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21 # hbg770212

    馬齒莧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野菜,其適應能力非常強,比較容易栽培。 你可以選好一塊地,肥沃不肥沃無所謂,因為,馬齒莧適應能力非常強,你把種子撒入地裡,便基本不用管了,主要是澆點水,只要旱不死就可以了

  • 22 # 華姐說三農

    (1)以前在農村這種馬齒莧採摘回去餵豬,我們這地方管它叫豆瓣菜,各地區叫法也不一樣,你們那裡叫什麼萊?這種野菜生長的農村的田間地頭,隨出可見呀。等到5一4份就會大片的出現,在各各角落防不勝防吸收土壤裡養份,人們起早貪黑的想法除掉。可是這種馬齒莧菜,確實不好處理,因為除草劑也難除掉,只能人工來採收,記得小時候採回來剁碎用大鍋煮熟拌上玉米麵,豆餅,稻糠等等混搭在一起餵雞,餵豬等,馬齒莧到秋天開小花野蠻可愛。

    (2)現如今人們把它當成寶,確實治療腹瀉有很好療效。據說它的藥用美顏也相當高。夏天到了,隨出可見,農村人稱它為野菜,也有人被稱為“長壽菜”的馬齒莧。有清熱利溼、消炎、利尿作用,種子還可以明目,嫩莖葉可作蔬菜,也成了餐桌上美味,中醫認為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除肺熱。夏季燥熱,吃些馬齒莧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利溼、現在真的成了這麼用處。田間地頭現在看起來這種植物,不用費工夫讓人們採收回去後,把它曬乾當飼料喂畜禽類好東西。

    (3)馬齒莧不僅可以餵豬,還可以做菜吃,還能外用,面板如果有一些腫痛、還可以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碎敷在患處。還可以用幹馬齒莧煮水,定期用馬齒莧水洗澡,可以使面板細滑,能得到很好地改善。馬齒莧洗淨切段,大蒜剝皮去根。用清水煲湯,煮至熟爛,蒜成泥狀。還能止咳嗽。夏季食用這道菜,能預防細菌引起的腹瀉,提高抵抗力強的馬齒莧菜。

    (4)現在農村用馬齒莧種植,有的用自家菜園試種植,結果很成功。夏天到老秋人們採收回來,然後拿到城裡去賣,人們也非常認可。抓住商機會給你帶來很好收益。種植馬齒莧菜省工省事,還能夠給你帶來可觀收入。

  • 23 # 黃曉紅果果

    馬齒莧有好多別名,荷蘭菜,長命菜,馬生菜,曬不死,長壽菜,馬莧菜,馬齒菜,曬米菜,馬蜂菜,五行草,馬行菜,馬蛇子草,酸莧,瓜子草,螞蚱草,等等,又因為它的葉片好似馬蹄,並且是滑利似莧,所以叫做馬齒莧。又因為它的葉青,梗是赤色,花黃色,根是白色,種子黑色,象徵著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顏色,所以又叫做五行草。屬於馬齒科馬齒屬,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馬齒莧分佈廣泛,常野生在田野荒地,園邊和路旁,適應性和抗逆性是特別強,在春秋採收它的嫩莖葉,可以鮮食或者是曬乾來食用。馬齒莧中含有多種生物的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馬齒莧的要用價值也是特別廣泛,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野菜,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㈠馬齒莧生物學特性

    馬齒莧性喜溫暖,20℃以上種子開始萌發,生長的適宜溫度在20~30℃。馬齒莧不耐寒,冬季會枯死。馬齒莧在強光,弱光下都是可以生長的,比較耐旱,但還是喜歡溼潤,一般情況下一週澆水2~3次。馬齒莧喜肥,在生長期間適宜經常追施氮肥,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還是適宜溼潤,肥沃的土壤。

    我們國家馬齒莧屬的植物有6種:馬齒,毛馬齒莧,大花齒莧,四瓣馬齒莧,,沙生馬齒莧和小琉球馬齒莧。另外,馬齒莧又可以分為2個型別,一種是馬齒莧屬中的野生品種,另一種是馬齒莧屬中的栽培種。野生的馬齒莧又有3個品種,那就是卷葉馬齒莧,窄葉馬齒莧,觀賞類馬齒莧,用於生產中的品種主要是寬葉的馬齒莧。

