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欣娛樂影片
-
2 # Wesley
媽媽演的最好,因為演員的帶入,我時常以為是我媽在演呢,特別真實,現實生活中我媽就是這麼對我的,所以好的演員不用演,能把觀眾帶入進去的,且能產生共鳴的就是好演員。
-
3 # 娛樂八卦軍
《囧媽》主要講述徐崢扮演的商人徐伊萬一邊為商業糾紛和婚姻糾葛焦頭爛額,一邊又要假裝沒事地陪同母親赴俄羅斯,在旅途中狀況連連,最終歷經波折抵達莫斯科,幫母親完成了演出夢想,也勇敢地面對了家庭生活中一直逃避的問題。
徐崢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精湛,把中年男人面對事業,家庭,婚姻的焦慮和無奈演繹得酣暢淋漓,但最大的驚喜卻是“囧媽”盧小花的扮演者黃梅瑩。
戲中的盧小花為人尖酸,心性多疑,喜歡嘮叨,一路上跟兒子徐伊萬耍小性子,吵架,甚至負氣出走,讓很多網友心生討厭,然而在電影的最後,她對著鏡子摘掉假髮那一瞬間,卻引發萬千網友淚奔,親和力和生活感令黃梅瑩深受觀眾誇讚,難怪徐崢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至今想不出第二個人演媽媽”。
據瞭解,今年70歲的黃梅瑩入行43年,出演了近百部影視作品,曾以《渴望》《孔雀》《金粉世家》《新結婚時代》《大瓷商》《山楂樹之戀》等多部經典影視作品成為觀眾熟悉和喜愛的老戲骨,她和演員金鑫1981年因戲結緣,1984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子,相陪35年一直恩愛甜蜜,成為娛樂圈的典範。
當然,除了黃梅瑩老師,戲中還有9位可愛又可親的媽媽,比如徐伊萬在火車上換座位時,遇到了沈騰飾演的孝子,他的”媽媽”吳雲芳和“奶奶”陳奇都是娛樂圈公認的老戲骨。
吳雲芳老師今年85歲,50年代後期踏入娛樂圈,曾在《半生緣》《聶耳》《少男少女》等多部影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本世初淡出影視圈。
88歲高齡的陳奇是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有《曙光照耀莫斯科》《劉胡蘭》等,她的最新一部作品是2011年《雙城生活》裡扮演楊曼莉的婆婆。
88歲高齡的陳奇是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有《曙光照耀莫斯科》《劉胡蘭》等,她的最新一部作品是2011年《雙城生活》裡扮演楊曼莉的婆婆。
張芝華是熒屏大熟臉,70年代入行,曾斬獲瑞士洛加諾最高獎金豹獎最佳女主角,近些年則成了多部熱門影視劇中的“婆婆媽媽”,在《回家的誘惑》裡飾演林品如媽媽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認識徐幸,是因為瓊瑤爆款劇《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傅文佩,該角色令她在影視大火,同時她在話劇舞臺也頗多斬獲,曾榮獲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女配角獎和終身成就獎。
-
4 # 駕駛之度意志
這部電影人物不多,講的一部母子親情電影,戲份最多當然是母子。演的最好的當然是男主徐崢,一如既往的穩定輸出,還是飾演中年危機,遇到的家庭矛盾,表演還是那麼富有感染性。另外幾個配角戲份不多,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閤家歡電影。
-
5 # 昭墨雪
當然是徐崢,徐崢的演技那是相當棒,惟妙惟肖,毫無架子
從《人再囧途之泰囧》到《無人區》到《催眠大師》、《心花路放》到《港囧》到《幕後玩家》再到《我不是藥神》及《囧媽》,我全都看了,演的都非常好,推薦大家去看
-
6 # 方言版阿波
囧媽囧媽肯定屬媽媽演的最好了
作為八一製片廠的演員,黃梅瑩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開始演戲,
代表作遠遠不止於此。《渴望》中的王雅茹、《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媽媽、《孔雀》中三姐弟的母親、《
新結婚時代》中的顧小西媽媽……這個名字一出來,就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回憶殺。
徐崢說了,(黃梅瑩)太合適了,至今想不出第二個人。
大實話:確實合適。
黃梅瑩老師身上那種親和力與生活感非常自然,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因為這樣一位囧媽,從頭到尾總是被歡笑聲所圍繞著。從山爭哥哥的表情就能看出,
什麼叫做“媽不要你覺得,媽只要她覺得”。可謂是霸氣側漏
試想一下,如果《囧媽》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媽媽歷經6天6夜的長途火車,從北京到俄羅斯。
且在俄羅斯,還有另外一段冒險等著你。想想就想說,那是不可能的OMG!
