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歪興
-
2 # 任馳贏天下
呂蒙殺害關羽純屬自作孽,關羽關二爺什麼人物,被世人尊封神一樣的人物,你呂蒙吃了豹子膽了竟然敢動他。因此歷史上才有呂蒙受到關羽索命遭天譴報應而死。
那麼這個說法是否真實呢?據關於三國的史料記載,說呂蒙之死並非關羽亡魂索命而為,而是死在了東吳之主孫權的手上。
當年呂布斬殺關羽之後,勢必會給劉備流下了攻打東吳的理由,憑劉備和關羽的交情,這個仇那是必須要報的。因此孫權在得知關於被呂蒙殺害之後,雖然表面上看是非常高興,而且還下令全體將士大擺酒宴慶功三天犒賞三軍。但內心卻對呂蒙的過失行為極為不滿。
可呂蒙還沉浸在喜悅之中,覺得自己是個功臣,殺了戰無不勝的大將關羽,那自己今後就是名揚天下的第一名將了。
而呂蒙卻不知自己犯了一個天大錯誤,那就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殺死關羽這個武神。他的一意孤行不僅毀了自己,而且還給劉備攻打東吳製造了理由,使東吳陷入了困境。
所以在孫權慶功宴後不久,呂蒙這個東吳的三軍大都督就離奇的死了。
呂蒙在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因斬殺威震蜀漢的名將關羽,而弄退了自己的性命。這大概就是一個名將在自己的巔峰期斬殺另一個巔峰期的名將時,或許他的使命也就結束了。呂蒙就是這樣的結局。
呂蒙的死說到底就是孫權所為,孫權深知呂蒙給他帶來的危險,當時在圍剿關羽的過程中,孫權是讓呂蒙活捉關羽,可呂蒙竟然違抗軍令暗自斬殺了關羽。這個自以為是,且功高蓋主至東吳與水火之中的呂蒙,很顯然孫權不能留他。因此孫權巧施計謀果斷的除掉了呂蒙。
呂蒙的死曾一度令人讓人匪夷所思,他的死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死不足惜。他的死也充分詮釋了三國時期是一個爾虞我詐爭名奪利的動亂年代。
-
3 # 考古軍中馬前卒
呂蒙之死,當然不是什麼鬼魂索命了。
在《三國志》當中,呂蒙是發病而死,死前孫權特別照顧他,不僅廣求名醫,還請了道士作法,希望為呂蒙延長壽命。可惜天不假年,呂蒙還是病逝,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而所謂關羽的鬼魂附體,殺死呂蒙,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設定而已,跟歷史事實並不相符。
在《演義》中,呂子明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導致關羽敗走麥城並最終被擒殺。須知,關羽是蜀漢陣營中的得力干將,曾經因為軍事上的勝利“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都要遷都以避其鋒芒。而關羽佔據荊州,成為東吳臥榻之側的重大威脅,因此東吳一定要除關羽而後快。
關羽被擒殺之後,孫權設宴慶功,席上呂蒙突然就“中邪”了。《演義》當中是這麼描寫的:
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這段描寫實在是非常生動,讓人大有“報應不爽”之感。
羅貫中之所以這麼寫,主要是因為《演義》中貫徹的是尊劉的基本原則,蜀漢政權被他放置在正義一方,而關羽呢,在三國之後本來就擁有大量的“粉絲”,民間信仰氛圍很重,羅貫中乾脆更進一步,給他附加上許多正史中沒有記載的戰果,比如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將關羽打造為戰神,並且特別突出了關羽的忠義。
那麼在小說當中,這樣的一個光輝角色被殺,自然會引發讀者的強烈不滿,就像《權力遊戲》中耐德·史塔克被斬首一樣。讀者的情緒需要宣洩,東吳陣營得死一個大人物來“陪葬”,作者自然就想到了導致關羽失荊州的始作俑者——呂蒙,剛好正史當中的呂蒙也就是在這一年(公元220年)死的。
因此,呂蒙必須死,而且要死得很慘。那麼關羽索命也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這樣一來,讀者的情緒穩定了。
不光如此,參與擒殺關羽的其他一些人,羅貫中也給了新的“死法”。比如說東吳名將潘璋,根據正史記載,是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正常去世的。但是在《演義》當中,潘璋是在章武元年(221年)劉備伐吳時,被關興追殺,又被關羽的鬼魂顯聖所驚嚇,因而被關興斬首。老羅讓潘璋早死了十幾年,而且死法也挺慘。
再比如說另一個參與擒殺關羽的重要人物朱然,正史當中,朱然是赤烏十二年(249年)病逝的,年六十八。而在《演義》中,劉備伐吳失敗,朱然來追,被趙雲一槍刺死。
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
就是這麼幹淨利落!不僅給關羽報了仇,也給這場慘敗挽回一點面子。
總之,演義與三國志,我們要區分來看,看演義就圖個樂,不要當真,看三國志研究歷史,也不要來“鄙視”演義。
另外,有些“陰謀論”的觀點,說什麼呂蒙是孫權弄死的,看似有模有樣,其實無甚可取,合著孫權派大臣立功,緊接著就要殺人?孫權傻嗎?呂蒙傻嗎?殺關羽取荊州,那也是孫權的決定,區區一蒙何能為?
