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寶爸爸聊育兒

    “我不回家,我就是不回,你別拉我,再拉我打死你!”昨天晚上9:00過後,我家樓底下傳來歇斯底里的吼叫聲,元寶每次在家裡聽到這殺豬般的吼叫都搖搖頭說:一聽聲音,肯定是迪迪,他總是發脾氣和吐口水,我最不願意和他玩了。迪迪比元寶小半歲,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爸爸媽媽平時上班較忙,有時他不肯回家,奶奶就把“再不聽話就打死你”這種威脅孩子的話常掛在嘴邊,我猜測可能是孩子長期和奶奶呆在一起耳濡目染的結果吧。

    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脾氣差的孩子往往有兩個特徵:一是身邊有個愛發脾氣的人,二是內心常常有很多委屈,得不到排解。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們各有各招,處理的好,孩子會慢慢變得不那麼暴躁或火急火了,處理的不好,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演變成和父母的激烈對抗。那麼怎麼教育呢?我建議:

    孩子發脾氣一定有原因不要粗暴制止

    心理學上發脾氣其實算不上有多不好,它是自身情緒激烈到一定自然反應,換位思考一下,咱們做父母的有時也會控制不住發脾氣。本身是一種情緒的渲洩,家長應該理性看待,首先要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而不是覺的他好煩,大聲呵斥孩子停止發脾氣的行為。疫情前,元寶媽媽去接元寶,在等待元寶去衛生間的時候,自己也去了衛生間,結果一出來,元寶就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媽媽把元寶拉到一邊,輕聲問寶寶是什麼讓他不高興了,他哭著說:那個衛生間是給老師用的,別人不能用。寶媽立馬和寶寶解釋,媽媽不知道這個規定,而且媽媽坐車從廣州回來,比較著急,下次一定先得到老師的允許再使用這個衛生間。元寶聽到媽媽這樣說,才開心的跑開了。

    減少與孩子的對抗做個成熟的人

    就拿前段時間,元寶早上幼兒園動作慢的事來說,我讓他加快速度洗漱,他偏要去摸一下小兔子先,我讓他收拾書包,他偏要說看完繪本,我叫他往東他偏往西,我忍不住發脾氣,結果元寶被嚇的大哭,一發不可收拾,動作更慢了。後來太太告訴我,別再催孩子了,讓他自己承擔去晚了要站在門口等開門的結果,搞兩次他就會自醒了。我有時會跟太太感慨,這兩年帶元寶,感覺自己慢慢地都沒啥脾氣了,我太太總是笑著說:這說明你長大了,成熟了,只有不成熟的人才發脾氣呢。

    堅定地對向發脾氣後的破壞行為說不

    我有個朋友,他老公是個脾氣不怎麼好的人,結果她兒子也遺傳了爸爸,在家裡發脾氣時喜歡丟玩具,要不然就故意把門哐哐的震天響,反正就是表達自己的不滿,家裡書房的門已經換過一次合頁了。如果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第一次就要抓住他的手,堅定而不容質疑地告訴孩子:情緒可以渲洩,但絕對不可以扔東西和破壞東西,這是底線。如果這種辦法一次不見效,那就多來幾次,慢慢地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會停止。

    家長從現在做起,控制脾氣,化解脾氣,放下心中的怒火,非原則問題不要與孩子對抗,擅於從孩子身上發現美好,為孩子營造一個從容、淡定的家庭環境。

  • 2 # 圖圖媽媽說

    4.5歲的小孩子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發脾氣,家長要引起重視,要正確的教育孩子。

    1.教育方法要得當。家長對孩子亂髮脾氣則採取耐心說服的方法,在說服無效的情況下,可適當採取“冷處理法”,即暫時置之不理,直到孩子平靜下來。讓孩子意識到透過任性的哭鬧,發脾氣是達不到目的的。等孩子冷靜下來後抱著孩子輕拍他的後背,如果是小事可不必說話,如果是觸犯原則的錯誤,等孩子情緒平靜後再進行勸解和教育。

    2.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孩子表現出好的行為時表揚鼓勵。但不建議物質獎勵;當犯錯則採用適當批評、幫助他分析原因。

    3.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交流互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安定的家庭環境,在孩子容易表現出發脾氣的行為時採用轉移其注意、帶孩子外出等方法。多帶孩子戶外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表達。

