬懿一家人奪走基業。劉備以一個社會最底層的身份,南征北戰幾十年,可以說沒過過一天安穩的日子,辛辛苦苦建立了蜀漢政權,卻沒想到被兒子劉禪敗光。但最悲劇的還是關羽兵敗身亡,本來如日中天的他本來已經計劃好攻擊許昌迎回漢獻帝,卻不料突然身首異處,偌大的荊州也被曹操孫權瓜分,劉備張飛為此失聲痛哭並著力伐吳。但令人奇怪的是,諸葛亮知曉關羽戰死的訊息後,一點都不難過,內心平靜如水,這是為何呢?
事情還得從劉備攻打益州時說起,當時他消化了荊州這塊富裕的地盤,按著諸葛亮的戰略計劃整合兵馬開赴益州,然後留下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益州劉璋雖然闇弱,但經過他們父子倆幾十年的經營還是給劉備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從荊州率軍支援,諸葛亮臨行前建議關羽,讓他務必交好孫權才能抵禦曹操,關羽點頭同意。
諸葛亮走後不就,曹操派曹仁領兵壓境,大軍就駐紮在襄樊。關羽得知這個訊息即可出兵禦敵。關羽帶著勇猛的荊州將士把曹仁大軍打得節節敗退,甚至連襄樊這座基地都差點被拿,曹操為此讓于禁和龐德率領精兵三萬前去支援。關羽得到這個訊息後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做埋伏,趁著河水暴漲,當場決堤放水淹沒于禁的援軍然後乘船過去攻擊。這場戰爭大將龐德當場戰死,于禁則被俘虜,援軍全軍覆沒。這份戰果讓天下人大吃一驚,曹操趕緊和群臣商議遷都事宜,孫權擔心關羽會順勢東進江東,於是派諸葛瑾過來求親。
當時孫權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娶到關羽的女兒,鞏固兩家的聯盟關係,但關羽不僅不同意,還破口大罵說老虎的女兒怎能嫁給狗的兒子。孫權收到訊息後大怒,於是和曹操勾結殺害關羽瓜分荊州,曹操當即同意這個計劃,劉孫聯盟徹底破裂。當時曹操再吃派兵牽制關羽的主力部隊,孫權則趁荊州防守空虛時奪下荊州,之後派兵北上合圍關羽,關羽當場被殺。
遠在益州的劉備得知這個訊息後痛苦不已,畢竟關羽身為自己的二弟,荊州又是自己的錢袋子,但諸葛亮卻很淡定,甚至沒有一點難過的樣子。原來荊州在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臨行前還特意交代關羽要交好孫權才能抵禦曹操,而且關羽已經答應了。但關羽做出來的事卻是背道而馳,不僅沒有鞏固劉孫聯盟,甚至還成為聯盟破裂的導火索,他兵敗身死的下場也是罪有應得,劉備看破不說破。
結語:其實關羽兵敗身亡也和蜀漢群臣3有極大的關係,因為他們共事多年,都知道關羽傲氣,但當時為何不做好防範措施?哪怕換荊州統帥或者調遣張飛、趙雲一起鎮守荊州也是可以的。但或許就是以為僥倖心理作怪,他們認為關羽獨自一人可以勝任這個崗位,劉備臨終前有沒有後悔當初自己這個決定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西安律師吳海龍
這個問題還需要仔細考究歷史,考究的意思就是不能“據說”,《三國志》通篇沒有關於諸葛亮聽聞關羽兵敗身死後反應的記載,甚至也沒有劉備有所反應的記載。
從荊州的戰略地位來講,關羽身死對蜀漢集團和諸葛亮來說是巨大的損失,諸葛亮沒有理由巴不得關羽死,我們從敵對陣營來看看關羽的作用,會把這個問題看得更明白。
《三國志》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
黃初元年,以曄為侍中,賜爵關內侯。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後備果出兵擊吳。
看看敵對陣營的評價,“名將唯羽” ,關羽身死的影響有多大。魏國群臣幾乎一邊倒的認為,“羽死軍破”,蜀國慌了神了,哪裡還敢出兵。只有劉曄認為,劉備會硬著頭皮出兵。
我們再來看看樊城之戰是如何發起的。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關羽是自主發起了樊城之戰,且作為名將,是有能力將戰役進行下去的,只是隨著戰役的進行,形勢發生了變化。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戰役失敗是性格和人際關係的問題,而並不是戰略失誤,最終導致了天下格局發生了變化。
所以,這個結局是蜀漢集團和諸葛亮都不願意接受的。
-
7 # 閔遊記
關羽兵敗身死之後,據說諸葛亮為何平靜如水,一點不傷心?難道他巴不得關羽死?
