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武松
-
2 # 男人真的好累4
我是一個70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個人認為農民富不起來有幾個方面:
一、教育投資大,現在的農民不想再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實在太苦了,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農村現實是公立學校幾乎關門,為了孩子均進入了私立學校加大了生活壓力!
二、社會福利幾乎沒有,農民沒有退休工資,沒有醫保,現實是活到老幹到老,病不起甚至死不,雖然國家每個月給百十來元可謂是杯水車薪,雖然有合作醫療真正用到農民身上又有多少?
三、農民所生產的東西價值低,農民是靠土地維持生存,物價這些年翻了多少倍可是糧食呢?可是事情又有兩面性,糧食漲價了估計農民需要的東西也買不起了。農民種出來的東西賣不掉可是有想買的又吃不起問題出在哪裡呢?
四、農民太純樸,農民每天都在勞作唯一值錢的就是土地,可是土地卻被某些人利用發起了大財,強徵強佔比比皆是,農民呢拿到的是少的可憐的養家錢!尤其那些失去土地文化低的農民就業太難了!
我說的這些都是個人的看法,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些東西沒有過多的描述怕的是涉及時政不予發表!我自己的感覺就是:農民不是富不起來只是太難了!
-
3 # 正心正行2018
農民難富是原因的,首先農民沒有資源,中國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制,農民只有種植的權利,而大部分農民人均土地少的可憐,有的地區甚至不到一畝,只夠種點糧食和蔬菜自用,根本無法轉化成財富。再加上農產品幾十年幾乎沒有漲價,而人工化肥農藥灌溉等逐年升高,可說,種地十有八九是虧損的,所以才有了天量的農民工。
其次,農民自身知識技能缺乏,不種地後基本沒有其他賺錢能力,只能外出打工或做點小生意,沒有資源沒有平臺的情況下幾乎難以致富。
最後,農村問題實質上也是國家政策導向問題,幾十年來瘋狂發展工業,現在基本已經實現工業化,接下來國家的下一個增長點應該就是農業現代化了,有了工業化的基礎,農業現代化應該會很快,土地確權政策落地後,農民才有可能將手中的土地變為財富,當然這也只是老一代農民而言,新一代的農民,如果不加強教育,提高自身能力,恐怕依舊難富。
實質上現在的新一代農民和城市居民幾乎沒什麼區別,以後十有八九農村戶口和居民戶口的說法也會成為歷史。個人發展沒有什麼特殊資源的話,還是想辦法提高自己吧。
-
4 # 釔澔哥
隨著這些年改革,特別是近十年的的發展,農村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各方面也逐漸追趕上了城市。一雙雙勤勞的雙手,起早貪黑的忙活,辛勤的汗水,這些種種的付出,讓農民收穫到了現在的幸福。蓋上了洋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當然這一切也離不開國家的好政策,不得不說為了幫助農民增收,減輕農民負擔,幫助農民脫貧,這些年國家給予農民許多的福利,如危房改造補貼,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農村道路的硬化修繕,農業補貼的增加等等。無不讓農民朋友拍手叫好。
在國家和農民相互努力下,農民基本上都已經脫貧了,可是在個別農村裡,仍然有一些農民,由於各種原因,生活依然比較困難。老話常說“勤勞致富”,這句話用在有些農民的身上似乎有點不靈驗,現實生活中相信這些例子比比皆是。有的農民大早上5,6點就早早的起床,去農地拔草,鋤地,耕種,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才抗著鋤頭回家,整天起早貪黑的卻賺不住啥錢,從當下來看,農民仍處於社會財富的相對底層,雖然這些年有的農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膽識發家致富,但談得上富裕的仍然是少數。
不少農民都惆悵到,為啥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還是富不起來呢?關於這個話題,近日有位專家也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這次專家的分析戳中了農民的心窩。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以地為生,在如今多元化的且快節奏的今天,農民僅僅靠種植莊稼似乎難以維持當下的生活,經濟來源單一,往往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許多農民往往欲哭無淚,前段時間香瓜的滯銷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了解決這些情況,減輕農民負擔,國家近年來也把農業補貼的範圍和力度提高了不少,還有各種創業補助。
⑵,農產品成本的提高,農作物價格的低迷
農民作為糧食的“生產者”,不少農民之所以“棄它”而去,是因為這些年各種物價的上漲,農資產品的成本也一再提高,而農資的產品的價格決定了農民投入成本的大小,而農產品的售價決定了農民收入的高低。所以也就是說能不能賺錢就看這兩者的了。