  • 3 # 上方

    父母如果溺愛孩子,有求必應,孩子就會傾向利用父母的失敗,以實現自己的願望。這種放縱失教的情形,會養成他們的暴躁性格。

    遭受挫折。挫折感也是孩子發脾氣、哭鬧的主因之一。兩歲的孩子成長得很快,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願望,卻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這時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因此要發洩。

    模仿成人。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孩子會模仿他們。許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有可愛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身體勞累。導致身體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2-3歲的孩子可能已經不睡午覺了,但是體力仍不足以支援過久,而身體疲累會令人容易發怒。若嬰兒溼了尿布,肚子餓了或身體虛弱等,都可能令他們容易發怒。

  • 4 # 浙漂劉紅

    教育孩子首先不能太寵愛,要跟孩子建立起規則,要跟孩子多交流多講道理,不要責罵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總喜歡錶達對外界的看法,但由於心智不成熟,說話和做事拿捏的不準,家長就很尷尬想去揍他,嘮叨他,這樣孩子會更加反感。

    不妨我們一起學著和孩子一起做朋友,孩子也希望和家長處於平等的地位,這樣我們就引導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讓他們生活在開心快樂的環境裡。

    我們一起試著轉變心態和孩子們做好朋友,一起加油吧!

  • 5 # 浮塵微草

    四五歲的孩子性格調皮好動,是很正常的現象。孩子發脾氣,主要原因是願望得不到滿足,比如想玩的東西卻不是自己的,別的孩子又不讓玩;吃糖貪多,父母偏偏不讓多吃;好奇一切,敢於急於嘗試,卻常常受父母的約束限制…… ‌

    再者,孩子被過度保護時,失去了相對應有的自由時空,孩子也會因壓抑感而暴躁不安。 或者,父母忙碌時孩子感到沒有人關注自己時,也會發脾氣表示他們的不滿。 ‌

    另外,父母在孩子犯錯時習慣對孩子進行身體暴力或語言虐待,久而久之,孩子在認為自己做得有理卻受委屈時就會模仿大人的“發脾氣”處理問題的方式——“以牙還牙”、以暴還暴。 ‌

    那麼,為人父母該怎樣教育? ‌

    首先,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傳統的家庭教育總以為“棍棒底下才能教育出好孩子”,而事實證明無視孩子內心需要的嚴厲教育,更容易培養出“巨嬰”或“憤青”。所以,父母在面對不合理的問題時必須學會剋制自己的脾氣,冷靜地面對、處理問題,絕不可訓天罵地,甚而採取肢體暴力,以防孩子“模仿學壞”,畢竟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扇視窗。

    其二,面對孩子的任性脾氣,父母不可溺愛放任。尤其是在孩子3-6歲之間,這是給孩立規矩的最佳視窗期,一旦錯過,就很難糾正。 孩子發脾氣不外乎是“要挾大人以獲得滿足的強硬手段”,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做父母的我們應堅持“溫柔而堅定”的原則,不施暴也不妥協,以柔克剛,化解其“戾氣”,平和其情緒,引導孩子透過講道理表明自己需求的理由,許諾只要孩子能說服自己就滿足其願望要求。這兒引述一段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具體做法,以供借鑑:

    比如,有天孩子在商場裡看中了個汽車,家裡其實已經有了類似的玩具,家長不同意買,孩子就開始發脾氣哭鬧了,“不行!我就要!”,還賴在商場裡不走了。回家後抱到臥室裡,一對一,把門一關,你就坐在那兒,表明你的姿態,“今兒這事說不行就是不行,你儘管鬧吧”。這一次他就會知道了,鬧是沒有用的。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一定記得,主動和孩子溝通,鼓勵他和我們交流,說出他的想法,讓孩子明白平靜溝通才是有效的。

    其三,適當地還給孩子自由的時間空間。

    孩子是生命的獨立體,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自由;一個人如果長期受壓抑的話,好性格也會變成壞脾氣。所以父母不能過分地將自己想法、要求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成長為自己的複製品。

    一次我在小區門口遇到一位母親,將正在玩得開心的爬樓梯臺階的小男孩硬性地抱到平坦處,小男孩兒於是發脾氣大哭不止。在樓梯臺階上走,是有一定的危險,但我覺得這位媽媽應該給孩子說說爬樓梯臺階的危險,指導給孩子爬樓梯臺階避險的方法,並在一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而不應該硬性地逼孩子在平坦的地方無趣地玩兒。

