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史海尋蹤
-
22 # 摩什曉明
導語:
說到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變法太多太多。許多政治家透過變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輝煌的一筆。雖然大多數時候變法是失敗的,比如說歷史上有名的王安石變法,但是就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雖然王安石的變法失敗了,但是理念非常超前。
說到變法,最有名的就是在先秦時候一名叫公孫鞅的人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律法。史稱商鞅變法。
從接觸歷史課本開始大家就學到商鞅變法的意義,每個人都能說出來那麼一兩條,最大的意義就是讓當時實力非常弱的秦國,一躍成為諸侯強國。隨後6位君主努力了一個半世紀,實現了大一統王朝。
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一直到秦二世亡,即使只有很短的時間,但是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王朝之後所採取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也為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華夏民族自秦朝開始漸漸孕育,從漢朝開始形成漢族這個概念。
在歷史上,秦王朝可以說是存在感最高的一個朝代。而對於這個朝代的滅亡許多人都在探究原因,大多數人都歸於秦二世的暴政統治。
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矯詔。奪取了本屬於自己哥哥扶蘇的繼位權。胡亥繼位之後一系列暴政激化矛盾,農民大起義。
我們卻忽略一件事情,就是胡亥做皇帝時間非常短。前面自己的父親,爺爺以及各個仙人們奮鬥了100多年。難道胡亥真的有能力在短短的幾年中就可以將江山拱手讓葬送嗎?
有一句話說的好,堡壘都是最先從內部攻克。
即使是扶蘇繼位,仍然無法改變秦朝的命運,因為自從商鞅變法開始,命運就已經對於每一件事情暗中標好了價格。除了讓秦國更強大之外,商鞅變法的負面影響在100多年之後才逐漸顯現,而且對於秦國的滅亡有很重要的作用。
商鞅變法並不是一蹴而就。前後經歷了兩次,用了20多年的時間。從當時的戶籍制度到後期的統一度量衡。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強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總結一句話就是商鞅透過變法,讓秦國成為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
說到秦始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焚書坑儒。其實真正第1個焚書坑儒的就是提出改革的公孫鞅。
因為當時新的思潮正在萌芽狀態。一些新思潮和知識分子所提出的理念,並不適用於當時統治者的統治,為了更好的壓制他們的思想,扼殺這些新思想的萌芽。
商鞅提出焚書坑儒,許多儒家的經典著作被燒燬。百姓也沒有鼓勵去讀書。日漸強大的秦國卻成為了教育的不毛之地。
這個時候還有一條措施,讓老百姓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只要在戰爭中立下軍功,就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封官。
可以說,這一個措施也讓無數的老百姓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只要去當兵去打仗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要知道這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絕對是一條出路,比我們現在買彩票操作難度低多了。只有在戰場上很拼命去打仗並且能活著回來一般都會有晉升,隨著打仗次數越來越多,很可能加官進爵,和傳統貴族平起平坐。當時全民皆兵,全民打仗,成為秦國的特色。
非常典型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決定秦國命運的長平之戰中。趙國拼了命才湊出了45萬軍隊。而秦國參與這場戰爭的人達到百萬之眾。
秦國當時的在冊人口只有300萬,也就是說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參與到了這場戰爭,無論是在前線打仗還是在後方支援,秦國成為了巨大的戰爭機器。
