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夢子的幻想
-
22 # 金國道人
女:
一襲孤影獨憑欄,
夜深露重不覺寒。
祈求西風傳喜訊,
莫把家書化紙錢。
男:
一入沙場歲月催,
古來征戰幾人回。
烈血黃沙埋忠骨,
不滅仇敵我不歸。
兒:
衣衫襤褸半雙鞋,
淚含眼眶把嘴撅。
怒視門前登徒子,
孃親說了我有爹!
-
23 # 中國TW省
大唐將領50年堅守西域一塊“飛地”,最後2萬人血灑疆土
飛地,是特殊情況下形成的人文地理現象,指只有一塊地方,隸屬於某行政區管轄,但又和它的區域不毗連的土地。
唐朝時期,就存在過這麼一塊飛地,古稱龜茲,就是現在的新疆庫車縣。那麼這塊飛地是怎麼來的呢?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朝的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平了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當時的戰略意圖主要是針對西突厥。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後來的接任者郭孝恪又擊敗了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後來吐蕃崛起,唐軍和吐蕃在這裡進行了激烈的爭奪。
公元670年四月,吐蕃軍隊出兵西域,攻陷了安西都護府。公元673年,唐朝恢復了安西四鎮;公元678年,吐蕃又控制這一地區;公元679年,安西四鎮又被裴行儉收復;公元687年,武則天被迫收縮戰線,放棄安西四鎮。
此時,安西都護府的治所,移至碎葉城。
到了武則天盛世,公元692年,王孝傑又收復了安西四鎮,將安西都護府的治所又移到龜茲,至此,安西都護府的府衙才在龜茲穩固了下來。
後來的安西大都護府,管轄的區域包括天山南路、蔥嶺以東的地區,在戰略上起到抵制吐蕃對絲綢之路北侵的目的。
此時這裡的精銳騎兵,統稱為“安西兵”。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長驅南下,攻陷長安、洛陽的東西兩京,唐玄宗在叛軍到達前,愴惶從長安城出逃,南下四川盆地。
滯留下來的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他開始調集西北的軍隊到內地勤王,這樣,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邊兵,大部被調往內地。
此時這裡由郭子儀的侄子郭昕臨危受命,帶領著幾千人的部隊,暫守待命。
安西的駐軍大部內調,剩下計程車卒都老弱不堪,吐蕃一看,這簡直是天賜良機呀,於是趁機出兵,攻下河西走廊。
從此,從安西到唐朝的道路中斷了。這時的安西都護府,對大唐來說就是一塊孤懸西域的“飛地”。
一個安史之亂打了8年,等唐朝廷歷經萬難,平定叛亂後,已經是傷筋動骨、國力憔悴了。
在此期間,滿朝人都以為西域已不復存在,那裡的守軍早已陣亡了。
我們今天的人,對於當時的那種處境,肯定難以想象他們是如何堅守下來的。只有有過當兵經歷的人,才能明白這些將士心中所具有的信念——那就是抗擊外敵,守家衛國。
由於孤立無援,將士們只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有吃的,那就自己種糧食;沒有錢幣,那就自己鑄錢。
在後來考古中,考古學家便在庫車、阿克蘇等地發現了許多唐代的“大曆元寶”。
這些錢幣就是當時安西軍民所鑄造的錢幣,可以說,它並非文物那麼簡單,背後更承載著安西軍民浴血殺敵、忠貞不屈的精神,同時也是那一段悲壯歷史最有力的見證。
當時龜茲和朝廷的音訊雖然中斷了,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和朝廷加強聯絡的努力,派了一批批的使者奔赴長安城。
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派的使者才借道回鶻,經過幾年的輾轉才來到長安。到達長安後立刻將郭昕的囑咐彙報給了唐德宗。
聽了使者的敘述,整個朝野都震動了。原來內地雖然亂了,但西域這塊地方還沒丟,那裡還有守軍。
唐德宗聽了也覺得難以置信,感嘆道:“真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我們都忘記了,將士們還在西域堅守著。”
於是朝廷開始了大規模的賞賜,皇帝正式任命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並特意封他為武威郡王;詔令堅守安西的普通士兵,也都按等級破格提拔七級!
但此刻的大唐王朝早已是外強中乾,對於西域如此遙遠的疆域早已沒有能力控制,除了予以精神上的獎勵外,什麼物資都運不過去的。
當年郭昕從軍,來到安西軍中,那時他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呢。當時一腔熱血,只盼著能在這裡開疆拓土,誰知這一待就是幾十年,他已經從熱血青年變成一個白髮老翁了。
但是隨著吐蕃的一步步蠶食,郭昕他們的地盤越來越小,到公元808年時,他們還剩下最後一個據點,那就是孤城龜茲。
吐蕃的國王換了4個了,新國王為了立威,要不惜一切代價攻佔龜茲城。
這年的冬天,大唐王朝西域戍邊史上,最為悲壯的時刻來臨了。
這支在“飛地”守護了50年的大唐官兵,由過去的精銳部隊,變成了今日的老弱病殘。但是他們一步都沒有離開過龜茲的軍堡。
此時的他們,真正到了孤立無援,彈盡糧絕的地步。
滿頭銀髮的郭昕將軍,悲壯的拔出利劍,大喊一聲,帶頭向進攻的吐蕃兵衝去。
後面跟隨的,是面黃肌瘦的兵士們,他們對進攻的敵兵進行了最後一次衝鋒,最後悉數殉難,無一人投降!