    紀伯倫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一位懷抱嬰兒的婦人請求談談孩子: 他說道:“你的孩子並非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渴求自身的兒女。他們由你而生,卻並非從你而生,縱然他們跟著你,卻不屬於你。你能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能庇護他們的軀體,卻庇護不了他們的靈魂……你可盡力去效仿他們, 卻不可讓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逆轉,也不會與昨日滯留。

    教育孩子確實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既要放手,又不能放任;給自由卻不能讓其任性,“度”的拿捏一定要心中有數。

  • 6 # 福林媽咪

    4、5歲的孩,已經具有了基本的控制情緒的能力,如果現在仍然無法控制情緒,可能是父母在之前的教育上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父母要及時糾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1、父母善用發脾氣的方式教育孩子

    父母沒有耐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用發脾氣、吵孩子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方式,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利用發脾氣的方式解決。

    更可怕的是,父母發脾氣的時候,事情還得到了解決,這會給孩子一個錯覺:與人相處時,發脾氣是有效地。

    解決方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首先父母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孩子也能潛移默化的改善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

    2、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問題,導致孩子情緒的錯誤表達

    當孩子遇到問題沒辦法解決的時候,會想要尋求父母幫助,但是他不懂的該如何像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可能會導致孩子發脾氣。

    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必須要使用的技能,往往是從父母這裡學來的。所以父母要做好溝通工作。

    解決方法: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然後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想法正確表達出來。

    3、父母溺愛,導致孩子遇到問題時,沒有耐心

    當孩子遇到問題,還沒意識到問題是什麼,父母就幫助孩子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對孩子來說真的太方便快捷了!

    4、5歲的孩子在遇到難題,沒人幫助解決麻煩的時候,會沒有耐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所有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都很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會用發脾氣的方式向父母求助。

    解決方法:父母在生活中要嘗試著放手,放孩子自己去解決一些困難(雖然對父母來說是舉手之勞),比如:穿衣服、穿鞋子、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桌、玩具等

    人發脾氣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小孩子也是同樣。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在4、5歲的時候總是發脾氣,尋找發脾氣的原因,比解決發脾氣這件事更加重要!

  • 7 # 書霞育兒說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接受孩子的情緒,嘗試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鼓勵孩子把發脾氣的原因說出來,然後對症下藥,合理安撫,如果孩子只是任性發脾氣,不會對自己和其他人造成危險,我們只要給他一個擁抱,然後引導他分散壞情緒就行。

    孩子發脾氣時不能哄

    孩子發脾氣時,千萬不要用他想要的東西,零食,新玩具等哄他,這樣只會讓他覺得發脾氣很管用,可以讓他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當他剋制了情緒之後,可以用語言表揚她。

    讓孩子少發脾氣。孩子一歲之後,發脾氣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明白的事兒。比表達的要多,他們通常會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感到沮喪。

    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孩子發脾氣時要從新審視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是無理取鬧,那就想辦法滿足他,那天我和孩子在圖書館他非要喝果汁,那裡的果汁要30元一杯左右,我平時也經常在家裡自己榨,後來他吵的兇,我就帶他去樓下喝其它果汁,他開心的接受了。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在你限定的範圍內讓小朋友來做選擇。(強烈推薦這本書)

    讀懂孩子的心思

    給孩子足夠的關注,我家二寶這點就比較好,他經常會直接告訴我們他的情緒,而且不會因為沒人陪而發脾氣,他經常對我說,媽媽,我很孤單,然後我們停下手上的事,陪他。

    尊重孩子的情緒,但孩子不開心時,我們不要總說沒關係,不要緊,試著替孩子說出感受,這樣能教會孩子認識情緒,將來他才能更好的調節和處理情緒。

    發脾氣的處理方法

    如果孩子想哭,那就讓他哭一會兒,哭啼是情緒的需求,大孩子哭泣時,我們只要靜靜的陪在她身邊,給她一個溫暖的懷抱,擁抱就好。

    拿出紙和蠟筆,讓孩子把壞心情畫出來,告訴媽媽你現在有多生氣,他可能會拿筆在紙上亂塗一通,或者八字撕成碎片。這都是釋放情緒的途徑,平時我們也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關情緒的繪本,讓他更好地認識和麵對自己的情緒。

    不要打他,小孩子不太可能把行為和體罰聯絡起來,在你打他的時候,傳達的資訊是生氣的時候可以打人的,他就會效仿家長,也可以趁機修煉一下自己,你越能控制好自己,就越能好有效的管教孩子。

