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老頭聊歷史
-
2 # 雲暗雪山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滅亡的原因被推到了女人的身上?其實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百家爭鳴之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性有三個,一個是夏末的妺喜,一個是商末的妲己,一個是西周末年的褒姒。妺喜是夏桀的妃子,歷史傳聞說妺喜是一代妖后,說夏桀無道的同時還要說妺喜驕縱,在這兩個人的作用之下,夏朝滅亡了。但是這些都是為帝王找的藉口罷了,歷史上的妺喜其實是夏桀攻打有施部落的戰利品罷了,作為戰利品的妺喜其實本就沒有什麼權利,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成了夏桀後宮中的一員。而且,當時的民間雖然憤怒,但是他們怒的是夏桀無道。
妲己是商紂王的妃子,但是妲己和妺喜一樣,也是一個戰利品,只不過,這個戰利品太美了,紂王禁不住誘惑,於是就管不住自己了,而妲己呢?只能順從,兩個人一起混蛋起來,百姓更受不了了。於是後來接班的周就想著,帝王雖然混蛋,但是不能說的太狠,在加上當時的男權主義社會已經形成了,於是這個鍋就讓妲己一直揹著。而妲己只是一個商朝的戰利品。
褒姒和上兩位一樣,也是一個戰利品,但是,她的丈夫周幽王卻是一個糊塗蛋。周幽王雖然糊塗,但是褒姒精明,再加上後來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對於王位,褒姒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算計。結果,她算計跑了先太子,把先皇后算計下臺,自己當上了皇后,再加上週幽王十分的喜愛他,於是後人就說,褒姒是一個妖后,而很少說周幽王無能。
後來,百家爭鳴出現,很多思想噴湧而出,其中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為主流思想,隨著思想的發展,其中儒家思想中有一個是三從四德。三從四德是對女性的約束,三從: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後來人在評價先人的事情的時候就缺少了自己的逐漸,於是,夏朝的滅亡本來沒有跟妺喜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後人會編故事,於是妺喜就成了一個驕縱的妖后。妲己呢?明明是大王想做什麼都不得不從,結果,妲己在後來成為了狐狸精。褒姒就不用說了,因為她的結局完全就是咎由自取,為了權利去忽悠一個糊塗蛋。
在這種思想中,女性成為了犧牲品,而這些犧牲品中最出名的就是楊貴妃,因為她一不干預朝政,二沒有子嗣,沒有理由犧牲。但是,在馬嵬坡的破廟中,她因為士兵的暴動而被殺了,後人雖然認為她是一個美女,但是有不少文人認為她也是一個禍國殃民的一個女人。而事實呢?是唐玄宗李隆基看到了盛世之後就懈怠了,他自己的墮落在很多文人的眼中就變成是楊玉環慫恿的。
同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很多人看到了歷史中著名的亡國“妖后”,妺喜、妲己、褒姒等人,但是卻很少有人去看那些做過重大貢獻的女性,孟母、桃花夫人、長孫皇后等。
-
3 # 向天空
大凡國家滅亡,皆因皇帝失德,怪罪於女人屬於強加之詞。下面我分別闡述下這四個朝代的故事。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美人一笑,從此失信於諸侯王。待犬狨大軍攻打過來,再次點燃烽火臺,諸侯們都視而不見,從此周王朝失去權信,周王朝走向滅亡。
東漢末年,董卓亂政。司徒王允利用歌女貂蟬眀嫁董卓,暗許呂布。離間二人,後呂布因貂蟬反董卓,才引出後來的三國時代。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可惜後來年老昏庸,娶了兒媳楊玉環,也就是楊貴妃,為此做下來不少荒唐事。後安祿山起兵造反,打的李隆基逃亡馬槐坡。從此大唐開始走下坡。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殺死了山海關總部吳三桂家人,挾持了陳圓圓,吳三桂一怒之下開啟城門,迎進來滿清士兵,後來清兵勢如破竹,一統天下。
綜合這四件事,雖然都因為女人,但女人只是一個理由,並不是事情發生的起因,更不是王朝滅亡的根本,王朝滅亡的根本是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升
-
4 # 鏡臺者
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王朝滅亡的隱患早已暗藏,只等爆發的哪天。不管是楊玉環還是高圓圓,都只是小說家平添戲劇化的引子。
-
5 # 月染霜雪
女人的原因只是表面的原因,有多少皇帝君主自己翫忽職守不想當個好皇帝了,今天去看戲,明天去打球,後天命令部下給自己找美女玩。實際上朝代根本不是美女滅掉的,比如陳圓圓,陳圓圓並不是滅了明朝,她的故事是這樣的:崇禎皇帝眼看明朝危在旦夕,心急如焚,這時他的屬下給他送來了美女陳圓圓,他一方面嫌棄陳圓圓是青樓出身,另一方面國事繁瑣危急,他就把陳圓圓放在一邊不管她,後來陳圓圓就被送出了皇宮。之後遇上吳三桂,兩人感情很好,結果李自成來了以後趁吳三桂不在霸佔了陳圓圓,吳三桂這才投降滿清放清軍入關,才有了後來的清朝,吳三桂的例子很典型,但深入想想他和歷史上的那些文官一樣,我不管江山是漢人還是滿人,是姓李的還是姓朱的掌管,只要我可以高官厚祿就可以了,所以陳圓圓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掌權者自己的利益得失的算計,女人只是利益之一,因此是表面原因和導火索,其實往深入的說,都是統治者自己腐朽,心裡只有自己沒有老百姓了,那麼他的集團就裡滅亡不遠了。
-
6 # 實現一個曉目標
少看點亂七八糟的雜書和小說。多看點正史。其實生活裡有很多人把各類演義,小說,當成了歷史書。
貂蟬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你知道嗎?
