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寂照虛空
-
2 # 痛點歷史
其實是否被識破已經不重要,因為司馬懿和諸葛亮屬於雙贏,他們也不在意是否被識破,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證。
一,識破空城計,司馬懿如果識破進去捉到諸葛亮那西北再無隱患,司馬懿再也不用出兵西北,軍權就會受到縮減,空有虛名錶彰而已,一損俱損。諸葛亮六出祁山只是想取對於魏國不重要的西川,所以司馬懿只守不攻,因為贏了對自己利益也不能最大化,即使輸了也不會受多大懲罰!留著諸葛亮相當於以敵養自兵權,六出祁山相當於兩個人維持各自兵權的遊戲。
二,未識破空城計,如果輸了,司馬懿不敢進攻萬一上當受騙,軍權受損,損失大於受益。
如果贏了,西北無患,必定喪失軍權,損失大於受益。
-
3 # 侯爵文泉
司馬懿性格多疑,老謀深算,當他到達諸葛亮佈置的空城時,面對諸葛亮鎮定撫琴,泰然自若,當然不敢輕易作出攻城的準備。為了謹慎無虞,還是決定撤兵。這也給其儲存自己、篡謀職權做了鋪墊。實際上,他即便識破了空城,也不會將諸葛亮消滅。一是諸葛亮一死,他就沒有了對手,魏主面對兵權在握的司馬懿定會缷磨殺驢。與其這樣還不如坐看曹氏腐朽自滅;二是假如是奪取了空城,會使智謀高深的司馬懿在部屬面前丟了威風,丟了曹魏主的倚重,導致出現權力危機;三是不想輕而易舉將諸葛殺死,想透過決戰顯示自己才能,或透過逐漸耗掉諸葛亮的實力逼其就範。這也許就是司馬懿當時的打算。請大家指正!
-
4 # 文螢之
其實不能說是諸葛亮設計空城計給司馬懿的,更準確的說是諸葛亮給司馬懿的機會。司馬懿高明之處在於看懂了諸葛亮給他選擇的路,且採取了科學的抉擇。空城計,與其說諸葛亮和司馬懿是敵對關係,不如說是他兩心心相印的交流。
-
5 # 縣東巷
如果識破了但是不攻擊,那隻能說明司馬懿老謀深算。
司馬懿因為皇帝害怕他的權勢而被革職,因為諸葛亮北伐震動北魏才又被複職。如果此時滅了諸葛亮,蜀國也就玩完了。那狡兔死 良狗烹,司馬氏又危險了。而且司馬仲達很明白劉備之後的蜀國已經一代不如一代,不會對北魏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留著蜀國對他個人是有利的。
諸葛亮也辦過一次這樣的事。那就是派關羽去華容道堵截曹操,而且激的關公寫下軍令狀。孔明算定關羽不會殺曹操,但還要派他去,為何?
1、當時曹操殺不得。殺了曹操,只剩孫權和劉備,以當時的實力對比,孫權分分鐘幹掉劉備。所以得留著曹操牽制東吳;
2、關羽早晚得還曹操人情,這次正好讓他還掉,省得以後可殺曹操時再還;
3、豎一豎年輕軍師的威風,殺一殺關羽張飛的傲氣
-
6 # 知艾堂艾製品
關於空城計是否被識破,我給你兩個版本:
1,沒有被識破,《三國演義》中寫,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這種版本,主要是說司馬懿被諸葛亮虛虛實實戰術擊潰心理,以致於疑心太重,不願去冒可能的被伏擊風險。
2,被識破了,但司馬懿和諸葛亮心有靈犀,心照不宣。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司馬懿滅了諸葛亮,魏帝必有持無恐直接罷掉司馬懿的軍權(原本魏帝用司馬懿就有沒有辦法、不得不用的現實)。司馬懿為了保留自己的權柄,直接配合諸葛亮唱了這麼一出。
兩種版本,你細品之。
-
7 # 屁叔
首先,來談一下“三國”的背景.這樣樓主就可以瞭解諸葛孔明和司馬懿的不易與智慧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火四起,群雄逐鹿,透過大小戰事,逐漸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官渡大戰,赤壁之戰,讓三國正式開始了拉鋸戰。蜀吳在荊州對立,吳魏在合肥,蜀魏在漢中。