    減少衝突,孩子天生自帶無窮的好奇心,想要探索和研究這個世界,與其等著衝突發生,還不如儘量的減少誘惑,把你不想讓他動的東西統統收起來,

    平靜中斷法,對付孩子做錯的事情的最佳方法是將孩子暫時隔離,不管住他,不給他玩具,不跟他玩兒,一般來說,孩子幾分幾歲就能設定幾分鐘隔離,隔離時間短一些可能有效的。

  • 8 # 勇敢的藍媽媽

    想想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 9 # 李姣511

    我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不管什麼事情我給三次機會,一旦過了三次機會那就靠我自己發揮了

  • 10 # Nicole86986233

    首先孩子是個人,人都有情緒。是想教育ta做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嗎?那你會失望的、而且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壓抑,或爆發的更猛烈。還是先理解自己和孩子都有情緒的原因吧!

  • 11 # 您的健康教育生活顧問

    對於這個問題以我個人多年來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和健康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來說,我建議家長最好先帶孩子去醫院做一下檢查,主要是孩子身體內的重金屬超標檢查,如果孩子的身體內沒有發現重金屬超標的情況,那麼,我們再考慮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喜歡發脾氣的原因。

  • 12 # 塵封的雲兒

    如果父母經常發脾氣,孩子會受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好的行為,大人的言行舉止好,孩子也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 13 # 北雨美食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有想法,得不到滿足就會不高興,這個不滿足已經達到了他能承受的極限,他就要表現出來。平時家長要細心發現孩子的興趣,加以引導,變換一下玩耍的地點或者環境,讓他快樂地玩耍。特別是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家長不要發脾氣,耐心一點解釋引導。

    孩子們不高興發脾氣,還有一個訴求,就是餓了渴了身體不舒服,想吃好吃的食物得不到,家長要留心仔細詢問,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或者滿足孩子的請求或要求。平時多和孩子一起玩耍聊天,把孩子當朋友。

  • 14 # potato媽媽成長記

    講道理啊,我家孩子不講理的時候,只要我好好講,他都會聽的。

  • 15 # 奔跑的蝸牛RUN

    孩子表達情緒時往往無所顧忌,這是因為年齡小,並沒有識別和管理情緒的能力。這個時候家長要特別耐心給予指導。

    你要清楚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樣,聽話不等於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最常說的話就是: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不懂事!

    但聽話並不代表他學會了管理情緒,只能說明他學會了服從。而服從,從來不是表達的正確方式。只會服從的孩子不會進行自我表達,在將來的生活中對生活的態度也很難形成正向合力。

    這也是很多大人遭遇情緒問題時經常失控的原因。

    首先對孩子的情緒要給予理解

    在遇到孩子有情緒,發脾氣時,要對他進行情緒辨識。

    你可以說:

    小寶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媽媽知道你生氣了,因為你的眼淚啪嗒啪嗒的掉下來了,小臉也憋得通紅了。

    孩子會發現:哦,原來我生氣了,原來爸爸媽媽也會生氣,原來這麼不舒服的情緒是可以解決的。

    因為你對孩子表達了理解,他會覺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對你會產生信任感,這樣你才有機會與他繼續溝通並且帶他解決。

    第二要對孩子進行情緒引導識別

    人類的負面情緒有很多種,憤怒、憂傷、害怕,嫉妒,孩子無法正確的辨別和審視。

    當看到弟弟妹妹受到媽媽關愛,感覺自己被冷落時,大一些的寶寶往往會憋足了勁搗亂,希望得到家長關注。

    這時家長要理解孩子,要意識到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

    可以試著說, 大寶現在不開心了,是嗎?讓我來猜一猜,大寶為什麼不開心了呢?是不是因為有了弟弟,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你了?

    大寶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兩個小壞蛋,一個叫嫉妒,一個叫害怕。媽媽照顧大順,你覺得自己被忽視了,所以就嫉妒了。而你害怕弟弟出生了,爸爸媽媽就不會像以前愛你了,對嗎?