-
7 # 歷史有坑請注意
看中國歷史,有相當多的王朝把滅亡的原因,賴到女人身上。這是因為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絕對的權力帶來了絕對的腐敗。為了掩蓋古代中國專制集權制度的致命缺點,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具體表現就是財富與土地伴隨著權力絕對集中,最後百姓無法生存,直到起義造反,從而讓古代中國陷入朝代更替的迴圈怪圈之中,無法自撥的真相,壞女人就成了王朝滅亡的替罪羊。歷史書裡,西周是褒姒給禍害的,具體的做法就是烽火戲諸侯。但烽火戲諸侯,其實是假的。回顧下司馬遷在《史記》裡是咋講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的.說褒姒不愛笑,是個冰美人。幽王為了讓她笑,用了各種辦法,褒姒就是不笑。周幽王設定了烽火狼煙和大鼓,有敵人來侵犯就點燃烽火。周幽王為了讓褒姒笑,點燃了烽火,諸侯見到烽火,全都趕來了,趕到之後,卻不見有敵寇,跟群螞蟻一樣到處亂竄,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諸侯們又來了幾次,發現是周幽王在逗他們玩,於是再點烽火,誰都不不來了。(《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段故事裡有一句話,特別的假,絕不可能是真的。那就是舉烽火之後:“諸侯悉至”,也就是諸侯們一下子都來了。要知道周的諸侯,離首都鎬京近的可能一百來公里,但遠的可是要在一千公里以上。比如說楚、燕、齊、魯等諸侯,和周王首都鎬京都遠隔千里,咋能一起到呢?就是用飛機空運也不可能!關於這一點,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說認為:如果周幽王真有烽火戲諸侯之舉,以周時諸侯蔓延千里之態,各家的軍隊根本來不及同時到達。軍隊的調動、集結、備糧、行軍,再到最後趕到陝西境內,近則十天半月,遠則一年半載,總不能讓幽王和褒姒一直在烽火臺邊野營吧?而且按照一般來說,戎狄寇邊,來去不定,軍情本就變幻莫測。等諸侯的軍隊到達之後如果沒有看到敵人,完全可以理解為敵軍已經撤兵,只會休兵而去,有什麼大驚小怪呢?野營幾個月的褒姒看見幾支軍隊來到又憑何種心情去笑呢?而且就其他典籍所記載,幽王被殺是周幽王已知申侯勾結犬戎準備作亂,故先發制人率軍伐申戰敗的結果,怎會有敵軍來襲、示警無救之事?再說,舉烽火召集軍隊抗敵,這是漢朝抗擊匈奴的預警方法,西周時根本沒這回事。所以錢先生稱太史公這一記載為“委巷小人之談”,意思是小老百姓扎堆吹牛時講的故事,被司馬遷當真了,真實性是沒有的。(《國史大綱》:史公言幽王寵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舉烽,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為之數舉烽。及犬戎之,舉烽,諸侯救不至,遂殺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而且更可怕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西周即有烽火預警的證據,周幽王的故事本身就是某些認為西周已有此制度的人的唯一說詞。其實就算西周已有烽火預警的制度,這一制度也只不過是邊防早期預警。在漢朝時,這種預警方式也只能為邊郡守軍提高敵情傳達的速度,讓邊境城市做好戰鬥準備,中央對敵情的掌握還是要依靠邊郡發來的戰報。如果要調動軍隊支援,也需要等到中央接到戰報後發出調動命令。一把狼煙竟能調來西周如此多遠在外地的諸侯,西周怎會有如此高效的快速反應部隊?沒有調令,陝西省的一把狼煙又怎能讓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諸侯看到?就情理而言,諸侯之軍入天子之境,這本來就是一件需慎重處置的事,誰知道你是不是來造反的呢?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用一把狼煙把一大群帶刀帶槍的諸侯(或者將軍)招進自己的首都,更別提專設這麼一種制度了。當然除非周王大腦裡裝的全是水,才能制訂這麼一個近乎於找死的制度。還有就出土金文所示,凡記載諸侯國出兵配合天子作戰的事件,都是天子出兵打擊某方向的外敵,而處在這一地區附近的諸侯國出兵助戰,未見諸侯軍應警遠來宗周的事件出現。證明烽火戲諸侯故事並沒有發生的終極證據是清華簡。2008年,2500多枚竹簡被捐贈給清華大學,經測定這些竹簡書寫於戰國時期,媒體將這一系列竹簡稱為清華簡。按清華簡記載,直接引發西周的滅亡的事件,是周幽王進攻申國,申國向犬戎求救,反過來殺掉了周幽王。另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劉國忠介紹,根據清華簡裡記載的情況,烽火戲諸侯一事,根本不存在。還有,秦始皇焚書後唯一留下來的一本史書《竹書紀年》中,也沒有提到過烽火戲諸侯的事情,與清華簡內容也能互相印證。因此劉教授認為,史學界就此可以得出結論:西周滅亡不是因為烽火戲諸侯,這個事件並不存在。而據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介紹,目前初中高中的歷史課本中都已經沒有這個歷史細節。那麼以寫信史著稱的司馬遷,為啥會犯周幽王愛上老太太的錯誤呢?這是要拍周幽王,或者是所有皇帝的馬屁。周幽王喪失了天下,但他是天子。老天的兒子,上天安排他當週王的,那是不能表現的太差。所以為了轉嫁周幽王把周王朝弄滅亡了的責任,就整出個壞女人褒姒。意思是沒有褒姒的勾引,周幽王不會點烽火玩,也不能撕娟禍害錢,整的老百姓民不聊生的;如果沒有褒姒這個壞女人,周王朝還會長治久安,繼續建設和諧社會。再說下無辜的妲己和、商紂王。在各種文字中,商紂王是古代中國最差勁的皇帝之一。什麼荒淫無恥、殘害忠良,貪戀女色等等吧,反正你把所有的壞詞都摞到商紂王身上,基本上可以體現他的可怕形象。正是因為商紂王的形象給拍的過於負面了,連儒家大師級人物子貢都看不下眼了,說了句公道話:“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商紂王的壞,根本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厲害。因此君子非常憎惡居於下流,一旦居於下流,天下的一切壞事壞名都會落到他的頭上來。”那麼春秋時期,商紂王的罪名有哪些呢?酗酒、不用貴戚舊臣、登用小人、聽信婦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這樣的罪名,幾乎是最高統治者的通病,現在看實在算不得什麼。但就這樣的罪名,子貢還覺得是說的過分了,說明的是商紂王真的沒有幹啥特別大的壞事。也正是因為商紂王實在沒幹啥大壞事,所以往他臉上抹黑的行為一直沒有終止。比如春秋之前,商紂王的罪狀還只有“比干諫而死”而已。到了戰國,比干的死法開始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的《史記》,商紂王已經是個比較壞的人了,比如《史記·殷本紀》記載紂王加重了刑罰的力度,開創了用烙鐵燙人,也就是炮烙的刑罰(“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九侯的女兒不喜歡和紂王上床,上了床也不聽擺佈,讓商紂王感覺不到快樂,殺(“九侯女不薏淫,紂怒,殺之”);把鄂侯的屍體做成人肉乾(“脯鄂侯屍);活剝了忠臣比干,把他的心拿出來看(“剖比干,現其心”)等等事情。但這些事情在商周史料《今文尚書》之《商書》、《周書》諸篇中,都是沒有的,在商周的史料裡,找不到紂濫殺無辜、嗜血成性之類的記載。到了晉朝,在皇甫謐的筆下,紂又多了一條罪狀,在妲己的慫恿下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而妲己也一步一步成為一個蛇蠍美人,禍國殃民,於是“女禍亡國論”也出來了。總之是紂王和妲己隨著年代的久遠,變得越來越壞。近代史學家在考察了商紂王的七十多條罪惡發生的次序之後,發現他的罪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換句話,紂王的罪行很多是後人憑想象而編造的,真實性值得商榷。