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和日本的中學生看起來都很成熟,外形和談吐都更接近社會人,中國的中學生看起來很稚嫩。為什麼呢?
46
回覆列表
  • 1 # 艾N視角

    以美國為例,在我諮詢美國留學時常常有家長們同我談起自己的孩子不夠成熟,即使有些孩子顯得比其他孩子成熟一些,他們也只是更關心自己將來要進入所謂的“名牌大學”和“成就事業”,一旦涉及為什麼要進入“名牌大學”和“成就事業”,這些學生立刻會顯出程度不同的“茫然”。

    對於怎樣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 ——“公民”這樣一個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的孩子似乎完全沒有一點概念。 以我對美國教育的瞭解,我深深感到這種“不成熟”的現象是不能責怪我們的孩子的。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讓我們的孩子受過這方面正常的教育,我們的家長和社會就不能要求我們的孩子走向“成熟”。、

    在這方面,美國學校的“公民教育”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借鑑,讓我們瞭解為什麼美國的孩子比我們中國的孩子更成熟。 教會孩子“成熟”,要從“公民教育”做起。美國中學都有公民教育課程,《公民讀本》的教材很多,各學校的老師可以自由從中選挑。可是,這些教材的大原則在那裡,課本也就大同小異。

    這裡介紹以密歇根大學的教育學教授寫的《公民讀本》,供大家參考。 這本《 公民讀本》前言裡引了一個偉大哲學家的話:“瞭解你自己。”課本認為,你要做個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這一部分,一共談了四章。從第一章,“你:一個人”開始,談“一個健康的人”、“你和你的個性”、“和他人相處”,直到“做個好公民”。第二章是“你:一個學生”,談“學習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學習”、“清醒的思考”。第三章是“你:一個家庭成員”,談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的問題”、“做一個好的家庭成員”。第四章才是“你:一個公民”,談“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

    《公民讀本》如此開端的原因,是此書在開篇第一句話就告訴孩子們的,這個國家“建立在這樣的一個理念之上,就是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經濟體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建立在這樣一個理念之上。你作為一個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制度下,你必須能“自由買賣和擁有,你自己決定做什麼”。而政府只是為你服務的機構:“當政府是你的僕人,你是自由的;當政府成為你的主人,你就像一個奴隸那樣,不再重要了。”課本還告訴孩子,由於“個人是最重要的”,政府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生意人,生意人就不能欺騙顧客,工會才必須要代表它每個成員的利益。因為“個人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 課本同時讓孩子們認識自己,尊重個人,不是惟我獨尊。作為個人,人都是有不同弱點的,而自己的弱點是需要認識和改善的。

    一個好的公民是有民主性格的。課本對民主性格的總結,我覺得簡直就是華人的老話,譯成中文很準確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願意被傷害吧?那麼,你不要傷害他人。因此,課本教育孩子,必須學會控制自己,“一個好公民是一個善於調節自己的人”、“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善於思考的人”,在以上前提下,才應該是“一個能夠行動的人”。

    一個好的公民是忠於自己國家的,這意味著你對國家是取建設性、而不是毀壞的態度。假如政府做錯事,你嚴厲批評政府,那是希望它改善,這就是建設性。假如你明明發現國家在走向錯誤的道路,你卻還是說,走得好走得好。那是一種毀壞的態度。 作為一個準公民的學生,《公民讀本》告訴你,學科“分數對於精神活動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好分數只在測定“學校的成就”,而不是在測定你“人生的成就”。“智商是在改變的”,而“智力是不同能力的組合”。作為準公民,要學會“清醒地思考”。

    課本認為,能夠清醒思考,是做個好公民的最基本品質之一。假如不能清醒思考,給你民主權利,你照樣可能被人操縱和利用。 那麼,如何才能清醒地思考呢? 首先是,“你的思考必須在事實的基礎上”。所以,非常簡單的前提是,你有權利知曉全部事實。作為一個為公民社會服務的政府,就必須讓資訊自由流動,讓公民們能夠得到全部事實。沒有這個前提的社會,就很難有合格的公民。課本還建議學生,不僅知曉事實,還要“不斷認識最新發現的事實”,知曉事實之後,一個清醒的思考者“要能夠解決問題”。 課本向孩子們指出了最容易陷入的“思路不清”的誤區。

