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影觀史
-
2 # 星火辰
董卓帳下將領共分三類。
第一類地位最高,大多與其有血緣關係或姻親關係,分別是:
1、董旻,左將軍,董卓之弟。
2、董璜,侍中,中軍校尉,掌管禁軍,董卓侄子。
3、董越,董卓手下東中郎將,應該是董卓同族。
4、董承,漢靈帝母親董太后的侄子,因同姓被董卓認為同族。後奉獻帝東歸,死於衣帶詔事件。
5、牛輔,中郎將,董卓女婿。
6、段煨:可能是漢末名將段熲的同族,與牛輔、董越同為董卓手下最看重的三中郎將之一。
7、胡軫:涼州豪族,地位尤在呂布之上。
8、楊定:與胡軫類似。
9、徐榮:幽州人,是董卓手下除呂布外,極為少見的非涼州籍將領。很能打仗,先後擊敗過曹操、孫堅兩位豪傑。
10、呂布:幷州五原人。手下有幷州兵,後任中郎將,最初地位應該低於前面九人。
第三類在董卓時期都是校尉,但卻直接領導著董卓手下最能作戰的涼州兵(其中多有羌胡),因此這些人在董卓死後反攻長安,曾一度控制朝政。典型人物有:
11、李傕:北地人(今甘肅慶陽)。反攻長安的涼州軍統領,打敗呂布,殺了王允,與下面三人一同控制朝政。後來,涼州諸將發生內訌,在關中大混戰,獻帝得以從河東逃回洛陽。
12、郭汜:張掖人(甘肅張掖)。
13、張濟:武威人(甘肅武威)。
14、樊稠:金城人。
在比較長一段時間,關中地區都處在涼州諸將的控制中(不光這四人,還有前面的段煨、楊定等人),各自佔領一個區域,局面十分混亂。
若要論猛將的話,段煨、徐榮、呂布、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還包括張濟的侄子張繡都有資格。
-
3 # 公孫楓翔
一、呂布
首先董卓手下第一猛將當然是呂布。儘管歷史上的呂布沒有演義中那麼神乎其技,但他的的確確是當時天下公認的猛將。也許呂布智謀水平不高,但是以武將來說,不論是個人武藝還是指揮作戰,都是漢末三國時期頂尖水準。
呂布在董卓帳下期間作為涼州軍團之外幷州集團的實際話事人,為將非涼州系將領團結在董卓周圍起了非常大的表率作用。當董卓被呂布殺死,呂布還曾與王允短暫共同主持朝政,總管(名義上)全國軍事。當然實際上他只能指揮長安城中的部隊。
當原董卓涼州系軍團反攻長安,面對李傕郭汜等數萬人圍攻,呂布城中的幷州軍及中央軍不過幾千人,但仍然堅守了一個來月,最後也不是被攻破,而使有內鬼偷偷打開了城門,這是因為王允濫殺激起反抗,而不是呂布防守問題。之前兩軍對陣,呂布還與郭汜有過單挑,呂布用槍刺傷郭汜,郭汜被部下就走。要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演義單挑都是虛構,但呂布確確實實有過單挑記錄,這也能反映出他本身武力是很強的。
呂布逃往中原後曾與曹操在兗州、徐州大戰數年,還曾佔據上風,是赤壁之前給曹操造成最大威脅者,單論威脅程度比後來的袁紹更高,所以曹操非要先滅掉呂布不可。
其次,是徐榮。這位猛將在演義中只是個路人甲,但在歷史中他是董卓在對陣關東聯軍時的最大功臣。如果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不知道徐榮,那真的不應該。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足以令他躋身三國頂級大將行列。
二、徐榮
徐榮,遼東玄菟郡人。後來佔據遼東的公孫度就是他的老鄉,而公孫度也是透過徐榮的舉薦才當上遼東太守。由於徐榮是遼東人,所以他實際並不是涼州系將領,並非董卓嫡系。
不論演義還是正史,我們都知道曹操當年在陳留起兵參加討董聯軍,然而在討伐董卓時遭遇了一場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這場戰役,便是在滎陽附近的汴水之戰。這場戰鬥中還有一個著名的事件,就是曹操的戰馬中箭,曹洪讓曹操騎自己的馬逃跑,自己步行護送。讓曹軍如此狼狽的將領,正是徐榮。
一場勝利也許是偶然,那麼接著往下看。我們都知道孫堅號稱江東猛虎,是討董聯軍中最積極出兵的人。《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記載,“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這是徐榮在正面戰場擊破孫堅的記錄,並且生擒潁川太守李旻,活活給燉了。實在殘忍,但戰鬥力也實在夠高。
《資治通鑑》中還記載“孫堅移屯梁東,為卓將徐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卓遣東郡太守胡軫督步騎五千擊之,以呂布為騎督。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說了兩件事,孫堅是先在梁城被徐榮擊敗,然後董卓派出呂布與胡軫繼續進攻,結果由於呂布胡軫兩人不和,被孫堅大敗,這場戰鬥中華雄被孫堅斬首。
我們看到,華雄才是如假包換的路人甲,徐榮是連敗曹操、孫堅兩名後來三分天下奠基人的猛將。
前面說到徐榮並非涼州人,所以董卓死後,徐榮沒有被王允清算,而是與胡軫歸降了王允、呂布。後來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徐榮在這個過程中戰死。如果徐榮不是在董卓陣營,想必他的歷史地位與知名度會大大提高的。
三、其他
其他將領,諸如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形象基本與演義中的描述差不多,都是沒什麼頭腦,也談不上打過什麼大仗。這些人都是土匪流寇一般的人,不提也罷。董卓集團上從董卓下至各地將領,都是涼州彪悍蠻橫習氣,極為野蠻,只是趁虛而入奪取了皇帝,實在談不上有什麼戰績。也唯有呂布、徐榮兩人是一流大將。至於張遼、張繡,此時地位不高,是董卓下屬的下屬,雖然有能力,但還未有機會展示,所以就不在此列出了。
-
4 # 羽書遲
董卓原本的涼州軍閥,他的帳下猛將不少。他死後,他的軍隊分由李傕、郭氾、樊稠、張濟等人統領,這四個人其實也是他帳下能征善戰之人。還有徐榮、華雄等人。他們的特點大致相同:會有江湖義氣、也有軍閥作風、更有流寇思維。說穿了就是他們追逐短期利益,沒有長遠打算。有董卓在,他們尚能整合在一起,董卓死後,他們分裂、暴虐,直至滅亡。
-
5 # 遨遊文史世界
隨便翻了下,感覺許多人都是在胡扯。或者把小說當歷史了。所有人都把一個重要人物漏掉了,張遼。我認為董卓猛將有以下幾人。
呂布呂布,最早跟隨丁原,被策反後,殺死了丁原投奔了董卓。董卓心胸狹窄,曾經因稍不順意,就拿手戟投向呂布,呂布迅速躲開道歉,董卓怒氣才得以緩解。所以呂布嫉恨董卓。
司徒王允對呂布厚禮相待,看出了呂布與董卓的矛盾,所以他們一起策劃殺死了董卓。
呂布其人,見利忘義,為人不忠。呂布箭法一流,有勇無謀,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手下將領。最終被曹操擊敗。
張遼董卓的將領中,張遼是許多人容易漏掉的一個人。可能大家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以為張遼只是一直歸屬呂布。其實,如果不仔細檢視«三國志»的話,我也一直這麼認為的。
«三國志»中記載,張遼原屬丁原;丁原死後,歸屬董卓;董卓死後,歸屬呂布;呂布死後,歸屬曹操。給人一種感覺誰把張遼的老大幹死,張遼就跟誰混了。在張遼,呂布歸屬丁原,董卓的時候,呂布只是比張遼更加親近厚待,沒有多少資料表明張遼是歸呂布統領。在董卓死後,張遼才正式投奔呂布,歸屬呂布統領。
張遼有勇有謀,不過在前面三位boss手中並沒有展現出多少風采,直到投奔曹操後,才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最大的戰績是張文遠八百壯士擊破孫權十萬大軍。
親屬將領董卓有一幫親屬擔任將領。弟弟董旻擔任左將軍,侄兒董璜擔任侍中,中軍校尉掌握兵權,女婿牛輔擔任中郎將。
董卓的親屬將領的記載資料較少。牛輔帶領胡赤兒等人逃跑的時候,胡赤兒等人貪圖他的錢財,將他殺死並將頭送到了長安。
他的侄兒和弟弟應該是在董卓被殺也緊跟著被殺死的。
其他將領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王方,華雄,徐榮等人。
這些將領中,徐榮打敗過曹操,華雄被孫堅所殺。李傕等人殺死了樊稠,李傕被裴茂帶領關西諸將殺死,郭汜被他的部將五習殺死。
張濟因缺糧,到南陽一帶搶劫,被人殺死,他的侄兒張繡統領了他的部眾。
-
6 # 使用者68063485589天山
提問問的是猛將,那我就只能說說武將了:董卓,字仲穎,陝西臨洮人,河東太守,西涼刺史。其部下猛將有:牛輔、李傕、郭氾、張濟、樊稠。後得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但也因貂嬋,與此人發生了內huang而招來殺身之禍。
致歉!
