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輕擷棠梨

    劉備,字玄德,漢族,涿郡人,《三國演義》中他總說自己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不過這個身份雖然看似光鮮,但卻是水分十足。畢竟中山靖王子嗣很多,傳到劉備這一輩,已經是很疏遠的血脈關係了。

    劉備最初是靠賣草鞋為生的,但是為何最後會成功建立蜀國,成為一方的霸主呢?

    首先,因為劉備自身的個人魅力,如果他沒有自己的魅力,怎能讓張飛散盡家財輔助他成大事?怎麼能讓關羽一心輔佐他,不離不棄?日後怎麼可能拉攏到眾多大將為他鞠躬盡瘁。所以,他雖然出身可能不如曹操,孫權,但是論個人魅力,他還是有出彩的地方的。

    其次,劉備能知人善任,善於拉攏人心。從謀士徐庶那裡得知諸葛亮是個有識之士,便一心拉攏,為請諸葛亮出山,不惜三顧茅廬。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下了劉阿斗以後,劉備怒摔阿斗,言:“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劉備真情流露,既成功表達出了自己的愛才之心,又成功的收買了人心,此舉不僅拉攏了趙雲,無形中也讓其他兄弟產生了“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的感情。

    最後,劉備的成功得益於他對理想的堅持。諸葛亮沒出山以前,他總是失敗。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放棄。總體來說,雖然劉備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度過了很大一段時光,但是他仍然堅持理想,努力的去完成自己“匡扶漢室”的大業。他堅韌不拔的精神也是他得以成功建立蜀國的一個主要因素。

  • 22 # 典籍欣賞

    劉備是《三國演義》裡最會演戲的男人,說劉備是三國的演技派一點兒也不為過。儘管曹操、司馬懿都很會演戲,但和劉備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樹立正統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義來收買人心;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聲情並茂、潸然淚下,以柔弱博得同情和信任;

    劉備演戲的高超之處在於掩藏鋒芒,示人愚鈍,於聰明處裝傻,給對手以安全感。

    以上三條,除了劉備劉玄德之外,試問三國男人誰能做到?

    《三國演義》裡劉備演戲的場面太多太多了。比如:為收買趙雲而摔阿斗,為了讓諸葛亮安心輔佐劉禪而說“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為了瞞過曹操而掩藏鋒芒、栽花種草,為了奪取徐州而與劉表稱兄道弟……這一路數下來,真是太多了。下面,我們就撿劉備人生中比較重大的三次轉折點來分析劉備如何表演,感受一下這位演技派高手的高超演技。

    劉備人生第一大轉折點:魚入大海、鳥上青天

    劉備曾對關羽說:“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宵,不受籠網之羈絆也!”說的是劉備離開許都,掙脫曹操的束縛,有驚無險地脫離了虎口。那劉備是如何脫離曹操束縛的呢?不靠別的,靠演戲。

    劉備在下邳投了曹操,處決呂布後跟隨曹操一起回許都。在許都期間,劉備和董承等人預謀誅殺曹操。為了不讓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劉備“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劉備種菜的這一招沒能夠騙過曹操。曹操為了進一步試探,請劉備去喝“青梅酒”,酒桌上,曹操說出了那句驚天劈地的話:“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想要透過這句話來試探劉備,進一步確定劉備有沒有野心。結果,劉備的表演成功打消了曹操的疑慮。劉備因為曹操看穿了自己的心跡,筷子都嚇掉了。他一定覺得這下完蛋了。這時恰好響起了雷聲,劉備借雷說事,輕描淡寫且不乏幽默和自嘲地說了句:“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這時候的曹操,已經沒有了顧慮,他相信了劉備的話,所以大笑說:“丈夫亦畏雷乎?”劉備於是借題發揮說道:“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一個害怕雷聲的男人,有何前途?曹操因此不疑劉備。還是郭嘉、程昱等旁人看得清楚,說曹操放走劉備是“放龍入海、放虎歸山”,把劉備比喻成龍、虎,可惜曹操終被劉備表演所迷惑,說了句“我有朱靈、路昭二人在彼,料玄德未必敢變心。”

    為什麼要把“煮酒論英雄”這一節當作是劉備人生的轉折點?因為,透過曹操的口,劉備從此聲名遠播。劉備還和董承等結盟,“皇叔”的頭銜得到了漢獻帝的認可,用行動確立了正統的地位。從此,劉備正式與曹操對立。所以,這是劉備人生的第一大轉折點。