諸葛亮得知關羽兵敗身死之後,顯得平靜如水,一點不傷心是因為諸葛亮早已預測關羽遲早會兵敗而亡,在諸葛亮要馳援劉備取西川時問過關羽:如果曹操來攻怎麼辦?關羽回答說以力拒之,如果曹操和孫權來攻怎麼辦?關羽回答分兵拒之。諸葛亮說將軍要聯合孫權抵抗曹操,一定要牢記。關羽表示牢記乃是敷衍,之後就我行我素,破壞孫劉聯盟,孫權的兒子娶他的女兒,他不同意還說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才造成與孫權徹底翻臉,最終呂蒙偷襲荊州。
諸葛亮和關羽的關係,兩人私交併不深厚,關羽高傲瞧不起人,也包括諸葛亮在內,三顧茅廬時認為劉備過於屈尊,看不起也不尊重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故意讓關羽守華容道,明顯是擺了一道關羽,讓關羽有所收斂,關羽愛士卒看不起知識分子書生,再加上自傲,除了自己大哥劉備、三弟張飛、被稱為四弟的趙雲能看上,其餘在蜀國都未放在眼裡。兩者挺多是一般同事關係,並且還有矛盾。
說一點不傷心,也不會肯定會有波瀾,作為蜀漢集團難得可以獨自帶兵的大將死了,會給剛剛才有起色發展的劉備集團沉重打擊,他的死會引起一系列變故,所以沒時間和這個心情去悲傷而要採取措施方案提供給劉備,來解決實際問題。
至於說他巴不得關羽死,那更不會,雖然關羽不尊重人,但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關羽屬於一個優秀人才,為什麼明知道關羽有這些性格缺陷,還是讓他鎮守,蜀漢實在找不出比關羽合適的了,曾經就是否要佔取荊州,諸葛亮和龐統有過不同的見解,龐統認為荊州曹操和孫權都想要,蜀國國力太差不足以兩線作戰,只能集中一點,而諸葛亮隆中對要想取的全國統一必須佔領荊州,兩線作戰使曹魏疲於應付,實際結果龐統是對的,所以諸葛亮為了他自己的策略也不希望關羽死。
(圖片採用網路)
-
8 # DAWANGyu
不會。隆中對戰略中就包含了關羽守荊州,而且關羽的能力綽綽有餘,只是東吳的么蛾子是誰都想不到的,隆中對中諸葛亮都認為只要克復中原,東吳可不戰而降。危難關頭總得有個人挑大樑,都去哭的話不就亂套了
-
9 # 使用者4023458248137
我個人認為,這是諸葛亮最擔心的事情,他太瞭解雲長了,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雲長兵敗完全是雲長輕敵所至,事情即然發生了,而且以無法改變,傷心有啥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故全大局,以謀良策[流淚][流淚]
-
10 # 從頭越58139384382
平靜如水不代表就不傷心心痛,難道哭哭鬧鬧逢人便說關羽死了我好傷心,才是傷心?
