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頑石
-
2 # 不動刀的刺客
我就是生活在農村的下崗職工。
一九八八年十月抵招在供銷社上班,勤勤懇懇工作十二年,趕上下崗潮流,從此淹沒在這股潮流中。
改革開放的浪潮最先衝擊的是商業部門,剛開始上班的時候還好,來供銷社買東西的人還是挺多的,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覺得有點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農村小商店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把供銷社逼入死衚衕,無路可退。供銷社的商品統一定價,而私人商店就靈活多了,他們可以價格定得比供銷社稍微低一點,而把供銷社沒有的商品定高許多,慢慢的資源全部流向私人商鋪。
隨著時間的推移供銷社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其間實施過自由組合、社有民營等一些措施,但終究阻止不了改革洪流,於第二個千禧年供銷社終於垮了,農村供銷社只留下一個名稱存在,其資產全部以低價出售。
能夠購得供銷社資產的固然是那些當權派,而我和妻子一同下崗了。
沒有土地,沒有了單位,為了生活,隨著南下打工潮前往廣東。
孤獨走在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尋覓可以裹腹的地方!
-
3 # 春風秋月小樓東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下崗職工的生活比農民工更艱苦,更艱難一些。
農民工雖然在外,打工期間享受著某些人的歧視與冷眼,但是在家中尚有可以解決溫飽的口糧田,作為經濟作物的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去種植,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求,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工作,最起碼不可能捱餓。
1.城市的高房價居高不下。
下崗職工如果只是靠出賣力氣,賺取收入養老養家的,微薄的收入使自己完全處於貧困之中,甭說改善生活條件,就是吃飽穿暖也成問題,更不用說去購買那每平米上萬的商品房。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下崗職工,活的真是太難了。想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產,即使不吃不喝勞動100年,也不可能達到。
社會社會真是太現實了。
2.生活消費方面。
下崗職工作為真真正正的無產者,手中沒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資本。每日起得比雞還早,幹著最苦最累的工作,得到微薄的收入。生活必須支出的水、電、天然氣費用,哪個月不交?下個月就會給你全部停掉。
下崗職工真是太難了。
3.社會保障方面。
雖然每名下崗職工,在原單位時,都給交了社保、醫保,但是由原單位買斷後,成為社會自由人群后,每年不斷增長的社保保費,就像一個大山時時刻刻壓在千千萬萬下崗職工的肩頭。
社保、醫保維繫著下崗職工年老後的生活幸福指數。交的多,保障多,才能得的多。如果此時斷交或者不交,年老時就沒有了保障。
-
4 # 歷史深度揭祕
我見過好多下崗職工他們的生存能力確實比不上農民工第一是年齡大第二是沒技能找工作比較難。農民工一般年輕時就出來打工了大多數人有一技傍身很容易找到自己熟練的工作。例如我18歲就岀去打工做過廚師、製衣、木工、油漆、電焊這幾行拿起就可以上手,98年進單位14年因超生停崗對於一個有技術的人來說停崗對生活沒多大影響所以人要學會變通樹挪死人挪活養家餬口還是不成問題。
農民比下崗工人更苦,農民雖然有田,有幾個願意在家種田?種自已幾分田包括人工一年賺不到500塊,不如下崗工人一個月低保錢,所以農村勞力都去城市打工,剩下的七八十老農在家種幾分地,因為老農沒退休金沒辦法,另外下崗工人本來就在城市打工不用租房,還可天天和家人在一起,所以下崗工人比農民好多了。
農民至少還有一點土地,農村的生活水平低。而城市中的工人卻一無何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城市的生活水平高,睜開眼睛就要錢,即使自己有住房,還要交物業費。
-
5 # 郭志彬2
農民工,和下崗職工,都是在水深火熱之中掙扎求生的群體,究竟哪個群體難?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表現在技能上,下崗職工大多技能單一,融入社會後,適應能力較之農民工差,但距粗放性勞動崗位近,就業再難,背井離鄉的機率不高。
二,下崗職工的身體素質較農民工差,因為農民工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身體素質得到很好鍛鍊,適應強度勞動環境能力強,就業能力相對強一些,有就業條件生活難度相對降低。
三,也是最關鍵的,人過五十歲以後,就業能力,就業機會會逐年降低,農民工可選擇回家務農解決吃飯問題,不至於忍飢挨餓,但城鎮下崗失業職工,將面臨諸多考驗,1,沒就業,首先是吃飯問題,2,沒就業,怎麼上繳養老保險,3,沒就業機會,再不幸買了套貸款房(也可能因拆遷費太少,自已又貸了部分款,4,至於夭災病業等怱略不計,下崗職工五十多歲以後,大多是挨歲月,靠時日。
