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腳汽車
-
2 # 路遙lgy
謝謝邀請!殺死典韋的不是胡車兒!曹操大兵向荊南下,到了宛城,宛城張繡投了曹操。曹操色心起,在侄兒曹安民的撮合下,納了張繡的嬸子鄒氏。張繡羞惱,與偏將胡車兒商議。胡車兒請典韋喝酒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胡車兒逃走,跑到夏口去了,投奔了甘寧。
認真看書,根據蛛絲馬跡還是可以找到胡車兒的形蹤。
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中,曹操收服了張繡,進入宛城。
大家都知道,曹操這個老色鬼,喜歡熟婦,他瞧上了張繡寡居的嬸嬸,就派人去找來尋歡做樂。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張繡不能忍,就要收拾曹操。但曹操的護衛是猛將典韋,手持一雙大戟,有萬夫不當之勇。張繡就要派人把他的雙戟盜走。
而胡車兒首次出現了,他是張繡的部下。力大善走,能負五百斤,一日一夜行七百里。就讓他去負責偷盜典韋的雙戟。
回目: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胡車兒盜走雙戟,張繡發動突襲,曹操倉皇而逃。典韋斷後戰死,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也死於這次叛亂。
後來,張繡又被曹操招降,盡釋前嫌,封爵做官。但典韋、曹昂、曹安民都死了,曹軍眾人要出氣,胡車兒地位低下,能為眾人容納嗎?
肯定不行,所以,胡車兒見勢不妙,就要逃走。往哪裡逃呢?
書中有暗示:胡車兒“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他揹著那雙戟,跑到七百里以外的地方去了。
距離宛城七百里路程是什麼地方呢?查一下地圖,這個地方就是夏口。而當時駐紮在夏口的是甘寧。
咱們來看一下這個甘寧,《三國演義》原著第三十八回對他有詳細的介紹
回目: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說這個甘寧,是個“錦帆賊”,“有氣力”,還曾經“招合亡命”。
招合“亡命”,就是逃亡者,指的是誰呢?很顯然,胡車兒就很符合這個特點。亡命、七百里,胡車兒隱秘的行蹤漸漸顯露。
那麼,典韋那雙大戟哪裡去了?當然是胡車兒獻給了甘寧做為見面禮。有什麼證據呢?大家注意看《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
回目: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大家知道,甘寧當年在夏口時,是黃祖的手下,曾經與孫吳為敵,射死了淩統的父親凌操。
淩統和甘寧有殺父之仇,在這次酒宴上就要鬧事,企圖報仇,但被甘寧識破用心。甘寧推開果桌,“兩手取兩支戟挾定”。
大家要注意,在《三國演義》這部著作中,使戟的武將並不少,比如呂布、曹彰、鄂煥、韓琪、成濟等將領都用戟,但都是長柄的單戟。而整部書中,使用雙戟的武將,除了猛將典韋以外,只有甘寧在這次酒會上展示過。
終於真相大白,胡車兒此時就在甘寧的麾下。沒有誰能逃過肥貓敏銳的眼睛。
-
4 # 天香雲外飄
一,關於典韋之死與胡車兒的關係。在演義小說裡,典韋並不是直接被胡車兒殺死的。但是,胡車兒趁典韋喝醉酒熟睡不醒,然後把典韋的一雙短鐵戟盜走了,卻正是導致典韋死難的最主要的原因。《三國演義》小說裡,講述到典韋在睡夢中被吶喊聲驚醒,但是卻尋不見了雙鐵戟……
二,關於典韋的武藝以及曹操與典韋的關係。在《三國演義》原著小說裡,“溫侯”呂布向來都是被大家所公認的“第一高手”了。但是,倘若是典韋拼起命來,就連呂布也要驚懼三分。然後虎賁中郎將典韋,正是曹操的心腹愛將。在濮陽之戰當中,正是典韋奮不顧身冒煙突火救出了被大火圍困的曹操的;典韋遇難之後,曹操痛哭流涕,從此以後,曹操的“人妻控”毛病終於得到了很好地收斂了。
三,關於胡車兒的下落問題。在《三國演義》原著小說裡,有幾個人物可以說是沒有見到有交待到最終的下落的。其一是東吳的“曲阿小將”;其二是巴蜀老將嚴顏;其三就是胡車兒了。曹操平定了張繡之亂以後,估計胡車兒已經是被殺死在亂軍之中了。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胡車兒的結局應該是不太好。
胡車兒原來是張繡的叔叔張濟的部將,在張濟攻打穰城中流箭身亡後,張繡接管了張濟的軍隊,張濟原來是董卓手下西涼軍的將領,董卓手下的西涼軍大部分都是西涼人(今甘肅省人),因此胡車兒大機率也是甘肅人。
先說《三國演義》中的胡車兒,三國演義中,胡車兒是張繡的部將,因為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將張繡漂亮的嬸孃推薦給曹操,因此曹操就納了張繡的嬸孃為妾,因此這事得罪了張繡,張繡因此要反叛曹操,因為畏懼典韋,張繡向胡車兒商議如何應對,胡車兒獻計:將典韋灌醉,乘機偷了他的雙戟兵器,然後再派兵殺典韋。
張繡依計行事,胡車兒後來偷走了典韋的雙戟,張繡軍先是在曹操的營寨內放火,然後大軍突然襲擊曹操,其中胡車兒率軍殺了典韋,曹操逃跑。
之後,再無胡車兒的記載。
再來看正史中關於胡車兒的記載,正史中關於胡車兒的記載只有一句話: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繡聞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意思是張繡有一親近的部將胡車兒,勇冠三軍,曹操非常喜歡胡車兒的勇猛,因此送給胡車兒黃金,以示結交,張繡知道後懷疑曹操想策反自已身邊的人來殺自已,因此選擇造反殺曹操。
也就是胡繡選擇造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拉攏張繡最親近的猛將,讓張繡覺得曹操在對自已下才,因此而反。
張繡反了以後,曹操戰敗逃跑,典韋、曹安民、曹昂戰死,而胡車兒顯然還活著。一年後,曹操再次南征張繡,因無法取勝而撤軍。
官渡之戰前夕,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歸降曹操,曹操很是高興,當場與張繡結成兒女親家,這個時候的胡車兒應該是跟隨張繡一起歸降了曹操。
但後來胡車兒在史書一直沒有記載了,只有兩個可能:
1、死了。
胡車兒在張繡投降曹操前肯定是活著,那麼張繡投降,胡車兒肯定跟隨,曹操都不計較張繡的殺子之仇,更不會計較胡車兒了,況且正史也沒有胡車兒殺死典韋的事,所以胡車兒肯定是跟隨了曹操,當時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戰,很有可能胡車兒在官渡之戰中身亡。而張繡也在7年以後曹操北征烏桓的途中病逝。
2、沒有事蹟,默默無聞的活著。
胡車兒投降曹操後,也可能沒有什麼事蹟,雖然胡車兒是西涼勇士,但並不是勇士就一定很歷害,也有可能胡車兒後面沒什麼事蹟,就這麼默默無聞的活著,之後在某一天因病去世,不過看起來,胡車兒戰死的可能大些。
另有野史記載胡車兒之後跟隨曹操參與南征荊州作戰,曹操率軍追擊劉備,雙方在長坂坡大戰,此戰胡車兒與趙雲對戰,被趙雲刺死。
-
6 # 遺產君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大人物被一些小毛賊或暗殺或偷襲,使得一些肖小之輩雖未成名,但也使得在萬人取上將首級的大將無聲無息地死去,例如張達、範強殺了張飛,東吳馬忠斬了關羽,射傷黃忠,最終造成黃忠死亡,馬岱斬了魏延等等。
在三國時期,還有一個死後讓曹操痛苦涕零的人物、一個死的悲壯又憋屈的人物,他就是典韋,他遭到了一個叫胡車兒的人的暗算,典韋是怎麼死的,胡車兒的結局又如何呢?