    首先是不能有理想化傾向的“願望思考”,例如,不能在心裡希望一個理想社會實現,就認定它一定能實現。還有,要避免“情緒化的思維”,課本告訴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偏見的。我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事情,可是我們不要讓它影響我們的清醒思考”。否則,難免走極端。而那些走極端的思路,“對個人和國家都會造成最大傷害”。課本還告訴孩子們,不要輕易下結論,思考要從事實出發,就是說“不要從觀念出發”,不要從主義出發。 課本還對這些孩子,未來的丈夫和妻子、父親和母親們說:做個好的家庭成員,是做個好公民的基礎。課本告訴孩子們,有各種不同的家庭,家庭是有種種問題的,解決家庭中的問題是多麼地不容易,而幸福取決於你的生活方式、取決於你對家庭成員的關心和愛。雖然課本不能解決孩子們未來將面臨的複雜生活,可是它給了你思想準備,讓你懂得,重視“家庭價值”是一個好公民的基本條件。在關心國家、社會、他人之前,先要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家人。

    然後,課本才對孩子們推出“自治”的概念。自治建立在公民具有民主性格的基礎上,霸道的管理不是民主的自治。在家裡有家庭管理的問題,在學校有學校管理的問題,課本鼓勵孩子,你們可以從小嚐試,學會組成各種社團,在“人民定規則”之前,每一個個人,要認識和改善自己,敢於承擔責任、學會平等地和他人相處。

    《公民讀本》在告訴“你”,民主很具體。要改造社會嗎?先從把自己改造成一個好公民做起。而最後,你會發現,這樣的公民準備,又是在使“你”和他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容易。它和最初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個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公民讀本》第一課,談的就是“你”。

  • 2 # 經典大觀園

    我斗膽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我10年前就有這個疑問,看到之後急切想看下面的人怎麼回答。沒想到我是第一個。最簡單的三點:第一發達國家學生營養好顯高大;第二家長素質高、家庭教育好比較獨立顯成熟;第三中國好多人按農曆算年齡,出生就是一歲、每過一個春節長一歲,舉個例子:臘月20出生的孩子。出生算一歲、過上10天就要過春節了,過了春節就2歲了 想想都是個笑話。按農曆算年齡比按公曆算年齡 少說也得大個1 2歲2 3歲。

  • 3 # 經典大觀園

    還有,你看那些落後國家 什麼非洲的那些。看上去就很瘦小 不成熟。營養跟不上,娃長不大。中國00後這一代目測有改觀。

  • 4 # 現代策劃

    生活與學業並存,學習目的是為了使用,國外更多講解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而中國一直是全面發展不講特色一個也學不好,不講實際運用,只是以考試應對考試,除了乏味就剩下乏味。

  • 5 # 地球第三極52547866

    美國和日本中學生比中國中學生顯得成熟主要是 在於他們與中國相區別是性觀念,性教育,性開放程度具有顯著的不同;再加上華人傳統內襝不張揚的民族特徵;以及中國家長與孩子的血統親情度遠比美日親密,甚至由於美日性開放導至家長根本不能主觀判斷孩子是否為父親真正嫡子,等諸多因素,促使中學時代的孩子相對中國中學生更早地個性獨立,生活獨立,從而顯現了美日中學生比中國中學生成熟。

  • 6 # 藍已青矣77033945

    教育方式不同的結果!美日的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遇事要自己做出獨立的判斷,到中學的時候,對家庭社會人生都有了基本的自己的認識,因而遇事時能發表自己獨立的看法。家長的追求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學校也尊重學生自己的獨立性。中國是名義上的儒家教育,家長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培養孩子,孩子只能努力和服從,學校更是注重應試而忽略孩子的個性與真實情感,更沒有機會鍛鍊展示自己的獨立的看法。因此,雖然已經是中學生了,還沒有比較貼近生活現實的獨立的自己的看法,或羞於表達自己不太成熟的想法。

  • 7 # CrazyJin1988

    第一點:成長環境不同,外國小孩從小獨立自主,經歷豐富,氣質上完虐中國、日本、南韓年輕人

    第二點:歐洲人口稀少,人際關係相對簡單,高大粗曠更適合生存;亞洲人口密集,人際關係複雜,越是年輕的外表越顯得人畜無害,人際關係更好,更容易生存

  • 8 # 文藝筱簡

    因為人家學生的情商高。我也沒在外國待過,所以只能從網路上,書中,影片中給分析一下個人的見解。

    1,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在外國,學生被鼓勵參加社會實踐,18歲之後要獨立,無論是經濟上還是關係上,而在我們這裡,從小就被父母慣著,基本不參加社會活動,有的甚至三四十歲了,還啃老。