-
4 # 潯陽鹹魚
在這個問題下面口口聲聲說“呂蒙是被孫權害死”的人,怕不是看了電視劇《新三國》,就自認為學習到了新歷史。
【電視劇《新三國》裡,借張昭之口,說呂蒙違抗孫權軍令,殺害關羽,暗示孫權便在慶功宴上毒殺呂蒙。】
史書記載按《三國志》記載,呂蒙都說“自己經常生病”,可見呂蒙的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然後呂蒙藉口生病,與孫權演了一出雙簧戲。
孫權下令將呂蒙召回建業,換陸遜接替呂蒙。陸遜上任後,向關羽示弱,讓關羽放下戒心,這才有了孫權、呂蒙偷襲荊州之事。
呂蒙本來就身體不好,又帶兵作戰,戰後病情忽然加重,不久身故。
——歷史真相就這麼簡單。
《新三國》編劇朱蘇進自稱連演義都沒看完如果非要有人抬槓說電視劇《新三國》中的腦補劇情是歷史真相,你們這些人啊,我就坦白了說吧,編劇朱蘇進早就對外解釋過了:他寫劇本前連《三國演義》都沒有看完過。他是看《三國演義》連環畫補充“歷史知識”的。
【新三國編劇朱蘇進】
所以,也更別提《三國志》了,《新三國》中真沒多少正史特有的段子,更多的是網路惡俗段子混雜其中,例如“曹操喜歡少婦”啦,“曹丕毒死曹植”啦,之類的。
打著還原歷史旗號,吹噓自己作品“脫離演義,相容《三國志》”的那是導演高希希個人所為,朱蘇進可真沒這麼吹過。
朱蘇進:我看《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比看書更有味道,因為書看到最後實在看不下去了,記不住。民間傳說中的“關羽索命說”因為孫權背盟,導致關羽身死,後人對關羽頗為同情,加上呂蒙在關羽死後不久也掛掉了,於是大家附會出“關羽索命”一說。
其實這是附會的啊!如果真有這種因果報應,偷襲荊州的主謀孫權,另外一位都督陸遜,親自參與擒殺關羽的潘璋及其部將馬忠,他們怎麼沒有事?
如果說呂蒙是心中有愧,生病而死,倒也說得過去。筆者倒是編過一個三國史小段子,供大家一笑。
鹹魚《三國秘史》一則:
呂蒙奪荊州後,會疾發,孫權許千金求醫。權欲見蒙,又恐其勞動,故穿壁觀之,見蒙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
蒙居室內,未見人而聞笑,問侍者,侍者不敢白,皆言未聞,蒙遂自以為不治,又夜數見窗影人聲,恍惚難辨,自覺關羽索命,驚嚇而卒,年四十二。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有一說一,不偏不倚,感謝關注!
-
5 # 秦嶺石子
關羽肯定是要殺的,只是誰殺,曹操肯定不殺,最多是個囚禁或者釋放,不過還是囚禁的好,這樣蜀國就不知道該打誰了,出師無名,不要臉,本來荊州就是借的不換,這也是作者羅貫中的環環相扣,殺了關羽讓劉備和張飛急於報仇,出現張飛意外死亡,加上劉備虛偽小人,的火燒聯營,國力大衰!我好像跑題了,
-
6 # 君山話史
這個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在荊州之戰前,呂蒙就患有重病,而且他還以自己的病為幌子,迷惑關羽。
關羽對於呂蒙也有很強的防備心,他北攻樊城時,考慮到呂蒙有可能乘虛而入,故而在後方留下許多兵力,提高警惕。兵者,詭道也,為了迷惑關羽,呂蒙放出一系列煙霧彈。首先他對外宣稱病重,由於長年帶兵打仗,呂蒙身體狀態確實不好,比較虛弱,時常生病,不過對外宣佈“病重”,只是為了讓關羽失掉戒心。緊接著,孫權也登臺演戲,釋出公開命令,召呂蒙返回建業治病,同時還調回一部分駐軍。
在東吳將領中,關羽比較憚忌的便是呂蒙。在幾年前的荊州軍事衝突中,呂蒙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其軍事才華令關羽不能不刮目相看。很快,關羽打探到訊息:呂蒙病重離開陸口返回建業,連軍隊也撤走一部分。關羽不禁暗自竊喜,這種情形之下,東吳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發動進攻的。
應該說,呂蒙的這一計謀非常出色,關羽果然中計。當關羽率精兵北伐,老巢空虛,這是呂蒙襲取荊州的最佳機會。為了防止走露訊息,呂蒙定下一策,他把兵船偽裝成商船,溯江西進,精銳部隊都埋伏在船艙之中,搖櫓划槳的水手都是平民百姓,另外派幾個官兵偽裝成商人模樣,對關羽老巢發動出其不意的進攻。
在吳軍凌厲的攻勢下,留守後方的傅士仁與麋芳不戰而降,呂蒙兵不血刃奪取公安/江陵兩座重鎮。關羽這才感到大事不妙,回師已經太晚了,最終敗走麥城,被俘而死。
在奪取荊州後不久,呂蒙因病去世,但絕不是在關羽被殺後的第二天。
在荊州之戰前,呂蒙一直身體欠佳,多年來總是疾病纏身。為了奪取荊州,呂蒙殫精竭慮,先是設計迷惑關羽,而後又勇挑重任,擔任吳軍總司令,作戰勝利後,又耗費大量精力在施仁政、取信民眾之上。繁重的軍政事務完全透支其原本羸弱的身體,終於一病不起。孫權派最好的大夫給呂蒙治病,提供最好的醫療環境。他恨不得天天守在呂蒙身邊,又怕影響其休息,只好想了個辦法,在牆上挖個洞觀察。看到呂蒙病情緩和,孫權便神清氣爽,心情大爽;當看到呂蒙病情惡化時,他又眉頭緊鎖,長吁短嘆。只是呂蒙最終沒能逃到死神的召喚,去世時年僅四十二歲。
-