還有酒池肉林。在周朝初期的文獻裡面沒有這些東東的,春秋時也沒有,首先描繪出這些景象的是戰國著名的法家代表韓非子。不得不佩服韓大大,他老人家描繪的繪聲繪色。說什麼當年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見了覺得害怕。因為箕子認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會不用陶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會吃粗糧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著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著華貴的衣服,坐在寬廣的屋子,高高的亭臺上吃。我怕那個結局,所以在看到開始的時候感到恐懼。過了五年,紂王造了酒池肉林,設了炮烙的酷刑,並因此而亡國。所以說箕子看見象牙筷子便知道天下將有大禍降臨。所以說:“能從小處看出以後的發展的人是可以稱之為聰明的。”(《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臺。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故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故曰:“見小曰明。”)話說他老人家要麼是穿越來的,否則不可能把所有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過的故事,講的這麼活靈活現。實際上,《韓非子》中的許多故事,都是寓言性質的,他的目很簡單,那就是為了告誡他敬愛的君王不要貪圖享樂,哪怕是一點點。接著說商紂王的罪行。比韓非大大更玄乎,司馬遷在酒池肉林基礎上又加了味精,有多了句“男女裸逐期間”……劉向看了不服氣,你司馬遷加味精,那我就在上面放個“放大鏡”,於是把鹿臺寫成“大三里,高千尺”。並且還弄了炮烙的景觀,整幾根大銅柱子,架在火上烤,讓犯人在上邊走。妲己呢,就坐在席上觀看,犯人掉火炭裡,鼓掌而樂。然後東漢了,酒池肉林可以行舟,牛飲者有三千多人。到了晉朝皇甫大大也很猛,把鹿臺的面積形容到了 “髙千丈”。高千丈的鹿臺合兩千三百多米,比現在世界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高了近1500米。這真是不得不說的中國式奇蹟。這還不夠,又自己創造了個刑法——熱銅鬥。把一個銅做的容器燒紅了,讓犯人舉著這玩應,一會,手就爛了。總之,紂王的名聲越來越臭,直到如今封神榜中的形象。和商紂王一樣冤枉的是妲己。妲己給人的印象,可以說是古代中國最壞、最惡毒的女人了。原因是商紂王乾的所有壞事,都是妲己捅咕下乾的。但妲己真談不上是個壞女人,甚至連壞都談不上。具體的證據是:據《左傳》記載,公元前1147年的某天,殷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顯然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之間,有蘇部落酋長蘇護選擇了屈膝,獻出他們的牛羊、馬匹、美女,還有自己的女兒妲己。而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的殷商亡國之戰——牧野之戰的發生時間,就在公元前1146年,這距離紂王自焚於鹿臺僅剩一年時間。用一年時間搞垮了當時的“超級大國”殷商王朝,妲己這個彼時代的“田中芳子”,能量也未免過於超乎尋常了。更何況一年時間裡,鹿臺也根本修建不起來,酒池也僅僅能在開挖之中。但商紂王是儒家眼中最為仁義的周文王、周武王幹掉的,所有他必須是個忘八蛋,也必須有個壞女人,把他引上荒淫殘暴、昏庸無比的昏君之路,於是妲己閃亮登場。否則的話,周文王、周武王拿啥理由滅掉商王朝呢?所以,為了襯托周文王、周武王金光燦爛的,仁義的大臉,商紂王、妲己只能成為古代中國最混蛋的一對。和褒姒、妲己相似的,啥啥楊玉環、趙飛燕等等,所謂的禍國殃民的壞女人,也都是替罪羊。
-
8 # 淡墨青史
淡墨寫青史,我是青史君,我來解答。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朝代的變換更替是無法抵擋的。因此當一些朝代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就會去反思總結,因而就產生了題主所舉的例子或者就是紅顏禍水一詞的出現,歸根結底就是古代社會對男尊女卑觀念的對映!
一、褒姒“滅”周?
如果褒姒在泉下有知應該就要哭暈數次了。
西周的衰敗並不是從周幽王開始,而是從前代君王錯誤執政中不斷累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直至厲王苛政引得內部人民發動暴亂,流放厲王。
幽王失敗的也就更加明顯了,貪婪腐敗,不問政事,肆意妄為,隨意廢后立嗣,因此引得申候勾結犬戎,對周幽王發動戰爭,於驪山腳下殺死了周幽王。西周至此覆滅!
綜上西周的滅亡,一半源於西周內部的政治問題,一半源於周幽王的貪婪無能好色,即使沒有褒姒,也會有其他女子來改變周幽王立後立子之心,褒姒只是個契機罷了!
二、貂蟬“滅”周?
首先需要肯定一點,歷史上有貂蟬這個人存在嗎?史學家都不能確定事,後人怎麼能就根據演義小說來確定呢?
其次漢朝滅亡和貂蟬有什麼關係?貂蟬一個女子可扣不起這個大帽子!
三、楊貴妃“滅”唐,陳圓圓“滅”明?
唐朝的衰敗與唐玄宗和楊貴妃並沒有實質性的關係,這是唐朝最初政治方針引發的,就是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
明朝的滅亡也離不開這幾點,宦官亂政(魏忠賢)、朋黨之爭(東林黨黨政)加上崇禎帝的多疑誤殺袁崇煥等原因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結語:演義、小說都是文學加工的作品,並不能拿來當正式研究!因此題主所說的問題應該不成立!
-
9 # 奔騰Li
中國四大美女之一,三國時期的“貂蟬”與漢朝的滅亡並沒有任何的關係,貂蟬所影響的是“呂布”與“董卓”二人之間的關係,而呂布與董卓並不是導致漢朝覆滅的人!恰恰相反的是,貂蟬的行為應該算是掃除奸黨,匡扶漢室的大義之舉,
在歷史上真正被世人所評價“紅顏禍水”的四位美女是,商朝“蘇妲己”,周朝“褒姒”,唐朝“楊貴妃”,明朝“陳圓圓”,人們皆認為一個朝代的覆滅更替與這四人有直接關係!卻把朝廷腐敗,君王昏庸無能進行掩蓋,將錯誤全部扣在女人身上,這不但很不公平!也體現了古人“男尊女卑”的思想!
而在這四個朝代中,又存在著世人的誤判:《商紂王殘暴無能》
90年代的一部神話電視劇“封神演義”中展現了商紂王(帝辛)奢華的一生,劇中的紂王平生毫無作為,只會沉迷酒色,弒殺忠臣義士,因褻瀆“女媧娘娘”而遭到懲罰,女媧娘娘派九尾妖狐下凡,以“蘇妲己”的身份迷惑紂王,促使紂王背叛親離,被姜子牙率領的眾神推翻王朝,
但這只是影視作品而已,並不代表真正的商紂王就是如此!現今有很多學者就對於商紂王的一生做出了不同看法,商紂王(帝辛)天生聰慧,對於事物接受很快,能言善辯,執行能力強,而且體力勝於常人,可徒手與猛獸搏鬥,紂王在位期間,對內修正法律,對外開疆擴土,攻佔“東夷”各部落,將商朝領土擴充套件到山東,安徽,江蘇,福建等地,使商朝展露中興氣象,也可算是有為之君,
但是物極必反,“人性”都有兩面,紂王也是因自己的過人之處,而將自己推向了深淵,消滅“東夷”後,紂王開始膨脹,過於自負的紂王開始不聽任何人的建議,獨斷獨行,對於忤逆自己的人,多殺之!酒池肉林揮霍人生,最終導致眾叛親離,周武王起義成功推翻商朝,周武王登基後開始“醜化”紂王,將紂王的功績抹去,讓後人只看到紂王醜陋的一面,勝者君王,敗者寇!紂王不但失去江山,也將自己心愛之人“蘇妲己”牽連其中,一介弱女子竟成了政治的工具,實屬可悲可嘆!
-
10 # 竹影臨風
這是因為"自古紅顏多禍水”。古代帝王大都窮靡極樂,玩物喪志。為了女人,喪失人倫,欺天辱地,大傷風化,疏於朝政,禍國殃民,靡日不思。但見:
一日美人入懷,
但見萬事皆休。
只記得暖風香閣鶯鶯語,
那管庶民身心寒!
脂粉迷心智,
笑靨醉九天。
凝脂搖曳花滿地,
香風陣陣催人眠。
閉簾不與朝堂去,
任你狂風暴雨來!
