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嘻嘻哈哈講電影
-
22 # 光哥聊電影
少年派上映於2012年,是著名導演李安根據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經典奇幻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李安把楊·馬特爾這本譽滿全球,並充滿奇特的暢銷書,拍攝成了一部具有奇幻冒險片。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印度少年派全家在遷往加拿大的路途中遇到了暴風雨,造成輪船沉沒。這場災難使派的家人全部遇難,而派卻僥倖和一隻孟加拉虎得以生存。他們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的故事。
接下來我就結合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分三個部分為大家解讀派在不同環境下內心中人性與獸性的相互關係和衝突。
01、馴服老虎其實也暗示著少年獸性的釋放:老虎更人性了,少年卻更具獸性了
少年派為了能和老虎共同生存下去,就必須馴服老虎。
在第一個故事裡,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有多個宗教信仰的的少年,他的家裡有一個動物園。在派舉家遷往加拿大的途中,發生了海難。這場海難使派的家人全部遇難,而派僥倖落在救生艇上得以生存,與他一同存活下來的還有一條鬣狗、一隻斷腿的斑馬、一隻母猩猩,以及一隻孟加拉虎。
一人四獸在漂流的最初幾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而老虎又咬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處。在明白自己無法戰勝老虎時,派只能想盡一切辦法馴服這隻老虎,目的只是讓自己活下來。在之後的七個月裡,他們歷盡各種挑戰和磨難,最終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而那隻老虎在獲救後卻頭也不回地消失於叢林中。
可以說派在馴服老虎的那段時間,就是他內心中人性與獸性由最初的的激烈衝突到後來的和平相處的一個演化過程,這一點可以在影片中看出,當老虎落水後被派救起這個片段就充分說明了派心中的人性已經戰勝了獸性。
這也是影片所要追尋的一個宗旨:“遏制獸性的力量本源,展現出人性美好的一面”。
02、少年獸性的爆發:派殺死廚師,並靠吃他的肉存活,這是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奈選擇,也是他內心獸性在原始生存理念下的自然爆發
第二個故事裡,派所講述的人和老虎的奇幻漂流在不被人們相信後,無奈講出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這個故事中,海難過後,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還有派和他的母親。廚子先是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了派的母親,派忍無可忍同樣殺害並吃掉了水手,並最終存活下來。
03、人性與獸性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它們能夠相互轉化:這種主題的背後導演到底想傳達什麼?
導演李安把人性和獸性穿插在兩個不同的故事中分別演繹,其實就是在闡述人性與獸性在不同的環境中是可以相互轉變的,同時也是在表達,堅持信仰,就會遠離獸性,保持人性的本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前半部分,花了很多時間去講述派的多個宗教信仰,同時著重提示派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這其實是導演在向觀眾展示派內心中人性的閃光點。但在海上遇難漂流時,他吃魚、吃龜,甚至吃人,完全違背了自己的信仰,將內心中的獸性暴露無遺。
影片中老虎的存在具有點睛之筆,它是派內心中人性與獸性衝突的具體體現,派是這樣說老虎的:“理查德·帕克,我凶猛的夥伴,讓我活下來的恐怖傢伙,是他的威脅讓我時刻保持警惕,讓我強壯”。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老虎就是派獸性的一面,派的獸性使他有勇氣去面對種種危險,去想方設法地活下來。而在派得救之後,老虎消失在叢林中,喻示著派內心中獸性的離去,人性的迴歸。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人性與獸性是同時存在於我們內心之中的,它與生俱來,是不由我們所能取捨的。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時,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平衡人性與獸性的關係和衝突呢?