你和媽媽“相愛相殺”的屬性,關心的話到了嘴邊,卻總是用抱怨的口吻講出,從不穿秋褲到沉迷手機
,從不按時吃飯到熬夜打遊戲,嘮叨一路,這樣的旅程,想想都要崩潰吧?
這樣一來,便做到了保留趣味性的同時,又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
所以媽媽這個角色黃梅瑩老師演的是淋漓盡致,拍手叫好!
-
7 # 愛生活的小悟空
當然是賈冰了……
大家都再說,賈冰外國車上的一段戲承包了整個劇情的笑點,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徐崢導演把整部戲喜劇的部分都交給了賈冰來詮釋,雖然戲份不多,但經過賈冰的演繹,讓人看的不禁捧腹大笑!
看過《囧媽》的人都知道,這部戲主要是圍繞母子間生活中的矛盾來敘述!是一部溫情電影!和國內所有的親情電影一樣!結果並沒有什麼出奇,反倒是賈冰的演繹讓人眼前一亮!
加上本來人家就屬於喜劇人,天生的幽默感,三言兩語直抵觀眾內心,讓大家一瞬間記住他,所以我認為賈冰演的最好!下面讓大家再次欣賞囧媽的經典語錄,望大家在這疫情艱難的時候,也能開懷一笑!
阿姨“你把這個隊伍帶的這麼頑強,我是拆不散的”
“想拍電視劇啊,泰坦尼鐵達號啊”
-
8 # 慕容兜兜
先來說說列車長的扮演者,大家一定是看著面熟,叫不上名字,知道他是東北人,肯定在歡樂喜劇人之類的節目出現過,呵呵,他叫賈冰
1980年出生,80年啊,今年才40,瀋陽人,國家一級演員。2017年,參加東方衛視《笑聲傳奇》欄目摘得第一季《笑聲傳奇》總冠軍,晉級“傳奇笑將”之列。
徐崢的表演延續他之前的作品風格,除了《囧媽》的扮演者個人覺得就要屬這列車長最出彩了,一出場就讓人期待,有笑點,精句頻頻。
那能否麻煩你換條船,我這是火車“這些簡單的臺詞從他的嘴裡一說出來,顯得格外的幽默詼諧,要是非得用一個詞來形容賈冰那就是“自帶幽默喜劇感”。
“一定要做到底呀”,“跳車又上車的是你,偷偷去換包廂的還是你“,“這回玩兒的更硬啊,直接幹車尾巴根上來了“,“想拍電視劇啊,泰坦尼鐵達號啊“,
賈冰的幽默感和徐崢的不同,徐崢在抒發情感在配合表情造型就能帶著大家爆笑全場,但是賈冰就用了三言兩語就直戳觀眾笑點。
賈冰以往的經典作品中多反應小人物的內心和生活寫照,不管是聚焦討薪農民工、拐賣兒童,還是塑造外賣小哥、良心老闆……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都被他演繹的層次分明淋漓盡致,不僅讓無數觀眾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歡笑之餘更留下一份思考:該用怎樣的真誠和善良來面對生活回饋社會。
很喜歡一些出彩的小人物!!!
-
9 # 媒天有料
《囧媽》裡徐崢一如既往的穩;
還有小老闆徐伊萬的媽媽黃梅瑩,演技精湛,劇中各種投餵,表面嫌棄兒子又無微不至的照顧,各種細節把控的很到位。
以上都是個人想法。
-
10 # 菠蘿影視廳
大家好,我是鈴鈺影視,我瞭解很多影視領域作品,在影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在《港囧》的宣傳期,徐崢在採訪中曾經說過,他並不排斥做一個產品經理型的導演。這個自我判斷是比較精準的,無論是泰囧還是港囧,徐崢在打造作品的市場受容度、堆砌元素精準對接特定受眾、提供檔期所需要的內容方向、等等環節上,都展示出了非常好的能力。“對投放於市場之產品的打造”,無疑是他作為產品經理的本事。但是,如果我們不將“囧”系列作為“產品”、而是“電影”來審視的話,徐崢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了:作為一個導演,他終究無法完全消除自己作為創作者的表達慾望,終究不甘心完全像一個“電影工業體系”之中的螺絲,而始終想要嘗試著去平衡自我表達和市場化訴求,試圖在維持電影作為產品的特性的同時、再加一些自己的思想和主題表達進去。徐崢在嘗試著,讓自己在產品經理和電影創作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但可惜的是,從《港囧》當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徐崢主題表達的軟弱和單薄:面對他自己所提出的一個關於中年危機和家庭關係的社會性主題,而在大量的與主題無關的下三路和短篇笑話式的“產品經理”部分之外,他在主體部分所能給出的答案,也只是俗套而蒼白的“靠感情來解決一切”。這實際上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是將問題以“感情”之名、透過對彼此的又一次“感性衝動”,而暫時掩蓋了下去而已。而作為電影來說,徐崢也沒有探討出任何結論甚至有價值的內容,只是利用感情,讓他自己製造出的一切混亂暫時地平息、給予了電影以一個可以作為收場的結尾。
