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21 # 浮華6180

    顏值氣質,從曹公的各種正面側面描寫,就可以知道黛玉的顏值是拔尖中的拔尖了。曹公先透過寶玉的眼睛,把黛玉的外貌描寫出來,一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淡泊、真實、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胸中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還有些叛逆, 淡泊名利, 多愁善感。

  • 22 # 星圖影視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黛玉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卻又作出“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的詩句,為何?就是因為太注重細節了吧,到頭來竟在無奈中香消玉殞,留下千古遺願。

  • 23 # 子辰天命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黛玉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卻又作出“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的詩句,為何?就是因為太注重細節了吧,到頭來竟在無奈中香消玉殞,留下千古遺願。

  • 24 # 團團說影視

    《紅樓夢》是一部流傳最廣、意義最深遠且文學價值也是最高的章回小說之一。書中,作者對女兒之美的敬愛與歌頌是這部名著的一大特色。本文聚焦“金陵十二釵”之一的林黛玉形象進行分析,力圖從黛玉的“外貌、性格、愛情”三方面挖掘她自身所散發的藝術魅力。

    林黛玉的外貌。作者對黛玉的外在美描寫並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但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黛玉——一個美貌出眾,清新脫俗的女子躍然紙上。

    林黛玉的性格。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形象有血有肉,文中的她純真率直、實話實說;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文中的她又時而多疑、小性、愛發脾氣,總之她是一個立體的形象。

    林黛玉的愛情。黛玉與寶玉的戀愛是全文中的經典戀情,黛玉用眼淚去澆灌愛的花朵,無奈的是眼淚並沒有挽回他們的婚姻。本段透過兩個方面分析寶黛二人愛情破滅的主要原因。

    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不知傾倒了多少代人,這是一部流傳最廣、意義最深遠且文學價值也是最高的章回小說之一。作者將他一生辛酸的血淚史,將他的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和感受,借作品中這一虛擬賈府的興榮衰敗折射出來。在這樣一個大觀園裡,上演著人間百態,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這樣的初級紅迷如痴如醉。不管你有怎樣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只要你願意去讀,便可以享受到其中不同層次的藝術魅力。

    書中作者對女兒之美的敬愛與歌頌是這部名著的一大特色,在百花爭豔的女兒國大觀園裡,有著嫵媚豐美的薜寶釵,有直爽天真的史湘雲,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才貌不亞於其姐的寶琴等等眾多人物。曹雪芹筆下的女兒個個如花似玉,他毫不吝惜地讚揚她們每一個人身上的美好品質,休涼著她們的不足與過失,最終發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這一千古絕唱。曹雪芹這位“造物主”,也只將“精華靈秀”鍾情於女兒,並特別多地鍾於林黛玉這一角色。

    黛玉,小說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母的外孫女,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也是他畢生難忘的戀人。這是一位集美貌、靈性,才華於一身,純真率直又敏感多思的女子。她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許多年來,黛玉身上所散發的魅力折服了很多讀者。

    為什麼這麼多人摯愛林黛玉,摯愛這位身體不好,脾氣不好的侯們千金小姐呢?到底她的身上有什麼可貴之處,吸引那麼多人為她笑,為她哭,為她狂。基於這些問題的思考,本文從“外貌、性格、愛情”三個方面淺析這一人物形象,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

    一、林黛玉的外貌:

    黛玉是小說中最有思想,最清醒的一位。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此處的“我”當然不區分男女性別,但事實上真正有思想的女人從來就不多。更有譁眾取寵者說什麼“漂亮的女人沒思想,有思想的女人不漂亮”未必,不過憑心而論,在有思想的女人中,不漂亮的比漂亮的要來得多,而我們這位“造物主”,將這為數不多的可能性統統給了他筆下的林黛玉。

    在通篇《紅樓夢》中,作者對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寫並沒有花費太多的墨水。然而,就是那不經意的描寫卻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美麗印象。我們可以從開篇的“絳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脫了草本之脫換得人形。”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仙草化身”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清秀非凡之美,作者雖沒有直接描述黛玉的美,但相信在讀者心中早已對這“仙草修成的女休”心儀已久了!就連雨村也說:“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度其母不凡,故生此女,今知為榮府之外孫,又不足罕矣!”