下面我就從觀影后的感受來談談這部影片帶給我的一些對人性和獸性的思考。
① 人性與獸性都是共同存在於人內心中的,只不過在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表現而已
關於人性與獸性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了上千年。有人認為人類是最具有人性的一種生物,否則社會就不可能向著文明的方向發展;也有人認為人類是一種充滿獸性的生物,人類佔領地球,征服世界,屠殺其它生物,可以說人類的發展史就是血淋淋的獸性最直觀的體現。對於這些觀點,我們無法評論其對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中的認知感不同,所理解的善、惡也就不盡相同。
可不管怎麼說,人畢竟也是動物的一種,在人的身上獸性是天然存在的,這是人賴以生存的一種本能。也就是說,人性與獸性是一種辯證的關係,它們共同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至於哪個表現出來的更多就要看看哪個在你的心中占主導地位。當然有時候環境也會對人性與獸性的轉換起決定性因素,就比如影片中的少年派,他心中的人性與獸性就隨著環境的不同而時刻在更替。
導演李安在影片中隱晦的表現出了一種這樣的態度,那就是派獸性大發,殺害廚師並吃掉他,是在那種為了生存的特定環境下無奈的選擇。從派自身來說,他有宗教信仰,有道德標準,這種獸性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在派的內心中一直有著自責和懺悔,他希望忘掉這種獸性,幻想著第一個故事才是真實的自己,這也是他對人性美好的一種內心的追求。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生命是我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當道義和生命不能兩全的時候,要捨棄生命選擇道義。根據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從人內心中的人性和獸性的角度來看,在面臨死亡時,孟子的選擇是:寧可捨棄生命,也要保持心中的人性,而不選擇獸性。這雖然是一種理想化的追求,可是他所提倡的卻是人性的偉大。
人是自由的,人們可以選擇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一點,或著更加壞一點。矛盾的心理讓我們很複雜,也使這個世界很精彩。我們應該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道德修養,讓生活更加美好,讓人性的光輝更加閃耀!
結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呈現了一個完全的非現實狀態,既有理想的人與虎的奇幻漂流;也有殘酷的血腥暴力。它一邊頌揚了人性的美好;另一邊又揭示了人內心獸性的現實。人性與獸性的衝突是整個影片的主題,讓我們在觀影時始終徘徊在對人性與獸性的思考之中。
-
23 # 啊軍原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之後,很多家長一看這電影名字,以為是個科幻劇,給孩子看的。結果帶孩子進電影院一看,嚇得孩子哇哇哭。因為裡面老虎的鏡頭特別多,再加上是3D影片,這老虎好像一下子彷彿從畫面上撲出來一樣。很多孩子看完就嚇哭了。但是成年人看完都說這片子確實好,尤其是那畫面拍的太美了。
-
24 # 老徐來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實是李安在講故事。李安通過電影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第二個故事都在電影中說了,第三個故事則通過各種隱晦的方式說了出來。如果你沒看明白,看完下面的分析,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開始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爾(也叫做派)的不可思議的故事,就找他採訪。派在印度出生和長大,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印度人,不過他曾經有過不同於普通人的特別經歷。早在16歲的時候,他全家乘坐的貨輪在太平洋上沉沒。派乘坐救生艇,在海上奇蹟般的漂流了227天,最終在墨西哥海岸才得救。這是一個少年,在海上漂流最長時間的記錄,夠傳奇的了。