這便是禍國之女,昏王失政的有力證兆。
紂王失政,源於妲己。妲己是冀州候蘇護之女。紂王淫興極宣,遍選天下美女,充盈後宮。聽信費仲尤渾之言,貪妲己美麗,選入後宮陪王侍駕。因之前在女媧廟上香,紂王見:女媧娘娘塑象俊秀,體態豐盈。便淫心搖曳,在媧皇宮宮牆上提了淫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光。犁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伴君王”。時值女媧娘娘赴王母蟠桃盛宴而回,見淫詩震怒。遂招來千年狐妖,叫她趁妲己進京之機附在她體,迷惑紂王。紂王自見妲妃,三魂走了七魄,不但心智大亂,還昏匱無道。對妲己言聽計從,陷害朝臣,設制酷刑。整日沉醉於聲色犬馬,酒池肉林之中不能自拔。逼反黃飛虎,惹惱天下諸候,圍而攻之。最終在武王姜孑牙大軍的聲討之中,火化摘星樓一亡,結束了商湯6OO年的基業。
西周滅亡,源於褒姒。褒姒原也是一個傳奇,傳說她的母親是個宮女。因和人私通生下了褒姒。周宣王知道後,非常震恨。下令刺死褒姒母女。褒姒的母親在臨死前,扯百草結團。將襁褓之中的褒姒放於流水之上,任其漂流,自生自滅。褒姒漂在水上,哭聲引來天上百鳥,上下翻飛,與她遮風擋日。一個老頭從此經過,見百鳥翻飛,頓覺奇怪。近前觀看,見草團上的褒姒安然入睡,憐其可憐,抱回家中和老伴盡心扶養。後周宣王死去,周幽王姬宮涅繼位。周幽王荒淫無度,遍選天下美女。褒姒被選入宮,倍受周幽王寵愛。因褒姒生牲冷豔,不善言笑,整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周幽王曾許下千金,有惹褒姒發笑者,賞千金。百法用盡,終無結果。時有奸臣虢虎獻言,叫周幽王點燃烽火臺狼煙。天下諸候,望煙而動。己為朝中生變,各領本華人馬前來勤王。齊聚鎬京城下,人喊馬鳴,人來人往亂作一團。褒姒一見,愁容頓消,粉面泛花,笑而有聲。幽王大喜,如法炮製,往返三次。天下諸候被嬉,皆不再信。及至後來申國申候義聯絡繒國和犬戎齊攻都城。周幽王驚懼萬分,忙命人再點烽火臺,招天下兵馬前來勤王。天下諸候己為又是兒戲,遂不動兵馬,因無外援。不日城破。周幽王逃至驪山,被犬戎兵將刺殺,死於驪山腳下。西周就此而亡。
唐明皇之禍源於貴妃楊玉環。楊玉環與妲己和褒姒不同的是,前二位都是以報仇為目的禍害了君王江山。而楊玉環純悴是在自編自演的溫柔鄉里葬送了自己和唐明皇。她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只是想要個至真至美的愛情。只可惜紅顏命薄,處處害人。楊玉環本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傳說她初嫁給一個本地的富戶做兒媳。這家兒孑是個不務正業的主,整天花天酒地,出入煙花賭場。有一次和壽王李帽玩賭,半路無錢,便將髮妻楊玉懷作賭資輸給壽王李帽。李帽見楊玉懷豐美,遂立壽王妃。一日家宴,李帽和楊玉懷同赴家宴,席間被老爸李隆基發現,驚奇世間竟有如此豔女,頓時神魂顛倒,念念不休。宦官高力士陽奉陰威,從中調和,終成了這對有失人倫的一對。唐明皇奪得兒媳楊玉環,如獲至寶。有白居易《長恨歌》為證:"回目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後宮佳麗三千人,≡千寵愛在一身”。就這樣少有大志的李隆基:墜入愛河難自醒,終招無妄滅頂災。乾兒子安祿山暗中做大,兵鋒指向長安。李隆基攜帶楊玉環出逃,至馬嵬驛御林軍在陳玄禮的率領下駐軍不前,要斬妖妃以瀉民憤。唐民皇無計可施,只好交出楊玉環,賜死。
帝王江山與其說是敗於女人,還不如說敗於自己的咎由自取和貪得無厭更為確切。"1
-
11 # 大白白野
本題回答不好把握。
貂蟬滅了漢朝的,貂蟬是歷史小說巜三國演義》中人物,到底歷史上有沒有貂蟬這個人物呢,歷史專家們有爭議,好像多數專家人物認為歷史上沒有貂蟬這個人物,王允、董卓、呂布是存在的。東漢滅亡跟貂蟬沒有什麼關係。
褒姒是存在的,“烽火戲諸侯”是講周幽王和褒娰的故事,這個事情也遭到了質疑,況且既使是真實存在,也是錯在周幽王,周幽王是囯家一杷手,一把手應承擔主要責任。看看歷史上有作為的名君,沒有被外事外人所困的,褒姒本身也不幹政,不應該把西周滅亡的黑鍋讓褒姒來背。
楊貴妃是確定存在的歷史人物,說楊貴妃滅了唐朝確實抬高了、高看了楊貴妃。李隆基是皇帝,金口玉言,他是什麼人物?他發動的“唐隆政變”把當政的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都殺了,“先天政變”把太平公主賜死,可見楊貴妃是沒有李隆基那樣厲害的。李隆基登基後很有作為,創造了“開元盛世”局面,只是後來驕傲自滿,好大喜功,在位久,被眼前現象迷惑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事情是李隆基霸佔也好或者是兩個人有共同愛好,共同語言也好,不管怎樣說還是李隆基負主要責任,只是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沒什麼水平,德不配位,做岀了一些事情遭人詬病,楊貴妃的姐姐生活奢侈一些,一些作法遭人痛恨。安史之亂髮生主要還是唐玄宗李隆基實行外重內輕政策造成的,有人也舉報安祿山有謀反情況,唐玄宗李隆基不信呀。楊貴妃講究奢侈豪華生活不對,但是不至於導致唐朝滅亡。楊貴妃和哥哥楊國忠及姐姐們在安史之亂死於非命。唐朝在安史之亂過後一百五十餘年才滅亡。
陳圓圓歷史上確有其人,最終歸宿在哪裡?現在弄清楚,墓地在貴州岑鞏縣馬家寨。說陳圓圓滅了明朝可能把她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有關。實際上明朝滅亡在先,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後。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寫的《圓圓曲》有“衝冠一怒為紅顏”,好像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問題才引清兵入關的,其實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很複雜,有幾種因素。明朝滅亡跟陳圓圓沒關係這是事實,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皇帝自殺,陳圓圓在北京,吳三桂從山海關到北京勤王,走到半路,北京就被攻克了,吳三桂只好又返回山海關,吳三桂是歸屬李自成和滿清猶豫過,只是最終歸屬了滿清,陳圓圓被掠在李自成軍中,後來又回到吳三桂軍中,吳三桂反叛清朝失敗,陳圓圓也逃脫了清軍追殺,可見陳圓圓也是傳奇人物。我們這樣說劉宗敏搶佔了陳圓圓,導致吳三桂發怒,引清兵進山海關,打敗李自成,南明王朝,吳三桂絞死永曆帝父子等人還可以,但是要說陳圓圓滅了明朝是不科學的,誇大了陳圓圓的作用了。明朝滅亡,清朝興起是歷史發展規律,改朝換代是社會客觀現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不是褒姒、貂蟬、楊貴妃、陳圓圓等人能決定的。
過去流行的“紅顏禍水”是偏面的,是封建社會、男權社會觀點,是把錯誤轉嫁她人的表現。還是應該實事求是科學地看待歷史現象。
-
12 # 晚亭與落霞同暉
這是一種悖論。偏面地強調了"紅顏禍水",卻掩蓋了問題的本質一一貪色誤國帝王的荒淫。封建社會女人處於毫無自主的從屬地位。是男人尤其是帝王的玩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子長相美,本身有何罪?歷史上因女人亡國滅族的例子確實不少,但究其原因,真正的罪人屬於誰?
