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7
回覆列表
  • 21 # 跟著腳走

    說起朱祁鈺,這個老兄真是個可憐人了。前半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安分守己的當一個混吃等死的王爺,但老天爺好像是有意要和他反著來。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一場“土木堡之變”,平靜驟然被打破。當兵敗、皇帝被俘虜的訊息傳到了京城後,此時的朱祁鈺應該做夢都沒想到,皇位這張碩大的“餡兒餅”就這樣砸在了他的腦袋上了。

    要說朱祁鈺這個皇帝當的雖然算不上是個明君,但還是可以算是一個好皇帝。但是老天爺好特別愛和他開玩笑,朱祁鈺當皇帝8年不到,他哥朱祁鎮,就趁著他生病又把皇位給奪了回來了,自己最後病死,還落了一身的罵名。

    朱祁鎮下旨稱: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

    俗話說的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朱祁鈺這個可憐人的功績得失我們應該怎麼看了:

    政績

    “土木堡”事件發生後,使得大明帝國的精銳幾乎損失殆盡,京城只剩下了10萬老弱殘兵。此時也先的部隊,狹大勝之勢,正在趕往京城。京城眼見是岌岌可危了,大臣們都被嚇得,紛紛請求南遷。朱祁鈺臨危受命“繼承大統”,此舉頓時起到了安穩人心的舉動,之後又果斷啟用了于謙,來進行統籌京城防禦,最終使得在之後的“京城保衛戰”中取勝。

    “京城保衛戰”勝利之後。朱祁鈺就開始著手清楚王振在朝的餘黨,隨後重建武備加強京城的城防。在三大營中招募了10萬精壯組成新的團營,總結了在於瓦剌戰鬥的經驗,進行實戰化的訓練,嚴格規定各級軍官的數量,統一號令。從而一改之前京城三大營之間,各自為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命令互不統一的問題。.

    創立團營,簡精銳,一號令,兵將相習,其法頗善。--《明史》

    景泰三年(1452年),採納了于謙提議的“核丁法”:“每年分兩次由兵部聯合督察院對京營人數進行核查”,從而有效地防止了一些不法官兵吃空額。

    景泰四年(1453年)黃河氾濫成災,朱祁鈺沒有因為徐有貞在“京城保衛戰”期間主張南遷而打壓他,他唯才是用,果斷起用了徐有貞來治理黃河,徐有貞也不負眾望,於泰六年(1455年)成功治理好了水患,並維持了34年。對於受災的區域,派遣官員進行賑濟,還實行不同程度的減免賦稅,朱祁鈺本人也是身體力行,減免宮中開支,厲行節儉。景泰五年(1454年)朱祁鈺下令編纂《寰宇通志》一書,造福社會。但在天順二年(1458年)﹐明英宗因為不想讓朱祁鈺有修志的美譽﹐以它“繁簡失宜﹐去取未當”為由,命李賢、彭時等人重新編纂《大明一統志》﹐以傳後世。

    過失

    正統十五年(1450年),也先見留著朱祁鎮,實在是沒有油水可撈了。於是屢次派人求和,期望明朝能將朱祁鎮迎回去。

    但是品嚐到權利滋味的朱祁鈺,實在是對於接太上皇(朱祁鈺登基後,遙稱朱祁鎮為太上皇)回來絲毫不感興趣。反而朝堂上的大臣們卻熱衷此事,紛紛上書要求皇上派使臣迎回太上皇。朱祁鈺無賴只好答應,下旨由楊善擔任使節出使瓦剌,迎回太上皇

    迎回太上皇之後,朱祁鈺把哥哥安置在南內,嚴加防範,嚴禁他接觸臣子,以防生變。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廢掉哥哥的兒子朱見深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突然病倒了,石亨見此是機會,於是聯絡徐有貞等人,帶領軍隊開啟長安門,從南內迎出朱祁鎮請他復登大位。在石亨和徐有貞的帶領下,朱祁鎮進入大殿,對目瞪口呆前來上朝的大臣們宣佈,太上皇復位。