    馬齒莧的種子在土壤內的發芽壽命為20~30年,它的種子有5~6個月的休眠期,在30℃的溫度條件下解除休眠的適宜的浸種的時間是9~12個小時。種子的催芽溫度是30~35℃,適宜的光照週期是晚上14個小時,白天是10個小時,溫度在白天32℃,晚上28℃的變溫的方式下是比較容易萌發的。馬齒莧的種子是具有比較強的耐乾旱和耐鹽性,它的pH值在5~10的單位內都是可以萌發的。當種子處在土壤的表層時它的萌發率是最高的,而土層深度的增加是會嚴重的抑制它的萌發和生長的。馬齒莧又是一種高耐鹽性的植株,被人們用來修復鹽鹼地或者是被重金屬汙染的水質。河沙土種植是最為適宜的。

    在生產中要選擇一種是青莖的品種來種植,在春季的晚霜後進行露地直播,,移栽,也可以來利用保護地進行週年的生產,或者是冬季在陽畦內來加蓋小拱棚,在夏季要採用加蓋遮陽網的方式來栽培。

    ㈡馬齒莧的栽培技術

    ①選地

    栽培馬齒莧要選擇生態環境好,並且是土壤肥沃,沒有汙染,溼度適宜,通風條件良好,排灌水方便,並且是具有保持可以持續生產和發展能力的區域。

    ②整地

    種植地要深耕20釐米左右,並要施入適量的腐熟的有機肥,耕耙是必須均勻,建議做成1米左右的寬度的畦,注意要澆足底水。

    馬齒莧播種可以分為秋播和春播,可以採用直播和育苗移栽的方式。秋播是在10月的下旬,春播是在4月的下旬。播種前要把種子先用0.15%的天然蕓薹素內酯乳油200倍液進行浸種8~10個小時,然後瀝乾洗淨,並用3倍於種子的細沙拌和均勻後來播種︔也可以用25~30℃的溫水來浸種30分鐘,然後再用清水浸泡10~12個小時︔注意播種量要控制在160克左右。播種後要覆蓋一層細土並且立即進行澆水,在溫度低的時候可以覆蓋地膜,並進行閉棚保溼︔播種後12~45小時出苗,當苗高有5~7釐米是就可以移栽。

    如果是反季節栽培的,從播種到採收是需要100天左右,根據這個可以推算具體的播種時間,一般情況下,每年的11月,12月以及第二年的1月,2月是適宜反季節栽培的。

    馬齒莧植株的地下部分是可以作為扦插的材料,長的紙條是可以截成多節來扦插,有5對真葉,枝長在12~15釐米的頂端紙條,它的成活率是最高。注意扦插密度,一般情況下是667㎡4萬株左右,株行距是13㎝×13㎝。在夏季進行扦插要覆蓋遮陽網,插後必須及時灌水。長出新根一週左右可以揭去遮陽網,最好是在在於4時以後進行。

    ④田間管理

    由於馬齒莧適應性很強,但是在水肥充足時會生長的更好,它具有鮮,嫩,綠的商品特性的,所以在馬齒莧的營養生長期必須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和糞肥。定植10天后追一次肥,要用稀的人糞尿或者是0.5%的尿素液來澆施,在以後就是沒采收一次澆一次,生長髮育期間要保持土壤的溼潤,以防止受漬。

    幼苗期要及時的澆水,到了成株後要少澆水,在雨季要及時排水,避免出現病害。

    馬齒莧是一年生的植物,每年的6月開始現蕾開花,為了保持產量和品質,應該及時摘除頂端的現蕾部分,它會促進新枝的抽生。

    ⑤病蟲害防治

    馬齒莧性強健病蟲害比較少,主要的害蟲就是蝸牛,甜菜葉蛾,斜紋夜蛾和馬齒莧野螟,蝸牛喜歡陰溼的環境,在乾旱時白天潛伏夜間活動,它爬行過得地方會有黏液的痕跡,可以用生石灰來防治,用量是每667㎡用5~10公斤,把它撒在植株的附近,或者是在夜間噴施70~100倍的氨水來毒殺。