    劉備人生第二大轉折點:奪取西蜀、奠定版圖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主要包括荊州大部、益州、漢中等地,征服孟獲後還包括南蠻(雲南、貴州的一部分),但蜀國的根基乃是益州,都城成都即屬益州。益州原屬於劉璋,劉備取益州,表演成分極重。劉備的目的就是奪取益州,但他讓自己的這一行為合情合理。所以他從始至終都在表演,透過表演,這種奪人地盤的行為竟然成了“仁慈寬厚”的做法。且看他是怎麼做的。

    奪取益州,張松獻圖是關鍵一步。張松本來要把地圖獻給曹操,可惜曹操怠慢了張松。這個訊息一定被劉備的“細作”探得,所以劉備很準確地知道張松的行程,才會派趙雲來迎接。

    在酒宴上,劉備故意不提西川之事。張松用言語試探,結果劉備與諸葛亮龐統一起上演了一出雙簧戲,一步一步賺取張松的信任與同情。且看《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對話:

    松以言挑之曰:“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

    孔明答曰:“荊州乃暫借東吳的,每每使人討取。今我主因是東吳女婿,故權且在此安身。”

    松曰:“東吳據六郡八十一州,民富國強,猶且不知足耶?”

    龐統曰:“吾主漢朝皇叔,反不能佔據州郡;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佔地土,惟智者不平焉。”

    玄德曰:“二公休言。吾有何德,敢多望乎?”

    松曰:“不然。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四海。休道佔據州郡,便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

    透過劉備等人的表演,張松已經確定了獻圖的物件。

    張松要走,劉備設宴送行。此時劉備仍舊沒有得到地圖,所以他故伎重演。一番煽情道別之後,又是“潸然淚下”。這淚一流,張松徹底被征服了。他建議劉備取西川。劉備說劉璋是我宗親,不忍奪取。張松說劉璋太懦弱了,守不住,益州早晚要被人奪走,你不取,便宜了別人;還說了一番益州的重要性。這些劉備當然知道,可問題是怎麼取呢?此時劉備終於說出了早就想說的那句話:“雖欲取之,用何良策?”此話一出,劉備的真實意圖便顯露無疑。此時張松已經被劉備征服。不但獻了地圖,還把法正、孟達拉作內應,讓劉備輕輕鬆鬆就進入西川繼而佔為己有。

    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話是有道理的。劉備進入西川后,劉璋手下多人勸劉璋殺掉劉備。可惜劉璋早已被劉備的演技迷惑,反把忠良作不仁。劉備幹強盜之事,卻要立“仁義”之名,就像俗語說的:當了妓女,還要樹牌坊。

    劉璋的帳前從事官王累在劉備入川前曾進諫說:“張魯犯界,乃癬疥之疾;劉備入川,乃心腹之大患。況劉備世之梟雄,先事曹操,便思謀害;後從孫權,便奪荊州。心術如此,安可同處乎?”王累把劉備看得很透徹。怎奈劉璋不納其言。

    劉璋之所以對劉備如此放心,一、他認定劉備和他是同宗,不忍加害。二、他認為劉備是仁慈寬厚的君子。劉璋忘記了徐州的劉表也是劉備的同宗,但結果怎麼樣呢?

    劉備要取益州,但他顧慮的是別人說他“奪同宗之地”,所以他遲遲不作決定,也不明說,只是“獨坐沉吟”。龐統這種聰明人當然知道劉備的顧慮。於是說了一堆大道理,把奪人城池的行為說成是“湯武之道”。劉備這才“恍然大悟”。

    劉備兵不血刃,得了重鎮涪關,非常興奮,搞了個慶功宴。酒桌上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為樂乎?”

    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

    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

    劉備入川,名義是保護劉璋,實際是要奪西川。不然,何至於樂呢?劉備的酒後之言,和曹操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何區別?

