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萬寒當自強

    我建議你自盡,你死了,你的孩子說不定會活的更快樂。他得抑鬱症一定和你有很大關係,與其讓他一直活著痛苦中,不如你把他殺了終結他的痛苦或者你自殺,讓他擺脫你帶來的巨大痛苦

  • 22 # 似水流年12

    看似輕描淡寫的罵了一句,但其中隱藏了十分嚴重的問題。這位家長說的很清楚,是在抑鬱症確診之後罵的,那為啥不是在確診之前的呢?不要以為時間不重要,這恰恰說明了家長這種只要結果,不管過程的心理,但凡家長是個注重過程的人,絕不會發現不了孩子心理在確診之前就不正常了,絕不會因為沒有確診就發現不了孩子的問題,也不會把自己置於事外,似乎孩子得病跟家長一點關係沒有,是孩子自己沒有做好。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就是這樣處理問題的,平時對孩子學習過程不關心,考試成績不好就對孩子大加訓斥,那意思就是告訴孩子,你成績沒考好就等於你沒有努力學習,你平時再努力,成績沒考好也是學習不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那你孩子要抄卷子考出好成績,恐怕你也會大加誇獎,即使以後發現了,也會把責任推給孩子,說是因為孩子說謊,而家長不管怎樣都是沒有錯的。這樣的家長根本就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給別人當父母。

  • 23 # 神的女兒-幻冷月

    你還罵她?她會得抑鬱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長期在緊張的環境中生活[她想逃又沒處逃-所有的出路都被你堵死了]孩子已經這樣了你還不放過她?

  • 24 # 圓圓

    抑鬱症不是看了醫生只吃藥就能治好的,我覺得身為父母應該做到這些:

    第一,尋找孩子抑鬱的根源,是家庭原因還是學校原因。比如是不是父母平時特別強勢不考慮孩子的意願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而強加一些東西給他。還有就是學校裡是不是有難言之處,因為害怕跟父母溝通,長時間的心理折磨導致抑鬱成疾。

    第二,配合醫生的醫囑,看好孩子按時服藥,生活方式上多改進,要方方面面顧及孩子的感受。

    總之,我覺得會得抑鬱症的人他本心肯定是善良的,不願意給別人造成負擔和麻煩才會煎熬自己的內心導致抑鬱。知道孩子抑鬱症了還凶他,說明家庭方面給他造成的壓力很大,作為父母多反思自己吧!最後希望為人父母者多盡力幫助孩子走出抑鬱的陰霾重獲Sunny生活,畢竟你們才是他最親的人,骨肉相連,在他最無助的時候肯定想到的是你們!

  • 25 # 媽盟洞見

    這是雪上加霜,傷口撒鹽的做法啊。本來,孩子確診為抑鬱後,就是一個持續傷感的過程,他會覺得孤獨、絕望、無助和沒有價值,重要的是,這種負面情緒沒完沒了,你看他抑鬱了,結果你鬱悶了。

    我覺得你和孩子的表現和反應都很正常,從孩子的原生成長環境來說,這可能有一個互為結果的關聯,我們可以這樣來捋一下:

    1. 先確定一個因素:抑鬱症的不良情緒有一個持續性的特點;

    2. 在孩子沒有患上抑鬱症之前,你的家庭缺少對孩子的關注和愛護,因為敏感的父母可以更早的發現孩子的不良情緒和不良表現,加以疏導,避免悲劇;

    3. 孩子在缺乏關注和愛心的環境成長,可能受各種誘因的影響,最後發展出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抑鬱症,這一過程被完全忽視了;

    4. 直到父母發現孩子的異常,才採取了進一步的措施:去診斷,在這裡,父母的想法和情緒應該比較複雜;

    5. 在診斷為抑鬱症之前,是基於父母責任(懷疑)的驅使,畢竟,在抑鬱症形成的整個階段中,父母是沒有作為的;

    6. 在診斷為抑鬱症之後,父母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不檢查還好,一檢查反而更麻煩了,畢竟在得到結果後,你罵了孩子,這好比是在說:你為什麼要生病,你就不能不生病嗎?

