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嗔痴歷史觀

    光緒皇帝,是清朝的倒數第二個皇帝,所以很明顯,光緒皇帝也是慈禧的一個傀儡皇帝而已,至於隆裕,原名叫做靜芬,她與光緒之間的關係,我們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了,隆裕既是光緒的正妻皇后,又是光緒的表姐。

    明明隆裕先是光緒的表姐,可是為何最後還會成為光緒的正妻皇后呢?這就是我們研究光緒大婚時撲倒在隆裕身上大哭原因的根本問題所在,我想你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這個答案,那我們就一起走進歷史吧。

    光緒和隆裕的關係

    在研究光緒皇帝的時候,我們永遠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當初為何慈禧會選擇光緒成為皇帝呢?這個問題是比較有意思的,也足以看出慈禧當年的野心。原本慈禧是咸豐的老婆,母憑子貴,在咸豐去世後,讓唯一的兒子同治繼位,於是慈禧以及慈安等人就成為了關鍵人物,後來藉助一場政變,慈禧和慈安把咸豐留下來的輔政大臣給解決了,她們開始垂簾聽政,正式開啟了慈禧控制清王朝的生涯。

    後來同治長大之後,有些叛逆起來,也不太願意聽從慈禧的安排,尤其是因為同治娶老婆一事,鬧得母子兩人關係不和,最後同治一生氣就開始去八大胡同尋花問柳,最終得了難以啟齒的怪病而英年早逝。

    同治去世的時候年僅19歲,尚且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當時的繼承人問題就成了一個比較複雜而棘手的問題了,也就是在這種關鍵時候,慈禧藝高人膽大,選擇了自己妹妹家的兒子光緒成為繼承人。

    光緒的身份十分特殊,他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父親又是咸豐的弟弟,所以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說,光緒和慈禧都是很親的,當時光緒年僅4歲,被慈禧推上皇帝寶座,自己繼續垂簾聽政。

    除了慈禧想親上加親的原因之外,慈禧最看重的就是光緒上位後自己可以繼續掌權,因為光緒年齡尚小,且光緒的父親是一個比較軟弱無能的傢伙,慈禧完全不需要擔心光緒的父親會和自己搶奪權力,所以才這麼有恃無恐。

    也就是光緒成為皇帝之後,得以有更多的機會和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女兒靜芬接觸,靜芬比光緒年長3歲,小時候兩人經常在一起玩耍,靜芬總能讓著光緒,在光緒眼裡,雖然靜芬長得又高又醜,但是靜芬絕對是自己的一個好表姐。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隨著光緒年齡漸長,到了18歲的時候,慈禧該給光緒選擇老婆了,這個時候尷尬的事情就開始逐漸顯現,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時期,靜芬再次走向歷史舞臺。

    光緒為何在大婚時撲在裕隆身上大哭

    按照清朝當時的規矩來看,一旦光緒結婚之後,他就需要正式親政了,一旦光緒親政,慈禧就要還政給光緒,這樣一來慈禧的權力就小了,所以慈禧遲遲不願意為光緒完婚,一直到光緒18歲的時候,慈禧實在沒有辦法,才開始為光緒選老婆。

    慈禧按照清朝的規矩對皇后的人選進行選拔,可是她始終也看不上那些光緒為之眼前一亮的女子,因為在慈禧心中,早就有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合適的人選就是自己弟弟家的女兒靜芬,不管怎麼說,靜芬都是慈禧的侄女,一家人要更加親近一些。

    有了這樣一層關係,就算光緒親政,慈禧也可以透過靜芬來了解控制光緒,這樣一來,實權還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就算光緒娶隆裕,也是有可能會不聽從慈禧安排的,可是比起外人來說,慈禧當然還是選擇相信自己人。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以及慈禧心中對權力的慾望和野心,最終一場關於光緒和靜芬之間的婚禮在紫禁城內熱火朝天張羅起來,就在大婚之前,一場大火來襲,光緒以為慈禧會把婚期延遲,結果慈禧命令工匠連夜加班,最終這場婚禮還是如期而至了。

    婚禮結束後,靜芬正式成為光緒的老婆,史稱隆裕皇后,這個曾經光緒比較喜歡的對自己照顧有加的姐姐,轉眼之間就成為自己的正妻皇后,在洞房花燭夜之時,看著隆裕的臉龐,光緒想起自己悲慘的這些年,最終撲倒在隆裕的腿上大哭起來,並且對隆裕說:“姐姐,我永遠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為難啊”,隆裕聽完這句話之後,也明白光緒的意思了,從此以後,隆裕和光緒雖有夫妻之名,卻沒有夫妻之實。