典韋是三國時期的一員猛將,在濮陽之戰當中,正是典韋奮不顧身冒死救出了被大夥圍困的曹操,曹操將他收為心腹,擔任虎賁中郎將,成為曹操的貼身侍衛。曹操是個“人妻控”,他喜歡上了張繡的小嬸嬸鄒氏,公然在軍營中寵幸,其結果就激怒了本來已經投降的張繡,但是張繡怒歸怒,可是並沒有失去理智,他要反曹,但曹操身邊又有典韋的保護,實難下手,他知道典韋不是自己能輕易招惹的,有他坐鎮中軍大營,張繡是不能奈何得了的,所以他必須智取,想辦法先把典韋除掉。
張繡的手下也有一個大力士,名叫胡車兒,他向張繡獻計說“我用酒把典韋灌醉,然後再偷走他的一雙大戟典韋就不戰自敗”,張繡覺得此計可行,就依計行事,待胡車兒偷出雙戟就開始進攻。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已經把典韋都灌醉了,又去偷他的雙戟,為何不將他直接殺死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胡車兒是混進其中的,自然不能在典韋旁邊多逗留,典韋的帳篷也是有許多人守著,稍有停留就會被巡夜的人抓起來;再過典韋身經百戰,自身的警醒也是非常高的,哪怕是喝醉了,你如果真的要靠近他身邊,他仍然有應急反應的,他也一定能覺察出來,因此胡車兒想趁機殺死典韋的可能性不大,胡車兒也不想冒這個險,免得打草驚蛇而因小失大,他們要對付的是曹操,萬一被典韋發現了,雙方打起來了,驚動了曹操,則全盤皆輸。
況且拿了典韋的兵器也等於要了他的半條命,而且偷拿兵器的風險也不大,也不容易被識破,於是胡車兒就偷走了典韋的一對大戟。
武器乃武將之第二生命也,雙戟被偷,實損典韋之實力啊,為了保護曹操,典韋只得拿幾件不耐用的兵器站在營門口抵擋敵軍,他殺了很多人,把雙刃都砍捲了,自己也受傷嚴重,最後還提起兩個士兵當武器,又砸死很多人,後來被亂箭射死,一直到他死了半晌仍然沒有人敢穿過營門。曹操中了張繡假降之計,導致典韋和自己的兒子曹昂戰死,可謂損失慘重,色字頭上一把刀啊,曹操就是犯此大忌,導致三國第一悍將典韋客死他鄉,曹操痛苦流涕,從此以後,曹操的“人妻控”毛病終於有所收斂。
至於胡車兒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倒是野史上說他在長坂坡與趙雲交戰十餘回合,被趙雲槍挑而死。說到正史和野史,我認為也不要太較真正史、野史了,古代歷史還有多少真實的呢,《史記》裡面又有幾個是真的呢,有些歷史故事只能聽聽就好。
-
7 # 大飛熊騎士
胡車兒並沒有殺典韋,偷走典韋雙戟也是演義中的說法。根據《資治通鑑.漢紀五十四》的記載,胡車兒是張繡手下驍將,《三國志.張繡傳》注引《傅子》記載,繡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所以,以胡車兒在軍中這種地位,張繡怎麼可能讓他去幹偷盜典韋雙戟之事?更何況,胡車兒雖然是張繡親任,此時犯了大忌,張繡更不可能讓他參與偷襲曹操之事了。這是為何?關鍵就是曹操,張繡之間的博弈,卻把胡車兒夾在中間了,所以,胡車兒的結局,就算沒有記載,也可預見了。
先說說張繡,他出身精銳的西涼軍,不是什麼大草包,又繼承了叔叔張濟的西涼系軍隊,雖然部隊不多,卻具有一定實力。宛城之戰,曹操勢大,張繡更多是因為實力不濟,迫於形勢才投降曹操的。可是,為何張繡又突然造反,導致典韋,曹昂,曹安民死於亂軍之中,連曹操也差點不能倖免?眾人皆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曹操好色了,讓張繡怨恨。而曹操知道張繡不爽,便密謀要殺了張繡,結果謀洩《三國志.張繡傳》。於是,張繡先下手為強,欺騙曹操轉移部隊防區,然後入屯,掩殺曹軍。
可是,這和胡車兒有什麼關係呢?有關係的,曹操謀殺張繡之事洩露前,送金子給胡車兒,原因是愛胡車兒勇健,真有那麼簡單嗎?曹操當然知道張繡的歸降,絕非真心,又加上佔有人家的嬸嬸,讓張繡蒙羞,難道會無備嗎?所以,贈金給胡車兒是政治手段,第一,可以收買胡車兒,為自己所用。第二,就算胡車兒不反叛,也可以離間他和張繡的關係,讓張繡不敢用。可惜,這次曹操輕敵了,才被偷襲。而張繡軍絕非烏合之眾,後來曹操重整軍隊,再攻張繡,史書記載,比年不下。
那麼,胡車兒到底收受了曹操黃金沒有?肯定是收了,史書只說送金子的事,也沒提拒絕的事,而且張繡對胡車兒起疑,證明胡車兒是收了錢的。問題是,只要胡車兒一伸手,人生就算完了,張繡這邊是不可能再認他了。曹操這邊,既然用金錢就能收買的,那還會重用他嗎?君不見關公“掛印封金”,讓曹操想了一輩子?更何況,日後張繡還是歸降了曹操,胡車兒的存在簡直讓雙方都很尷尬。因此,胡車兒武人頭腦,卻無意中成了政治犧牲品,必然難逃慘淡的命運,此後更不見記載,也是情理之中了。
-
8 # 秉燭讀春秋
首先說明一點,典韋不是胡車殺死的,說實話胡車雖然“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但比起“勇冠三軍,古之惡來”的典韋差的太遠了。
