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心理學角度,有哪些解釋呢?

12

育兒

回覆列表
  • 1 # Phoenix0008

    我老二不到一歲,老大八歲,情況跟你比較類似。但是我壓根就沒有一點你那種想法。如果你有這種想法,說明你自私,甚至不配當父母。如果任由這種情況下去,你會越來越偏心。最終老大不理你,老二也不會待見你,等著孤獨終老吧……

  • 2 # SWAROVSKI85763947

    為什麼要討厭老大,是他(她)給予了你們初為人母,初為人父的喜悅和快樂,他(她)也曾經是你們捧在手心的寶貝呀?

  • 3 # 羊妹嘮史

    遇到偏心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哀!那些在生二胎之前說:生二寶是為了給大寶做伴的家庭,在生完二寶之後就會把一開始的初衷拋到九霄雲外!從此,心裡眼裡都只有二寶!

    我大姑子就是這樣的。自從生了二寶之後,看大寶哪都不滿意,一會說她脾氣差,一會說她成績差,一會說她不懂事,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誇二寶!我都不忍直視!

    所以,身邊的案例讓我害怕生二寶,我怕自己以後也會變成偏心的母親,所以堅定的拒絕生二胎!我一直認為:多生不如優養!

    對於那些條件很差,買件衣服都要考慮很久的家庭,卻想都不想的就生二胎,孩子長大後,沒錢輔助她們的特長,沒錢帶他們去旅遊,更甚至交不起正常的學校開支費用,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 4 # 浮屠0706

    文化素養是一種家庭傳承。小裡說,對家裡人沒有一視同仁的耐心。大里說,這個社會無處不在愈演愈烈的歧視是文明倒退的群眾基礎

  • 5 # 手機使用者79981420164

    看樣子你是獨生子女,不然的話,也不會這樣。如果你是家裡的老大。處處被父母打壓。你經歷過被打壓的感覺就不會這樣了。所以說。你經歷了什麼,你就會對什麼理解的更加透徹。不是嗎?都是自己的骨肉。為什麼非要有輕有重。有的善待。有的不待見。足以見得,你就不是什麼好父母。再說孩子大了。你怎麼會預見,那個孩子在你年老時,更加孝順你。自己的孩紙最好一視同仁。不要給孩子童年,青年,在心裡留下陰影!

  • 6 # 陽道1

    我家三兄弟,我是大哥,從小到大我受到的責備和委屈包括捱打恐怕都是最多。還好我出來社會後,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還不錯,挺正的。現在在親人朋友的眼中,我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或許因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吧,我要求自己相對要正直。)凡事有利有弊吧,建議還是要公平公正些的好。

  • 7 # yy大班

    我也是兩娃的媽了,我大寶也有六歲了,小寶剛得三個月,剛開始小寶出生後,我跟你有同樣的感覺,老覺得大寶愛搗蛋不聽話,所以有時老罵她,有一天孩子跟爸爸說:是不是有小寶了媽媽不喜歡我了。聽到這話我哭了,覺得近段時間很對不起大寶,想想其實大寶好不容易才養了這麼大,大寶更有感情了,應該更愛大寶才對。看到很多新聞,有因為父母的愛不平衡,導致大寶自殺,或因嫉妒小寶而故意大小寶的,其實做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新聞,所以我們都應該給孩子一樣的愛,希望寶媽能想通。

  • 8 # 愛笑寶媽歐丹丹

    大部分媽媽在沒生二胎之前都會說一碗水端平,可是,當你真的面對兩個不同脾氣性格的孩子時,真能一視同仁嗎?我看未必。

    在我看來,造成這個結果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的心態轉變問題,看著乖巧聽話的二寶,我們沒辦法履行之前的承諾,會更偏愛小的,覺得大寶哪哪都不好,哪哪都看不順眼。

    殊不知,就是因為這種偏愛,讓本就覺得委屈的大寶更加叛逆,他想爭奪原屬於自己的愛,不想父母冷淡自己,為了博得關注,他會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將自己和家人置於危險之中。

    這是我們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希望你能從現在開始,好好關愛大寶,真真正正地平等對待兩個孩子。

    最後,懇請那些還沒做好準備的父母,不要急著生二胎。因為,生完之後還得養,還得教,而且是養兩個,教兩個!