⑶,缺乏技術
這些年大量的農村人外出打工,他們在城市呆久了就不願意回農村,他們選擇在城市發展。但許多農民由於文化水平低,學習的技能單一,缺乏技術,往往找不到很好的工作。
許多農民往上數三代幾乎都是農民,因為老一輩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沒有積攢一定的資金,許多農村家庭往往在蓋房結婚時還是借錢,有時一輩子的賺的錢都忙活在這兩點上了,有的農民往往想到了好的投資專案,卻苦於沒資金只好放棄。
⑸,先進理想不願接受
為了讓農民脫貧,國家早已經指明瞭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未來是現代化、規模化,高質量的農業發展方式轉型,但是基本上大多數農民還是隻顧"埋頭拉車",不願意吸取新知識新思想,缺乏激情和活力,成為典型的"井底之蛙"。缺少開闊的視野、遠大的目光,更看重於眼前利益而難有長遠的打算。
(6)是農民社會福利待遇低
相對於城鎮居民來說,農民所能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待遇明顯降低。很多農村的老人生病之後都不願意去醫院看病,因為費用太高負擔不起,家裡只要有人生病,動不動就要花光家裡的全部積蓄,還要負債累累。另外農民的養老也沒有保障,農民大部分都是靠種地為生,沒有購買社會養老保險,老了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雖然目前國家也開始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到年老之後能領取到的養老金少之又少。
這6個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國家也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重點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收入。比如不少省份已經開始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讓廣大農民能夠享受到和城鎮居民同等的醫療救治,相信以後農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
5 # 渝鄉篈哥
很高興回答這問題,事事無絕對,像黑龍江,新疆有的農民好幾百畝地一年收入幾十萬,但是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民耕地都很少,尤其我們西南地區,丘陵地,高地不平,像我們重慶渝北大盛鎮這邊人均只有幾分地,還不成片,靠種地,八輩子都富不起來,農民大多文化低,沒有背景,出去打工也是幹髒活,累活,有的幹完活還拿不到錢,試問大部分農民想要富起來,談何容易
-
6 # 老王砸壇
你好,嚴格來說應該是光靠種地的農民富不起來。因為有些農民有些農民通過務工,經商,養殖等,相對來說也“富”起來了。至於光靠種地的農民富不起來,這涉及幾個方面:
1)農村地少人多
我們國家有9億農民,耕地紅線是18億畝(其實現在已經破了紅線),其中還有好多山地,坡地,低產地。所以人均下來不到兩畝地。兩畝地,就算每年收2000斤糧食,除了各種開銷,剩下別說致富了,夠吃就不錯了。
2)生產成本高
中國農業機械化起步晚,加上中國農村好多地方都是山區、丘陵地帶導致機械化推進緩慢。傳統的種植方式也導致了生產成本過高,農產品賣出去不掙錢甚至虧本。
3)受國際糧價的影響
價格上不去 大家都知道,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糧食,其實我們國內的糧食價格要遠遠高於國際糧價。(這個說起來就有點複雜了,它牽涉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同時還牽涉到政治問題)。
所以國家也鼓勵農民外出務工 經商 搞養殖等。一方面確實比種地收入好,另一方面騰出土地讓那些沒法外出的人增加耕種面積增加收入。
-
7 # 我們共同的老朋友
感謝好友的提問,給了我回答的機會!
我們農民朋友今後的富裕問題,也就只爭朝夕吧!
我認為,第一是,農民富不起來的關鍵一點是能力低下!社會上的人們的能力是有大小之分的!開放後有能力的都遠走高飛了,餘下能力小的人們,只能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來勞動,種點糧食,可這些年受國際農業現代化的影響,糧價又超乎想象的低價格,這樣就更給底層農民的生活,那是雪上加霜了!
這第二是,能力小的群體需要得到政策的傾斜和補貼!可是眼目前國家財政也有困難,負擔不起來這一個龐大的財政開支的!所以就只能是拖時間,慢慢的來一點一點的解決的!比如,現在搞的全民社保養老問題,國家也就只能負擔每個月100元錢的養老金,比起城市裡退休後的3000-----5000元一個月的,那一定是差了很多倍的!農村朋友們,也就只能自己克服困難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後面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我們的富裕,我們就只爭朝夕吧!