    7. 在孩子確診為抑鬱症之後,為人父母的表現,不是從自身來檢討,倒是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雖然題主的問題只有28個字,但把孩子的原生成長環境交代得比較清楚。

    綜上,可以得出幾個粗略的結論:小結一下:

    抑鬱症的形成雖然複雜,但跟家庭的愛與關注缺失是密不可分的,它的治療形式也是與家庭的照顧密不可分的,老生常談的各種研究和文獻就不列舉了,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愛與積極關注,可以促進孩子的幸福感和人生髮展,可以支援孩子全面發展他們的人格。如果父母對孩子缺少積極的關注和愛,有時候造成的後果將是毀滅性的,不管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 26 # Chinarainbow

    不知道你提出這個問題時,有沒有想到會招來這麼多的罵。當你得知你的孩子得了抑鬱症之後,你罵了他,我想你心裡面是會難過的,否則你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作為一個成年人,不管是孩子得了抑鬱症還是別的任何一種病,做父母的都不應該去罵,而是關心和愛護。不知者無罪,因為你對抑鬱症不瞭解。你已經在孩子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接下來不是自責,而是如何彌補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很多人無法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他們看似跟正常人無異,外人看過去就是他們脾氣很差,老是心情不好,玻璃心,動不動就尋死覓活,可是他們內心是真的很痛苦很痛苦,他們有時真的脆弱得一根稻草就可以把他們壓垮。作為一個抑鬱症孩子的家長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當看到孩子深陷痛苦當中,你卻不能幫到他,甚至幫倒忙,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痛苦。這些都不是你故意想這樣做的。

    你已經做錯了,錯就錯了,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對抑鬱症要有個瞭解,很多網友從專業的角度給了你非常有價值的建議,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看該如何更好地幫到孩子。好好善待孩子,用你的愛和包容幫助孩子從抑鬱症的痛苦中走出來,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的。加油[加油]

  • 27 # 早教老師Jenny

    孩子被確診為抑鬱症後我生氣地罵了她一句,肯定是錯誤的。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型別。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好好想一下,有多少人想要孩子卻一直懷不上,或者有些很小的因意外去世了。所以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除了先天的因素,也要反省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呢?是不是家庭環境太壓抑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罵孩子有用嗎?只會對孩子更大的傷害。

    我有一個親戚,他們家孩子小時候與正常人無區別,還讀到了高中,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原因,不肯去工作,只呆在家裡,大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會不停地罵她,結果現在發展成連生活都不能自理。

    而新聞上有一位偉大的媽媽,在得知孩子患了抑鬱症後,積極配合醫生,好好治療,而且媽媽也努力工作,影響著孩子,後來這個孩子的病就好了,而且經常一起去做義工。

    所以,不管孩子變成怎麼樣,作為父母是最親的人,一定要給予鼓勵,和支援。就算全世界的人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要支援他。

  • 28 # 聽見風聲

    換位思考一下咯,你老了病了癱瘓了,你孩子得知訊息一進門就拉著臉,嫌你麻煩耽誤他工作,沒時間也不想伺候你,經濟不寬裕一個月只能給你二百塊,臨走摔門把牆皮都震下來了,你心裡什麼感覺。

  • 29 # 醜妞13

    如果不是好友因為抑鬱症自殺,我也不會認識到這個病的可怕性。

    孩子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得了病,做家長的其實已經疏忽了,如果再得不到及時關注和治療,不是危言聳聽,別走上絕路再痛不欲生。

  • 30 # 妖怪真可怕

    我以前有抑鬱症,因為真的很難受,然後我向我爸求救了,求他們別再傷害我了(至少要問錢也別在我剛回到家行李都沒放下,別在我凳子都沒坐熱的時候問),然後他們就覺得是我懦弱不夠堅強,後來我想想還是棄了吧,跑到一個偏遠一點的地方去上班了(該給家裡的錢我還是會按時給的,那時候剛畢業出來連社保都不敢買因為要養家,不過回家的次數少了,一個月回一趟那樣子),然後抑鬱症稍好一點了,後面回家卻發現我父親自己卻抑鬱了……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誰能救我,明明是傷害我的卻因為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強行串改記憶的人還要我來拯救謙讓這兩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真的一頂就定了十幾年,特別累,根本就不敢倒下,別說放鬆了——可能不回家是對我最大的放鬆:能不能做好父母的功課再好好要小孩?

