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日網友nilong在論壇上發帖說:朋友曬出家長群裡和老師的對話,兩位老師說話完全沒有一個為人師表的樣子,很讓人生氣!事情是這樣的,朋友的女兒即將升3年級,語文老師更換,在原語文老師佈置過暑假作業的前提下,新語文老師又佈置了新的作業,朋友對作業量有異議,就在群裡提出來了,結果就有了圖中和老師的對話。你怎麼看?
10
回覆列表
  • 1 # 不只是設計

    這幾個老師的態度也太不好了吧,應該聯合抵制啊。我一直覺著作業是讓學生更好的有一個學習上的提升,比如說,一個學生已經掌握的很好了,那麼這些作業,她再做也就沒有意義了,不過就是再練練字而已。如果一個孩子掌握的還不牢靠,那當然需要大量的練習。尤其是數學,一般就是題型練好了,也就行了。

    作業多不等於成績好

    美國的教育向來寓教於樂?那裡的孩子每天都在快樂地玩兒?非也!其實,為了進入好學校,美國的中小學也搞“題海戰術”:2007年的一項統計顯示,美國中學生當年每天的作業時間高達6.8個小時……

    初中生寫作業到凌晨兩點

    入夜,一個小女孩坐在課桌前,認真地做著作業。英語:讀一本書的三章內容並寫一篇讀後感;數學:解答30道題,並寫出解題步驟;科學:練習冊做一張紙,正反兩面都要;法語:溫習單詞,以迎接明天的考試……完成這些作業,恐怕要到深夜了。

    根據美國教育協會(NEA)頒佈的指導原則,美國中小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所用的時間(分鐘),不得超過其年級數與10的乘積。

    比如,一年級小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應該最多花10分鐘做完;二年級最多花20分鐘。七年級(相當於中國初中一年級)的家庭作業,應該至多70分鐘做完。

    然而,將上述典型“夜生活”寫成文章並在《Teenink》上發表的作者——一位讀七年級的小女孩表示,她每天做家庭作業所用的時間,常常兩倍,甚至三倍於70分鐘。

    和這位小女孩一樣,紐約一位名叫卡爾·塔羅·格林菲爾德(Karl Taro Greenfeld)的男子也在媒體上撰文,為其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的13歲女兒訴苦。

    當時,格林菲爾德的女兒埃斯米(Esmee)在紐約合作研究實驗中學讀八年級,這是一所毗鄰曼哈頓的精英公學。

    自2012年2月在那裡上學起,格林菲爾德和妻子就注意到,埃斯米有很多作業要做。此前,他們一家住在加州的寶馬山花園,在那裡的中學讀書時,埃斯米同樣每天要做一大堆作業。

    格林菲爾德在文中透露,埃斯米平均一晚上要做三四個小時的作業,卻只能睡6.5個小時。有時候,即便他和妻子硬要她去休息,她也會先假裝去睡,過一會兒再爬起來做作業。而她的一位男同學更慘,曾寫作業寫到凌晨兩點,甚至“邊哭邊寫”……

    在發表於《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格林菲爾德無奈地寫道:當看到缺乏睡眠的女兒在上學的日子裡掙扎前行時,我內心就打了很多問號——何時她才能有時間讀一本自己真正喜歡的書,或者寫一個故事,或者畫一幅畫,再或者彈彈吉他?

    這兩個事例顛覆了很多中國人的“美國觀”:美國的教育不是寓教於樂嗎?那裡的孩子不是每天都在玩兒嗎?他們怎麼也搞起了“題海戰術”?

    菲尼克斯大學教育學院2014年的一項調查則發現,與以往相比,如今美國學生的家庭作業“顯著增多”,每週要做17.5個小時的作業。美國國家教育資料中心2007年的統計更是顯示,美國中學生當年每天的作業時間高達6.8個小時……

    為升入好學校鑽進“題海”

    在過去數十年間,美國社會對於家庭作業的態度“一直搖擺不定”。杜克大學教育學教授、《向家庭作業開戰》一書的作者哈里斯·庫珀(Harris Cooper)稱,冷戰時期,因擔心國民素質落後於蘇聯,美國的學校曾大量佈置作業,雖然中間有一段時期有所緩和,但“為了入讀精英高中和院校,愈發激烈的競爭迫使家長們希望老師佈置更多的家庭作業”。

    類似的觀點,《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莎拉·本納特(Sara Bennett)和南希·卡利什(Nancy Kalish)在2006年合作出版的《對家庭作業說不》一書中也曾表達過。