據說古之惡來能“指畫殺人,手博猛虎”,典韋就是這種生猛無比牛人,關鍵他還有一杆80斤的鐵戟,打起仗來鐵戟“上護其身,下護其馬”,是他得心應手的殺人利器。他的鐵戟只比關羽82斤的青龍偃月刀輕2斤。
在《三國演義》中,典韋的戰鬥力不遜色“人中呂布”,曾擊敗了呂布的軍隊,也曾力戰劉、關、張哥仨,是曹操手下的第一武將。
綜上,胡車的能力只配給典韋提鞋或者做些下三濫的事。事實上《三國演義》裡也是這樣描寫的。胡車是宛城北地槍王張繡手下的大將,曹操攻宛城時,張繡懾於曹操強大的氣場不戰而降,胡車自然隨主人投降了曹操。
曹操很器重胡車,於是就把他留在了身邊,和典韋一起成了他的貼身警衛。
曹操佔領了宛城後,有一天晚上倍感寂寞,問手下城裡有沒有妓女?當時他的侄子曹安民說“我倒發現城中有一美婦人,徐年半老、雍容優雅,一看就是貴婦範”。
曹操向來愛人妻,一聽喜出望外“賢侄快快道來,是誰家娘子?”曹操迫不及待的問道。
▲曹操和鄒氏
“叔叔彆著急,說出來你一定知道,就是張繡的嬸嬸,驃騎將軍張濟的遺孀。”曹操當然知道張濟了,曾經同朝為臣,也算半個同僚吧。“賢侄帶50士兵快快有請夫人”曹操急忙道。
不大功夫曹安民把張濟的遺孀鄒氏帶來了,鄒氏守寡多年,被曹丞相看中乃三生有幸,“乾柴遇烈火”二人狗扯羊皮住在了一起。
曹操也是色慾迷心,他就不想想這事造成的影響,“本來寡婦門前是非多,不用劃拉一大車。”一個堂堂的丞相,和自己曾經同僚的遺孀通姦,無論如何都是好說不好聽。
▲典韋被射死
張繡於是和謀士賈詡說了自己想法,賈詡說,“殺曹操並不難,難的是必須搞定他的手下大將典韋,典韋忠心護主,一杆大鐵戟天下無敵。於今之計就是讓胡車把典韋的鐵戟偷出來,典韋沒有了應手的武器,哼哼……到時還不任憑將軍處置?
張繡一聽暗豎大拇指,“賈先生果然妙計!”今晚我就讓胡車行動。
對於偷典韋的鐵戟來說太容易了,胡車乘典韋不備偷走了鐵戟。等張繡發動突然襲擊時,典韋急忙拿鐵戟迎敵,鐵戟早就不翼而飛了,他只好抽出腰刀拼命保護曹操逃跑了,他自己卻被亂箭射死。典韋“虎死雄風在”,把守門外,張繡半日不敢近前。
講真胡車乾的這事有點猥瑣。《三國演義》書中並沒有交代他的結局。
▲胡車兒
按照情節發展,無外乎有這兩種結局。
一、跟隨張繡最後再次投靠了曹操。曹操到後來沒有忌恨張繡造反之事,和還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曹操把女兒嫁給了張繡的兒子,胡車自然隨主投靠了曹操,封官進爵,成了漢朝的官員。
二、野史說胡車跟隨曹操征戰,被趙雲在長坂坡上用“七步斷魂槍”殺死,北地槍王張繡是趙雲的師哥,也被趙雲的槍法殺死了。
-
9 # 石頭說歷史
典韋並不是被胡車兒殺死的,而是死於亂軍之中。
胡車兒盜取典韋雙鐵戟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
張繡投降曹操後,曹操得意忘形,喜歡少婦的老毛病發作,便詢問侄子曹安民“城中安有妓女否?”曹安民將張繡的嬸嬸鄒氏推薦給了曹操。曹操沒想那麼多,便和鄒氏日日笙歌,讓典韋在帳外護衛,任何人不得進入。
這事情很快傳到了張繡耳朵裡。張繡憤怒不已決定起兵反叛曹操。而曹操的護衛典韋勇猛無敵,想殺掉曹操並非易事。這時胡車兒對張繡說,我可以將典韋灌醉,趁其熟睡之時盜走他的雙鐵戟,典韋雖然勇猛,但沒有了雙鐵戟,殺他易如反掌。
胡車兒是天生神力,《三國演義》中稱其“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異人也。”相當於扛著五百斤的重物一天走300多公里,這氣力和耐力非常人所及,因此受到張繡的重用。
張繡大喜,便依賈詡和胡車兒之計行事。胡車兒是涼州人氏,頗有酒量,很快就把典韋幹趴下了,並趁機潛入營中盜走了雙鐵戟。張繡一看事成,便舉火為號,起兵叛亂。
曹操正和鄒氏纏綿,被營外的喊殺聲驚起,慌忙呼喊典韋。典韋也被驚醒,卻尋不見雙鐵戟,只能赤膊出去迎敵,最終寡不敵眾,被張繡亂軍所殺。而曹操虧得典韋和長子曹昂的拼死護衛才得以逃脫。
而胡車兒此後便沒有任何記載了,那麼他的結局如何呢?不妨來分析一下。一、被張繡所殺。
在正史中,胡車兒隨張繡一同投降曹操。曹操為了分化張繡勢力,便賞賜給胡車兒許多黃金來拉攏他。張繡得知後,以為曹操要收買胡車兒來刺殺他,便起兵反叛曹操。張繡很有可能將胡車兒殺死,以絕後患。
二、於宛城之戰陣亡
不管胡車兒是投靠曹操也好,還是繼續追隨張繡也罷,很有可能在宛城之戰中陣亡了。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最高的,因為在宛城之戰後,胡車兒再無任何記載。
當然胡車兒也有可能再次跟著張繡投靠曹操,不過卻被曹操打發到別的地方去了,默默無聞的過完了一生。
最後說一下胡車兒這個名字以名字來看,胡車兒很可能是個胡人,並非漢人,而他這個名字很可能被人寫錯了。
