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評論區散步帝
-
2 # Zyq一T
粵語應該正名,廣東粵語教育是應該的,看現在的廣東人寫自己的語言文字都是用同音字,很多古字都不會了,想寫出廣東話真實的文字的人,可能要學過說文解字的人才能寫得正確。寫廣東話文章其實是對傳統古文化的傳承,對南粵學生理解古文真碲有現實意義,不用人云易雲,還有廣東學生解古文很容易理解,因語法一樣,但要翻譯成普通語大多有困難。學過廣東話粗口的五字真言的人,就知道其中包含有很多傳統文化的陰陽五行和易經的哲理,所以粵語應該要發揚承傳下去。
-
3 # dobby丶喵
額,粵語不是方言好嗎?粵語裡面的地方口音才叫方言,粵語也稱廣東話,Cantonese... 你說不想起廣東難道要想起山東?(不好意思不是噴子只是順口),香港粵語也是廣東話(香港以前不是老是流行一句話:你講咩話?廣東話!),廣府粵語當然是正宗的廣東話了
-
4 # 野山逰雲
粵語---系廣東、廣西較大部分地區通用語言,或者說是白話,粵語的歷史源遠流長…
古粵語蔭芽於春秋戰國時期,遠古的南嶺之地---百越和當時強大的楚國就有著文化交流了,越族土語同楚語交融就締造了古粵語言誕生!
秦始皇征服嶺南百越各土著民族後,秦謫徙民幾十萬戍駐居百越地,更有中土各處地域大量民眾循湘之瀟水河隨遊而南下到古蒼梧(今梧州)郡的古廣信之封水(今肇慶封開賀江流域)來到古封中(俗稱封州)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封開,中原雅言從此之後和蒼梧、封州百越土著語(處萌芽狀態古粵語)交合相融,使古粵言得以發展,那麼大量遷徙民眾為何停留(定居)在古封中、蒼梧一帶?!而不順西江流遷到珠江下游呢,是因當時番禺南越人的地方勢力仍然相當的強大,就連秦朝官員趙佗、任囂都懼讓三分,任用了大量粵人作其新政之官員,為趙新政府效力,維護其在南越立足而籠絡人心,趙佗自己也率先穿戴南越服飾嘗試學習南越人的起居飲食,還稱自己是"蠻夷大長"呢,當然也是遵諄旨意《初開越地宜廣佈恩信》之"和集百越政策"
故此秦漢時代的中土大量遷徙民眾都聚集在封水、西江流域定居生息,所以封水(封州)一帶的封川和蒼梧兩地是中原雅言最早的落腳地,也就是說秦漢時代的雅言(古漢語)同百越族土著語言結合交融綻放出更有活力更具韻律優美動聽之語言---粵語!
南嶺相隔與中原交通阻塞往來甚少,粵語起到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儲存了古漢語的特點,漢朝使臣(欽差)陸賈巡視南越都無瑕顧及粵語難聽也得硬著頭皮聽著,也是有"和集百越"政策和主人的《初開越地宜而廣佈恩信》之旨意!大家可參閱羅康寧教授著有《封川話濁塞音聲母初探》《粵語源流考》其曰"…大約漢至南北朝這一時期,中原漢語就已傳入封川,並逐漸偏離它原來的發展軌跡而形成一種方言。從今天的封川話,我們可以窺見早期粵語的某些面貌。"
古廣信是嶺南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粵語發源地,兩漢年間有傑出儒學家陳元祖孫三世儒林精英《左傳》《陳氏春秋》光武帝詔立《左傳》選博士陳元首居,陳氏之後當系士燮學者,都專攻《左氏春秋》,還有牟子等嶺南文化精英,他們將華夏的漢族文化在嶺南得已傳播,使雅言和南越土著語言相融合而形成帶有嶺南持色的早期粵語有著不可磨滅功勳!且他們都不是百越人,而是南遷來越的中原漢人,是早期粵語學術界、嶺南廣府文化的精英人才!