三國的真實身份:魏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起勢後不久就是按照國家來運營的勢力,屯田制就是很好的證明,讓人民休養生息;蜀國類似騎士團,就是靠天南地北打戰,最終爭奪到了蜀地,不打仗不行;吳國是從孫堅開始就是類似封建領主的存在,久居江東,並沒有爭奪天下的想法,只想偏安一隅。
這樣的情況,那麼就很好分析了,其實三國就是互相牽制的三股戰鬥勢力,在局面形成後,主要的爭奪還是來自蜀魏。
三國中期,簡單理解,諸葛,司馬作為各自國家的最強戰力,思考如何在第三方不介入的情況下,滅了對方。
接下來對於樓主的問題進行解答。不論諸葛亮還是司馬懿,在亂世之下能走到這一步,都是擁有大智慧的人,自然能夠明白天下的大勢和自己的處境。接下來主要講解司馬懿。不論《新三國》,《赤壁》,還是《軍師聯盟》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出,魏國不再是反派角色,很多真實視角也被正視。司馬懿韜光養晦,好不容易熬到這個位置,雖然朝中司馬家族門生故吏眾多,但是主要的權利,尤其軍事,還是掌握在曹家手中,曹家對其也是利用為主,抵擋諸葛亮的強攻。如果司馬懿在操作上一有閃失就會粉身碎骨,自己的處境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空城計是來自街亭失守之後,魏軍大進,蜀軍危難之時,諸葛亮不得已而為之。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大機率是看穿了(後期的博弈中存在司馬懿被諸葛亮嚇怕的情況),此時的司馬懿在謹慎戰局的同時,也想到了後方國內的情況,如果此時諸葛亮死在了空城中,那麼自己也將失去利用價值,三國的平衡也將打破。反之,留下諸葛亮,局勢保持,自己也可繼續發展朝中勢力,以待時變。
這樣解釋,樓主能明白其中緣故了嗎?
最後提一句,倪大紅的演技,真的絕了。
-
8 # 隔壁老王聊神話
司馬懿,外號冢虎,如果單純比智謀,諸葛亮更勝一籌,但論綜合能力,我個人司馬懿更強。諸葛亮在西城擺空城計,我個人認為肯定被識破了。原因有以下幾點。1,故事是發生在馬謖失手街亭之後,蜀軍缺糧,必定退守漢中,否則傷亡更大,諸葛亮沒必要在西城擺空城計,因為西城很少,就算西城背後的大山上藏有蜀軍也無法戰勝司馬懿的幾萬大軍。
2,魏國一直忌憚司馬懿,飛鳥盡良弓藏,司馬懿太懂這個道理了,一但諸葛亮死了,司馬懿自身的安全就會收到威脅,也是為了養寇自重。相比承認自己失誤的代價,遠比生命安全的威脅小。
所以,我認為司馬懿肯定識破了空城計。
-
9 # 從小段到老段
《空城計》是三國裡非常出彩的一出重頭戲,一直以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這裡,借用電視劇《軍師聯盟2虎嘯龍吟》裡空城計的片段做個解讀。
首先,我們來看司馬懿對於曹魏的作用。
司馬懿一生,都只是一個棋子,工具罷了。最早,曹操愛才如命,但是非常忌憚司馬懿,多次想除掉他,但自認為能壓住他,沒殺,也不重用,但也不能放走他,所以讓他輔助曹丕,等於拴住他,後面曹丕繼位,一是感念司馬懿當初的輔佐之功,二是想利用司馬懿制衡宗親,兵權幾乎都在老一輩叔伯手裡,所以也沒有殺司馬懿,但還是非常忌憚的,然後到了曹睿這一代,其實司馬懿的作用沒那麼大了,恰巧這時候諸葛亮出現了,整個魏國除了司馬懿沒人能對抗諸葛亮,也正是因為與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司馬懿意識到了這一點,此時放過諸葛亮,自己就不至於被鳥盡弓藏,永遠封殺。更何況,司馬懿還未到權傾天下的局面,曹真能力稀鬆平常是不假,但人家位高權重,和皇帝又有親戚關係,對司馬家也是虎視眈眈,司馬懿需要有個對手能進一步成就自己。
在這場戲中,《虎嘯龍吟》別出心裁地讓司馬懿與諸葛亮來了一次“幻境”中的交流,特別是對司馬懿的五層心境解讀,堪稱絕妙。