胡車兒是涼州人氏,西涼地區羌胡眾多,所以他是胡人的機率並不低。而董卓部將牛輔帳下也有一員大將的名字和胡車兒非常像,此人叫做“攴(pū)胡赤兒”。
攴胡赤兒的意思是一個叫赤兒的攴胡人,赤兒很肯能指的是他的頭髮或者膚色為赤色。所以胡車兒可能是胡赤兒的錯寫,他和殺四牛輔攴胡赤兒是一個民族的,或許當為同一人。
這並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攴胡赤兒殺死牛輔後,投奔了呂布,此後再無記載(演義中被呂布所殺),他很可能又投奔了張濟張繡,受到重用。
-
10 # 我是趙帥鍋
胡車兒作為張繡麾下的第一戰將,據說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就連曹操都對他欣賞不已,所以在張繡第一次歸降曹操後,曹操親自贈送黃金千兩給胡車兒。
當然,也正因為此,張繡覺得這是曹操有意在拉攏自己的部下,試圖對自己的軍隊進行瓦解和改編,所以當晚就決定再次反叛。
在演義中,張繡在決定反叛時,因為害怕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將典韋,就派胡車兒把典韋灌醉,且盜取了典韋的雙戟,隨後率軍反攻曹操。這一戰中,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都被殺死,就連曹操都差點丟掉性命,可以說是曹操一生中最危險的戰役之一。
三年後,在官渡之戰爆發前夕,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再次歸降曹操。因為張繡的投降,可以讓曹操的南部邊防無憂,這樣在和袁紹決戰時,曹操就不用擔心南部邊防有人趁火打劫。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如果張繡在官渡之戰時選擇站在袁紹這一邊,曹操很有可能就要面臨兩線作戰,到時他能不能成功打贏官渡之戰,絕對是個未知數。
也正因為張繡歸降對曹操意義重大,所以曹操對於張繡害死他長子、侄子和愛將的仇恨,一律都既往不咎,反而他在見到張繡後,親自牽著張繡的手,一起起參加宴會,還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作為張繡麾下第一戰將的胡車兒,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曹操對他的封賞,但從情理上來說,他的待遇自然也不會差。
後來,張繡跟隨曹操參加了官渡之戰,並因戰功被為破羌將軍,後張繡又跟隨曹操在南皮擊破袁譚,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戶,當時天下戶口劇減,十戶才留下一戶,將領中封邑沒有達到1000戶的,唯獨張繡特別多,可見曹操對張繡的厚愛。
兩年後,張繡又跟隨曹操去柳城征討烏桓,結果在途中病逝,被諡為定侯,兒子張泉繼嗣。至於胡車兒,他既然作為張繡的嫡系將領,在官渡之戰和平定烏桓的戰役中,他自然也跟隨在一起。
只不過,胡車兒是張繡的嫡系親信,就如同關羽張飛對於劉備一樣,再加上有過先前的教訓,從情理上說,曹操是不會再繞過張繡來提拔胡車兒,所以更多時候,胡車兒是作為張繡的助手在行動。也因為此,魏書上就沒有在單獨記載胡車兒的事蹟,因為在張繡的事蹟中,就含有胡車兒的影子。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既然張繡是善始善終,而賈詡更是在曹氏集團中混得風生水起,那胡車兒最起碼也是善始善終,一生榮華富貴自然不用說。因為,如果有人敢打擊胡車兒,那這讓賈詡和張繡的臉往哪裡放?因為胡車兒說到底,不過是張繡和賈詡手上的一條超級戰犬而已,正所謂打狗還要看主人呢?
所以說,胡車兒應該是正常的死亡,至於他是什麼時間段去世,因為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後世人也無從得知。不過根據部分野史記載,還有兩種關於胡車兒的結局:
一種是後來胡車兒跟隨賈詡參與了曹操南征荊州的戰役,但可惜的是,胡車兒在長坂坡一戰中被趙子龍給殺死。
另一種說法,是後來關羽水淹七軍時,心存漢室的魏諷,企圖勾結長樂衛尉陳禕在魏都鄴城發動叛亂,企圖殺死曹操。但最終被曹丕給血腥鎮壓下去,在這場叛亂中,張繡的兒子張泉也被牽涉其中,也胡車兒則是張泉手下的統兵將領,所以兩人事後都被曹丕殺死。
-
11 # 本草百曉生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是決定中國北方霸主的終極之戰。而作為交戰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曹孟德哪來的膽,敢跟袁紹正面對決?