-
7 # 小院之觀
董卓能專權,顯然並不是個簡單的胖子,正好小院前幾天也寫過一篇董卓手下猛將的文章,正好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提到董卓,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眼前可能浮現一個大胖子,性情殘暴,荒淫好殺,最後自取滅亡。實際上,董卓並非這麼簡單,他在三國曆史上是個重要人物,少年就有俠名,成年後作戰勇猛又有謀略,封侯拜將,一度掌控朝政,是一時之梟雄。不過今天小院要說的不是董卓,成大事者必有助力,董卓能專政,其核心就是手下的軍事力量,小院今天要講的,是董卓手下的五名將領,也被稱為董卓麾下五虎將。
有人不解,董卓手下也有五虎將?五虎將只是演義中的說法,正史裡自然是沒有的,既然演義中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河北也有四庭一柱,那評選一下董卓手下五虎將,似乎也未嘗不可,事實上,董卓麾下五將人人可以翻江倒海,立下的功業連五虎上將也自嘆不如。
董卓麾下五虎將,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般是在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牛輔、胡軫、段煨、董越、華雄、呂布等人之中進行挑選。
論武力,自然是呂布最高,但考慮到對武官來說,除了個人武力,更重要的是統帥全軍和戰場指揮能力,畢竟單挑這回事只是演義和評書中熱衷於渲染的,實際戰場上很難出現。呂布跟隨董卓時間並不太長,由於我們講的是正史,華雄有點排不上號,所以兩人予以排除,剩下諸將中,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五人之中,實力最強的首推徐榮,其能力相當於蜀漢五虎將中的關羽,為何這麼說?憑戰績說話。諸侯討董卓時,曹操曾帶本部兵馬追擊董卓,卻在汴水遭遇徐榮,被徐榮大敗,曹操胯下戰馬帶傷,本人也被流矢所中,曹洪讓出自己乘馬才讓其脫離險境,那句著名的“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也出自這場戰役中。當時的曹操雖非日後孟德,但實力已然不弱,自帶本部人馬,兼有宗室子弟助陣,又仗盟軍新勝之勢,卻仍然遭遇慘敗,徐榮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擊敗曹操,徐榮還幹了件更大的事兒,擊破了江東猛虎孫堅。與曹操相比,孫堅當時成名已久,江東猛虎豈是浪得虛名,連董卓也忌憚三分,但在徐榮面前,還是撐不住,大敗之餘,連潁川太守李旻也被徐榮生擒,慘遭烹殺,更不用說徐榮只是奉命出外虜掠的遭遇有戰爭準備的孫堅軍。
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後漢書·董卓傳》
相比徐榮,李傕、郭汜這倆人更為出名,原因當然是他們在董卓死後舉兵反叛,大鬧長安,逼死王允,趕跑呂布,接管了董卓的權力。有人認為,這兩個人只是當時的二流乃至三流將領,為勢所逼,或是用了賈詡的計策,才達到人生的巔峰。
不過仔細想想,在主子董卓被殺,董氏被滅族,長安已被控制的情況下,敢於決斷,安撫部眾,拉攏同盟,還能採取正確的軍事行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做到的。匆忙解散部隊,逃回故里明哲保身才是普通人做的事,而敢於火中取栗,直搗黃龍,不失為一時人傑,撇開人品不說,這份膽色和領導能力,絕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攻陷長安後,李傕郭汜集團控制朝政長達三年之久,比董卓時間還長,也證明了這點。
樊稠相比李傕郭汜,在政治能力上要差點,但軍事能力強於李郭。樊稠也是董卓部將,與李傕郭汜結成同盟攻取長安,樊稠親自率軍與呂布展開巷戰,將他趕出長安。李傕郭汜軍事集團佔領長安後,並不太平,不斷有軍閥前來挑戰。
西涼的馬騰韓遂就是其中之一,率兵試圖進攻長安,被樊稠郭汜擊敗,逃回涼州。沒過幾個月,樊稠又率軍平定了馮翊地區羌人的進攻。不過由於政治能力偏弱,樊稠在軍事集團中的地位在李傕郭汜之下,主要負責出征打仗,最後受到李傕猜忌,被李傕外甥刺殺。
而張濟,在董卓五虎將中或許存在感最弱一些,更多時候,他只是作為李傕郭汜軍事集團的第四號人物出現,攻陷長安後,他由於力量弱小,被排擠出城,屯駐弘農。最後在196年,張濟出兵劫掠時中流矢而死。與張濟相比,他的老婆和侄子要更有名一些,他的侄子就是張繡,張濟之妻就是鄒氏,後來讓曹操神魂顛倒,險些使其送命的那位美女。
以上就是董卓麾下五虎將,除了徐榮早死,董卓在時,他們為虎作倀,擊敗曹操、孫堅,擊退諸侯聯軍。董卓死後,他們重新凝聚手下部隊,攻陷長安為舊主報仇,在政治上操控朝政,軍事上擊退諸路進攻長安的兵馬,時間長達三年,在東漢末年的亂局之中並不容易做到。劉備手下五虎將名氣雖大,真正能用者不過關張,而當時的關張,年齡已不小,與他們相比,卻還只是無名小卒,經過羅貫中先生的渲染,才有如今的地位,而真正成就的事業,顯然又並不如以上五人。
-
8 # 豌豆201531547
董卓五虎將
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華雄,關東諸侯帳下無人敵
張繡,北地槍王
張遼,止江東小兒夜啼
高順,陷陣營,攻無不克
-
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董卓是涼州隴西郡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其家族是涼州當地漢族豪強,但自幼與羌人為鄰,養成一種江湖豪俠風氣,喜歡結交、拉攏當地的羌族勢力和漢族勢力,後來又常年在涼州及周邊地區為官,在涼州一帶有一定的名聲。
董卓先後擔任羽林郎、軍司馬、西域戌已校尉,官至幷州刺史、 河東太守,參與過東漢朝廷對羌人的戰爭,到漢靈帝晚期時,官至左將軍,朝廷忌憚董卓的勢力,曾經數次想要將他徵召入朝為官,董卓都不肯。董卓寧願在地方擔任有實權,有兵權的將領,也不願意到中央擔任有名無實的高官。
由於常年在軍中擔任要職,因此董卓手下聚焦了一批出自西涼地區的猛將,從董卓後來進入京城的情況來看,董卓手下的猛將首先是六大中郎將,分別是: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徐榮、呂布。
1、中郎將牛輔
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也是呂布手下頭號中郎將,至於那些在後來非常牛的李傕、郭汜、張濟、賈詡等人,都是中郎將牛輔手下的校尉,級別比牛輔要低多了。