其一,司馬懿其實看透了這是空城計,急於一戰成名的他想要殺掉孔明;
其二,孔明一語道破天機,“鳥盡弓藏”立刻戳到司馬懿的痛處,而司馬懿此時在生死麵前仍要選擇榮耀;
其三,孔明以司馬家後代提醒他,令他在功名與家族的選擇之間掙扎;
其四,司馬懿獨白此生跑過武帝文帝,卻始終跑不過自己的恐懼,從而認為人這一生就是為了抱負和榮耀而活,再次揮劍欲殺孔明;
最後,司馬懿震驚看到年老的自己與年輕的自己對話,“人這一生,依依東望得其實是時間”,爭這一時的成敗並不是有遠見之舉。
司馬懿明知空城卻放諸葛亮一馬,是為了讓曹睿為了對付諸葛亮還得重用他而不是鳥盡弓藏,諸葛亮也是抓住這點才能全身而退。
一個人在職場上走向高位,更應該懂得競爭性企業中也有個實力強勁的對手,是多麼重要。有很多時候,你的公司裡邊的地位恰恰是外部那個經常給你搗亂,出難題的競爭對手成就的。
從利益上說,兩家公司勢同水火,每個人都要忠於職守,但是,有些時候,尤其是公司還在成長期的時候,也不宜將對手置於死地。
所以,司馬懿也很可能明明知道,諸葛亮搞得是空城計,這是幹掉對手的最好機會,但這個時候,還是要放他一馬,司馬懿更像是故意中了空城計,一是給外部對手一條活路,二是藏拙,麻痺自己陣營中的對手。
三國時期,職場生態圈裡的兩位大佬,相愛相殺,但他們也在彼此的對抗中找到了存在的價值。
空城計表面上是諸葛亮妙計退敵,實際上是兩個彼此深知的知己之間的博弈,《虎嘯龍吟》所展現的空城計,是最貼合學術觀點的一次影視化解讀。
-
10 # 古德逸納夫
不請自來,首先說一個大家都認可的事,1.司馬懿不是忠臣。既然認清這個問題,我們去思考假設司馬懿識破卻不攻的事情就很明白了。
首先是主政人,是曹睿,曹睿這哥們不簡單的,要真的活捉諸葛亮,那蜀漢基本是玩完了,曹與諸夏侯才是真正的得意者,吳國難以獨完,司馬懿就算是贏得身前生後名又如何,不過列個縣侯。
2.根本問題是世家大族和曹魏統治階級的矛盾,世家極力攫取更大的權力,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文帝既開九品中正制,實際上對世家是做了一定的讓步,所以自曹丕到曹睿,都十分注意依仗宗室制衡世家。現在要是蜀漢滅了,以曹睿時期的曹魏實力,東吳不能獨善其身,曹氏如果能肅清蜀漢東吳,那麼接下來動的就是世家了。
後來晉滅蜀吳後也是採取大肆分封宗室以圖制衡世家。沒想反受其害,這是後話了
-
11 # 雙惜
諸葛亮鋌而走險焚香彈琴,以司馬懿的精明已經識破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沒有攻城?因為司馬懿聽出了弦外之音:“我們各為其主,如果我被消滅,你也失去存在的價值”。這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
12 # 歷史四方會
公元226年,諸葛亮先使用反間計,讓魏明帝曹睿解除司馬懿兵權。然後,派趙雲、鄧芝為疑兵,據箕谷,迷惑魏大將軍曹真。自己卻親率大軍出祁山,出兵以來,諸葛亮軍紀嚴明,進退有度,魏軍聞風而降,致使關中震動。魏明帝親自到長安坐鎮,並重新啟用司馬懿。
紙上談兵的馬謖
諸葛亮派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駐守街亭,因馬謖不聽諸葛亮、王平當路下寨的建議,致使街亭失守。糧道被截斷,不退軍就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就這樣,北伐中原的大好形勢一去不返。
諸葛亮安排好諸將退軍事宜,武將全部派出,只剩下一班文官和幾千老弱殘兵,將要押運剩餘的糧草和護送西縣千餘百姓退回漢中。司馬懿攻取街亭之後,率領大軍馬不停蹄的來到西縣之外。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無奈之下,諸葛亮在城牆之上,手撫絃琴,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司馬懿恐怕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聽了一會琴音之後,撥轉馬頭,倉皇出逃。司馬師、司馬昭說,小小的西縣,應該是一座空城,諸葛亮再無兵將可派。即使有埋伏,一個小小的西縣能有幾人。