    劉備人生第三大轉折點:問鼎神州、稱王稱帝

    在前幾篇裡我們就分析過,劉備的人生目標是當皇帝。所以,在他有了穩固的地盤、建立起“根據地”後,稱帝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稱帝的事情當然不能由他自己提出來。諸葛亮很識趣地當了發起人。諸葛亮說:

    “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事不宜遲,請便擇吉。”

    劉備進行了一番表演:

    表情:大驚。

    理由:“劉備雖然漢室宗親,乃臣子也;若為此事,是反漢矣。”

    諸葛亮再勸。

    劉備堅決不從。

    諸葛亮降低標準,尊玄德為“漢中王”。

    劉備終於“勉強答應”。

    劉備的目標是當皇帝,為什麼願意自稱“漢中王”而不直接稱帝呢?這是有原因的。古話說“槍打出頭鳥”。這時候稱帝的時機還不到。劉備的“國策”是“聯合孫權,抗拒曹操”,如果這時候貿然稱帝,必然被曹操抓住把柄,孫權也不會同意。倘若孫曹聯合,劉備危矣。劉備、諸葛亮都對當下局勢瞭如指掌。所以,諸葛亮提議——劉備反對——諸葛亮降低要求——劉備同意,一來一往,目的達成了,聲名遠播了,正所謂“名利雙收”。

    曹丕稱帝,劉備表現出的是憂慮。他憂慮什麼呢?《三國演義》上沒有說,但孔明說了,孔明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不能從劉備嘴裡說出,只能由諸葛亮等人說。所以劉備只是憂慮——為何憂慮?我本來是不想當皇帝的,但是為天下蒼生計,我還從了吧!——這是劉備的潛臺詞。為了更加充分地表現出劉備當皇帝是“被迫無奈”,諸葛亮與百官還玩了一手,把整個嚴肅的稱帝儀式徹徹底底搞成了皆大歡喜的“喜劇”。

    有人會說,這是諸葛亮的“計謀”。我覺得持這種觀點的人太天真了。三國社會等級森嚴,諸葛亮作為一個大臣,如果沒有得到劉備的授權或者暗示,他能這麼做麼?他敢這麼做麼?

    在表演水平上,曹丕差劉備太遠了。

    曹丕逼獻帝退位。獻帝沒辦法,只得寫份詔書,“傳位”於曹丕。曹丕讀了詔書,樂得屁顛屁顛就要坐龍椅。還是司馬懿提醒了他。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提議說:“不可。雖然詔璽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謙辭,以絕天下之謗。” 看吧,還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演技高。

    從劉備善於表演我們能夠得到以下啟示:

    1、虛偽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是誠實。正所謂:假到真,虛偽到誠實。

    多少年來,很多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劉備是個誠實的人。其實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最虛偽的人。因為劉備已經達到了虛偽的最高境界,所以,人們都覺得他是個誠實的人。所以,我們要不就誠實做人,要不就虛偽到最高境界。

    2、在掌握了充分主動權的時候。自己想要做的,讓別人幫你去做。自己想要說的,讓別人幫你去說。

    劉備要取徐州,他從來不說,而是劉表甘心情願把徐州讓出來。劉備想要當皇帝,他從來不說“我想當皇帝”,而是底下的人說“老大我們請你當我們的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不就是這樣嗎?

  • 23 # 醉美木瀆

    實際上魏蜀吳三國的創始人曹操,劉備和孫策,孫權兄弟的出身在當時其實都是有些問題的,沒有一個是所謂的“累世公卿”,“世家大族”。遠沒有袁氏兄弟“四世三公”,楊修家“四世太尉”光鮮亮麗。

    曹操被袁紹罵作“贅閹遺醜”,東吳孫家出身軍吏兵頭子一個,劉備和他們相比好在是宗室子弟,出身清白,壞在是家庭經濟條件不行,但是好在劉備是一個非常會抬高自己身份,給自己編織關係網的人。

    劉備因為父親死的早,家庭條件確實不好,畢竟是宗室後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比不上那些封王封侯的近枝宗室,還淪落到了以販履織蓆為業的地步。但是劉備得到同宗長輩的欣賞和資助,一樣可以遠遊求學,拜在當時大儒盧植的門下,這對於真正的平民百姓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盧植可不是一般人,不僅是當時的經學大師,還是漢末著名將領,與皇甫嵩、朱儁一起,被稱為“漢末三將”,可以說是一位能文能武,聞名遐邇的漢末大佬級人物,當了他的弟子,就像現在拿到了世界頂級名校的文憑一樣,絕對是可以為未來事業加分的。並且同學的“圈子”也是很牛逼的,劉備的同學就有後來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之後有一段時間,劉備混的不好,還到老同學公孫瓚那呆過一陣。