    後來光緒遇見了充滿生氣、活潑機靈的珍妃,不顧一切愛上珍妃,可是慈禧硬是把珍妃給弄進枯井之中而死去,甚至在慈禧去世之前,光緒也去世了,留下隆裕太后輔佐年幼的溥儀。奈何清朝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根本就蹦躂不了幾天了,隆裕最終眼睜睜看著清朝滅亡。

    結語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故事,隆裕和光緒之間的關係,原本應該是不錯的表兄妹關係,誰曾想因為慈禧的一場政治聯姻,讓兩個人從表兄妹的關係變成夫妻關係,可更加讓人悲傷的是,這種夫妻關係名存實亡,這也是光緒和隆裕之間最大的悲哀,兩個人都成為慈禧權力背後的犧牲品,可悲可嘆!

  • 22 # 劇透歷史

    不過啊,段子雖然好笑,可如果真的發生在某個人的身上,可就只能用悲劇來形容了。而清代的隆裕皇后,無疑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在清末民初的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能見到隆裕的身影。像惠英紅、周卿乃至范冰冰,都曾經演過這一角色。但說實話,這些容貌出眾的女演員飾演隆裕都不能算是本色出演。

    說句有些不好聽的,隆裕本人的長相,真的應了那句“貌醜不至惑君”。

    隆裕本名葉赫那拉·靜芬,按照血緣關係來論,她既是慈禧的親侄女,同時又是光緒帝的表姐。兩人的命運,也是因為慈禧才連在了一起。

    光緒的生父是醇親王奕譞,生母則是慈禧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同治帝死時並沒有留下子嗣,於是慈禧將醇親王奕譞的幼子載湉立過繼給已故的咸豐帝,然後再立載湉為皇帝,這就是光緒。當光緒被接入宮中撫養時,他剛剛4歲。

    選擇光緒作為繼任國君,在當時看並沒有什麼大的爭議,這是因為醇親王奕譞本就是咸豐帝同父異母的兄弟,立他兒子為國君,其實是參照明代武宗駕崩,立堂兄弟嘉靖帝朱厚璁繼位的舊例。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立光緒為帝,慈禧其實也有著她的考量。

    一方面,醇親王奕譞懦弱無剛,在婉貞死時慈禧曾經借題發揮大鬧醇親王府,奕譞竟然一聲不吭,任其辱罵。即使光緒登基,奕譞也不會成為與慈禧爭權的敵人。

    而另一方面,光緒年紀尚幼,且慈禧又是他的親姨母,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容易培養。並且在光緒成年親政之前,慈禧還能以皇帝母親的身份,繼續垂簾聽政掌控實權。

    但是,皇帝畢竟是皇帝,慈禧可以依靠垂簾聽政的名義把持朝政,卻不能無視朝臣對於希望光緒親政的呼籲。尤其是在光緒逐漸成年後,這種對於她戀棧權力的非議,即使是她本人也無法完全彈壓了。

    在早年間,慈禧以光緒還沒有成婚為由,百般推遲還政日期,但既然事不可為,那麼光緒大婚就必須提上日程了。強勢的慈禧,並沒有因為即將歸政光緒而偃旗息鼓,她反而打算透過這次大婚增強自己對光緒的控制。

    她將算盤打在了自己侄女靜芬身上。

    靜芬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年紀比光緒要大3歲,因此在早年間光緒和靜芬兩人極為要好,靜芬在進宮時也經常與自己的這個小表弟一起玩耍,兩人的關係用兩小無猜來形容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惜的是,靜芬雖然是皇親貴胄,但長相上卻絲毫不像是電視劇中的貴族小姐,她駝背、齙牙,還經常哭喪著臉。這種樣貌神色,即使是在歪瓜裂棗頻出的清宮也算是少有了。因此,身為顏控的光緒與靜芬雖然關係親近,卻沒有男女之情。

    但是,在慈禧看來,這又算是什麼事?隆裕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女,以後嫁給了自己的親侄子,也算是親上加親,再加上靜芬本人性格軟糯,循規蹈矩,還有比她更容易控制的兒媳婦麼?