郡縣制讓極端軍國主義得到推行
關於郡縣制還是分封制,其實在楚漢之爭的時候項羽和劉邦就有不同的意見。許多人認為郡縣制也是秦朝滅亡非常重要的一個制度。
郡縣制也是由商鞅提出。在秦國強大的路上功不可沒。郡縣制有一個好處就是,加強了當時國軍的中央集權。相比起分封制,郡縣制有效的遏制了一些財閥和貴族勢力的膨脹,權力可以更加集中。
當時六國之中一直非常強大的趙魏楚都是採取了分封制。如果去打仗兵力不夠,從各地徵召兵力需要得到各分封諸侯的配合。採用郡縣制的秦國卻不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這裡得以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財政大權也可以更好的集中。當時的老百姓不僅要納稅,同時還要去服兵役。
沉重的稅賦讓老百姓去尋求更好的出路。當時並沒有科舉,貴族也都是世襲制,打仗成為了最好的路。當了貴族之後就可以不用納稅了。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地位提高。
這就又回到我們上面的問題,百姓成為了毫無感情的戰爭機器。按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就是推行軍國主義。只有打仗才是強大唯一的出路。其實郡縣制沒有弊端,只是當時強調的極端軍國主義成為秦國的主流。
六國統一
當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秦國這個巨大的戰爭機器,突然有了急剎車。以前是秦國和其他5個諸侯國家的矛盾,一下子沒有了,漸漸內部的為矛盾得以凸顯。
仔細解讀商鞅的一些政策你會發現有意限制人民的教育,採取了愚民和窮民的政策。不僅禁止使普通百姓自由遷徙,還嚴重壓制和其他國家人的交往。
為了讓百姓變得更聽話成為沒有頭腦的戰爭機器,商鞅使用了許多嚴刑峻法。法治的理念並沒有得到認同。
在秦國統16國之後,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愚民和窮民政策的負面影響逐漸得到顯現。秦二世的暴政只不過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即使是遵照秦始皇的詔書扶蘇繼位。仍然無法改變這架巨大的戰爭機器最終覆滅的結局。
結束語
儘管商鞅變法讓秦國強大,但是一些統治百姓的高壓政策早已被標好價格。商鞅變法之所以成為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變法,就是因為它的效果顯著,積貧積弱的秦國一躍成為諸侯國中強大的存在。在商鞅死後的100多年間,變法的影響力依然持續。但是也並不能忽視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的愚民和窮民的政策也是秦朝迅速滅亡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
23 # 我有我的世界觀
不少人將秦朝只有十五年的國怍,由子嬰來背鍋,這實在是天大的冤枉!如果客觀一點,建立秦朝的是秦始皇,毀滅秦朝的也是秦始皇。不過,秦二世胡亥對秦朝滅亡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樣說吧,秦始皇造成秦朝滅亡的罪惡,再由秦二世再加了一把力,把它推向了極致。到了子嬰的時候,大廈已傾,子嬰已無力挽救了。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被稱為“千古一帝” 。但是 ,他橫徵暴斂、焚書坑儒、窮兵黷武、大興土林也使得秦朝走向了滅亡。
殘害百姓,手段殘忍•秦始皇死後,在安葬秦始皇時,秦二世說:“先帝后宮妃嬪沒有子女的,放她們出去不合適 ”,就命令這些人全部殉葬,數千女人因此而無辜命喪。
•他怕工匠把墓道的秘密洩露出去,喪禮完畢以後,就封閉了墓道的中間一道門,又把墓地最外面一道門放下來。工匠們全部被封閉在裡面,沒有一個再出來。墓上又栽種草木。往外邊看,好像一座山丘。僅此一項,又有一萬多人喪命。
(秦始皇陵墓——驪山陵墓)
•殘害手足是無人能出其右的。胡亥登位之前,就串通趙高、李斯以假詔逼長兄扶蘇自殺。登上皇位後,對其他兄弟姐妹更是殘害有加。在咸陽,他將12個兄弟處死;在杜郵,他將6個兄弟和10個姐妹碾壓;“將閭” 等3人也被逼自盡。
陷害忠臣他假稱詔命,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和蒙毅。登上皇位後,更是大開殺戒。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免遭羞辱,選擇自盡。為樹立威信,他巡遊時,又下令殺死沿途那些不聽話的官吏。弄得大臣們惶恐不安。