    和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一樣,美國學生想要進入重點學校讀書,就得拼命做練習以取得好成績。而且,進入重點學校後,依然要在“題海”中泅渡。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惠特尼中學位於洛杉磯附近的小城喜瑞都,是一所公立學校,曾多次獲評“全美最佳中學”之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到喜瑞都安家落戶,只為讓孩子入讀該校。在這所共有1000多名學生的學校裡,有75%的學生為亞裔,白人學生的比例僅為7.3%。

    2001-2002學年,休姆斯對該校進行了暗訪。他在這所學校聽課,與學生及老師聊天,甚至還參加了學校裡的一些考試,結果發現,惠特尼中學的學生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非常春藤學校不讀。

    為了如願以償,這裡的學生要反反覆覆地做題目、測驗。校園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4是一個有魔力的數字——4個小時的睡眠、4杯拿鐵咖啡、4.0分。串聯起來的意思就是,要想獲得最高分為4分的平均成績,你得每天只睡4個小時,困了就喝4大杯拿鐵咖啡,以便有精神熬夜苦讀。

    惠特尼中學可謂是公立學校中的“異類”,因為在美國,由政府投資的公立學校往往在師資、裝置等方面拼不過私立學校。有錢有追求的美國家長也往往會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作業多點兒沒什麼不對,”維多利亞·高曼(Victoria Goldman)對《紐約時報》說道。她是曾被很多紐約家長推崇的《曼哈頓家庭選擇私立學校指南》一書的作者,也是兩個紐約私立學校在校生的母親,“在全國數得著的學校裡讀書,多做題能讓他們更加出色。”

    免除家庭作業的呼聲高漲

    作業太多不僅讓美國的中小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睡眠、鍛鍊,還使不少人產生了心理問題。美國心理學會2013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有45%的受訪中學生患有慢性焦慮症。

    對此,紐約大學護理學院高階研究科學家瑪麗婭·格瓦茲(Marya Gwadz)表示,這些經歷(指巨大的學業壓力)會讓孩子們還沒踏入大學校園便被壓力壓垮,或者在餘生飽嘗焦慮症給他們造成的痛苦。

    “很多教師承受著比以前更大的壓力,”美國英語教師理事會會長、《孩子無法閱讀,老師該怎麼辦》一書的作者凱林·比爾斯(Kylene Beers)說,“有些壓力來自父母,有些來自行政部門,以及學生們想在正式考試中拿到高分的渴望。”這些壓力讓老師們覺得應該多佈置作業。

    但搞題海戰術未必有效。杜克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小學裡的作業和學生的長期學業成就幾乎沒有關係,即便到了中學也不是很明顯。用帶隊進行此項調查的哈里斯·庫珀教授的話說就是:多不意味著好!

    去年9月,美國《新共和》雜誌報道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育學教授傑拉德·K·萊坦德(Gerald K。 LeTendre)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前的10年間,傑拉德和同事致力於透過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的資料,對全球各地的家庭作業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家庭作業多並不意味著學習成績好。就美國來說,雖然其家庭作業量要多於捷克、丹麥和日本等國,但學生的學習成績反倒不如這些國家的學生。

    如果少佈置作業,受益者不光是學生和家長,還包括老師。密蘇里州一所中學的數學老師喬爾·瓦斯卡(Joel Wazac)說:“因為不再需要批改無數道數學題,我晚上就有更多時間備課。而且當學生有不懂的地方時,我有更多的時間教他們,不然他們就去問家長了。”

    瓦斯卡點出的這一“連鎖效應”,或許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師已經意識到了。曾有調查顯示,教齡在0至5年的美國教師中,有14%的人每天會佈置超過1個小時的家庭作業;而教齡在21年及以上者中,只有6%的教師會這樣做。

    作業的多寡與學生成績既然不成正比,且作業太多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全美各地要求教師免除家庭作業的呼聲日漸高漲,部分學校也開始聆聽這些呼籲。

    在賓夕法尼亞州勞爾梅瑞安學區,有家長要求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其中包括有3個子女在該學區讀書的化學家艾美·克利普斯頓(Amy Clipston)。

  • 2 # 傳媒小蜀黍

    網友原文:朋友的女兒即將升3年級,語文老師更換,在原語文老師佈置過暑假作業的前提下,新語文老師又佈置了新的作業,朋友對作業量有異議,就在群裡提出來了,結果就有以上對話。

    因為一直是跟語文老師在溝通,壓根就沒有說到數學老師,但是數學老師一開口就指名道姓朋友女兒作業的完成量是全班最少,在家長群這樣說,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讓孩子和家長在所有人面前丟了臉面,但是這是暑假作業,暑假才開始多少時間,再說了,暑假的時間都是由自己支配的,即使在最後一個星期做完,老師也不該有異議,不該拿這個來說事。

    原本就有暑假作業,換了一個老師,不是重新佈置作業,而是疊加作業,家長的脾氣是不好,但也是因為忍無可忍,又有哪個學校的作業是新舊老師一起佈置的呢?又有哪個學校的老師說話是這樣的沒素質?