董卓身在長安時,牛輔駐紮在安邑(今山西運城),這裡是關東進入長安的必經之處,牛輔率軍在這裡為董卓擋住關東聯軍,並且還派出自已屬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到河南中牟地區討伐東漢名將朱儁率領的反董軍隊。
董卓被殺後,牛輔不敢投降,呂布派出自已部下的李肅去攻打牛輔,當時牛輔手下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都在外作戰,牛輔手上的兵力空虛,但是牛輔還是憑能力擊敗了李肅,由於董卓手下六大中郎將有4個投降了朝廷,牛輔擔心自已手下計程車兵會引起兵變,因此帶著財物和親信丟下軍隊出逃,在路上被親信胡赤兒殺害,首級被獻給呂布。
2、中郎將董越
董卓被殺時,董越率軍駐紮在澠池(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這裡也是關東通向長安的必經之路,以阻擋關東聯軍進入長安。當時董越和牛輔是唯二不願意投降朝廷的2箇中郎將,在董卓被殺後,去找牛輔商量今後如何做,卻被疑心病重的牛輔殺害。
3、中郎將段煨
段煨是涼州武威郡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是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的同族兄弟。
董卓被殺時,段煨率軍駐紮在華陰(今陝西省渭南市華陰),董卓被殺後,率軍投降朝廷,之後一直還是駐屯在華陰。
漢獻帝東歸時,路過華陰,一直受到段煨的優厚待遇,但段煨與護送漢獻帝軍中的楊定不和,楊定率軍攻打段煨,無法擊敗段煨,後來段煨投靠了曹操,與關中諸將一起率軍攻打李傕,擊敗並殺了李傕,並族滅三族。
段煨因功被朝廷任命為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後來被調到朝廷擔任大鴻臚、光祿大夫,段煨一直活到了公元209年,壽終正寢、正常死亡,名士賈詡曾經有一段時間投靠在段煨手下,後又離開。
4、中郎將胡軫
胡軫是涼州(今甘肅武威)人,曾經官至東郡太守,孫堅攻打董卓時,胡軫被董卓派支迎戰孫堅,隨同胡軫一起去迎戰孫堅的還有呂布和華雄,華雄是胡軫屬下的都督,中下級軍官,但因為呂布與胡軫不知,內鬥不已,呂布故意在軍中放出敵軍到來的謠言,導致胡軫軍隊潰敗,都督華雄被孫堅所殺。
董卓被殺後,胡軫率軍投降朝廷,後來李傕、郭汜等人在賈詡的慫恿下擁兵反攻長安,王允派出胡軫、楊定、徐榮等人攻打李傕等人,結果胡軫和楊定與李傕等人合兵,一起攻打長安,之後滅跡不詳。
5、中郎將徐榮
徐榮是遼東人,是唯一的非涼州、幷州系將領,董卓手下中郎將,董卓手下最能打的將領,沒有之一。
曹操攻打董卓時,就是與徐榮交戰,曹操首次領兵就被徐榮打得大敗,差一點就掛了,要不是曹洪借了馬給曹操,曹操說不定就死了。
長沙太守孫堅領兵討伐董卓,最早是徐榮出戰孫堅,徐榮與孫堅相遇,徐榮大破孫堅,還生擒了孫堅手下的潁川太守李旻,徐榮烹殺了李旻。
董卓被殺後,徐榮投降了朝廷,之後李傕、郭汜等人率軍攻打長安,徐榮與胡軫等人一起領兵迎戰,結果徐榮戰死,胡軫等人投降李傕。
6、中郎將呂布
呂布就很熟悉了,呂布是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呂布最早是幷州刺史丁原的部將,丁原被何進招進京城擔任執金吾,呂布隨同丁原進京,被董卓引誘殺害丁原,之後呂布又被王允引誘殺害董卓。
李傕、郭汜等人率領大軍攻打長安時,呂布曾與郭汜單挑,刺了郭汜一矛,後因為長安城中有人開啟城門,呂布兵敗,率領親信逃出長安,出武關,投靠袁術,不僅就與袁術不和,後來又投靠袁紹,幫忙袁紹大破黑山軍,袁紹猜忌呂布,呂布再次逃走。
之後被陳宮等人擁立進入曹操的地盤兗州,在與曹操在兩年的兗州爭奪戰中,被曹操擊敗,逃到徐州,被徐州牧劉備收留,呂布卻趁劉備在前方交戰,在後方偷襲了劉備的城池,趕走了張飛,接管了徐州。
劉備被奪了徐州,無路可去,只得投降了呂布,呂布還曾經以轅門射戟為劉備解了紀靈之圍,後來呂布看到劉備再次發展壯大,於是再次派兵攻打劉備,劉備不敵,與曹操聯合,最後在下邳城擊敗呂布,曹操殺了呂布。
呂布的特點主要就是馬上騎射功夫非常了得,為人勇武。
董卓手下除了六大中郎將外,還有一堆校尉也很歷害。如牛輔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張濟、賈詡。還有董卓的部曲樊稠。
1、李傕
李傕是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省耀縣)人,中郎將牛輔手下校尉,曾與郭汜、張濟等人一起大破名將朱儁,董卓被殺後,因得不到赦免,與郭汜、張濟、樊稠等人一起在賈詡的勸說下起兵,並攻破長安城,被任命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成為朝廷最大的權臣。
李傕當權期間,與郭汜、樊稠等人爭權奪利,並在一次會議上派人殺了樊稠,曾與郭汜率軍大打出手,將長安城攪得一片混亂,郭汜被殺後,李傕兼併了郭汜的部隊,之後曹操控制了東歸的漢獻帝,並派裴茂率領段煨等關西將領討伐李傕,李傕被張橫、梁興等人擊敗斬首,並被曹操下令夷滅三族。
2、郭汜
郭汜是涼州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人,中郎將牛輔手下校尉,曾與李傕、張濟等人一起大破名將朱儁,董卓被殺後,因得不到赦免,與李傕、張濟、樊稠等人一起起兵,攻破長安城,在長安被呂布刺了一矛,後被封為後將軍。
在之後的馬騰、韓遂攻打長安時,由於郭汜有功,被授於開府權力,與李傕、樊稠等人一起掌控朝政。但郭汜其人基本上沒有任何政治才能,在掌權期間與李傕內鬥嚴重,經常互相攻打,不顧朝廷死活,同時放縱士軍搶掠百姓,無惡不作。
郭汜與李傕之後講和,又後悔放走漢獻帝,兩人又率軍去追,最終也沒有追回。不久,郭汜被自已的部將伍習殺死。
3、張濟
張濟是武威郡祖厲縣(今甘肅靖遠東南)人,原是董卓女婿牛輔手下的校尉,董卓被殺前,受牛輔之命,與李傕、郭汜率軍數萬與朱儁交戰,並大敗朱儁。
董卓被殺後,因不被王允赦免,與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攻打長安,長安城破後,被封為中郎將、鎮東將軍,之外駐屯在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北)。
因張濟屯兵在外,沒有參與朝廷的爭鬥,一直相安無事,後漢獻帝東歸,張濟領兵隨行,後來李傕、郭汜後悔放漢獻帝東歸,於是領兵來追,而張濟因為與董承、楊奉不和,也與李傕、郭汜一起攻打董承、楊奉,但沒有追回漢獻帝。
公元196年,張濟因為軍隊缺糧,攻打荊州劉表下屬南陽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張濟死後,他的侄子張繡接管了他的軍隊,與劉表議和,駐於宛城。