7 # 密探零零發
在三國中,關羽大意失荊州,在被徐晃擊敗後,又被東吳的呂蒙率大軍圍攻,最終關羽敗走麥城被擒殺死。而不久之後,呂蒙也一病不起,然後在同年去世。有人說這是關羽在索命,這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關羽忠勇無雙,但他畢竟也只是是一個人,並非一個神。只是後世為了佩服他的忠義,將其抬上了神壇,成為了“神”。他就是一個人而已,如果他真的是神,又怎麼會最後落得一個兵敗身亡呢?人死如燈滅,不存在索命的說法。
呂蒙在關羽死後不久去世,純屬就是巧合。實際上,在呂蒙率大軍偷襲關羽的時候,他早就積勞成疾,身患重病,只是拼著打完了 人生最輝煌的一戰。在大戰之後,他舊疾復發,臥床不起,不久就抱病身亡了。
總之,關於呂蒙之死為關羽索命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不可信。三國就是一個群雄並立,人人都想著做皇帝的亂世,在戰場上,沒有所謂的正義之分,只有你死我活。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
8 # 愛與家庭204907093
在下以為。定然不是關羽索命,也不是孫權毒殺。一則呂蒙本行伍出身。隨孫策四處征伐,傷病較多,後來也時常稱病。呂蒙為謀取荊州日夜操勞,殫精竭慮。故而奪取荊州之後舊病復發不治而亡也屬正常。二來呂蒙奪取荊州完成孫權心中夙願,為東吳立下不世之功。雖捕殺關羽,但其功遠大於過。而以君臣之道論,呂蒙雖違抗君命,但關羽敗亡已既成事實,怎可因關羽之死折己之臂膀,我觀孫權年輕時胸襟度量不至於此,若以國家社稷論。啟有自毀國柱以保江東之理?固呂蒙之死乃自然死亡並無陰謀詭計矣。
-
9 # 星輝650
三國鼎立,魏強,而吳蜀偏弱,呂蒙妄殺關羽,破壞大的戰略平衡,導致兩弱相殘,曹魏獨大,這是戰略失誤,如果主帥有安排還要冒殺就是不顧大局了。
呂蒙陸遜一個不如一個,都是小聰明,聯劉抗曹是大計,
-
10 # 兩號2018
關羽死於臨沮,是潘璋所殺。呂蒙死是在封侯以後,當中病情還緩解了一段時間,後來才病情反覆加重,去世。不是第二天啦。
-
11 # 史學達人
關羽去世後沒多久,呂蒙確實也死了。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關羽死後的第二天,呂蒙就緊跟著去世了。
大家都知道關羽是敗走麥城的時候,被呂蒙殺害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呂蒙的死和他殺關羽有關係。
按照《三國志》的說法,呂蒙是病死的。而且早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呂蒙就已經生了重病。當然了呂蒙也用這個重病來迷惑過關羽。
呂蒙這個人對於蜀國一項不友好,他不像魯肅。支援東吳和蜀國友好往來,一致對抗北方強大的曹魏。
自從魯肅提拔了呂蒙,呂蒙就一直給孫權灌輸要打劉備的想法。
孫權對劉備也忍無可忍了,畢竟劉備用陰招黑了孫權一會,自己獨自把蜀郡給拿了下來。這是讓孫權耿耿於懷的事。
所以,很大程度上,孫權和呂蒙的意見是一致的。
呂蒙為了能拿下關羽鎮守的荊州之地,他就故意麻痺關羽,讓關羽覺得東吳和蜀國的關係,牢不可動。
為了繼續麻痺關羽,呂蒙還讓比自己更加柔弱的陸遜,來接替自己大都督的職位,然後自己回家養病去了。
陸遜上任之後,更是大拍關羽的馬屁,說自己就是一個職場小白,剛剛來任職,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關羽能多多指教。
當時的呂蒙、陸遜都是和在關羽相鄰的地方任職。他們之間,多有書信往來。那時候他們一致對付的是北方強大的曹魏。
關羽本來就是很傲慢的人,別人越是拍他的馬屁,他就會越覺得很受用,但是他打心眼裡看不起陸遜的。
畢竟陸遜要名聲沒名聲,要戰績美戰績,純屬小白一個。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然後被呂蒙和陸遜在後面捅了刀子。
恰恰就是因為呂蒙和陸遜前面的戲演的太好了,讓關羽誤以為,陸遜不會偷襲自己的。結果東吳和曹魏聯合對付關羽了。
關羽的前面有曹操,後面有呂蒙和陸遜的大軍,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敗走麥城的,結果因為失敗他還把性命給丟了。
這次出征,呂蒙本來就是帶兵出征的。等關羽去世後,呂蒙也因病去世了,這也屬於正常情況。我們大不必想這想那,他就是一個正常的死亡。
有的人說呂蒙是被關羽索了命,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再說了現在我們都是二十一世紀了,相信的是科學,而並非是愚昧的鬼神論。
所以說呂蒙的死,和關羽毫無關係。
-
12 # 人者仁義也