-
5 # Aliii2
個人覺得方粵語就是方言,是不是語言的定義是完全另外一種書寫形勢和另外一種讀法。當然粵語肯定不是,論難懂,我相信閩南語沒幾個人聽得懂,閩南語東南亞地區很多國家都在使用,論優美,有江浙地區的吳儂軟語,輕聲細語,宛若青絲。論廣泛,普通話全世界都已經普及,論歷史,你粵語確實歷史悠久。憑什麼就這點你就被美其名曰語言。中國那麼多方言,聽不懂的,歷史悠久的,使用廣泛的難道都叫做語言麼?現在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其他的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勢,換了一種語法的漢語而已。所有的方言也好,普通話也好,歸根結底都是漢人用的語言。我人在安徽,南北說話差異大,我們家更是十里不同音,華人聽懂華人說話都很費勁。我真心不懂為什麼一直有人糾結粵語是語言還是方言這個問題?中國語言太多了,維吾爾語,北韓語,漢語,藏語,壯語,但很抱歉沒有你粵語。雖然我是一個人喜歡聽粵語歌的人,但我畢竟明白事理。粵語歌聽多了你逐字逐句聽,有些字的發音和某些地方的方言發音是一模一樣的,比如下。粵語念ha我們老家這邊老人也是念ha可能升調有些不同,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是啥證明了中國很多地方語言是相通的,你粵語想要證明你是語言,因為你的廣泛使用,因為你的獨特讀音,因為你的生澀語法,因為你的歷史悠久,我告訴你們,四點兼備的方言多了去了。講句不好聽的優越感太強,容易翻車。
-
6 # 趣聞悅覽室
本人就出生、生活在兩廣地區即粵語的主要分佈區,所以我談談我的切身感受。粵語也稱白話、廣東話,其實在當地大家都叫白話。粵語除了分佈在兩廣地區(廣東、廣西)還分佈在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一些華人聚集區,當然也有因為一些人遷到外地在外地傳播。
從影響力看,粵語之所以影響力這麼大,一大原因就是粵語影視劇、歌曲以及港澳文化的影響。現代社會,任何一種東西得到明星的傳播,其影響力都會大大提升。香港明星以及他們在劇中扮演的角色在說粵語時都讓人覺得很酷,久而久之別的非粵語地區的人對粵語就產生好感,覺得說粵語很時髦,甚至想學粵語。
從人口看,說粵語的人確實也不少。粵語是全國七大方言之一,據說神州某號上太空時,在太空播放了好幾種語言,其中粵語就是之一,其地位可見一斑。據不完全統計,粵語的使用人口大約有一億多人。
關於粵語的差別。其實各地的粵語都是有所差別的。很多書上說是以廣州話為標準,也就是老廣州的粵語最為標準的意思。這可能港澳人有點不服,畢竟越發達的地方越想當老大。其實廣東的粵語跟香港也不是差別很大,就是香港人喜歡插點時髦的詞句進去,甚至插點英語進去,聽起來爹聲爹氣的,感覺很賣乖的樣子。廣西的粵語,比如梧州、賀州、玉林、崇左、北海、欽州、防城港都有說粵語的,他們的粵語跟廣東的也能互相交流,都能聽懂,只是有些詞語發音被認為說得“土”,說以有土白話的說法。
我的親身經歷:我去到廣州的時候我發現當地的地鐵、公交車都是雙語甚至三語報站:普通話、粵語、英語。這點很好!因為這樣就很好地傳播了粵語文化,也方便廣州市民。你要想聽到多一些粵語,你可以往郊區走,那裡土著居民比較多。市區的話,我印象中比較多說粵語的是越秀區,那裡很多廣州本地人,尤其是老人都說粵語,公園裡、小街小巷粵語文化比較濃,公園常常能聽到粵劇。
我的一點擔憂:現在的廣東地區,尤其珠三角,很多場合都說普通話,而其他城市包括廣西的有些家長居然不教孩子粵語了,全家都說普通話,真有點擔心粵語影響力下降,甚至下一代會說的人越來越少。廣東地區,珠三角城市要說粵語文化喪失沒那麼嚴重的就是佛山、廣州一些舊城區、老人聚居地。深圳、東莞由於外來人越來越多,在城區越來越少聽到粵語。當然,廣東的非珠三角地區,粵語文化還沒受到威脅。
-
7 # 天馬行文
通俗一點講粵語就是廣東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 。記得在上中學時,我最喜歡唱的一首歌《愛拼才會贏》就是一首粵語歌,儘管身為江蘇人,對粵語也不甚瞭解,但當時粵語歌風靡一時,用粵語唱歌也成了一種時尚。
隨著年齡的增長,後來才知道粵語其實是以中國珠江三角洲為分佈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洲、英國、歐洲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群中廣泛使用。在粵語核心地區廣東省近8000萬本地人口中,粵語使用者近4000萬,全世界使用粵語人數約7000萬。
粵語的歷史發展,自上古時期至現今,經歷了一段非常悠久的歷史。
上古時期,嶺南地區的多個原始部族被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人泛稱為南蠻。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後,華夏族人來到嶺南地區,南蠻族人則逃往山區或更南方的地區。當時的華夏族語言開始傳入嶺南地區。秦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兼併桂林郡和象郡稱王,建立了短暫的南越國。在漢朝鼎盛時期,華夏族融合當時周邊多個民族演變成漢族。這一時期是粵語出現雛形的時期。
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佈較少的山區,本土原住民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古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對應中古漢語發音又有部分獨立詞彙的語言。唐朝滅亡到南宋滅亡,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這段時期數量龐大的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南下珠江三角洲,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粵語歷史和由來。 這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至此,粵語無論在發音還是在文法上已與中原漢語十分接近。故唐宋時期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古漢語發音。