4、賈詡
賈詡是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後來曹魏的著名謀士,但是最早賈詡是董卓女婿牛輔手下的校尉,牛輔被殺後,出於自何,慫恿牛輔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收兵攻打長安,李傕、郭汜等人按照賈詡的計策攻打長安,果然攻下長安,控制了朝廷。
賈詡雖然為李傕等人謀劃,但並不想和他們一路,多次拒絕李傕封的高官,借母親去世辭官而去,後來又投降段煨,見段煨有猜忌之心,離開段煨又投靠張繡,在官渡之戰前,勸張繡投降曹操。
之後賈詡就成為曹操手下的謀士,隨曹操參與赤壁之戰,及平定涼州之戰,曾在赤壁之戰前勸阻曹操不要用兵,要先安撫好百姓,可是曹操不聽,在平定涼州之戰中,曹操任用賈詡的離間計,大破西涼聯軍。
曹丕建國後,賈詡官至太尉,終老一生,享年77歲。賈詡為人低調,人特別聰明,號稱三國第一毒士。
5、樊稠
樊稠原本是董卓的部曲私兵,是涼州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董卓被殺後,與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向王允請求赦免,王允不許,後與李傕、郭汜等人起聚集軍隊攻打長安,城破後,被封為中郎將、安集將軍,之後升任右將軍。
當時長安朝廷由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當時朝廷中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等人策劃讓馬騰攻打長安,裡應外合一起除掉李傕等人,結果計劃敗露,李傕派樊稠等人擊敗馬騰,斬殺種邵。
樊稠由於作戰勇敢,又因李傕的侄子李利進讒言,對樊稠開始猜忌,在一次會議上,李傕令自己的外甥騎都尉胡封殺互了樊稠。
-
10 # 歷史作者
董卓能專權,顯然並不是個簡單的胖子,正好小院前幾天也寫過一篇董卓手下猛將的文章,正好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提到董卓,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眼前可能浮現一個大胖子,性情殘暴,荒淫好殺,最後自取滅亡。實際上,董卓並非這麼簡單,他在三國曆史上是個重要人物,少年就有俠名,成年後作戰勇猛又有謀略,封侯拜將,一度掌控朝政,是一時之梟雄。不過今天小院要說的不是董卓,成大事者必有助力,董卓能專政,其核心就是手下的軍事力量,小院今天要講的,是董卓手下的五名將領,也被稱為董卓麾下五虎將。
有人不解,董卓手下也有五虎將?五虎將只是演義中的說法,正史裡自然是沒有的,既然演義中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河北也有四庭一柱,那評選一下董卓手下五虎將,似乎也未嘗不可,事實上,董卓麾下五將人人可以翻江倒海,立下的功業連五虎上將也自嘆不如。
董卓麾下五虎將,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般是在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牛輔、胡軫、段煨、董越、華雄、呂布等人之中進行挑選。
論武力,自然是呂布最高,但考慮到對武官來說,除了個人武力,更重要的是統帥全軍和戰場指揮能力,畢竟單挑這回事只是演義和評書中熱衷於渲染的,實際戰場上很難出現。呂布跟隨董卓時間並不太長,由於我們講的是正史,華雄有點排不上號,所以兩人予以排除,剩下諸將中,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徐榮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五人之中,實力最強的首推徐榮,其能力相當於蜀漢五虎將中的關羽,為何這麼說?憑戰績說話。諸侯討董卓時,曹操曾帶本部兵馬追擊董卓,卻在汴水遭遇徐榮,被徐榮大敗,曹操胯下戰馬帶傷,本人也被流矢所中,曹洪讓出自己乘馬才讓其脫離險境,那句著名的“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也出自這場戰役中。當時的曹操雖非日後孟德,但實力已然不弱,自帶本部人馬,兼有宗室子弟助陣,又仗盟軍新勝之勢,卻仍然遭遇慘敗,徐榮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擊敗曹操,徐榮還幹了件更大的事兒,擊破了江東猛虎孫堅。與曹操相比,孫堅當時成名已久,江東猛虎豈是浪得虛名,連董卓也忌憚三分,但在徐榮面前,還是撐不住,大敗之餘,連潁川太守李旻也被徐榮生擒,慘遭烹殺,更不用說徐榮只是奉命出外虜掠的遭遇有戰爭準備的孫堅軍。
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相比徐榮,李傕、郭汜這倆人更為出名,原因當然是他們在董卓死後舉兵反叛,大鬧長安,逼死王允,趕跑呂布,接管了董卓的權力。有人認為,這兩個人只是當時的二流乃至三流將領,為勢所逼,或是用了賈詡的計策,才達到人生的巔峰。
不過仔細想想,在主子董卓被殺,董氏被滅族,長安已被控制的情況下,敢於決斷,安撫部眾,拉攏同盟,還能採取正確的軍事行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做到的。匆忙解散部隊,逃回故里明哲保身才是普通人做的事,而敢於火中取栗,直搗黃龍,不失為一時人傑,撇開人品不說,這份膽色和領導能力,絕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攻陷長安後,李傕郭汜集團控制朝政長達三年之久,比董卓時間還長,也證明了這點。
樊稠相比李傕郭汜,在政治能力上要差點,但軍事能力強於李郭。樊稠也是董卓部將,與李傕郭汜結成同盟攻取長安,樊稠親自率軍與呂布展開巷戰,將他趕出長安。李傕郭汜軍事集團佔領長安後,並不太平,不斷有軍閥前來挑戰。
西涼的馬騰韓遂就是其中之一,率兵試圖進攻長安,被樊稠郭汜擊敗,逃回涼州。沒過幾個月,樊稠又率軍平定了馮翊地區羌人的進攻。不過由於政治能力偏弱,樊稠在軍事集團中的地位在李傕郭汜之下,主要負責出征打仗,最後受到李傕猜忌,被李傕外甥刺殺。
而張濟,在董卓五虎將中或許存在感最弱一些,更多時候,他只是作為李傕郭汜軍事集團的第四號人物出現,攻陷長安後,他由於力量弱小,被排擠出城,屯駐弘農。最後在196年,張濟出兵劫掠時中流矢而死。與張濟相比,他的老婆和侄子要更有名一些,他的侄子就是張繡,張濟之妻就是鄒氏,後來讓曹操神魂顛倒,險些使其送命的那位美女。