    這個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崩潰大哭,家長要及時接住孩子的情緒,讓他感覺到家長的愛一直沒有變化。

    孩子正確的辨別了情緒,才能找到相應的方法來應對和排解。

    最後要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進行積極解決

    經過上面兩個步驟,孩子差不多能夠安靜下來聽你講話,這個時候你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對孩子說:

    寶貝現在還在生氣嗎?如果你還在生氣,試著深呼吸一下,然後我們出去散散步。或者你躺一會兒,媽媽給你倒杯水。

    而當孩子因為社交失敗生氣時,等他平靜下來,家長也要鼓勵他再次回到那個環境中進行社交。

    家長要讓孩子認識負面情緒,接受負面情緒,知道負面情緒人人都會有,這不是一件丟臉的事。

    但是不能讓負面情緒佔據我們太多的時間,要及時尋找方法來緩解掉。可以傾訴,可以哭泣,也可以看看故事書或動畫片,聽聽音樂。

    孩子生氣就是在表達他的界限,家長絕對不可以輕視,當家長了解了孩子生氣的點,以後要儘量避免觸碰,給予孩子尊重。

    教育裡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家長只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衝動和不理智,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情緒平和,理智,冷靜。

    永遠記住,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就是什麼樣。

  • 16 # 走過雨季146545331

    孩子發脾氣,是得不到滿足吧,小孩發脾氣你別發脾氣,孩子慢養,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 17 # 賴頌強講孩子叛逆厭學

    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背後,是在等你學會真正理解他幫助他,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才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這種情況呢?

    用陪伴代替冷藏

    當我們覺得焦躁或是沮喪的時候,雖然嘴上說著想要一個人靜一靜,但是如果真的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待著,反而會覺得更加孤獨。

    孩子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他的哭鬧只是為了博取父母的關注。坐在他身邊,偶爾問一下孩子有沒有覺得好一些,遠遠比干巴巴的一句“不要哭了”有效得多。

    先停下你的說教

    情緒失控的時候,說教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與其一遍遍地重複大道理,不如去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實想法。幫助他找到自己的情緒出口,進而主動向你袒露心聲,尋求幫助。

    帶著耐心解決孩子的問題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單純只是想發洩一下學習或是生活中的困難,哭鬧是一種快速的發洩方式。

    當他平靜下來之後,會很願意和你一起解決問題的。

    當問題解決之後,不要忘記真誠地誇獎他一句,讓他明白自己成功克服了一件困難的事,進而使成就感得以昇華成獲得內心滿足的動力。

    身為大人,我們尚且有沮喪難過,甚至情緒崩潰的時候,因此面對孩子的脾氣,我們更應該耐心對待。每一次成功管理情緒的經歷,都代表著你的孩子又成熟了一些。

    身為家長的我們,能夠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本身不也是給孩子的好榜樣嗎。

  • 18 # 我是大家姐

    4-5歲的小傢伙發脾氣,是常規的,父母在教育的情況下,也應該要適應打一下小朋友,因為,小朋友6歲之後就不能再打了,要講道理。

    所以,現在6歲前,也可以讓他知道,亂髮脾氣是不對的,如果還不行,我會打一下她小手小腳之類的,因為,痛過,他更知道是不對的。

  • 19 # AA靚太的小小店客服號2號

    肝氣鬱結,可以去推拿按摩

    降低寶寶的肝氣

  • 20 # 月子印象產康管理

    小孩子愛發脾氣,固然跟孩子本身性格有關,但是大人對孩子影響非常大,所以大人應該做好表率和示範作用。

    個人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改善:

    一、故事說教

    四五歲的孩子,比較愛聽故事。我們中國有很多整面的傳統故事可講,平時多給孩子靜一些有意義的故事,鼓勵和教育孩子。雖然大道理孩子不一定懂,但是挺多了肯定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自己不知道有哪些故事,可以自己先學習,然後再複述給孩子聽。

    二、做好表率,言傳身教

    夫妻之間,甚至是父母和長輩之間都要和睦融洽相處。如果經常吵架、發脾氣對孩子有很壞的影響。即使沒能避免,也要儘量避開孩子。否則孩子看多了,就以為吵架和發脾氣是正常的事情,爸爸媽媽就這樣。這點相當重要。

    三、孩子需求合理滿足

    孩子也會提各種需求,在父母長輩眼裡孩子就是寶貝,所以還有有需求,當然一般的需求我們都會盡量滿足。但是需要特殊需求,該拒絕還是要拒絕。但是不適合當面直接拒絕,可以曲線拒絕。講道理,舉例子,或者用其他需求替代。不然孩子會失望、生氣,影響孩子的脾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CC有手動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