-
8 # 租地日記
本人,浙江金華婺城區人,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 不是特別認同!
農村相比城市確實有各種問題,但不是富不富的起來的問題!
農村和城市不是簡單的分割的,而是單向流動的,農村可以牽戶口去城市,而城市不能去農村,而能夠有能力牽戶口的,都是在農村相對比較富裕的一群人,這樣就造成了,農村的有錢人往城市流動,而城市的任何人都不能去農村,農村一直處於失血地位 從而造成了一個假象,農村人素質低,收入低!
事實上我身邊的農村其實收入並不低,只要捨得吃苦,農村的收入已經大大的超過城裡了!杭州等大城市的郊區的農村,通過租房等年收入已經十幾萬 甚至幾十萬,如果有幸遇到拆遷,國家給予的賠償也是幾百萬到過千萬都有,這些都是農村獨有的,城裡人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在浙江,農村人一點都不羨慕城裡人的,相反,浙江的農村人戶口遷到城裡去大多數都是因為兒女教育,被逼的!農村可以自己造房子,有天有地的房子,誰都喜歡!農村人一樣可以去城市工作,一樣可以參加醫保等,但是農村人身上自帶的土地,卻是著實讓城裡人羨慕嫉妒恨,宅基地更加讓人眼饞!
說說我身邊的農村事吧!我們倉庫在杭州蕭山河莊,這邊現在已經是變成杭州的新區了,錢塘新區,邊上有一個農戶剛造好房子在出租,第一層有14個房間,二層自己住,三四層有6個房間,五層兩個房間,可以出租的房間是28,單價700一間,一個月兩萬多!
我老婆是麗水龍泉農村的,他們通過種植香菇木耳等菌種,前幾年一戶人家收入十萬也是正常的,在農村,吃住都是自己的,這個十萬收入等於在城市十五萬以上了!
我老家是浙江金華婺城區白龍橋的,我們那邊現在在種植苗木,一畝地年收益基本不低於兩萬元,基本只要種植苗木都有十來畝,男女都可以參與到種植過程中去,從裝土,到扦插,到拔苗,裝土和扦插輕鬆一點,收入也有兩百左右一天,拔苗比較辛苦,少也有幾百,多的過千,夫妻兩日收入兩千元也經常遇到,在我們村,年收入30萬以上的家庭比比皆是!
人其實不應該分農村人和城裡人,往前倒推一百年,大家的老祖宗基本都是農村人!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國內有大量的機會給大家選擇,只要肯努力,肯吃苦,機會其實很多很多 大部分機會並沒有只給農村人或者城裡人,農村過的比較一般的,都是有自身的侷限性的!
如果在農村收入一般,但是也不肯吃苦,也不願意學習,更加不願意思考去更多機會的地方謀發展,那麼,這樣的人註定是要淘汰的 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也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
人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足夠努力 ,足夠堅持,會有自己一片天的!
-
9 # 使用者6899143249164
為什麼農民富不起來,直接原因就是國家不想讓農民富,如果國家要想照顧農民,不進口國外的糧食,國內糧食漲價,農民自然就富起來了。
-
10 # 標峰理論評
農民幹著辛苦的活兒,收入卻微薄,往往還讓很多人看不起。但農民是淳樸和勤勞的,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任勞任怨。如今隨著社會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也都比以前好太多,有些地方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並且國家加大對農村和貧困農民的扶持力度,農民經濟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然而農民還是農民,發財的永遠沒有幾個!為啥別人都富了,農民致富這麼難呢?老農說了4句話,句句戳中農民心坎裡。
1、沒有資本
很多在外打工或者厭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想回到農村發展農業生產,比如說搞特色養殖和種植,但卻沒有資本。在城裡貸款容易,可以用房子抵押貸款,但在農村,用房子和土地貸款還是很困難的。缺少資金,就失去了創業發展的機會。
2、沒有技術
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規模化才是出路。但是規模化經營,不但需要經營經驗,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比如說種植蔬菜水果,怎樣才能最有營養更好吃?養出的豬牛羊如何又肥又健康?等等,這都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但往往很多農民卻沒有這項技術,想做規模化生產,苦於沒有技術。
3、產品變現難把控
4、種地不賺錢、高昂彩禮等讓農民捉襟見肘
近年來種地效益不好,很多農民不願再種地了,只能選擇外出打工。但面對現在高消費,特別是農村彩禮、隨份子等讓不少家庭捉襟見肘,甚至辛苦打拼大半輩子,一下子又回到原點。另外農村賭博之風也嚴重,有的因為迷上賭博,將一年甚至多年掙的錢,輸個精光。這些是農民富不起來、擺脫不了貧窮的一大原因。