以上就是董卓麾下五虎將,除了徐榮早死,董卓在時,他們為虎作倀,擊敗曹操、孫堅,擊退諸侯聯軍。董卓死後,他們重新凝聚手下部隊,攻陷長安為舊主報仇,在政治上操控朝政,軍事上擊退諸路進攻長安的兵馬,時間長達三年,在東漢末年的亂局之中並不容易做到。劉備手下五虎將名氣雖大,真正能用者不過關張,而當時的關張,年齡已不小,與他們相比,卻還只是無名小卒,經過羅貫中先生的渲染,才有如今的地位,而真正成就的事業,顯然又並不如以上五人。
-
11 # 一貳一橙
首先排除呂布和張遼等幷州集團人物,因為他們這些都是在董卓入京後才歸附過來的,不是董卓集團的原班人馬。
董卓部下五大猛將徐榮:這個在演義中被夏侯惇一刀切了的傢伙,在正史上卻是接連擊敗過曹操、孫堅的傑出將領。尤其是與孫堅一戰,徐榮外出搶奪時遇到了孫堅,這是一場遭遇戰,在聽說了孫堅戰敗的訊息後,董卓派了胡軫、呂布、華雄率五千涼州鐵騎進攻孫堅,卻在陽人縣下,被孫堅以殘兵擊潰,華雄被殺。
演義結局:被夏侯惇一刀斬殺;
正史結局:董卓死後投靠王允,受命與胡軫一起去抵抗李傕、郭汜,胡軫陣前倒戈,徐榮被殺。胡軫:單獨單獨他出來說,是因為他是有資格領導呂布、華雄和徐榮的人。能力嘛!至少在遇到孫堅之前沒有過敗績(因為沒記載)。不過作為董卓的心腹,胡軫也不可能只是那種被老將程普一槍戳死的程度。
演義結局:被程普一槍戳死;
正史結局:投靠朝廷,和徐榮一起抵抗李傕,臨陣倒戈,害死徐榮,最後被之前害死的一個叫遊殷的冤魂索命,一個月後病死。段煨:演義無記載,但他在涼州軍團中,算得上是一個能臣,駐守華陰時,他勤修農業,使得百姓安居樂業。董卓死後,他投靠朝廷,依舊駐守華陰,所以沒有牽扯到之後的李傕、郭汜之亂。
獻帝東遷時,雖然不少人都說段煨會謀反,但段煨還是盡心伺候獻帝,並無二心。曹操入洛陽後,遷都許昌,段煨上表表示忠心,被派去征討盤據長安的李傕等人,最後李傕被殺,夷三族,段煨深得獻帝器用,封侯拜相。209年,段煨壽終正寢。牛輔、董越:兩人和段煨、胡軫、徐榮為董卓部下五大中郎將,是屬於涼州軍團的第二縱隊,僅次於董卓本人。在董卓挾帝西遷時,三人分別負責關東進入長安的三個關口:牛輔駐守安邑、段煨駐守華陰、董越駐守繩池。
牛輔:董卓女婿,涼州四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的老大。演義和正史結局一樣:董卓死後與朝廷對抗,本來處於上風,但疑心病發,殺死前來援助的董越,帶著金銀逃跑,在路上被心腹胡赤兒(不知是不是張繡手下的胡車兒)所殺。李傕等人群龍無首,才導致了最後四將禍亂長安的情況。
董越:五大中郎將之一,去援助牛輔時,被占卜師報復,故意把卦象說成董越要害董卓,最後被牛輔所殺。
-
12 # 婁南散客
在三國演義中,提到董卓的手下,第一反應就是呂布和華雄了。但事實上這幾個從來不是董卓集團的核心力量,董卓最信任也最有能力的非李傕郭汜莫屬。
作為西涼集團的老大,董卓能夠把持朝政,威震諸侯,其中有一定的運氣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他雄視天下的超強實力。
撇開他手下數十萬精銳的西涼鐵騎不談,在人才方面也是傲視眾多諸侯。文臣方面,他有智計百出的女婿李儒,所料無所不中,要不是董卓被美色消磨了意志,或許能輔佐他成就一番霸業,堪稱是三國初期的第一謀士。同樣大名鼎鼎的“亂國毒士”賈詡賈文和也在他帳下,為他所用。
至於,武將方面,那就更多了,收服呂布後他手下的張遼,高順等八健將也隨之歸順。原來的西涼軍集團中戰將眾多,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其中牛輔作為董卓的女婿或許靠著一定的裙帶關係,但其他幾位都是一個比一個能打。張濟的侄子張繡甚至在以後的宛城之戰中差點活捉了曹操。
總的來說,無論呂布也好,華雄也好,都不是董卓的核心大將,只有統帥飛熊軍的李榷才是西涼集團最能打最有威信的大將。事實也確實如此,董卓死後,他不但打敗呂布,而且打得周圍諸侯聞風喪膽。
-
13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不要太小看董卓,受到《三國演義》和後世三國遊戲的影響,董卓肥胖臃腫,無腦無謀的樣子已經印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之中,然而真實的董卓手下也可以算是有勇將有謀士,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本次分析就刨除呂布了)
一、董卓對,你沒看錯,董卓本人就是一員猛將。在《三國志》中記載,董卓生長在民風剽悍的羌地,弓馬嫻熟,體格強壯,作風兇悍。董卓本人可以左右手開弓,並且百發百中,為有名的神射手。
董卓的升遷也算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在平定羌人的叛亂時,董卓作戰英勇,官職不斷晉升。並且在戰爭之中,董卓形成了一支忠於自己的精銳部隊。然而後來董卓野心不斷膨脹,入主洛陽後,董卓沉迷於吃喝玩樂,最終也不復當年的精壯,變成了一個大胖子。因為油脂太多,死後被人點天燈,整整燃燒了一整天。
遊戲中的董卓
二、華雄在《三國演義》中,華雄可以說是僅次於呂布的董卓手下的第一將,雖然出場不久就被關羽斬殺,但是也可以說是比較驚豔的一位武將了。
在《三國志》中,華雄是被孫堅所殺。為何說華雄是猛將?從華雄能帶兵擊破孫堅軍隊並且追殺孫堅,董卓派他擔任先鋒都細節就可以看出華雄是一位不錯的猛將。因此華雄也是董卓手下的猛將之一。
遊戲中的華雄
三、徐榮相對於董卓和華雄,在《三國演義》中徐榮就是一位存在感很低的武將了。然而在正史中,徐榮是董卓手下為數不多的能統兵、能打仗的猛將。
徐榮的戰績有破孫堅、生擒李旻、二破孫堅、破曹操。雖然三國前期的孫堅、曹操等人還沒有磨礪成戰無不勝的將帥,但是徐榮能做到這一點,他的能力也可想而知。最後徐榮死在了李傕、郭汜的叛亂之中,令人可惜。
遊戲中的徐榮
四、李傕、郭汜此處就要提一下這兩位了。在諸多三國遊戲中,這兩位都被描寫成為相愛相殺的一對,然而在歷史中,這兩位可以說是殺人不眨眼的那種惡人。
李傕、郭汜二人善於用兵,有將才,有勇有謀,在董卓平定羌人叛亂時立有大功。侍中劉艾認為: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即李傕郭汜用兵勝過孫堅。後來這二人反攻長安,打敗呂布。此後兩人因為自身內訌而後雙雙身死。
三國殺中的李傕郭汜
-
14 # 愛尚文史
董卓,董太師;
我們記憶中的董卓,是沒有政治頭腦,沒有軍事遠見,腰大無腦的典型廢材;他挾天子以令天下,獨攬朝政,惑亂後宮,濫殺群臣,壓榨百姓,殘暴不堪,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實際上,董卓也並沒有那麼不堪;董卓是廢材嗎?董卓沒政治頭腦嗎?董卓沒軍事遠見嗎?