    朋友不過是反映語文作業量多,然後數學老師進來參合,兩個老師一起攻擊家長,還說有家長反應我朋友擾亂了群紀律,這是一個通知群,難道在群裡對於你們的通知,做家長的只能接受?這不是霸王條款嗎,家長把孩子放到學校,不單單只是讓孩子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學習如何做人做事,這兩個老師這樣的行為,明顯不是一個老師應有的,家長們怎麼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他們,交給學校?

    網友熱評:

    @小澤媽媽:暑假就好好的放假,我的孩子不要求他們一定要完成作業。

    @妞妞:老師像土匪講話,就憑這點支援這個媽媽

    @寶貝駕到:現在風氣變成了家長替老師教孩子,我們小時候哪有那麼多破事

    @光明正:現在的教師各種猖狂,其實想想不就因為我們的孩子在你們的手上嗎?

    同時,也有人在懷疑這位家長的行事方式:

    網友熱評:

    @flower:這位家長的情商很低,你這樣傷害最深的肯定是孩子。

    @sjnd:不想做,你可以不做,老師管的多是為你好。

    @吼吼吼吼吼吼:有事可以私下解決,換作是你是老師,你怎麼做

    對於老師和家長的做法,大家怎麼看?

  • 3 # 葉之輝

    這個問題,我必須回答一下。

    群裡的這三位老師,簡直有辱教師這個行業。就因為家長把孩子交給你了,你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嗎?你有什麼資格,讓家長退群?說話這麼激進,態度這麼惡劣,家長要是不交稅,你們工資從哪裡來?

    這三位老師,打著為孩子好的標題,讓家長幫孩子預習,這本身談不上對錯。老師也只不過,就是一個職業,他們也有績效考核~但他們所用的方法實在是太老套了,教育方法還停留在二十年前,死不悔改!就算這樣教下去,也只能教出一群書呆子!

    作為老師,不去研究教學方法,不去研究學生心理,就知道備課講課,佈置作業。這種老套的教學方法效率低,還搞的老師,家長,孩子三方累成狗~學習不好就怪學生與家長,學習好功勞歸自己領獎金。

    這三位老師雖然代表不了整個行業,但也應該引起行業重視與反醒!2017年,還在用90年代的教學方法,誰的錯?

    去看看其他教育集團,老師也是績效,學生樂於上課,學習效果比這些過時教育高多了!

    如果你受不了這份壓力,如果你拿不到這份獎金,如果你耐不住這份寂寞,如果不願多一份付出,請還孩子一片藍天!

  • 4 # 雨傾蘇城

    作為老師聯合懟家長的行為是不妥當的,因為家長是家長,學生是學生。

    一、從禮數上來講,

    家長大多數都與老師是同齡人甚至比老師年齡更大一些,在群裡公然怒對家長還讓家長退群這種行為很不尊重人,有人可能說是家長先提出的問題,沒錯但從截圖可以看出家長是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是沒有怒吼。作為老師學生有錯你可以吼他,可以說老師吼你是對你好(小編不贊同吼學生),但是對家長這樣就過分了,更何況這位家長也沒有無理取鬧。

    二、從教學上來講,

    關於作業問題,老師之間佈置作業可能會不一樣的,既然要換老師為什麼這兩位老師不把交接任務做好?這時候佈置作業兩位老師相互商量取最佳豈不是事半功倍?還有就是對於作業小編個人認為質大於量!不是作業夠多抄抄課本,抄抄試卷,背背作文就可以的!要是對孩子好那就作業適量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充實自己!可能各科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作業不多,是充分考慮了假期時間來安排的,可是每一科老師都這麼想,都佈置的不多,積少成多的道理還是老師教給我們的不是嗎?孩子還小玩心也大就不能讓他們放鬆放鬆?小編不是說佈置作業不好,只是覺得適量適中,當然老師的工作也不是小編所能評價的……

    關於家長給孩子報班問題!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望子成龍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都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所以給孩子報了好多班啊,什麼英語、數學、美術、音樂、舞蹈、跆拳道……啥都有!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他們想不想學,喜不喜歡?是自願還是被迫?我們也是從小長大,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你給孩子這麼多負擔幹嘛?覺得老師作業多,難道自己給孩子佈置的少嗎?不要說什麼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的人生下來就在終點!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是家長!什麼就因為如此才讓孩子學更多?那就是讓孩子揹負自己的失誤!就好像自己是飛的慢的鳥,自己飛著飛不過人家,就回家生個蛋,快馬加鞭的讓孩子去趕已經到終點的人!把自己的理想、遺憾強加給孩子合適嗎?不合適!