可以說,徐崢的自我平衡並不成功,原因也很簡單:他作為產品經理的能力,要遠遠大於他作為導演的天賦。而這樣的導演天賦欠佳,也同樣體現在了這一次的《囧媽》之中,並且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在《囧媽》的開始,徐崢丟擲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架構。他借用一場夫妻之間的爭吵,讓妻子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你為什麼總是試圖改造我呢?而在隨後,當鏡頭從夫妻之間轉到火車上,中心人物也從夫妻來到了母子。在這裡,徐崢又一次地讓這句話出現,只是說話者變成了徐伊萬。由此一來,這樣重要的一句話便引匯出了徐崢這一次想要探討的主題:家庭關係之中,人與人彼此之間無休止的爭吵的根源----對於自己思想的固守,以自己意志對對方進行的強加。這並不是單純存在於母子之間的問題,同樣是存在於夫妻之間、是屬於整個中國家庭關係中的普遍問題。而順理成章地,徐崢也勢必要在作品當中去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即是電影創作的一條重要邏輯。
在起手式上,徐崢丟擲了自己的問題來作為電影的核心,借用同一句臺詞的手法也頗為乾淨利落。但是,當電影開始了主體部分----對所丟擲問題的展開表現、以及隨後的解決---之時,電影就開始逐漸走上了歪曲的、不受徐崢完全掌控的道路。
在截止到母子下車的前半段,電影呈現出的主要問題,是主題探討非相關的元素的大量喧賓奪主。場景侷限在火車之內,而主要人物是徐伊萬和他的母親。那麼顯而易見地,在這一部分,應該讓這對母子的互動和碰撞來產生對中國家庭關係狀態的表面化體現,而笑點也應該是牢牢地集中於這對母子之間:母親對兒子基於自身意志的強加,兒子對母親基於自身當代價值觀的不認同,兩者之間的糾纏所產生出的種種摩擦,並透過荒誕和誇張的手法對其進行渲染,而產生喜劇效果。這樣一來,電影既滿足了自身作為“喜劇”型別片的市場需求,同時又始終貼合著主題、對徐崢所丟擲的“家庭關係中的摩擦”進行詮釋和表現。這樣的“一石二鳥”,是擁有一定作者性表達、級別較高的喜劇電影所應該具備的。
舉例來說,在馮小剛的《大腕》之中,他就立足於當年(2001)中國加入WTO、與世界文化的接觸愈加頻繁、在文化發展上呈現出愈發“國際化”的時代背景之下,對這樣的文化走向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當王小柱以英文和露西交流、就葬禮上用哪一部義大利歌劇進行討論的時候,中國於文化上的“西方崇拜”得到了體現;而葬禮上氾濫成災又無孔不入的消費商品廣告,則展示著中國當代消費文化的樣貌。但是,在這些與國際接軌後的文化當代化與西方化的同時,泰勒所崇拜的,反而是紅牆、帝王、佛教、境界,這些傳統的中國文化---因身為西方人而難以真正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他甚至要讓全劇組停工也不要去拍攝一些表面化的符號和元素堆砌的東西。顯然,這就是馮小剛站在當時時代背景之下的答案:面對已經湧入、並且隨著“入世”而會更甚的西方文化,中國應該擁有的是對自身傳統東西的文化自信。而在做到主題表述的同時,馮小剛又用這些素材去製造了喜劇效果。
而《大腕》絕不是孤例,在《手機》中,馮小剛和劉震雲以“手機時代”這樣一個背景,對“發簡訊”這樣一個當時成為主流的行為進行了寓意的延伸,讓它成為了我們躲在手機螢幕和文字背後、排除了見面時的表情、說話時的語氣的交流手段,進而助長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謊言、偽裝和冷漠。馮小剛以手機作為當時代的標籤,展現了人際關係中人情逐步冷卻、隔膜愈發厚實的社會狀態。而同樣地,手機與人物之間的欺騙和隱瞞成為了對主題的隱喻象徵,同時也成為了作品笑點的主要來源。