    願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 9 # 靜修靜忍淡讓

    我也是被討厭的那個老大。我想說都是你生的,如果做不到感情上的平等就不要生二胎了。你這樣的心態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行為。孩子都是敏感的,有沒有想過這樣對老大的傷害有多大,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

  • 10 # 豪哥媽咪

    是不是老大男孩,然後六七歲的男孩是貓狗都嫌棄的,因為實在因為太調皮了,我自己也是一個兒子,五週歲了,馬上就六歲了,有時候想生二胎吧,想想還是算了,一沒錢二呢沒人照顧,慢慢的也不想生了。

    如果我有二胎的話,那可能也會有點偏心老二,因為比較小嘛,但是呢另一方面因為有老大那會家裡確實很窮,所以孩子吃的穿的玩的有一部分都是別人的或則壓根沒有,其實有時候自己想想挺對不起兒子的,所以有時候他惹我生氣我就儘量和他講道理,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大笑]但是兒子一直叫給他生一個小弟弟,就是不要小妹妹也是沒誰了,無奈沒錢養活呀,還是算啦吧

  • 11 # 美野島

    不知道您是父親還是母親?我為您的提問感到心寒!

    請問您為什麼生二胎?

    很多家長想生二胎無非因為以下的原因:

    1.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想讓自己的家庭枝葉繁茂。

    2.感覺一個孩子太寂寞,想再生一個孩子陪老大。

    3.考慮到今後,想多生一個孩子,能相互分擔贍養的義務。

    4.不小心有了,乾脆不打了,順其自然留下。

    5.其他等

    請問您是出於什麼原因生二胎呢?

    老大憨厚,老二機靈,機靈的更討父母喜歡

    剛剛採訪了一個二胎的同事,他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老二因為年齡小,所以父母很少直接動手打,而老大因為大了,所以有什麼錯誤父母著急就會直接上手,老二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會很聰明地就會避開老大會犯的錯誤,父母就有一種錯覺,老二懂事聰明,不知不覺就開始偏愛老二,而憨厚的老大就成了家裡的父母找茬的目標,請問您是這樣的嗎?

    多子女家庭,父母偏愛會嚴重影響家庭平衡和和睦

    這個道理相信您懂,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是多子女家庭,有跟父親關係好的,有跟母親關係好的,家裡有事兒有出面的,也有躲得遠遠觀望的。您試想一下,在缺少關愛的成長環境中,如果家裡有事兒,您希望老大出面,他會願意嗎?他不願意,您又會對他橫加指責,他會更想遠離這個家庭,他心裡會想:有事兒找老二啊,什麼好東西都給他了,幹嘛找我,請問您是不是這個理兒。

    最後,別的不強求,至少從物質上公平對待每個孩子,有句老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您也不希望將來躺在床上,只有一個孩子來看,對不對?

  • 12 # 你的好心情會感染到我

    對於這種事情我是這樣看的,根據家長的不同而出現的面對就不同,這說明了有些家長還沒有長大,人都有對人的意識上的偏愛,人都喜歡自己在感覺上的那個人,那都是對於外人,而出現在己出的情況,那麼說明你對孩同時期的那個人的恨愛還是依然,老大很可能就是那個不喜歡的人,因為沒有比較時,老大還是你寶寶,有些時候淘氣什麼你還能忍受,可是有了二寶以後,而且二寶又很乖,對於二寶出生的照顧又讓你無暇實現自己,煩惱是難免的,而且你又拿大寶當大人看,覺得大寶出了幫不了你還競導亂,煩是一點點增加到討厭,這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不過作為母親最應該想的是,人都有感受,明明是自己的愛,現在有人來競爭了,母親應該想一想可憐的老大,可愛老的二,平衡是母親最應該掌握的,學會放棄自己對孩子差別,因為那是一種殘酷而隱藏的歷程,不要把對他人的恨愛帶到孩子身上,可能你不會察覺,可是作為母親要把愛好好分享給你孩子們,不要讓無辜無意的傷害使自己而後悔,且行且珍重。