    甜菜葉娥,斜紋葉蛾還有馬齒莧野蛾建議採用10%的滅菊酯2000~3000倍的液進行噴霧來防治。

    主要的病害是有白鏽病,白粉病,立枯病和猝倒病。前兩種建議用藥物來防治,推薦白粉病用甲霜靈,白粉病用多菌靈,進行噴霧防治。後兩種要在低溫的時候做好預防工作:

    ❣要確保大棚的溫度在10℃以上。

    ❣在遇到了病害時要及時的防治,建議要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在進行化學防治的時候儘量的選用低毒和低殘留的農藥。

    ❣在苗期要經常的噴灑小蘇打的溶液,它不僅可以防病,還可以促進馬齒莧的生長並提高產量。

    ⑥採收

    馬齒莧是可以進行一次性採收的,也可以進行分期的採收,在採收的30天時不可以施藥的,採收的標準就是開花前15釐米長的嫩枝。在早春現蕾之前採收全部的莖葉,現蕾之後要及時不斷的摘除頂端,來促進營養生長,這樣可以連續的採收新長出來的嫩莖葉。採收過遲就會變老影響品質。

    馬齒莧在開花後酸味會加重,這時不再採收,但是它可以做飼料。馬齒莧採收可以用開水燙一下,再用清水沖洗1~2次,這樣可以減輕酸味和黏液,會有多種吃法的。或者氽水後曬乾,冬季可以用來做包子,餃子的餡料。

    ⑦種子採收

    馬齒莧開花後的15~20天種子可以成熟,為了防止馬齒莧種子成熟時自然的開裂,以防種子散落,應該在開花後的10天左右,就是蒴果呈現黃色的時候進行菜種。採收時把馬齒莧整株的割下來,裝在密封的塑膠袋內。採回來的植株要及時的進行攤曬5~7天,把種子來分次的抖落,然後揚乾淨,幹了以後貯藏備用。

  • 24 # 老農民說事

    馬齒莧是藥食同源的野生植物,也是現代人們追求的綠色食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夠見到馬齒莧的身影,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叫法,九頭獅子草、長壽菜、馬舌等都是它的別名。馬齒莧的食用價值極高,能夠炒食或者涼拌,是頗受消費者歡迎的純天然、無公害、野生蔬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者對馬齒莧作用的認知,馬齒莧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種植馬齒莧成為非常有前景的產業。雖然馬齒莧的需求量增長,但規模化種植馬齒莧的農戶比較少,且種植經驗大多都是在積累探索。

    馬齒莧植物學特性

    馬齒莧具有較高的抗旱、抗高溫性,即使在35℃的高溫下也能夠正常生長,失水狀態下能夠生長3-5天。最適宜馬齒莧生長的溫度在20℃-30℃,溫度在10℃左右就能夠保證萌發生長需求,自然狀態下即能保證正常生長。對光照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不適宜在強光下生長,強光會造成植株老化,提早進入開花結果的成熟期。在栽培和種植馬齒莧的時候大多選擇寬葉莧,而不是窄葉莧和觀賞莧,窄葉莧抗寒耐旱但植株矮小,觀賞莧的外形美觀但食用價值低。

    馬齒莧栽培技術

    1.栽培條件

    在栽培馬齒莧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溫度問題,其能夠發芽的溫度要高於18℃,最適合的生長溫度在20℃-30℃左右,應該選擇在當地適合種植馬齒莧的季節來種植。選擇地塊的過程中既可以是平地,也可是坡地,中性或者弱酸性的土壤比較好,同時要考慮向陽性和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大棚種植馬齒莧則不必考慮太多,只要溫度和土壤適宜,就能夠正常開展栽培種植。