總之,農村扶貧攻堅、農民發家致富是國家重要的目標,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也給予大力扶持。但為啥農民卻難以富起來,老農這4句話說到很多農民心坎裡了。農村擺脫貧困、農民發家致富,以上這4種情況也許是每個農民應該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
11 # 青思筆談
關於農民富不起來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問題。概括起來可以劃分為環境和個人的問題。
首先從環境上來說,農民富不起來,存在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在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時代背景之下,鄉村的衰落是歷史必然。改革開放後,我們優先重點支援城市的發展,各項資源要素向城市聚集。無論是政策基礎設施、教育、科技等各個方面都將鄉村甩下了一大截。而且城市由於有著各種資源要素對周邊鄉村的吸引力,還在不斷的加大。農村最為核心的勞動力都在向城市轉移。鄉村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和空心化越來越嚴重,在根本上就影響到了農村的發展後勁。
第二,傳統小農經濟,難以助力農業現代化轉型。小龍經濟模式的基本特徵就是一家一戶,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雖然有精耕細作,單產比較高,但是在“看天吃飯”的自然環境限制之下,農業生產盈餘並不多,在滿足自己的口糧之後能夠拿出來,當做商品銷售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就無形當中弱化了農戶在市場經濟鏈條當中的環節作用。加上教育、科技投入不足,農業現代化轉型面臨人才、資金、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困難。農業不強,普通農戶很難享受到市場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
第三,城鄉人為的二元割據對立,拉大了城鄉差距。城鄉二元割據對立最為典型的例證就是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之分。戶口本之分背後隱藏的是對社會資源的分配並非是同一個尺度。毫無疑問城市戶口在社會保險,享受的公共服務,乃至後續的生活質量和發展機會上面要優於農村。現在許多農村戶口,六七十歲的農民仍然要外出去打工掙錢補貼家用的現象仍然不少,農戶自己沒錢買保險,鄉鎮政府或者縣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財力購買這部分社會福利,因此生活比較困難。還比如,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是客觀的,但是許多農村戶口的孩子進城讀書卻存在著很多障礙,這就在客觀上限制了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當然,農民富不起來,這個問題也不單純只是環境上的問題,農民個體也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沒有核心技術,競爭能力不強。市場競爭是殘酷的,缺乏核心技術的農民,特別是現代農業種植銷售技術,就無法很好地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靠傳統農業就很難致富。即使是進城務工,多數人也只能做著靠下苦力掙“血汗錢”、每天一到兩百塊錢的活,做就有,不做就沒有,缺少相應福利保障。50多歲還要辛苦掙錢的農民,多數也是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說這樣的就業工作方式,就是許多平凡人、農民群體的生活與工作現實,生活壓力大是他們的常態。
二是,缺少資本積累,無法自主創業。“馬太效應”這個專業術語相信許多的人一定不陌生,講的就是富者愈富,貧者越貧的道理。對於“馬太效應”客觀的講對於許多社會現象確實有著極強的解釋力。“馬太效應”產生的一個重要推手就是“錢”,這個錢並非我們多數人理解的用來消費享用的錢,而是用來產生更多錢的“錢”,學名“資本”。很多農民由於生活環境所迫,雖然一直很勤勞,但是並沒有積蓄,沒有積蓄也就沒有最直接的投資創業,開個小飯館、做點小生意、自己做“老闆”的“資本”,因此,50歲的農民沒有更輕鬆賺取渠道,為了生計,只能繼續從事體力較大的工作。