周幽王為搏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才是導致西周滅亡的罪魁。
貂蟬是司徒王允調撥董卓、呂布關係的工具。在兩人之間明許暗送,毫無自由之身。後被關羽所殺。自始至終她有何罪?
楊玉環本為唐玄宗的兒媳一一壽王李瑁之妻。卻硬生生被李隆基奪走,成了自己的楊貴妃。這種亂倫之事決不可能是楊玉環主動而為。
陳圓圓更是命運多舛。她本是田貴妃之父田宏買來的歌妓。邀寵送入宮中被退回。又許諾送給吳三桂,卻被劉宗敏搶去,這種被當做禮物許來送去的女子,下場可想有多悲。
若把迷惑君王導致亡國的髒水潑向她們,有失公允。
唐朝著名詩人羅隱就曾在他七絕詩《西施》中對這些可憐的女子打抱不平: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13 # 臥聞海棠
這個問題問得很不負責,為什麼這麼說?把朝代興亡的原因歸結到女人身上,這是一種男人昏庸無能、推脫責任的表現。
古代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整個社會各階層的權力,基本上都把持在男性手中。男性享有天然的特權,總體上來說,女性大多隻是男性的附庸。
褒姒滅了周朝?這話不對,首先周朝當時並沒有滅亡,滅亡的是西周,後來還有東周。甚至可以說東周和西周其實是一個朝代。其次西周滅亡,一是西周本身已經走向衰落,二是幽王自己昏庸無道,寵幸褒姒,要廢除原太子,導致了自己被殺。褒姒在其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貂蟬滅了漢朝?更是荒謬,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個人,貂蟬是後人杜撰出來的,是《三國志平話》所虛構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在《三國志平話》的基礎上創作的,也就沿用了貂蟬這個人物。更何況就算是《三國演義》中,也不能把漢朝滅亡的責任推到貂蟬身上。
楊貴妃滅了唐朝?無稽之談,唐玄宗自己荒淫好色,強娶兒媳,荒廢國事,導致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這關楊貴妃什麼事呢?長得漂亮又不是她的錯。
陳圓圓滅了明朝?奇哉怪哉,可以說李自成滅了明朝,可以說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滅了明朝,吳三桂不過是放開關卡把清兵放入關內,在清軍入關以前,明朝已經只剩最後一口氣了。更何況,就算要把責任歸結到吳三桂身上,這又關陳圓圓何事呢?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若解西施傾吳國,越過亡來又是誰?在古代,男人既然享有特權,就要承擔起責任。所謂紅顏禍水,禍在哪裡?還不是男人自己色慾貪慾才招來了禍事。
-
14 # 張傑談史
這種說法,是掩蓋朝代滅亡的真實原因,是為了給自己找藉口。不過我們確實也可以仔細分析這四個朝代為什麼最終會覆滅。
先說西周,西周滅亡是因為分封制出了問題啊,諸侯國權力太大,已經不受中央控制了。你看看申侯不滿意周幽王換皇后,就直接和犬戎勾搭,滅掉了幽王,這顯然是諸侯權力過大導致的滅亡。
說東漢。東漢中後期上來的這些皇帝基本都是小孩,大權由外戚和宦官輪流來。在這種情況之下,士大夫和地方豪族沒多少權力,皇帝也沒啥權力。長此以往肯定會發生變化,三國割據就是這種情況的結果。
唐朝。唐朝問題是唐玄宗時期的軍事制度出了問題,導致安祿山有機可乘。而之後節度使形成藩鎮,最終導致唐朝中央權威喪失殆盡,也沒啥說的。
至於明朝的問題,遠遠不是陳圓圓的責任。宦官與文官的鬥爭,財政危機等等,真心不想多說。
這些問題有哪個和女人有關係呢?
-
15 # 聽史論風月
我是風月,我們一起論歷史!
導語:為什麼有些朝代都是因為被女人滅掉的,比如褒姒滅了周朝,貂蟬滅了漢朝,楊貴妃滅了唐朝,陳圓圓滅了明朝其實我覺的不然。
褒姒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沒有“烽火戲諸侯”這個歷史典故。
而之所以出現“烽火戲諸侯”最大的可能是有心人為了甩鍋,才有了烽火戲諸侯的典故。
首先褒姒並不是為了權勢自己進入周幽王的皇宮,她進入皇宮的原因是:褒國為了生存,才把褒姒進獻給周幽王的。
而且周幽王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討好褒姒,才廢除了申後和大兒子的繼承權利。
但是大兒子心有不甘,才回到外公哪裡,尋求外公的幫助,但是申國並沒有打過周幽王,這才投靠了西戎。
最後周幽王才被西戎包圍在驪山,這才是造成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
貂蟬貂蟬就更加不用說了。
首先貂蟬並沒有參與到東漢的朝政鬥爭當中,她沒有跟隨漢哀帝,也沒有跟隨漢獻帝。
唯一做的一件事是參與了王允的連環計,讓董卓呂布父子二人反目成仇。
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君側,消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董卓,所以貂蟬和禍國殃民根本沒有一絲關係。
楊貴妃對於楊貴妃的非議無異於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們就拿楊貴妃愛吃荔枝,才造成勞民傷財的去運輸荔枝,這項罪名來說。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楊貴妃的罪名,她同樣被甩鍋了。
荔枝最早在漢朝就已經出現,荔枝是南越給漢武帝進貢的貢品。
漢武帝也是在中原移植過荔枝,只是因為荔枝水土不服最後才不了了之。
所以荔枝根本就不是楊貴妃的特權,以點窺面,只是這一件小事如今看來都是虛構的,我想什麼禍國殃民的罪名,多半水分也居多。
陳圓圓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多個方面。
首先崇禎皇帝滅亡了魏忠賢,導致魏忠賢的對立面,東林黨掌握了朝政,但是東林黨才大學疏,反而讓明朝的國力越來越低。
其次魏忠賢曾經資助過抗清名將袁崇煥,崇禎繼位之後,把袁崇煥當做魏忠賢的同黨消滅,讓朝中大將有了一種兔死狐悲的感受。
加上明朝這艘大船早就已經腐朽至極,本來就是在苟延殘喘,這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這其中的所有事情和陳圓圓沒有一絲關係!
