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諾言的微笑

    夫妻雙方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思想與教育也是不一樣的,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會產生分歧,發生爭執。因此,我們將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一種心平氣和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呢?

    1、儘管教育方法不一致,我們還是要理性的看待問題,誰的方法可行,就採用誰的,畢竟誰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教育上遇到分歧發生爭執時,雙方各深呼吸10次,冷靜的想想爭吵有用嗎?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不能,請立即停止。如果你們繼續爭吵,不僅是問題解決不了,孩子反而學會了遇事不冷靜,愛吵鬧的習慣。

    3、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美滿的家庭,讓孩子沐浴在愛的Sunny下茁壯成長起來!

  • 22 # 十八線mama

    確實,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有時候甚至是來自於同一個階層,相似成長環境的人,你會因為夫妻雙方的性別不同,而對很多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當這種不同的認知,體現在教育方面,就會可能被放大無數倍,因為畢竟現在的人們是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和培養了。

    其實我們夫妻當中的很多矛盾,包括對待教育子女方面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我們對對方的期待過高,我們總是期待夫妻當中的對方,可以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即使自己不必說。其實現實當中,這又怎麼可能會實現呢?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每次在遇到雙方需要爭執或者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們把對方當作一個同事,當作一個合作伙伴,我們就會靜下心來去思考如何說服對方,或者如何得到共贏。

  • 2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在一個家庭裡,因為教育孩子上演鬧劇的,我相信不在少數。區別在於,有些人願意承認,有些人善於遮掩。很抱歉,我說得一點都不客氣,事實就是如此。

    夫妻之間,最無能最可笑的,就是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因為吵架並不能解決任何育兒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兩個人面紅耳赤的樣子,真的是猙獰又滑稽。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身份背景,有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大家好好溝通,好好探討,中心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何必非要以吵鬧的方式入場,以百害而無一利的結局收場?仔細想想,真的有必要這麼吵?

    愛的另一個代名詞是理解,夫妻間最重要的愛就是相互理解和包容。誰都不是完美的,既然如此,那就試著去共情,試著去理解,多一份包容,少一點指責。

  • 24 # 聽風讀世界

    育兒專家們說過:“在育兒問題上,夫妻雙方要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真是困難重重。

    夫妻雙方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受教育程度、生活觀念,都可能影響兩個人的教育觀,產生分歧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是夫妻雙方,尤其是寶媽要學會用愛和智慧來化解矛盾。

    簡單的來說,就是:心平氣和,求同存異,實時溝通,共同成長。

    1求大同。

    在我還沒有孩子時,我的領導和我聊到孩子的事情,曾經鄭重的跟我說:夫妻雙方,不管是誰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都不要反駁,要麼附和,要麼就不要插嘴。

    為什麼領導會這麼鄭重,就是因為他的女兒學習不好,夫妻倆都要插手孩子的教育問題。可問題就在於,兩個人教育觀念不同,當初因為文理分科,兩個人更是當著孩子的面吵了起來。

    夫妻雙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保持一致,指的是大的觀念和目標要一致。夫妻雙方不要等到遇到問題時才想著怎麼解決,兩人應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經常溝通,比如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和老公就會討論:“父母對孩子應該做的事是什麼?”“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這類的問題,並透過閱讀、與父母、朋友討論等方式積累一定的科學育兒知識,最終達成一致。

    具體來說,先試著找出三點你們共同認為重要的方面,分享並執行。例如“在我的家庭中,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上都認為重要的有:1首先應該培養一個性格Sunny的孩子,其次才是成績。2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興趣班應該由她自己選擇。3可以接受孩子成績不理想,但是不能不努力。

    在大方向確定後,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一個人主導,一個人輔助。這就相當於是,一個老師帶一個班級一直送到畢業,老師瞭解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能夠用更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反而言之,如果一個班級經常換老師,孩子就要不停地與適應不同老師的教育方法。

    日後,家庭對於養育的重心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找出三點雙方都認為是很重要的原則來,可以幫助我們不會在養育寶寶方面背道而馳。如果您在要寶寶之前並沒有做過類似的準備也沒有關係,從現在開始多多溝通,也還不晚。最好不要在孩子已經上學,性格、習慣開始固定之後再去討論這些事情,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傷害。

    2存小異:

      不論觀念怎樣接近,夫妻雙方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感覺、壓力、期待和育兒方法。父母通常很難從心底達到這樣的一致,很小的孩子都有敏銳的感受能力,他們完全可以覺察到父母是不是真的忠實於他們自己的決定。如果總是表現得很一致,反而顯得在“表演”,時間長了會讓孩子產生不真實的感覺。

    首先判斷:這件事對誰更重要?誰對這件事有很強烈的負擔?父母忠實於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但是要完全支援對事件感受最強烈的一方,而且這件事就主要交給那方去處理。因為每天花大部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的人才會更清楚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才有權為孩子的日常事務做決定。例如,爸爸認為給孩子用尿布更好,而媽媽建議用紙尿褲,那麼如果平時負責洗尿布的人是爸爸,媽媽不妨聽取爸爸的建議。

    誰開始,誰結束: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需要一個小小的懲罰,那麼爸爸就不要中途打斷媽媽的懲罰,如果有不同意見,儘量在這次懲罰結束之後,與媽媽探討這種懲罰的效果和更好的辦法。

    支援另一半的管教並不意味著贊同,你可以提出你自己的觀點,但是要支援另一半的選擇,這樣做並不會影響到他(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真誠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其關鍵在於支援,而不是統一,例如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媽媽覺得這個時候你不能吃零食,因為馬上要吃飯了,但是爸爸覺得你可以吃一點,所以媽媽現在給你幾塊餅乾。”這樣孩子也會覺得這個時候吃餅乾不是特別好的選擇。

    【寫在最後的話】如果你和你的愛人在育兒觀念上經常存在分歧,甚至要上升到爭吵的地步。那你就該反省下,你們是否很久沒有溝通了。一個溝通良好的家庭,能把矛盾降到最低,從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 25 # 凱瑟琳老師對你說

    口頭上說的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也會因口誤而出現誤解。倒不如雙方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將雙方的理由一條一條地列出來,同時,寫出兩種教育方式的優勢和劣勢。兩個人一起探討,衡量下哪個會適合一些。

    前面有看到有人說,夫妻兩人沒有必要像在公司裡一樣討論。我倒覺得可以把公司裡討論問題的方式搬出來比較能夠公平合理地解決問題。因為在家庭中,很容易因為親密關係的原因而讓大家帶上情緒。說著說著就會牽出以前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來,而且情緒上來了很有可能會離題越來越遠。所以把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引入,其實是可以更加客觀地分析出問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二胎,對你的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