元朝,蒙古人遷都至位於燕雲十六州內的大都(前稱燕京,後改稱北京),並以當地話作為官方語言。當時的中原漢語與中古漢語和粵語的差別在此後不停變大:當時的中原漢語急劇地向北京官話方向發展,北京官話的入聲迅速消失(即是-p/-t/-k韻尾脫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都帶有不同入聲韻尾),又出現了不屬於“平上去入”傳統四聲的輕聲聲調;已經定型的粵語則未受元朝影響而獨立發展。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近代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有北方白話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趨勢,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沒有多大限制,一度還有把粵語定為全國普通話的提議。
-
8 # 使用者140960859
呵呵 連普通話都不會說 那得窮到什麼程度 可想而知 ··· 普通話是在中國 與外界交流的 必要工具 ···· 連這個都沒有 ··不是政策好 估計連智慧手機都不會用 ···硬道理 !
-
9 # 手機使用者54259612008
粵語是中華文明的體現,源遠流長,遍及五洲。影響廣泛,當年倫敦英國廣播電臺,澳洲臺,美國之音等電臺都在黃金時段用粵語廣播,另人聽起來倍感親切。澳洲電臺的《澳廣與我》我每晚都要收聽。我為粵語驕傲!
-
10 # 風騷的中指
地區不同,感受不一樣。讓我說的話,粵語不會流失。以我所見所聞,這邊其他語系的很多家長都不跟自己小孩講自己家鄉話的,要麼是說粵語,要麼是講普通話,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說一句家鄉話跟要他們命一樣。他們覺得講粵語是一種時髦,是城裡人的象徵,講家鄉話很土,羞於讓人聽出自己是哪裡人。
-
11 # SamuelYau
粵語不是一種方言!首先這第一點要糾正一下,粵語是中國古老傳承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完善和演化有了今日廣東的粵語廣西粵語以及港澳粵語還有海外華僑大部分也講粵語,兩廣的粵語主要是古代北方人由於戰亂或者當政者為開發南方地區進行人口遷移後發展保留下來的,現在推廣的普通話才誕生多少年,古代粵語和現在的粵語可以肯定的是發生了很大的差別,但是變化的核心是沒有變的,粵語是中國語言胡化最少的語言,粵語表達準確,生動,音調好聽,東北話演變的現代普通話有些詞語不夠準確,標準的普通話聽起來也比較乏味,這是個人見解,不喜勿噴,無論講什麼話我都支援,關鍵是大家都聽得懂就行,千萬不要為了推廣某種語系而導致其他語言沒人說就好,那將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
12 # Bobby74816778
粵語是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是古漢語的延伸,在廣東、廣西、港澳及海外共有一億多華人在使用……有時間大家不妨用白話(粵語)去讀文言文,特別有押韻流暢!任何一種語言和方言都不能去官語隨便扼殺,要尊重歷史,要不就象西夏的文字一樣差點成為了似懂卻看不懂天書。
-
13 # 文藝牽連
廣東的朋友喜歡把白話叫做粵語,併為之自豪,以至於絕大部分華人都以為白話起源於廣東,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真實的情況是:白話是兩廣共同使用的語言,而其真正發源地在廣西的古廣信,即今日的廣西梧州,兩廣以“廣信”為界,廣信以東叫廣東,廣信以西叫廣西。
廣西梧州古代被稱為“蒼梧郡”,據史書記載,舜帝南巡就死在這個地區。據說廣府話(白話)也起源於蒼梧地區。
廣信縣源流考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在嶺南置廣信縣。廣信縣的位置及治所在哪裡?從20世紀80年代後,出現兩種說法:一說是在今廣西梧州市,另一說法是在今廣東封開縣。但綜合各方面情況而言,廣西梧州市才是白話的真正發源地。
主要證據之一:梧州是灕江與西江的交匯處,而灕江上游的靈渠則是秦朝開挖連通黃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運河,中原文化就是透過這個主要的交通要道與南方文化不斷融合的。而封開不具備這個地理優勢。
主要證據之二:廣西人說白話的人數要多於廣東人。廣西的梧州地區、南寧地區、玉林地區都主要以白話為主。
-
14 # 弄蝶者
論到起源與通用時間,廣州話秒殺普通話,早在普通話成為官方語言之前,廣州話已經說了五百年,穩定恆常,我家還有一本80年代出版的廣州音字典,每一個音節每一個解釋都很有系統,不是方言可以混過去的。
-
15 # 左丘巖
現在我只知道粵語的歷史行將結束,將不存在於中國的哪個地區,因為現在的某些制度變相的將粵語廢除了,原來講粵語的本土人為迎合國家推行的普通話,相當一部份已放棄粵語而習慣於講普通話,但還是被北方人調侃稱之為鳥語,置自己的本土於甘尬悲哀之中
-
16 # 吧啦吧啦情感犀利精
粵語是廣東方言!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和封開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廣東封開:嶺南文化發祥地論壇”在封開舉行。會上歷史專家公佈了經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的新成果:粵語源自於中國古“雅言”,並進一步確認廣信(封開)是粵語的發祥地,粵語是中國古代普通話的活化石,對中國古代文化和語言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粵語儲存古“雅言”因素最多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助理巡視員、廣東省著名語言學家羅康寧經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成果:廣東粵語源自於中國古“雅言”,並進一步確認廣信、封開是粵語的發祥地,是中國古代普通話的活化石。
中國古代有一種民族共同語,先秦到兩漢時期稱為“雅言”,宋朝以後稱為“官話”。今天漢語許多方言,都儲存著雅言的一些元素,而儲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粵語。雅言的基礎是原始華夏語,原來只通行於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書同文”,雅言地位也就相應提高,成為當時的民族共同語。最早將雅言帶入嶺南的,是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之後從各地徵發到嶺南的“墾卒”。這些“墾卒”多半是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他們“來自五湖海”,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言。