其實在打袁紹之前,曹操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接著打了三場決定性戰役:滅呂布、剿袁術、降張繡。
張繡原是盤踞在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小軍閥,曹操要想成就一番霸業,首先得四處征伐,而這個張繡自然就成為他要捏的軟柿子。事情進展的異常順利,建安二年(197)正月,大軍剛到宛城,張繡立即投降,這是實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不到半年,沒想到兵不血刃就大獲全勝,阿瞞不免飄飄然。
曹孟德向來愛少婦,愛人才。於是對胡車兒青睞有加,且親手賜予他金銀。張繡聽到這事後,十分不悅,心想:好你個曹孟德竟打起我愛將的主意,難道想要策反他來刺殺我!於是起了謀逆之心。
真正幫他實現計謀則是賈詡,賈詡是三國時期一流的謀士,計謀素以毒辣著稱,之前他因為多管閒事,造成了李傕和郭汜之亂,讓百姓和獻帝劉協流離失所,賈詡自己都覺得有愧,暗地裡遏制李、郭二人,制止了不少罪行。
後來漢獻帝離開長安後,他也辭職回家,但耐不住寂寞,不久他又投到張繡軍中。看到曹軍趾高氣昂,他這條毒蛇暗中吐信子,尋找機會。當看到曹軍鬆懈時,他心生一計。
曹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被這場突然其來的叛變打得落荒而逃,最為中意的接班人長子曹昂慘死其中;衛兵隊長猛將典韋,以及侄子曹安民都不幸遇難,而曹操自己也差點命喪於此,還好只中了箭傷,僥倖逃過一劫。
此仇不報非君子,於是在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大軍來勢洶洶,張繡寡不敵眾,戰敗。不過,還有後招。在賈詡的撮合下,他跟劉表結成聯盟,當曹操想一舉殲滅張繡時,劉表如約出擊,曹軍只得撤退。
後在賈詡的慫恿之下,張繡又大勝曹軍。但此時的曹操有些力不從心,因為建安四年(199),袁紹已集結十萬大軍,準備攻打許都。
這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一場生死戰,因此雙方都要爭取中間力量。袁紹起先也想招降張繡,但被賈詡回絕了。作為頂級的謀士,賈詡料到一統北方,非曹操莫屬。於是他建議讓張繡再次投曹操。
曹操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只要有利於統一大業,任何私人恩怨,他都可以放在一邊。正如賈詡所料,當曹見到張繡來投,立刻親熱地跟張握手,專門為他擺了一桌盛大的洗塵宴。席間曹操跟張繡有說有笑,好像之前就是好友,沒有恩怨。酒性闌珊時,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張繡,跟張結成兒女親家。
後來張繡成為曹操麾下一員勇猛的戰將,賈詡則為自己找了一個好東家。而作為張繡手下的猛將胡車兒,則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可以猜想的是,他跟著張繡一起拜官受爵,一起東征烏丸。曹操過世後,張繡被曹丕逼死,因曹丕對張繡害死哥哥曹昂耿耿於懷。而作為那次叛變的執行人胡車兒,若沒戰死疆場的話,估計跟張繡的下場差不多,被賜死。
-
12 # V587累
但我們都知道,伏壽本是劉平哥哥劉協的皇后,按輩分算,伏壽是劉平的嫂嫂。但看了劇的觀眾都知道,伏壽和劉協之間沒有愛情,也談不上親情,那該怎麼看待伏壽和劉協這段畸形的婚姻呢?前幾集中,伏壽和劉平的相處,像極了一位母親和一位稚子,母親每天耳提面命,希望兒子能記住教誨。伏壽一出場便氣場全開,面對各方勢力,她始終保持冷靜,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微弱的漢室之光爭取希望。她的心似乎和她的臉一樣冰冷,平日不苟言笑,利用曹丕趕走張繡,除掉胡車兒,言語間不帶一點溫度。
但不要忘了,伏壽還是一位年紀輕輕的女子,這一切她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伏壽曾對劉平說過,她也曾期待過愛情,期待過婚姻,她也曾和曹節一樣天真無邪,對未來懷抱希望。她14歲便嫁給了劉協,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幾年間,愛笑的少女儼然已不見,剩下的就是眼前這冰塊般的臉龐。和伏壽朝夕相處的人是劉協,毋庸置疑伏壽變成今天這般沉著冷靜、工於心計,都是因劉協而改變。
正是如此,伏壽在遇到劉平以後,會萌動愛情的種子。劉平與哥哥不同,他視伏壽為妻子,其次才是盟友。劉協算盡了各方關係,但大概他永遠算不到,妻子伏壽和弟弟劉平會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吧!
-
13 # 三國逐鹿
《三國演義》中第十六回,一代戰神、忠義的化身、“古之惡來”典韋,被“北地槍王”張繡手下偏將胡車兒偷走雙戟後,為掩護曹操逃走,力戰而亡。那麼偷走典韋雙戟的胡車兒結局如何?下面依據演義及《三國志》,透過分析胡車兒人生履歷,得出兩個結局。
胡車兒人生履歷胡車兒,字不詳,從名字可知他是一個胡人,本來是張濟的偏將。董卓死後,張濟曾經和好朋友李傕、郭汜、樊稠攻進長安,控制漢獻帝,加官進爵。後來,張濟攻打荊州穰城時,中流矢而亡,他的侄兒張繡接管了軍隊,駐紮在宛城。
曹操大軍討伐時,張繡聽從大謀士賈詡意見,投降曹操。曹操親自接見張濟部將胡車兒,並讚賞他的勇猛,賜給胡車兒許多黃金賜。《三國志·魏書·張繡傳》的注引《傅子》記載如下:
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演義中,胡車兒是“力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還給主公張繡出謀劃策道“曹操最得力的保鏢就是典韋,典韋最趁手的武器是雙戟,如果將他的雙戟偷盜而走,此人不足為慮。”胡車兒不但勇猛過人,還足智多謀,最重要的是,他還會“鼓上蚤”時遷的絕活—偷盜。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當下獻計於繡曰:“典韋之可畏者,雙鐵戟耳。主公明日可請他來吃酒,使盡醉而歸,那時某便混入他跟來軍士數內。偷入帳房,先盜其戟,此人不足畏矣。”胡車兒第一個結局:在曹操創業階段馬革裹屍眾所周知,曹操以愛才聞名於世,他曾倒履相迎慕名而來的許攸,曾不計前嫌,寬容對待殺害長子及愛將的張繡,曾發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豪言。這些都是建立在曹操霸業未成的基礎上,他需要大將、需要謀士、需要樹立愛惜人才的模範,所以,他在創業階段,對待謀臣大將,是非常寬容的。
張繡第一次投降曹操時,指使胡車兒偷盜出典韋的雙戟,再圍攻曹操營寨。典韋沒有趁手的武器,仍然拼死把守前門,為曹操爭取時間,安然逃走,他自己卻永久地倒下了。這場戰爭中,曹操被張繡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不但損失了大將兼保鏢典韋,還失去了長子曹昂及侄子曹安民。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祭典韋畢,方祭侄曹安民及長子曹昂,並祭陣亡軍士,連那匹射死的大宛馬也都致祭。在張繡第二次投降時,曹操為了天下,接納了張繡,原諒了張繡。而胡車兒是張繡的部將,在宛城之戰中只是一個執行者,自然也被曹操原諒了。因此,在創業階段,曹操對待張繡及其部將非常友善,噓寒問暖,生怕他們有什麼誤會。如宛城之戰的策劃者,大謀士賈詡,他跟隨主公張繡投降曹操後,成功轉變角色,轉投新老闆曹操,還受到了曹操重用。
曹操連宛城之戰的策劃者賈詡都原諒了,他還會為難一個執行者胡車兒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曹操會重用胡車兒,為其征戰天下。直到曹操完成統一大業前,胡車兒是安全的,不會被曹操秋後算賬的。胡車兒作為一個降將,想在新老闆面前多表現自己,奮勇殺敵,很有可能衝得太猛,命喪沙場,馬革裹屍。
胡車兒第二個結局:可能捲入219年的魏諷謀反事件被殺。公元207年,張繡跟隨曹操遠征烏桓途中,病逝,諡號為定侯。《魏略》中記載為,曹操世子曹丕怨恨張繡殺了他的兄長曹昂,逼死了張繡。這種說法不足為信。而公元219年,張繡之子張泉,捲入魏諷謀反事件,被連坐殺害。《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張繡)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諡曰定侯。子泉嗣,坐與魏諷謀反誅,國除。如果此時胡車兒還活著,可能繼續在張泉手下當差,也就可能跟隨張泉謀反。他們配合關羽北伐,在魏國都城鄴城的反叛失敗了,大量富二代被殺。如王璨的兩個兒子、張繡之子張泉、宋忠之子等人。如果胡車兒還跟隨著小主人張泉,也可能被牽連在魏諷謀反事件中身亡。
總結:由於史料缺乏,胡車兒在張繡歸順曹操後,結局如何,歷史沒有記載。依據相關史料分析,他最可能的結局就是以上兩個結局,即公元219年前馬革裹屍和公元219年捲入魏諷謀反事件被誅。
你是如何看待胡車兒的?