    於是,在慈禧的安排下,隆裕與光緒兩個連五服都沒有出的表姐弟,就被慈禧安排成了夫妻。當然了,雖然早已內定了隆裕做自己兒媳婦,但該走的流程還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規矩,為皇帝選後,經歷過海選之後的秀女們,還要由太后和皇帝親自面見後,經過商議定下人選。當時,除了靜芬外,還有四位秀女參與最終的評選。

    一開始,慈禧為了顯示公平,一邊屢屢暗示,一邊又讓光緒自己去選擇。但沒想到,年少慕艾的光緒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好像沒聽懂慈禧話裡話外的意思,徑直走向了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

    這出乎意料的情況讓慈禧大怒,她猛然喝止了光緒,直接命令他將用來選後的如意交給了被拋在一邊的靜芬,並匆匆將代表妃位的兩個荷包給了剩下同樣被光緒無視的兩個秀女,這兩名妃子就是後來的珍妃和瑾妃。

    到此,這場選後鬧劇才宣告結束。

    痛失兩個美人,又不得不娶自己無感的表姐為後的光緒極為受傷,他原本以為自己即將親政,終於可以不再受慈禧控制,但卻突然發現對於慈禧的意志,他始終無力反抗。

    而面對自己的這位表姐,他同樣感到無比鬱悶。失魂落魄般走完了婚禮全程,來到洞房後,光緒看到了面貌醜陋、舉止毫無貴女氣度的隆裕皇后,他終於忍不住,撲倒在了她身上,放聲嚎啕說:“姐姐,我永遠敬重你”。

    隆裕在聽到光緒的這句話後,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不會和自己同房的,兩人以後最多隻能是相敬如賓的表面夫妻。果然,光緒終其一生也沒有與隆裕圓房。

  • 23 # 豹眼看歷史

    光緒與隆裕是表姐弟的關係,親上加親本是一段好姻緣。

    可光緒僅僅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並不是一個善於韜光養晦的政治家。

    洞房花燭,本該是大喜的日子,卻哭倒在了姐姐的懷中,也就註定了二人的悲劇。

    回答問題之前,先講個諸葛亮娶醜妻的小故事。

    據《襄陽耆舊記》記載:

    (黃承彥)謂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麵,才堪相配。”孔明許焉,卽載送之。

    沔南名士黃承彥,為人豁達開朗,得知諸葛亮要娶妻,就說:“聽聞您要選擇媳婦,我家丫頭很醜,黃頭髮黑麵孔,但才能堪與你匹配。”

    諸葛亮允諾後,黃承彥就把女兒送過去成親了。

    當時的人都以此取樂,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時間一久就成了鄉里的諺語。

    諸葛亮可是大帥哥,娶了醜妻,自然被人津津樂道。

    其實,諸葛亮是賺大了,一方面不僅老丈人是襄陽名士,而且荊州牧劉表是黃氏的姨夫,蔡瑁是黃氏的舅舅,這些關係對於諸葛亮提升自己的聲望很有幫助;另一方面黃氏才能相當,為諸葛亮的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諸葛亮看重才德不以貌取人,這很難得,不愧是政治家的境界。

    再說,男人嘛,有了勢力再討一些漂亮的女人回來也不遲,沒有江山哪來的美人哦,無車無房哪能抱得美人歸?

    光緒也是個大帥哥,但缺乏政治智慧,不明白這個道理,與別人過不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哦。

    青梅竹馬,本該是美滿的政治聯姻

    少年天子

    第十一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第九位皇帝清德宗景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在位期間始終使用“光緒”年號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是清軍入關後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被稱作“光緒帝”。

    其父親是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醇親王奕譞,母親是慈禧皇太后的親妹、葉赫那拉·婉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咸豐與慈禧太后之子、同治帝駕崩,沒有兒子繼承皇位,咸豐也沒有其他兒子,年僅四歲的載湉就被慈禧太后選中,過繼給咸豐,以繼承皇位。

    如此一來,載湉與慈禧太后就成了“母子”關係。本來載湉就是咸豐的侄子和慈禧太后的外甥,這樣就更加親上加親。

    咸豐帝侄子不少,但慈禧選中載湉還是因為其妹妹這層關係,其目的就是為了便於掌控朝政。

    慈禧對載湉視如己出,她對臣屬說:

    載湉“常臥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我日書方紙課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我愛憐惟恐不至”。