廣信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發祥地
瀟賀古道和湘桂水道(即靈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漢人進入嶺南的兩條重要通道。廣信地處桂江、賀江與西江匯合之處,扼西江之要衝。在嶺南是個交通樞紐。漢武帝派使者從徐聞、合浦出發,遠航至東南亞和印度半島,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經瀟水和賀江到達廣信,再經桂東和粵西兩條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鑑江兩條貿易通道到徐聞、合浦,廣信就成為嶺南早期的商貿重鎮。商貿活動離不開語言交際,中原傳入的雅言正是透過商貿活動而融合當地百越土著語言,形成粵語。
廣信又是嶺南最早傳播中原文化的陣地。陳元、士燮等在這裡辦學,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傳入的儒家文化,漢族移民也從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從而形成以漢族移民文化為主體的早期嶺南文化。隨著文化交流的開展,以雅言為主體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語言因素的粵語,也就逐步成為這一帶人們的主要語言。廣信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也是粵語的發祥地。
早期粵語中心不在廣州在廣信
粵語在分佈上的突出特點,是沿江分佈。它以西江中部為中心,分四條渠道向東、西、南擴充套件。第一條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東至番禺(廣州)一帶。包括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東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第二條渠道是西江--鬱江,即溯西江、潯江、鬱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廣西南寧、崇左、貴港三市及其所屬大部分縣。第三條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包括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屬各縣。第四條渠道是南江--鑑江,即溯南江而上,越過雲開山脈到鑑江流域。包括廣東雲浮、茂名兩市及其所屬鬱南、羅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屬吳川、廉江。
除此之外,粵語還有兩個次方言區:一是漠陽江流域。二是潭江流域,包括廣東江門及其所屬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這四個市(區)歷史上稱為“四邑”,其粵語次方言也就稱為“四邑話”。通行四邑話的還有鶴山以及珠海市斗門區。四邑地區距廣州並不遠,四邑話卻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話差異最大的一種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與珠江水路上並不相通。這一事實有力地證明,早期粵語的中心不在廣州而在廣信。
粵語保持雅言音系長達數千年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後,設“交趾刺史部”監察各郡。交趾刺史部大部分時間設在廣信;東漢撤交趾刺史部設定交州,州治也在廣信,廣信便成為嶺南首府和政治中心。土著居民在學習漢文化和漢字之時,也就學習了雅言。這些土著居民的語言本來千差萬別,互相無法通話,又沒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漢人交往時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間交往也不約而同地藉助雅言。雅言便成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語。同時,古百越語言中一些元素,也就為漢族移民的語言所吸收,從而逐步形成為漢語的一支方言--粵語。在中原和北方長達數千年的戰亂動盪歲月,從周朝以來一直作為中原漢語標準音的雅言逐步消失。而嶺南地區保持較為穩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變而成的粵語則一直保持著原來的音系。
離開粵語嶺南文化便不復存在
廣東的地方傳統文化通常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據的其實就是境內三大漢語方言。粵語不僅是廣府地區人民的母語,而且是廣東和整個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僅蘊藏著廣府地區的傳統文化,而且儲存著大量在中原一帶已經消失了的傳統文化。離開了粵語,廣府地區許多嶺南文化品種便不復存在。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有必要重新研究粵語的自身價值和保護問題。 專家呼籲 建立粵語館儲存活化石
粵語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和語言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近年來,不少學者呼籲建立一個國家語言文字博物館,但一直沒有實現。封開作為粵語發祥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館內建立一個粵語館,收集、積累本地粵語的材料,包括語音記錄、文獻資料,以及粵語擴充套件和分佈地圖等等。特別是那些獨特的語音現象,例如上面講過的濁塞音等,正在消失過程中,及時將粵語這一不可多得的中國最古老的“普通話”的活化石,作為-個寶貴的歷史遺存儲存下去。
粵語裡又保留了大部分的古文言詞彙。
用粵語來朗誦古文,詞曲比用其他方言更能容易領略其中的意境.