    2.繁殖方法

    馬齒莧的繁殖方式有兩種:一是利用在野外採集或者栽培時留下的種子進行直播,在播種后土壤溼潤的情況下一週左右時間就能夠出苗;二是從長勢旺、發枝多的馬齒莧植株上取下枝條,最好能保證每段3-5個節,扦插前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扦插密度在30cm×5cm,插入深度在3cm左右。扦插繁殖相比種子繁殖要複雜一些,成活率也比較低,種子繁殖的成活率高,後期的管理工作相對簡單。

    3.栽培管理

    在播種或者扦插15-30天左右就能夠移入大田栽培,若栽培面積較小可直接在大田中扦插。移栽馬齒莧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事項:一是移栽馬齒莧前施入1500kg腐熟的農家肥或者15-35kg的三元複合肥,以此保證馬齒莧能獲得充足的營養成分;二是移栽馬齒莧的時候最好在陰天進行,若是晴天則需要搭建遮陽棚,且需要在早上或者傍晚澆水;三是馬齒莧在生長過程中會形成花蕾,形成的花蕾需要及時摘除。移栽馬齒莧最重要的就是水和肥,基肥充足的話後期不用再次追肥,澆水是滿足其根系生長需要。

    4.病蟲害防治

    馬齒莧整個生育期內病蟲害非常少,一般不需要噴藥。針對可能會發生的病蟲害應該採取以下措施防治:一是葉斑病應該使用百菌清、速克靈等進行防治;二是白粉病應該使用用800-1200倍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三是病毒病應該使用1:1:50的糖醋液葉面噴施。不同的馬齒莧病蟲害要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防治,需做到對症施治,精準用藥,堅決反對盲目使用藥物進行防治。簡單說,馬齒莧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防為主,採用綜合綠色的措施增強其預防病蟲害的能力。

    5.採收及留種

    馬齒莧能夠進行多次採收,一般都會採用分批採收的方式保證市場供給量。採收的時候不能過晚,過晚就會導致馬齒莧的嫩葉變老,食用價值會打折扣,開花前10-15cm左右的嫩葉是最佳的採收時期。在第一次採收以後,過15-25天左右時間可進行第二次採收,採收可以持續到10月份。留種的話一開始就應該將其和商品菜劃分開,管理措施基本相同,留種的地塊不進行採收,任其自由生長結籽就可。

    馬齒莧目前來看種植的人還是非常少的,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前景和潛力。對種植戶來說需要提高兩種思維保證馬齒莧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價值:一是種植戶應具備市場化思維,開發馬齒莧相關的產品,延長整體產業鏈,增加馬齒莧附加值;二是種植戶應具備渠道思維,積極建立線上和線下雙重銷售渠道,保證優質的產品能夠進入到消費者的手中。雖然馬齒莧的市場潛力非常大,但依然會存在市場風險,種植戶應該做好相關市場調研和準備工作。

  • 25 # 農嫂話農事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馬齒菜、馬舌菜、長命菜、死不了。其特徵是全株無毛,高20–39釐米左右、莖平臥伏地鋪散生長,枝呈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多汁,葉柄粗短。花瓣黃色,倒卵形,卵球形的蒴果中孕育著許多種子,是我們農村中一種大眾化的野生可食用的野菜之一。它除了口感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普通蔬菜所不具備的保健功能:

    早在我國中醫名著《神農本草經》中對其就有記載:馬齒莧它是一株全草可入藥的植物。名著中記載,馬齒莧性寒、無毒,全草可供藥用,鮮品可食用,用於藥中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效能。

    因而這種植草成了喜受人們採挖的一種,逐漸的被人們由野地採摘引進到現在的人工栽培。那麼,馬齒莧應如何栽培呢?下面農嫂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馬齒莧的栽培方式。

    其實,馬齒莧在種植上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技術可言,不用管也活的非常燦爛的粗放型植物,生命力強悍到變態的程度,不管在什麼環境中,也不管是在肥沃還是貧瘠的土壤中,屬於粘土就活的一種植物,種子、扦插均可繁殖。馬齒莧小小的一個蒴果裡,細小的種子好多,爆裂開的種子,風吹到哪裡,水流到哪裡,就會哪裡生根發芽,性子潑皮好養活。 每年四五月對馬齒莧來說是最好的播種季節。它對播種要求特別簡單,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用種子播種的要點。

