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御前帶刀侍衛
-
22 # 白楊731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認賊作父,難道只是貪圖富貴嗎?
這事還得從楊康的母親包惜弱說起。當年完顏洪烈貪戀包惜弱的美色,採用下三濫的手段,勾結當地官府,殺死了郭靖的父親郭嘯天。使包惜弱楊鐵心夫妻離散,直到十八年後包惜弱才與楊鐵心夫妻見面。包惜弱由於無依無靠,又懷著楊康,這才寄身於趙王府做了完顏洪烈的王妃。
說到底,包惜弱就不是貞潔烈女。與楊鐵心分離後,楊鐵心生死不明,包惜弱如有一點志氣,即使改嫁也不能嫁給一個敵國的王爺吧?完顏洪烈在其他方面另說,但在對包惜弱來說真是真情實意,處處體貼呵護,稱得上一個好男人。由於包惜弱,對待楊康也如己出,和包惜弱一起對楊康寵溺有加。包惜弱在趙王府,和完顏洪烈一起過了二十年,兩人夫妻關係不算不合諧。包惜弱對王妃的生活應該也是很享受的吧?
再說楊康,由於從小在王府長大,受到完顏洪烈和包惜弱兩人的寵愛,更是以小王爺自居,風流傲慢,恃寵而驕,又詭計多端。最重要的是她母親從小就沒給他灌輸過他是南方宋朝人的思想。直到長到十八歲,自己是金國趙王府的小王爺,要愛國也是愛金國。這就是他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有人告訴楊康,你是楊鐵心的兒子,你是大宋人時,雖然理智上他知道這是真的,在感情上是無法接受的。讓楊康背叛金國回到大宋,他從此就是一個普通百姓,房無一間,地無一壟。而他失去的是萬人仰慕的小王爺的身份,和從小享受的榮華富貴。最重要的是,楊康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大宋人,他跟楊鐵心跟大宋沒有任何感情。而大金和完顏洪烈既給了他榮華富貴又給了他真誠的愛,你讓楊康怎麼選?
這就是楊康的悲劇所在,也是穆念慈又愛又恨的原因。
-
23 # 博博說
站在人性的立場,楊康的想法做法是正常的,原因如下:
1、生恩不及養恩重,楊康從小就跟在養父身邊,第一次摔倒攙扶他的是養父,第一次聽到的誇讚來自養父,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文化、教育、甚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來自養父,在他心裡,養父就是爹,爹就是養父,多少年的親情牽絆,豈是說斷就斷?我想這事兒放在我頭上,我最多能做到的無非就是相忘於江湖,老死不相往來罷了,至於要我臥薪嚐膽,磨刀霍霍去宰一個將我視如己出十幾年愛我如一日的人,即便這人真的跟我有血海深仇,我也是做不到的。恰恰相反,如果我真的去這麼做了,或許,那才是真正的忘恩負義!
2、楊康舍不下的並不僅僅是榮華富貴,坦白說,他是鬥不過習慣,二十年的貴族生活,階級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相應的行為習慣也已經完全成熟。打個比方,習慣了每天從幾千平的大床上醒來,身邊幾十個貌美蘿莉伺候你洗漱更衣,煎餅果子可以閉眼加十幾個雞蛋,喝酸奶從來不屑於舔瓶蓋……這樣的你,能適應突然間從天橋下醒來,穿著漏洞破衣,躲在角落裡看著烤紅薯瑟瑟發抖麼?習慣是很執著的東西,若不能改變習慣,就只能被習慣左右。楊康自幼接受的是貴族文化,享受的是貴族生活,突然間一夜回到投胎前,這種落差無法適應是正常的。
3、人性是複雜的,同一個人的性格中封印著令人窒息的惡,也藏著讓人感動的善。人因複雜而掙扎,因掙扎而極端,或極端的向惡,或極端的向善,真正能像郭靖那般做到自始至終純善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遊走在善惡之間,抗拒著複雜人性的傷害,也接受善良人性的治癒,最後不偏不倚,勉強讓自己成為一個合乎價值尺度與道德規範的人罷了。金庸的江湖是人性的江湖,楊康也不是沒有拼盡全力的掙扎過,只不過,困於恩情,宥於環境,頹於習慣,最後失敗了。看似不可原諒,實則無可厚非,人性的戰場上,我們誰不是失敗者呢?認賊作父不可取,但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手畫腳,卻對別人的痛苦掙扎缺乏感同身受,這樣的人也並不高尚。
總之,對錯是年少時的堅持,世故是經年後的領悟。勿以道德衡量人性,否則心境難以成長,為人處世難免流於天真。同樣,也勿以人性闡釋道德,否則初心染滿風塵,世間終將再無知心。
-
24 # 小眾影視端
楊康。
南宋孱弱的時代,安全是最主要的。除了安全之外,還能享受榮華富貴,享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的生活,估計是個人都願意去實現,但是楊康或許不一樣。
牛家村在劇中出現好多次
1,第一次楊鐵心與郭嘯天和家人都生活在牛家村,被完顏洪烈陷害後,包惜弱被完顏洪烈包養,不過是一種當做最愛的包養,此時的楊康還在肚子裡沒有出生。這也就是說從出生後就生活在王府,享受到王子的待遇,可以說是從小就以為他爹就是完顏洪烈,這種無認知的狀態順勢發展,沒有什麼不好。
2,為什麼包惜弱不肯告訴孩子身份,包惜弱是委曲求全嗎?也不像是,可能有擔心如果楊康認識到自己身份後,在完顏府完全沒有反抗的可能,還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包惜弱也一直把秘密藏在心裡。
3,在以後的日子裡,丘處機,郭靖等一干人告訴楊康真實身份的時候,楊康初時或許是不敢相信,畢竟十幾年的認知被突然而來的真實情況所包圍,反抗情緒也會讓自己難以一時接受,所以不想直接脫離王府。在此時,或許就已經不是單純的為了融化富貴了,而是一種與社會對抗的情緒。