所以,老來難具有明確答案。農民工難,只要能動可以有飯吃,而下崗職工想吃飯,則需要天意做鋪墊。
-
6 # 嫣然一笑
我肯定地認為還是下崗工人生活要艱難許多,在八十年代沒改制之前,哪時的工人階級拿著微薄的工資,生活得也還挺滋潤的,至少每個月還不會斷奶。九十年代改制後,很多工人還沒有任何準備,就要離開自己工作幾年或幾十年的工作崗位,那就真的是一無所有了,此時有關係有背景的工人還可以轉入機關事業單位吃鐵飯碗,而大多數工人階級就沒哪麼幸運,加之大多數工人的技能單一,下崗後跟本就適應不了市場的需求,年輕力壯的工人還可以重新培訓新技能上崗,而年長的連培訓機會可能都沒有,只能下苦力打臨工,去維持基夲的生活,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之有部分工人沒房住,還得自己租房,那生活的艱苦程度就可想而之了。
而農民工就不一樣了,農民工本身有土地,還有宅基地自己的房,住房和土地這兩樣對農民來說已經得到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農民工只是在農閒時外出打工,即使打工失敗,回到家鄉,有房住不愁,也有土地,還可以搞一些種植業養殖業等等的東西,相對比來講,生活要好很多了。
-
7 # 小凌子悟職場
先有感而發,記住自己多難,也別向周圍人吐槽,那樣容易讓人看笑話,謹記。
許多年前家裡費勁巴力弄了一個城市戶口,本以為能夠在城市更好的生活,永遠不失業,做美美城市人。
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遭遇了第1次被辭退的味道,雖然很不好受,但人到中年有什麼辦法呢?
其實不論是下崗工人還是農民,他們都非常艱難,按下崗工人來說,他們早已經是城市人,買菜買肉都需要花錢,如果自己想養個雞養個鴨,條件也是不允許的。
而反觀農民兄弟這裡,他們也不容易,雖然家裡面有幾畝地,但是現在有幾個農民依靠土地生活呢?
土地是可以讓農民兄弟滿足最起碼的溫飽,再養幾隻雞幾隻鴨,吃喝不愁,但現在不論是子女教育還是人情往來哪個不需要錢呢?在貧苦大眾的農民兄弟面前,同樣生活步履維艱,他們也需要去外出打工來彌補家用,可企業職工都下崗失業,那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來自農村的窮苦人,找工作會更加不容易,所面臨的壓力也不會比下崗工人小太多。
這兩個群體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貧困人員,我們遇到事情不要抱怨,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命運,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
就拿我自己來講,在企業也飽嘗過失業痛苦,但必須振作起來,自己做一些小買賣,非常辛苦賺不了多少,但是維持生活一點問題沒有。
再多的牢騷滿腹,抱怨命運不公也是無濟於事的,人只有靠自己才有出路,祝福大家。大家覺得對麼?
-
8 # 愛折騰的老程
從我的理解我覺得,下崗工人生活可能會更艱難一些。至於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城裡的生活成本比較高。每天一睜眼,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樣都需要錢。而在農村生活,很多成本都是可以免掉的。而且農村還有地種,只要人不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收入。
第二,城裡人的架子高。這樣對重新找工作會有不利。而農村人沒有那麼高的價值。只要能賺錢,幹什麼都覺得一樣。
第三,在農村有很多賺錢的副業是可以做的。現在的野菜,野生泥鰍,野生鱔魚,都是可以在城裡換高價錢的。所以農民工失業以後就算回老家,不再找工作,他也還會有部分收入。
第四,農村的親戚朋友比較多,一個人失業其他人會馬上給你介紹工作,或者一起帶進工廠上班,這個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但是在城裡,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親戚朋友給你幫忙,替你著急。
所以綜合以上的幾點考慮,我覺得下崗工人可能會比農民工生活更艱難一些,當然下崗工人也會通過其他方法重新再就業,只是說短期內會比農民工艱難一些而已。
-
9 # 廣行善全聚德
農民是一種職業,現在的農村分為多種等級,最優的等級是城中村的農民,每年的房租讓他們過的很滋潤,還有村集體每年的分紅,每人每年幾萬,十幾萬甚至更多,這些人比舊中國的地主老財日子過得更舒服,旱澇保收,不僅下崗工人比不了,在崗的白領都比不了!次一等級的是人均口占田畝較寬闊的農民,平均每人有十畝以上的田,現在每年光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就不少,現在農業基本上是機械化操作,一年也就幾十個工作日吃點苦頭,而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觀,他們的日子過得比城裡上崗的藍領要強得多,多數人給個上崗的白領也不換!條件最差的農民是無地農民,失地農民,人多田少的農民,國家的惠農政策他們沾不上光,城市裡的工作他們沒法幹,這類農民活得最是辛苦!