    可見,慈禧對待載湉還是很不錯、很上心的。

    光緒十二年(1886年),按照禮制,載湉虛歲十六歲就要大婚,然後親政。

    慈禧不想把權力交出去,雖然答應歸政載湉,但卻遲遲不給載湉完婚,這引起了朝議。

    載湉之父、醇親王奕譞心領神會,提出載湉親政後請求慈禧“訓政”,實質上與垂簾聽政

    沒有本質區別。這事做得讓慈禧放心。

    光緒十三年(1887年),載湉親政。慈禧以“訓政”的方式,繼續控制著朝政。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朝政,慈禧太后就把自己的內侄女、都統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給載湉做皇后。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光緒冊封葉赫那拉氏為皇后,舉行大婚典禮,慈禧歸政。

    光緒與隆裕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

    隆裕比光緒要大三歲,沒有史料明確記載二人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有些說法是二人從小相識而且玩得還不錯。

    這一點,豹眼認為比較可信。

    其一,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兒子,隆裕是慈禧弟弟的女兒,這表親是很近的關係,相互來往很正常。

    第二,光緒四歲成為慈禧的繼子,隆裕當時只有七歲。姐弟一起玩耍,弟弟不會嫌棄姐姐長得醜吧。

    光緒十九歲大婚,隆裕二十二歲。

    光緒晚婚是慈禧不想放棄權力,而隆裕這麼大不嫁人,就有些原因了。

    隆裕長得不咋滴,還是個駝背、齙牙,但醇親王的女兒還是不愁嫁的。之所以遲遲不嫁人,那都是慈禧的老主意,目的就是給光緒準備的。

    既然打算把隆裕嫁給光緒為皇后,就需要從小培養感情。

    第三,八旗子弟沒有漢人那麼多的講究,不存在小孩子男女授受不親的問題。

    因此,光緒與隆裕不僅會認識,而且經常在一起玩,表姐弟是有感情基礎的。但這與將來做夫妻不是一回事。

    不過呢,要說到政治婚姻,這倒是很不錯的一對。可惜的是,光緒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少年任性,一段好婚姻卻被光緒弄砸了。

    光緒大婚後,慈禧太后並沒有打破幼帝一經大婚便要親政的祖宗之法,而是主動搬出皇宮到頤和園去頤養天年。

    這就說明,慈禧還是留給了光緒足夠的面子,只要光緒好自為之,慈禧也不會太難為他。

    但光緒小皇帝太年輕,比起他爹醇親王來,嫩了太多,不懂得收斂,不守政治規矩,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據《光緒帝載湉》記載:

    慈禧指定醇親王奕譞次子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登基為帝時,話音剛落,醇親王奕譞一聲哀嚎,癱倒在地,大哭不止。親貴紛紛伸手相攙,但誰也拉不起來。

    豹眼認為,醇親王絕不是興奮過度所致,而且是驚恐萬分。他清楚這絕不是好事。

    在光緒成年後,重臣朝議光緒大婚之事時,醇親王不失時機地提出慈禧“訓政”的主張,意思也很明確,那就是您老人家繼續說了算,別難為這孩子就行。

    慈禧的妹妹婉貞嫁給醇親王之後,特別受寵愛,很快就生下了長子載瀚,不幸的是兩歲時病死。不久,載湉出生了,醇親王特別寵愛。

    醇親王明白,皇帝是個好差事,但也是高危職業。特別是在慈禧這個狠女人手下,更是凶多吉少。因而,醇親王一直小心伺候著。

    但小小的光緒卻不知道深淺,遠沒有其父那麼老道。

    光緒大婚的過程

    據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記載了一段宮中太監的回憶:

    "西后為德宗選後,在體和殿,召備選之各大臣小女進內,依次排立,與選者五人,首列那拉氏,副都統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皇后)。次為江西巡撫德馨之二女,末列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之二女(即珍妃姊妹)。當時太后上坐,德宗侍立,榮壽固倫公主及福晉命婦立於座後。前設小長桌一,上置鑲玉如意一柄,紅繡花荷包二對,為定選證物(清例,選後中者,以如意予之。選妃中者,以荷包予之)。

    當時西太后一共為光緒準備了五個皇后人選:

    首選就是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次選為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末列為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