    我們再看黛玉居住的瀟湘館,“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佈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甬路。”“金陵十二釵”中唯有黛玉的住處有竹相伴。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表示著文人的剛直不阿,有節氣、有骨氣,這也預示著這名封建弱女子的不凡。走進瀟湘館看一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粉香和脂香被這滿屋子的墨香和書香代替,難怪劉老老道:“這必定是那一位哥兒的書房了”,“那裡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這樣的瀟湘館也只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居住最為適合了。

    在讀者初見黛玉時,作者也沒有大手筆從頭到腳的直接描寫,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黛玉的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她便驚歎:“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算看見了!”這話雖沒有直接寫黛玉的美麗。卻給讀者在心裡留下了一個“絕美”的形象,一句“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們再從寶玉的眼來看黛玉的形象: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絡起來,又借寶玉的口給她取名“顰顰”,更顯得黛玉楚楚動人,一個“神仙似的妹妹”已躍然紙上,寶玉因這樣一個神仙妹妹沒有和自己一樣的“通靈寶玉”。將其怒而擲之,清新脫俗的女子誰不喜歡呢!

    黛玉超群出眾的天生麗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樣,她的內涵更不能忽視。

    二、林黛玉的性格:

    1、多疑、小性、愛生氣

    一直以來,人們都習慣性的將多疑、小性、愛生氣,目無下塵等等這樣的評價用於黛玉。看第八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猶未了,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玉等忙起身讓坐,寶釵笑道:‘這話怎麼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道:‘這是什麼意思?’黛玉道:‘什麼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開了來,豈不是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姐姐有什麼不解的呢?’”

    富有的皇商家的小姐薜寶釵容貌美麗、溫柔大方,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一片稱讚,鮮明地表現了寶釵在婚姻問題上的絕對優勢,這無疑讓黛玉那原本就不松的心絃繃得更緊了。所以不安的她趕到梨香院,當她看見寶玉和寶釵在一起時,心裡是不高興的。她本能找寶玉洩氣,可又不好直說,到底是大家閨秀,用了一個較為含蓄的表達方法,讓寶玉也明白是在說他,寶釵問起來,她給的回答也可以自圓其說。都說愛情是自私的,不要說黛玉多疑小氣,如果換了別人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反映,至於是否處理的比她好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第十七回:

    “少時黛人倒了茶來,見身邊佩物一件不存,因笑道:‘帶的東西必又是那起沒臉的東西們解了去了。’黛玉聽說,走過來一瞧,果然一件沒有,因向寶玉道:‘我給你的那人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想我的東西,可就不能夠了!’”

    這事還得從“大觀園試題對額”說起,寶玉得以大展其才,賈政的小廝們上來鬧著玩,將寶玉身上的佩物一起解了去討賞。黛玉以為她送給寶玉的荷包也被人拿走了,所以生氣。也許有人會不理解:這幸好是一場誤會,就算是真給別人拿走了,寶玉身上的佩物又不差一個小小的荷包,誰都不鬧不氣的,偏偏黛玉生氣,不是她愛生氣是什麼。依我看,一個最後可以將自己的情敵當成好姐妹的女子,氣量是不會小的,她對情故都可以坦露心扉,姐妹相稱,卻唯獨不放過一個小小的荷包,這其中必有原因。我個人認為歸根結底,便是一個“情”字,除了寶玉,她還送給別人親手做的小飾品嗎?沒有,只是寶玉一人。雖然荷包談不上什麼定情信物,可我們按照常理分析,黛玉有可能是借荷包來試探寶玉。荷包雖小,情意深重。如果寶玉真將黛玉看來如此貴重的試情之物隨便送給他人的話,那麼黛玉有充分的理由生氣,氣寶玉,也氣自己。“你連我送的東西都不在乎,對我的人也就更不在乎了!”

    多疑、小性、愛生氣,這些在黛玉這一角色中多有體現。可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用一種世俗的眼光去點評經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這對這個人物角色分析本身是不客觀,對作者也是不尊重。我們說,分析人物要將人物和當時的環境相聯絡。

    讓我們看看黛玉的生活環境。她是獨身女,聰明可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原來的生活非常幸福,但她的幸福生活到她母親病逝後就結束了。父親認為女兒在外祖母身旁能有個照應,即使黛玉不願意去,仍安排她住進了與眾不同的賈府。小小年紀,單身外出,又寄人籬下,那種害怕、孤單、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賈府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仕宦家族,處事要小心,她時刻以“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來要求自己。在這種壓力下,她的這種複雜矛盾的個性也就形成了。

