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驀然之蒼

    2月10日,鳳廠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當天下午,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裝置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集齊口罩生產線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裝置除錯,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尤其是裝置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智林採購部王秀芬總經理及曹高翔副總經理帶領的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智慧製造張軒廠長、博方眾濟周生光廠長等採購同事,終於將兩臺生產裝置買回家。

    採購團隊寒冬深夜在工廠門口運裝置

    第一批口罩投產

    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慧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廠工便駐守口罩生產一線,支援裝置的安裝除錯。

    往常,他們都是研發、製造機器人的“大神”,但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器卻是第一次接觸,在除錯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專業的不說,單是口罩耳帶到底是折起來朝內還是直接朝外包裝,都會影響出貨效率,為此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這時候,無論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團隊,還是在後方默默支援的廠工,大家都既是滿懷期待,又是如履薄冰,既期待這近一個月的工作成果,又緊張接下來生產的口罩資源是否符合需求。

  • 2 # 小飛象會跳舞

    個人覺得,為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還是很牛逼的;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作為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企業在短短十餘天,7條生產線已“準備就緒”。“6條生產大人口罩,1條生產孩子專用口罩。”朱文斌說,幾條生產線一下來,就投入了500多萬元,還參照了上市藥企的口罩生產車間規格造了一個GMP潔淨生產車間。“投產後,單條生產線可實現日產8萬個醫用外科口罩。”企業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及時出來援助,很給力,良心企業。

  • 3 # 等風來了

    為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

    每一箇中國人都是英雄,我們都應該積極的獻出我們的力量,不過是央企,私企,民營企業,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不但積極利用自己的優勢給疫區人們帶來機器人,還捐贈了2億元,積極承擔起了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

  • 4 # 樹懶小姐不睡覺

    想到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哪裡不會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碧桂園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一直為全力支援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做出自己的貢獻。如今,歷時25天鳳廠牌的口罩也上線了,廠工們再也不擔心沒口罩了!

    碧桂園捐贈設立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規模累計已達2億元,並啟動全球資源採購平臺籌集急缺醫療物資,相關物資將於近期陸續運抵抗疫一線。除了為重點疫區社群提供各類防控物資外,還向武漢疫區方艙醫院捐贈自主研發生產的煲仔飯機器人,為相關人員提供飲食保障。

    江河之流,成於微瀾。每一個企業的力量也許微小,但我們相信每一個社會個體點滴的努力和善意匯聚在一起,將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胞以溫暖與力量,在防疫的賽場上,我們一定贏!

  • 5 # 盤點貳叄事

    為了共同抗擊新冠病毒,各大企業可謂使足了力氣。

    美的、格力、碧桂園等很多企業都在跨界生產口罩啊。

    舉個例子,來說說碧桂園。

    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

    當天下午,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裝置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裝置除錯,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尤其是裝置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智林採購部王秀芬總經理及曹高翔副總經理帶領的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智慧製造張軒廠長、博方眾濟周生光廠長等採購同事,終於將兩臺生產裝置買回家。

    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慧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廠工便駐守口罩生產一線,支援裝置的安裝除錯。

    往常,他們都是研發、製造機器人的“大神”,但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器卻是第一次接觸,在除錯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專業的不說,單是口罩耳帶到底是折起來朝內還是直接朝外包裝,都會影響出貨效率,為此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碧桂園生產口罩的整個流程,從無到有也就花了20來天,不能不誇一下,牛皮!

  • 6 # 你可以叫我把哥

    從2月10日的一個緊急會議開始,博智林機器人承接了集團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任務,而博方眾濟作為博智林機器人的醫療科技子公司,發揮自身優勢,承接了具體執行任務。全公司上下迅速組建力量,串起採購、生產、法務、銷售、品質等各個環節,搶時間、搶資源為全碧桂園集團的安全復工保駕護航。

    到了3月5日,碧桂園的口罩生產裝置終於除錯完成,原材料採購也基本到位,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新生產的口罩包裝完畢後立即發貨,到了3月6日,碧桂園海南區域第一個收到了碧桂園自產的口罩。

  • 7 # 松果兒圍觀

    在口罩緊缺、甚至出現假冒偽劣口罩在市場上橫行的時候,這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會站出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並非內心想為社會分擔就可以去做,畢竟是有條件的。其實除了春節期間的市民對口罩的需求外,接下來的復工復產,zf單位肯定會要求企業有防疫物資才允許復工,所以這些企業也算是高瞻遠矚吧。

    首先碧桂園有別於其他房地產企業的地方是它是全產業鏈,子公司眾多,合作公司更是,那麼為了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口罩的需求缺口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那他有什麼條件呢?還真有,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是個搞健康的,聽說購買生產線聯絡原材料的時候還是很艱難的,但他們都克服了。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首批100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