    而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

    不過實在的說,劉備並不是一個好學生,喜歡鬥雞走狗,漂亮衣服,喜歡參加各種交際活動,結交各路豪傑,就是不太喜歡讀書,屬於在名牌大學混文憑的那一類人。從這點上看,劉備和他的祖宗太祖高皇帝劉邦還是很像的,可能在封建時代,真正搞政治搞的好的,大都是不喜歡刻苦讀書的。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在“三國志”裡明確記載了劉備的性格特徵: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翻譯過來就是人狠話不多,善於抬高別人身份,容易獲得別人好感,同時喜怒不形於色。特別是“喜怒不形於色”這幾個字,能用這幾個字形容的人,在歷史上一般都是狠人,這些人藏得深,有涵養,也可以理解為現在很多人追求的“貴族範”。

    所以,起兵之前的劉備並不是很多人想象中,和母親一起賣草鞋,艱難度日,老實巴交的遠支宗室,按照現在的標準,劉備是一個出身名門,相貌堂堂,身邊有一群“粉絲”並且擁有名校文憑的“高富帥”,當然在“富”的方面差一點。但是很快,財富上的缺失被人幫著解決了,劉備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天使投資人”中山大商人,“三國志”裡記載的很簡略,只提到了其中的兩位的名字張世平、蘇雙,劉備用他們給的錢招兵買馬,逐漸走上了歷史舞臺。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後來,不管是在徐州,荊州還是益州,劉備總能很快的融入到當地的高層社交圈,並且取得大家信任。在徐州,徐州牧陶謙死前就說:“除了劉備,沒有人能管得了徐州”,在荊州劉表死後,劉備先是打著劉表兒子劉琦的名號統治荊州四郡,劉琦死後,荊州的世家大族,公推劉備為荊州牧,到了益州,劉備在背信棄義擊敗劉璋後,也能很快團結劉璋父子原先的統治班子,穩定益州形勢。

    小編看過一句話叫“薄情不過大耳賊”,指的就是劉備,對於兄弟和臣子,劉備是頗為仁義的,但對於夫妻之倫,劉備還是有缺失的,這點也和祖宗劉邦很像,經常仗打的急了就把老婆孩子丟了,劉備娶妻實用心理很強,首先看老婆家世財富對自己有沒有幫助,夫妻之情做得決絕,所謂“多情總被無情傷”這可能也是劉備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劉備剛起兵的時候,關羽,張飛就來投奔,剛開始兩人為劉備“禦侮”,這個“禦侮”小編看來就是打手,結果三個人逐漸成為了莫逆之交,後來諸葛亮遇到劉備,雖然在年齡上諸葛亮比劉備小得多,但是感情也相處的非常好,特別是劉備起兵早期就跟隨他的人,他們跟隨劉備的時間都很長,而且大多忠心耿耿,例如孫乾、簡雍等。更不要說,掛印封金,千里尋主的“關二爺”了。這種君臣之義在漢末各路諸侯之中是很難看得到的,所以在馭人之術上,劉備還是很有一套的。

    娶妻是有效改變一個人出身,財富以及社會地位的機會,劉備娶妻就是首重實用。當然劉備一生有不少女人,但是史料可查的只有四位。她們分別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和吳夫人。

    甘夫人是當地有名的大美女,但是劉備一旦有事就把這個老婆和孩子扔了不管,自己逃命,這個甘夫人在劉備打徐州的時候被丟過一次,在曹操打荊州的時候又被丟了一次。後來娶了糜夫人,糜夫人的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劉備不光得了個老婆,還從糜夫人兄長那裡得到大量的童僕,金錢,靠著糜家的資助劉備才解決了燃眉之急。

    劉備的第三個夫人就比較出名了,就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這是一樁典型的政治婚姻,劉備後來入川把老婆扔在荊州讓趙雲看著,孫尚香跑回東吳,兩人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了。在稱漢中王之後,劉備又娶了寡婦吳氏為妻,並立為王后,一方面吳氏的兄長是重要將領,另一方面,吳氏是有名的大富大貴之相,劉備娶吳氏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不過吳氏的結局還算是好的,畢竟劉備有了自己穩固的根據地了,再也不會把吳氏扔了不管了。

    劉備的能力是得到漢末各路諸侯承認的,特別是曹操甚至於把劉備和自己放在同一檔次,認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但是劉備從來不甘心屈居人下,雖然四處碰壁,被操丞相攆著屁股跑,總是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和創業熱情,最後終於成功,小編感覺劉備的生平甚至可以被當做成功學的經典案例來用。