從唐朝皇帝李隆基算起,到安西守軍全部陣亡,時間跨越了近半個世紀。
這麼長時間的堅守,唐朝的皇帝都換了六個,可是這些守護西域的老兵們忠心如初,直至戰死的那一刻,他們都是視死如歸,無怨無悔的。郭昕被後世尊稱為“鐵血郡王”。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這些守疆衛士的敬意了,唯有革命家徐錫麟所寫的這一句詩句,最能表達對這些忠貞將士的敬意: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24 # 影像診斷梁醫生
宋微宗二十年,一劫富濟貧,看不慣貪官惡吏,透過盜竊貪官錢財施於貧民百姓的盜賊,在一次縱馬逃城時帶起一女子裙邊,看官兵並未追來,就下馬致歉,沒想到一眼定情,便暗下決心不再為盜,取其為妻。
天隨人願,大盜得到了女子的心,共度了三年神仙眷侶的生活,陪著女子在小巷吃麵,談笑飛雪,還不惜用夜明珠做彈珠彈落山雀……
公元1126年,大盜決定娶女子為妻,聽聞南京王有一玉簪,得之贈與心愛之人,可與其永世不分,大盜欲竊之,便辭別女子道明數日後迎娶她,輕裝踏上南京的路。待竊簪返途,聽聞金軍攻陷汴梁,一路燒殺搶掠,民不聊生,大盜馬不停蹄趕回汴梁,心中期盼女子一切安好,卻還是不得不接受她已命喪黃泉的現實,大盜肝腸寸斷,悔不該留她在汴梁孤立無助,也恨自己盜即為盜,或許無論是否劫富濟貧終有報應。但一腔恨意無法消停,大盜從此棄盜從軍,帶著對女子的留戀,戰場上殺敵勇猛如虎,最終打敗了金軍,大盜射殺了完顏克圖,也因此被封為護國大將軍,可於錢財官爵他終無眷戀,便於朝堂之上辭官返故,回到了之前和女子共度的弄堂小巷,當起了說書人。
每日堂前座無虛席,百姓們都愛在大盜的“一笑軒”裡聽著他講一個盜賊、一個將軍和一個女子的故事,每每聽眾散去,卻獨留這說書人後堂淚流滿面,望著女子在庭院種下的枇杷樹,那支掛在樹梢始終未送出的玉簪,那玉簪也講述著大盜說盡平事,卻終究走不出自己的故事……
-
25 # 夜狼帶刀
楊叛的小兵物語,背景是神鵰俠侶的襄陽大戰。楊過自然是主角光環,而小兵註定只是路人甲,但卑微的生命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也有對生的渴望,有愛的憧憬。可惜,這一切截止於被大俠理所應當地犧牲掉。風雲過後,誰又會記得那剎那的浪花。
回覆列表
她與他約定,他們不喝那孟婆湯,要生生世世不相忘,二人若誰先死,要在奈何橋上等著另一人,然後攜手跳入忘川,千年後帶著此生的記憶輪迴轉世。
她紅顏薄命,這- -世只活了十九歲就染病離世。她依言等在奈何橋上, -等就是七十年。
七十年後,她在奈何橋上看到了白髮蒼蒼的他,可,他挽著另-名白髮的女子,他們就那麼從她面前生生經過。
他,忘記了她。她看著他們攜手跳入了忘川,就如當初她和他的約定。她站在橋頭,潸然淚下。[姑娘 ,是想入忘川麼?」她回頭,看見身後的孟婆。
孟婆,可否借三生石一用,我..想看他的前世」孟婆淺笑,帶她到三生石前。
前世浮現:當年她病逝後,他決意殉情,從懸崖跳下,卻被一名採藥的醫女所救,失了記憶。養傷的日子裡,兩人情愫漸生,並結為夫妻,平淡的過完了此生。
她苦笑「原是早就忘了我..那我這數十年,是在等些什麼.. [傻丫頭 ,我在這橋上千年,這樣的故事不知見了多少次,這是天意,強求不得的。你不如與他二人同入忘川,來世或許能與他再續前緣」她默默向忘川河望了-眼,釋然一笑[既然已是相見陌路,我何苦強求?」來世,你們要幸福啊,莫要像忘了我一樣忘了她... 孟婆,請給我一-碗湯」
對我來說,只要你幸福,其他什麼都無所謂。
他們最後都忘了彼此,以後永遠都可能擦肩而過的,或許其實註定他們都並非彼此的良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