成年的派卻平平無奇,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年人。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在大學教授神學),有不錯的收入和漂亮的房子,還有美麗的妻子和2個孩子。除了黝黑的面板以外,已經完全看不出他曾經是一個印度人。派看起來是一個好人,他溫和,寬容,睿智,有信仰,甚至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所以,剛剛和派接觸幾個小時,這個作家就對派很有好感。
派對作家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開始的故事平平無奇!第一段回憶 派的家庭平庸務實的父親派出生在印度朋迪榭裡一個商人家庭,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朋迪榭裡曾經是法中國人的殖民地,法中國人在1674年開始佔據本地治理,把這個小漁村建設成為一個著名的港口城鎮,1954年才還給印度。所以,在這裡生活的派一家,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他的父親是一個務實又固執的商人,也就是所謂的新印度人。新印度人也就是指受過西方高等教育,接受西方新的思維的印度人,這些新印度人和西方人已經沒有什麼不同。父母開始以經營旅館為生,隨後覺得動物園有利可圖,又轉行搞了動物園。父親這個人是一個不怎麼出色的人,一個普通人。他的特點是一個實用主義派,任何一件事都聯絡現實,不做空想。
父親所做的一切都完全從實際出發,為了自己和全家的生活,生存。他是一個新印度人,沒有信仰,只相信科學,因為他認為信仰對他沒有任何幫助。父親小的時候曾經也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但在患了小兒麻痺的時候,他祈求神的保卻毫無作用,還留下終生殘疾,最終還是依靠現代醫學幫助了他,父親由此對神不再相信。父親也是一個異常固執的人,他認定的東西絕對不會改變,這種性格也影響了自己的兩個孩子。父親對孩子們比較嚴厲,但他內心深處也是極愛孩子的。只是作為爸爸,他必須教育孩子認清這個世界,讓他們能夠在社會生存下來,所以他往往將殘酷的道理展現給孩子們看。不過父親雖然嚴厲,也從沒有打罵過孩子,還是通過語言和行為的教導,絕大部分時間他都和孩子說道理,所以他是個文明的人。總體來說,父親沒有什麼太出色的地方,甚至因為他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導致一條腿瘸了!(注意這個細節,任何一個細節都是有用的)光芒四射的母親相比平淡務實的父親,派的母親似乎光芒四射。
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他的母親出生在印度上流社會婆羅門家庭,她美貌,善良,富有智慧,篤信印度教,還是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植物學家。就一個女人來說,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母親還是一個頗有性格的女人,她和父親一樣固執,甚至更固執。當年為了和父親結婚,母親毅然和家庭決裂,因為他的家庭認為父親配不上他們,不讓母親嫁給她。不過,母親也並非一個沉溺於幻想的女人,她雖然有自己堅持的宗教和善良,卻也是一個現實的母親。對於父親很多現實的教育,母親並沒有完全阻攔。對於父親要求移民加拿大的決定,母親極不滿意,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她也沒有反對。對於兩個孩子的態度中,母親顯然更偏愛弟弟派,也許是因為派更像自己,也更為弱小,而強悍的大兒子拉維更像自己的丈夫。酷似父親的哥哥派有個哥哥叫做拉維,比派大2歲。拉維和父親幾乎一樣,沒有受到母親的什麼影響。他和瘦弱的派不同,拉維強壯結實,是一個板球運動健將。他和父親一樣非常務實,沒有信仰,一切從實際出發。拉維和派很好,但兩人卻截然不同。拉維沒有信仰,曾經以2個戈比引誘派教堂偷喝聖水。在派信仰三個宗教時,拉維多次嘲笑他。在派帶著拉維,準備空手拿著肉喂老虎時,拉維覺得派瘋了,慌忙告訴父親,派因此被懲罰。矛盾的派派自己則和母親很像,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父親的影響。