首先這個問題就有問題,呂蒙為何把關羽殺害?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準確來說是孫權把關羽殺害了,與呂蒙的關係不大。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的形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劉備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主力北攻荊襄。當時關羽水淹七軍,攻破了曹操在荊州北部的勢力,搞得離襄陽不遠的許昌都城內曹操十分恐慌,一度想要遷都。然而當時司馬懿等人為首的謀士們勸住了曹操,說孫權必定攻打關羽。
到了十一月,孫權親自率領軍隊攻打荊州,孫權軍隊的前鋒便是呂蒙的部隊,呂蒙率領的前鋒部隊到達尋陽的時候,呂蒙讓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命令所有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當時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防守十分的空虛,主力都被關羽帶走,聽聞吳軍來襲,一時之間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麋芳,麋芳投降之後,呂蒙進駐荊州。
在進駐荊州的時候,呂蒙嚴肅了當時吳軍的軍紀,當時江陵城內還有關羽以及關羽部下的家屬,他對於這些厚加撫慰,家屬下命令部隊不得干擾這些家屬和將領城中的百姓。當時呂蒙手下有一個士兵,他與呂蒙一樣都是從淮北的汝南郡一起逃難到江南的同鄉。他在江陵城的手拿了一個百姓家的一斗笠,勇來覆蓋自己的鎧甲。呂蒙認為他擅取民家斗笠還是犯了軍令,揮淚將他斬首。於是軍中震慄,以致路不拾遺。同時呂蒙還派人早晚慰問江陵城中的長者。如果有人生病,他派人送去醫藥,有人飢寒,就送去糧食和衣服。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用來等待孫權的主力到來。
很快孫權率領的主力部隊就到達江陵,開始接手荊州的一切,孫權為了全殲關羽的部隊,他派陸遜攻佔夷陵、秭歸,切斷關羽從長江退往四川的道路。同時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拒絕救援關於。於是關羽的部隊被困在了荊州,成為了孤軍,關羽只好計劃向西退走麥城,看看是否能夠等到劉備的救援。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向西進發到璋鄉,由於是孤軍,軍隊計程車氣大為衰減,士兵四散而逃,很多人都跑去投降孫權。孫權於是城際派朱然、潘璋截斷了關羽的道路,關羽父子最終為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沒有孫權的命令,潘璋這些人估計也不敢斬殺關羽。
也就是關羽敗退之後,基本上所有的戰事都是當時江陵城的孫權指揮的,和呂蒙實際上關係不大,呂蒙對於拿下荊州是居功至偉,襲取江陵堪稱妙筆,但是關羽是孫權派朱然、潘璋前去攔截殺害的,全權指揮的指揮權在孫權手上,你最多說孫權決定要殺關羽的時候,呂蒙沒有勸阻或者說他可能覺得殺害關羽是對的,但是不是他殺的。《三國志》說的很清楚。
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
13 # 闡釋君
大家好這裡是大歷史小工匠原創內容感謝支援
呂蒙把關於殺害後第二天就暴斃的訊息並沒有記錄在正史之中,歷史上呂蒙是返回東吳首府後,病故的,按照當時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路況,基本不能一天就到達,何況還是在孫權傾心照顧下幾日之後去世的,至於為何三國演義中會有呂蒙暴斃,傳言是被關羽嚇死的野史內容,和關羽在後世逐漸水漲船高的民間地位有關。為何如今說起呂蒙多數人是反感情緒那,和一下幾點有關
一 關羽逐步封神,民間對於呂蒙的反感情緒巨大,視為小人。
《三國演義》是由元末明初作家羅貫中所作,這點近乎常識廣為人知,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三國演義》實際上是有明末清初作家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因為明末之前,流傳有多個版本的《三國演義》,這裡大家就需要注意,清朝在統一中國後,就取締了著名的愛國英雄,岳飛的廟宇。去除其各種封號,為何?岳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胡虜可是指的是金朝人的肉,清朝統治者是女真的後裔,你要吃我祖先的肉能行嗎,所以就取締了岳飛,順勢就捧起了關羽,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關羽在清朝時一躍成為關聖大帝與孔聖起名
大家發現沒有是不是太巧合了,我認為是存在可能的毛宗崗為迎合統治階級,將關羽各方面進行了放大,相對應殘害關羽的人,當然一定是小人,一定沒有好下場,所以呂蒙的結局就變成了被關羽顯聖嚇死,暴斃。
二 呂蒙竊得荊州,用計過於下流,且關羽正與曹操對戰,孫劉本是聯盟,故此行為世人唾罵