三是,思維方式僵化,欠缺賺錢思路。自古“思路決定出路”。過去三四十年,農民群體中走出來幹事創業,並且做出成績的人不少,但是若將之放到農民群體總數之中一比較,就會發現,農民群體中走出的這部分精英事實上還是少部分。大多數農民所具有的資源非常有限。這些農民的侷限,不僅來自於前面的物質環境層面上的匱乏,更直接受制於自身存在的思維僵化問題,整體受教育水平不高,與外界的資訊交流匱乏,讓多數農民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存在許多認知上的不足。比如貪圖安逸穩定、不思變革、不愛學習新技能、缺乏創業理念、盲目跟風等。這些認知上落後讓許多農民在面對社會新風口的時候,往往還是處於“後來者”地位,極少能夠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
-
12 # 弋國峰
為啥農民富不起來?我種了幾十年的地,慢慢地把這個事想清楚了。農民永遠不會富起來,因為糧食永遠不會很貴。糧食貴了,其它的日用品也會漲價。農民到手的錢被漲價捲走,農民還是錢少。農民不想其它辦法弄錢啥時侯也不會很富
-
13 # 一點金鮮米機
農民幹著辛苦的活兒,收入卻微薄,往往還讓很多人看不起。但農民是淳樸和勤勞的,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任勞任怨。如今隨著社會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也都比以前好太多,有些地方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並且國家加大對農村和貧困農民的扶持力度,農民經濟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然而農民還是農民,發財的永遠沒有幾個!為啥別人都富了,農民致富這麼難呢?老農說了4句話,句句戳中農民心坎裡。
1、沒有資本
很多在外打工或者厭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想回到農村發展農業生產,比如說搞特色養殖和種植,但卻沒有資本。在城裡貸款容易,可以用房子抵押貸款,但在農村,用房子和土地貸款還是很困難的。缺少資金,就失去了創業發展的機會。
2、沒有技術
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規模化才是出路。但是規模化經營,不但需要經營經驗,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比如說種植蔬菜水果,怎樣才能最有營養更好吃?養出的豬牛羊如何又肥又健康?等等,這都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但往往很多農民卻沒有這項技術,想做規模化生產,苦於沒有技術。
3、產品變現難把控
4、種地不賺錢、高昂彩禮等讓農民捉襟見肘
近年來種地效益不好,很多農民不願再種地了,只能選擇外出打工。但面對現在高消費,特別是農村彩禮、隨份子等讓不少家庭捉襟見肘,甚至辛苦打拼大半輩子,一下子又回到原點。另外農村賭博之風也嚴重,有的因為迷上賭博,將一年甚至多年掙的錢,輸個精光。這些是農民富不起來、擺脫不了貧窮的一大原因。
總之,農村扶貧攻堅、農民發家致富是國家重要的目標,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也給予大力扶持。但為啥農民卻難以富起來,老農這4句話說到很多農民心坎裡了。農村擺脫貧困、農民發家致富,以上這4種情況也許是每個農民應該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
14 # 再見忘了你了
農民富不起來。有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國家政策使然。以前農民要交公糧。使農民負擔加重。現在國家也看到農民負坦重而取消了交公糧等。現在國家還給農民發補貼以改善農民生活。內因,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低,現在多數農民都上了年紀,八零後很少種地,多數人都去打工。大多數農民缺少資金和技術勞力。現在農村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再種地。因為種地是體力活,所以多數農民種的少,沒有規模種植所以很難致富。種田是一門技術活,技術表現在種養植都離不開技術。而多數農民都缺少技術。多數農民通過學習和參加職業培訓等提高技術水平。資金缺少也是農民富不起來的內因,現在農民負擔很重,要蓋房,要聚媳婦,要買車,大多數農民辛苦一輩子還不夠蓋一層房子。所以說農民很難富起來。
-
15 # 清茶一盞不負時光
自改革開放到現在,農村、農民要富起來一直是一個聚焦性的問題。
在農村教育條件有限,教育手段單一。老一輩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沒有受到過好的教育,為了生活,早早輟學,就要為家裡分擔。‘窮人孩子早當家’在他們腦子裡根深蒂固,好不容易有幾個走出去的,就不想再回農村。現在條件稍微好點,外出打工,掙了錢,也漲了見識。在城市安家,買房,為了子女以後不再走自己的老路。年輕人,勞動力都出來城市,久而久之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想要發展點什麼也做不起來。要想富得先讓農村人受到好的教育,改變他們的大腦!