  • 13 # 生活情感日記

    自以為是

    為什麼說是自以為是是討厭孩子的原因呢?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帶給了我們許多的印痕,這些印痕在我們潛意識中種下了種子,只要環境相符、情緒相符就會不自覺按照印痕的指令行動,而且在那個當下會認為自己是對的。這就是自以為是的父母,當老大做出的行為觸動了那個按鈕,討厭和反感便發生了。具體分析如下:

    做母親的心中產生比較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兩胎媽媽的手記,也是有了二寶後對大寶倍覺討厭。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她家的大寶以前就比較不討人喜歡,都幼兒園大班了,每天到了幼兒園還得哭半天不進去,讓人以為是剛入園的小朋友。而且性子慢做事拖拉,每天晚上的洗臉刷牙得叫幾十遍,到後來非得當媽的一把提到衛生間。這位媽媽以前就覺得帶這個孩子疲憊不堪,很不喜歡她,所以有了乖乖聽話懂事的二寶後就愈發對大寶討厭起來,儘管心裡也覺得這樣不好不對,但每次事到臨頭還是壓不住火。

    分析:你看,才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已經讓大人失去耐性,假如你的老大也是屬於這種情況,在生二寶之前性格就不大討人喜歡,而且又到了“七歲八歲萬人嫌”的年齡,現在有了二寶這個參照物,兩相對比之下,自然將大寶以往的性格缺點格外凸顯出來而惹你厭煩。

    每個大寶都在刷存在感

    每個孩子的安全感都來自於家庭、父母的愛,而二寶一出生,無論你在心理上給孩子做了多少建設,在行動上孩子多少關愛,但二寶到來那一刻起,本質上在大寶的心理就是一種威脅。

    當她意識到,爸爸媽媽的愛不再屬於我一個人時,她本能的反映就是通過各種行為來尋求你的關注,不管好的還是壞的。我們家大寶白天在臥室寫作業,我陪二寶在客廳讀書,她都要留一條門縫,其實不是害怕,而是想體會到媽媽的愛就在身邊,不光光在弟弟身上。

    有時候,我們有特別多不理解的孩子的地方,總覺得沒什麼的事,卻能引起大寶的各種分外關注。比如給二寶的一個棒,一個吻,一個擁抱,大寶也都要一份。你眼中的無所謂,在大寶眼裡卻很重要。