結語:其實在古代女性的地位很低,能有很強的政治頭腦的女性,本來就不多。
很多女性被送到皇帝的身邊根本就是身不由己。
而之所以被冠上禍國殃民的大帽子,很多時候,都是有人不想承認失敗。
或者說想要轉移自己的罪名,也就是說想要甩鍋,才把滅亡的原因轉移到這些弱小的女性身上。
-
16 # 歷史緯度
有沒有被女人滅掉的朝代呢?當然是有的。有沒有因為女人而被滅掉的朝代呢?當然也是有的。然而,說褒姒滅掉周朝是不科學的,說貂蟬滅了漢朝更是瞎扯,至於楊貴妃滅了唐朝那就是胡說了,竟然有人說陳圓圓滅了明朝就實在是可笑至極了。王朝的滅亡或許表面上跟女人相關,但實際上滅掉王朝的是統治者自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保持其神聖性都不約而同的撒謊並推卸責任。王朝的滅亡跟掌握權力的統治者沒有關係而跟不掌握權力的女人相關,這說出去誰能信?!說王朝因為女人而滅亡,不過是統治者的自欺欺人而已,不過是表現出了統治者的膽小懦弱且毫無擔當。
歷史上的確有一些王朝的滅亡是跟女人有關的,但女人對於王朝的滅亡並不負主要責任,王朝滅亡的主要責任在於其權力的掌握者。周幽王有一個小妾叫褒姒,長得美豔無比,生的傾國傾城。因為褒姒的美豔,周幽王不僅無心處理國政,還把國家大事當成了玩笑。烽火戲諸侯之事一出,周王朝就迅速地失去了威信。最後的結果是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生死而西周滅亡。從這裡看,周朝的滅亡好似跟褒姒相關。
靜心細想,西周的滅亡跟褒姒其實無關。褒姒只是周幽王的小妾而已,或許他可以透過自己的美貌影響周幽王的決策,但最終做出決策的還是周幽王。作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周幽王的責任是作出有利於西周王朝的決策,而不是被褒姒牽鼻子走。一個耽於美色的統治者應該為其錯誤決策負責。
治理國家是一件嚴肅而艱苦的事情,要求統治者具備堅韌的意志。然而,周幽王只喜歡酒色,而沒有堅定的意志。所以,仔細想一想,西周的滅亡是因為褒姒的美色,還是因為周幽王薄弱的意志?!外因透過內因起作用,褒姒是外因,周幽王才是內因!
之所以流傳下來如此多的王朝滅亡是因為女人魅惑君上的故事是因為皇帝的不負責任和皇帝的不能失去其神聖性。皇帝是什麼人?皇帝是天子。天子是神聖的,是不能犯錯誤的。所以,犯錯誤的一定是別人;所以,揹負亡國責任的也一定是別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與皇帝最親密的是男人還是女人?當然是女人,尤其是美麗的女人。因此,把王朝滅亡的罪責推卸給女人是最合適的,與皇帝關係親密的女人天然就是皇帝的替罪羊。
皇帝為什麼不能揹負錯誤與責任?因為錯誤會使皇權失去神聖性,而失去了神聖性的皇帝是沒有資格繼續為國家負責的。也就是說,嚴重的錯誤會導致皇帝失去皇位,失去了皇位就意味著失去了權力。就算因為亡國而不能當皇帝了,也不能讓自己的名譽受損。更嚴重的是,不能讓老天爺的名譽受損。皇帝是老天爺的兒子,兒子不靠譜,老子能靠譜嗎?!
為什麼後代的統治者會維護前朝的亡國之君?為什麼後世的皇帝不為貂蟬之類被當成替罪羊的女人平反?因為皇帝的地位高於漂亮的女人。無論皇帝如何昏聵,那也是天子;無論女子如何有才有德,也始終改變不了衣服與男人的命運。既然女人依附於男人,那麼為男人擔負一些罪責也就是必然的。
之所以男人會把王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女人,是因為在男權社會下的男人把女人作為了替罪羊,是因為以維護倫理道德為己任的儒家掌握了輿論主導權。從漢武帝以來,董仲舒的新儒學就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新儒學講求什麼?講求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講求三綱五常。君權神授意味著皇帝的志高無上和沒有錯誤;三綱五常意味著女人地位的逐漸失去。與褒姒和貂蟬及楊貴妃相比,陳圓圓的地位明顯下降。
儒家思想所維護的是一個等級社會,社會的最頂層是皇帝,社會的最底層是平民中的女人;社會的上層是男人,社會的下層是女人。女人實際上屬於被欺壓的物件,而男人是壓迫者。處於這麼一個被儒家思想控制的社會中,不會有人想著為陳圓圓之類的女人說句公道話。
掌握了輿論主導權的儒家是不會刻意的宣傳那些能夠提高女人的地位的事情的,因為不符合男權社會的建立和等級社會的維持。隨著儒家思想走向衰落,統治者不僅喪失了責任心,男人還喪失了自信心。把女人作為王朝滅亡的替罪羊的行為實際上就是男人自信心和責任心的喪失。
不是女人為王朝的滅亡負責,楊貴妃和陳媛媛不過是替罪羊,事情的根源不在於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權力的掌握者是王朝利益的獲得者,天然就應該為王朝的興亡負責。男人是封建社會的主導者,必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
17 # 中華歷史智慧
你好,分享一下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僅回答歷史問題,還對我們現實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有啟迪,借鑑的意義!
先一起看一下“4位絕代美女”的小故事。
第一、傳說中的冰美人“褒姒”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從古至今,貌似女子無才便為德,一個女子只要是“美女”,那麼便非常容易找到靠山。
故事中的褒姒,那多麼美呢?
古籍是這樣記載的:
更兼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
雖然褒姒生的是花容月貌,但不愛笑。周幽王就想著:“如何能讓美麗的褒姒一笑呢。”
於是乎,一拍大腿,對了,多次的透過“烽火戲諸侯”的方式取悅褒姒,褒姒笑了,國亡了。
在這件事情中,
雙方都是一種影響力,單純的把周的滅亡算在一個女子身上,顯然是不科學的。
第二、東漢末年女英雄--貂蟬東漢末期,董卓當權,搞的天下民不聊生,災禍四起。王允是當是漢獻帝的一大臣,和姦雄曹操密謀刺殺董卓,未果。
後來呢,收了貂蟬當義女,意圖挑撥董卓和呂布的關係。削弱他們的力量。
於是,使用了一計“美人計”,令董卓和呂布2人互相猜忌,後來反目成仇。
分分鐘在王允的指使下,帶了一波節奏。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有時候,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看起來弱小的人們反而可能居心叵測,誰能想象到一弱女子,會是一個間諜呢。
世界總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附有權力的人們,最終決定著他們自己的結局。豈非一個女子能撼動,如果她能撼動,證明那些有權力的人智商堪憂。
第三、“環肥燕瘦”楊玉環話說,唐朝的時候,老闆姓們都以“胖”為美。
楊玉環是善長歌舞,能唱又能跳……甚得李隆基的歡心。
人們說,一首傳世名曲《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為楊玉環作的情歌。這唐玄宗頗有音樂造詣,常常招募天下人進宮唱戲。“梨園班子”就從他這開始傳下來的。
李隆基前半生很是輝煌,後半生逐漸走下坡路了,開始重用奸臣楊國忠(楊玉環的表兄),李林甫等。
而且呢,還大用特用,胡人“安祿山”,最後得到一個被反叛的下場,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有能力,有軍隊組織擾亂,搗毀唐玄宗的軍隊。但,因為他實在是一個小人。
安史之亂,一共進行了8年,他雖然籌備和策劃了,但在安史之亂第2年的時候就被自己人殺死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小人多是栽在自己人手裡的。
人們對小人的允許總是無何奈何的,當小人們繼續放飛自我,多半會走向覆滅。
當時在戰亂途中,在馬嵬坡下,面對眾人的逼宮,以一個女子的犧牲換來了李隆基的平安。
有時候,
權力是可以講是非對錯的。比如,在職場中,領導說你是優秀員工,你就是優秀員工。
靈活的才能長久,
可以適應環境,但要有底線,別因為自己的權益去傾軋他人的。
當我們因為一己私利,
損傷他人,難道不會造成自我的損失嗎。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自他兩利,即使不能有助於他人不有損他人,便是安全的。
世界聞名的莎士比亞說:
有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不是患難朋友。
第四、衝冠一怒為紅顏之“陳圓圓”話說出身為歌女的陳圓圓,
自從成為了吳三桂的妃子之後,兩人感情好的不像話。
這一邊,闖王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拿下了紫禁城。俘虜了吳三桂一家人,也包括陳圓圓。
因為吳三桂不降於自己,李自成殺了吳三桂一家38口人。木已成舟,吳三桂終於下定決心和多爾袞兵分兩路,把李自成打敗了。並在紛飛的戰火中,救回了陳圓圓。
陳圓圓在當時,是出了名的色藝雙絕,吳三桂很是喜愛。
一個人的決定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比如,吳三桂和多爾袞合作,攻克李自成。
必然不是一個已為俘虜的女子能決定得了的。
朝代的興亡交替都有它很多人,很多事情,很多因素,很多環境的左右。單純的歸結到某一個人,明顯成了以偏概全 !