    按照程式,長桌上放置玉如意一柄,紅繡花荷包二對,為選定信物。選中皇后,就給予玉如意,選定妃嬪就給予荷包。

    《翁同龢日記》記載:玉如意給了葉赫那拉氏,而荷包給了長敘之女。

    光緒的師傅翁同龢並沒有過多的記述其詳細的過程,但有說法是,光緒直接奔著德馨的女兒就去了,西太后大喊一聲“皇帝”,光緒才很不情願地把玉如意扔給了葉赫那拉氏。

    西太后看到光緒喜歡德馨之女,怕將來影響與葉赫那拉氏的感情,就把荷包給了長敘之女,大一點的封為瑾嬪、小一點的封為珍嬪。後來進封瑾妃、珍妃。

    雖沒有史料記載這個過程,但豹眼認為這事可信。

    私下裡慈禧太后叮囑光緒要選葉赫那拉氏為皇后,但表面上還是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讓光緒自己去選擇。

    光緒這小孩一看到德馨的女兒,就把持不住了,不懂的規矩,那不過就是一個形式,其他人都是來打醬油的。光緒不按套路出牌,慈禧太后能不捉急嗎?

    如果光緒聽招呼,主動選擇葉赫那拉氏為皇后,就可以把喜歡的德馨之女封為嬪妃,這是多好的買賣啊。

    洞房花燭夜,究竟是個啥情況,別人也不方便在旁邊觀看,但太監、宮女們還需要在附近伺候。

    不過呢,一些情況就算看到了也不敢隨便說哦。

    據葉赫那拉氏的後人自述,大婚當晚,光緒皇帝崩潰大哭,對隆裕皇后說:

    姐姐,我永遠尊重你,可是你看,我太為難了!

    這話是不是撲倒在隆裕身上說得,就不清楚了,是不是僅僅哭了一下沒做其他事更不得知。

    看情況不像是急不可耐要做其他事的樣子。

    據太監李長安回憶:

    光緒帶著一群太監,從隆裕皇后住處經過時,便命令太監用力踏地作響而過,而且還常以自己養的哈巴狗往皇后的簾子上大小便為快事。

    這固然是光緒皇帝耍小孩子脾氣,以這種方式發洩情感,但也說明他對隆裕皇后厭惡的程度。

    本來,光緒對隆裕並不會如此厭惡,更可能是對慈禧太后的不滿發洩到隆裕身上。

    葉赫那拉氏的後人也證實:

    隆裕皇后心裡也頗不是滋味,大婚後,光緒皇帝堅持不與隆裕皇后同房。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光緒皇帝都不太看好隆裕皇后,隆裕皇后彎腰駝背,並且不漂亮,不愛讀書,對宮中禮法不甚熟悉,這讓光緒皇帝心生厭倦,

    葉赫那拉氏不僅人長得醜,而且還不愛學習,不遵守宮中的禮法,這讓光緒非常厭倦。

    因此,豹眼認為,沒有史料記載光緒大婚之夜,撲倒在隆裕懷中說了啥,但這事不算離譜。

    作為至親表姐弟,光緒不至於對隆裕多麼憎恨,只是把對慈禧太后的不滿發洩到隆裕身上罷了。

    正如光緒所說,“他太難了”。

    但這也是光緒自己沒有整明白事,缺乏政治智慧,不能韜光養晦所致。

    光緒也不想想,憑啥天上掉餡餅,這麼好的事砸在他的頭上,不就是想讓他聽話,慈禧太后繼續控制朝政嗎?

    老老實實喜歡著老佛爺給你選定的醜皇后,隔三差五去寵幸一下別的嬪妃,把身體養得好好的,等到老佛爺不行了,自己想幹啥事不成呢?

    想想隋煬帝楊廣是如何得到其父皇和母后的寵愛,擠掉太子上位的,光緒混得那麼慘,怨不得別人,都是自己的任性招致的。

    光緒不僅耽誤了自己的一生,還危害了大清帝國,更是危害了中華民族。

  • 24 # GLHZSWZ

    光緒皇帝的母親和隆裕皇后的父親是親姊妹關係。慈禧太后也是他倆的姐姐,所以帝后是姨表姐弟。

    說光緒大婚之時,撲倒在皇后身上哭。這個不可信!因為據史料記載,光緒非常不喜歡這個表姐媳婦,有時候言語不合,光緒帝還會動手打皇后的。長期冷落著皇后,他們之間毫無夫妻的一點溫存與感情。是權力的棋子,被安排在了一起,慈禧太后這樣安排,是完全為了自己的權力。利用自己弟弟的女兒去監視皇帝,達到間接控制,總之為了繼續獨攬大權,當帝國的實際統治者。這純粹是政治婚姻,對他倆來說都是人生的悲劇。

    光緒皇帝一生,真正愛的人是珍妃,珍妃和他姐姐一起被選入宮中,姐姐瑜妃也不受寵幸,孤老宮院。珍妃和光緒帝曾經度過短暫的一段甜蜜幸福的時光,由於種種原因被打入冷宮,與皇上分離,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被慈禧太后命太監將其投入井中。從此世間已經沒有光緒帝所愛的了。隆裕皇后始終未得過榮寵!