    孩子的爸媽都是一種可怕的生物啊~~當然我也會是!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 5 # 痞子天下

    老師縱然有不對的地方,當時那個家長怒懟數學老師的話也是醉了,什麼是瞎哄哄,這不說明了自己也是瞎哄哄?

    孩子的作業多少,可以根據孩子自身跟老師去調整,我相信如果他與老師私聊,老師不會這個態度。

    交不交學費,都應該尊重老師,互相尊重吧,這種事情擱群裡說,明細是找事啊,如果給你的孩子減,別的孩子減不減,如果都減,老師以後還要不要權威?

    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

  • 6 # 不是忽悠的忽悠

    現在老師真不好當。本來就是一個職業,結果還非要和道德,良心,甚至靈魂扯到一起。現實和理想總是矛盾的,長此以往,師不師,生不生,把中國文化傳統全搞沒了。

  • 7 # 鳴羅曉

    這個問題我不做解答。說說我身邊的事。我外甥上學前班,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多啊,孩子每次都得寫1個多小時。重點是老師硬性要求學生家長給孩子檢查,錯的如果有檢查不出來的地方,老師第二天就發到群裡批評家長不好好檢查作業。

    我想說的是,家長肯定有義務教育孩子。但老師的做法是不是規避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家長都這麼做了老師能知道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或許家長能幫助孩子學習了這些不會的知識,但這也是家長幫老師做了他們該做的工作,老師是否在逃避責任?聽親戚說這種情況在我們當地很普遍。真的不敢想,現在的老師是否還有師德?尤其是這些年輕老師們!

  • 8 # Enjoy丨醬油

    我不是老師,也還沒有孩子,不過妻子是一名小學老師,剛才大概看了下三位老師和家長的對話截圖很想說兩句,第一現在很多家長並不瞭解老師留作業的問題,因為老師所留的作業是要接受當地教育局監督的,她留的作業每個班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親自審閱批改的,後期都要交上去備案的,所以留的越多她的任務越重,別看老師放學挺早,但是她回去批改作業備課到深夜你們可曾知道?她們遠比孩子要辛苦的多,難道她就不想少留點自己判作業也輕鬆點?第二,世界上每個人對多少的衡量是有區別的,你可能覺得自己孩子作業多寫不完,但你可曾想過別人是否一樣呢?老師佈置了作業你覺得有問題可以和她探討你的想法,但是直接班級群內直衝衝的講真的好麼?莫非你覺得單位不好你就要煽動所有同事和你罷工?你覺得的國家不好你就要帶領群眾起義?這樣的父母給孩子又是一個什麼榜樣?所以公眾群你可以有好的建議,但是新語文老師剛來留個作業就讓你反對,她心裡如何想?她以後又怎麼樹立威信管理孩子?我想其他兩位老師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才出言相助的吧。第三,既然來這個學校上學肯定是為了孩子學知識,我想你也不是覺得花錢來當大爺的吧?交學費就是大爺,那何不給孩子找個保姆?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覺得還是要不忘初心,明白孩子來上學是為了什麼?相互多溝通,多理解才能讓孩子的童年更好的成長!

  • 9 # 在淮大青年

    首先,評論一邊倒的說老師不好什麼的。我想說請問之前老師是不是和這位家長有所溝通?有沒有效果?這位老師是不是因為你家小孩在學校沒少被批評?學校為了防止學生假期把學的全忘了,會給老師佈置硬性的規定,假期必須要檢查學生的作業什麼的。然後開學來個考試!看這幾張截圖,不知是不是我沒看全,還是樓主沒截全!

    其次,有好多說老師上課不講輔導班上講的。起碼我可以說在我教書的這個地區,根本沒有這種情況!學校對每個老師都有考評,考什麼?當然是學生成績,如果上課不講,他如何保證課後學生全去他那補課?只要有十個八個不來補課,那班級的均分會怎樣?

    具體此事是如何的情況,又有誰知道呢?只是看了那麼多對教師的負面評價,心裡替同是教師的我以及我的同事們叫聲不平!