非常遺憾的是,在《囧媽》的前半段中,符合這個標準的段落,只佔了全部時長的一部分。藉由母子在相處之間所產生的理念摩擦和互不理解而形成的主題表現與笑點製造,並不能說完全不存在。徐伊萬被母親強塞小水果、徐伊萬被母親餵食一餐後又馬上被勒令減肥、母親以獨特的"值回票價”計算邏輯與自己的夙願而坐火車去莫斯科的決定在徐伊萬那裡得到的不理解和嘲諷,都是母子之間關係緊張的內在表現:雙方以自己的意志和價值觀知識面,去要求著對方“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改造對方”。切合並表現主題,而又具備笑料,這些部分是符合一部優秀喜劇的標準的。
但是,徐崢並沒有讓這樣的部分填滿整個前半部。在前半部中,還充斥了佔比並不算少的、頗有點“節外生枝”意味的段落。首先,在母子的互動之中,就有一部分是與主題的聯絡相對不那麼緊密的。徐伊萬的護照事件為代表,以及母子間大量內容乾癟匱乏、更多屬於單純抬槓和鬥嘴的無意義吵鬧,都屬於這一類。當然,它們所表現出的母子狀態都比較真實和還原,也增強了母子互動間的現實感,但這些意氣主導的舌戰,似乎並沒有太涉及到雙方在價值觀、互不理解、固守自我意志思想的領域。而護照事件,似乎更多也只是作為劇情的推動器(讓徐伊萬留在火車上)而被使用。這些數量龐大的段落、密集的對話,只是製造了自以為的笑點,成為了對自身型別片要求的機械滿足,僅此而已。
如果說母子互動的部分至少還不算太過於離題,那麼前半段中母子之外的元素和段落,就顯得有些跑偏過度了。賈冰飾演的列車員,他所在的段落算不算笑點?雖然我個人並不覺得好笑,但這個東西見仁見智,也可以算是笑點片段。鄰座上車的“高原紅”一家人,他們與徐伊萬互動的部分,算不算笑點?或許也算。徐伊萬在車外吊了一夜被凍得臉部臃腫似豬頭,算不算笑點?看他那副夠豁得出去的倒黴樣,算他一個。徐伊萬誤闖隔壁夫妻房間目睹香豔場景,算不算笑點?雖然低俗了點,而且同一個梗不厭其煩地玩了兩次,但由於“囧系列”向來不吝嗇於下三路的“自毀式搞笑”的傳統,也算它是吧。那麼,這些充斥在前半段的段落,它們串起了火車場景中的笑點部分、對應了本片喜劇型別片的需要和標準,但與此同時地,它們與主題的表達幾乎是完全脫節、甚至是毫無關係的。這樣的“碎片拼湊”、“小品連臺”式喜劇電影,是徐崢在《泰囧》時就存在的固有問題。《泰囧》時的主題表達比較簡單,倒是還好,但到了徐崢想要稍微多說一點的《港囧》和《囧媽》,負面的影響就非常大了。
當然,有人會說:電影當中不可能只圍繞著母子這一組人物進行單線發展,這樣太單調了,必須要有其他要素的插入。是的,線索和元素的豐富化並沒有錯。但是,《囧媽》在開頭的時候明明有一個很好的起手,讓前半段的元素完全可以做到既豐富、又貼合主題。請問徐崢:袁泉和郭京飛在報價的時候,是按照出場時間計費的嗎?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夫妻線索裡的所有演員都像是友情客串一樣存在感稀薄?第一場戲裡,電影明明匯入了夫妻這層關係,使得主題的探討從單純的母子放大到了整個家庭關係,並且也展現了徐伊萬與妻子之間的互相“改造”的摩擦關係,那麼到了後邊的火車段落,為什麼不去更多地啟動妻子的這條副線、讓美國和火車的兩邊構成平行的關係而來回切換,同時表現夫妻和母子的主線副線呢?這樣一條副線,不就是豐富前半部較為單調的元素安排、緊密貼合主題的最佳存在嗎?有了這樣一條完美的線索卻棄之不用,轉頭去鼓搗那些片段式的小段子,如果沒有其他的原因和掣肘,那也只能說是徐崢的導演能力不足、對“囧系列”賴以成功的“咯吱人”套路信仰過度了。
而隨著母親離開火車,到了影片的後半段,作品存在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對於自己提出的問題,作為創作者的徐崢卻無法給出解答。徐崢丟擲的現象是:家庭之中,我們互相爭吵和摩擦的根源是互相基於自身意志和思想的“改造對方”、強加對方,是每個人自身的主觀觀念左右著個體的行為,讓我們始終不能和對方互相理解。電影的前半段,這個問題得到了呈現。而到了後半段,自然要迎來問題的解決方向。那麼,徐崢給我們指出了一個什麼方向呢?