    此時朱祁鈺在後院聽到鐘聲,問周圍的人說:“這是于謙嗎?”。周圍的人回答說:“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鈺說道:“哥哥做了皇帝,好,好,好。”

    一個月後,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朱祁鈺死去,死因不明。

    結語

    對於朱祁鈺來說,作為帝王他挽救了大明的危亡,他整頓軍備、治理水患、解救災民,他得到了百姓的稱頌。但是他作為兄弟,卻不配作為一個好弟弟,他貪戀權勢,囚禁了兄長,他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企圖讓自己的後人能坐上皇位。

    然而人性本貪婪,但是要多加控制,善惡到頭終有報。

  • 22 # 歷史畫中人

    成化十一年,明憲宗談及其叔景泰帝,稱讚他臨危之際,保國安邦,奠定祖宗基業於危難之際,惜乎當年奸臣讒言,先帝削了他的帝位。他認為,郕王朱祁鈺有功,應當承認他的帝位。這在一定形式上,等於承認了明代宗朱祁鈺的歷史功績。景泰帝重用於謙等大臣,反對南遷,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鞏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禍。同時,啟用正統以來被迫害的忠臣賢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朝野清明。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績。明史贊曰:景帝當倥傯之時,奉命居攝,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權而得其正者也。篤任賢能,勵精政治,強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

    如何評價明代宗朱祁鈺的功績得失?

    縱觀明代宗朱祁鈺一生重要的功過得失,最主要的恐怕要圍繞繼位展開。

    公元1449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哥哥朱祁鎮被俘,改變了朱祁鈺閒散王爺的身份。太后及大臣們為大局著想,以“國有長君,社會之福”,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一時間,朱祁鈺由皇帝“替補”變成了正選,變得慾望不能。不僅對於被俘的哥哥不聞不問,對於大臣們迎回“太上皇”之事,頗為不高興,消極對待,任由其自生自滅;而且也積極為兒子謀求太子之位,造成了朝廷內部一定的動盪。

    也先遣使議和,請迎上皇,廷議報使。帝不懌,令安出,呼群臣曰:“公等欲報使,孰可者,孰為文天祥、富弼?——《興安傳》

    另一方面,雖然也先優待俘虜,但被俘的明英宗,由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又遠在異國他鄉,心境肯定是淒涼的。這邊不僅要忍受這般奇恥大辱的折磨,那邊還得忍受弟弟的拋棄,像斷了線的風箏。就是返回了大明,朱祁鎮也受到弟弟的軟禁,嚴密監視,伙食相當差,需要錢皇后組織宮女做點針線活,交由太監變現,改善伙食。

    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後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萬曆野獲編》

    一家時刻有生命之憂,僅就這點而言,是朱祁鈺的過失。

    功績:至於說功績,在明英宗被俘,群龍無首之時,朱祁鈺敢於承擔這份重擔,有了主心骨,凝聚渙散的人心(這點後面有分析,姑且不論),為此朱祁鈺採取了:

    1、肅清王振勢力。英宗時,王振一派勢力烜赫一時,把持朝政,各項政務都受到掣肘;

    2、反對南遷的提案,啟用於謙擔任京城指揮官,樹立其權威,採納調集各地軍隊進京勤王。

    在取得京城保衛戰之後,著手重建防禦力量。首先,採納建議,重新取得獨石、龍門等八處防守關隘的控制權,以此為依託,作為防守瓦剌部的屏障。其次,改革京營的軍制,挑選10萬精壯,分為5營團操,叫做團營。一改過去三大營總兵間,互相不統一的問題。短時間內,提高了戰鬥力,使得“土木堡之變”損失的軍事力量,得到一定回血。

