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0年運營狗
-
22 # 小兔玩樂
自從進入5月以來,印度就不停在中印邊境的加勒萬河谷地區騷擾,動不動就進入中國境內,並且修建障礙措施,阻撓中國邊境邊防工作。印度現在到底有多強呢?我們是否需要提防?
19年印度公佈了GDP之後,全國馬上進入了歡樂的討論之中,印度19年的資料和中國06年差不多,他們認為只要13年,他們一定可以追上中國了。這個神邏輯我看了是挺服氣的。另外一個印度人經常強調的就是,印度的人口馬上就要超過中國,因為衛生條件、醫療水平等等的原因,印度人普遍活不長,所以人口的平均年齡比中國小很多。
人口的確是印度的一大優勢,其實現在印度的人口很可能已經超過了中國,但印度政府的統計水平有待提高,會出現嚴重的延遲。不過,人口多並不代表著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建設國家的力量。一個國家,要保證足夠的教育和足夠的工作機會,才會產生人口紅利。在經濟上的競爭也好,在軍事上的鬥爭也罷,流氓和乞丐能提供的協助是少之又少的,這些人口反而會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按照咱們國家的說法就是,你得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啊!
-
23 # 易䓪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霸主,一直是以一個地區強國的身份存在,其軍事實力位居世界前列。
在近些年世界各大軍力排行榜上,印度都是排名前五的存在。
很顯然,印度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國際的認可,足以進入到全球軍事大國的行列。
而高昂軍費支出的背後,乃是國家經濟實力的表現,印度目前乃是世界第五經濟體,去年GDP高達3.16萬億美元。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面對經過數十年發展後,再次捲土重來的印軍,我們千萬不能輕敵。
-
24 # 葉檀放心保
中印邊境問題由來已久,罪魁禍首還是當年英國殖民政府,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故意把中國一大塊領土畫給了印度。
英國埋的這顆雷,成了中印邊境爭端的源頭,此後中印邊境就不斷爆發衝突,中印最近一輪衝突最早發生在5月份。
5月2日,中印兩國軍人開始在邊境爆發小規模鬥毆事件;5日和9日,中印兩國軍隊爆發激烈對峙,最後演變為肢體衝突,導致雙方共11名士兵負傷。
對峙期間,印度進一步挑釁,決定派遣1.2萬人到邊境搞基建開發,同時雙方多次談判也未能達成一致。
中印邊境局勢,一步步滑向失控的邊緣!
6月15日,兩國軍隊在加勒萬河谷再次爆發衝突,印度3名士兵當場死亡,還有17名士兵受傷後死亡。
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因為這是1975年以來,首次發生造成人員死亡的邊境衝突!
大規模衝突爆發後,兩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等等,趕緊通電話積極協商,但是並沒有解決辦法。
6月20日,印度陸海空三軍全面集結,屯兵邊境,針鋒相對!
印度空軍已將升級版米格-29戰鬥機、蘇-30MKI和“Phantom2000”戰鬥機、“美洲豹”攻擊機調到前沿機場,“隨時準備執行緊急任務”。
千里之外的安達曼群島的印度海軍,要求部署多艘導彈護衛艦甚至是驅逐艦,同時需要有3-4架P-8I巡邏機不間斷提供空中偵察,以“防備中國潛艇滲透”。
印度陸軍和海軍都提高境界,前沿空軍基地甚至提升至最高警戒狀態!
一切就緒後,印度又開始更危險的動作。
6月21日,有印度媒體稱,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一線指揮官已被賦予“完全”的行動自由,包括在特殊情況時“使用槍支”。
這個授權非常危險,因為它違反中印兩國1996年簽署的《關於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
這個協議非常關鍵,因為它規定兩國士兵在巡邏邊境時,以協商為主,不允許在實控線兩公里內使用槍支。
所以,中印邊境幾十年雖然衝突不斷,但也只是使用冷兵器打打架,沒有爆發真正的戰爭。
如果這個協議撕毀,在今後的激烈對峙中,很可能就會擦槍走火,從而引爆一場戰爭!
當然,中國在邊境的軍事部署就不用擔憂了。
當前,中國的陸軍力量仍然屬於全球頂級水平,我們又是基建狂魔,可以迅速投放大量兵力。
另外,7月1日中國軍隊也將採取一個大動作!
這是什麼意思呢?