司馬懿恐怕不會看不出這些,只不過他看的更加深遠罷了。
司馬懿非常瞭解自己在魏國的處境。曹操在世時,就懷疑司馬懿有不臣之心,只不過司馬懿韜光養晦,偽裝得比較好。曹操曾勸曹丕不可重用司馬懿,只不過曹丕和司馬懿個人感情很好,曹丕能順理成為繼承人,司馬懿功不可沒。
生性多疑的魏明帝曹睿
曹睿生性多疑,從來不肯相信任何人。就這次,諸葛亮使用反間計,曹睿馬上解除了司馬懿的兵權,可見對他一點也不信任。
這次重新啟用他,是因為大都督曹真病重,不能抵禦諸葛亮的進攻,放眼整個魏國,沒有一人能對抗諸葛亮,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實屬無奈之舉。
目前,曹魏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諸葛亮,這次諸葛亮的空城計一旦被識破,將諸葛亮擒獲,司馬懿將沒有任何用武之地,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馬懿還是懂得的。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仔細想想自己的處境,自己好不容易韜光養晦,熬到現在,決不能因為一時衝動,打破現在的平衡。諸葛亮一死,自己還會有什麼用,到時迎接自己的可能就會是滅門之禍了。
這應該就是司馬懿雖然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卻不攻城,神不知鬼不覺的放過諸葛亮的最大的原因。
-
13 # 正心之術
是的,已經被識破,因為司馬懿知道如果此時殺了諸葛亮,那麼自己的利用價值也就沒了。所以留著諸葛亮,也就是給自己留著活路
-
14 # 布衣之徐
諸葛亮的空城計在司馬懿眼裡就是小孩過家家的遊戲。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諸葛亮要和司馬懿過招,反之也然,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雙方的兵力部署,而是糧草後勤,還有對方的履歷、背景和目前所處的狀態。
司馬懿雖然和諸葛亮差不多大,但諸葛亮出道早,三顧茅廬、隆中對,以及聯吳抗曹,形成事實上的三足鼎立狀態,都讓司馬懿對諸葛亮倍感欽佩和壓力。
而諸葛亮對於司馬懿的瞭解也不會停留在片面,司馬懿才能,諸葛亮是認可的,但司馬懿一直被曹操時代的牛人們壓制著,司馬懿這次和諸葛亮較量,也只是曹氏集團剛開始出現真空,司馬懿只能採取防禦的措施來逐步穩固自己在軍隊領域的地位,而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來配合司馬懿也是絕對必要的。
所以,諸葛亮玩空城計,雖然處於險惡之地,但鑑於諸葛對司馬懿狀態的破解,雖然險,但還是安全的。
司馬懿要保留諸葛亮這個對手,使曹魏有長期的壓力,這樣,司馬懿才能在相對較寬鬆的環境下,逐漸經營和鞏固自己在軍政方面的勢力。
-
15 # 無鋒老劍
諸葛亮和司馬懿應該算是“人智”與“天慧”的極端代表了。人智則天愚,反之,天慧則人愚,大智若愚大體就是這個意思了。
司馬懿是否看破了空城計,不好說,後人怎麼解讀的都有,說司馬懿一時懵而又事後懊悔的,也有說養寇自重的,但有一點應該能夠肯定,那就是司馬懿當時的感覺肯定是不想破城,也許這就是天慧之人堪透冥冥之中的天意吧,最起碼那個時候,諸葛亮不該絕。
世事看似偶然,回頭想想卻是必然,就像關羽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不是必然的天意嗎?