    此外,代宗任命“土木堡之變”中,提出南遷受到非議的徐有貞,擔任僉都御使治理黃河水患。徐有貞到任後,實地勘察,提出設定水門、開鑿支河、疏浚運河,以疏塞浚並舉的方法,一舉解決了水患。在此後30餘年中,未有大的水患發生,也是代宗知人善任的體現。其廣開言路,招賢納士,較之英宗寵信宦官,政治比較清明。

    辨護:上述所說敢於承擔重擔,或許有人會質疑那是朱祁鈺作秀,如同其躲進王府,非得於謙說:“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還望殿下以國家為重”。才肯繼位。但有兩點要考慮:

    1、按照《罪惟錄》的說法,朱祁鈺生母原是漢王府女眷,受到漢王造反牽連,後被宣宗皇帝赦免,收藏在宦官家中,生下朱祁鈺,宣宗臨終之前才託付太后照顧他們母子,才公開身份。就是說繼位之前,朱祁鈺身份特殊,一直住在宮外,不具備做皇帝的基本素質,也沒經歷過大場面,養成了慎小慎微的性格;

    2、還是以郕王身份攝政之時,眾官員群毆王振黨徒,嚇得朱祁鈺轉身想跑,還是于謙拉住他,要其免去官員的罪責,過程中把于謙的袖子都扯破了。史書記載這段:眾乃定,謙袍袖為之盡裂。

    如此,當眾人要其繼位之時,朱祁鈺躲進王府,也就是順理成章了,這是本色演出。因為其不知道怎麼收拾爛攤子,更進一步就是他不願意成為瓦剌的打擊物件。故當他在於謙勸說後繼位,是勇於擔當。

    總結:明代宗也是一位可憐的皇帝,危難之際當上皇帝,化險為夷,好不容易當上皇帝了還是個短命皇帝。從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造福百姓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好的皇帝的,可命運就是這樣。在這裡,朱祁鈺的私心可以忽略,這也是人之常情,他任然是一位好皇帝。

  • 23 # 朝文社

    朱祁鈺是個比較可悲的皇帝,從他即位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他臨危受命,知人善任,保護了京城的安全,擊敗了瓦剌侵略者,這足以名留青史。

    如果作為皇帝,只知道埋頭苦幹,卻不通權謀,也不知道維護自己的皇權,那這皇帝仍然是不合格的。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會有波峰和波谷,北京保衛戰就是朱祁鈺的最高點,足以令他傲視群雄,但從此之後一路下坡,直到江山易主,抑鬱而終。

    朱祁鈺為人比較善良,有野心卻不敢下狠手,不懂得馭人之術,皇帝做得毫無威信可言,所以我們說,朱祁鈺不適合做皇帝。

    一、為人比較善良

    朱祁鈺的生母是吳賢妃,吳賢妃原本是朱高煦的侍女,朱高煦造反被殺,之後吳賢妃就被納入了朱瞻基的後宮,因為吳賢妃身份低微,所以朱祁鈺地位也高不了哪去。跟正牌繼承人朱祁鎮相比,朱祁鈺的確沒有任何優勢。

    當朱祁鎮御駕親征之後,朱祁鈺代理攝政,為何朱祁鎮這麼放心,把監國的權力交給朱祁鈺,一方面兄弟二人感情真的不錯,另一方面,朱祁鈺真的沒有什麼威脅。

    土木堡之變,明軍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為了保證帝國的延續,眾人擁護朱祁鈺登基為帝。事實上,當群臣提出讓朱祁鈺做皇帝時,朱祁鈺是嚴詞拒絕的,而且朱祁鈺是真的不想做這個皇帝,他不像那些野心家,還搞什麼三推三讓之禮,他只想平安地做個藩王,這樣已經很滿足了。

    一定程度上,朱祁鈺這個皇帝是被迫當的,在太后和一眾大臣軟磨硬泡之下,朱祁鈺才坐到皇帝位置上。皇帝可是古代權力最大的人,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自古皇室爭鬥屢見不鮮,並且極度血腥殘酷,朱祁鈺這種不想做皇帝的真的很少見,可見朱祁鈺內心還是比較善良的。