    2、純真率直、實話實說

    在那麼一個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榮國府裡,每天都發生著“坐山觀虎鬥”、“借刀殺人”、“推倒油瓶兒不扶”的事情。小姐探春說得好“咱們倒是一家子親骨肉呢,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森嚴等級制及家長制的控制下,能保持一片純真之情、玉潔之心的恐怕要數黛玉最能代表了。

    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的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

    香菱是個十分可愛的姑娘,無奈被無情的命運玩弄股掌之中,一段學詩的日子,也便是她唯一的陽光明媚的生活了。

    這裡有個問題值得推敲。寶釵讓香菱給她做伴,這麼一來,香菱每天都可以和寶釵見面。我們都知道,寶釵的才學不在黛玉之下,為什麼香菱沒有拜寶釵為師呢?

    原來很簡單,當她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寶釵說出心中所想時,寶釵不但沒有支援,反而給她潑冷水,譏笑她是“得隴望蜀”,“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香菱為做詩著了迷,乃至“茶飯無心,坐臥不定”在寶釵看來可笑透頂,與她相比較,黛玉對香菱的態度就顯得可親可近,隨和多了。

    香菱來到瀟湘館,將她的這一迫切想法告訴黛玉,黛玉立刻以誠相待。她給香菱講解詩的作法和要求,並將自己的詩集本借給香菱“你只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此外,她還耐心地批改香菱的習作,堪稱“誨人不倦”。習作中好的地方給予肯定,不足之處當場指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她可不會像寶釵評香菱的詩那樣,說話說半截“這個不好,不是這個做法。你別害臊,只管拿了給他瞧去,看他怎麼說。”黛玉的純真透明如一泓清泉,有這樣一位老師,香菱當然願意請教了!

    黛玉的才華在大觀園裡是有目共睹的,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女,一個詩化了的才女。這和她的家世,是有關係的,父親是前科探花,母親是侯們千金,黛玉自幼充養子,受到過極好的文化教養。在元妃省親寶玉做詩,寶玉眼看就要江郎才盡之時,黛玉略一思索,便欣然替他作了首《杏簾在望》向元妃交了作業。沒想到這道詩竟成了寶玉所做四首詩之冠,深得元妃讚賞。詩一直陪伴著她,她也用詩來發洩和悲憤,用詩去抒發歡樂和愛情。詩讓她擁有與眾不同的迷人氣質,如果沒有詩,黛玉也將是不完整的。這裡,我們仍可以從做詩中看到黛玉的純真率直。

    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雲在凹晶館賞月,兩個女孩子無拘無束的即景聯詩。沉浸在創作衝動中的她已忘了自己孤苦伶仃的處境,她的興致極好,神采飛揚,每每張口先笑。當湘雲對了一句好詩,她便真誠的迴應“好對!比我的卻好。”對到忘情之處是“又叫好又跺足”這些誇張的舉動正是黛玉純真可愛的真情自然流露。當她集中思維,全力以赴對出“冷月葬詩魂”的好詩句,湘雲拍手稱讚時,黛玉也十分自然坦率的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只為用工在這一句了。”

    總之,在黛玉的生活裡找不到半點虛假成分。如果將那位人見人愛,懂得為人處事的薜寶釵作為圓滑的代表,假的象徵,那麼黛玉便是真的化身了!

    3、心地善良、待人真誠

    黛玉的善良,我們可以從她與寶釵之間的相處便能瞭解。起初黛玉對寶釵是存有敵意的,因為她們都愛上了同一個男人,更何況那“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十分嫵媚的寶姐姐在才貌方面與黛玉不相上下,再加上寶釵又有黛玉最為忌諱的“金鎖”,更是讓黛玉心存警惕。

    如第二十九回的金麒麟事件:

    “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象是我看見了家的孩子也帶著一個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寶玉道:‘他這麼往我們家去住著,我也沒看見。’探春笑道:‘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頭心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她才是留心呢。’”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需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在一起,黛玉便會找機會打趣對方,不是寶玉便是寶釵。可這兩名女子的關係越往後相處越好,直到最後像姐妹一般,就連寶玉也感到吃驚,這全在於寶釵對黛玉的略表關懷,善用心計的寶釵分二步實現她的計劃。書中第四十二回,黛玉在行酒令時,一時不甚將《牡丹亭》、《西廂記》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脫口而出,被寶釵記下,鬧著玩的要審她,將個黛玉羞的“滿臉飛紅,滿口央告”。寶釵見時機已成熟,便不往下問,款款的告訴她道:“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聰明的寶釵找到兩人的共同愛好,一下拉近了二人的距離,逐漸瓦解黛玉對她的敵意。再以一種長者的口吻規勸黛玉“咱們女孩兒不認字的倒好。”可憐的黛玉頓時感受到親人撫愛般的溫馨感,雖說她在榮國府裡一直有外祖母的疼愛,可外祖母身邊的人畢竟太多,與人交際又不是她的強項,要讓黛玉擠入那是非,也是不可能的事。再說黛玉姓林,不姓賈,這樣細緻入微的話怎麼著也用不到賈母來說,所以黛玉平日裡很難聽到這樣暖人心的話。不僅如此,寶釵還仔細分析了她的病,認認真真提供了進補的方法。心地善良的黛玉不由感嘆起來,她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有心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謝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怪不得雲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比如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若不是前日看出來,今日這話,再不對你說。”