    一,整地。由於馬齒莧的種子非常小,因此在播種時能為了幫助種子更順利出芽,播種前要將土地進行深耕細耙一下,儘量將泥土整的精細、疏鬆一點,然後做成1米寬的畦等待播種即可。

    二,播種。馬齒莧的種子太過於細小,在種植時不容易撒播的均勻,所以在撒種時可以將種子與100倍種子重量的細沙混合,然後再進行撒播。這樣不僅撒播的均勻,而且密度不會過大。

    三,播種量。其播種量為每平米2-4g,然後將種子用細土覆土,覆土量為3釐米以蓋住種子為宜,覆土淺藏有利於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然後將種植地塊淺淺的澆灌一下即可,7-8天后種子便可發芽,這種播種法出芽率一般在90%以上。出苗後要及時的進行鬆土工作,以增進生根,當幼苗長至2-3葉心葉要實行分苗,或定苗工作,要以行距為10-15cm,株距5-8釐米的間隔距離種植最為適宜。

    四,馬齒莧種植的後繼管理。

    澆水。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種植馬齒莧的日常管理就是水分和肥料管理。馬齒莧並不是很需要水分,所以給馬齒莧澆水的時候,一般一個星期澆水一次即可。如果天氣比較乾旱的話,可以適當的增加澆水次數。

    施肥。在馬齒莧的生長過程中,肥力的施加建議地下追肥應多以農家肥隨水增施為主。合理的增施葉面肥1-2次,葉面追肥可增施磷酸二氯鉀或是尿素等速效肥料,這樣可以及早促進植株生長,保持葉片的鮮嫩,防止葉片中的纖維老化。

    五,馬齒莧病蟲害的防治

    危害馬齒莧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和猝倒病(根腐病)。蟲害主要是受蚜蟲的危害。

    危害症狀

    ① 白粉病危害特性是主要危害植株的子葉,從植株底部的子葉先發病,並逐步向上擴充套件。植株受白粉病危害時,受害的部位會覆蓋上一層白粉。剛開始的症狀是葉片上會長有白斑,以後逐漸擴大成近圓形的黴斑,這些黴斑上會長有一層粉狀分生孢子,隨著病情後期的演變,葉片會變黃死掉。

    ② 炭疽病危害症狀是在發病前期階段葉面出現圓形、褐色小斑,病斑持續擴充套件,中心部呈現出灰褐色,最後子葉乾枯,植株壞死。

    ④ 蚜蟲是主要喜歡危害馬齒莧的害蟲,其分佈普遍,並且這種害蟲歷代重疊,每年可繁殖十代以上。其危害性主要以吸食馬齒莧植株體中的汁液為生。馬齒莧受到它的危害時會造成節間變短、彎曲,幼葉向下畸形捲縮,使植株矮小,嚴重的影響馬齒莧的品質和質量。

    六,馬齒莧的採摘方式。

    雖然馬齒莧自身的生長習性是可以長期的摘,不過我們在採摘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太過度,採摘馬齒莧的時候,要多采摘那些比較鮮嫩的枝葉,留下根莖基部第二個事物節最好,這樣馬齒莧才能再次生長出來。一般來說,馬齒莧再次生長週期是在兩個星期到三個星期左右,所以採摘的時候鴨注意及時的採摘,這樣下次還可以繼續採摘,而且質量也有保證。

    最後是溫馨小提示

    馬齒莧在農村隨處可見,如果以大面積種植為經濟來源,首先要保證有穩定的市場銷路。其次,馬齒莧做為純正的野菜,其特點是季節性很強,每年只能在5.6月份的鮮嫩時節採摘。 如果大面積種植,從馬齒莧的生長特性看,無論怎樣種植應該都可以獲得較大的產量,但未必會有好的經濟效益。因為, 畢竟人工種植會人為的改變它的“野”性,讓它失去原有的味道。所以,投資田園種植馬齒莧,應做好周全的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意外!失去威少喬治的雷霆目前排名西部第六,他們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