-
16 # 路人梁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歷次北伐中上演的一場好戲、大戲,可謂家喻戶曉。
咱們且按《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來展開,看孔明的“空城計”是否被司馬懿識破。
我的認為是識破了。
為什麼這麼說?理由有三。
其一,司馬懿十萬大軍,即便疑有其它,穩妥而不失進攻性的策略,是分兵數千進城以探虛實,即便有所損失也動不了根基。再者,可圍城,一天便見分曉。總之,策略很多,並非退兵一途,料想司馬懿不可能想不到。
其二,兩軍交戰,各有細探,我想細探應該會把真實情況摸清的。
其三,臨終前老馬曾告誡小馬兔死狗烹的道理,其中意味不說自明。
那為什麼識破卻不攻城?理由存二。
一者如前所述兔死狗烹的道理,老馬心裡可明鏡似的。曹操臨終前謂其子曹丕,懿有才但不可用,已然定性。曹魏被蜀漢的累次北伐搞得焦頭爛額,方才請出老馬,但時時提防。所以,換你是老馬,是一舉拿下孔明,然後輕則回家養老,重則身死名裂;還是養虎持重,以待來年?
二者懿與孔明二人亂世謀聖,自有惺惺相惜之意。你看我孔明都親自為你焚香撫琴了,你還不放亮一馬?
所以孔明是老狐狸,懿也是老狐狸,兩個老狐狸同唱一臺大戲,演給演義裡的觀眾看。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空城大戲,全靠演義。
最後說一點題外話,演義裡把亮塑造得幾近成妖,大家要了解真實的歷史,還是多看看《三國志》。孔明這人後期堅持北伐我不是很喜歡,那樣勞民傷財,只為一己私利,雖然嘴上說得冠冕堂皇,但實際受苦仍然是老百姓。
-
17 # 三羊開泰博一博
以司馬懿的智慧應該是識破了,但是他不攻城,也是有私心的,如果他除掉諸葛亮,對於朝廷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對主子構成威脅.主子不會讓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必將殺之而後快!再來,司馬懿也對諸葛亮英雄惜英雄,沒有對手也是一種寂寞.
-
18 # 龍玄黃
人說,少年讀《三國》覺得曹操厲害,雄才大略、威武霸氣;壯年讀《三國》才發現是劉備厲害,白手起家於亂世幹成一方諸侯,大不易啊;晚年再讀《三國》方知最厲害的居然是孫權,殊不知創業不易守成更難啊,難怪曹操當年“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少時我一直認為高明的諸葛亮的空城計騙過了傻蛋司馬懿,為諸葛亮喝彩,罵司馬懿傻逼,心想要是我領兵城外,再不濟也要派五百精兵進城一探虛實,也不至於留下千古笑柄。
可是,如今再讀”“三國”,我發現分明是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才不是傻蛋呢。原因一,彼時諸葛亮獨坐城樓之上,淡然撫琴,對城下的司馬懿十萬大軍彷彿熟視無睹。司馬懿到了城下聽到了琴聲,不假思索就下令退軍。都知司馬懿向來深謀老算,老辣狠毒,這次怎會如此武斷?帶著十萬大軍竟不戰而退?哪怕讓五萬大軍進城,留守五萬斷後也萬無一失啊,難道這些司馬懿想不到?這是疑點之一。
原因之二乃是司馬懿有故意放走諸葛亮的動機。司馬懿曾說諸葛亮是他的知己,原因是他二人都是目光如炬,心思清明之人,二人都把對方當做自己的頭號敵人。試想,如果這次司馬懿進城殺了諸葛亮,那麼司馬懿再無敵手,日後如何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只有放走諸葛亮,日後徐徐圖之,方可再建戰功,立軍威,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再者,諸葛亮獨坐城頭撫琴彈奏的居然是《高山流水》,試問諸葛亮在覓的是哪個知音?英雄惜英雄,諸葛亮英雄一世名滿天下,被逼無奈唱出一曲空城計,如果司馬懿進城殺了諸葛亮,豈不是葬送了諸葛亮的一世英名?司馬懿也是經歷了諸多波折磨難,也深深懂得諸葛亮忠君之心,所以一曲高山流水足以打動一顆知音之心,故而司馬懿不假思索,退軍之言脫口而出,絲毫不聽兒子司馬師派兵試探的勸告,執意退兵。