粵語保留較多古詞古義,措辭古雅。在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詞已被廢棄不用或很少用。如粵語中“粘”說“黐”,用“差人”來表示“警員”等等。粵語的許多詞語--包括語氣助詞,都可以直接在古漢語的典籍中找到來源。例如廣州話常於句末的語氣詞“忌”(現常常被寫作“嘅”),見《詩經•國風•鄭風•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如“打碥爐”(吃火鍋),“碥爐”為一種古炊具;“牙煙”(即“崖煙”,意危險,古文中原意為“懸崖邊的炊煙”,就是說“懸崖邊的小屋”--自然就很危險了);“濿淅”(現粵語中意為“遇到麻煩”、“麻煩”;來源於古書中形容衣衫盡溼在水中行走的聲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難發現粵語詞生動)等詞;再如,現代漢中“行”和“走”的意思基本沒有差異,但是廣州話中,“行”就是走路,但“走”保留了古漢語中這個字“跑”的意思。但是隨著普通話在廣東地區的推行和外來人口的影響,很多廣州話保留下來的古語詞彙已經很少被使用。保留古文化,粵語是一環.。
-
17 # 情愛156753904
首先廣東話是指現在的“廣州話”也叫“粵語”,廣州話是白話方言融合出來的一種通用“語言”就像普通話,廣州話以及各種白話方言的總稱叫做“白話”。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為今天的廣西梧州市、廣東的封開縣,普通話四個音,白話八個音,而白話裡這兩地方的語言至今還帶著最古老音律,可惜的是現在年輕人說話都向廣州話靠攏了,不知哪年這最古老的白話方言可能就消失了。(當年封開縣也是梧州市直轄地,這個梧州地區以前也稱廣信地區)。梧州乃“百越國”中心區,當地用的語言被稱為越語,為了防止混淆把“越”改稱“粵”,現在兩廣以前大多時候都一起的(這就兩廣一家的來源)後來嶺南地區分家,百越以東為“粵東”,百越以西為“粵西”。百越被秦滅後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番禺(現在的廣州番禺區),“粵”被粵東專用,後來出就出現了“兩廣”,而兩廣的由來又是以古代的梧州地區命名的(前面已經說過梧州地區也稱為廣信地區)廣信以東稱為今天的“廣東”,廣信以西稱為“廣西”這就是現在的兩廣由來。(現在的梧州市其實處在兩廣中間很是尷尬,兩廣為爭奪梧州曾經鬧過不少矛盾,它的文化習慣偏向於廣東,有一段時間劃為廣東管轄,後來廣西不樂意了,“百越”國是現在的壯族祖先建立的應該劃歸廣西。中央取了一個折中方案“梧州地區對半分”也就是將現在廣東懷集、封開、肇慶劃歸廣東。因此就有了現在的兩廣地域。肇慶老一輩叫梧州人稱呼“大哥”現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些了)
-
18 # 嚴家慶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現在影視作品傳播最廣的是廣東廣府(廣州府)話,也叫白話。香港澳門人說的也是這種白話。但白話並不等同於粵語。粵指廣東,但廣東有二十三種方言,其中以廣府話(白話),客家話,潮汕話和雷州話為四大方言,而且各不相通。由於廣州(古稱楚庭,會稽,番禺)長期作為兩廣的首府,白話被官方視為地方官話流行而已。但到晚清,客家人崛起,隨著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興起,客家話佔了統治地位,一度成為粵語。至今,廣東省政府內部客家話依然十分流行。所以,談到粵語一定要分清歷史時期,不能用白話大而統之。
-
19 # 玐的殼
要說粵語,首先要從百越談起。
西江一帶,秦朝以前屬於“百越之地”,但百越之地上的人們使用的是“百越語”,而非現如今粵語。

(網路圖片)
“粵語形成於古廣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語言學家葉國泉、羅康寧合著的《粵語源流考》首先提出來的。書中認為,粵語雖然以“粵”命名,卻跟“古百越”的語言沒有親緣關係,它不是古粵地的土產,而是中原地區傳播進來的。那麼,“雅言”是如何在遙遠的嶺南地區逐漸發展成粵語呢?