非也!倒不如說是“成王敗寇”;
根據“三國志”對董卓的記載,董卓這個人,並非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廢材”;相反,他有政治頭腦,有軍事遠見,同時還有胸懷天下的野心;
從他的行事來看,你完全可以看出,這個人並不是那麼簡單;舉幾個例子:
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從中郎將張奐徵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為羌、胡數萬人所圍,糧食乏絕。卓偽欲捕魚,偃其還道當所渡水為池,使水渟滿數十里,默從偃下過其軍而決偃。比羌、胡聞之追逐,水已深,不得渡。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曰“西兵復入之洛宮”。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早期的董卓,是一個遊俠,喜歡行俠仗義,愛結交諸地豪帥,善於建立人際關係網;征戰幷州立下大功後,朝廷賞賜他九千匹絹帛,董卓分文不留,全部分給了自己的手下,以此來籠絡人心,手段極其高明;
軍事方面,被數萬人圍攻,他知道用計,而且還是一個絕妙好計,最終全身而退,回去就被拜為前將軍,封侯爵,領幷州牧;
被何進召入洛陽之後,董卓只帶了三千兵馬,兵力嚴重不足啊!不足以威懾眾人啊!怎麼辦呢?連夜讓這三千兵便裝出城,早上再換上軍裝,大張旗鼓的開進城來;如此反覆四五日,每天都有董卓的幾千兵馬進城,原本的三千兵力,變成了數萬之眾;
所以!董卓的成功並非偶然,他也並不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腰大無腦的“廢材”;相反,他是一位霸主,是當時全天下最有可能、最有希望完成霸業的人;只能說他成功了一半,之後的政治決策有所失誤;
那麼?這麼一位霸主,他手下都有哪些猛將呢?
呂布:
當然了!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呂布都應該算董卓的部將;雖然最終反叛了董卓,但不可否定他是董卓部將的事實;至於呂布的特點,陳壽明文標註了四個大字“反覆無常”;李榷、郭汜:
這二人,能征善戰,軍事謀略深遠,但政治水平一般;劉艾對其評價“堅用兵不如李榷、郭汜”、“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榷、郭汜”,不管真假,至少這二人的軍事能力,是得到當世肯定的;朱儁可以說是當世名將,軍事能力強悍,堪比魏五子、蜀五虎、江表十二虎臣,但是,朱儁曾被李榷、郭汜擊敗過;徐榮、胡軫,為董卓最器重的兩位猛將,可當二人與李榷、郭汜交戰的時候,毫無還手之力,徐榮戰死,胡軫投降;呂布的軍事才能,非常強悍,能與曹操打得有來有回,面對劉備、袁術更是未嘗一敗;可是,當呂布面對李榷、郭汜的時候,就只能倉惶奔逃;馬騰、韓遂可謂是一方豪強,能征善戰,兵多將廣;可惜遇到李榷、郭汜之後,理所當然的吃上了敗仗,慘敗而歸;所以!李榷、郭汜二人,特點能征善戰,政治頭腦欠缺;徐榮:
可以說,徐榮是最有潛質成為名將的;一生擊敗過兩個對手,曹操和孫堅;曹操剛招募的五千兵士,幾乎被徐榮打光了,孫堅也以慘敗而歸;
另外還有胡軫(官最大,人最菜)、張濟(猛將)、樊稠(猛將)、牛輔(跟胡軫一樣菜)、段煨(猛將)、華雄(不詳)
-
15 # 鄧海春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爭議人物,他一手締造了群雄割據的複雜局面,說起他的暴行,可謂是人盡皆知。橫行朝野、劫遷天子,終於惹得諸侯們組成聯軍共同討伐,而為了抵抗諸侯,董卓手下的猛將們也紛紛活躍起來。那麼,歷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幾個猛將?分別都是些什麼人?具體有何特點呢?
要說董卓手下的猛將,許多人想到的第一位都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渲染的那個,在虎牢關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威震諸侯的呂布。不過,既然是從歷史上說,我們當然還是要看看歷史上的呂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呂布本是五原郡九原縣人,要是在今天,他就是出生在內蒙古包頭市。呂布年輕時便“以驍武給幷州。”後來幷州刺史丁原很喜愛他。漢靈帝駕崩後,大將軍何進召來丁原、董卓等人協助他剿滅宦官。
丁原帶著呂布來到洛陽,但何進還是死於宦官之手,不久董卓也進京,他進京後依仗自己擁有強大的軍隊,便妄圖掌控朝政。想要徹底專權,就要剷除同樣帶了士兵的丁原,董卓便買通呂布,讓他殺掉丁原。丁原死後,呂布被董卓厚待,“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對於呂布的武力,史書描述道:“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這裡只將董卓的猛將們在其帳下時的經歷,之後呂布殺董卓後東逃便不再提及。在知名度上比呂布稍遜的華雄也常被提起,在《三國演義》中,他打退了汜水關前各路諸侯的武將,但被關羽輕鬆斬殺。
真正的歷史上,華雄的存在感並不高,他在史書中的登場也只有寥寥數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轉》寫道:“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華雄在董卓手下擔任都督,被孫堅大破並斬殺。
此外,許多人的印象中,張遼是跟隨呂布的,實際上他也可以算是董卓手下的猛將。張遼出生於雁門馬邑,即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和呂布相似,“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到了洛陽,何進派遣張遼去河北募兵,這就正好錯過了何進身死。
等到張遼募兵歸來,何進、丁原都已經身死,於是張遼只好“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後來呂布戰敗,張遼又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他發展成為一代名將,後世認為他是“五子良將”之首,他自己更是有著以八百精兵挫敗孫權十萬大軍銳氣的輝煌戰績。
除了這幾位知名度較高的將領,董卓手下還有諸如徐榮、胡軫、李傕、郭汜等人,其中徐榮還曾擊敗過曹操,差點導致這位梟雄消失在歷史舞臺上。他們雖然名聲沒有很高、能力沒有很出眾,但都跟隨董卓征戰多年,在當時也都屬於超過常人的勇猛戰將。
-
16 # 天天爆開心
呂布、張遼、高順、華雄、樊稠、張濟、李傕、郭汜、胡軫、李蒙、牛輔、董越、段煨、王方、楊定、董旻、董承、董璜
-
17 # 三國逐鹿
東漢末年,漢室衰頹,各諸侯紛紛拉攏勢力,於亂世中爭霸。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曹操、孫權與劉備。但是他們三人的實力雖強,卻並不是東漢末年最先反叛的。最先反叛東漢的,是董卓。公元189年,董卓受何進、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而在其進京後,藉著討伐十常侍的名頭,迅速吞併了京城附近的兩大軍閥兵力。隨後廢少帝,立劉協即位(即漢獻帝),專斷朝政。那麼歷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幾個猛將?他們又具體有什麼特點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六名,樊稠。樊稠,涼州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是東漢末年追隨董卓的軍閥之一,也是其其部下的得力將領。樊稠在董卓部下時,官至右將軍,封萬年侯。據《三國志》記載:"傕、汜小豎,樊稠庸兒,無他遠略,又勢力相敵,變難必作。"雖然樊稠,並無長遠目光,但畢竟跟在董卓手底下的時間長了,東征西戰的,慢慢的也有了野心。在董卓死後,樊稠夥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反撲長安,敗呂布、殺王允,把持朝政。但後來因李傕對其猜疑,於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被李傕之親信刺殺。
第五名,華雄。華雄,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猛將,為董卓帳下都督。據演義中記載,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可見其威猛異常。而華雄除了身高體壯外,還十分驍勇善戰。袁術派其部下與華雄對戰,結果不到三個回合,就被華雄所斬殺。而後韓馥上將潘鳳出戰,但結果與上次無二,也是很快就被華雄斬殺。雖然演義中說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但據史料記載,華雄是被孫堅在公元191年討伐董卓時所斬殺的,演義中的情節也誤導了後來的一大批人。但由此也不難猜測,華雄實力雖強,但還尚未在一流的水平之列。
第四名,張遼。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張遼原本是呂布的部下,但此時呂布正追隨董卓,所以說張遼是董卓的部下也不為過。而張遼此人的實力更是不虛,否則他也不會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張遼在早年跟隨呂布的過程中,聽從呂布的領導,恪盡職守,忠心耿耿。他還曾親自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可見其實力不虛。而呂布與董卓有了這樣一大悍將,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更是肆無忌憚,也導致這二人最後的悲慘結局。
雖然張遼原本是董卓部下,但在呂布死後,他便十分審時度勢的投靠了曹操。可以說,他在曹操部下任職的這段時間,才是他施展拳腳的開始。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增邑,假節。"而張遼在此時,卻是曹操麾下眾將第一個假節之人,可見其實力之強。而在公元215年的逍遙津之戰中,張遼更是表現出了他的不俗。以七千守軍大敗東吳十萬之兵,在孫權後來伐魏之際,更是囑託部下"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可見其兇猛。
第三名,郭汜。郭汜,涼州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人,是東漢末年董卓部下之將領,但在董卓死後,涼州將士失去主心骨,郭汜便採用賈詡之計,起兵攻打長安,最後擊敗呂布,與李傕一同控制獻帝,把持朝政。第二名,李傕。李傕,字稚然,涼州北地郡人(現在甘肅慶陽市環縣)。其在董卓死後成為涼州軍的首領,性格詭譎殘忍,善於用計,與郭汜狼狽為奸,共同把持朝政。劉艾曾評價郭汜道:“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傕、郭汜。”可見這二人雖為人不善,但能力確實不俗。
第一名,呂布。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人。把呂布放在董卓部下的第一名,相信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的。呂布的戰鬥力自然不必多說,他曾三回合之內斬殺方悅,一回合殺死穆順和潘鳳。之後又有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但這三人卻也只是與呂布打了平手,可見其能力不凡。可惜呂布此人有勇無謀,又性格狂妄自大,貪圖名利,再加上他的兩次弒父背主,更讓其失去了眾人的信任。最終曹操水淹下邳,又遭手下背叛,被曹操俘虜所殺。
所以說歷史上的董卓手下大將分別有樊稠、華雄、張遼、郭汜、李傕、呂布這六人。但這也僅是個人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已。
你是如何看待這些猛將的?