曾國藩曾言:呂蒙誅取鎧之人,魏絳戮亂行之僕。古人處此,豈以為名,非是無以警眾耳。
所以對於呂蒙歷史上的口碑一向不加,但各位其主,各有職責,兵者詭道也,我到認為因為呂蒙攻佔荊州的手段下流,就評論其人,過於片面,真正的罪人還是在孫權,三國的割據,有很大部分在於蜀漢丟失荊州,導致諸葛亮只能選擇從,川蜀北伐,蜀道難,糧草更難,孫權你能知道如果蜀漢被曹魏佔領,曹魏只需要順江而下,兩面夾擊,東吳必亡,南宋就是在丟失蜀地之後被蒙古按照此計殲滅。而孫權佔領荊州有毫無建樹,當知滅亡是遲早的。荊州一時之勝利,影響的是整個三國的歷史程序。孫權看是佔領荊州得了大便宜,但就從歷史角度看,毫無戰略意義。
-
14 # 史海爛柯人
襄樊之戰中的關雲長威震華夏,可不料被呂蒙來了個白衣渡江,把自己的後路給抄了。關羽在麥城被擒後大義凜然,寧死不降,結果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可是,關羽剛死,呂蒙也隨之一命嗚呼了。
歷史上東吳的幾個大都督都未能長命,害死關羽的呂蒙也僅僅活了四十二歲。由於呂蒙之死與關羽被殺時間較為接近,所以後人演義認為,是關羽死後顯聖,前來複仇,並藉機奪取了呂蒙的性命。此說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頗為傳奇:
當時孫權、呂蒙等人正在慶功,可呂蒙突然發病,好似關羽附身一般,並以關羽的口吻怒斥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
面對發狂的呂蒙,在場的諸位將領也大為驚訝。可是,未等大家反映過來,呂蒙再次被“附身”,並直言自己是漢壽亭侯關雲長:
“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面對呂蒙出現的這種異樣舉動,孫權也大為驚駭,慌忙率領著眾人跪拜。之後,呂蒙倒在了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三國演義》中關羽顯聖奪命的情節,固然是違背科學常識的,說白了還是在美化劉備集團。這一點,羅貫中自始至終皆是如此。
那麼,歷史上的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呂蒙是繼周瑜、魯肅之後東吳第三位“英將”。早在周瑜領兵時,呂蒙便已經小有名氣,曾參加過赤壁之戰。及至魯肅死後,呂蒙出任中水軍都督,屯兵陸口,與關羽為鄰。呂蒙與魯肅不同,他雖然表面上給足了關羽面子,但卻一直都想著奪取荊州。
在呂蒙麻痺關羽的諸多措施中,便包括“詐病”。然而,雖然呂蒙用稱病的方式來讓關羽放鬆警惕,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其實呂蒙的身體原本就不是很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正因呂蒙向來體弱,關羽才會輕信了呂蒙。
關羽利用手中假節之權,發動襄樊戰爭,以一己之力與曹軍交戰,結果兵力和糧草捉襟見肘。就在此時,呂蒙率精兵偷襲,抄了關羽的後路。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就十分清楚了:傅士仁、糜芳望風投降,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俘後慘遭殺害。
奪取了荊州,除去了關羽,可以說是為東吳解決了心腹大患。可是,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呂蒙,卻隨後病倒了。一向緊張的神經突然放鬆下來,人的身體往往就容易出現問題。呂蒙輕功時免不了痛飲幾場,而就此病倒,也不足為奇。
呂蒙病倒後,孫權也是頗為關切,他遍訪江東名醫,甚至不惜找道士作法祈福,以為呂蒙續命。可是,儘管東吳上上下下忙活了多時,還是未能救活呂蒙。就這樣,一代名將呂蒙,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英年早逝。
-
15 # 魁哥說歷史
呂蒙是江東四大都督之一,論開疆拓土,功績超過前面的周瑜和魯肅。他白衣渡江,奇襲荊州,截斷剛剛被徐晃戰敗的關羽大軍歸路。關羽大軍分崩離析,敗走麥城,於臨沮被東吳大將潘璋部將馬忠擒獲,隨後被殺害。為東吳開疆拓土的大都督呂蒙被吳侯孫權封為南郡太守,孱陵侯。然而,正當建功立業的呂蒙,卻突然暴斃而亡,這是為何?下面依據演義及《三國志》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演義中:呂蒙是被關公“附體”,索命而亡孫權在平定荊襄九郡後,犒賞三軍,大擺慶功宴。席間,孫權向呂蒙敬酒,呂蒙接過酒杯,正要喝酒,突然將酒杯扔在地上,一隻手抓住孫權,坐到孫權位置上,大聲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你還認得我嗎?我自破黃巾軍以來,跟隨皇叔劉備馳騁沙場三十餘年,現在你用奸計害我,我活著時候不能殺你,死後也會向你們復仇。”說完,呂蒙便七竅流血,倒地而亡。