    2,教育方式不同。外國的教育方式很多都是放養式教育,在初中之前學生基本以玩為主,初中,雖然嚴格,但跟我們的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而高中大學才是他們真正努力的地方,熬夜讀書,各種奇葩任務也是層出不窮。而我們的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就開始拼命跟別人對比,互相傷害。好不容易最後上了大學,真正該努力了,卻忽然放鴨子了。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人文環境不同。鼓勵學生髮展個性,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而我們學生,很多有時候連個性是什麼都分不清。老師更是不講。這些不同的原因,個人認為是人文環境造成的,人文環境是由於各國的歷史不同形成的。文藝復興最早十五,十六世紀在外中國產生,而文藝復興的核心是尊重人,所以他們尊重人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反觀我們的歷史,在78年才進行改革開放,引入資本,引入人文,造成學生如今的這種樣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

  • 9 # 京州代言人李達康

    這個我知道一些,我太太是一所國際學校的校長,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有。他們的學生平時都趴在教室的地上寫作業,沒人管。但是那裡的孩子課外素質都很高,小學生就能寫出論文,很詳細。各種手工製作,校園裡有學生賣東西的市場,圖書館,那裡的學生最次的也能考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好的能上牛津 耶魯。當然了,學費也不便宜,小學是一年30多萬,高中一年75萬。不接收插班生,必須從小學就開始在這裡上,全下來六七百萬吧。最誇張的是其他費用,比如交班費,咱們國內普通學校是50 100.他們交5000,一萬…

  • 10 # Joeyking

    因為國內以應試教育來作為唯一評判標準,而不是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價值觀樹立!整合社會都以“聽話”來要求晚輩,自然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呆板木訥!思維觀更以集體思維為主導思想,和西方的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大不一樣!不僅是人格成熟度,更是在各項學術層面和西方國家差別巨大。不是在貶損自己人。別人孩子在擁抱大自然發展觸覺的時候,我們的孩子還在懷抱裡撒嬌。。。希望國家強大,後繼有人!

  • 11 # XGHS

    看前面那些不懂裝懂的鍵盤教育家我也是笑了。根源在於白人黑人發育早,黃種人的幼年期是最長的。由於歐美人激素分泌的早,其性意識成人意識也更早激發,而且受到文化的方面引導。白人初中之時就發育成成人了。而黃種人到高中甚至大學才會發育成熟。是由基因導致的,而非所謂教育,難道歐美女性胸部初中時就長那麼大,是教育導致的?並不是的,多讀點書,少在網上找答案,不要人云亦云。

  • 12 # bob35781865

    因為人家18歲高中畢業了就是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成人了!

    我們18歲高中畢業了還是孩子,作為家長的附屬,沒有獨立人格,尚未成人!

  • 13 # LeonStefani

    我不知道小編的意思是為什麼他們看起來長相那麼成熟還是說他們的談吐行為看起來成熟。行為的話我倒是有見解。日本我不清楚我就說北美吧。本人溫哥華移民7年了,初2開始現在大3。我這麼說吧,這邊孩子初中就會去打工父母不會給零花錢的。高中學校要求你必須在外面打工夠50小時以上才能畢業。目的就是讓你有社會經驗。16歲就可以開車。我高中那會家裡住了3個老外大學生,為什麼?他們的父母在他們18歲的時候就“拋棄”他們了。他們父母的話就是你成年了,我們沒有義務再養你,我們不欠你。現在你得自己去外面住了。外面的房租多貴啊?我們家就象徵性的收點房租。還有些孩子成年後還是可以住家裡,但是他從以前自己住的房間搬去了車庫住,每個月給自己父母房租....真的就是這樣很苦的。就是說他們比起中國的高中生社會經驗是高出很多很多的。畢竟美國你高中畢業就算不去大學也很正常,你就直接工作好了只要你想。還有就是他們的社交,交際能力是中國學生的N倍。因為高中有很多什麼社團活動啊,什麼交際舞會啊那些老外很喜歡參加。也很喜歡戶外運動。中國都知道的,高中生哪裡有哪個時間?就算有時間也大部分都會去打遊戲了吧?(笑)所以說可能小編會覺得他們的行為談吐和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一樣。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個和小時候的思想教育也有關係他們很談的來,就是說白了很健談吧。至於長相成熟我就不是很明白了其實很多老外,(本人是男的所以常常會留意女的)我只清楚女性因為這邊初中高中是允許化妝的,夏天那些妹子穿得也很性感這些學校都不會管的。很多白人妹子初3時候那個樣子大學時候基本上還是那樣...不會看起來老.就基本上沒變過樣子..會不會是因為他們的化妝和穿著讓小編覺得看起來很成熟呢?因為和中國學生對比這個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學生天天穿個老土校服,也不給化妝一對比的話確實會給人一種歐美女孩比中國女孩更成熟的感覺。是會這樣的。這只是外表上的,更多的是社會上的成熟和內心的成熟比中國孩子高很多。外表其實次要的。