  • 14 # 大白白Y

    我弟弟小我10年,他出生前我就是我爸的小公主,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後來我媽生完我弟弟回來了(偷生的去了外地很多年),一下子就變了,什麼家務活都讓我幹,我一不干她就生氣,然後到處挑我的毛病放大去我爸面前告狀,我爸又忙生意經常不在家,導致我爸真以為我變得那麼的不懂事,我弟弟是多麼的乖。後來因為這些,我成績一直掉,初考也沒考好,爸爸花錢塞進了個高中,高一下學期腦子一熱,我就想著我一定要考上大學,不然會被我媽欺負死的,然後就開始努力了,除了過年休息幾天,我幾乎沒有週末,但是基礎太差,最後只考了個普通二本。我上大學距離我家1千公里,大三之前家裡人重來沒有給我打過一個電話,根本就不管我,一學期給5千生活費就行了……有一回我賭氣說出來了,到了大四才偶爾打個電話給我。我最記得有一年國慶,學校飯堂不開門,同學不是回家就是出去玩,我也想去,問我媽要500塊,被罵了個狗血淋頭,說我一個學生去玩什麼玩,我家經濟條件是比較好的,500塊根本不算什麼,但是任我怎麼解釋整層樓一個人都沒有,飯堂又不開門……我媽就是一分不給,那年國慶我一個人在宿舍呆了7天,吃了7天泡麵和麵包,結果那年寒假我回家,我弟弟說去遊樂場玩,就一天時間,我媽給了2000塊,我當時真的覺得好不公平,哪怕到了現在我也記得我在宿舍吃泡麵的那個星期。後來我大學畢業,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他是農村人,在自己創業中,我爸當時不樂意我嫁給我老公,覺得他家太窮,我媽說讓我爸不要管我,路是我自己選的,萬一我爸管我了我會怪我爸一輩子,我爸就沒管了,但是我出嫁的時候我爸給了我18萬.....我媽背地裡一直和親戚說,我找了個農村人,像沒見過男人一樣,農村的也嫁.......現在過了7年,我老公很爭氣,我們現在身價近千萬,每年收入300萬左右,而且看這情景會越來越好,我想忘掉以前的事,好好孝順我爸媽,什麼新鮮水果,新鮮產品,特產,好煙好酒好茶几乎每個月都買回去給他們,生意不忙我就回老家陪她們,雖然只住1-2天,但是就是想多陪陪他們。結果我媽私下說我,是因為我爸有錢才這麼勤快的往家裡跑,要是我爸沒錢我估計連電話都不想接他們的,我爸居然也不反駁,不幫我說一句話,我弟幫我說話還被他們罵。後來我弟和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哭了整整一晚上,我以為我足夠優秀,我爸媽就會接納我,不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結局居然是這樣的。我現在都不知道還要不要經常回去看他們了,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會想我是為了錢才經常回家的,我爸在縣城做點小生意,一年收入幾十萬,我和我老公一個月的收入就可以頂他一年的收入,而且每次回去少的1-2百,多的2-3千給他們買東西,結果還是被我媽編排我別有用心,我最傷心的是我爸居然還認同了她的觀點........現在唯一讓我欣慰一點的就是我弟弟了,雖然我媽從小偏心,但是我們感情真的非常好,可是我現在對回孃家心裡真的有疙瘩了,我媽怎麼樣無所謂,我爸居然也這麼想我...

  • 15 # 琢玉育兒

    我有倆娃,大的正好七歲。這個年齡的娃真的是雞狗都嫌啊!

    1.坐不住,叫他坐下來讀書寫字,不出兩分鐘,就扭來扭去。

    2.手太閒,這邊翻那邊翻,停不下來。

    3、開始叛逆,指東打西,還反駁得振振有詞。

    4、愛和小寶玩,但也愛欺負他,動不動就打他一下,讓小的哭一場。

    5、愛逛愛玩,一出去玩就停不下來,非要想盡辦法玩夠了才想著回來。還會使勁帶壞小寶站他那邊。

    像這種情況很多很多,當時情境下非常讓我生氣。

    但仔細想想,這些不都是孩子開始長大了,有自己主意的的表現嗎?

    我們做父母的得更上心才對啦!

    具體能做的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大寶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了,其他方面的發展才順利。我們一人帶倆娃還要做各種瑣事,精力容易不濟。而且小寶寶小,我們本來有限的精力能給大寶的就更少了。對大寶的身心健康容易忽視。這段時間的經歷也告訴我,健康真的應該排在首位。

    孩子喜歡玩,天氣晴好,人不多的時候,放下所有瑣事,帶上倆娃,讓大寶玩個夠,既放鬆心情又讓他鍛鍊身體。大寶運動量夠,心情平和,比較不會欺負小寶,也不會那麼不聽胡,還能安靜坐上二三十分鐘來寫字。喜得我覺得帶倆娃好像也不是那麼難熬。

    2、大寶開始有主見了,那就利用起來啊。不是觸碰底線和原則的讓他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不好也沒關係,孩子都是在試錯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嘛。這個治“手太閒”也是效果奇佳。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愛玩的,尤其是男孩子。多讓幹活,讓幫忙,讓照看小寶,培養大寶的動手能力,又培養責任心和信心,多好。他愛這翻那翻,可以啊,使勁翻,翻完放回原位就行。什麼,翻壞了?修好來。修不好?那要怎麼辦?讓他想辦法。