孫權及眾將都嚇得瑟瑟發抖,慌忙向呂蒙叩拜謝罪。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這是演義中的事,因為羅貫中老先生“尊劉抑曹”,以蜀漢劉備為正統,無限拔高蜀漢高層,尤其是以忠義著稱的關公。關公卻敗在東吳呂蒙手上,因此安排了關公索命情節,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三國志》:呂蒙在奪取荊州後,病逝的,原因如下:其一,呂蒙在奪取荊州前便病入膏肓。東吳四大都督都不怎麼長壽,呂蒙也不例外,年僅42歲,正當壯年,便病逝。他接受孫權收復荊州的最高任務後,自覺難度很大。為了完成吳侯孫權的任務,呂蒙冥思苦想,面對關羽設定的烽火臺,他束手無策。想要不打草驚蛇,奇襲荊州,難度很大,這把呂蒙愁的給生病了。這時,陸遜看望生病的呂蒙,給他提了“白衣渡江”之計,假借呂蒙生病,向孫權請病假修養身體,來麻痺關羽。
呂蒙一半是真病,一半是假裝的,向孫權申請病假,把路口交給了年輕將領陸遜。他為了成功迷惑關羽,弄假成真,自己真的病了。關羽收到暗探,知道呂蒙不是裝病,而是真的不能帶兵打戰了,由默默無聞的陸遜代替,於是將荊州留守部隊開赴前線,奪取更大的勝果。
其二,呂蒙奪取荊州時,高強度工作,壓垮的他的身體。呂蒙為收復荊州的事,操勞過度,病倒了仍繼續堅持工作。一場軍事行動,需要的工作很多。如前期準備糧草,訓練軍隊,調兵遣將,分派任務,佔領荊州後安撫荊州軍民等。總之,呂蒙為了佔領荊州,從前期準備工作,到實施軍事行動,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即使是一個健康的人,也能累出毛病來,何況是一個本來身體就不好的人呢。
其三,呂蒙平定荊州後,樂極生悲,心願達成,駕鶴西去。呂蒙兵不血刃,平定荊州後,感覺終於將主公孫權的任務給完成了,這下可以放鬆了。他奪取荊州,建立不世之功,勝過周瑜和魯肅,可以和孫策相媲美。想當年,孫策以金鑲玉璽為質,向袁術借來三千軍隊,轉戰江東,平定江東,建立不世之功。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呂蒙受命奪取荊州,完成了前兩任大都督周瑜和魯肅未竟之事業,可以載入史冊了。他樂極生悲,完成奪取荊州戰略任務後,精神放鬆,舊病復發,一命嗚呼。孫權對呂蒙的去世,非常哀痛。《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總結:關羽敗走麥城,被擒殺後,不久呂蒙便追隨關羽而去,自然不是演義中被其索命。正史上,呂蒙本身有病,是正常病逝,並沒有被關公附體索命。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
16 # 機哥聊野史
呂蒙是死於220年,關羽也是死於220年,也就是說,呂蒙擒殺關羽後沒多久,他就去陪伴關羽了,這確實比較玄乎,似乎鬼神確實存在啊,呂蒙死的時候才42歲,正當壯年,怎麼說死就死了呢?大帝孫權還等著他繼續發光發熱哪!
《三國演義》裡是這麼寫的:
(孫權)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我以前讀到這一段,也是深感恐懼,這簡直太驚悚了,整個就是個恐怖片,武聖就是武聖,死了也不放過仇人,呂蒙就是個倒黴鬼,惹誰不好去惹關二爺,這不自取滅亡了。
相信不少人也有過類似感受。
及至後來讀了《三國志》,接觸了其他史料,才瞭解到三國演義其實是七分實三分虛,不過在小院看來,所謂的七分實也有許多移花接木之處,就是說事兒是有這麼個事兒,不過往往被加工到另外一個人頭上。
至於呂蒙之死這回事,就純屬是虛的不能再虛的藝術創作了,唯一真實的可能就是呂蒙去世的時間大致能對上。
那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這麼快去追關羽了?這其中有貓膩嗎?
看看正史是怎麼記載的。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荊州平定後)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 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記載得很清楚,呂蒙在平定荊州之後,沒多久就生病了,孫權不光親自探視,還讓道士作法為他續命,不過這些終究無法抵擋病魔,四十二歲的呂蒙最終卒於內殿。
不過就算在三國時期,四十二歲也並不算高齡,呂蒙一生行伍,身體應該不錯,怎麼會說病倒就病倒了呢?
往前再追溯一下,呂蒙的病很可能並非突發疾病,而是早就落下了病根。
在他接手魯肅職務後,由於轄地與關羽毗鄰,呂蒙又常懷圖荊州之心,為了麻痺關羽,以治病的名義回到建業,以讓關羽放鬆警惕,關羽果然中計。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蒙常有病,“說明呂蒙確實是身體不好,所以才能有託病之名。你說如果是泰森、施瓦辛格那樣的體格,突然說病得不行了要回去看病,關羽也是人精,就那麼容易相信?