    土木之變後,在一次廷議之時,眾人見王振已死,就把矛頭指向了王振的同黨。

    影視劇中王振之死

    史料記載“郕王方攝朝,廷臣請族誅王振。而振黨馬順者,輒叱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廷擊順,眾隨之。”

    一幫大臣要求朱祁鈺誅殺王振同黨,當時的錦衣衛馬順,卻在朝廷之上恐嚇群臣,於是這幫文臣一怒之下,就在這朝堂之上,生生把馬順給打死了。

    這原本肅殺之氣十足的朝堂,變成了混亂的菜市場,大臣們紛紛抄起靴子,奔向王振的同黨們,直接上手就打。如此窮兇極惡的場面,朱祁鈺也是頭一次見到,為了避免誤傷,他準備逃走。

    好在於謙在關鍵時刻說了一句:“順等罪當死,勿論。”這才救了群臣一命。我們由此可見,朱祁鈺真可謂溫良恭儉,假如換成朱元璋,這幫大臣估計一個也活不了,王振固然可惡,但敢在朝廷之上放肆,這同樣是不把皇帝放在眼中。然而,朱祁鈺很輕易就饒恕了群臣。

    二、能力有餘,魄力不足

    在北京保衛戰前夕,朱祁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他確定了堅守京城的策略,是他重用了于謙、石亨等人,正是有朱祁鈺這種清醒明智的領導,才有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戰爭結束,一切恢復正軌,然而又一個尖銳的問題擺在眾人眼前,既然朱祁鎮已經成為了太上皇,而且還活著,那麼就應該將朱祁鎮接回北京。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不論朱祁鈺是否想當這個皇帝,只要朱祁鎮回來,那麼就是對皇權的最大威脅。

    歷朝歷代稍微有些建樹的皇帝,都不可能同意接回一個競爭對手,而且還是前任皇帝。我們反觀朱祁鈺的表現,在眾臣的勸說下,朱祁鈺竟然同意將朱祁鎮接回來,雖然他設定了重重障礙,但無法阻止朱祁鎮的迴歸。

    對於朱祁鈺,想要坐穩皇位,有很多辦法,比如想辦法讓朱祁鎮遠離政治中心,但偏偏朱祁鈺選擇了最麻煩的一種。朱祁鎮回到了皇城,被軟禁到南宮,哪怕朱祁鎮再“人畜無害”,他仍是對皇權最大的威脅,而南宮距離乾清宮也並不遙遠。

    換言之,朱祁鈺還是太心軟,無論他是監視哥哥、不給衣服、飯食,還是砍掉乘涼樹木,都是治標不治本,如果要剷除威脅,只有想辦法廢掉朱祁鎮,這樣他的皇位才能長久。

    心軟的朱祁鈺關了哥哥七年,因為長時間的騷擾、虐待,讓朱祁鎮也對這個弟弟痛恨至極。朱祁鎮在南宮被關了七年,而他奪回皇權之花了一天,既然兄弟感情已經不值一提,那麼兵戎相見就是最後的結局。

    固然朱祁鎮不是什麼好皇帝,但在奪門之變中,表現的堅定、果決,最起碼是個有主見的皇帝。朱祁鈺可以挽大明之將傾,卻無法贖回自己的命運,冥冥之中一切好像已經註定。

    三、不通權謀

    作為皇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白馭人之術,國家再龐大,它的單位仍是個人,官員隊伍再多,它的單位也是個人,所以要控制國家、控制百官,就要清楚如何駕馭群臣、駕馭人才。