-
18 # 小小的酸奶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軍閥、權臣。是第一個執掌朝政的諸侯,最初的實力冠絕所有諸侯,最強的實力的時候擁有數萬的西涼軍,併兼並了中央軍和幷州軍。那麼董卓帳下將領的實力如何,我們現在來列舉一下。這裡就以最強實力的董卓軍來進行說明。
首先是西涼軍中:
華雄:董卓帳下都督,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被孫堅所殺。《三國演義》中將華雄描述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關西猛將。在汜水關前擊敗孫堅,斬殺祖茂、潘鳳、俞涉,最後被關羽所斬,成就關羽威名。
李傕:北地郡泥陽縣人,為董卓部將。性格勇猛詭譎,善於用兵,有辯才。甚至有人認為李傕的帶兵能力在孫堅之上。被董卓的女婿牛輔派遣至中牟與朱儁交戰,大破朱儁,進而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董卓死後,與西涼軍餘部反攻長安,挾持天子,把持朝政。《三國演義》中是董卓被信任的將領之一,統領董卓最精銳的部隊“飛熊軍”。
郭汜:涼州張掖人。原本是一個馬賊,後來投靠董卓。善於用兵,有人認為他的帶兵能力也在孫堅之上。和李傕一起擊破朱儁,劫掠潁川。
張濟:武威祖厲人。為董卓部將。
樊稠:涼州金城人。同樣是董卓部將。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是董卓帳下最為倚重和信任的將領。
徐榮:遼東襄平人。東漢末年早期的優秀統帥。擊敗過曹操和孫堅,戰績極為輝煌。董卓死後,投降漢朝,後在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的時候戰死。《三國演義》中被夏侯惇所殺。
牛輔:董卓女婿。同樣是董卓麾下大將。
還有王方,李蒙,胡軫,楊定,段煨 等人。
第二,幷州軍中的將領感覺不用太多介紹。
主要就是呂布,張遼,高順,魏續,宋憲,侯成,成廉,曹性,魏越。
大致就是這麼多了吧。
-
19 # 探尋歷史的足跡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大軍閥,他本來是涼州刺史,後來應何進之邀,帶兵前往京城誅殺十常侍。不過董卓真是狼子野心,他兇狠殘暴,一進了京城,就挾持了少帝劉辯,把持了朝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來董卓為了樹立起自己的權威,竟然行大逆不道之舉,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董卓的行為激起了眾怒,之後曹操集結了十七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董卓兵敗,遷都長安。最後,董卓死於呂布之手。
那麼,一代梟雄董卓手下有哪些猛將呢?他們都是些什麼人?具體有哪些特點?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來給大家回答這三個問題。
董卓的手下,有呂布、華雄、李傕、郭汜、樊稠、牛輔等猛將。
一、呂布呂布,那絕對是三國第一武將,他驍勇善戰、武藝高強,號稱“飛將”,在三國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三國眾多的一流將領,在呂布的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在虎牢關前,呂布先是殺死了河北名將方悅,之後又一戟刺死了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砍斷了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的手腕,擊敗了北平太守公孫瓚。之後,呂布跟張飛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然後又力敵張、關二人,仍然佔據上風。最後還是在劉、關、張三人的夾擊下,才被擊敗。
那麼,呂布的性格特點是什麼呢?
對此,我的回答是:有勇無謀、反覆難養。呂布有勇無謀,在三國都是出了名的。他不聽陳宮的勸阻,導致失守濮陽和鄴城。後來,他又沉迷於女色,不聽陳宮的建議,最終白門樓殞命。此外,呂布還是個忘恩負義、反覆難養的小人。他本來是丁原的義子,卻為了一匹赤兔馬和一批金銀珠寶,就殺死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後來又為了美女貂蟬,殺死了董卓投靠了王允。
呂布這人夠壞的吧?這還不夠,劉備不顧張飛的勸阻,好心收留他。呂布卻趁劉備攻打袁術之際,奪取徐州。難怪張飛一碰到呂布,總是恨得咬牙切齒,大罵道:“三姓家奴,哪裡走!”
當然了,呂布也有優點,那就是他兒女情長,有點小孩子氣。曹操水淹下邳,呂布部下將這個訊息告訴了他。呂布卻毫不畏懼,說道:“我有赤兔馬,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二、華雄華雄,是西涼第四勇士,演義對他的外貌描寫是:“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由此可見,華雄確實是一員猛將。事實上也證明這一點,華雄率領大軍前去迎戰十八路諸侯,他先是斬殺鮑信弟弟鮑忠,之後又殺得孫堅丟盔脫幘。孫堅部將祖茂為了掩護他,也被華雄所斬。後來,華雄又在關前叫戰,接連斬殺小將俞涉、上將潘鳳。眾位諸侯們,可謂是驚悚萬分。最後,還是關羽出馬,才殺死了華雄。
那麼,華雄有何特點呢?
我認為華雄太過狂妄。當時本來是呂布前去迎戰的,華雄卻自以為是,主動請纓,還信口雌黃。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這一席話,說得真是好聽,給董卓打下了一針強心劑。然而,這也註定了華雄失敗被殺的命運。正是因為華雄的狂妄,關羽才能輕鬆斬殺他。否則,以華雄之勇猛,關羽怎麼能“溫酒斬華雄”呢?
