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囉嗦1120
-
22 # 黑色彳亍
一,劇情引人入勝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託·柯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教父”有三個兒子:暴躁好色的長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剛從海軍服役歸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教父”是黑手黨首領,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拒絕了毒梟索拉索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洛佐劫持了“教父”的養子、家族顧問湯姆哈根,並派人暗殺“教父”。 這是教父一生中遭遇的第二次襲擊.第一襲擊在電影中只用幾句話就草草帶過,而在小說中卻是這樣敘述的:一個小刺客抱著必死的決心衝進教父的房子並向教父投出了炸彈,教父因此受了傷而那刺客也被亂槍打死.
“教父”中槍入院。索拉索要湯姆設法使桑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桑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卻發現醫院裡沒有一個人,原來是警方和索洛佐串通一氣,把醫院的保鏢全部趕走。於是在醫院裡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的鬥爭,最終保住了他父親的性命。各家族間的火拼一觸即發。索拉索和警長要求和邁克談判。因此邁克趁機想出計劃殺掉索拉索和警長。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索拉索和警長。
二,演員陣容強大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
《教父》系列,各大電影節均有提名;1979年,獨資拍攝了冒險劇情片《現代啟示錄》,因該片獲得第3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2年,執導並監製了恐怖電影《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由此獲得第19屆土星獎最佳導演。
馬龍·白蘭度
1951年出演影片《慾望街車》,此後又因《薩巴達萬歲》、《凱撒大帝》和《狂野的人》而獲得三次奧斯卡獎提名。1954年憑藉《碼頭風雲》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後又出演《巴黎的最後探戈》、《超人》、《乾燥的白色季節》等片,獲得好評。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阿爾·帕西諾
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劇中,他扮演性格暴躁,偏激的退休軍官。在一次手榴彈事故中雙目失明。但是,他可以靠靈敏的鼻子辨別周圍女人身上的香味。
天王巨星劉德華不是還演過中國版的《聞香識女人》。
三,獲獎多多。
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
23 # 江城四叔
主要源於以下原因:
1,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是在此之前所沒有的,如此細膩地講述黑幫家族奮鬥歷程及愛恨情仇的電影。很多後來的黑幫電影都將它作為標杆,競相模仿和致敬。
2,人物形象豐滿。幾代教父雖然經歷迥異,各具特質,但又有傳承。他們講道義,重情誼,有擔當,善謀略,拼搏進取,意志堅韌,殺伐果斷,愛護家庭,樂於助人,懂得尊重。總之,它基本囊括了一個男人的幾乎大部分優點。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以相對正面的形象顛覆了我們印象中惡貫滿盈,壞事做盡,罪惡滔天的黑幫形象。讓你覺得這根本就不是黑幫,而是男人的理想國。
3,對制度的反思。任何制度都會有漏洞,有缺失,遇到制度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會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不一定合法,但相對合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至少還是講道理的。
4,對人性的描繪。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面臨各種人性的考驗。忠誠與背叛,無私與貪婪,自信與恐懼,冷血與溫情,狹隘與包容……各種對立面穿插其中,很讓人深思。
5,演員演技線上。幾代教父的演技都非常了得。即使過去了幾十年,依然覺得自然真實。
-
24 # 大眼探點
什麼樣的電影叫做經典,其實對於經典來說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界定,更多的的是觀影者積累的口碑傳承下來。關於經典的共性認同理解:
劇情有邏輯敘述故事,不會突兀的同時能引人入勝;
臺詞引人回味,不會因時代更迭而被人遺忘;
直擊人性,百看不厭,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能不斷啟發對人性的思考;
記錄了一個時代,改變了制度標準。
迴歸《教父》本片來看;教父被大眾定義為“黑幫影片”的鼻祖,是永恆無法被超越的,因為該片已經對“黑幫”影片烙下了深刻的印記。就像人初戀,永遠深刻。
獲獎榮耀:三個奧斯卡獎項,美國金球電影獎,同時也被評為《百年百佳影片》,排名第二。足以說明該片在時代乃至跨界時代的影響力。
根據3次觀影認為經典的原因:
劇本,劇本,劇本。人靠衣裝馬靠鞍,一部影片成功與否。最核心的是劇本內容。劇本原小說透過對黑社會家族以及起伏史進行了宏偉的描述,構建了大家對所謂黑幫不所瞭解的私密事情進行了詳細的故事勾勒,足以引起好奇心讀下去。
整部小說可以說像一堆積木,前部分內容進行了情節的大部分的鋪墊,包括人物內心的刻畫,哪怕放在現在環境來看,絕對是身臨其受,同時隨著劇情的引入,一扇扇心靈衝擊之門一扇扇被開啟,彷彿前面走過的路是受上帝般的指引。
《教父》是美國連續70周排名榜首的暢銷書,具有非常大的群眾基礎。影片編輯,拍攝足以讓人白看不厭影片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領悟,這是經典之處。
第一次看覺得就是普通的黑幫電影,同時會初淺領悟到做男人的準則;
第二次看覺得影片對於教父以及三個兒子不同命運的安排感到惋惜,人追逐名和利最終還是為了家庭;
直到第N次看,你會發現整部劇在傳遞更深層次的隱射。人內心的“天使”與“惡魔”。讓我們觀後不得步深思,人性社會的爾虞我詐,如何去辨別發現社會的陰暗,同時透過黑暗面更加珍惜當下環境與人。這是經典之所在,有折射,有寓意,有感受,有指引,同時更有靈魂深處的打動。
影片細節回味,讓人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妙手之作當多次會看影片,會發現不經意的鏡頭或者遠景,其實要麼是作為影片的鋪墊,要麼是非常有考究的,要麼是臨場發揮。包括開篇教父手上的貓,其實是流浪貓,被導演臨時抓住遞給了教父,但是劇照卻成為了經典時刻。
經典難以重複,細節領悟傳承至今。包括眾多影片都有致敬《教父》影片的橋段,再加上歷史獲得的榮譽以及後期大量粉絲不斷的為《教父》搖旗吶喊,眾多因素教父承載了經典。
回覆列表
說出口的話就叫做——你無法拒絕——
“我的小兒子被迫離開這個國家,全都因為這索拉索的事。我必須安排讓他安全的回來,洗脫種種無中生有的罪名。而我是個迷信的人。若是他不幸發生意外,或被警察開槍打死,或在牢裡上吊,或是他被閃電擊中,那我會怪罪於在這房間內的諸位,到那時候我就不會再客氣了。但除那個以外,我以我孫子的性命發誓,我不會是打破我們今天和議的人。”
“我跟父親學到一點,就是時常想想你身邊的人是怎麼想的。我們身邊的人本質上都是生意人,我們對他們的信任是以那個為基礎的。”
“我花了一輩子才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