以宗教的觀念來說,父親對宗教沒有興趣,通過各種方法告訴派宗教是不存在的,卻並沒有什麼強迫的手段,還是以引導為主。而母親雖然是絕對信仰宗教的(印度教),卻並沒有公然反對丈夫對孩子的教育,而是希望兒子長大後自己決定,讓丈夫不要太多的干涉。再說對待動物的態度上,母親告訴派,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結果派居然空手拿著肉喂老虎,如果不是哥哥拉維緊急報告父親,派的一隻手可能就被咬掉了。本來父親對於派對動物的看法根本沒有太多幹涉,直到出了這件可能讓兒子失手臂的重大事情,他才徹底憤怒了。但父親並沒有像中國的父母一樣,對孩子一頓暴打了事,而是讓派親眼看到老虎是怎麼吃掉一隻羊的,從而告訴派,老虎就是老虎,它是有獸性的,動物大部分都不是人類的朋友。在這一期間,母親曾經表示反對,不想讓孩子看到血腥場面,但在父親一句:他今天很可能失一隻手臂的咆哮下,母親也沒有再說什麼!顯然,母親還是默認了父親的觀點。總之,他們的家庭總體是和睦的。這一段回憶問題不大,派沒有說假話,但其間也表現一些問題。
派顯然是隱了一些情節!比如他回憶父親讓他觀看,老虎是怎麼吃掉羊的。但電影中老虎撲過來的時候,羊是在籠子外面,但一轉眼老虎卻在籠子裡面把羊咬死拖走。那麼顯然的問題是,羊是怎麼進入籠子的呢?根據後來的線索分析,顯然是父親強迫派親手把羊推入籠子的,然後看著羊是怎麼吃掉的。自然,派並不願意這麼做。但即使這樣,這也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情節,不過是死了一隻羊而已,為什麼要故意隱呢?這其實是派因為後面一系列可怕遭遇,從而產生的一種對於記憶的恐懼感,從而出現一個高度過敏的行為,也就是將一切有可能暴露真實的記憶隱。派不想讓有人能夠將事情串聯起來,從而知道事實的真相。所以吃羊這件事其實無足輕重,只是因為派的高度敏感,所以也就省略了部分的回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派是有一些心理疾病的。隨後的回憶,就有些特殊了。
第二段回憶 離開印度和貨輪的沉沒因為印度政府決定停止對派父親經營的動物園的補貼,父親決定將無法繼續運營的動物園賣掉。不過,在印度賣動物利潤太低,父親為了多賺錢,就決定將動物運到加拿大賣掉。然後,全家用賣來的錢移民,在加拿大重新開始生活。父親做出了決定,要求兩個兒子也同意。務實的哥哥拉維沒有反對,但派因為熱愛印度,和放不下初戀女友,表示了強烈的反對。遺憾的是,固執的父親隨後表示,已經這麼決定了,同時拉維和母親也表示贊成,派也就無法反對了!談話中可以看到,母親情緒也非常低落,表示她也不贊成這樣,但稍後再船上的談話,母親卻也對派說:我們做的是為了你和拉維,你的人生還長!說明,母親也是同意了父親的務實主張,雖然她也不願意離開印度。派沒有辦法,只得含淚告訴初戀女友阿南達,兩人依依惜別,談了好多的話。但派在這個時候,講了一句非常關鍵的臺詞:走的那天我們說了很多的話,可是,我不記得我們告別過!大家記住這句話,這並不是隨便說說的! 全家人帶著所有的動物,搭乘一艘日本貨輪加拿大。期間,他們和船上的法國廚師(德帕迪約飾演)有了衝突。他們家中除了父親都是素食者,但船上卻沒有素食。法國廚師表示他是為船員服務的,每天只做一種食物,沒有選擇餘地,所以根本沒有素食。如果派一家選擇不吃肉,就只能吃肉汁拌飯或者白飯,要麼他們就自己做。父親生氣的表示廚師不該這麼說話,廚師也粗魯的反脣相譏,兩人發生爭執,差點打了起來。結果是,派一家都沒有吃飯,只吃了一些香蕉充飢。期間一個身為佛教徒的船員走過來,勸說他們吃肉汁飯:我們佛教徒很好打發,肉汁可以當做調味品,不是肉。派全家人謝絕了他的好意,這個船員是個中中國人。晚上,父親在船倉裡面再次給動物喂麻醉藥,他害怕動物因為長距離航行會過分吵鬧或者生病。派說:我父親是一個商人,這些事情他從來沒有做過,都是交給僕人的。由此我知道,加拿大對父親來說也許比我們還要痛苦的多。大家請記住這一句話,這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直到這時候為止,所有的回憶全部都是真實的,只是有些隱藏而已,但隨後的就不是了。