  • 10 # 山口百貨

    又是一個勁懟老師的。聊天記錄家長大的,當然有利指向家長。我不是老師,以一個學生的角度,我想說,作業多少一樣,做的快慢在個人。如果家長覺得作業多,可以和其他家長商量一下,是不是都多,聯名和老師好好商量。就你一個說作業多,你怎麼不自己先找找原因?

    其實現在家長很難弄的,老師很難做,多佈置練習,嚴格要求,有些家長說虐待孩子。給孩子自由空間,又說老師不負責任。我就想問這位家長把老師po出來什麼意思?有問題私下解決。氣不過就想透過輿論群起而攻之?你這樣老師就會被辭退嗎?也許會。但你的孩子,從此學校裡受不到更好的關注。老師們都怕你了,這樣的迴應報在你孩子的身上,就是你想要的嗎?

    不要總責怪老師,以學生的角度,老師大多數都是好的,家長也不全都是明理的。說現在教師風氣不比當年,反過來家長配合嗎?當年老師猶如嚴父,重則責罰,輕則批評。現在的小孩子,那個老師還敢打罵?當年老師佈置的任務,家長監督孩子完成,現在不自己找原因,總是怪老師任務多?

    你不要成績,可以不做。我讀書的時候,我爸很尊敬老師,作業多或我被責備都是讓我找自己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老師也是為了我們提高成績,不然誰吃了飯這麼空?

  • 11 # 陳Cc

    我大概看了下,首先聲一下,我不會去說誰對誰錯。我想說的是,學校作為一個提供公共教育的國家事業性機構,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重申一下,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是接受教育的,至於接受教育的結果是好是壞,這個應該分兩方面去看待,一方面,如果家長只是想讓孩子接受教育,對於教育的結果沒有太苛刻的要求,那老師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工作考核去而不斷的給學生新增壓力。另一方面,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有要求,那老師完全可以根據家長的要求和學生學習的情況給學生布置一些諸如家庭作業之類的要求。在這裡解釋一下,很多人會說老師有壓力,要應對學校的考核,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關係到老師的績效,但是,我想說的是,老師的壓力是學校造成的,不是家長或者孩子造成的,孩子上學的目的只是學習知識,學好學不好是家長和孩子的問題,老師只需要把知識負責的教給學生就行。至於現在為什麼老師要為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資,自己的考核去硬性的要求學生完成這個完成那個,這個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也不是現階段能改變的,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矛盾。至於老師和家長都要互相去理解,為人師表。

  • 12 # 祥哥教研室

    首先,根據網上的報道,尤其是微信群聊天內容的截圖,我覺得老師佈置的作業的確太多了。

    看得出佈置的作業都是比較機械的,包括抄寫課文和抄寫作文,讀5遍課文,閱讀不少於8本書。量的確不小。因為不光光是語文啊。再加上數學、外語等,如果都是類似的量,那的確不小。曾經和一位在中學裡工作的朋友聊天,他就說到,現在有些學校的老師佈置作業,壓根兒就沒想過讓你全部完成。想要全部完成幾乎不可能的。我的天啊,這都什麼世道。我在大學教書,一門課佈置3次作業,學生就會有意見,學評教就會說作業太多。

    其次,老師說話的語氣和態度的確有問題,這位家長說的也不好。

    尤其是那個數學老師,一開口就指名道姓某某學生作業的完成量是全班最少,在家長群這樣說,很不好。讓孩子和家長丟臉面。班主任說家長擾亂了群紀律,說大家不想看這位家長髮表言論,似乎也有點過。作為老師,應該與家長和孩子感同身受啊。

    當然,家長也不要覺得老師的工資就是家長交的學費。其實學費只是辦學經費中的一部分。

    考慮到雙方都有一些情緒,又是在群裡透過文字的方式表達,難免會讓人產生歧義和誤解。

    第三,問題的關鍵還是討論了一萬遍依然得不到解決的:我們的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太重。

    這個問題是個綜合性的問題,不僅僅是老師的問題。老師只是一個因素,這是社會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中小學累成狗,大學閒得慌,畢業就失業了,到頭來還是啃老。這是很不正常的,但卻成了當下的現狀。難怪四川省教育廳為了給學生減負專門推出了“十嚴十不準”,值得全國學習並好好執行。當然,這個問題沒那麼好解決,中國社會處在這樣的發展階段啊。社會發展快速,但競爭激烈,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依然遠遠不足,對教育質量的評價基本上還是升學率、考試成績、比賽成績這些顯性量化的指標上。

  • 13 # 領跑體育

    學生作業多已經是常事了,讀了十多年的書,早已看淡了,寫完的作業本圍起來可繞地球一圈,堆起來有兩層樓高了,但有啥呢,我是學生我怕啥!