-
14 # 有趣的歷史段子
典韋是三國曆史上著名人物,是曹操陣營下一員猛將,也是較為忠心的手下,他的死也是保護曹操所致。
具體怎麼回事呢?當時是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後張繡投降。但曹操做了一件很過分的事情,就是納了張繡的嬸嬸,也就是張濟的遺孀。這讓張繡非常不滿,引發其偷襲曹操。
而這次偷襲也是典韋丟掉性命的一場惡仗。其實不光是曹操的愛將典韋陣亡,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是在這次張繡的偷襲中喪命。
回到原題,殺死典韋的胡車兒結局如何?其實三國演義裡記載胡車兒並沒有殺死典韋,準確的說應該是造成典韋死亡的一個原因吧,因為他只是把典韋的兵器偷走了。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胡車兒。胡車兒是張繡的陣營下的一員猛將,他其實與典韋之死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加的一個段落罷了。當時羅貫中認為典韋太強了,就加了胡車兒偷典韋雙戟的情節。很多朋友會問,既然能偷到典韋的兵器,為何不直接幹掉典韋,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嗎?其實各位讀者想想,三國演義本身就是本小說,如果典韋如此輕易的死了,小說也就不太精彩了。
-
15 # 探謎古小說
按照三國評書的說法,胡車兒在長坂坡被趙雲殺死,是51員被趙雲殺死的有名曹營戰將之一。
曹操征討宛城,宛城守將張繡很知趣地投降了,可曹操大概是不夠盡興,非要霸佔一位人妻,張繡叔叔張濟的遺孀鄒氏。對張繡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等於說他不單是投降而且還甘當兒侄自降一輩。
張繡惱羞成怒,與謀士賈詡密謀兵變。他假意把愛將胡車兒贈送給典韋當隨從,胡車兒驍勇過人,“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曹操和典韋對他都很賞識,竟然沒去想此人會不會是臥底。
京戲《戰宛城》中的胡車兒
結果胡車兒趁典韋酒醉偷走了他應手的雙戟,嚴重削弱了曹操的安全保衛工作。一看胡車兒得手,張繡便趁夜色偷營,四處縱火。
(胡車兒盜戟)
典韋醒來,發現沒了雙戟,只好以腰刀迎戰,即便沒有趁手兵刃還是砍死了二十餘人。最後刀砍缺了口,他居然提起兩名兵士當武器(也不知是己方還是敵方的,反正是很沒人性),又殺死八九人,最終才被張繡亂軍從背後一槍殺死在大營前門。典韋死了半晌亂軍都不敢入內,為曹操逃命贏得了寶貴時間。曹操倉皇逃命,有的評書還說他還錯穿了鄒氏的衣服,總之是狼狽之極。途中,曹操侄子曹安民、兒子曹昂為了救他,都被亂軍殺死。
(典韋以活人當兵器)
可就是這個與曹操有著深仇大恨的張繡,後來居然又再次向曹操投降,關鍵是曹操還接受了。然後呢,張繡和胡車兒就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消失了……
好在我們還有蘇州評話《三國》。
(張國良說蘇州評話)
在張國良先生的蘇州評話《三國》裡,張繡號稱“北地槍王”,其槍法已在趙雲之上,自恃武功高強,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裡。(那會兒曹家還沒稱帝,張繡的態度大概是自己保的是漢室不是曹操。)
長坂坡趙雲闖營之時,恰好張繡前來運糧,一聽有這麼厲害使槍將領,自己要是不會一會,那“槍王”便白叫了。與趙雲交鋒,打頭陣的正是愛將胡車兒。
此時的胡車兒已經接近五十,可依然勇猛非常。
馬前步將是槍王的換帖弟兄,乃是老一輩的名將。年齡雖近五十,但身輕如燕,健步如飛,不輸於年輕小將,是宛城赫赫有名,出類拔萃的一員步將,名叫胡車兒。馬後步將也是久慣沙場、身經百戰的一員猛將,名叫刁麟翔。這胡車兒依然好勇鬥狠,都沒把趙雲放在眼中。
他認為,在宛城,我與張繡的名聲可以相提並論。多年沒有出風頭—下,好多人要以為我年老無能了,尤其是年輕人,對我更不熟悉。為此,我要趁此機會,一顯身子,讓大家看看我胡車兒雄風尚在。他雙手抽出腰間的一對短刀,跳到龍馬前一立,雙手分開,喊一聲:“呔!趙子龍,你與我動手吧!”他手持雙刀在趙雲馬前馬後竄蹦跳躍,一會砍人一會剁馬,一時間趙雲居然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
胡車兒已經一連串三路刀法劈了下來。每路是八十刀,一共劈了二百四十刀。趙雲一看不是事兒,只得用巧勁將其挑死,先吞槍再吐槍。
子龍膽大心細,在眨眼工夫裡轉定念頭,他要在未收槍之前,有意把槍向胡車兒當胸擠命吐出去。這時,胡車兒還沒有想好如何戰勝子龍的方法,只覺得子龍槍上分量還在增加,死命地刺過來,他只好全力抵住。 緊接著子龍把槍迅速往身邊一縮,胡車兒猝不及防,整個身子失去了重心,你趙雲封、逼、提、扭、吐,胡車兒都不怕,被你冷不防來個吞,雙刀鉗個空,頓時人向前一衝,腳步來不及站穩,子龍把槍吞了回去,一瞬間又立即吐了出來,喊道:“你與我去吧!” 胡車兒雙手脫空,腳步踉蹌,朝前一衝,正巧三寸咽喉湊到了趙雲的槍頭之上。只聽得“喀嚓”一聲,三管盡斷,鮮血直流,雙刀脫手,死屍蕩在趙雲的槍尖之上。趙雲一看,心裡想,哈哈:你這傢伙,槍頭又有什麼好吃!最可氣的是曹操看到自家部將死了,居然高興地歡呼。
山上的曹操正好抬頭看到胡車兒被趙雲所挑,這老賊竟會忘形地叫了出來:“哈哈!典韋啊,你的仇終於報了!”當然這就有點誇張了,就算心裡高興也得給張繡點面子吧。
張繡看胡車兒送命不由在心理上落了下風,但大話說了不得不戰,其實按絕對實力他在趙雲之上。他以絕招“百鳥朝鳳”槍迎戰,也就是槍尖抖動變化多端,猶如百鳥啄蟲。按理說趙雲破不了這招,結果只是連蒙帶碰僥倖破了,這還是託了阿斗的福。
隨後,趙雲用自家絕活“蛇盤七探槍”刺死了張繡,因為“蛇”可以吃“鳥”!“北地槍王”從此消失,趙雲一戰封神!