李斯本是胡亥和趙高的“盟友” ,卻也沒能躲過二人的魔爪。二人誣陷李斯權力過大,懷有異心,想與胡亥分土為王。對於他二人給自己所羅織的罪名,李斯不予承認。他們便屈打成招,逼迫李斯在供詞上簽字畫押。 第二年,李斯被處以極刑。
(滅秦禍首趙高)
大興土木,加重百姓負擔在秦始皇生前的計劃中,要修建“驪山陵墓”和“阿房宮”。在二者都是浩又的工程,勞命傷財。胡亥即位後,不但沒有減輕百姓的負擔,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苦難。
驪山陵墓還沒有完成,就又重新修建阿房宮。說是實現“先王的計劃” 。在他看來,我當皇帝就是要享受人生的,處於九五之尊最可貴的就在於為所欲為 ,窮奢極侈。
正因為百姓不堪忍受繁重的徭役和賦稅,才有陳勝、吳廣的“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全國各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反秦農民起義。從此動搖了秦王朝的根基。
胡亥昏庸無能,趙高耍玩權術,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胡亥說當皇帝辛苦,便全權交由趙高處理一切事務,自己整天深居宮中享樂去了。這正中趙高的下懷。
為了試探大臣們對自己的真實態度,趙高指鹿為馬。事後,趙高對附和為“馬”的一律培植為己所用,對說是“鹿”的都迫害至死。從此朝廷昏暗,趙高專權。
項羽破缶沉舟消滅了秦主力軍章邯,王離也多次敗退,請求援軍。但胡亥向來不問政事,不相信有農民起義的事。而趙高又拒絕派往援軍,並派人殺害了來信的使者。王離在孤軍無援的情況下,被迫投降項羽。
秦王朝到此就算是徹底滅亡了。趙高怕擔罪責,就發動了宮變,殺死了胡亥。
(胡亥被逼宮)
至於子嬰,他對秦朝的滅亡根本就不用擔責。他即位才三天,就設計殺死了奸臣趙高。
子嬰正在一一慰問賓客親屬時,飯還沒來得及下嚥,酒也還沒來得及暢飲,反秦的隊伍就已經殺到了關中,真命天子——劉邦就已率軍來到了灞上。子嬰別無反抗,只有投降,交出了傳國玉璽。
唉!身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官二代”,卻沒有像父親那樣勤勉治國,而是貪圖逸樂,暴虐百姓,偏又昏庸無道,信用奸臣,致使秦朝速亡,以十五的國祚敷衍了秦始皇的“萬世”之夢。自己也慘遭“最親密的盟友兼導師”——趙高之毒手。
都不知道他去地府如何向秦始皇交差。怎麼說他好呢?就送他八個字吧:可悲、可憐、可笑、可恥!
-
24 # 殿前都點檢
大秦王朝的滅亡,頭號罪魁,肯定是秦始皇。正是他在位期間的一些倒行逆施,使得大秦帝國民心盡失,各種矛盾不斷積聚,等到秦始皇去世的時候,大秦帝國已經如同一座隨時都要爆發的火山一般!但是,秦朝滅亡的直接兇手,則是秦二世和趙高。歷史並不是沒有給他們留下時間和空間,但是他們沒有抓住歷史機遇挽救大秦帝國,反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秦始皇畫像
首先,秦二世即位後,不僅沒有減輕百姓的負擔,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苦難!為秦始皇修陵墓、繼續興建阿房宮等等,僅咸陽周圍就有七十萬刑徒在服勞役!秦二世認為,我當皇帝就是要享受人生的,天下就是供我來消費的。在窮奢極侈方面,秦二世與其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次,秦二世即位後,殘害百姓,濫殺無辜。秦始皇死後,下令後宮沒有子女的女性都要陪葬,數千人無辜送命。然後,他以為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人們掌握了陵墓的許多秘密,也不能再留在人間,就這樣,有一萬多人白白送死。這些暴行,當然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
以上兩點是導致秦王朝滅亡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百姓們不堪忍受,才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再次,秦二世昏庸無能,趙高耍弄權術,也是導致秦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在秦二世即位後,統治階層內部始終就沒有穩定過。在趙高的教唆下,秦二世先是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皇族近親幾乎被都誅殺。接著,一些有經驗的老臣大將,都被他們殺害,李斯、馮去疾、蒙恬等人死於非命。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團結的統治集團而能夠應對複雜的政治局面,簡直是笑談!