諸葛亮是智者,大悲之下便是平淡,也不會表現的像別人一樣大哭大鬧,那麼大個關羽,三國時蜀國的上層將領,他的死對蜀國的損失如同掉了半個臂膀,荊州丟了還可以想法躲回來,關羽死了沒有能替代的。而且諸葛亮身為軍師 丞相,荊州丟了,對後方有害, 關羽死了,少了一個可以威懾江東的人,他馬上還得調整防禦部署,防止被襲擊,還得考慮以後的行動部署,哪有時間在那悲傷。
周瑜死時諸葛亮過江弔孝,對周瑜生前歌功頌德,哭的死去活來,悲痛萬分,把想殺他的那些東吳將領哭的稀里嘩啦的,都懷疑他們以前錯怪了諸葛亮,哭的這些將領都覺得諸葛亮和周瑜其實是很好的哥們。諸葛亮哭的那麼悲,他真的為周瑜悲傷嗎?肯定不是,頂多是覺得周瑜英年早逝可惜了。
雖然諸葛亮剛跟隨劉備時,關羽 張飛不服,但幾場仗下來關羽 張飛對諸葛亮很是佩服也很尊敬,對諸葛亮的安排也算是言聽計從了。如果關羽死了諸葛亮覺得少了個驕傲不聽話的,那諸葛亮就不是諸葛亮了,更擔不起軍師丞相之職。
所以悲傷不是表現出來的,真正的傷心時平淡如水,更符合諸葛亮智慧特性。
-
11 # 一覽芳華花滿樓
關羽的死是劉備預料到的,把關羽留在荊州也是讓他連吳抗曹,否則荊州不保,他分別開戰必死無疑,從關羽開戰到死,兩年多劉備未發一兵一卒支援,劉備梟雄,仁義著稱,強大了必吞東吳,關羽不死以何理由滅東吳
-
12 # 輕擷棠梨
俗話說得好:“貓哭耗子假慈悲”。並不是所有的哭都代表傷心,都代表二者關係多麼好,難道諸葛亮大哭周瑜,就證明二人關係好的不得了?還是諸葛亮希望周瑜能長命百歲,壽比南山?成人的世界很複雜,沒有非黑即白的界限。
關羽大意失荊州,奈何敗走麥城,身死魂滅。關羽身死,劉備瞬間坐不住了,心中憤懣難平,不顧孫權的求和,一心想要討伐東吳。關羽之死與荊州失守都把蜀國陷入了一個被動的局勢。劉備的不冷靜,更是導致領導層的動盪。此時,諸葛亮作為軍師,如果在劉備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情況下,也意氣用事,大哭不已,甚至亂了陣腳,這怎麼符合他一直以來的人設呢?
諸葛亮的一大特點就是謹慎,他明知道此時出兵伐吳是不理智的舉動,肯定要站出來反對的。如果他也表現的悲傷不已,他又怎麼會有立場站出來反對伐吳?此時的劉備已經不再是領導者的角色,更多的是關羽的結拜大哥,所以他可以傷心,可以哭,而諸葛亮作為軍師自然要冷靜下來,處理因為關羽之死,荊州失守帶給蜀國的一系列不利的事件。
諸葛亮各方面能力皆是常人所不及,自然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諸葛亮不僅是一個軍師,一個政治家,更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放在今日都能拿奧斯卡小金人的那種。作為一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領導者,他的所有喜怒並不是都要擺在臉上的。反而,他們臉上的表情還可能是特意演出來的,就像諸葛亮大哭周瑜一般,試問有幾分真心呢?在官場和戰場上摸爬滾打的人,對情緒的把控是十分精準的。所以說,對關羽之死,諸葛亮的平靜不代表他不難過,不代表他希望關羽死。畢竟關羽是五虎上將之一,蜀國的棟樑,荊州也是劉備統一大業的核心。以諸葛亮的大局觀,無論從哪方面來講,他都不會希望關羽身死。
-
13 # 一個90後工科男
有人說趙雲病死時,諸葛亮傷心不已,關羽死時,諸葛亮一點都不傷心,下面說說個人對此事的看法。
首先,在諸葛亮加入劉備隊伍之前,關羽就和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並且共患難,所以劉備和關羽更加親近,因此在蜀國誰都要讓他三分。而諸葛亮如此聰明之人,深知他與劉備的感情,雖然很早就看透了關羽,但是對於關羽的看法,諸葛亮沒辦法說,所以他們沒有交心。
再者關羽桀驁不馴、恃才傲物,過於自負,如此跋扈又沒有人可以制約他,因此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死,諸葛亮並不感到意外。關羽死時,諸葛亮平靜如水、沉默不語,也許在表達自己的不滿,自己的所有計劃都將因為他而打亂。
諸葛亮和趙雲就不一樣,兩人都是半路跟隨劉備,處境基本相同,加上趙雲比較自謙,又和諸葛亮共患難過,諸葛亮深知趙雲的性格,經常與其交心,所以,就算是趙雲壽終正寢,諸葛亮也是蠻傷心。
-
14 # 淮安韓信
問:關羽之死為何諸葛亮不傷心。
答:關羽剛愎自用,桀驁不馴!看大哥劉備諸葛亮漢中大勝曹操,黃忠定軍山斬夏侯。他安耐不住自己,畢竟自己是五虎上將之首,又是劉備義結金蘭的左膀右臂。他帶荊州之兵攻打樊城,水淹七軍,斬龐德,活捉于禁,兵圍曹仁,風光不可一世。自己感覺老子天下無敵。沒想到被呂蒙這小人襲取荊州,抄了關羽後路,兵敗走麥城被殺。
關羽之死導致劉備集團辛苦經營付之東流,劉備勢必報仇雪恨,結果導致孫劉聯盟瓦解,諸葛亮能不心寒?自己看好的學生馬謖都被諸葛亮斬了,關羽之罪不比馬謖大?所以諸葛亮又生氣又心痛。後來導致夷陵之戰大敗,劉備,張飛,黃忠,全死了。
如果聽諸葛亮的,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在荊州發展養兵,等時機成熟,劉備諸葛亮兵出岐山,關羽兵攻樊城,孫權攻打合肥,三路出兵,曹操休已。。。
-
15 # 天天賞音樂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聞名中外的經典典故,荊州地處三江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隆中對說出了佔據荊州,以荊州為戰略大本營,逐步進軍奪取西川,。
然而蜀國自身實力弱,荊州地處魏國,吳國,加上後期關羽桀驁不馴,眼中看不起人,得罪了吳國孫權,孫權本想把女兒嫁給關羽兒子,達成聯盟穩定,關羽卻說自己家的兒子怎麼能娶比自己差的女人,所以才有了後邊呂蒙白衣渡江,襲擊關羽,關羽戰死的結果!