而且之後關羽出兵北伐後,陸遜來求見呂蒙,記載中呂蒙也是在病中接見,這也進一步證實呂蒙本就有病的說法。
那麼,正當壯年的呂蒙,為何會生病呢?這可以聯絡另外一件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歲大疫,盡除荊州民租稅——孫權傳219年前後,一場可怕的瘟疫在東吳荊州地區蔓延,從前一兩年就開始流行,到了219年,出現了大爆發,孫權甚至為此免除了荊州百姓的稅賦,可見其嚴重。
從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徵吳時候的記載也可以佐證:
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司馬朗傳建安二十二年,瘟疫已開始流行,徵吳的曹軍將士染病死亡的不在少數。
幹、琳、瑒、楨二十二年卒——王粲傳幹、琳、瑒、楨是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此外還有王粲,司馬懿之兄司馬朗,都染病死亡。
曹軍染病這麼嚴重,病源地的吳軍能獨善其身嗎?顯然沒有可能,呂蒙,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染上的瘟疫。
東吳的疫情有多嚴重呢?不光是呂蒙,另外兩位名將、實權人物,蔣欽和孫皎都在同年去世,且都是病逝,如果他們不死,陸遜可能還沒資格接任呂蒙的職位。
帶病的呂蒙,亦真亦假地回去養病,同時藉此麻痺關羽,隨後帶病堅持指揮了荊州之戰,取得完勝後,終於堅持不住,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在今天,也是要被追認烈士的。
孫權其實對呂蒙是非常器重的,為什麼?因為呂蒙使得最順手呀,周瑜太強讓孫權擔驚受怕,魯肅、陸遜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家族勢力龐大,盤根錯節,不好控制。只有呂蒙,屌絲出身,逆襲到這個位置,都是孫權給的,孫權讓他打誰他就打誰,讓他咬誰就咬誰,還是個相當優秀的指揮官,能打仗打勝仗,這樣的部下,打著燈籠也難找,所以孫權確實是盡心盡力為呂蒙治病,一點馬虎眼也不敢打。
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 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慼,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 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 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這段記載足以說明問題,孫權甚至擔心得鑿壁偷窺呂蒙病情(因為擔心常去探視會影響呂蒙養病)。
最後孫權的呂蒙的評價也很高,贊他有國士之量,把他列於魯肅之上,僅次於周瑜。
“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孫權怕呂蒙權力太大無法壓制,所以故意害死他這種說法,無論從哪種角度說都站不住腳,完全是臆想。
呂蒙真實的死因,就是病逝,沒有那麼多的鬼神論和陰謀論。
-
17 # 大國布衣
關羽被呂蒙殺害後第二天,呂蒙也跟著關羽去了,這事聽起來確實很玄乎,因為呂蒙殺害關羽時才42歲,正是壯年之際,不會那麼容易就暴斃而亡,所以這就讓很多人懷疑是武聖人“索命”。
因為《三國演義》裡是這樣描繪呂蒙死前場景的:
“孫權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中很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對於呂蒙的死,《三國演義》裡寫的很精彩,許多人看了後也深感恐懼。但真正讀過《三國志》的話,大家就會明白《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裡面的許多人物、戰役等都被修改過。
而呂蒙的死更是為了體現關羽的英雄形象,所謂“生已是仁杰、死亦是鬼雄”,而之所以呂蒙的死被強制在關羽身上,只是這死亡時間真有這麼巧。
那麼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何關羽死的第二天也跟著死了?《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是這樣記載的: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病中廖,為下赫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正史記載的很清楚,呂蒙在平定荊州後就病的起不來床了,孫權去探望他,還讓道士為他施法增壽,不過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四十二歲的呂蒙最後還是病死在內殿。
所以呂蒙的死是病死,而這個病也不是因為關羽的“作祟”而產生突發疾病,他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落下來病根。
呂蒙當時的轄地與關羽是毗鄰,他一直想拿下荊州,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情況。“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之名。”也就是說呂蒙在當時已經有病在身,而心裡又想著拿下荊州,所以他就藉口回到建業治病,一是麻痺關羽;二確實是有病在身。
在後來陸遜求見他時,他也是在病中接見了陸遜,這也進一步可以說明呂蒙在殺害關羽前身體已有疾病。
那麼呂蒙得的是什麼病,為什麼會生病?219前時,一場瘟疫席捲了東吳荊州地區,這場瘟疫導致十室九空,孫權為此還免除了百姓的稅賦,而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劉禎、王粲等人全都因瘟疫而死,包括徵吳的曹軍士兵也感染的不少人。
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呂蒙可能是就在那個時候染上了瘟疫,另外還有蔣欽和孫皎也都在同年病逝。
此時染病的呂蒙,藉此機會回去養病,也同時麻痺關羽,隨後帶病堅持指揮了荊州之戰。但在勝利後,身體終於支撐不住病死了。
綜上所述,呂蒙真正的死因,就是病死,並非鬼怪說法和陰謀論,他的死跟關羽沒什麼關係。
-
18 # 老陳愛胡謅
其實很好理解,你只要聯想起陸遜之前的幾任都督,你就能明白個大概了。
病的病,死的死
周瑜還好說,魯肅,呂蒙大才,卻在將要攬大權的時候莫名其妙死了。
令人懷疑
-
19 # 林歌作品
在《三國志》當中,呂蒙是發病而死,死前孫權特別照顧他,不僅廣求名醫,還請了道士作法,希望為呂蒙延長壽命。可惜天不假年,呂蒙還是病逝,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在《三國演義》中,呂子明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導致關羽敗走麥城並最終被擒殺。須知,關羽是蜀漢陣營中的得力干將,曾經因為軍事上的勝利“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都要遷都以避其鋒芒。而關羽佔據荊州,成為東吳臥榻之側的重大威脅,因此東吳一定要除關羽而後快。
