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桃子娛樂影視資訊
-
22 # O努力不平凡O
慶餘年,真的好看。看之前,很多人,包括直播間都在說他怎麼怎麼好,但因為不怎麼喜歡主演,就覺得肯定沒意思,前幾天沒得看了,無聊的,正好電視在播,就看了看,一發不收拾。而且基本沒快進,非常不錯,看電視,十部劇,最少九部在快進,所以這劇真不錯。
-
23 # 好奇影視圈
有沒有類似《大明王朝1566》和《琅琊榜》那樣有智商的古裝朝堂爭鬥劇?
1.《貞觀之治》豆瓣評分:9.2《貞觀之治》是根據《唐書》、反映唐太宗貞觀之治編劇的歷史劇,由馬躍,金士傑,馬少驊,馬精武,苗圃等人主演。本劇講述了公元620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東征洛陽。李世民一舉擊敗了大唐的兩個最有實力的敵人,功勞傳遍了天下。李世民勢力的急劇擴張引起了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掌握了朝政大權。李世民登基後,為了推行新政,開始清除自己治國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礙。開始了歷時二十餘年被後人稱為“貞觀之治”的時代。尊重歷史,嚴守主題,力求真實,《貞觀之治》可以說是一本歷史正劇的教科書。
2.《康熙王朝》豆瓣評分:9.1《康熙王朝》是由導演陳家林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蘭村、胡天鴿等主演。本劇講述了清朝順治十八年,天花在皇宮蔓延,順治帝的董愛妃因此一命嗚呼,順治因痛不欲生而決意出家。此時,清帝國充滿了內隱外憂。危急之際,孝莊太后當機立斷,將得了天花初愈的年僅八歲的皇子玄燁力推為皇室繼承人,康熙皇帝登基了。康熙即位以後,手握兵權的鰲拜以權相逼,孝莊太后為了大局也只好暫時放權讓鰲拜親政。鰲拜的野心並不止親政,他最終目標是圖謀改朝換代,少年康熙機智過人,先以終日和一班少年嬉戲放鬆鰲拜警惕,隨後邀約鰲拜進宮而乘機將其軟禁,終於為大清除了一大隱患,保住了江山。隨後,康熙更是勵精圖治,向隱憂以久的三藩開刀,開始一段除亂安內的康熙之治!這是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3.《漢武大帝》豆瓣評分:9.1《漢武大帝》是由胡玫執導,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漢景帝在平定了七國之亂後,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景帝去世後,年少的漢武帝劉徹在其有心計的母后王氏的精心策劃和拉攏眾人下被推上皇 位。漢武帝一登基就展現出與以往君王不同的氣魄和才智,廣開言路,尋覓賢臣,實行改革。在文景之治奠定的基礎下,漢武帝不斷拓展著西漢的基業,在挫折和困難中展現著不斷成長的帝王氣魄,並且在皇后衛子夫之弟衛青的幫助下對匈奴數十年討伐趕出中原,一掃以往的民族恥辱。在劉徹的鐵腕統治下,西漢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4.《雍正王朝》豆瓣評分:9.1《雍正王朝》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講述了康熙駕崩,四阿哥胤禎繼位 。胤禛雖然並不是朝野所看好的皇位人選,卻是康熙親自選擇的雍正皇帝。雍正當政後出現的山西諾敏案、科場舞弊案中,雍正殺了一批牽扯進去的朝廷中樞重臣。西北用兵、數省天災,急需軍費和賑災,抄貪官汙吏的家財,解決急需。而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該劇於1999年1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後廣受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
5《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豆瓣評分:8.1《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是由張永新執導,吳秀波、李晨、劉濤、於和偉、張鈞甯、唐藝昕等主演的歷史題材劇。本劇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一代梟雄曹孟德在逐鹿的群雄中間聲名鵲起。他將落難的獻帝劉協接到許都,以天子威名號令諸侯,更漸漸滋長著一顆霸主的不臣之心。在毫不留情地剷除異己的同時,曹丞相遍覓孝廉賢良,唯才是舉,從早期的荀彧,到之後的荀攸、楊修,均進入幕府一展才華。是時,河內司馬家的老二司馬懿韜光養晦,隱姓埋名,為避免曹操的徵召寧肯自斷其腿。後在世子曹丕懇切的邀請下,他成為曹丕的幕僚。為爭奪世子之位,曹丕和弟弟曹植展開明爭暗鬥,而他們各自的幕僚司馬懿和楊修也捲入連番智鬥之中。 該劇展現出的在亂世之中志在匡濟天下、實現自身政治抱負的理想主義氣息。
-
24 # 依凡影視愛剪輯
《大唐情史》《大明王朝1566》張紀中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可能有點爭議,但是道具製作物效上都良心的,不是粗製濫造的。還有就是《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走向共和》香港TVB90年代的金庸劇都還可以,就是服裝道具差點,演員選得不錯,音樂都是日式的。
-
25 # 動作電影集錦
1.《大漢天子》豆瓣評分7.7,講述了漢武帝劉徹在年輕的時候依靠東方朔和“太子”們排除竇太后等後宮勢力,並奮發圖強,把漢朝推向巔峰的故事。
2.《康熙王朝》豆瓣評分9.1,是一部以史實為依據的鉅製,囊括了康熙在位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3.《孝莊秘史》豆瓣評分8.4,講述了大玉兒波瀾壯闊,纏綿悱惻的一生。
4.《天盛長歌》豆瓣評分8.1,改編於小說《凰權》講述了皇子寧羿和皇族遺孤鳳之微之間步步為營的宮廷權謀故事。
5.《貞觀長歌》豆瓣評分7.8,講述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始末。
相關內容
- 《琅琊榜》這部電視劇相比《大明王朝1566》怎麼樣?