說起下崗工人我兩眼掛淚,心裡滴血,大學學歷城市戶口四十八歲下崗,叫天不應,叫天地不靈,既沒有田種,也沒有班上,每天起早貪黑的打零工,有一天,無一天,睛天有,雨天無,生活實在無法過的時候垃圾箱邊找生活,這是我的親身經歷,也是我們切身體會,下崗工人的苦日子,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讓讀者們自己去評價下崗工人和農民那個生活更艱難!
-
10 # 半工又半農0
下崗工人和農民是難兄難弟,誰也不好過,都是社會最底層,工人下了崗就沒了生活來源,年輕點的還可以找活幹,年齡大點的好活找不到,不好的活又不想幹,熬到退休年齡需補交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養老保險,我一親戚退休時補交了14萬元養老保險,每月退休工資2800元,下崗工人苦啊,再說農民,現在什麼東西都漲,只有糧食不但不漲,反而一年比一年價格低,種地不但賺不了錢,遇到天災,比如旱災,澇災,風災,雹災,蟲災,病災,小麥火災,高溫,連陰雨,無論遇到啥都會一年白忙活,甚至陪老本,沒辦法,農民只有拋家舍業,背井離鄉,丟下老人和孩子外出打工,他們吃的苦,受的罪用語言無法表達,因此說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一對難兄難弟。
-
11 # 邱心似火
下崗工人和農民,都是社會最底層的群體,都生活艱難。相比之下,下崗工人會更難些,因生活的地點處於城市,消費專案比農村多,消費習慣也不同,視野不同,追求也就不同,賺錢技能有限,雙重壓力,只會更難!
-
12 # 驍勇34
當然是下崗工人了!
除了上崗時賴以生存的那點資本外,基本上啥也不會、啥也沒有,除了住房,甚至是租來的房。
下崗以後,情況更糟。
求生之道由於是半路出家,只能隨幫唱影照葫蘆畫瓢,腦袋一但慢半拍兒,便山路十八彎。
然後,前路漫漫。
當然了,智者除外。
不過,須老子英雄兒好漢。白手起家,都靠吹。
而農民,在當前形勢下,進可攻,退可守。
農閒時,出去撈點外塊,嘗著甜頭了,繼續保持原狀,然後鞏固再鞏固。當一切永無止境,那就更上一層樓。
就算“破財”,大不了回家種地,再搞搞地外富業。
如今,又加上一條,可以交納社保。
-
13 # 一枝圓珠筆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的生活都艱難,如果一定要說哪一個更難,我想還是下崗工人。
因為:
下崗工人年紀都較大了,身上擔子重,各方面承受的壓力也大,下有兒孫們買房結婚要花錢,上有老父母需要照顧也要花錢。
讓我們向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緻敬,他們都是艱難的群體,平時我們能幫的一定要多幫助他們,看到下崗工人擺攤賣貨的,如果是我們需要的就買一些吧。
-
14 # 北方雪野一樵夫
若問下崗工人和農民哪個生活更艱難,毫無疑問,一定是下崗工人生活的更艱難。
與下崗工人相比,農民朋友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有機會享受到guo家針對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與各種補貼,種三五畝地的糧食與蔬菜就基本上可以維持溫飽了,如果是種糧(菜)大戶一年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可觀的,這些優勢是下崗工人無法比擬的。
而反觀那些下崗工人,他們的命運則要比農民朋友悲慘的多,自從下崗那一刻起,他們的處境就好似失去爹孃的孤兒,從此再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si活,尤其是那些稍微上了年紀而又沒有一技之長的下崗工人們,出去打工都沒有人願意用,完全可以這樣講,下崗工人是當今這個時代最可憐的人,他們下崗時除了帶著一身傷痛之外離開了企業,真的是一無所有了,但願有關bu門能夠關心一下下崗工人的疾苦,幫助下崗工人們解決一下生活困難,我想這也是下崗工人的心聲!