對不起,沒有方向。徐崢用一個簡單的“愛”字,把他自己提出的問題直接消化於無形,把家庭關係中所有的矛盾產生根源都掩蓋掉了。
事實上,在前半部中,徐崢就已經開始對這個“愛”的所謂“解決出路”,進行著鋪墊了。娜塔莎的人物設定,就是為了這一點。娜塔莎來到車上,向徐崢訴說了自己對伴侶的憤怒,但旋即卻又在車站與其相擁:主觀而感性的愛壓倒了一切客觀而理性的“不合適”、“有矛盾”,讓兩人的關係重歸於好。而徐崢看到這一幕後失去理智一般地要求“免費提供技術”也不想與妻子離婚,也正是對他內心的剖析:雖然他在理性上認為自己二人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但他因為有對對方的愛,所以並不願意結束這段關係。娜塔莎對應“夫妻”,而沈騰則對應了“母子”:他忍受著包廂空間的不方便也要帶著母親和祖母一起旅行,對應了“母子”愛的永遠存在。在運用這兩個人物、尤其是娜塔莎的時候,徐崢展現出了一定程度的笨拙和刻意:娜塔莎成了他鋪墊後半段“愛”的工具人,一屁股坐下就開始自我訴說,不滿表達完畢後就馬上下車去完成“擁吻”的最後任務,消失得乾乾淨淨。但排除手法上的毛刺和稜角,從這兩個人物中,徐崢已經鋪墊了對自己所謂的“解決方式”的展示:愛,抹平一切。
而到了後半部,徐崢就開始大張旗鼓而又直白無比地,讓自己視若珍寶的“愛”正式登臺亮相,開始成為母子之間關係的萬能藥。前一秒鐘的二人,還處在關係鬧崩、母親離去的狀態下。而畫面一轉,兩個人坐在俄羅斯大森林裡,隨著母親對徐伊萬講述的自己過往,兩個人就似乎忘卻了此前的一切摩擦。如果說這個故事裡,母親所說的“你還小,看不到事情的全部”,多少還帶了一點“徐崢因為父親而對母親產生的、站在自己視野侷限下的不滿”的意味,而想要告訴觀眾“要增加互相的瞭解”的話,那麼到了後邊,方向就徹底扭轉了。徐崢在這個時候再推一把,讓狗熊襲擊母子,藉助母親自我犧牲保護兒子的身姿,讓徐伊萬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徹底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了----以愛的名義,我們無往不利。
母子之間存在那樣的溝通嗎?我相信。母親會在那種情景下自我犧牲嗎?我也相信。但這樣的“愛”,能夠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家庭關係中的爭吵和摩擦”嗎?我不相信。
因為這些爭吵和摩擦,其存在的本身就和愛是兩個維度上的東西。它是純粹基於理性和客觀存在的情況的:人與人之間基於價值觀、世界觀、知識面,而產生的思想不同,並對彼此想要用自身的意志來確保別人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這與愛或不愛毫無關係。相反,或許恰恰是因為有愛的存在,才會迫切地想要讓對方去保持自己認為的“正確”,防止對方走上歪路、利益受損。因此,爭吵與摩擦,和愛的存在與否,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也根本就不矛盾:爭吵和摩擦,不代表沒愛,反而可能代表了有愛。徐崢可以自己想一想,他與父母爭吵的時候,莫非就不愛父母了嗎?具體到電影來說,在前半段的火車上,母子關係極度緊張的時候,就沒有雙方互相偷偷關心在意的鏡頭和片段了嗎?
因此,在徐伊萬和母親之間,愛一直就存在,它並不是靠著“母親講個小故事”、“母親飛身擋狗熊”,就突然出現在徐伊萬心中的。但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愛也無法解決徐崢所提出的“家庭關係緊張”的問題:如果爭吵的時候愛就存在,那麼你如何能告訴我靠愛就能讓大家不爭吵呢?