    不過網上爆出來的這事著實是驚訝到我了,老師怎麼能這樣呢,言語就不得體。前幾天看過一個影片,一個華裔老師在美國教書,一個學生因為抱怨作業太多,一路闖到了這個老師的辦公室,指著就是一頓罵啊,後來還出手了,想想也是挺可怕的,家庭作業都把學生逼成這樣了。

    再說說網上的這事吧,現在的教學我們稱為填鴨式教學,就是不管你能不能接受,該吃的東西你必須把他給我吃完了,否則對你不客氣。小學生還稍微好一點,假期能有個玩耍的時間,初高中就不同了,尤其是高中。我高中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衡水中學高三學生一年所做的作業練習堆起來能有一米多高,可能資料不是那麼大,但別忘了這是紙堆起來的。

    去年我四川的表妹正上高三,寒假的時候,過完年我打電話叫她到我家玩,(我家在雲南),因為她爸她媽那幾天都在我家,而且她也好多年沒回來了,但她跟我說:作業太多了,一密碼箱全是要看要做的寒假作業,拿不動,所以不來我家了!我頓時感覺無語了,這也太恐怖了,一個寒假真的有那麼多作業?

    還有我相信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學期放假最煩的就是各科任老師一個接一個的走進教室,然後在黑板上劃分自己的領地給學生布置假期作業,有的老師恨不得把它寫到教室外面,因為一塊黑板已經不夠他們寫了。

    最後說說對於問題中老師言行的問題,為人師表確實不應該啊,不過各個行業總有一些特例,即便是教師這種神聖的職業也一樣,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是很難的,畢竟有數以萬計的教職工,這其中總會有這樣的人,選拔和考核還是要更加嚴密才行啊。

  • 14 # 帥帥57995528

    首先我不是老師,作為一位吃瓜群眾,有點想表達的。我覺得雙方都有責任,但很明顯家長責任更大,原因如下:

    1.微信群內是公共場合,發言要節制。家長群內盛氣凌人說自己孩子作業多,像這種情況,完全可以私下溝通,妥善解決,放在群裡激化矛盾讓所有家長看著老師被懟。既然家長已經沒把老師尊重,老師自然會反擊。家長在公開場合只會把問題激化而不是解決,家長情商很低!

    2.不尊重老師。什麼叫我給你發工資,說這句話本身已經沒把老師放眼裡。就跟我掏錢買外賣,所以讓你買完飯帶兩件啤酒上樓理所應當,累不累是你的事我花錢讓你帶24瓶啤酒必須做到,誰叫我花錢了!請不要把付完錢當萬能牌使用,好像花完錢可以不講道理,不顧他人感受,唯我獨尊。申通快遞打人事件可以見到必要尊重和理解很重要。

    3.家長就不是想解決問題。想解決孩子教育問題沒必要這麼火氣大,感覺這不是為了孩子作業,而是為了爭一口氣的意氣之爭。

    4.家長如此態度,還在於現在在家長眼裡老師地位低,一個拿我錢的老師還敢說我,咽不下這口氣。如果這位家長在公司群裡,敢不敢對老闆公開質疑,並不會!如果真的有問題她會選擇私下溝通或者沉默,她知道公共場合提出異議讓領導難堪後果是被領導記仇,影響職業生涯!所以面對強者她會收起自己的傲慢,放低姿態,用情商管理自己情緒。而面對老師,呵呵。這是個什麼東西,我是家長我給錢了,提個意見不行?群裡怎麼了。只要我想提群裡說又如何,你老師權威和尊嚴算什麼,你又不能把我怎樣。相反我作為家長可以投訴你,讓你丟掉工作。我可以髮網上讓你受人指點。你看我微信圈發的多6。老師你拿我毫無辦法,而我有一千種反擊手段。畢竟良辰自有妙計。

    4.嚴師出高徒,不能說百分之百有用,但很多人都能體會到當初很嚴厲老師逼著我們學著學拿,當時不理解英語老師為什麼逼我學英語,反正在中國用不上。可是畢業了我才發自內心感謝當時嚴厲英語老師,是她讓我學習下去,可以考上理想大學。

    5.老師也有責任,雖然這個家長群內影響不好但直接反擊,只會讓老師更被動。逆來順受,既然她不想好好溝通不想寫作業,放任她孩子自生自滅。面子算什麼,權威算什麼。下次有問題只要家長只要覺得作業多一律妥協,不然還要在上一次新聞。既然開了家長開口就可以少寫作業先河。按之前處理就行,家長說什麼是什麼畢竟掏過錢了,基本服務態度還是有的。

    總之,家長在群內這樣做讓我感覺很不舒服,雖然付過錢,但做事要有個度。我也不和稀泥了也不各打五十大板,基於我現在能瞭解情況。我覺得家長責任很大!鑑定完畢!