-
15 # 海棠L
當然是下崗工人,他們沒有工資,沒有土地,上有老下有小,當下就把嘴給封住了,不得不離開父母,離開孩子外出打工,維持日常生活,還要交養老基金,一夜之間成了天底下最可憐的人。
-
16 # 夕下行行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下崗工人比農民工更艱難。
下崗工人是真正的無產者,除了靠自己的能力去掙錢,其他一無所有。農民還有自己的一點田地,以及依附於田地上的農業補貼。
但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是,農民工更窮困,而下崗工人好象條件更好一些。這主要原因有:
農民工的負擔重,農民工的父母沒有退休費,需要子女給生活費,農民工生的孩子多,一般都是兩個或者更多。
有些農民工不喜歡穿衣打扮,看著寒酸不起眼,身上的家底厚得很。
農民工要在城市安家,或為子女在城市安家,白手起家,成本比較高。
還有些農民工攀比消費,賭博等不良習慣,增大了消費開支,掙得但落下的不多。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都是這個社會的最底層,不管是個人能力還是膽量,都限制了他們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偶有抓住機會向上突破,更多是盲目衝動而滑向更難境地。
希望政府各級部門要更多地關注下崗工人和農民工,在制定土地政策、拆遷舊改政策、退休及失業政策、困難補助政策,更多地向這個群眾傾斜。
他們是在會穩定的基石,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
17 # 最喜歡山鷹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哪個生活更艱難些?這不明擺著是下崗工人比農民工生活更艱難嘛。下崗工人當年可是一無所有的,是淨身出戶的,除了有一個古老的住房可以住外,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後來這些古舊房子,根據國家的政策,實行房改,下崗工人只得東找西借湊足錢款把住房買下,這才算自己擁有的財產,1979年唱的《從頭再來》就是為下崗職工唱的,唱出了下崗工人的心酸苦辣呀,“再苦再難,也要堅強,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苦呀,真的是什麼都得從頭再來,人人都自謀生路,總算挺過來了。相比農民工而言,苦上加苦呀,農民家裡有房可住,有地可種,資源豐富,不用花錢,城裡的下崗工人用什麼都得花錢,一元錢當兩元用呀,誰更艱難?不就一清二楚了嗎。
-
18 # 路見不平踩下去
說實話我不想比較這兩個群體,都是生活底層,互相較勁沒好處。但說實際下崗工人比農村打工人好找工作,有地理優勢,農村人來城市找工不更難麼?要知道他們是農村生話不了才進城,誰願一家四分互裂到處流浪?
-
19 # 老告4
兩個難兄難弟,沒有什麼可比性。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誰的日子都不好過。如果提問者硬要分出高下的話,我認為是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
20 # 碧波垂柳
難不難只有自己知道 苦不苦只有自個明白。有些事情不能說得太實、太多,說多了也沒有人會來扶你一把,倒給說三道四的人有了調侃的佐料。農民工兄弟向來是不想吃虧的,想當首窮,就當去好了,我們下崗失業工人就是大度。其實,你只要閒下來躺在床上眼望天花板仔細思忖,四十年改革,就像一場春夢,從希望到無望,從無望到失望,從失望到絕望,從絕望到死亡。從固定制變成了合同制,從合同制變成了邊緣化,降格是一降再降,路坎是一高再高。活得那是相當難相當難了。能活到今天那是奇蹟,能看到評論那是造化。
回覆列表
與其說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的對比,還不如說是城市無業人員和農村務工人員的對比。下崗工人只是指特定時期的某些特定人群,具體應叫下崗失業人員更為準確。
下崗失業人員是指國有企業和城鎮區縣以上集體企業中,199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前,由政府下達勞動計劃招收、分配的具有城鎮戶口的正式職工,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原因,在原企業已無生產崗位,不能領取工資達3個月以上,至今仍未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也沒有在社會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員。
農民工,又稱民工,是指為了工作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的農村籍務工人員。有些是常年在城市的務工人員,有的是季節性的,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出來打工。
“農民工”的稱謂是在改革開放後眾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才出現的,也是特定時代的特定稱呼。現在叫農村務工人員可能更加合適。因為在工作的選擇上,城市務工人員和農村務工人員已無差別。
城市務工人員如果沒有長期找不到工作是無法生活的,大家都知道在城市生活的生活成本是非常高的。水、電、氣、暖、物業費、孩子學費等每一項都少不了,拖不得,這些費用不會因為你沒有工作而減少半分。
農村務工人員如果在城市裡找不到工作,可以回老家去。最起碼老家村裡會有房有地,沒有那麼多必需的支出。
如果村裡有實體經濟的,或者村裡有土地出租有固定收益的,村民還可以按人口分享這些收益。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有的農村這一部分收入足以趕上在城市中打工的普通勞動者收入。
在房子問題上,農村人口更具優勢,村裡統一蓋了樓房,可以新舊置換,只需交很少的錢或者以成本價購房就可以。不但房價比城市裡低的多,而且各種支出村裡一般也有補貼,經濟條件好的村子甚至不用交任何費用。
因此,有的地方條件好的農村戶口,才是一戶難求,被稱為“金戶口”端的是“金飯碗”,而且永遠也不用擔心“下崗”問題。
雖然,這比喻不是適合所有的情況和地區,特別是目前還沒有脫貧的農村地區,但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和實際情況。
綜上所述:現在最困難的群體就是城市中那些無固定收入、無固定工作,又無特長的城市務工人群。特別是年紀大但又不到退休年齡的老年城市務工人群,這一群體可謂是新的城市貧民。希望這一群體能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讓他們也能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