    曹操對劉備是很看重的,不光是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的口頭表揚,曹操曾經很努力地想把劉備留在自己的陣營裡讓他為自己效力,不管是封劉備為宜城亭侯,後來又分別加封豫州牧,左將軍。不像“三國演義”裡演繹的那樣,劉備與曹操勢同水火,反而兩人關係親密,甚至於也到了出則同輿,坐則同席的地步,按照曹操對劉備的封賞,劉備的地位可以說是曹操集團的二號人物,可是劉備顯然是不領情,反而參與到了“衣帶詔”之中,原因應該和所謂的“漢賊不兩立”沒什麼關係,因為此時曹操和漢獻帝關係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

    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歲建安元年也。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很多人把董承事件當作是漢獻帝與曹操關係惡化的一個標誌,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對。呂思勉先生在《三國史話》中就對衣帶詔的真實性表示了懷疑。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很多人會誤解為漢獻帝下密詔給董承,實則不然,因為“辭”是宣稱的意思(《資治通鑑》改為“稱受”,意思更明確)。這就是說董承自己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的密詔,實際不可信。

    因此,在小編看來,劉備參與衣帶詔,更多的帶有乘亂,取曹操而代之的想法,只是事情敗露,劉備偷雞不成,但是好在沒有“蝕把米”,事件並沒有牽扯到劉備,後來劉備到了徐州後,還是反叛了,曹操聽說劉備反叛極其重視,親自帶兵擊敗劉備,劉備就投到了袁紹門下,袁紹又被曹操擊敗,劉備無法只能投到劉表麾下,劉表死後,荊州又被曹操佔了,劉備又馬上和孫權聯合上了,都說呂布是三姓家奴,按照這個標準劉備數不清是幾個姓了。

    劉備簡直可以被稱為“反曹鬥士”了,雖然一直再失敗,但從來沒放棄,既然曹公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就沒讓曹操失望,直到後來的漢中之戰,劉備一路被曹操從北方攆到了南方,又從東南攆到了西南,終於在漢中之戰,劉備擊敗曹操,揚眉吐氣了一把。最後終於熬死了一生之敵曹操,並且在漢獻帝禪位曹丕後登基稱帝,不知道劉備在登基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不是曹操。

  • 24 # 蜀劍

    一:吹牛撒謊

      吹牛撒謊的人一直被人討厭。可劉備不一樣,劉備所處的年代和時局不一樣。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招兵買馬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縣尉。可此等小官,誰又看得起呢?所以,劉備要想在亂世之中被看得起,能一舉成名,除去他的才能之外,那就是自己的姓了。在那個年代,家裡的老人時常會用自己是某某人後代來鼓勵自己家的孩子,讓他們發憤圖強。所以劉備也是一樣的,因此他的中山靖王的身份終於派上了用場。在古代,皇家正統是每一個想得天下的人最想利用的。因此劉備這樣一講,他的身份頓時變得高大上。走到哪裡都受歡迎,雖然顛肺流離,投奔過多個諸侯,但這樣的經歷也讓劉備積攢了人脈。為他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所以說,劉備在特定的情況下,透過吹牛撒謊為自己積攢了其他人無法積攢的人脈。

      二:示弱

      中國有句古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一個勢力最弱的劉備,縱然個人能力再強,也不能隨便的表露。因此,不管到了哪裡,劉備總是在示弱,不停的示弱。那些自以為是的諸侯面對劉備的示弱也很受用。所以劉備才有了一步步變強的機會。這種示弱可不是隨便哪個人能給的,而是劉備自己堅定的信念。一個本身很強大的人,要學會示弱,要在別人面前低頭,這對他來講,是一件多麼苦的事。但,一個本身非常強大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他必定成功。

      三:三顧茅廬

      在這裡,我所說的三顧茅廬不是簡單的只是諸葛亮,而是劉備的禮賢下士。寬仁、忠厚、慈善、好施等,這都是一個人優良的品質,假如一個城府極深的人,將這些優良的品質,用在籠絡人心這方面。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劉備一直非常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正是他的這些道德修養,才讓他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文臣武將。

      四:堅韌不拔

      一個人,真的可以忍受喪家之犬之痛嗎?能忍受的人很少,可劉備就是一個。起初的劉備,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受節制、受排擠、殺身之禍,這些人們都很難接受和克服的事情,可他劉備忍了。因為他心中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宏圖霸業。堅韌不拔的劉備,儼然成為了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人。

      五:眼光、識人、用人

      這一點,是每一個成功人士都必須具備的。不管你做什麼,都要有眼光,有識人、用人的本事。否則,即便你自己的能力再強,也無濟於事。

      劉備最終能夠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還有其他原因,以上五點只是劉備比其他人做的更好的地方。

  • 25 # 春秋奮羽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這個問題讓我來!