  • 31 # 知足常樂280231535

    為什麼社會把醫生:教師:城管評為十大惡首,我醫病親身體會,一次我耳朵發炎去看醫生,醫生說:中耳炎,如果不敢緊的治療,還能引起腦炎,至少待吊一個星期的水,我一聽非常反感,死了野個熊不治了!我找了另一個和父親關係比教好的中醫,他看了看,拿一隻棉千佔佔雙氧水在再朵裡擦了幾下,然後拿了只陸黴素在耳空裡滴了幾滴,最後說一天早晚各一次第三天就好了,陸黴素05元一支一小瓶雙氧水,總共花了2元錢,照第一個醫生說的,我得花多少冤枉錢,一次吊水連吃西藥一天至少要50元一個星期兩三百,看看水份有要大,這個醫生坑人坑的要命。

  • 32 # 心向遠方183853492

    抑鬱症社會已經公認是一種病,你還罵他,你病的也不輕。別人怎麼認為重要嗎?關鍵是你的孩子怎麼認為,你要是把他罵好了,我直接任命你為好大夫,罵不好,還更重了,你不難受嗎。這種病挺難纏的,不是一日之寒,你不暖誰能暖,只管自己高興不高興,最後就是你高興不了。

  • 33 # 全求鸚說英語

    孩子只是生病了,這是父母和孩子都無法控制的事情。

    一個人得了抑鬱症,就像其他人得了糖尿病或者高血壓以及其他疾病一樣,他/她就只是生病了。這是他/她無法控制的事情。因為抑鬱症的病因很複雜,是生物、心理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一個人會得抑鬱症,跟他/她的意志力、毅力、性格內外向……都沒有關係。同樣,這也不是父母能控制的事情

    父母會對孩子得抑鬱症很生氣,是因為父母太焦慮了

    儘管當代社會對抑鬱症有越來越多的理解,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對抑鬱症的的偏見和“汙名化”。所以,一旦孩子被診斷為抑鬱症,父母會產生各種強烈的感受,例如:

    羞恥:覺得自家孩子抑鬱症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會被別人恥笑和看不起;內疚: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才會害得孩子得抑鬱症;擔憂:害怕孩子的一生就毀了,擔心孩子以後被貼上“精神不正常”的標籤。無助: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快點好起來。

    得知孩子的診斷結果,父母可能既震驚又困惑,既擔憂又無助,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種種焦慮,導致他們無法思考,導致他們互相指責,甚至於指責生病的孩子。這些行動都是因為他們承受不了自己心中的焦慮,他們想要否認和逃避。所以他們寧可相信孩子是意志力不夠或者矯情,寧可相信孩子只要想開就能自己好起來。

    問題是羞恥和內疚等感受會阻礙父母得到正確的幫助,會限制父母為孩子和自己尋求幫助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先停下來,看看自己現在內心感受是什麼。或許您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來緩一緩,或許你需要先照顧好自己。因為處理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困難的。如果您沒有過度的壓力和疲憊,您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或許您和伴侶之間也需要互相照顧,因為你們需要互相支援,共度難關。

    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幫助

    1.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您真的想幫助抑鬱症的孩子,但您必須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只有您的幫助,是不夠的。孩子的康復,無法只靠您一個人的幫助。您需要替他們預約並陪同他們去看醫生,鼓勵他們接受專業的治療。

    請您牢記: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是對抑鬱症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2. 另一個重要的事情是給予情感支援。

    例如理解,耐心,關注和鼓勵。認真對待他/她,和他/她談話並仔細傾聽。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瞭解他/她的掙扎,想要幫助他/她。在傾聽他們說話時,注意要認可他/她的感受,但是不要加以評判。告訴他/她事情會好轉,你們可以一起找到適合孩子的治療。

    有時,孩子會因為你注意到他們的病症而鬆了口氣。有時,他們會表示不想談,但現在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不是孤獨的,改天再談也無妨。

    3.要有耐心。

    抑鬱症的康復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孩子可能會反覆發作,可能會嘗試克服抑鬱症但是一直失敗。因為抑鬱症會損害病人改變的動力。缺乏改變的動力,抑鬱症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治癒。因此,對孩子要有耐心,對治癒的過程要有耐心。請留出時間讓治療起作用。

    照顧一個抑鬱症的孩子,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任務。所以父母也需要支援。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更多的父母,去理解孩子,也理解自己。

  • 34 # 鴻F教育研修

    孩子被確診為抑鬱症後我生氣地罵了她一句,錯誤了嗎?你怎麼認為?