  • 15 # 源源和皮皮媽咪

    我非常能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孩子的暑假確實不應該在這種題海中度過。從我目前看到的資訊我覺得兩位老師真的是有點過分了,不管在教學方式(語文老師佈置作業的方式)還是在和家長溝通的能力上,都還沒有達到真正的為人師表的要求。

    首先老師這樣暑假作業真的毫無意義,只會讓孩子還沒開始讀三年級就產生恐懼感,就算課文全部熟讀了背誦了,開學該幹嘛呢?孩子會不會覺得自己暑假反正都學會了,會不顧鬆懈下來。如果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委婉的或者私聊老師,說出自己的看法。

    很慶幸我女兒的老師從來不會佈置很多作業,孩子放學回來一般都能在吃晚飯前寫完,其他時間就是閱讀,所以我家的作文能寫的好應該和課外閱讀是分不開的。

    其次,老師在和家長溝通時,也沒有體現一個老師應有的素質,反而有點威脅的成分,有損老師隊伍的形象。如果家長有異議,老師可以耐心的解答,同時也應該多聽聽其他家長的意見,多多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正的適合孩子。

    其實老師和家長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好好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成材,那為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的好好溝通呢?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老師某些地方我不太認同,其他家長都不敢吭聲,都希望有人出頭。我會親自給老師打電話,先不直接說事情,先問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順便請教老師自己在某件事上有些疑惑,希望老師指點一下,同時說出自己的看法,看看老師是什麼反應,根據老師的反應邊說邊想對策,最後感謝老師的教育。老師都是聰明的,不會不明白你想表達什麼,只是家長要懂得給老師臺階下。這樣對老師對家長對孩子都是有好處的。

  • 16 # 失物招領0老花

    其實真的是。我是一名大三學生。其實這十幾年的讀書求學經歷。確實也遇到過很多形形色色的老師。小學是在一個家鄉小縣城讀書的。班主任懲罰的手段除了罰站,罰蹲,罰抄書,寫千字檢討(小學的時候千字真的是很誇張的概念),然後嘴上言語辱罵類似於你是不是從小家教不好?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等等損害心理的話。其他老師也是體罰方式多種多樣。每次回家說。家長都說算了算了。老師也就教你小時候。大了就換學校換老師了。我媽想幫我去理論被我爸攔下,說怕日後老師針對。

    到了初中。來到臨縣的一所私立中學。住校。老師更是奇葩。班主任據說以前是混社會的。肩膀有很大的紋身。所以夏天很少穿短袖。都是穿長袖襯衫把袖子捲上去。有一次喝多了在隔壁班上政治課。居然和一名學生打起來。等打到過道上來的時候。我們全班人都看到他拿起木頭板凳砸那個被打的學生。其他老師衝過來攔都攔不住。事後校長在全校大會說要嚴懲。但是後來聽說他給學校的老闆疏通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反正那個同學後來一年多的日子真的特別不好過。總是被各種針對。高中是在一般的學校。歷史老師上課說方言。三年裡起碼一年半都在適應他的方言。地理老師是班主任。不管班上任何事。搞自習課投票。誰上課說話了。誰下課沒在座位上覆習。誰今天搗蛋了。全搞無記名投票。所有班乾的職責也是監督學生然後打小報告。搞得畢業以後。班上原來的小團體全不互相聯絡。更別提班級聚會什麼的。

    到了大學後。因為課程老師經常變化。雖然也見過刻薄的老師。但是也不會很小心的與之打交道。因為感覺沒必要了。只是來大學裡學東西的。離開了家鄉。也不用怕平時相見怎樣了。

    總之我覺得現在老師行業。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我感恩遇到的好老師。也記得那些盡職盡責的老師。也討厭那些對當時還是孩子的我搞那些針對體罰的老師。同樣痛恨那些遇到過和沒遇到過的把自身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的老師。變相體罰真的很變態。

    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老師只是一份職業。教書育人。希望GJ更重視起來。不是批教育經費就有用。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培養日後的人才。