史書記載,有史以來的中國第一次大規模中原漢人南遷,發生在秦朝統一中國之際。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下令五十萬大軍征伐嶺南,此後還開鑿靈渠溝通湘江與灕江,以保證軍事上的運輸。靈渠便成為中原漢人進入嶺南的第一條主要通道。這些中原移民成了嶺南最早的“雅言”傳播者。此時,蒼梧郡有華夏的“雅言”和百越各族的“百越語”同時流通。
黃振饒、馮紹溪、王元林主編的《梧州,嶺南文化古都》一書認為,中原傳入的“雅言”是在漢代逐漸最終逐步通行於蒼梧郡的。在漢朝,嶺南九郡的“交趾刺史部”設置於西江中部的蒼梧郡郡治所在地廣信(梧州、封開一帶),此後廣信也就成為當時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居於統治地位的漢族移民的語言自然就成為嶺南的強勢語言,加之統治者規定官方交際必須使用“雅言”,當地土著也就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於是“雅言”就在廣信一帶逐步流行開來。
多地方言融合演變
廣信最終誕生粵語
粵語大部分由秦漢時期中原移民帶來的,儲存至今,是古代華夏民族的“普通話”。也就是說,我們梧州人今天說的粵語,基本上是保留較多中原地區古漢語特點的一種方言。這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卻有著歷史足證。
自秦朝第一次大規模移民,“雅言”傳播到南方後,中原戰火不斷。從東漢末年起,直至隋唐才逐漸安定下來。長期的戰亂,讓中原漢人更大規模地南遷,嶺南歷史又迎來了第二次大規模的移民潮。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整治安定的廣信一帶再次成為南遷漢人移民落腳聚居的首選地。
這些移民將中原的文化、語言帶到嶺南尤其是廣信一帶,從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語言。而此時的中原地區戰事不斷,尤其是西晉時期塞外匈奴等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陸續建立起非漢族政權,在長達100多年間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態勢,這段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造成了中國長期的南北分治,使中原地區的“雅言”幾乎蕩然無存。而在遙遠的嶺南,漢族移民所操的“雅言”因為沒有受到衝擊,反而較多地得以儲存了下來,從而跟中原的語言差異越來越大,最終脫離母語,自成體系,成為漢語的一種方言,這便是早期的粵語。
五胡亂華 (網路圖片)
語言學家葉國泉、羅康寧認為,粵語的分佈與西江有著明顯的關係,因為粵語的傳播是以西江這條水道作為傳播路徑的,粵語在西江中部的廣信形成,借西江流域而向東西擴充套件,因此西江一帶的粵語一直保持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而遠離西江水道的地區,語音就有較為明顯的差異。
繁忙的西江航運。 網友“ab8282”/攝
梧州能“生出”粵語,除了地理優勢之外,還有著怎樣的社會和人文背景呢?