秦二世陵
昏庸的秦二世和貪婪的趙高控制下的朝廷,不僅不能有效組織力量鎮壓東方的反抗,反而連出昏招,逼迫大將出降。秦將章邯是秦末最為卓越的將領之一,他在鎮壓東方各地的反抗時表現出了優秀的軍事才能。但是,趙高竟然把章邯視為政敵,試圖要殺害章邯,最後章邯帶著二十多萬秦軍投降。秦王朝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挽救其滅亡的命運。而且就在這種局面之下,秦王朝統治集團內部還在進行著最後的火併。先是趙高指鹿為馬徹底控制朝廷,接著趙高殺了秦二世。然後趙高捧出子嬰來作為傀儡。幾天後,子嬰發動政變將趙高滅族。就在他們內鬥不斷之際,劉邦的大軍已經出現在理論咸陽城外,子嬰也只得系組出降。
因而,作為大秦帝國滅亡的直接責任人,秦二世絕對不能逃脫他的歷史罵名。
-
25 # 大愛無恨劉成軍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大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告訴我們,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朝;滅亡秦國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的百姓。
秦始皇修建長城,修建皇陵,修建宮殿,靡費無數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修建“阿房宮”,動用民工七十餘萬人。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坐萬人。宮內收藏了無數的奇珍異寶和各地的美女。秦始皇橫徵暴斂,荒淫無度,可謂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秦始皇的窮奢極侈給人民造成了極度的負擔,使的天下百姓窮困潦倒,無以為繼。於是,民怨沸騰,百姓流離失所。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原六國貴族也紛紛組織反抗秦朝。應該說秦的滅亡,秦皇島難辭其咎。
面對天下大亂的局面,秦二世並不是檢討己過,實行仁政,於民休養生息,而是重用奸相趙高。趙高指鹿為馬,殘害忠良,加速了秦的滅亡。所以說,秦之滅,秦二世責無旁貸。
我個人認為,秦之滅亡是必然的,是封建社會的發展規律。然二世而滅,胡亥應承擔主要責任。在秦始皇統治期間的弊端他應該有所瞭解,繼位後理應革故鼎新,勤政愛民,任用賢臣良將,救濟民生,緩衝社會矛盾。即使秦朝不能千秋萬代,也不至於二世而亡。反觀,秦二世所做所為,貪圖享樂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治國理政,秦二世是一塌糊塗。所以秦二世亡,主要責任是秦始皇父子。
回覆列表
秦二世應負95%以上的責任,因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二世祖。
秦因何而亡?有人會說,是劉邦和項羽鬧得。對,最後結局是楚漢爭霸,漢得了天下,然而這並不是源頭,陳勝吳廣事件是引發秦亂的開始。
陳吳兩人是前往驪山服徭役路途中,因為老是下大雨耽誤了時間,反正去了也活不成,乾脆就反了,當時二人手下只不過有幾百人。但是就這幾百人,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到了後來陳勝手下大將周文帶兵攻咸陽時,已是規模浩大,坐擁數十萬兵馬。
試想,如果秦始皇仍然活著,能讓那幾百人成氣候嗎?肯定不能,不說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在歷史各個時期的王朝,都不乏農民起義的現象,大多都能壓制住。那麼為什麼秦二世偏偏壓不住?實因在他篡位的幾年裡,整個秦朝已經被攪和的昏天黑地。再明確些,秦王朝的官府衙門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
換作任一個國家,如果統治機構本身失去了執政能力,無法維持秩序,那麼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造成這種結果的直接責任人非秦二世莫屬,他當上皇帝后根本就不管事,成天在後宮裡花天酒地,國家大事一律甩給趙高打理。趙高什麼人啊?原本只是伺候秦始皇的宦官,若說揣摩人心偷奸耍滑那是把好手,要是把整個國家交給他,只能是兩眼一抹黑的胡來了。
趙高掌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他的七大姑八大姨,把所有關鍵崗位都交給了“自己人”,這些人上位後有樣學樣,一心只是抓權斂財,秦朝吏治就是這樣由上而下的被玩壞掉。
看看秦始皇用的什麼人?文有李斯武有蒙恬,都是從基層一步步提拔起來,經驗豐富能力超群,因此在秦始皇時,整個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處於穩定有序的良性狀態。到秦二世時,國家仍然有大把人才,可是他們不用。就說快挺不住時,趙高隨便從底下抓出個章邯,都能打得各路義軍“摧枯拉朽”。
說秦朝暴政壓迫百姓,是秦朝顛覆的根源。這話沒錯,秦朝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確實有挺多地方不完美,但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歷朝歷代中,但如秦二世而亡這種現象的,除了隋煬帝能有一拼,均是少之又少。即使如西晉那樣的奇葩,也能硬生生挺了好幾代。
可見秦二世、趙高一夥人,已經把秦朝禍害的只剩下半口氣。當初秦始皇可是把江山囫圇留給胡亥的,只用了四年就完了,這責任不找他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