派在沉睡中,突然聽到雷聲,他認為是暴風雨,所以跑到甲板上看。沒想到,一登上甲板,他發現船已經失控,就要翻掉,卻沒有看到一個船員。他急忙回到全家所在的船艙,卻發現船艙已經被水淹掉了。派奮力潛水過,只看到一隻斑馬遊了出來。這裡就是一個明顯的暗示,因為斑馬本來關在甲板最底下的籠子裡,不但不可能能出現在他們派一家居住的狹小船艙裡面,甚至不可能出現在鎖住的籠子外面。隨後,派游回到甲板上,這時候甲板上卻出現了很多船員,其中就包括法國廚師和那個中國籍佛教徒船員,最終派被他們扔上救生艇,救生艇落入海中,隨後失控,而此時貨輪也很快沉沒!以上是故事的第二階段,雖然有一些問題,但大體還是沒有什麼錯的。
第三段的第一個故事 派和動物們的漂流隨後,就是派的第一個故事。派介紹給所有人,包括兩個來調查貨輪為什麼失事的日本調查員和作家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暴風雨過以後,船上除了派以外,沒有一個人類,只有從甲板底下逃出的動物,包括一隻凶殘的鬣狗,一隻腿部受傷的斑馬,一隻紅毛的母猩猩,還有動物園中險些咬掉派手臂的老虎--理查德.帕克。實際上,派雖然故意迴避,卻在稍後又提到,船上還有一隻老鼠。漂流剛開始三天,就出現了悲劇。鬣狗由於飢餓,咬死了已經受傷的斑馬,並且吃了他的肉。紅毛猩猩為此和鬣狗對打,結果也被鬣狗咬死。在非常危急的時刻,狹小的船艙中,突然出現一隻巨大的孟加拉老虎--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救了派的性命。雖然被老虎救了命,派卻非常恐懼老虎,害怕被吃掉,所以時刻警惕老虎。於是,派和老虎這樣共處了幾天,此時派突然發現船上有補給品,也就是餅乾和水。派高興的拿起餅乾就吃,此時突然鑽出一隻老鼠,吃著派掉下的餅乾碎屑。這時候,老虎突然又撲來過來,老鼠驚慌的爬到派身上躲避。派為了自保,不被老虎吃掉,只得將老鼠扔給老虎。老虎一口吞掉老鼠,就暫時退下了。隨後,派和老虎開始共存,派為老虎捉魚,提供飲水,而老虎就不吃他。這樣持續了很久,補給逐步用盡,派和老虎都非常虛弱,接近死亡了。沒想到,這時候他們突然在太平洋中發現了一個漂浮的小島,上面有著密密麻麻的貓鼬和可以吃的紅色植物。派和老虎立即登上了這個小島,大吃了一頓。但是,派和老虎隨後發現,這座小島的水池,晚上的時候就變成了酸池,將裡面的魚全部融化吃掉,原來這是一個吃人島。派甚至在樹林中發現了一朵美麗的蓮花,將它撥開以後,卻發現裡面有一顆人的牙齒。由此,派更確定了這是一個吃人的島,之前來的人應該被吃掉了,只留下牙齒。派和老虎帶了組夠的補給,離開這個可怕的島,繼續漂流。期間派和老虎互相依靠,最終抵抗了死亡和恐懼,飄到了墨西哥海岸。但船一靠岸,老虎就立即跑入森林不見了,派則被當地人所救,送回加拿大,繼續開始生活。聽了派這個故事的人,大多都很感動。因為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一個人和一隻老虎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最終完成了227天可怕的海上漂流,最終得救。這說明了人性的偉大,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甚至說明神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好人。
第二個故事很可怕,而且漏洞百出,派是這麼說的。法國廚師很凶暴,很喜歡吃肉,雖然有幾周的補給品,他還抓住船上的一隻老鼠,將它晒乾吃掉了!隨後派又說,廚師又很有辦法,他提出做一隻木筏來捕魚。如果不是他,他們估計支援不了幾天。這裡就有嚴重的矛盾,既然補給品可以吃幾周,為什麼又說堅持不了幾天?繼續往下看!由於沒有魚餌,廚師並沒有吊到魚。佛教徒船員的腿骨折了,而且傷口化膿發炎。廚師說,如果不給他截肢,他很快就會死。派和母親選擇信任廚師,他們用力按住了船員,廚師用刀切斷了他受傷的腿,幫他做了截肢。佛教徒受盡巨大的痛苦,但最終還是因為失血過多和傷口感染,死了。佛教徒的死卻幫助了廚師,廚師用截肢的腿上的肉和佛教徒的屍體做魚餌,開始釣到了魚,並且將魚分給派和母親吃。篤行宗教且善良的母親因此大怒,認為廚師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故意害死了佛教徒。爭吵中,母親重重的打了廚師一個耳光,奇怪的是廚師沒有還手,只是繼續回到木筏默默地釣魚,魚餌還是佛教徒屍體上的肉。