在徐伊萬與妻子最後電話的段落中,徐崢給出了自認為的“點睛”:是你太理性了。言下之意自然是:理性是解決不了雙方的矛盾的,只有感性的愛才能解決。但是,實際上,或許這才是一種徹底的搞反:感性的愛當然是一切的根本和前提,但是想要解決徐崢自己在電影中提出的爭吵摩擦問題,需要的不是愛,反倒應該是雙方理性而客觀的思考、交流、以及自我審視---拋開主觀和感性,我的思想是不是客觀上對對方最合適的選擇、對方的想法是怎麼樣的、有何合理之處?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在理性的層面上增進對對方的理解,從理解中消除摩擦和爭執。相反,被徐崢奉上神壇無所不能的、愛的感性,或許才正是造成徐崢所提之問題和現象的根源:我不都是為了你好嗎----一種以愛為尚方寶劍、讓一切行為合理化的,自身主觀意志的強加。
而這樣的發展,到了結尾的部分,就衍生了出了一個擰巴的高潮。紅星劇院的這場戲,拍的好不好?從技術角度講,運鏡、節奏、構圖,都非常好。徐崢拍出了感情渲染極強、對觀眾煽動力十足的段落,讓徐伊萬、連帶著所有觀眾一起,被母親“想要在紅星劇院唱歌”的人生夙願所打動,從而徹徹底底地“理解”了母親,再透過一個“大大的擁抱”,消除了二人關係中的矛盾點。
但是,這場戲所打動的,恰恰正是徐伊萬與觀眾心中的感性部分。徐崢用感性、用愛、用徐伊萬和觀眾的主觀一面,“解決”了一個本來應該用理性的換位思考才能處理好的問題。母親對夙願的執著,徐伊萬感受到了,觀眾也感受到了,這很好。但是,即使如此,當徐伊萬被母親再次強塞水果的時候,他能夠心平氣和嗎?而更甚的一點在於,當徐伊萬再次表達自己並不想被投食的時候,母親能夠放過他嗎?母親能夠理解自己給徐伊萬髮長語音的不妥嗎?母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嗎?
實際上,拍到這裡,徐崢的屁股已經從本來“母子”“兒子”之外客觀第三者的位置歪到了“母親”那一邊----徐伊萬感受到了母親的愛,因此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而母親,則依然故我地“以愛之名”、合理化了自己的一切具體行為。《囧媽》只是一部電影,徐伊萬和母親可以在這裡打著愛的旗號結束,而沒有後續的人生延長。但是,現實當中是不可能在此終結的,終有一日、且不會是太遙遠的一日,現實中的徐伊萬和母親終會再次冷卻此時的“愛之激情”,再次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而到了那時,價值觀、知識面、思想,一切的錯位和摩擦都沒有得到彼此的理解和認可、或者至少是尊重,那麼火車上的種種就又會重新發生。電影可以以愛的瞬間激情為藉口結束一切,但現實不能,因為現實是平淡日常的積累堆疊、而非輝煌瞬間的一時激情。
對於自己提出的問題,徐崢並沒有解答,並沒有給出途徑和方向,只是用一個“愛”字來含糊掉了一切。這並不是對問題的解決,而只是對問題的一時掩蓋。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倒還挺符合現實的。
一個導演,還是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創作。會有很多人說,“這個家庭問題是無解的,是根深蒂固的”。是的,你們說的對。但是,如果無解,徐崢可以選擇不拍,但不能拍了、扔出了這個問題,然後又以“無解”來開脫。陳凱歌在《道士下山》裡就是這麼幹的,想說“道”,卻又說不清楚。這樣搞,挺沒勁的。
徐崢在這部電影裡所呈現出的不足,無關其他,只是單純的作為導演的能力缺陷。對於自己提出的問題,他沒辦法給出很好的解答,而又無法在確保作品作為喜劇的型別片要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對主題的表現作出很好的平衡。歸根結底,徐崢作為導演的能力,要遠遠弱於那個作為產品經理的自己。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了徐伊萬背母親趕火車的段落中:電影裡作為解決途徑的答案是愛的表達---我們就姑且當是這一點成立了----那麼,這個段落應當是最能體現徐伊萬與母親之間靠愛化解所有干戈的了。但是,就在這麼一個關鍵的節點上,徐崢居然讓二人沒有趕上火車,而是坐了熱氣球??這種高潮在即而突然疲軟下來的陽痿式場景,我只能理解為:徐崢拍到這裡,意識到後半段的笑點太少,因此作為產品經理的那一面控制了他的導筒,在這裡安排了宋小寶和“莫斯科街頭落熱氣球”的畫面。這真的不太“導演”,也太過於“產品經理”了----頗有幾分“大資料拍電影”的神韻。徐崢在導演和產品經理之間的平衡崩潰,可見一斑。