    這位家長,辱罵孩子本來就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你自己無能的表現。

    現在,如果你又去辱罵一個被確診為抑鬱症的孩子,當然更是錯誤的。其實你辱罵的不僅是自己的無能,更是對造成孩子生病的自己。

    1、作為家長,你知道造成孩子患有抑鬱症的根源嗎?

    還算是你作為家長的有良心,針對孩子之前不正常的一些表現,能夠願意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現在,孩子被確診為抑鬱症患者,你滿意了嗎?你又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

    抑鬱症一般都是後天形成的,一句話告訴你:都是你作為家長的原因,是你家長的無知、不懂得管教孩子,才有今天的後果。對孩子有吼叫、打罵、施壓、恐嚇、責怪等,家庭因素如夫妻不和、家庭暴力、經濟困難等,都是給孩子造成抑鬱症的根本原因,請你家長捫心自問、自我反省一下之前的所作所為吧!

    知道了是家長自己造成了孩子的抑鬱症,你還會去罵嗎?

    2、作為家長,你知道孩子患有抑鬱症症狀是什麼嗎?

    孩子患有抑鬱症,實際上對於家人和孩子,都是非常痛苦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能疏忽對抑鬱症孩子的監護。

    孩子患有抑鬱症,常常表現為思維緩慢、動作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心神不寧等症狀,重者還會自殘或傷害別人、自殺傾向等。這個時候家長萬不可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否則後果難料。

    對於這樣症狀的抑鬱症孩子,家長還有心情去罵嗎?

    3、作為家長,你知道如何對抑鬱症孩子進行治療嗎?

    對患有抑鬱症孩子的治療,嚴重的可能要以醫療專業機構為主導,稍輕的則就需要以家人陪伴治療了。

    對於抑鬱症孩子的家庭治療,重點就是精神治理。比如:經常陪孩子出去散步、陪孩子說話聊天、陪孩子游戲等,關鍵就是陪伴,用感情打動孩子、感染孩子。切忌:不要再去用語言、行為、事物等去刺激孩子,更不要帶孩子去有可能發生危害的地方,以防不測事情發生。

    對於抑鬱症治療當中的孩子,家長你還能去罵嗎?

    4、作為家長,你知道今後該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嗎?

    家長面對抑鬱症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因為這種病來的慢、去的也慢。針對孩子的現在,家長要有長期如何迴歸到正確教育孩子的軌道上來。

    對孩子的教育,本來正面教育是最有效果的,對抑鬱症的孩子的持續教育更是如此。

    家長堅持對抑鬱症孩子的正面教育,可以從:重新培養孩子的性格、引導孩子生活興趣、逐漸形成規律性習慣、提高孩子自律性、磨勵孩子精神意志等循序漸進的、正常的學習與生活軌道上來。切忌:把她送去特殊學校、對她另眼看待等。

    在對抑鬱症孩子後期的教育過程中,家長你還會去罵嗎?

  • 35 # 雪季心語

    孩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找到原因了,可悲的是作為父母沒有愛還埋怨,甚至惡語相向,等你們老了然後以父母的姿態要求孩子孝順!孩子投生到這種家庭裡真是倒黴了!關愛得不到,責任一大堆!

  • 36 # 沐沐教育芝道

    沒錯。做家長的,做父母的,做什麼都不會錯,怎麼會有錯呢?

    真為身為你的孩子而感到心寒與可憐,有這樣的父母,恐怕連原本不是抑鬱的,都會被有這樣的父母而抑鬱了。

    而我看到竟有這樣的父母在這裡提出這樣的問題來,感到的是無比的悲哀,和無比的震驚!

    先不說作為家長,對抑鬱症這個病症是否瞭解。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主要型別。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這是一種病,不是可以由人可控制得不得病,大多數不能提前預防的,也不可能隨著人的意志去消失的。

    家長知道孩子得病了,不是應該擔心的嗎?為什麼要生氣?生氣孩子自己願意得這病?還是生氣孩子非得這病不可?還罵孩子,還上這裡問“錯誤了嗎”?你為什麼要罵孩子?你是覺得自己應該生氣?