    總之,別罵他打他嫌棄他就對了,讓他使勁做,你使勁督促他接著做,他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去做了。真的。

    有一次,我大寶把東西給我翻到冰箱後面去了,我讓他給摳出來放回原位,他使了各種方法都不成,各種氣喘吁吁啊,我看得樂了。後來,在他苦苦哀求下,我們一起想辦法把東西弄出來後,再也沒給整冰箱後了。連亂翻都少了很多。哈哈。

    3、調整自己的心態。大寶還是那個大寶,還是那個之前自己捧在手心裡疼的大寶。只是多個孩子,我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偏了。畢竟有對比就有傷害啊。

    另外,多個孩子,對媽媽來說真的是雙倍的累甚至是三倍的累。累覺不愛,有時連自己都要嫌棄自己,怎麼會不嫌棄時不時來搗蛋求關注的大寶呢!

    媽媽最好先關注自己的需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我們才更有力量更有耐心去滿足我們的小傢伙的需要呀。才能更好的陪伴他們成長!

    成長中的孩子真的很可愛。那朝氣蓬勃的力量時時刻刻鼓舞著我們,讓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迎接更幸福美滿的未來!

  • 16 # 家庭心理學張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原來不只是我有這種情況啊,特別討厭孩子倒談不上,就是有一次突然覺得老大沒那麼可愛了。我是心理學專業出身,也從事心理諮詢的工作,平時也經常做一些育兒講座。我們家老大是6歲,老二是2歲。

    我嘗試著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三個原因,後來做了自我調整,現在又重新喜歡上了老大。

    首先,當你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其實是一種訊號!它在告訴你,你的老大已經不是那個老大了。六七歲的孩子也就俗話說是“狗都嫌”的年齡,從心理學角度講,主要是因為孩子已經慢慢的變成一個“小大人”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識,有了更強的探索慾望和行動能力,同時也意味著更加不聽話了和不受控制了,所以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老大沒那麼可愛了。

    其次,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面對萌嘟嘟的老二,你本能的就會覺得老大不好玩。你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老二身上,老二也給你很多積極的反饋,所以你跟小的孩子更親近,自然而然就與大寶距離就疏遠了。

    第三,是爸媽自身的情緒心理原因。當有兩個孩子之後,你會發現照顧孩子會牽扯你更多的精力,你的休息時間更少了,有時候又摸不到教育的門道,所以你會時常感到身心疲憊。當人處於身心疲憊狀態下,也是我們心理學上說的“易激惹”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看事物容易有一種消極的情緒,有一句詩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當情緒過後,你會發現對大寶的看法又會改變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發脾氣之後又會後悔,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即使你知道更多的原因並不會改變問題,你只有採取積極的行動,才能有積極的結果。我們要把握好這個訊號,去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看待孩子的態度。

    當我發現自己沒那麼喜歡大寶了,我就把握好這個訊號,重新去審視大寶。我發現大寶已經不是那個可愛的小孩了,已經變得是一個聰明的小帥哥了。每天都有很多想法,有很強的創造力,有很好的情緒表達。我開始把大寶當做一個小男子漢來看待,給他更多的自主權。慢慢的我又重新喜歡上了大寶,這種喜歡跟喜歡二寶是不一樣的。這種喜歡多了一份欣賞,多了一份尊重,多一份放手,多一份互動。

    教育孩子就是這樣的,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心理髮展的水平及時的做調整。為什麼有的父母在孩子30多歲犯錯了,還對別人說“他還只是個孩子”,因為這些父母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去審視孩子,無視孩子長大了,心裡把孩子固定在那個聽話的小孩子。那些“巨嬰”大概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吧……

  • 17 # 陌蘩

    有了二胎之後,你突然開始討厭老大了?