-
16 # 二辻四畫生
胡車兒是張繡手下一員猛將,在《三國志.張繡傳》注引《傅子》記載,“繡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按《三國演義》的說法則是:“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醉酒殺人據說胡車兒和張繡曾在府中喝酒,張繡酒量不如胡車兒,大醉而臥。胡車兒這時還精神抖擻,大快朵頤,起身去撒尿的時候,正好遇到了潛入府中的三名刺客。胡車兒“啪啪”兩巴掌就拍倒了兩人,剩下一人見點子太硬,轉身就跑。胡車兒也不著急,拎著地上一人奔出府門,對著黑暗中的聲響擲出。之後胡車兒就若無其事的繼續回去喝酒。待第二日張繡看到府中一具屍體時大驚,一下就醒了宿醉。胡車兒這時告訴他不用驚恐,門外還有倆呢。張繡就派人去檢視,手下回來說門口沒找到。胡車兒就讓人再往前找找。果然找到了兩具屍體,頭對頭腦漿炸裂。
曹孟德敗師淯水後來曹操在進駐宛城時,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開城投降。曹操見到胡車兒後讚賞其英勇,就賞了黃金給他。張繡聽了這事後,懷疑曹操是在收買他手下,正好這個時候曹操又強納張濟的遺孀鄒氏。張繡深感其辱,於是想殺了曹操洩憤。
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閤中的“曹孟德敗師淯水”中,作者考慮到曹操手下號稱“古之惡來”的典韋太過勇猛,就添加了胡車兒偷去典韋的兵器雙戟的情節,之後就有了典韋的身亡。
韋方醉臥,睡夢中聽得金鼓喊殺之聲,便跳起身來,卻尋不見了雙戟。時敵兵已到轅門,韋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見門首無數軍馬,各挺長槍,搶入寨來。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步軍又到,兩邊槍如葦列。韋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者。“古之惡來”典韋力戰而死,曹操趁機從寨後騎馬出逃。在這段記載中也並沒有寫是胡車兒殺死的典韋。其實胡車兒在這場戰爭中應該是沒有戲份的,因為他收了曹操的黃金。張繡能懷疑曹操收買人心,為何不能懷疑胡車兒被收買人心?
之後在正史中關於胡車兒就沒了記載,胡車兒後來怎麼樣了也無從查詢。按野史所說胡車兒是隨張繡投降曹操,之後在長坂坡上被趙雲紅槍挑死。
-
17 # 我是女版的大哥
首先說典韋何許人也?典韋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臂力過人。《三國志》中記載: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曹操稱典韋為古之惡來(惡來是商紂王時期的大臣,以用力而聞名)
說起典韋之死不得不提“宛城之戰”,說起,197年,曹操揮師南征,第一站便是宛城,宛城由張繡據守。聽聞曹操南下,張繡聽取了謀士賈詡的建議,投降於曹操。曹操這個人比較過分,強行納了張繡的嬸嬸為姬妾,又和張繡的部下胡車兒走的很親密(注意胡車兒出現),這讓張繡感到屈辱和惶恐,於是張繡又向賈詡求助。
賈詡覺得曹操確實過分,於是便替張繡謀劃。第一:建議張繡將自己的部下武裝待命,替換防守,稱曹軍麻痺大意之時,來個措手不及。第二:酒宴由胡車兒將典韋灌醉,偷走典韋雙戟。這樣在激戰過程中典韋沒有兵器,實力減半,重傷而死。
胡車兒對典韋的死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曹操惜才並沒有處置胡車兒。根據三國演義記載在後來的長坂坡大戰中趙雲在長坂坡殺曹操五十四員將領,其中就有胡車兒。
-
18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在《三國演義》之中,描寫了不少奇人,其中胡車兒就是這些奇人中的一個。這位奇人害死了典韋,然而他的結局卻沒人提及。胡車兒還真沒殺了典韋,僅僅是用了些花招偷走了典韋的兵器。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析。
一、胡車兒的所作所為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看不起胡車兒的所作所為,認為他這個人詭計多端,心思極壞,實在是一個小人。其實大家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因為大家是站在典韋的角度看胡車兒。但是如果站在張繡的角度看,那麼胡車兒絕對是一個有勇有謀而且忠心耿耿的人才。
勇體現在是一名驍將,可以日行七百里,負重八百斤;謀體現在胡車兒明白自己打不過典韋,因此主動提出將典韋灌醉然後盜取典韋的雙戟;忠體現在胡車兒忠心耿耿為了主人張繡效力,從無二心。
因此綜上來看,胡車兒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屬下。個人認為,典韋作為曹操的貼身護衛,喝醉了這個事確實是不應當的。
當然了,胡車兒的做法確實是十分惡劣的,但是考慮到各為其主,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胡車兒的結局那麼胡車兒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彷彿在張繡歸順了之後,張繡和胡車兒,一位北地槍王,一位胡人異士頓時都沒有了出場機會。
我認為胡車兒的結局可能是這樣吧。
結局一:胡車兒服飾張繡的兒子,最終被牽連致死。
張繡死後,張繡的兒子張泉繼承了張繡的位置,胡車兒繼續服侍小主人。後來有一個叫做魏諷的人,想要藉助水淹七軍、人心大動的機會進行謀逆,後被揭發,曹丕展開了一場內部大清洗,大大地削弱了忠於漢室一派的力量。張泉也因此被牽連,個人推測胡車兒可能也隨張泉死在了這一場內部大清洗中。
結局二:胡車兒戰死沙場