  • 17 # 上樹的胡蘿蔔

    我是初中老師,初中是屬於第二學段的教學。我想說一些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點感觸。我在一所鄉村中學,而我們那個鎮上的小學教學質量非常好,聽同事說孩子門門功課90分在班級都是倒數的。我知道的情況是:每天所有的時間都在上語數外三科,天天考試,據說節假日補課的也很多,基本上孩子都沒有空閒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到初中以後半個學期下來,能考六七十分的都是好學生了。並不是初中老師教不好,也不怪初中的知識難。主要是孩子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第一,老師讓預習新課,孩子們不知道怎麼做,因為小學老師就要求抄寫,寫十遍寫二十遍。老師讓提出不懂的地方,孩子不會說,因為小學老師把問題和答案都寫黑板上,要求抄寫並默寫。

    第二點就是作文。上初中了,那麼多的孩子不會寫作文,一篇作文裡,沒有一句話是學生自己寫的。因為小學老師都讓他們抄作文,背作文,從來不允許自己寫作文。初中凡是抄襲作文都是按零分處理的,這樣孩子能考好麼?

    第三是作業。我一直不明白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家長把作業批改完了,作為老師你知道誰沒有完成麼?你知道每個學生的情況麼?你知道那道題目學生錯的多?哪道題目錯的少?你知道學生錯在哪裡麼?你再評講這份練習的時候你的重點放在哪裡?“術業有專攻”家長不是老師,他們懂教育麼?要是如此,還不如不做作業。

    親戚朋友都說,人家辦補習班賺那麼多錢,你怎麼不辦?我只是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的家長問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我告訴他們,讓孩子讀書,然後問孩子幾個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對於書中的內容你有什麼看法?你最喜歡書中的哪一點?為什麼?

    可以讓孩子看電視電影,看完了要寫觀後感和影評。這樣不都是在提高孩子的理解感悟能力麼?

    我只是要求學生哪怕你能圍繞題目寫兩三句話,那也是你自己的作文,抄襲的作文再好那也是別人的。學習是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光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對他們的意志信念也是一種培養。有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面對這樣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能保證孩子一路領先麼?

    老師為了分數,為了考評會讓學生抄襲作文,你的考評上去了,孩子的未來呢?那個讓學生每天抄一篇作文和課文的老師,我覺得你不如讓孩子每天寫一篇小日記之類的短文,讓孩子記錄生活點滴,家長再指點一二,兩個月的訓練後,孩子自己完成二三百字的寫作是不成問題的。

    一點自己的拙見,不是特別針對誰,只是說了一點工作中的感悟。不喜勿噴

  • 18 # 園園185944873

    說句實話,現在很多老師都把孩子學習的事情推給了家長,暑假讓家長和孩子提前把新學期的課程和作業完成,開學了老師就輕鬆了。所以老師鼓勵孩子暑假都報什麼作文班,奧數班,英語班。真正有教學質量和負責的老師越來越少了。

  • 19 # 不忘初心170133663

    曾經我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和班主任共同佈置的作業20分鐘絕對能完成。就那樣還有孩子完不成作業,找家長聊天,極其不配合工作。後來,想明白了,家長都懶得管,我操那麼大的心幹嘛啊(不喜勿噴)。有的家長總是說,老師,我把孩子就交給你了啊!有時候我真想問清楚這是誰的孩子?平心而論,現在的農村家長太溺愛孩子了,現在的教育資源本來對農村就不利,一些家長還……不明所以!後來,對學校工作失望了,工作累,工資低。就辭職辦了個補習班,因為有以前的經驗,要想入班必須有必須符合一些列班規,否則就不要,現在補習班的成績相當優異!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良心行業,老師對得起良心,家長得對得起孩子,孩子得對得起社會!在這裡,對那些熊孩子的家長勸告一聲,熊孩子和犯罪只隔了一個家長,而不是學校!對廣大的學子們說一聲,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你!

  • 20 # 軍79523823

    其實,就是小孩生的少,把他當成了寶,可是,沒有教育好,在父母的眼中還是寶,可是在社會就是一個廢物,有的廢物可以改造,進行廢物利用,可是大部分這樣的人是改變不了的,如今為什麼啃老族會越來越多,就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特別是挫折教育,有點讀書升小到大學,都是學霸,但是沒有經過挫折,在社會工作中一遇至挫折,就變成學渣了,工作也不願意參加了,回家啃老了。所以父母從小就不能什麼都以小孩為中心,作為同輩中人,別人能完成,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小孩搞特殊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有哪些自己喜歡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