- 《大明王朝1566》中小閣老到底要怎樣才能翻盤?
- 歷史鉅製《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的官階有多高?
- 《大明王朝1566》裡沈一石為什麼要打著織造局的名義去買田?
- 歷史當中的胡宗憲真的如《大明王朝1566》那樣嗎?
- 《大明王朝1566》中,馬寧遠替罪而死的背後,揭示了明朝怎樣的官場潛規則?
-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憲到底有什麼能耐,讓嘉靖皇帝寧可放棄嚴嵩也要保他?
- 《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裡的李時珍這個角色,相對於海瑞有什麼含義?
- 封閉起來只允許帶一部電視劇,《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你會選擇哪一個?
- 《大明王朝1566》有眼鏡出現,眼鏡在那時就出現了嗎?
我看過的其實也不算很多。就我看過的賣個安利吧。
歷史正劇裡,首推《走向共和》。大格局,大視野。雖然偶有夾帶私貨之嫌,但比起後來的很多歷史劇已經算是非常客觀且有深度的視角了。之後就要數到劉和平的作品。
除去題主提到的《大明王朝1566》外,《雍正王朝》兼具戲劇性和歷史性。一直為人詬病的是隱去了雍正身上的諸多缺點。但我認為雍正王朝雖然略有隱惡,卻沒有過分虛美。並且清晰的展現出了編劇本人對於雍正一生的視角。作為一部電視劇已經足夠了。
再次《戰長沙》。作為山影整體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片子。我覺得《戰長沙》真正做到了所謂的"以小見大"。切入點細膩動人,又真實展現了那段大部分人並不清楚的歷史。缺點是虐!非常虐!請自備造紙廠!
特殊安利:《紅色》。關於這部劇的安利,我覺得直接指路B站暴走看啥片就可以了。畢竟優點太多。怕說起來就控制不住寄己……
再往下就是《北平無戰事》了。這部也是劉和平老師的作品。但是從完成度上來說,比起《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要差一些。主要是差在一部分演員的演技,和整體節奏感的把控。尷尬的感情戲加上男主的失常表演和女主的沒有表演,導致整部劇最核心的兩個本應該串起全劇的人非常齣戲。所以北平無戰事中間有一段我真是捏著鼻子看下去的。當然,男主和女主的失敗並不能掩蓋這部劇的光芒。劇本依然保持的劉和平的一貫水準,一眾配角也都是影帝級別的。所以整體質量依舊頗高。
本來想寫《漢武大帝》,後來想起這部劇貌似是抄襲。算,下一個。
《貞觀之治》這部把電視劇當紀錄片來拍的片子,其中很多細節都非常值得考究,包括臺詞都基本還原史書。但也因為太還原了,所以在戲劇性上要差了一些。如果你確實對歷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如果只是單純想看點特別精彩的電視劇那就算了吧。
《大秦帝國》這部片子我看了一和三。第二部看了一半。小說看了第二部。第一部裂變從整體來說還算不錯。劇情,演員,場面都很不錯。看到第三部我發現大秦系列的演員整體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水準,製作上也努力在貼近歷史。這也是很多人愛看的理由。但是也有貫穿三部的問題,那就是洗白的痕跡太重,太不講道理。說到底就是編劇的水平問題。基本套路就是凡是編劇喜歡的角色就是聖人一般的存在。第一部的商鞅,第三部的白起。如果說商鞅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觀眾看在演員和製作的面子上咬牙忍了,白起都成了聖人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雖然小說對於秦的塗脂抹粉相比較電視劇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部劇的整體格調相比較《大明王朝》還是差了很多個《雍正王朝》。
《康熙王朝》,這部劇各種被噴犯基本常識錯誤。但是演員的演技無可挑剔。算是個高階的升級打怪套路吧。總體來說就是看得灰常過癮……並且提供了各種鬼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