預備役部隊不是現役部隊,他們由退伍軍人、武裝幹部等軍事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有軍裝和軍銜,平時雖然按照規定進行訓練,但是他們不在營區居住。
現在我們已經形成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諸軍兵種齊全的預備役部隊,這些力量戰時都能轉為現役部隊。
總之,從明天開始,預備役部隊將完全姓“軍”,“戰味”更濃!
-
25 # 奇聞軼事百科
最近關於印度的新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從邊境不斷挑釁到封殺中國數十款APP,十分的博人眼球。對於印度的挑釁,大多數中國人甚至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是不看好的,因為印度與中國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除了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外,印度最近的疫情發展狀況也不容樂觀。那麼,印度與中國相比,就沒有一點優勢嗎?當然不是,今天小編就客觀分析一下印度的優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哦。
第一,地緣優勢。印度周邊基本上沒有強國,東邊是孟加拉國和緬甸,實力比不上印度。南邊的斯里蘭卡,只是一個弱小的島國。西邊的巴基斯坦,整體實力也比印度低一個檔次。
印度周邊唯一稱得上對手的,只有一箇中國。但是中國一心發展經濟,並不願意和印度有太多衝突,算得上是友善的鄰國了。即使印度經常在邊境挑起事端,中國也並沒有對印度進行太多的打擊。
反觀中國,北邊有俄羅斯,西邊有印度,東邊有北韓、日本等,南邊又有美國的封鎖。相對於中國,印度的地域環境不知道要好多少。
第二,後發優勢。換句話說,就是有大國給擋子彈。當年冷戰時期兩極對立,中國在其中爭取了很長的發展時間和很多的發展機遇。今天的印度也是如此,只要美國想制衡中國,就必須給他資源。印度為什麼那麼愛挑事?除了本身的狂妄自大之外,背後有人撐腰才是真正的理由。
第三,人口優勢。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發展中國家,印度的人口比例非常健康,沒有老齡化威脅。印度勞動力充足,精英階級也足夠優秀。如果印度能夠成功抓住工業化轉移的機遇,在20到40年之間完成工業化建設,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完成飛躍的。
第四,民族信心。印度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也是有一項優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民族自信心。印度人的心氣是非常高的,雖然有時候給人一種夜郎自大的感覺,但作為發展中國家,這種力爭上游的心氣還是非常可貴的。
可能很多朋友認為小編是“無腦吹”印度,畢竟印度的優點相對於缺點來說不值一提。但我們國家在工業化建設、產業改革的時候,不也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中國能完成今天偉大的成就值得我們自豪,但我們也不能一味看低別的國家。“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才是王道!
回覆列表
中印衝突令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稍早路透社和美聯社援引印度軍方的一份宣告稱,印度軍方週二表示,20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的邊境衝突中喪生。這是兩國53年來首次在邊界衝突中出現人員傷亡。
未來的邊境衝突仍有可能演變為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特別是如果數千名士兵繼續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對峙的話。
中印邊境問題的由來
中國與印度這兩個人口和幅員大國,歷史文明同樣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兩國長期和平共處有著悠久而又深厚的友誼。而在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國大黨領導人尼赫魯,也就是後來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向中國伸出了援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期中印進入政治蜜月期,兩國在國際舞臺上同聲共氣緊密合作,但1962年發生中印戰爭後,兩國關係陷入了冰封。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導火索,便是中印邊界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爭議地區。
1988年12月,時任印度總理拉甘地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中印兩國領導人均表示,願意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邊界爭端。
2003年“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建立,會晤內容從原來的聚焦邊界問題擴大至整個中印關係。
中印關係發展脈絡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上臺後,開始著手佈局亞太再平衡戰略,而作為亞洲大國的印度由於其人口體量、發展潛力以及與中國的矛盾,印度和中國的關係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美國在軍費、技術和資金等方面不斷加大對印度的供應,自2008年以來印度從美國採購了超過一百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2009年,美國向印度出口了價值2.37億美元的武器,到了2013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20億美元。
2013年10月時任印度總理辛格訪問北京,兩國簽署了邊防合作協議,中國總理李克強說,中印共同利益要遠大於分歧,兩國政府有能力管控好邊界分歧,避免影響兩國發展大局。
2014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首站來到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中方宣佈將投資五十億美元在古吉拉特興建商業園區,習近平訪問印度期間,兩國同意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並重申要早日解決邊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