  • 14 # 鐵金剛炒雞蛋

    因為他們小學就開始想著怎麼吸引異性注意,初中大部分都有性經驗,當然比中國同齡孩子成熟了。中國孩子這個年齡段都穿著肥大的運動服玩毛絨玩具呢

  • 15 # 使用者106862476

    歐美國家普遍在孩子中學畢業後要求其獨立謀生,不可能象中國孩子那樣一直放學校裡填鴨填到大,西方家庭的社交生活豐富,而東方家庭傳統觀念中缺少社交或社會意識,視野狹窄,思想的成熟自然較遲。

  • 16 # 李海侖

    以英國哈羅公學為例。中學是打基礎的時候。學生們會在高一學習四五十種科目。目的不是為了考分,而是為了儘快瞭解成人社會各個主要領域的實際狀況,為自己能否以後介入學習有所造就做準備。高二的時候就收縮為十二三門,縮小了範圍。高三時候就只有二三門。最後在上大學前定下來一門,成為自己職業生涯中的專業!這種深厚廣泛的學習歷程,讓他們成為對自己未來認真負責的人,同時由於廣泛瞭解成人社會,對成年人充滿敬畏,願意努力實現自己篩選的治學目標。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是一批透過這類學習對外部世界有認知,有見識的年輕學者。所以,在你們看他們貌似比國內這些青瓜子成熟很多!面對這種教育體系的落後,我們不能抱怨什麼,在中國要注意孩子的家教。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王室有王室的禮儀,盜賊有盜賊的規矩。我們不能指望官辦教育滿足你所有的教育訴求,那是奢求,是奢望。更有些家長以為花錢了就能如何如何。以我看來那些重視家教,重視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認識社會能力的家庭,不論上什麼學校,幹什麼職業,都會很優秀,無所謂在中國,外國。

  • 17 # 淡定的路人J

    中國 人多錢少 外國 人少錢多

  • 18 # 二里

    國外的教育不同,外國是開放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識的運用和團隊的配合.老師管理學生的方式主要是宏觀管理。國外的教育大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我們國家就是學習知識。所以國外大多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而中國的人才就是學霸。

  • 19 # 霹靂狂l

    上學時接觸的東西不一樣啊,中國學生只是學習,人家高中教育就和我們大學教育一樣了,當然成熟。久而久之形成的環境也不一樣啊,肯定就差別挺大的。

  • 20 # 你所不知道的美國

    這個問題如果從文化教育角度來回答,完全就是搞錯了方向,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首先是外形的成熟,是由於人種基因造成的,歐洲白人普遍發育較早,相較於同齡的亞洲黃種人而言,歐洲白人的外形年齡至少+8至10歲。

    至於談吐等言行舉止,這是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審美觀講求陰柔之美,還要帶一點可愛。受這一文化的影響,年輕人自然而然會將言行舉止向這方面靠攏。而在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是陽剛之美,所以會有意地將自己表現的很成熟。當26歲的張藝興還在以可愛賣萌為主打在娛樂圈謀求一席之地時,美國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奔赴前線進行作戰了。

    對此,我並非信口開河,曾經在美國大學裡,有一門叫做領域研究的課程中,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專業領域寫一篇論文,班級裡有一位同學的論文課題是“論資訊科技在反恐戰爭中的作用”,教授當時好奇為何他選擇這一課題進行研究,他的回答很簡單:畢業之後就要派遣到中東進行反恐工作。

    有些東西你覺得難以理解,例如這個問題。但有時候,多從文化差異的角度去思考,答案它其實自己就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27想辭職自己創業,投資能力6完左右想做餐飲小吃,可否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