    漢朝末年,群雄割據,各霸一方。最後只有三人脫穎而出,曹操、孫權、劉備。當時其他勢力比較大的將軍都因為自己的缺點被淘汰了。一開始在北方袁紹地盤最大,勢力最強但他剛復自用,勇有餘而無智,最終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張角等人也是類似的。而看一下這最後稱帝的三人,只有劉備出身草根,其他兩位都是官臣之子,稱帝當然也比較容易。

    曹操是新興的勢力,進京挾天子,佔到了先機,佔到了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曹操透過暗度陳倉打敗袁紹之後,最大勢力沒了,自然曹操就成了當時最強的那一個。

    孫權佔著東南,坐位長江以南。經歷孫堅、孫策父兄的奮鬥得到了江東統一。魯肅、周瑜、甘寧等人才輩出,以不變應萬變。

    而劉備的起點最低。大家都知道他是賣草鞋出身,沒有可依靠的人。在一開始他的勢力誰都比不過,只能在別人帳下幹活。

    那麼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一、劉備善於隱忍

    劉備只是賣草鞋出身,但透過低調做人,謙虛行事,被盧植賞識,成為了他的徒弟,隨他做戰幾年,董卓就進京挾天子,天下變得更亂了。當時劉備有幸救了一次董卓,成為了一個縣令,他知道自己的成就不止這樣,但還是本分地當了自己的官,董卓被殺,他也就辭掉了這個職位。

    劉備還曾在曹操帳下效過力,曹操試探過他是否野心勃勃,但劉備透過自己的隱忍瞞過了他,否則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善於隱忍,所以他的人緣自然也會很好,所以有了桃園三結義等等故事。

    二、劉備善於籠絡人心

    在一開始,本來他是自己一個人,但經過桃園相會,他有了關羽張飛兩位兄弟,這兩位不僅武功高明並且胸懷大志,他們從生到死一直為劉備效力。在這之後,劉備又透過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把趙雲,黃忠,馬超收到了自己帳下。還有其他將領和謀士。

    除此之外,每次戰鬥或者大事件他都會先考慮百姓,這個很關鍵,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大部分百姓都會支援他,這些都為西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三、思賢若渴,任人善用

    劉備他自己雖然武藝平平,其他方面也很平凡,但他有夢想,他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他需要團體的力量。對才子他會異常珍惜。

    一些人向劉備舉薦了臥龍諸葛亮,說得此人便可得天下。於是他誠心邀他共建大業,和關張一起三顧茅廬,一次兩次沒事,但這已經是第三次,從語氣看也很誠懇。於是臥龍見此狀況,真的是非常感動,諸葛亮和劉備一起計劃好了復興漢室的戰略,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隨後和他一起出山了。為了幫他完成霸業,諸葛亮可以說是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關羽在劉備和親眷分離時,一直守著幾位夫人和其他人,在各種危險中勇敢戰鬥,保住了劉家子孫。

    趙雲也是他用自己的誠心誠意收入帳下的。趙雲也為了蜀國忠心耿耿奮鬥了一生,並且很聽軍事和劉備的話,為了劉備的兒子他不顧十萬曹軍,把他救了。在演義中,他單騎與十萬曹軍迂迴了一天,可謂是忠勇之士。

    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劉備帳下之人,因為被他強大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基本沒有叛變的,和吳國、魏國比起來非常少。劉備瀕死之前曾告訴諸葛亮,:大家雖然說馬謖很強,很全面,但只是徒有虛名,不要在大事上用他。而後來的戰役證明了劉備的這個能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街亭之戰,諸葛亮後悔忘記了劉備的勸誡。

    以上幾點就是劉備的過人之處,這些優點讓他與其他兩位鼎立了一段時間。劉備重義氣大家都不否認,但成也義氣,敗也義氣。最後因為義氣用事,逝世於白帝城。但他的這些優點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淨。喜歡就點個關注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奢侈的生活能奢侈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