  • 8 # 折耳乖貓

    這個生產口罩說幹就幹的起來還真是不是一般的企業說搞可以搞的,有一定的實力才行,房產跨界能做其實給國家以及大眾會有一定的安全感,畢竟如果不幸再來一次,口罩不會像過年那樣急缺。聽說碧桂園生產口罩日產40萬,也運送了蠻多物資去醫院,是的點贊是真的。跨界生產我覺得沒什麼,有資本有條件跨界生產食品這些那些都可以,只能說明這個企業真的很強很厲害。

  • 9 # 九龍城寨主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企業的社會擔當,阿里巴巴、碧桂園公司等,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參與到這次抗疫行動中。讓人感動的是,這些企業不只是捐款了事,雖然上億元的資金已難能可貴,但更可貴的是動用各方資源為前線提供切實需要的醫用物資和生活物資。

     

    除了援建醫院、捐贈物資、派駐醫護人員、機器人配餐等,像碧桂園這樣不少企業“跨界”組建口罩生產線,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中國企業的擔當和強大,一股自豪感有沒有。

     

    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 10 # 喵兔子喵

    隨著復工復產進行中,佛企開始瞄準防控物資生產。截止目前,多家企業投入口罩生產線,而一些因疫情帶動訂單的產品,佛企也加大生產部署。據廣州日報報道,世界“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也決定生產口罩了。為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2月10日,碧桂園開始部署口罩生產線,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

  • 11 # 蓉蓉regina1

    這兩家企業生產口罩,第一是為了自用,第二是在盈餘的基礎上向社會進行公益捐贈。

    碧桂園在追加捐贈的1億元資金中,除繼續用於支援武漢等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外,還將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這也是碧桂園首次透露企業正在籌劃口罩生產線。

    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將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產品首先供企業員工使用。由於企業規模大,員工數量多,若是持續正常的復工復產,口罩成為了企業的一個“消耗品”、“剛需品”。就在數日前,口罩產品的打樣,已經交給了美的、碧桂園做參考。

  • 12 # 南三環上的白襯衫

    疫情已經猛烈席捲全球,現在對口罩等醫療物資需求驟然增加,社會上的恐慌情緒導致搶購行為也加劇了口罩的短缺。另外,春節期間全國休假,口罩企業開工不足,導致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正常情況下,中國口罩日產量能達到2000多萬隻,伴隨著企業積極復產、轉產推動下,中國口罩產能持續增長。

    美的、碧桂園就是率先做跨界口罩生產的企業之一。美的、碧桂園也決定“跨界”生產口罩了。這兩家企業生產口罩,第一是為了自用,碧桂園工地上工人每天都是兩個口罩的使用和更換,數量不可小覷。第二是在盈餘的基礎上向社會進行公益捐贈。

    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將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產品首先供企業員工使用。“由合作企業負責口罩生產原材料,這樣‘跨界’生產更高效。”該相關人士說。

  • 13 # 房訊小蔡

    值得關注的是,順德“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也生產口罩了。一家是傳統的家電製造業、一家是正在轉型中的房企,造起口罩來,可以說是有些“跨界”。

    由於企業規模大,員工數量多,若是持續正常的復工復產,口罩成為了企業的一個“消耗品”、“剛需品”。兩家企業生產口罩,第一是自用,第二是在盈餘的基礎上向社會進行公益捐贈。

    在碧桂園,這家順德頗具規模和實力的房企,疫情發生後,其持續捐贈,顯企業社會責任受到好評。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生產優先滿足企業員工使用。由合作企業負責口罩生產原材料,這樣‘跨界’生產更高效。

  • 14 # 芳芳127139581

    我覺得首先得看一下這些企業“跨界”組建口罩生產線的初衷是什麼?

    有關報道稱,“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將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產品首先供企業員工使用。”看到沒?除了口罩,還有女性衛生棉。最近,一線醫療物資中缺少女性衛生棉的新聞讓很多人都多少有點憤慨。所以看到碧桂園與有關企業合作生產,還蠻受觸動的,必須點個大大的贊。

    再來看美的,美的已“騰”出位於順德北滘的淨水器生產車間,將在本月底、3月上旬分別啟動多套自購口罩生產線。目前美的已經儲備了400萬個口罩生產所需的材料,未來日產可實現20萬個口罩。