派還隱晦的說,廚師還吃了佛教徒的肉:佛教徒屍體的下場,就和那隻晒乾的老鼠一樣。這樣堅持了一週多,他們又因為一件事發生了巨大的衝突。派的說法是,因為他沒有抓住廚師釣到的一隻海龜,廚師極為惱怒,對著他臉上打了一拳。母親本來就極為仇恨廚師,認為他是喪盡兩天的食人魔鬼。這種刺激下,母親徹底爆發,她衝上和廚師廝打,讓派逃到木筏上。就在派遊向木筏的時候,失理智的廚師用刀殺死了母親。派還特別說了一句:他把母親的屍體扔到海里,被鯊魚吃掉了!讓人非常奇怪的是,隨後派的說法是,廚師並沒有再殺死他,甚至在派第二天乘著夜色殺廚師報仇的時候,廚師竟然沒有抵抗,被派殺死了。到這裡,派隱晦的說:我就像對付佛教徒一樣,對付了他!顯然, 這並不是說殺人,因為廚師並沒有直接殺死佛教徒,而是為他截肢以後才導致他死亡。派說的是,他像廚師吃掉佛教徒屍體上的肉一樣,吃掉了廚師的屍體。這就是第二個故事。本來一個人和老虎溫馨共存的故事,變成了陌生人之間為了吃肉,而出現了互相殘殺,甚至為了生存而吃人。好可怕的一個故事,沒有人敢於正視這個故事。因此雖然日本調查員對第一個故事根本不相信,卻也不願意上報第二個故事,最終他們的調查結論就是派第一個故事,並且稱讚派是英雄,雖然日本人知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輪船的沉沒,就是因為父親不懂喂藥,將麻醉藥不慎搞入法國廚師的飲食中,才導致的。船為什麼會沉?因為船員們都意外的吃到了這種麻醉劑,全部處於昏睡狀態,所以船就失控了,自然無法經受暴風雨,必然沉沒。這一點有很多情節可以印證,不然根本沒有必要說出喂藥的這個情節。只是父親也不是有意,只是因為自己笨拙導致了這麼多人的死亡!派為了維護自己的父親,也維護自己的家庭,所以誓死都不說出這件事。
船上真正有哪幾個人? 其次,船上到底是哪幾個人?船上其實根本沒有佛教徒和廚師,而是全部是派的一家,包括受傷的斑馬—派的父親,殘暴的鬣狗—派的哥哥拉維,紅毛母猩猩—母親。為什麼只有派一家逃出來了?很簡單,因為他一家是唯一沒有吃船上食物的人。由於和廚師的大鬧,派的一家人都是餓著肚子或者吃了香蕉睡覺的,所以並沒有被麻醉。在派發現貨輪就要沉的時候,回發現他們的船艙裡面沒有人,只有一隻斑馬游出來。這只不符合現實的斑馬,就是父親。當時強壯的哥哥拉維和同樣健康的母親已經逃走,父親由於作為一家之主,加上腿部有殘疾,留在最後才逃出來。當全家上船以後,行動不便的父親由於落在最後,被迫跳上了就要飄走的救生船,結果導致腿部又骨折受傷。斷腿的斑馬就是父親無疑!而紅毛母猩猩是母親這個沒有疑問,派也說了,母猩猩是動物園最有魅力的動物,也就是暗指母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凶暴的鬣狗是指拉維,鬣狗是裡面最健康,最厲害的動物。顯然,當時父親有殘疾,母親畢竟是女人,派是17歲的少年,而19歲強壯的拉維,才有資格充當這個角色。既然明明是派的一家逃生了,卻為什麼選擇佛教徒和廚師充當父親和拉維的角色?這是因為派試圖藉著陌生人,以迴避一些更為可怕的事情,所以他需要用別人來掩飾真實人的身份。
這是貨船,不是客船,貨船上的廚師僅僅為貨船的船員服務,而派一家僅僅是搭載,這個廚師並沒有義務提供給你需要的食物。至於廚師好吃肉,更是無從談起。僅僅因為廚師做了豬肉牛肝的飯給船員們,就被派理解為愛吃肉。實際上,這不過是最普通的伙食,可以為幾乎所有人所接受,只是派作為素食者無法接受而已,這和法國廚師喜歡吃肉的說法,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所以廚師的凶暴和好吃肉,不過是派自己對廚師的一種主觀印象而已,或者說又是臆想。
老虎是什麼呢?究竟有沒有老虎?根本沒有,如果有老虎,用派的話來說,一天要吃至少4公斤鮮肉的老虎,怎麼可能支援227天的時間呢(也就是要吃約1噸鮮肉)?而且在狹小的船上,派靠什麼躲避老虎的攻擊?電影中他是躲到木筏上,但派自己又說老虎是游泳健將,遠比人厲害。所以就算派逃到木筏上,老虎也可以隨時將他吃掉,顯然這是荒謬的。況且,電影中,老虎如此龐然大物,怎麼能夠長期躲在帆布下,只在必要的時候出現呢?其實,老虎根本不存在,它只是派心中的陰暗面。每次老虎出來的時候,就是派表現出獸性,殘暴一面的時候。最後老虎鑽入山林不見了,也就意味著派決定拋除心中的惡魔,過正常人的生活。換句話說,老虎就是派!船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再次,船上開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發生了極為可怕的事情!