    真感覺這個提問者有點不可理喻。

    其實,孩子在得病前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已經很差了。無論她時否確診,這抑鬱症的情緒是低落的,悲觀的,傷心的,自卑的,抑鬱的,甚至是厭世的。難道你要到孩子離開這個世界後,你才會後悔嗎?還是你覺得孩子怎麼樣都與你無關?你在乎你自己?

    社會上,都有很多人在說,現在的孩子太容易被滿足了,太過玻璃心了,太容易衝動,也太容易輕生了。

    然而,又有誰去認真地傾聽過自己孩子的心聲呢?自己家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怎樣的委屈,大人們知道嗎?孩子心裡渴望被理解被聽見被認同,可往往他們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大人們可以無視孩子,可以心情不好時,向孩子抱怨,向孩子施壓,或嘲諷,或打罵,又或者……可孩子能怎樣?

    她們無處訴說,她們被壓抑,也許最終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在面對確診為抑鬱症的孩子時,應該主動做到下面幾點:1.在這樣的孩子面前應該主動坦然面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負擔了。2.既然是確診了,就要堅持按時帶孩子去醫院,努力配合醫生去治療孩子的抑鬱。3.空閉時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讓孩子的眼界開闊。4日常生活裡,既要注重孩子的飲食健康,還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每天帶孩子去鍛鍊身體。5抽空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就在他的身邊,無時無刻都會為他提供幫助。6.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慢慢成長。綜上,對於確診為抑鬱症的孩子。

    一,不能打罵。二,不能嫌棄。三,要重視。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下,輕鬆渡過這個時期,還給健康的未來。

  • 37 # 孕產育兒裴裴

    當然錯了,而且是很大的錯誤。

    首先,抑鬱症就是疾病。就好比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是否得癌症、是否得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也不是我們所能夠控制的。孩子如果得了其他的疾病,你會罵他嗎?你應該想,孩子為什麼生病?是營養不夠還是生活習慣不好,是遺傳的還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得了抑鬱症也是一樣的,你要考慮孩子生病與你、與家庭是否有關係。

    其次,抑鬱症真的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很多人認為軀體的疾病是無法控制的,其實精神疾病也是無法控制的。“你就不能高興點?”、“你就不能不胡思亂想”?

    再次,孩子得了抑鬱症,與原生家庭是脫離不了關係的。除了遺傳因素外,作為父母應該反省孩子得了抑鬱症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或者做哪些可以幫助到孩子。

    記住,如果身邊有人抑鬱症,“你應該....”、“你就不能......”、“你知道你這樣做......嗎?”這些話不僅沒有幫助,還是加速他們的病程進展、加大他們的痛苦

    你需要做的是,告訴他們

    1、得病不是他們的錯誤,“我知道你也不想這樣”

    2、每個人都會得病,只是疾病不一樣而已,抑鬱症沒有多嚴重或者多麼稀奇

    3、我們全家人都在你身邊

    4、尋求專業幫助,而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自行解決。

  • 38 # 南心GG

    我小姨姨女兒,初中,小小年紀抑鬱症,很多次跳樓,喝農藥拉去洗胃,其實我和她接觸,我覺得她完全不像個抑鬱症的孩子,因為她在我眼裡性格很好,大大咧咧的,但是親戚在我面前說的她是,動不動拿自殺威脅家長,不懂事不聽話那種,她現在是休學狀態,說下她為什麼會抑鬱的原因吧。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她的家庭教育問題,她是福建泉州的,她們那地方重男輕女非常嚴重,當地很多人認為女兒就是賠錢貨,所以她的爺爺奶奶爸爸對她很不重視,經常打罵,媽媽生出了弟弟後,地位更加地下。第二點就是她比較胖,在學校別人經常說她醜,胖,反正應該是有校園暴力的,很多時候她就說不想去讀書。在這兩種環境下,她就在她初一的時候她選擇在家裡陽臺跳樓,我姨姨哭著拉回來了。後面我姨姨就帶她去查是抑鬱症,當時我聽說的時候特別驚訝,我覺得她那麼愛笑的一個女孩子怎麼會得抑鬱症呢,我另外大姨姨還很無關緊要的那種態度,覺得是孩子作,覺得抑鬱症這種都不是病一樣。其實家長們真的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抑鬱症不是小事,不要無所謂的心態對待,更不要責罵,有時候你不知道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你的謾罵。孩子得抑鬱症不是她們願意的,我們做家長的更應該和她們多親近,多相處,多談談心。