曹操本人是非常喜歡胡車兒的勇武的,曾經“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這也是張繡後來謀反的原因之一。典韋死後,曹操將胡車兒用作近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很可能讓胡車兒隨軍征戰。可能胡車兒就死在了征戰之中。在野史之中,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斬將七十餘人,其中包括了曹軍大將越兮等人,其中也包括胡車兒,在評書之中,胡車兒赤腳來戰趙雲,因為趙雲的槍法太快,胡車兒便被趙雲刺死。
但是不論如何,作為一名降將,還是一名間接害死了曹操的兒子和大將的降將,胡車兒的日子恐怕都比較難熬吧。
-
19 # 邏輯文史游
在《三國演義》中,由於曹操強納張繡的嬸子引起了張繡的不滿,於是張繡部就在宛城大鬧了一番,曹操的貼身保鏢在醉酒無兵刃的狀態下還是搏殺了不少敵人,這其中偷走典韋雙戟的就是胡車兒。也就是說典韋並非被胡車兒所殺,只是他把其兵器偷走間接導致了典韋的陣亡。
可就算如此,胡車兒在小說中也沒什麼過人表現,書中說其能“負力五百斤”,這樣一來也是個大力士了。有道是“一力降十會”,就算胡車兒沒什麼武力,在不面對弓箭手的情況下拿著兵器亂舞殺傷力也不低吧,但很遺憾,小說中的他除了偷竊了典韋的兵器外再無炸眼表現(當然,偷戟的點子也是胡車兒想的)。在宛城大戰中,羅貫中也沒給胡車兒戰鬥場面,推測他和張繡一起投靠了劉表。後來張繡再降曹操,胡車兒如果還存活的話應該也加入了魏軍,但很可惜,小說裡並沒有交代胡車兒的結局。
如果在《三國志》中,胡車兒還真給人一種潛龍在淵的感覺。《三國志》記載張繡之所以造反除了孝義方面的考慮外,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曹操想拉攏他的部下胡車兒,才導致張繡起了疑心想要造反:
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繡聞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也就是說在張繡處的時候,胡車兒的威望已經很高了,著實是一名軍事方面的人才。當然最終張繡造反胡車兒還是選擇了響應張繡,很遺憾正史中也沒有胡車兒結局的記載。
在《蘇州三國平話》中,胡車兒與張繡一起在長坂坡被趙雲刺死,蘇州平話比羅貫中還褒揚蜀國,自然會更加的拔高蜀將,這點就不多說了。
所以不要糾結他了,如果他著實超級厲害,不會沒有記載的。
-
20 # 魁哥說歷史
胡車兒是董卓手下四大健將中的張濟的部將,“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是西涼軍中的勇士。張濟攻打穰城中流箭身亡後,他的侄兒張繡接管了軍隊,胡車兒於是成了張繡的親信部將。他在宛城之戰中,發揮自己的偷盜特長,夜中潛入曹操大營,從醉酒的典韋身邊偷盜了雙戟。他只是偷盜了典韋的趁手兵器雙戟,並沒有順手斬殺典韋。
那麼胡車兒的結局如何?依據演義,分析如下三個結局。
結局一:胡車兒沒有被曹操秋後算賬,安度晚年。宛城之戰,曹操損失慘重,他不但損失了大量軍隊,還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及大將典韋。這一場大戰,是曹操少有的幾次大失敗。後來,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勸諫下,沒有投降強大的袁紹,而是投資了弱小的曹操。
歷史證明,賈詡的眼光是正確的,張繡在投奔曹操後,不但沒有受到刁難,還被委以重用。曹操連殺害自己長子、侄兒、大將的主謀張繡和軍師賈詡也沒被追究責任,他還會追究只負責行動的胡車兒的責任嗎?所以,曹操不太可能追究胡車兒的責任的。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繡大喜,即同賈詡等赴許都投降。繡見操,拜於階下。操忙扶起,執其手曰:“有小過失,勿記於心。”遂封繡為揚武將軍,封賈詡為執金吾使。結局二:胡車兒戰死沙場。既然曹操沒有追究胡車兒的責任,那他肯定還是繼續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啊。戰場上,刀槍無眼,誰都可能送命,就連曹操也不例外。在張繡投奔曹操後,曹操還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如龐大的官渡之戰,曹操當時兵力很少,僅僅七萬軍隊,還缺少糧草,反觀袁紹,地大物博,數十萬大軍,兵精糧足。
在兩軍對戰中,胡車兒作為衝鋒陷陣的大將,自然要衝在第一線。第一線敢死隊,他們的傷亡率是很大的,胡車兒可能在某一次慘烈的戰爭中,運氣不好,一命嗚呼。戰場上,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胡車兒不可能運氣一直好。
結局三:胡車兒可能被曹操手下部將所害。當年,胡車兒偷盜走典韋的雙戟,導致典韋沒有趁手兵器,才飲恨宛城。如果典韋的雙戟沒有被盜走,他使用雙戟,至少有自保能力,不是張繡的那些蝦兵蟹將能欺辱的。
因此,典韋的同事們對胡車兒的偷盜行為非常不恥,認為他是不地道的。尤其是典韋的好朋友許褚,兩人悻悻相惜,分別為曹操的左右保鏢,常年在曹操身邊負責安保工作,是一對好哥們。典韋的死,胡車兒負很大的責任。典韋的同事們惹不起張繡、賈詡,可是他們能暗中欺負胡車兒啊,暗中使絆子,可能使胡車兒死的不明不白。這些事,只要做的隱秘些,沒有明面上的證據去,也沒人追查。你想,曹操總不至於為了一個剛剛來的降將,無憑無據處罰自己的親信大將吧。
想當年宛城之戰前夕,曹操親自接見胡車兒,想要越級收服這員猛將,卻遭到了背叛。胡車兒不為所動,暗中和張繡勾結,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因此,曹操的親信大將看曹操一個眼神就知道啥意思了,他們不用等曹操吩咐,就可能暗中除掉胡車兒。總結:雖然歷史上沒有胡車兒在宛城之戰的後續記載,他也不是曹操宛城之戰大敗的主謀,卻是關鍵人物。胡車兒作為大將,有可能的結局,也就是上述三個。我們只能從歷史的往事中,分析胡車兒這個小人物的歸宿。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回覆列表
殺死三國最勇猛的將軍留下名字這本身是巨大的榮譽,做地方武裝部長都未必有名字,和十八路諸侯同等待遇已經了不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