    景泰年間,于謙是朱祁鈺的左膀右臂,他幾乎掌控全國兵馬,在戰時,他的權力甚至能凌駕於皇帝之上,只不過于謙是個太過正直的人,他只知道國家安危,卻不管皇帝的存亡。

    假若朱祁鈺身邊站著是張居正、徐階、高拱之類的人才,豈會這麼輕易就被人奪了權力,他們會有一千種辦法致朱祁鎮於死地,而且還不會動搖朱祁鈺的地位分毫。

    朱祁鎮的奪門之變,根本不像是個政變,朱祁鎮、徐有貞就那麼堂而皇之地來到了奉天殿,百官就那麼堂而皇之地給朱祁鎮叩頭,由此可見,朱祁鈺的帝王權術有多麼糟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朱祁鈺不算個合格的皇帝,但論功績來講,他比朱祁鎮要高很多,甚至比明朝的大多數皇帝都高,因為他在危難之際保護了北京城,保護了大明的安危,於情於理都將名垂青史。

    然而,朱祁鈺的悲劇就在於,他並適合做皇帝,他野心不足、沒有魄力,還不通權謀,所以只能成為他人的嫁衣,朱祁鈺好比歷史浪潮之中激起的的一片大浪花,但很快便銷聲匿跡,淹沒在瀚海之中。

    參考資料:《明史·列傳第五十八》、《明史·本紀第十一》

  • 24 # 這些歷史要讀

    明代宗朱祁鈺受命於危難之時,並最終在大明鐵血宰相於謙的輔助下,力挽狂瀾,挽救了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因此,朱祁鈺的功績絕對是遠大於他的過失。

    公元1449年(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不聽百官勸諫,在奸宦王振的教唆下,率數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導致土木堡之敗。此戰,明朝大軍幾乎全軍覆滅,隨駕的文武百官也多半殉難,而朱祁鎮自己更是淪為瓦剌俘虜。

    在此生死存亡的為難之際,明代宗朱祁鈺被太后和于謙推上皇座。即位後的朱祁鈺一改之前懦弱怕事的性格,他一方面透過整肅內部,懲治奸佞,安定了京師的人心;一方面又將北京城防交給於謙,讓其組織防守,指揮守軍抗擊進犯的瓦剌大軍。最終,取得了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挽救了大明王朝。

    雖說,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確實挽救了明朝的危局,但當時擺在朱祁鈺面前的,卻是一個爛攤子。土木堡之敗,讓明朝自洪武到仁宣以來八十多年積攢的國力虧耗嚴重。並此外,由於大量隨駕官員、勳貴的死難,更是對明朝的政治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而朱祁鈺在位雖然只有短短八年,但他在位期間廣開言路,招賢納士,透過提拔和選任新晉官員,逐步重構明朝的管理體系,使得吏治為之一新。與此同時,朱祁鈺為了儘快恢復國力,在經濟上採取相對舒恕的政策,與民休息,加快恢復生產......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明朝國力得以恢復,漸有中興之勢。

    至於朱祁鈺的過失,正所謂:“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朱祁鈺也是人,他也難免會犯錯,在對待自己的哥哥朱祁鎮等方面,確實存在過失。但這其中,更多卻是朱祁鎮刻意抹黑他的。比如,在《英宗實錄》中,對朱祁鈺的評價,甚為刻薄。當中記錄他:

    “廢儲敗常,信任奸回,居妖妓,禮胡僧,濫賞枉費,急徵暴斂,穢德彰聞,上天屢戒,恬不知省,拒諫飾非,造罪愈深”。

    朱祁鎮南宮復辟後,更是怒斥其“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總之,在朱祁鎮眼中,這位弟弟就是十惡不赦,以至於直接他的帝號都給廢了。

    很顯然,朱祁鎮的這些所謂的“罪狀”,其實基本上都是捕風捉影,甚至是他主觀臆造的。即便是朱祁鈺備受後世詬病的對待英宗方面,很多也都是朱祁鎮在復辟後,刻意誇大的。試想想,要是朱祁鈺真想要朱祁鎮死,他能活到南宮復辟那時嗎?