4,另外一個非常明顯的原因就是因為郭靖。在楊康與郭靖多次得爭鬥之中,幾乎每次都被完敗。江湖中大多數得英雄都站在郭靖這邊,只有穆念慈愛著自己始終以一種平等關係對待著他和郭靖。他有些不肯認輸,憑什麼自己一個享有得天獨厚環境下的王子,還不如江湖上的一個素人,所以他想要贏,此時身在王府就少有為了榮華富貴的想法了。
5,要看到劇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完顏洪烈知道楊康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給予楊康的一切並不比孩子少,他給予了楊康一種父愛,他從來沒有對楊康做過太多約束和要求,哪怕是與江湖人士鬼混。這種寬大的父愛也讓楊康深深眷戀。如果完顏洪烈不是王爺,楊康也會這麼陪著他在一起,那是因為親情。
6,楊康最終和他親爹一樣,最終死在牛家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其言也善,只想和穆念慈過安穩的日子,爭強好勝的觀念早就淡泊,此時的他心中只剩愛,對穆念慈的虧欠和愛,什麼王權富貴都可以放棄,榮華富貴在此時都是垃圾。此時想想,如果江湖中的人士對待楊康能比對待郭靖更好,偏愛楊康一點,那也不至於讓楊康始終把郭靖做敵人對待,他所能儀仗的還有王府和當王爺的爹。
所以楊康絕對不是為了融化富貴,他一樣是個內心缺少外界關愛的孩子。
-
25 # 蘿蔔砸砸嘴大俠
當然不全是。楊康固然可恨,但也不可否認,作為楊家後人的他也有血性和柔情的一面。我認為他認賊作父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楊康出身王室,從小養尊處優,所受的教育、耳濡目染的環境使他沾染了一些紈絝子弟的習氣。18年來,在完顏洪烈的培養照顧下,他拜名師,學武藝,同時有較高的視野,有做大事的魄力。他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他是貴氣驕傲的小王爺,這種認知已經深入他的骨髓,他的本性,習慣已成自然,導致他後來即便見到了自己的生父,也無法去接受貧窮、無所作為的現實。這是他認賊作父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楊康其實也有柔情的一面,比如他愛念慈,為了她,他不惜去冒險滅了欺侮她的歐陽克。這樣柔情的男人,多少會感恩別人對他的好。完顏洪烈雖為金人,也是拆散他們一家人的元兇,可是18年來,這個男人對自己的關切、對母親的愛意,他是感受得到的。這種溫情,情真意切。而他的生父,與自己除了有血緣關係外,三觀和追求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更甭提父子之間的親切感了。如果說,完顏洪烈給了他18年的幸福,那麼他現在的生活,就好像掉到了地獄。再說了,即使楊康屢次要殺完顏洪烈,完顏洪烈仍然愛他,視他為己出,這等情懷,楊康不可能不為之動容吧。
其三,楊康有極強的好勝心,他嫉妒兄弟郭靖。當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小王爺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正眼瞧這鄉下小子一眼。可是當他迴歸他本該的真實生活,便感覺自己處處不如郭靖,長輩們對他的喜愛也遠不及郭靖,這一點讓楊康忍受不了。他只有回到完顏洪烈身邊,才可以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情。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呆在貧窮的環境下,處處受制於人,被迫跟一個憨小子做比較。
回覆列表
我們來分析下楊康的身世,楊康從小生活的環境是高牆大院錦衣玉食,再加上他母親對他異常寵愛,他從小學了一身武功,卻沒有人教他怎麼做人,其實到後來金國王爺對他也確實視如己出,出於養育之恩,他對王爺的命令也是不好違抗,找他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壞人,只有一個郭靜大義凜然而且十分強大,楊康與他對比就顯得沒有優勢,讓從小就驕傲的楊康,更是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就讓楊康產生了反叛思想。
從生活環境來看,楊康早期確實比郭生活的好。但是他們父母的差別就可以顯現出來了,郭靖的父親性格剛毅,從小對郭靖嚴加管教,這也成就了郭靖的一身正氣。但是楊康父母大多數都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楊康和郭靖的師傅也是有很大差別的,郭靖的師父江南七怪,他們中只有一個人讀過書。
而楊康的師傅丘處機是當時高人,但是秋季處只交給了楊康武功,卻沒有交給他做人的道理,而江南七怪只有郭靖這麼一個徒弟,他們則是傾心傾力的教給他武功和做人的道理。當然,這並不能成為楊康變壞的理由。再後來郭靖成了金刀駙馬,當然也就成了皇室的核心成員,而楊康頂多也就是個世襲世子,差距可想而知。當時網銀紅色的對健康特別好,成吉思汗對郭靖相當器重,甚至想要郭靖當汗國國王。後來楊康叛變。郭靖的父母死了,楊康的母親也死了,郭靖也就開始了一心抗蒙,楊康也開始了,義無反顧的叛變。其實這根本就是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