-
18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實話,我認為將一個王朝滅亡的原因推到女人身上,這是一種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現在都說什麼“紅顏禍水”“一笑傾國”之類的,我認為與其說是對於這些女性的譴責,不如說是諷刺這一批男人懦弱且虛偽,明明是自己丟了江山,卻偏偏要把責任給推到女人身上。今天這篇問答,我們就來一一看以上這四個案例,看看將責任推到女人身上是一種多麼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褒姒滅了周朝褒姒滅了周朝,說的應該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之中,因為周幽王為了獲得褒姒一笑,就點燃了烽火臺去調戲諸侯,當看到諸侯匆匆忙忙趕來護駕的時候,褒姒就笑了。之後犬戎真的進攻的時候,諸侯們都以為周幽王在戲弄他們,結果大家都不來了,然後周就被犬戎滅了。
真的是一個好故事,這個故事沒有責怪周幽王,而是將矛盾全部轉移到了褒姒的身上。
首先來說,這個故事滿滿都是漏洞。諸侯和周幽王不是住在一個村子裡的人,不是你點燃了烽火臺就能馬上出來援助的。大家各有各的封地,根本不可能這麼玩。
那麼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是因為犬戎的強大。犬戎的逐漸強盛並非是因為周幽王,早在周昭王和周穆王的時候,犬戎的勢力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了,並且多次騷擾周朝。之後周朝一直沒有好的辦法去剋制犬戎,實際上在周幽王的時候,犬戎已經具備了完全消滅周的能力了。
在周厲王的時候,因為國內矛盾的爆發,更是出現了華人大暴動的情況。之後雖然有宣王中興,但是不過是迴光返照,不久之後又陷入衰退了。
最終到了周幽王的時候,周幽王人用了虢石父執政;之後又外出征戰六濟之戎失敗;之後又天災頻發。至於說寵幸褒姒,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西周的滅亡頗有些像明朝的滅亡,外有強敵,內部動盪,氣候惡劣,在加上“諸臣誤我”的情況,最終西周滅亡。
二、貂蟬滅了漢朝額,這個說法有點神。
首先來說,有沒有貂蟬這個人我們都說不準。在《三國志》中是寫過有這麼一個侍女,但是她叫啥並沒有寫。至於說“貂蟬”一詞的含義,我認為有一種說法比較可靠。那就是“貂蟬”代指當時一種帽飾,暗示呂布有出入董卓後院,與董卓女人私通一事。我認為這種說法比較可靠,也比較有說服力。
漢朝真正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宦官和外戚了我認為。基本上東漢後期一系列的騷操作都是圍繞著宦官和外戚展開。例如說黨錮之禍,例如說黃巾之亂,例如說引董卓進京……正是因為這一系列事情,最終漢朝皇帝才大權旁落,最終被軍閥所左右。
因此即便是找漢朝滅亡的原因,也應該找宦官和外戚。漢朝的滅亡與貂蟬根本沒啥關係。
三、楊貴妃滅了唐朝唐朝在盛極一時的時候突然跌落凡塵,但是他沒有滅亡了。即便是在楊貴妃之後,唐朝還存在了一百多年。唐朝僅僅是盛極而衰不是沒了啊。
有很多人說,安史之亂應該是怪罪於楊貴妃,如果不是楊貴妃誘惑了唐玄宗,唐玄宗也不會昏庸地用了安祿山,安祿山也不會趁機做大。
我認為如果要為安史之亂的爆發劃分一下責任的話,至少也應該是唐玄宗、安祿山、楊國忠三人的原因。
唐玄宗作為皇帝,用人不賢,最終激起大亂,這是他的問題;安祿山作為臣子,以下犯上,這是安祿山的問題;楊國忠作為宰相,沒有制衡好安祿山,這是他的問題(在李林甫在位的時候,安祿山就不敢謀反)。
至於說楊貴妃,我並不認為楊貴妃應該為安史之亂承擔責任。命令都是她身邊的男人下的,楊貴妃又何罪之有呢?即便是這樣,後來的馬嵬坡之變找替罪羊的時候,一樣找到了楊貴妃的頭上。我認為這也是楊貴妃的不幸啊。
四、陳圓圓滅了明朝額,這個說法更是無稽之談了。如果說陳圓圓滅了大順,至少說還可以圓一下,但是你說陳圓圓滅了明朝,這個簡直就是太搞笑了。明朝滅亡,亡於流寇。說實話,明朝的滅亡真的不是崇禎一朝的原因,而是前面多個帝王累積起來的問題,但是隻不過這個惡果被崇禎皇帝一個人全部吃了下去,最終明朝滅亡的賬也被算到了崇禎皇帝的頭上。
大家都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將吳三桂塑造成了一個英雄甚至是一個悲劇式的英雄的角色。說實話,可能嗎?我認為與其說吳三桂為了陳圓圓,不如說吳三桂是為了報君父之仇來得好一些。
我認為如果非要給吳三桂找一個理由,不如說吳三桂是為了報君父之仇。
因此陳圓圓滅了明朝的說法也不對。
綜上來看,我認為每個王朝都非要找一個女子為王朝的崩潰背鍋的話,恰恰說明了這個王朝的皇帝的無作為和不擔當,將責任推到女人身上實屬是弟弟行為。
-
19 # 楊哥之翩翩舞
因為這些人都是替皇帝背鍋的,原因如下:
1,由於古代男尊女卑。
2,由於古代皇權第一。
-
20 # 史海爛柯人
紅顏,長與禍水連用,似乎成為了歷代王朝衰敗的癥結所在。那麼,事實果真如此麼?一旦我們用心思考這一問題,便會發現所謂的“紅顏禍水”,終究是一種狹隘的情緒化的歷史認知。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歷史上有些女性被當作工具,誘惑了掌權者,而致使當權者的統治出現了問題,或者可以說他們對歷史程序中的某個因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她們不是歷史程序的決定因素,更何談偌大的一個王朝被某個女人所滅?畢竟,她們所起的作用放置在歷史長河中,也是微乎其微的。
史書中,或者野史中之所以將其擴大,無非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罷了,或者加深對某個皇帝荒淫無道的傳說而已。當然,這樣的歷史敘事方式,也不排除史家的“春秋筆法”。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對幾位著名的“紅顏禍水”進行一一探討。
一、褒姒不是周朝滅亡的決定因素褒姒是周朝末代王周幽王的美人。話說褒姒是一個冰美人,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幹了一件蠢事,那便是烽火戲諸侯。古代的烽火是一個傳遞訊號的標誌,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所謂的分封制就是說周王一人統治天下,但將首都之外的地方分封給了各個諸侯,諸侯對周天子有出征的義務。
因此,當時但凡周王室有外敵入侵的時候,各路諸侯需要集結人馬,迅速趕來支援。而烽火就是周王與諸侯之間的訊號,是一個十分嚴肅而認真的事情。而周幽王確借烽火愚弄了各路諸侯,點燃了烽火,各路諸侯紛紛集結到王都,卻發現根本沒這回事,褒姒見到各諸侯被耍的情形,終於笑了,周幽王覺得很值。但卻失信於諸侯,這令周幽王沉痛的代價。當然,這件事情的性質是很嚴重的,但並沒有後世所認為的是周朝滅亡的原因。實際上,周王朝在武丁之後便進入了衰落時期。特別是周厲王之時,因為不讓百姓自由言論,造成道路以目的局面,還發生過華人暴動,雖然說後面有宣王中興,但實際上並沒有起什麼好作用。