    別人的幾句軟話,幾兩燕窩便滋潤了黛玉的心田,她將平時裡對寶釵的陳見一一推翻,一枝燭光般的溫暖竟化開了她心頭的薄冰。儘管兩人在平日裡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這些我們在感嘆黛玉的痴情之餘,更欣賞她內心的天真善良。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前面所提到的她教香菱作詩以及她的葬花之舉中同樣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形象是有血有肉,一個立體的形象。文中的她美貌出眾、清新脫俗;文中的她純真率直、實話實說、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文中的她又時而多疑、小性、愛生氣,作者立求在人物的塑造上驅於完美。他沒有忘記,從古至今,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女子可以沒有沉魚落雁的美貌,可以不用才思敏捷,但一定不能沒有愛情,尤其是有思想的女人,她們更懂得感情。

    三、林黛玉的愛情:

    黛玉與寶玉的戀愛,是全文中的經典戀情,從二人的初次見面感覺便非同一般。一個心中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的,何等眼熟。”一個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到的。”二人這“遠別重逢”似的感覺註定了他們之間要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即將發生。更何況黛玉那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為她的愛情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和心境。她沒有父母的指教監護,黛玉可以與寶玉忘形的親呢,相對自由地發展他們心中的愛情,這微妙細膩的感情一直纏繞著他們。在第十九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場景裡,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寶黛之間的親呢無忌。兩小無猜的一雙小兒女,臉對臉地躺在床上說那小耗子的故事。寶玉巧妙的借小耗子的嘴稱讚他愛慕的小表妹是“最標緻美貌的一位小姐”卻又是一個“極小極弱的小耗子”聽的黛玉翻身爬起來,又笑又擰,好不熱鬧,二人的愛充滿了無邪的天真。

    秋窗風雨夕寶玉挑燈而至,臨別時,剛剛披裳戴笠的出去了,又翻身進來,問道:“你想吃什麼呢?你告訴我,我明兒一早回老太太,豈不比老婆子們說的明白?”他經常剛下臺階,又復翻身回來,幾個重複地問著:“你夜咳嗽幾次?醒幾遍?”這種繁瑣重複的語言不僅黛玉聽懂裡面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愛,連讀者也能從中體會到那不同的份量。

    第三十四回,晴雯把寶玉的舊手帕放下後,冰雪聰明的黛玉馬上就體會出寶玉贈絹的意思。有人認為作者在寫寶玉贈帕情節與明代馮夢龍所編《山歌》中的一首歌詞有關。歌曰:“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巾寄心知,知心拿了顛倒看,橫也絲(諧音“思”)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我個人認同這種解釋,黛玉領會其意,便提筆在帕上寫了三首詩,第一首有淚,第二首有淚,第三首仍有淚,她要用眼淚去澆灌愛的花朵。

    遺憾的是,眼淚並沒有挽回她與寶玉的婚姻,像其它作品一樣,如此美麗,聖潔的愛情之愛被無情的蹂孽,最終枯萎調謝。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我想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他們心中所向往的愛情是一種建立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上,這與當時的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相矛盾。“結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賈母與王夫人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騙局,硬是把薜寶釵嫁給寶玉,無非是為了使聯絡有親的四大家族,親上加親,便於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一旦到了維護自己利益的關鍵處,賈母即使將自己的命根子,心肝寶貝置於死地也在所不惜。

    第二十五回,鳳姐借吃茶說笑話,赤裸裸地將黛玉和寶玉放在一起比較出來:“你給我們家作了媳婦還虧你麼?”“你瞧瞧人物兒配不上?門第兒配不上?根基兒傢俬兒配不上?哪一點玷辱你?”這分明是從各方面拉開兩個人的差距門第、根基傢俬這些個法砝頓時使寶黛的愛情天平失去了平衡。黛玉的才華學識,在以賈母為首的封建家長眼裡,又值得了多少,他們需要的是門當戶對,這一條黛玉就通不過。