農村多丘陵地區,交通不便,大山的阻隔,村與村之間,村與城鎮間的距離太遠。想要在農村發展養殖業,種殖業,光運費這塊開支就過重,有的甚至連汽車都進不去,東西運不出去,產品滯銷,投資的就回不來,這樣一個惡性的迴圈,規模化產業很難發展,令人望而生畏。發山的阻隔連生活的必須品還得走很遠才能採購到,一出門就是一天,一旦有急病的話連醫院都去不贏。年輕人、比較有能力的都不想再回去,慢慢的農村就變得蕭條。交通是阻礙農村發展的大問題!
農村經濟來源很少,想要做上規模化很難。在農村有錢投資的少,外面的開發商有看不上,能投入到創業的資金相當少。再加上農村人顧慮多,怕自己的錢投進去出不來,這樣沒有幾個人敢於去冒險創業的。還有農村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當你去創新的時候,有那麼一幫人總是潑冷水,冷嘲熱諷,從中做梗,當你成功了就總想著來分一杯羹。這是農民思想上的最大敵人。
要想農民富,得先得讓他們的思想、思維富起來。讓他們的後人受到更好的教育,見識到更廣泛的新鮮事物和技術!
-
16 # sxj186
不能攏統斷言農民都富不起來,改開四十年來中國農村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衣食無憂了,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居住條件也大有改觀,農民新建的小二樓,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通過外出 打工 ,搞特種種養,開辦企業,搞農家樂等等,致富的農民也不少 ,達到小康水平的農戶比比皆是。而今已在總體上向脫貧奔小康邁進。通過對農村農業農民等三農的科學再造,定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
17 # 楓下居士
聯產承包制以後,中國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於是,大多數農民很快就解決了溫飽問題。這也得益於建國後三十年大規模的水利設施和農田基本改造。這種生產承包經營模式,與千年來人們期盼的耕者有其田的自然經濟模式大同小異。雖然,這樣的小農經濟模式,曾經紅火一時,但也存一些問題,譬如,各自為戰,資訊溝通不暢,農民自身文化侷限,缺乏規模效益等等。現在是到了思考和解決這問題的時候了。讓廣大農民朋友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形成規模化生產,培養高素質農民,向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讓農民富起來。
-
18 # 普鯨森
如果誰說全國農民富起來了你能相信嗎?九億農民面對中國的實際國情有這種可能嗎?所以囗號不要喊的太響。要知道還有多少農村的農民還處在基本的溫飽線之間徘徊?報喜不報憂或許也是傳統使然。深入農村吧探究竟如何。只能說改革開放這些年來農民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當然也有一些人先富起來了……
-
19 # 相識自有緣相識自有心
農民怎麼福?四川內江地區去冬今春沒有下一次中雨,都下了兩次毛毛雨,農作物都沒有收穫了。天上不下雨,地下不生農作物,今年的收入從何而來?
-
20 # 品味人生286492024
城市化,住樓房,這是戰爭和疫情傳播的預備。敵特早已籌劃好了請君入甕的準備了。看透不說透,說透不是好朋友,對嗎?
回覆列表
做為一個農村人,為啥農民還是不富。
就拿我老家魯西北聊城地區來看,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1、在農村資訊不發達,交通不便利,思想意識淡泊,國家的一些政策都被為富不仁部分人搶奪。
2、老百姓地裡沒有高產的經濟作物,一畝地一年產1200斤左右小麥,1100斤左右玉米。小麥跟玉米一斤價格才一塊錢左右。種小麥耕地一畝50元,收割50元澆水兩次100元,複合肥兩袋,種玉米耕地50,澆地50元收割40元,化肥一袋,加人工雜七雜八一畝地投入得七八百元不止。一畝地收入在1000——1500之間,平均一人1—3畝地。種地收入低,現在不用交公糧,還好些。
3、農村養老沒保障,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像城裡人有工作有退休金,看病打針國家都報銷。農民呢,都是自己給自己報銷。手裡沒存款,基本給兒孫留不住太多東西。
4、贍養老人,孩子上學,孩子結婚買房等,對於一個沒穩定收入的農民來講他怎麼能有富裕生活。夏日炎炎城裡人有高溫費,寒冬臘月有取暖費。週六週日加班有雙倍工資,法定假日三倍工資,公務員、事業編是為百姓做事應該享受這種待遇。老百姓種地呢,難道不是為祖國做貢獻,為什麼沒有他們千分之一待遇。所以呼籲政府多關心百姓生活,為百姓做實事。讓老百姓也能住上樓房,享受冬暖夏涼的社會主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