    這種態度真的不可取。你要及時調整,不要傷害到孩子。

    第一,你的這種心態首先是非常不正確的,從你的問題裡我無法判斷你是父親還是母親,但是就我的感覺而言我覺得你應該是母親。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你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或者從思想上會覺得有所煩躁,然後又因為二胎的孩子還小,即使她哭鬧,你也會本能的選擇原諒。而你的第一個孩子已經七歲了,如果孩子頑劣一點,你就會覺得是孩子不懂事。會有所抱怨。你的情緒正常,但是你的態度和心理不正常,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第一反應最本能最直觀的應該是母愛,而母愛是廣闊的是包容的,你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愛的情感來對待孩子的頑劣,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而不要只是一味的埋怨和討厭。

    第二,人,或者都有喜歡幼小,可愛的一種潛在意識,而且有保護弱小的本能,所以或者你的情感或者會更加傾向於老二,但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老二現在還是寶寶,你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去保護她,也可以分出更多的耐心去照顧她,但是絕對不能在情感上對兩個孩子有所不公。當然作為父母可能都會或多或少有些偏心,但是要學會自我控制,要儘量的公平公正。

    第四,兄弟姐妹的感情很多時候是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的,如果你一味的偏心老二,勢必會養成老二獨斷專橫的性格,而老大也會唯諾自卑,會嫉妒老二,這樣長久下去,兩個孩子也不會親近。你想想,你們其實只能陪伴他們一段路程,而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才有可能陪伴他們的一生。

    所以,在老二還不懂事,老大還沒有受到很大傷害的時候,趕緊停止自己錯誤的心態。健康,積極,有愛的對待自己的兩個孩子。經營好自己的家庭。

  • 18 # 劉敏育兒

    因為有了老二之後,父母的精力就會被分散,而且有了老二,由於老二比較小,需要投入的照顧和精力都會多,父母又要工作,從身體和心理上會很辛苦和疲憊。

    老二小,所以需要照顧也沒辦法,這個時候父母就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覺得老大已經7歲了,相對於老二講,感覺應該更能體諒自己,幫助自己分擔很多,而不是給父母搗亂新增更多的麻煩。並且會拿父母自己小時候來對比,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像我們小時候你這麼大時,我們都會幫父母幹什麼什麼了”。

    這時,父母對老大的期待也會發生改變。

    當老大學習不符合期待,

    當老大很多習慣不符合大人期待,

    不能幫助父母分擔時,

    再加上帶老二的心理辛苦,會看老大哪兒哪兒都不順眼,甚至討厭老大。

    我想父母的辛苦和壓力大,是可以理解的。為人父母的不易,但是其實父母要想一想及時老大7歲了,畢竟他的身份還是孩子,孩子就是會有辦不到或者不懂事淘氣的一面。

    可以和老大溝通,告訴老大父母很愛你,我們上班很辛苦,還需要照顧弟弟妹妹,我們知道這樣要求你會有些不合適,但是希望你可以理解體諒爸爸媽媽,在你能力範圍和我們一起分擔,因為你也是我們這個家裡的一員。

    父母要引導並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在家裡多些參與感。

  • 19 # 小二黑說育兒

    我表姐有兩個孩子。女孩7歲,男孩4歲。表姐是在女孩6歲時生這個二胎的,也做了一點準備,但後來發生情況卻不讓大家始料不及。

    在弟弟出生之後,剛開始情況還是好的,這個姐姐每天起床第1件事就是來看看弟弟,逗弟弟開心,有的時候還想伸手去幫大人照顧妹妹。

    當然,我表姐也沒有讓給一個6歲的孩子機會去照顧孩子,所以總是拒絕,只讓她一邊兒看著就好。而且有的時候姐姐逗弟弟的時候,弟弟突然哭了,表姐還輕聲呵斥姐姐。

    慢慢的情況發展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好,而且自從有這個孩子之後,就很少關心這個姐姐方方面面,而這個姐姐逗弟弟開心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還出現以前沒有的行為,比如,尿床啊,不好好睡覺啊,吃飯時也不老實,有時就在家裡大聲的哭。