以上只是本人妄測,請指正批評。
-
19 # 電影碎片加工廠
司馬懿是何等的精明,空城計實際上是騙不了他的,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就算你諸葛亮城中有幾萬人佈防設下埋伏,按照司馬懿的用兵之道,破城是很容易的,最多也只是損失多點兵力而已。這個觀點應該是很多人推崇的,就是司馬懿知道這個時候如果破城滅了諸葛亮,那麼後面將再無對手,自己也將被曹操卸磨殺驢一樣。假使諸葛亮一直活著,那麼曹魏一定得需要司馬懿來對付諸葛亮,所以才會有司馬懿的價值所在
-
20 # 音樂達人小木木
你好,焦子說歷史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公元226年,諸葛亮先使用反間計,讓魏明帝曹睿解除司馬懿兵權。然後,派趙雲、鄧芝為疑兵,據箕谷,迷惑魏大將軍曹真。自己卻親率大軍出祁山,出兵以來,諸葛亮軍紀嚴明,進退有度,魏軍聞風而降,致使關中震動。魏明帝親自到長安坐鎮,並重新啟用司馬懿。
紙上談兵的馬謖
諸葛亮派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駐守街亭,因馬謖不聽諸葛亮、王平當路下寨的建議,致使街亭失守。糧道被截斷,不退軍就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就這樣,北伐中原的大好形勢一去不返。
諸葛亮安排好諸將退軍事宜,武將全部派出,只剩下一班文官和幾千老弱殘兵,將要押運剩餘的糧草和護送西縣千餘百姓退回漢中。司馬懿攻取街亭之後,率領大軍馬不停蹄的來到西縣之外。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無奈之下,諸葛亮在城牆之上,手撫絃琴,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司馬懿恐怕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聽了一會琴音之後,撥轉馬頭,倉皇出逃。司馬師、司馬昭說,小小的西縣,應該是一座空城,諸葛亮再無兵將可派。即使有埋伏,一個小小的西縣能有幾人。
司馬懿恐怕不會看不出這些,只不過他看的更加深遠罷了。
司馬懿非常瞭解自己在魏國的處境。曹操在世時,就懷疑司馬懿有不臣之心,只不過司馬懿韜光養晦,偽裝得比較好。曹操曾勸曹丕不可重用司馬懿,只不過曹丕和司馬懿個人感情很好,曹丕能順理成為繼承人,司馬懿功不可沒。
生性多疑的魏明帝曹睿
曹睿生性多疑,從來不肯相信任何人。就這次,諸葛亮使用反間計,曹睿馬上解除了司馬懿的兵權,可見對他一點也不信任。
這次重新啟用他,是因為大都督曹真病重,不能抵禦諸葛亮的進攻,放眼整個魏國,沒有一人能對抗諸葛亮,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實屬無奈之舉。
目前,曹魏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諸葛亮,這次諸葛亮的空城計一旦被識破,將諸葛亮擒獲,司馬懿將沒有任何用武之地,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馬懿還是懂得的。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仔細想想自己的處境,自己好不容易韜光養晦,熬到現在,決不能因為一時衝動,打破現在的平衡。諸葛亮一死,自己還會有什麼用,到時迎接自己的可能就會是滅門之禍了。
這應該就是司馬懿雖然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卻不攻城,神不知鬼不覺的放過諸葛亮的最大的原因。
回覆列表
其實憑司馬懿的智慧早已識破空城計為假,之所以不願識破,實為保全自己,諸葛亮是司馬懿也是曹操最大的敵人,乃曹操心腹大患。如果司馬懿在空城計中消滅諸葛亮那麼下一個曹操要消滅的必然是自己,連諸葛亮都能打敗的人是多麼可怕,曹操怎敢留此後患。所以司馬懿空城計裝糊塗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