“從事理來說,方言形成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客觀條件即良好的社會生態環境,主觀條件即語言自身的傳承性和融合性以及語言之間的親緣關係。”梧州本地學者毛廷貴、楊禎海著的《梧州話源流考》認為,正是梧州已具備了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粵語才會在梧州應運而生。
毛廷貴、楊禎海研究認為,客觀條件方面,漢武帝統一嶺南後,廣信(梧州)不僅政治局面穩定,而且工業發達、海外貿易活動頻繁,儒道佛以及文化教育等意識形態活動活躍,這為廣信話(粵語)的形成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與此同時,中原移民內部以及與廣信當地人交際交流的北方話就是“雅言”。時間一長,北方話就會吸收以至融合進廣信當地的古代漢語方言倉吾話及其他民族語言的要素,漸漸形成了新的古代漢語方言,這就是當時的廣信話,也即最早的粵語。
毛廷貴、楊禎海認為,廣信從漢代中期到唐代初年改為梧州時止,共七百多年,這七百多年足夠讓廣信話(最早的粵語)經由上古漢語方言演變成中古漢語方言,即演變為漢語粵方言。
梧州文化學者陳侃言也認為,粵語之所“誕生”於梧州,其最主要的社會背景是梧州擁有成為語言“煉丹爐”的特質。自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後,中原移民南遷,難民、下放的官員和墾卒們紛紛到達廣信,其時的廣信既有本地百越各氏族的方言,又有北方中原戰國時期六國的方言,十足一個語言文化的大雜燴、大熔爐。在南腔北調的彼此交流,中原官方用的“雅言”就成為大家的共同選擇。
實際上,粵語是駱越語、南越語等古代“百越語”與古漢語諸方言融合、重組形成的新語言,明顯的例證是,粵語和壯語有很多詞彙的音義相同,粵語語法與壯語語法也有不少相同之處,如“人客”“魚生”“水大”等。陳侃言表示,這種不符合通常的現代漢語語法規則的現象,正是粵語是以古代“雅言”為基本載體以及“雅言”與百越部落母語長期交流和互相吸收融合而形成早期粵語的最好憑證。
交州州治一分為二
梧州粵語稍異粵東
清朝同治年間梧州知府主修的《梧州府志》有云:“梧州音柔而直,稍異粵東,城郭街市多粵東人,亦多東語”。類似的古代史料都說明,梧州人說的是粵語,又“稍異粵東”,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時至今日,廣信(梧州)是粵語的發源地已形成學界共識。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作為粵語發源地的梧州粵語“稍異粵東”呢?這還要從交州一分為二、廣東廣西分界說起。
赤壁之戰後,孫權向南擴張勢力,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交州州治從蒼梧郡廣信東遷至南海郡番禺(今廣州)。另外士燮死後,為分化士燮家族勢力,時任統治者將交州一分為二,另設廣州,轄南海、蒼梧等四郡,原交州治所則遷至交趾(今越南國之北方)。到了宋朝,朝廷以廣信縣為界,廣信縣以東稱為廣南東路,廣信縣以西則為廣南西路,廣東和廣西由此得來。
陳侃言認為,正是從原交州一分為二,廣州之設立後,廣信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逐漸旁落至廣州。隨著廣州在嶺南地區中心地位的確立,以廣州“唯馬首是瞻”的珠三角又形成了一個更強更富庶的粵語經濟文化共同體,粵語更呈穩定之態,並自我雅化。尤其是在近現代,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不斷地“洋化”,大量吸收英語外來詞,與梧州原生粵語又拉開稍異的距離。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普通話的強勢衝擊下,粵語日漸式微,一些粵方言區甚至明確提出了“粵語保衛戰”的口號,試圖保留住粵語這種古老的語言。在梧州,隨著普通話教育的普及和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年青一代會講地道梧州粵語(梧州白話)的越來越少,這令一些有識之士心生擔憂。
(網路圖片)
“語言是人類文化中一塊不落的胎記,是最頑固的先人烙印以及血緣和親情的緊密紐帶。”陳侃言認為,一個國家需要一種主流文化,以方便經濟交流和文化融合,但文化應該是多元的,每一種聲音、每一種方言都值得尊重。於粵方言區的人們來說,只有更好地保護和發展粵語和粵語文化,才能在外來文化的不斷影響下儲存粵語文化的精髓,抵制自身文化被取代的情況發生。
2013年8月,作為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廣西庫建設的一部分,梧州市語委辦開展了尋找地道“梧州話”活動,確定了六名梧州市區方言發音人,他們把最具代表性的“梧州話”以語音形式錄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永久儲存,以便將來深入研究和有效地開發利用,保護民族語言文化遺產。同時,藤縣、蒙山縣的有聲資料庫建設工作也同步推進。在本地網路論壇上,一些市民也發帖呼籲政府將粵語的傳承與保護提上議事日程,同時倡議大家熱愛母語,鼓勵年輕家長在家裡以母語和孩子溝通。