呂蒙的死和孫權有關。兩個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說孫權容不下呂蒙。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新三國》。電視劇《新三國》裡,借張昭之口,說呂蒙違抗孫權軍令,殺害關羽,暗示孫權便在慶功宴上毒殺呂蒙。
《三國志》記載,呂蒙都說“自己經常生病”,可見呂蒙的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然後呂蒙藉口生病,與孫權演了一出雙簧戲。
孫權下令將呂蒙召回建業,換陸遜接替呂蒙。陸遜上任後,向關羽示弱,讓關羽放下戒心,這才有了孫權、呂蒙偷襲荊州之事。呂蒙本來就身體不好,又帶兵作戰,戰後病情忽然加重,不久身故。
第二種說法,是民間傳說中的“關羽索命說”。因為孫權背盟,導致關羽身死,後人對關羽頗為同情,加上呂蒙在關羽死後不久也掛掉了,於是大家附會出“關羽索命”一說。
這是《三國演義》原著裡呂蒙的死法。呂蒙盡收荊襄之地後,孫 權犒賞三軍,大設宴會為諸將慶功。孫權親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 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 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 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 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 當追呂賊之魂! 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 權大驚, 慌忙率大小將士, 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
20 # 阿杰大大A
看看正史是怎麼記載的。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荊州平定後)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 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記載得很清楚,呂蒙在平定荊州之後,沒多久就生病了,孫權不光親自探視,還讓道士作法為他續命,不過這些終究無法抵擋病魔,四十二歲的呂蒙最終卒於內殿。
不過就算在三國時期,四十二歲也並不算高齡,呂蒙一生行伍,身體應該不錯,怎麼會說病倒就病倒了呢?
往前再追溯一下,呂蒙的病很可能並非突發疾病,而是早就落下了病根。
在他接手魯肅職務後,由於轄地與關羽毗鄰,呂蒙又常懷圖荊州之心,為了麻痺關羽,以治病的名義回到建業,以讓關羽放鬆警惕,關羽果然中計。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
”蒙常有病,“說明呂蒙確實是身體不好,所以才能有託病之名。你說如果是泰森、施瓦辛格那樣的體格,突然說病得不行了要回去看病,關羽也是人精,就那麼容易相信?
而且之後關羽出兵北伐後,陸遜來求見呂蒙,記載中呂蒙也是在病中接見,這也進一步證實呂蒙本就有病的說法。
那麼,正當壯年的呂蒙,為何會生病呢?這可以聯絡另外一件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歲大疫,盡除荊州民租稅——孫權傳
219年前後,一場可怕的瘟疫在東吳荊州地區蔓延,從前一兩年就開始流行,到了219年,出現了大爆發,孫權甚至為此免除了荊州百姓的稅賦,可見其嚴重。
從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徵吳時候的記載也可以佐證:
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司馬朗傳
建安二十二年,瘟疫已開始流行,徵吳的曹軍將士染病死亡的不在少數。
幹、琳、瑒、楨二十二年卒——王粲傳
幹、琳、瑒、楨是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此外還有王粲,司馬懿之兄司馬朗,都染病死亡。
曹軍染病這麼嚴重,病源地的吳軍能獨善其身嗎?顯然沒有可能,呂蒙,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染上的瘟疫。
東吳的疫情有多嚴重呢?不光是呂蒙,另外兩位名將、實權人物,蔣欽和孫皎都在同年去世,且都是病逝,如果他們不死,陸遜可能還沒資格接任呂蒙的職位。
帶病的呂蒙,亦真亦假地回去養病,同時藉此麻痺關羽,隨後帶病堅持指揮了荊州之戰,取得完勝後,終於堅持不住,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在今天,也是要被追認烈士的。
孫權其實對呂蒙是非常器重的,為什麼?因為呂蒙使得最順手呀,周瑜太強讓孫權擔驚受怕,魯肅、陸遜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家族勢力龐大,盤根錯節,不好控制。只有呂蒙,屌絲出身,逆襲到這個位置,都是孫權給的,孫權讓他打誰他就打誰,讓他咬誰就咬誰,還是個相當優秀的指揮官,能打仗打勝仗,這樣的部下,打著燈籠也難找,所以孫權確實是盡心盡力為呂蒙治病,一點馬虎眼也不敢打。
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 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慼,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 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 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這段記載足以說明問題,孫權甚至擔心得鑿壁偷窺呂蒙病情(因為擔心常去探視會影響呂蒙養病)。
最後孫權的呂蒙的評價也很高,贊他有國士之量,把他列於魯肅之上,僅次於周瑜。
“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孫權怕呂蒙權力太大無法壓制,所以故意害死他這種說法,無論從哪種角度說都站不住腳,完全是臆想。
呂蒙真實的死因,就是病逝,沒有那麼多的鬼神論和陰謀論。
回覆列表
呂蒙的死和孫權有關。兩個原因孫權容不下呂蒙:第一個是蜀漢實力頂峰的時候把禍水牽引到東吳,關羽的死給了劉備出師東吳的理由;第二是呂蒙完成了前兩任都督都沒完成的政治使命,成功收復天下之腹——荊州,這是東吳自赤壁之戰以後的一次戰略上的勝利,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