那麼為何諸葛亮不驚訝呢?
第一,諸葛亮知道關羽是什麼人,諸葛亮出山的時候關羽瞧不起諸葛亮,覺得他沒什麼本事。
第二,關羽自作主張,沒等隆中對戰略西川南下,自己就率兵北上,而且不聽馬良的建議,沒有留忠誠有膽識的人鎮守後方,諸葛亮知道。
只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6 # 穩健獲利
也不能說巴不得關羽死,但他認為關將軍的死是利大於弊,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關羽是完全抗拒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聯吳抗魏的策略的。諸葛亮在準備去西川幫助劉備之前,他把守荊州的重任交給關羽,並且問關羽說如果曹操來攻,你當如何關於回答權力拒之,諸葛亮又問如果孫權和曹操一起來攻打,你將如何關於回答分兵拒之。由此可見,關羽根本就不對連吳抗曹的這個計謀感興趣,根本就是拒不執行。如果說關將軍拒不執行的是一些小策略,小謀略,也無傷大雅,無關緊要,但是連吳抗曹,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的時候,就對劉備商量好了一條奪取全中國的至關重要的計謀,可以說是大政方針。關羽違抗這一條根本大法,當然顯然是對諸葛亮的大計謀理解不深刻,這就完全是有錯誤了。
另外諸葛亮知道關羽講義氣,在華容道的時候就故意讓關羽守最後一關,結果關羽放跑了曹操。可見關羽確實有的時候,不管什麼原因,確實不聽話,不服從命令。軍人當以服從天職為命令,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不管你是小兵還是大將,你都要遵守這一規章制度,你不聽號令那諸葛亮當然不會覺得好。
我們知道下象棋的時候經常有棄車保帥的舉動,關羽就如同蜀國的車是很重要的一位棋子,但是當形勢所迫的時候,也只好棄車保帥,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個比喻乍看不倫,實則神似。
所以關羽去世以後,諸葛亮顯得不那麼悲痛也是可以理解的。
-
17 # 塞外老農民
因為關羽是諸葛亮害死的,諸葛亮的哥去問劉備要回荊州,諸葛亮當事不好推辭就答應把荊州還回去,他知道關羽不會把荊州拱手相讓,所以把責任推給了關羽,孫權兵臨城下報服關羽,關羽能不敗嗎,諸葛亮神機妙算他能不想到這一點嗎,所以說關羽是諸葛亮害死的
-
18 # 有話我要說153519311
諸葛亮為什麼要傷心?於公,關羽恃才傲物,不聽勸告。弄丟荊州要地,使其興復漢室的宏圖化為泡影。於私,關張二人自恃與劉備是結拜兄弟,從未將諸葛亮放眼裡過。他們表面服從,實則陽奉陰違,處處想給諸葛亮難堪。若非劉備居中調解,矛盾將更加激烈。武將歷來看不上文人,在他們心裡,諸葛亮不過一介書生而已,還要他們哥仨三顧才肯出山,架子也端的太大了一點。關張二人曾在劉備去東吳招親,日久未歸時,用惡言中傷諸葛亮,氣的諸葛亮險些掛印出走。好在劉備及時挽回,才化解了一場風波。但從此之後,三人彼此心照不宣,關係更加微炒。諸葛亮寧用趙雲、黃忠等人也不那麼驅使關張。知道有劉備撐腰,二人總喜歡扯吊橋。所以,關羽的死對諸葛亮來說,只有悲憤,並無傷心。如果關羽能聽進諸葛亮的建議,荊州定不會如此輕易丟失,隆中的宏偉規劃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
19 # 吳樾江南
我挺想弄明白你個據說是從何而來的,三國志上並沒有任何與此相關的記載,甚至連關羽發動這次戰爭是否是劉備諸葛亮主張的都不知道,我覺得歷史雖然可以猜測,但起碼的證據和邏輯還是要講的[靈光一閃]
-
20 # 小島知風
諸葛亮一生都是蜀漢忠臣,關羽是前期為蜀漢奠定基業的大將,與諸葛亮和張飛被後世稱為“蜀漢三傑”。諸葛亮為人胸襟寬廣,且十分睿智,雖然關羽論年齡和資歷都比諸葛亮老得多,對諸葛亮不是很尊重,但是畢竟關羽是難得的大將之材,諸葛亮不管從什麼角度出發他都不可能盼著關羽死。