梧州大事記
漢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建安二年(197年)
交趾刺史部刺史張津、交趾郡太守土燮,向皇帝上表請求改交趾刺吏部為交州刺吏部。
●建安八年(203年)
改交趾刺吏部為交州刺吏部,仍治廣信城。
△蒼梧郡治廣信,領廣信、猛陵、馮乘、謝沐、高要、臨賀、端溪、富川、荔浦、封陽、彰平11 個縣。
●建安十五年(210 年)
孫權派步騭為交州刺史。
●建安十六年(211 年)
交州刺史步騭遷州治到番禺(今廣州市)。
(摘自《梧州大事記》)
梧州零距離摘選自《梧州日報》“梧州城演義”
本文根據原文略有刪改
-
20 # 一起買橘子
語言隨使用者的強大而強大,弱小而弱小。北洋,民國時期,多少大師叫囂漢語落後,要改為字母。廣東歷史上政治經濟落後,哪有多少粵語的討論。近現代廣東發展起來了,粵語也強勢了。使用者也紛紛談起來保護,可嘆。要有粵語電視,廣播,歌曲,粵語保留最多古漢語論調等等。我也不知道這是好是壞,對普通話的推廣,對其他方言使用者的影響。
回覆列表
粵語不是方言,更不是地方性的方言。粵語跟客家話都傳承於中原官話。
粵語是秦朝到北宋年間中原南遷的漢人帶來嶺南的中原官話,一直保留到現在。
中原地區的官話在北宋之後因為外族的侵入而發生了改變,到南宋年間,中原的官話發音已經改變很多,但是從南宋起也有很多中原人南遷,他們也保留了當年的官話發音,也就是現在的客家話。
形象點說,粵語就是秦朝到北宋期間的“普通話”,所以唐詩宋詞應該用現在的粵語來讀比較準確。
北方的官話後來繼續演變,在清朝的時候,形成了普通話。
而南遷的說粵語和客家話的嶺南人因為不受外族語言的干擾,一直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
早年留洋的華人基本上說的都是粵語,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留洋的是廣府人,特別是來自五邑一帶的廣府人,所以粵語人口在海外比普通話人口要多。為什麼早期留洋的會是五邑一帶的廣府人呢?這是因為清朝時期廣府人跟客家人起了衝突,就是史上的土客大戰,在五邑那偏遠地方,清政府不管不問,後來那地方很多年輕的廣府人厭倦了打打殺殺,就出海留洋了。
當然清政府也為此不作為付出了代價,正是在這一批留洋人及其後人的思想影響和資金資助下,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統治。
推翻清政府後自然要再次確定全國的官話通行語,你說這時候將粵語定為官話有問題嗎?換用今天的說法,江山都是說粵語的投資人和說粵語的CEO打下來的,而且粵語本身就是歷史悠久的漢語,粵語完全有資格成為全國官話。
不過最後還是定了普通話為官話。
但是到現在不明真相的人居然認為粵語是方言?卻不知道自己從小操著普通話朗誦的唐詩宋詞,其實應該要用粵語來唸的。
當然語言本身是一直在演化的,並不是說現在的粵語就等於以前的中原官話,但其確實源自於以前的中原官話,並且保留得很完整。客家話和閩南語也保留了某一時期的中原官話的發音,它們都屬於古漢語的遺留語種。
普通話當然也源於古漢語,我們說中華文化傳承5000年,就是因為漢字和漢語一直在傳承。但是普通話對於古漢語的傳承遠遠不如粵語、客家話和閩南語。
語言和文字的演化有好也有不好,比如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是並不能因此而廢除繁體字。而從以前古漢語到普通話的演化,我並不覺得是好的,因為會丟失很多古漢語的文化精髓,比如唐僧宋詞等。但是既然已經演化到現在,且全國各族人民都在使用普通話,已經沒有什麼好指摘的了。
但是,也請大家不要把粵語和客家話當成地方方言。
另外探討一下,粵語和客家話為什麼能夠較為完整地保留古漢語的發音呢?
個人認為除了嶺南地區遠離中原,戰亂少是一個因素,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群體遷徙。群體遷徙讓人們可以在目的地形成多數派,或形成相對完善的社會組成,因而可以保留自己的語言。
漢人人第一次群體遷徙是屠睢和趙佗帶秦兵南下,驅逐了百越人,使得漢人成了嶺南地區的多數人口,這樣一來,漢語就是本地的通行語了,並不存在與弱勢百越人的語言融合的過程。
後來的群體遷徙多以村落和家族為單元的遷徙,整個村子或者整個大家族一起遷徙,在農耕社會,這樣的村子或家族單元本身可以在某個遠離戰亂並且肥沃的土地上落腳,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小社會。這樣的話,語言自然就保留了以前中原時的語言。
很多中原人南遷到了韶關後就開始休憩了,因為漫長的遷徙過程,家族裡的老人往往支撐不到最後,很多死在了途中就地埋葬了,後人們不可能再回頭去找老人們的屍骨,因為葬在哪裡都不知道了,而且北方又連年戰亂。於是人們就在韶關建了很多祠堂,以紀念遷徙前後逝去的家族中的老人。還有很多人建立了自己的族譜,告訴後人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與之類似的還有潮汕人,潮汕人更加是群體遷徙的代表。
所以,粵語真不是地方方言。應該要好好保護並推廣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