    再多說兩句,疫情期間,碧桂園和美的還第一時間捐款捐物,單碧桂園就捐贈了2億元,還有多達數百噸的醫用酒精、扶貧農產品等等。

    在疫情面前,這樣的企業擔當值得肯定和稱讚。

  • 15 # Helloyyyxt

    美的、碧桂園也決定生產口罩了。一家是傳統的家電製造業、一家是正在轉型中的房企,造起口罩來,可以說是有些“跨界”。

    據悉,由於企業規模大,員工數量多,若是持續正常的復工復產,口罩成為了企業的一個“消耗品”、“剛需品”。據悉,兩家企業生產口罩,第一是自用,第二是在盈餘的基礎上向社會進行公益捐贈。在碧桂園,這家順德頗具規模和實力的房企,疫情發生後,其持續捐贈,顯企業社會責任受到好評。記者從一份企業方提供的材料獲悉,碧桂園在追加捐贈的1億元資金中,除繼續用於支援武漢等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外,還將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這也是碧桂園首次透露企業正在籌劃口罩生產線。3月5日,生產線終於除錯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疫情當下,口罩成為了每天必不可少的,相信美的和碧桂園的這一舉動,一定會對老百姓們形成有效地幫助。

  • 16 # 稀飯老師喝粥

    隨著復工復產進行中,佛企開始瞄準防控物資生產。截止目前,多家企業投入口罩生產線,而一些因疫情帶動訂單的產品,佛企也加大生產部署。

    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生產優先滿足企業員工使用。“由合作企業負責口罩生產原材料,這樣‘跨界’生產更高效。”該知情人士說。

    事實上,疫情為順德製造業帶來的機遇還不止這些,機器人產業也是一個例子。

    在疫情中,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染,“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配送、巡檢、家用等領域走上防疫一線。此前順企碧桂園捐贈的煲仔飯機器人,就在各社交網路上刷了一波存在感,讓人重新看到了機器人的新價值。另外,依託“機器換人”、兩化改造,如美的、格蘭仕等順企的部分生產線擺脫了“缺人”的依賴,生產快速走上正軌。

  • 17 # 未來有城見

    順德製造真是厲害了,美的和碧桂園一家做電器的,一家做房地產的,都做到了世界500強。在社會出現疫情急需物資的時候,他們還能立馬生產口罩,說幹就幹,而且還真做出來了。

    聽朋友說,碧桂園從2月10日開始部署口罩生產線,並將這個任務派給了博智林機器人的醫療科技子公司博方眾濟。2月13日,碧桂園透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人民幣抗疫,其中部分即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

    美的已經儲備了400萬個口罩生產所需的材料,未來日產可實現20萬個口罩。碧桂園已購入4條口罩生產線,將與均安一生產女性衛生棉企業合作生產,產品首先供企業員工使用。“由合作企業負責口罩生產原材料,這樣‘跨界’生產更高效。

    這些口罩將用於支援抗疫一線,同時還能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可謂是真的為社會做貢獻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或許就是這麼體現的吧。

  • 18 # 與太陽肩並肩1980

    “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製造什麼”——疫情進入平穩期,全國各行各業逐漸開始復工,人們走出家門,口罩需求量迎來了增長高峰。碧桂園作為投身機器人產業的綜合性高科技企業,藉助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建立口罩生產線,緩解口罩供給壓力,在持續不斷地馳援湖北抗疫一線過程中增加了有力的武器。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碧桂園作為擁有近20萬員工的大企業,在逐漸復工的過程中,必將面臨自己的員工是否有口罩可用的問題,面對緊缺的資源,手握利器的碧桂園拍板決定自己生產口罩。

    家底厚,底氣足,碧桂園的這個決定看似有點不著邊際,但是瞭解其機器人產業佈局後就會知道這個決定做的並不難。博智林公司人才濟濟,資金充足,成立一年多就提交了1300多項專利,建立個口罩生產線不是什麼難事兒。

  • 19 # 兩兩三三a

    讓我看,挺好的,責任感很強。

    目前,兩家企業口罩生產線已經正式啟動運作。第一批“碧桂園牌”“美的牌”口罩也正式下線了。可能很多人會關心,企業是順勢而上,趁機“撈”一把麼。這可不是,這兩家企業生產的口罩並不外賣,不推向市場。碧桂園說了,企業的自產口罩,將優先滿足自身員工使用及馳援抗“疫”一線。另外,美的還拿出一部分向品牌會員免費派送。

    碧桂園從謀劃專案到首批口罩下線,企業的“跨界”之舉只用了25天。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當天下午,碧桂園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碧桂園投資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美的則是在2月5日正式有了生產裝置,儲備了400萬個口罩生產所需的材料,可實現日產20萬個一次性口罩。

    特殊時期,能夠有這樣的舉動,蠻難得的。

  • 20 # Yogurt0220

    “多生產一隻口罩,就可能會多救一個人。”

    到現在,已經超過3000家企業,硬核“跨界抗疫”。這些都是我們大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好企業。

    2月初,美的開始計劃口罩生產,緊急協調裝置採購等事宜,並在2月5日正月十二鎖定生產裝置。目前生產的口罩主要是滿足員工自用、一線售後安裝隊伍的需求,以及贈予會員和消費者,如有抗疫需要,將優先支援抗疫一線。

    2月13日,碧桂園透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人民幣抗疫,其中部分即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其生產的口罩,將透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燒魚怎麼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