    其次,寶玉是一個精神叛逆的典型,作為大觀園裡的富貴閒人,他自然有許多公子哥兒的習性,在他身上深深打著貴族地主階級的烙印。但是,他同賈璉、薜蟠之流相比,確實別是一樣的性情,他不走所謂讀書應舉,出任做官,立身揚志,光宗耀祖的所謂正道。反而攻擊那些熱中於功名利祿,仕途經濟的人,罵薜寶釵等勸他留心仕途經濟的話是“混帳話”,更是做出翻案的文章“天地間靈淑之氣,只鍾與女子,男兒們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以。”他甚至怨恨自己“為什麼生在侯們之家?綾錦紗羅池不過衰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只不過填了我這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這些思想與行為和封建正統觀念是相對而立的,而黛玉和寶玉的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她從來不認為寶玉說的是混帳話,也從來不說寶玉所討厭聽到的混帳話,她認寶玉為知己,他們的愛情也是建立在這種共同的叛逆精神基礎上的。因此賈母是不會成全他們的,她還希望寶玉身邊有一個能將他引入正途的人,很顯然,林黛玉不是。

    多少年來,黛玉那無力表達自己要求時,拿著絹子,指著箱子,喘成一處也說不出話來,只得閉了眼的形象。還有黛玉那接到詩帕,瞧也不瞧,掙扎著伸出另一隻手來,狠命地撕那絹子,卻只有打顫的分兒,那令人心酸的樣子是如此強烈震憾,彌留的黛玉決意不給負心的寶玉和冷酷的世界留下任何一點兒屬於自己的東西。最終,她完成了最後的反抗,痴情的黛玉在莫大的遺恨中熄滅了自己的愛情之火,悽然離去。

    這便是曹雪芹筆下命運多難的悽美形象,在黛玉的身上有很多優點,最為可貴的便是她的率直和真誠。其實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優點也會是缺點。正因為她的率直,說話直來直去,才會在不經意間得罪了人;也正是因為她的率直,也就註定她不可能像王熙風、薜寶釵那樣的八面玲瓏、圓滑世故。

    林黛玉可能是個神仙,可望而不可及。“黛玉的悲劇是性格悲劇、時代悲劇、社會悲劇,它產生著巨大的反封建力量,林姑娘雖然死了,但她的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中形成了思想感情的沉澱,時間愈久,停蓄愈厚,魅力愈大!以致林黛玉已成為一種世界性共名。”

    總而言之,曹雪芹在黛玉身上傾注了所有的愛心,他既沒有把她寫成完人,也沒有誇大她的缺點,我想這可能是為什麼《紅樓夢》中的人物描寫都給人真實感的原因吧!今天我關注黛玉,今後我將會繼續關注下去。黛玉是真實而又虛幻的,她是我們的一個理想,她代表我們心底的某種呼聲,那個在我們心靈深處時時會響起的一個聲音。若不是,我們又怎麼會在這樣一個《紅樓夢》的世界裡邂逅的一個黛玉,找到了這樣一條回家的路。

  • 25 # 分享小助手

    黛玉,正是由於身體上的先天虛弱,黛玉對事物的反應比較消極,什麼事多從其反面來考慮,這也導致了黛玉在思維方式上極為消極和被動。人的氣質是和性格聯絡在一起的,某種氣質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如多血質人的容易形成樂於助人,活潑好動的性格,而黛玉屬於抑鬱質,這種氣質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 ?作用,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大觀園中的女兒們知道她天生氣質如此,對她也就不過分地苛求了。這些姐妹們喜歡寶釵的多於喜歡黛玉的,每次湘雲來賈府總是愛找寶姐姐玩,而不會首先去找林妹妹,這使得黛玉與別人的社會性的交往逐漸減少,也促成了她更加憂鬱的性格。家道中落對黛玉造成的影響就是:敢愛而不敢言,只有把愛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著別人能幫她一把,把自己的愛情寄託於別人的憐憫,形成了強烈的依賴感。只把著了一個救命的稻草,信守愛情,正所謂,愛至深,傷也深。最後,直至為愛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忽然最近發現今年35歲後的技術工作者,找工作的特別多!對於他們後半職場怎麼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