  • 25 # 澳古說歷史

    光緒和隆裕存在著二種不同的關係。

    其一、夫妻關係。光緒十四年(1888年)隆裕被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成婚,次年被立為皇后。

    其二、表姐弟關係。隆裕父親葉赫那拉·桂祥是光緒母親葉赫那拉·婉貞的弟弟,故而光緒和隆裕是表親關係。而光緒出生於1871年,隆裕出生於1868年,隆裕比光緒要大3歲,故而隆裕是光緒的表姐。

    清代的帝后婚姻,多數時候都在沿襲著在現代人看來很是落後的婚俗,這就是近親結婚。比如順治第一任皇后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就是順治生母孝莊太后親侄女;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就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親侄女。故而,光緒娶自己的表姐隆裕,這並不奇怪。

    至於皇帝為何要娶自己的表姐妹為後,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拔高、穩固自己母族的地位。清代歷代皇帝即位,都會厚待自己生母的家族,如康熙即位後,就十分優待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家族,不但將其旗籍從漢軍鑲黃旗拔高到滿洲鑲黃旗,還大肆給予孝康章皇后兄弟、子侄高官厚祿,如孝康章皇后之兄佟國綱官至鑲黃旗漢軍都統、孝康章皇后幼弟官至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

    據《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帝隆裕》所說,光緒與隆裕洞房花燭時,光緒一下子就撲倒隆裕的懷裡,嚎啕大哭,向隆裕敘說著自己婚姻的不辛,及在位期間種種的委屈。

    身為一國之君,光緒為何會突然如此有失體統,在自己的皇后懷裡嚎啕大哭,並說著一些失儀的話呢?

    原因其實不難想到。

    光緒名為一國之君,實則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朝中任何事情,哪怕就是置換自己身邊的太監這樣的小事,光緒都做不了主,一切都只能聽慈禧的。“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凡遇召見引見,皇太后升座訓政”,這就是光緒的苦逼皇帝生涯。

    身為皇帝,本應是天下至尊,是一言九鼎,不管自己說什麼,做什麼,天下所有人都得聽自己的。可是光緒這個皇帝卻是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屈居於慈禧之下,任由她擺佈,是毫無皇帝尊嚴可言。

    更為離譜的是,此時光緒連選擇誰作為自己的妻子的資格都沒有,明明喜歡珍妃,卻不能立她為後,因為慈禧早已為他內定好皇后的人選,這就是慈禧的侄女隆裕。

    光緒沒有能力反抗,也不敢反抗,即使是心有所屬,他也只能是將玉如意(清代選後規矩,玉如意給誰,誰就是皇后)交給隆裕。此時,縱容光緒是萬般不情願,他也只能是屈服,誰叫他是傀儡皇帝呢!身不由己啊!

    可是,光緒畢竟是個人,他不是木偶,只要是人,就會有感情,就會有情緒。光緒終究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十五年的壓抑和委屈,在這場婚姻之下徹底爆發了,光緒終於是崩潰了!

    於是,這才有了光緒撲在隆裕懷裡哭的場景。

    壓抑的太久的光緒,他太需要發洩,太需要找一個人傾訴了!平時身為帝王,他不可以隨意宣洩自己的情緒,更不可以肆意哭泣,這樣會讓慈禧不喜,會讓慈禧覺得他毫無君王威儀,繼而責罵於他。光緒雖恨慈禧,但是十餘年的壓制,早已讓光緒對慈禧產生了很深的恐懼之心,他懼怕慈禧,因此他是什麼都不敢走,只能是死死壓制住自己的情緒,做一個面目表情的傀儡皇帝。

    但是,光緒始終是人,縱容他千般壓制,也終有一天會徹底爆發出來。對於光緒來說,與隆裕的婚禮就成為了其情緒爆發的導火索,連婚姻都無法做主的光緒,終於還是爆發了,他撲向自己的妻子隆裕,向她敘說著自己的種種委屈,以此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找到一絲安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生活上極度“摳”的人,是不是應該去學習“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