三、李傕李傕,是東漢末年一員猛將,最高官至大司馬,假節。他的武功,當然是十分厲害的。不過李傕也是酒囊飯袋之徒,跟呂布一樣,有勇無謀。當時董卓兵敗被殺,他卻打算逃回鄉里。賈詡就勸諫他:“如果你現在逃走的話,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殺死你。為今之計,不如重集部將,殺向長安。”李傕這才領十五萬精兵,奪取了長安,挾持了漢獻帝。結果,呂布敗走,王允自殺。
按理說,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是李傕而非曹操。後來我們都知道,曹操輕輕鬆鬆將漢獻帝遷往許昌。李傕則兵敗身亡,被夷三族。
四、郭汜、樊稠、牛輔郭汜,和李傕是一流貨色,他跟李傕為了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而他又行事不密,最終被部下伍習所殺。樊稠,也就是一武將,不懂得保全自己,最終被李傕殺人滅口。牛輔,是連李、郭、樊三人都不如的,他膽小如鼠、識人不明。當時,牛輔的軍營裡有士兵逃走了,他卻以為整營皆叛,於是帶著金銀珠寶,和自己的親信胡赤兒等人出逃。沒想到胡赤兒是個貪財如命的人,在半路將牛輔給殺死了。
總結董卓的那些部將,都是昏庸無能之人,除了武藝高強外,簡直一無是處。
-
20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作為漢末亂世的第一個大魔王,董卓手下自然聚集了一個強大的人才班底。
這些人物各有特點,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牛輔系猛將:牛輔、李傕、郭汜、張濟除了呂布,牛輔系是對後來歷史影響最大的一系。
1、牛輔:地位顯赫、才能平平。
牛輔是董卓的女婿。因此,雖然他與胡軫、徐榮等人同為中郎將,但地位最為顯赫。
遺憾的是,牛輔的水平卻十分一般。
關東群雄起事後,董卓令牛輔討伐白波賊,以圖解決側後方的威脅。可惜,牛輔戰敗。
正是牛輔平定不了白波賊,董卓在洛陽面臨夾擊,才下定決心放棄洛陽(孫堅破洛陽只是順勢追擊的結果)。
後來,在董卓被殺後,牛輔作為董卓餘部中最顯赫的一位,居然脫離軍隊,只帶親信胡赤兒等人攜帶金銀珠寶逃跑。最終,被親信胡赤兒在路上害死。
2、李傕、郭汜。
不過,牛輔手下還是有猛人的。著名的李傕、郭汜就是。
董卓在感嘆孫堅強悍時,長史劉艾(作《後漢紀》等書,對東漢人物十分了解)認為:李傕、郭汜用兵之能勝過孫堅。
李傕、郭泗曾在中牟擊敗漢末名將朱儁;又在董卓被殺後,領導涼州軍餘部擊敗呂布,成為涼州軍的新領導。
3、張濟、張繡。
作為牛輔部下,張濟也參與了擊敗朱儁、呂布的戰鬥。
後來,張濟支援獻帝逃離李傕等人控制,回到洛陽。
在曹操擁立天子後,張濟逃到南陽,不幸戰死,張繡繼承其軍。
但是,就這個張繡,在賈詡的支援下,居然三戰曹操而不亡,可見其軍之精。
胡軫系:胡軫、華雄胡軫,也是董卓手下中郎將。
該系的主要特點是:坑隊友,也被隊友坑。
不過,胡軫本人的情商、才能似乎都有問題。
在陽人之戰中,胡軫、呂布一起攻打孫堅。胡軫戰前居然說“今日當斬一青綏”,嘲笑呂布,使呂布憤怒。而抵達前線後,胡軫又未指揮隊伍構築防禦工事。
結果,呂布當夜搗亂,散步謠言,擾亂胡軫軍心。孫堅趁勢來攻,胡軫大敗,手下都督華雄被斬。
在被呂布坑過後,胡軫又學會了坑隊友。
董卓被殺後,李傕等人前來反攻長安,王允令胡軫、徐榮前去迎戰。
結果,胡軫與李傕等人合兵,把徐榮坑死了。
徐榮:真正的良將徐榮,是董卓手下中郎將中,戰功最突出的一位。
曹操、孫堅,兩位後來大名鼎鼎的英雄,先後被徐榮所敗。(這兩戰,徐榮兵力並不佔絕對優勢)
在西北涼州軍效力的東北人徐榮;在河北軍效力的西北人麴義。
可惜,與麴義一樣,徐榮也是死得冤。
由於胡軫與李傕合兵,徐榮不幸戰死。
呂布、張遼:幷州強軍這兩位猛人,不必多介紹了吧。
不過,在董卓手下時,呂布、張遼,相互之間並無隸屬關係。
張遼是奉命駐洛陽受何進指揮。何進死後,張遼與其他何進部署一樣,歸入了董卓手下。
在董卓被殺前,張遼已經是北地太守,地位已經相當高。董卓被殺後,張遼率所部歸順呂布。
呂布是在殺丁原後,率所部歸順董卓的。
儘管董卓待呂布如父子,但呂布仍然不被涼州集團所待見,這也是後來謀殺董卓的重要原因。
其他,如董越、段煨、樊稠、李蒙、王方等,也都曾縱橫一時。不過,因為他們的事蹟與前面各位多有重合,這裡便不一一介紹了。
總的來說,作為漢末的第一個大魔王,董卓帳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
可惜,如上所述。董卓集團最受重用的牛輔、胡軫等人才能、情商似乎都有問題,難堪大任。而徐榮、呂布能戰,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壓制;李傕、郭汜等人有才,卻只是校尉。
同時,涼州軍與幷州軍之間,涼州軍各部之間,各將也矛盾重重。
以此來看,董卓雖擁有當時最強大的軍事集團,但終不能成大事,也並不意外了。
回覆列表
1、呂布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佔據濮陽,與曹操血戰兩年,曾使曹操數戰不利,但最終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於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處死。
2、郭祀
郭汜,又名郭多,涼州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獻帝時權臣。原為董卓部下。
董卓被殺後,涼州眾將歸無所依,於是採用賈詡之謀,聯兵將攻向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等人,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幾年後,郭汜被部將伍習殺死。
3、李榷
李傕,字稚然。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省耀縣)人,漢末群雄之一。東漢末年漢獻帝時的軍閥、權臣,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
李傕本為董卓部將,後被董卓的女婿牛輔派遣至中牟與朱儁交戰,大破朱儁,進而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歸無所依,於是採用賈詡之謀,夥同郭汜、張濟、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將攻向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等人,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
後諸將不和,李傕在會議上殺死了樊稠,又與郭汜分別劫持了漢獻帝和眾臣,相互交戰,張濟率兵趕來和解,於是二人罷兵,李傕出屯池陽黃白城,郭汜、張濟等人隨漢獻帝東歸前往弘農。
後來,李傕、郭汜、張濟反悔,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與楊奉、董承等人幾番交戰。漢獻帝一路逃亡,狼狽不堪,到達安邑,與李傕等人講和。
不久,漢獻帝被曹操迎往許都。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西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傕,滅其三族。
4、華雄
華雄,中國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1年,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
明·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對這段歷史作了改動,描寫華雄被劉備二弟關羽所殺,這段被稱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情節也流傳於後世。
5、牛輔
牛輔,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將,征討白波軍,不能取勝。董卓被殺時,牛輔別屯於陝地。呂布派李肅前去征討牛輔,被牛輔擊敗。
後來,牛輔營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內亂,牛輔以為整營皆叛,於是帶著金銀珠寶,獨與親信胡赤兒等五六人出逃。胡赤兒等人謀財害命,於途中將其斬首送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