    我表姐一家也沒太在意這個事情,只是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個新出生的嬰兒身上。

    後來還聽說這個姐姐有一次趁家長不在,還去打他這個弟弟,嘴裡唸叨說。臭弟弟,打你這個壞弟弟。

    表姐也不像開始對姐姐那樣溫柔了,就開始不問緣由的去罵這個姐姐。這孩子原本挺熱情開朗的,天真活潑的,然後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是現在成績已經慢慢開始滑落,也變得沉默寡言。每天回到家,只是悄悄地寫作業,吃飯,和大人已經有很少的交流。

    其實這就是,家長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沒有存在感和價值感。因為大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大的孩子就會認為是弟弟或者妹妹,把父母吸引過去的,所以他想要改變,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做。只能通過自己大喊大叫,或者做出一些壞的行為,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但往往父母還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只是想到,我都這麼忙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還給我添亂。漸漸的開始討厭大的孩子,還可能採用打罵的方式,去管理孩子。

    父母要知道孩子在小時候正處於心理敏感階段。父母的錯誤對待呢,就會讓他的內心受到創傷。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來什麼,但是他這種效果可能會持續影響。甚至決定了他未來的人生。

    所以題主可能是你們的行為讓老大感覺忽略了她,他用不好的行為,只是想吸引你們的注意力,

    所以你應該從你們自身想想問題,在生了二胎之後,你們都是怎麼做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變成讓你們這麼討厭的?然後再去想方設法的,把這個問題解決掉,而不是隻討厭,不想著去改變這件事,手心手背都是你的孩子,你既然選擇生了他,就要對他一生負責。

  • 20 # lvoe兒

    我也剛生完二寶,愛都愛,不過目前感情要偏心小寶一些,自己帶了十個月才回單位工作的,一是自己年級大了花了很多時間和經濟來要的小寶,二是小寶大家都期望是個男孩,結果是女孩,婆婆和老公有些失望,所以我更愛小寶,如果我不愛她這世界誰還會愛她,我用命換來的心肝寶貝。對打來的。剛開始老大還是要跟妹妹爭寵愛的,不理她讓她哭,哭完給她講道理,三次就見效果了,對老大我更多是愧疚,也愛她,那個時候自己剛畢業,意外懷孕了,就結婚了,所以老大出生兩個多月就走了,現在十歲了,因為爺爺奶奶不給我們帶,老公也不想自己帶娃,一家四口,三個人不給我一條心,老大就這樣爺爺奶奶帶到十歲,她從來不會主動給父母打電話,要錢的時候才打,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小時候一點不順她的心意就在地上哭鬧,玩遊戲不能輸輸了就哭,必須讓著她,給她奶奶養成的習慣很不好:上廁所不衝,紙丟地上,在電影院尿尿,在露天場所尿尿,不喜歡洗頭洗澡,刷牙,撒謊,襪子不換,換了到處丟,九歲了跑去不熟的男生身上抱著,性格很好強,和成年人都要比,要強過成年人才行,要不就哭,她想要的東西會想方設法的讓你買,你要是罵她,她會記著找機會給你罵回來。剛開始回去的時候她問媽媽你為啥不回你家,你要在這裡待多久,她讓你給她買東西,不滿足她,來一句你以後不要求我,氣得我要死。不過我回去了一年這些毛病都基本上給她改了,坑蒙拐騙 哄這些招全使上了,收拾了幾次,孩子也變了很多,懂事了,看著我累了會給我按摩,會給我做早餐,妹妹哭了會陪妹妹玩,看到她的懂事很心疼,也很愧疚,其實她很想挨著爸媽,打算過兩年大小寶帶上來自己帶,人生不留遺憾,有時間多陪孩子,給她正確的引導三觀,以後進去社會才能站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半夜兩點,鄰居家的小孩就會撕心裂肺的哭,斷斷續續一個小時,影響自己的睡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