而關羽戰死之後諸葛亮之所以表現的平靜如水主要因為這樣的結果是在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情。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從而兵勢盛極一時,但是關羽大勝之時也是他盛極而衰之時,主要在於關羽傲慢自大所致。
諸葛亮在入蜀離開荊州之前曾經明確和關羽探討過荊州的重要性,荊州是蜀漢的錢糧基地,也是未來問鼎天下的重要根據地,因為劉備剛剛佔據巴蜀,立足未穩,錢糧都短缺的厲害,這時候富庶的荊州就是劉備重要的後方補給線。
而且未來即使劉備在巴蜀站穩腳以後,荊州也是北伐中原非常有力的跳板位置。因為巴蜀地理多山路,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所以自古以來佔據巴蜀的政權除了劉邦以外幾乎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佔據巴蜀的劉邦千方百計找來用兵如神的韓信,自古以來除了韓信能幫助劉邦從巴蜀出兵佔據天下以外,根本沒有人能帶領巴蜀的軍隊逆轉局勢統一天下。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規劃的宏觀戰略,就是希望劉備效仿其祖先劉邦,先以巴蜀為根,然後問鼎天下,但是諸葛亮考慮得很周全,他怕劉備集團沒有用兵能如韓信者,所以建議劉備搶佔荊州,未來以荊州為跳板北伐中原,這樣局勢就會遠比困守巴蜀更加有利的多。
所以荊州地區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裡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千方百計勸誡關羽戒驕戒躁,穩妥的守好荊州,結果關羽卻給諸葛亮說了一句“若曹操和孫權同時發兵而來,某當分兵拒之。”
分兵拒之這對於當時荊州的實力來說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諸葛亮從這句話也看出了關羽當時已經驕傲自大到目中無人的地步了,自古以來驕兵必敗,這是軍事規律也是歷史上多少次的血淋淋的教訓,所以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在繼續說什麼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因此諸葛亮一點都不意外關羽會敗亡,以關羽的自傲性格,他的敗亡是一點不出乎意料的事情。
但是諸葛亮卻沒有權力管束關羽,因為關羽的年紀和資歷都比諸葛亮老得多,歷史上的關羽雖非真的與劉備是結拜兄弟,但是卻也和劉備情義非常深厚,屬於頭號的心腹大將。
諸葛亮在明知關羽驕傲自大的情況下,卻無力改變這個局面,荊州失去以後,對諸葛亮當初的宏觀戰略規劃影響很大,所以諸葛亮對關羽的死更多的是失望而不是悲傷,畢竟他和關羽本身交情並不深厚,也只是普通同僚之間關係,換成現在和你關係並不怎麼深且你明知已經得絕症必死的同事去世了,你會很難過嗎?雖然你並不盼著他死,但是你也不會很傷心難過吧。
諸葛亮的冷靜之中我想當時更多的是失望和規劃未來劉備集團該如何發展,其實關羽失荊州對劉備集團打擊很大,所以劉備才會在關羽死後痛哭流涕,一是痛哭損失一員與自己感情深厚忠心耿耿的大將,二是劉備也非常明白荊州的戰略地位重要性,這是為傷心自己基業而哭。
回覆列表
諸葛亮一點都不會傷心的,反而去除了在軍中的傀儡,關羽經常違抗軍令,諸葛亮作為軍師,而關羽時不時不聽命諸葛亮的命令,所以關羽兵敗身亡諸葛亮也不傷心,關羽也是個驕傲之人,不把任何對手放在眼裡,為自己狂傲自大、目中無人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