可以說周朝的衰落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大趨勢,只不過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加速了周代的滅亡。而最終導致西周滅亡的直接原因是他沒有立嫡長子為太子,引起了諸侯國的不滿。於是申侯帶領各諸侯,勾結西部的少數民族犬戎討伐周王室,西周滅亡,各路諸侯擁護周幽王的嫡長子宜臼為平王,並向東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導致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根本不在褒姒。只是歷代皆對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肆詬病,才使得褒姒變成了紅顏禍水。因此,褒姒的例子是不足以證明女人令王朝覆滅的。
二、貂蟬與漢朝滅亡沒有關係無論是從野史小說中,還是從影視劇中,我們多多少少會聽說過呂布戲貂蟬的故事。那麼貂蟬究竟在當時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裡面的貂蟬是漢末的司徒王允為了借呂布之手滅掉董卓,而放置的一個糖衣炮彈。董卓是漢末時期的一個掌權者。漢代末年,外戚宦官專政,軍閥割據,鬥爭不斷。董卓憑藉超強的實力趁亂進入洛陽,立劉協為漢獻帝,獨攬政權。
漢末的局面在董卓的統治下十分黑暗,所以司徒王允為了剷除董卓,實施了美人計,也就是將貂蟬進獻給了董卓,而呂布和貂蟬互生情愫,所以最終借呂布之手,殺掉了董卓。因此,在明清小說或者戲劇當中,貂蟬的作用實際上是為剷除董卓做準備的。
但是史書中是沒有貂蟬這個人物的,《後漢書》中只談及了“卓又使布守中罔,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裡所記載的實際上,是呂布與董卓的婢女私通的事情,貂蟬其人的原型大概就是這個傅婢吧。
儘管貂蟬的身世已經很難考證,但我們大體可以肯定以下幾點事實:
首先,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不單單是因為呂布與董卓的婢女私通,雙方矛盾早就存在;其次,董卓被滅,跟漢朝滅亡實際上沒有必然聯絡,他只是漢朝末年一個階段的掌權者,而漢朝滅亡的標誌實際上是到了三國鼎立的出現,也就是曹操的兒子曹丕建立曹魏之後,廢漢獻帝自立,這才是漢朝滅亡的標誌;最後,漢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腐朽,以及制度方面的弊端,最終導致了漢朝末年軍閥割據,以致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取代了漢朝。
因此,我們又可以看出,即便貂蟬這個人物不是虛構,曾真的出現在東漢末年的歷史舞臺上,但她的存在卻也沒有產生什麼重要的作用。東漢的衰敗,早就是個不可逆的歷史趨勢。
三、楊貴妃與安史之亂的關係“馬嵬驛事變”道出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那便是唐朝的美人楊玉環與唐玄宗李隆基之間的愛情。這個愛情故事被流傳成了佳話,併為後世的小說、戲劇、影視劇所津津樂道。
的確,楊玉環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唐詩中對她的描寫很多,比如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又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且史書中所記載的馬嵬驛事變中,楊玉環被逼自殺也確有其事。
那麼這樣一個美女,與唐朝滅亡是不是存在必然聯絡呢?
大家早已清楚,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老婆,後來唐玄宗看上了楊玉環,將兒媳婦佔為己有,並寵愛有加。楊氏家族也因此在朝中勢力很大,而奸臣楊國忠在朝中當道,曾攪得朝中烏煙瘴氣。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這一切根源都始於唐玄宗晚年的怠政和荒淫。
與此同時,真正讓唐王朝衰敗的原因,還有另一條主線,那就是地方藩鎮的日益強大。安祿山等人的尾大不掉,最終掀起了叛亂。李唐王朝在安史之亂的打擊下,形勢急轉直下,再也不復往日的輝煌。但是,在整場始建中,楊貴妃不過是個受害者。而“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千古絕句,更是讓這位薄命的女子成為李唐王朝衰敗的背鍋人。
四、陳圓圓與明朝滅亡更沒有關係說起陳圓圓,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話大概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了。這句話說的是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而勾引清軍入關這件事,也正因如此,世人多將陳圓圓作為明朝滅亡的導火索,這顯然邏輯是有問題的。
第一,陳圓圓不是吳三桂帶領清軍入關的根本原因。陳圓圓最初是田弘裕家的歌女,當時田氏為了拉攏吳三桂,將陳圓圓獻給了吳三桂當小妾。吳三桂十分喜歡陳圓圓,因為當時戰事吃緊,所以將陳圓圓寄放在了田氏家裡。李自成軍隊佔領北京之後,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霸佔了陳圓圓,逮捕了吳三桂的父親,侵吞了吳三桂在京的財產。
可以說,對於吳三桂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所以才毅然決定藉助清軍之手,剷除李自成。而不單單是因為陳圓圓被霸佔這一個原因。世人所說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只不過是為了吸引人眼球的噱頭。
第二,吳三桂帶領清軍入關攻打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一點。崇禎自縊於煤山的直接原因是農民軍李子晨攻佔了北京。當時吳三桂為寧遠總兵,本來打算進京勤王,解救崇禎皇帝的,但行至半路,傳來了崇禎去世的噩耗。
崇禎皇帝去世,實際上已經標誌著明朝滅亡。而後續的事情便是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糾葛了。本來吳三桂在選擇李自成還是清軍的問題上,是打算投奔李自成的,但因為李自成做的太過火,激怒了吳三桂,以致吳三桂退守山海關,決心與李自成決一死戰。
所以才有了後面藉助清軍入關,大敗李自成的事件。所以說山海關大戰,吳三桂請兵入關,實際上滅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而清軍也是打著為明朝報仇的旗號與李自成決戰的。只不過人們更看重吳三桂與清軍的關係,將吳三桂說成是漢奸,這已然是後話了。在此不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因此,陳圓圓實際上與明朝的滅亡絲毫沒有任何聯絡。
透過以上的分析來看,即便是褒姒、貂蟬、楊貴妃和陳圓圓等這些被“石錘”的紅顏,也談不上是王朝覆滅的禍水。可以說,世人眼中女人是某個朝代滅亡原因的觀點,著實太過於誇大了,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
回覆列表
其實朝代更替和女人沒有太多關係,比如你說的楊貴妃滅唐,唐朝的滅亡,主要有三個原因: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所以,你說女人滅朝我覺得會有些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