  • 39 # 智慧育兒肖書君

    能來問這個問題,作為父母,至少已經在心理上覺得自己話說的不合適了,給你一個支援和擁抱

    我的觀點是:對生病(心理)的孩子來說,罵他絕對是錯誤的方式。我是這麼認為的:

    一、罵孩子會加劇病情

    研究表明,生病會讓一個人的體力、腦能、意志力、勇氣等各個方面的指標均會下降,並且催生出人的本能(對母愛的需求),就跟人在受驚嚇時喊“媽啊”的概念一樣。

    此時,心靈脆弱的程度和生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孩子被確診了抑鬱症,這個時候非常需要父母用愛去修復孩子受傷的心靈,而不是惡語相向,我們的辱罵、責備無疑對孩子來說是雪上加霜,也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安全感,讓他覺得無助,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也會破壞親子之間的情感。

    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成癮、暴力對待他人都是來自於幼年時期缺少“愛的關懷”。

    所以,罵孩子是非常不可取的,後果嚴重到不可想象。

    遺傳:醫學研究表明,抑鬱症與遺傳、環境的影響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是相互作用的結果。

    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抑鬱症和什麼基因有關,但間接的證據有很多是指向遺傳的。

    比如:在同一個環境裡同卵雙生的孩子一個患抑鬱症時,另一個得抑鬱症的可能性為75%。在不同環境裡生活的同卵雙生孩子都得抑鬱症的機率為65%。異卵雙生的機率為50%。

    孩子的出生和環境都是父母給予的,所以跟父母有很大關係,也是父母的責任。

    環境:研究表明,長期的不良環境給孩子精神上造成了巨大損傷,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以及激素分泌,大幅增加孩子得抑鬱症的機率。

    對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降臨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隨著父母的年齡增長、壓力變大等等各種問題,都或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最先影響的就是我們的情緒,當父母因為焦慮的情緒出現問題後,焦慮源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人生的不可控制性,孩子因為幼小,便漸漸成了我們發洩控制慾的物件,對孩子的愛就會往畸形的方向發展。

    對孩子來說,安全感的缺失、自己的想法得到抑制最先造成的是孩子不自信,孩子是非常會自我歸因的一個群體,他們會把周圍親密關係中發生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歸咎到自己身上,最後加劇發展為自閉性格,不願意交流、恐懼社交或者對某個特定場景恐慌等等,隨著這些現象的長期伴隨,孩子的睡眠、激素分泌系統都會嚴重受損,發展成為抑鬱症。

    所以,孩子得了抑鬱症和我們父母有非常大的關聯,請善待自己的孩子,努力彌補吧。

    總結一下: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用來裝“愛”的杯子;

    當杯子滿了,就會熱愛這個世界、看到的一切皆是美好;

    當杯子空了,就會失去情緒控制,憎恨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一切。

    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強大的精神支柱,只有讓他們覺得任何時候自己父母都是無條件的愛自己,支援自己的,心裡的“愛之杯”才會是滿的,幸福感、抗挫折能力會增強,哪裡會得什麼抑鬱症呢?

  • 40 # 淺藍色之星

    我不知道在你得知孩子有抑鬱症之後罵孩子幹嘛?罵能解決問題麼?只是加重問題而已

    你大概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樣的,其實是一種病,不知情的人都以後是矯情,作,其實患者本來非常痛苦,每天都徘徊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且抑鬱症的接連反應特別多,比如記憶力下降,記不住人臉,腦袋遲鈍,思維不活躍,對什麼都不敢興趣,覺得活的沒意思,其實這跟家庭或外在的個人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通俗一點就是缺愛

    父母在得知孩子有這個病之後,應該要過多的關心孩子,要及時的對孩子噓寒問暖,多開導他,比如帶他去玩,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儘量讓他忙一點,不要閒下來,因為抑鬱一閒下來就容易亂想

    當然嚴重的還是要吃藥的,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陽,鍛鍊身體,走出來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只要努力沒什麼是客服不了的,所以我建議不要打罵孩子,多聊天多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受到委屈,一肚子苦水的時候,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