    事實上,“力挽狂瀾、中興王朝”的朱祁鈺,其個人功績要遠勝於那個“寵信奸宦、喪師辱國”的朱祁鎮!

  • 25 # 帝國五千年

    明代宗朱祁鈺是扶明朝將傾的一位帝王,說他就不得不提他哥哥朱祁鎮,朱祁鎮本來好好的做皇帝就行偏偏要聽信宦官之言御駕親征最後兵敗被俘,為了明朝的安危朱祁鈺登上帝位確保了明朝的安危。

    明代宗的功勞

    朱祁鈺的臨危受命,朱祁鎮被俘之後瓦剌一路打到北京城下,此時于謙等人力主與瓦剌作戰保衛北京。但是皇帝被俘對於將士和大臣來說也是一種壓力,所以于謙力主在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當皇帝為了穩定民心。隨後于謙等人跟孫太后商量好之後擁立郕王當上皇帝,是為明代宗。

    朱祁鈺當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任用於謙等人保衛北京,並且告訴瓦剌也先。現在大明有了新的皇帝了,朱祁鎮已經是太上皇了,大明是不會受到威脅的。而瓦剌看到朱祁鎮沒有用了就開始與明軍決戰,但是朱祁鈺和于謙等人堅守北京,並且派人向召周邊駐軍援助北京。瓦剌與明軍打了一段時間也沒有得到好處反而死傷不少,隨後就帶著朱祁鎮回到了北方,朱祁鈺成功的保衛了明朝,可稱之為天子守國門。

    打敗瓦剌之後明朝國力衰敗,由於常年征戰再加上瓦剌的劫掠使明朝百姓苦不堪言。朱祁鈺開始招納賢臣任用於謙等人治理國家,清除宦官一改朱祁鎮之前的萎靡之風,是明朝局面逐漸恢復。而且那幾年有些地方年年災荒朱祁鈺免除了那些災區賦稅並且積極賑災使百姓能夠從新安居樂業,而且自己在宮廷減少開支,是明朝國力逐漸恢復,周邊的藩屬國也開始來進貢。所以經過明代宗的治理明朝的國力逐漸恢復,而朱祁鈺本人是對明朝有大功勞的人。

    朱祁鈺的過錯

    不過人有功也會有錯,朱祁鈺唯一的過錯就是為了皇位的穩固廢了太子朱見深(朱祁鎮的兒子)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次易褚也導致了朱祁鈺帝位的丟失。

    朱祁鈺本是臨危受命,當時大臣的想法是讓他當皇帝但是在他百年之後應該將帝位還給英宗一脈。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肯定都喜歡自己的兒子當皇帝,所以朱祁鈺開始易儲,但是此舉遭到了大臣的反對。不過朱祁鈺決心以下,透過各種賄賂想讓朝臣改變,最後還殺了幾個堅決反對的人,最後才將太子之位給了自己的兒子。

    本以為萬事順利的時候,沒想到朱祁鈺的兒子突然夭折。這次打擊無疑是巨大的,結果朱祁鈺也因此大病,而當年英宗朝的石亨等人看到朱祁鈺病重就謀劃這改換新主子。在正月的晚上石亨等人得到孫太后的准許迎立被禁在南宮的朱祁鎮復位。當朱祁鈺知道哥哥復位之後還說了一句:“哥哥當皇帝了,很好”,頗有欣慰之詞。

    明代宗的功是大於過的,雖然把朱祁鎮禁足在南宮至少沒有加害與他,雖然廢了太子也沒有被殺。要是在狠心點殺了朱祁鎮和太子他也就不會有這個結局了。但是畢竟沒有下手,最後朱祁鈺在不久之後就病死了,也有說法是朱祁鎮害死的,至於真想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一代明君朱祁鈺就這樣逝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孩子看的書很多關於恐龍的反而長大後卻沒什麼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