作為一個當之無愧的聰明人,徐崢對自己的自我定位和認知,至少曾經一度是精準的:“做個產品經理型導演,沒什麼丟人的”。
希望他還能繼續秉持這個信念。如果導演和產品經理的蹺蹺板,以他的能力天賦註定無法平衡,那麼不如就乾脆讓它歪到自己更擅長的那一側去吧。
-
11 # 迅峰哥
回去,會傷害一個新家庭,而且回去,你能確保回去能找回幸福嗎?所以只能和兒子多溝通,讓他明白要接受新的生活,當然自己也要經常關心兒子,多和他溝通,讓他感受到你是愛他的。
-
12 # 小橙吃的不算多
當然是徐伊萬的媽媽黃梅瑩。沒有特殊的理由,就是真實,真實到看到她的樣子都會帶入自己的媽媽(大概為了孩子天下的媽媽都是護崽的樣子)。除了一個一個不停強塞到伊萬嘴裡的小番茄,養生飲品,泡麵,紅燒肉,泡腳,敷面膜,無微不至,想要把伊萬的一切都打理好,不就是自己身邊那個碎碎念碎碎唸的媽媽嘛。那股子執拗勁兒,“煩人”勁兒,體現的淋漓盡致。
看演技,就看眼睛。
當與兒子爆發了爭吵後,靜靜看著窗外流淚的她,堅強偉大。
最最動人的就是母親終於實現了一聲的理想,也與兒子打破了心結重新回到了家中。於梳妝檯前靜靜打量自己,脫下了假髮,細細打理著所剩不多的白髮,一遍一遍……
眼前的黃梅瑩,真真切切的是萬千家中那個為子女操勞一生的母親。守護著兒女的母親。
-
13 # 炎黃影視
《囧媽》是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
該片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的故事。
場景一:在火車上囧媽帶上了全部的生活起居用品,母親對他的各種叮囑,徐崢也表現出現實生活中兒子對母親的囉嗦嘮叨的各種厭煩,無奈,實則知道母親是心疼自己,又流露出心疼母親的神情,不知不覺讓觀眾感同身受,也想念家中母親,可以說囧媽表現得非常有現實感。
場景二:徐崢帶著外國美女在餐廳吃飯,囧媽找上門。那股氣勢,讓人想起小時候,天已經黑了,媽媽提著耳朵把自己揪回家的場景
場景三:兩人被困黑熊,面對即將到來的危險,迎面撲熊,為了兒子命可以不要的那種慈母心
場景四:在與兒子吵架後,頭也不回的離去的那種狀態,又讓人不知不覺感受到年老後的雙親,其實,也是跟孩子一樣的脾氣,需要哄哄
場景五:在結尾之際,因為趕不上舞臺,沒辦法圓了最後一生的夢想,但是,還是很堅持的唱完最後的表演,讓人感動對夢想的堅持
《囧媽》大年初一免費全網觀看,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福利,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電影的收視率,可謂說是非常成功。
在疫情當前,給居家的我們帶來了福利,緩解了疫情給我們的傷痛,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美好的明天早點到來
-
14 # 1課小草
先來說說列車長的扮演者,大家一定是看著面熟,叫不上名字,知道他是東北人,肯定在歡樂喜劇人之類的節目出現過,呵呵,他叫賈冰
1980年出生,80年啊,今年才40,瀋陽人,國家一級演員。2017年,參加東方衛視《笑聲傳奇》欄目摘得第一季《笑聲傳奇》總冠軍,晉級“傳奇笑將”之列。
徐崢的表演延續他之前的作品風格,除了《囧媽》的扮演者個人覺得就要屬這列車長最出彩了,一出場就讓人期待,有笑點,精句頻頻。
那能否麻煩你換條船,我這是火車“這些簡單的臺詞從他的嘴裡一說出來,顯得格外的幽默詼諧,要是非得用一個詞來形容賈冰那就是“自帶幽默喜劇感”。
“一定要做到底呀”,“跳車又上車的是你,偷偷去換包廂的還是你“,“這回玩兒的更硬啊,直接幹車尾巴根上來了“,“想拍電視劇啊,泰坦尼鐵達號啊“,
賈冰的幽默感和徐崢的不同,徐崢在抒發情感在配合表情造型就能帶著大家爆笑全場,但是賈冰就用了三言兩語就直戳觀眾笑點。
賈冰以往的經典作品中多反應小人物的內心和生活寫照,不管是聚焦討薪農民工、拐賣兒童,還是塑造外賣小哥、良心老闆……每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都被他演繹的層次分明淋漓盡致,不僅讓無數觀眾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歡笑之餘更留下一份思考:該用怎樣的真誠和善良來面對生活回饋社會。
很喜歡一些出彩的小人物!!!
-
15 # 凝丹小可愛推書
徐幸演的最好《囧媽》媽媽團成員不僅戲演得好,而且年輕時個個都是大美女《囧媽》線上免費播出,改變了院線電影模式,成為今年春節熱門事件。導演兼主演徐崢成功霸佔各大熱搜榜,跟徐崢搭檔演夫妻的袁泉(飾演張璐),繼《中國機長》後再次受到關注,與此同時,黃渤,宋小寶,沈騰等人的客串也為該劇添色不少,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媽媽團”的老戲骨們。徐幸是合唱團一員,很多人對她的印象源自《情深深雨濛濛》裡的傅文佩,其實她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臺柱子,拿過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女配角和終身成就獎,同時還拿過金雞獎,年輕的時候徐幸也是高顏值美女。
-
16 # 經典音音樂MV
《囧媽》是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該片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的故事。場景在火車上囧媽帶上了全部的生活起居用品,母親對他的各種叮囑,徐崢也表現出現實生活中兒子對母親的囉嗦嘮叨的各種厭煩,無奈,實則知道母親是心疼自己,又流露出心疼母親的神情,不知不覺讓觀眾感同身受,也想念家中母親,可以說囧媽表現得非常有現實感。
-
17 # 琅琅哥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都演的很好,特別是列車長的飾演者賈冰,與伊萬媽媽的扮演者黃梅瑩,還有徐崢演的伊萬。 第一賈冰在其中承包我所有的笑點,讓著個本來有些傷感的故事,讓觀眾有了些詼諧與快樂,最多的是歡笑過後的反思。 第二是徐崢演的伊萬,把現實生活中好多的年輕人的心理狀態表現的很好。那種想給母親自己的愛可又不敢表達。每天只想用自己工作麻痺自己,也為自己找個藉口,對於母親的苦心透過故事的慢慢展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後轉變想法深深的擁抱了母親,也用實際行動去真心為母親完成了心願。 第三是伊萬的母親,把那種曾經的痛苦與兒子的不理解演的深入人心,把對兒子的愛與對生活的追求表現的淋漓盡致,母愛無邊。
-
18 # Tang十Guo
徐崢演的角色我覺得挺好的,他有一個對媽媽態度逐漸變化的過程,從起初的不願意和媽媽一起去參加劇團表演,透過在火車上陪媽媽度過一段時間後,到最後下火車去找媽媽,與母親在雪地裡遇到熊,最終幫媽媽完成願望,與媽媽冰釋前嫌。
-
19 # 別扒拉
囧媽是黃梅瑩飾演的。黃梅瑩在《囧媽》中與徐崢扮演母子,是故事中小老闆徐伊萬的媽媽。囧媽與兒子在家庭生活中有著激烈的衝突以及似乎無法調和的矛盾,但是在一趟陰差陽錯的俄羅斯之旅後,囧媽與兒子開啟心扉,修補了破裂的關係。
飾演囧媽的黃梅瑩演技精湛,十分打動觀眾,因此吸引來許多觀眾的目光。黃梅瑩是我國演藝圈的老戲骨之一了,她的演技成熟且精湛,出道多年塑造了許多典型的影視作品人物形象,演技得到了大眾與業界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 還奪下過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女配角獎以及“春燕杯”最佳女配角獎。
1950年出生於上海的黃梅瑩在1977年就出道了。那一年黃梅瑩加盟了根據陳其通同名話劇改編而成的戰爭電影《萬水千山》,這也是她個人出演的首部電影。第二年加盟了王蘋執導的抗戰電影《我們是八路軍》。1979年起黃梅瑩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正師級演員。
在這之後黃梅瑩主演、參演了許多部影視劇作品。比如《瞬間》、《風雨下鐘山》、《秋瑾》、《渴望》、《打破沉默》、《你是蘋果我是梨》、《孔雀》、《山楂樹之戀》、《青年醫生》等等。其中令黃梅瑩倍受矚目的莫過於《渴望》與《孔雀》了。因黃梅瑩在這兩部影視劇中的精彩演出,她分別奪下了1991年首屆“春燕杯”最佳女配角獎、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
20 # 鐵辮嘮劇
我覺得賈冰飾演的賈建國列車員一角色飾演的最好!
第一,粗大的壯漢形象雖然外表兇兇,但表現出了一種幽默搞笑的風格人物形象!
第二,說話滑稽但又有寓意,聲音渾厚,再加上搞笑的臺詞,讓觀眾從骨子裡喜歡!
第三,樂於助人,善解人意,看到母子之間有分歧的時候,瞬間明白了那份母子之間感情的紐帶!
這樣的配角,為整個電影增加了亮點,襯托了主要,點綴了故事情節中的那段幽默階段!
回覆列表
賈冰在《囧媽》中飾演K3列車員賈建國,盡責且近乎人情,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面對徐伊萬扒火車,一會兒要下車,一會兒又要補票,還偷換包廂等無厘頭舉動,他的表情無奈又好笑。在有限的戲份裡,賈冰演出了這位外冷內熱的列車員,他沒有刻意去搞笑,是一本正經中製造笑點,他的幽默與他憨厚又狡黠的外表是渾然一體的,讓我們看著覺得他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