為什麼派敢於向日本調查員說出了:陌生人自相殘殺,自己殺死廚師,甚至自己吃了廚師肉的事情,卻不敢說出這個真實的故事?其實派持刀殺人就夠恐怖了,至於派吃廚師的肉,就已經是極駭人聽聞!這樣的事情敢說,卻不敢說真相,說明,這個可怕的真相比殺陌生人吃肉還要更殘酷十倍!真正的故事大體和第二個故事一樣,只是人物完全不同。父親在船上奄奄一息,因為腿部摔斷和感染,就要死,無法充當以往固執務實的一家之主了。強壯的拉維被迫充當這個角色,他試圖救活自己的家人。做了木筏的是拉維而不是法國廚師,法國廚師也吃了有麻醉劑的食物,早就死在沉船裡面了。拉維試圖通過在木筏上捕魚的魚肉,來養活全家,但是因為沒有魚餌,他根本釣不到魚!這裡有一個疑問,就是之前派所說的矛盾的話,一會有幾周的補給,一會又說支援不了幾天。那麼到底有沒有補給呢?根本沒有,只有暴風雨留在救生艇上的一些淡水。如果有足夠的補給,所有人絕對不可能在頭三天就拼的你死我活,更不可能為了廚師想吃肉而搞出幾條人命,這不符合邏輯! 隨後,拉維也許是出於救父親,讓母親和弟弟幫忙將父親截肢。但父親沒有挺住,很快就死了。
事實上,當時父親的腿部開放性骨折,沒有及時的治療是必死無疑的。拉維這樣給父親截肢的結果,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變相殺死父親,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此時活下的三個人,就分為兩派,一派是務實的拉維,一派是堅持自己以往信仰的母親和派。拉維出於實用主義角度,將父親截肢腿的肉割下做魚餌,並且釣到了魚。電影中明確表示,拉維將魚分給了母親和弟弟,不然母親和弟弟不可能堅持一週多。但篤行宗教和道德觀念的母親卻認為大兒子為了吃魚,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父親,簡直就是禽獸。母親勃然大怒下,在爭吵中重重打了他一記耳光。拉維因為是被母親打,所以沒有還手,為了證實他是為了大家,他捱打之後只是默默的釣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之前所謂法國廚師捱打卻不還手的疑惑!如果被打的是廚師不是拉維,廚師被打以後,即使不殺死母親,肯定會還手毆打母親。既然廚師能夠害死佛教徒,那麼再殺死母親又算得了什麼,反正無親無故!事實是因為他們是母子關係,所以拉維被母親打了以後,沒有還手。
之後的事情爆發,主要是因為兩點:
第一, 拉維並不僅僅是利用父親的屍體釣魚,甚至將父親的屍體晒乾,然後切成一塊塊的肉,並且吃下。母親和派對此極為痛恨,認為拉維是禽獸,不但害死了父親,還違背基本人性的吃人。雖然父親和拉維他們也屈從於現實,放棄了素食主義,開始吃魚,卻始終沒有吃人肉。因為世界幾乎所有民族的宗教和道德觀念都認為,吃人是最喪盡天良的暴行,更別說吃自己的親人。從這個角度考慮,拉維顯然要將捉到的大部分魚給母親和弟弟,自己只好靠只人肉為生。就這一點來說,他也很不容易。因為他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就無需揹著罵名拼命的釣魚,然後交給母親和弟弟,他完全可以自己吃掉,為什麼要管這兩個反對他的人呢?
第二, 派再次搞出事情來。派自己說,是沒有抓好海龜,導致海龜跑掉,拉維惱怒的打了他。其實就現在來看,拉維並不是僅僅為了沒有抓住海龜打了他。誠然,有過釣魚經驗的人都知道,一隻海龜往往有十斤以上的肉,是一個很大的收穫。而能夠抓住一隻海龜,是非常不容易的。拉維肯定費了很大的心思才捉住了這隻海龜,關鍵是,派把他放走了。電影前面之所以長篇累牘的說派和動物的關係,並不是偶然和隨意的,只是為了做鋪墊和隱晦。實際上,雖然父親強迫派將羊推入籠子被老虎吃掉,但派始終把動物當做朋友。所以,此次派接過拉維的海龜以後,不忍心吃掉,將它放走了。拉維對此自然極為惱怒,本來他就弟弟對派和動物的關係極為不滿,認為這是荒謬的。
在電影最後,派說,這場災難讓我失了我的家人,印度,動物園,阿南達。奇怪的是,災難為什麼會失阿南達呢?他被迫離開了印度,又因為失了所有的親人和在印度的一切,導致無法回到印度長期居住。動物園毀在暴風雨中,所有動物都被淹死了!他的家人在暴風雨中死了,但阿南達卻根他們沒有關係。因為阿南達其實在印度,並沒有死,而派隨後了加拿大,繼承了一部分遺產,能夠自己獨立上學,成人。如果派有需要,完全可以返回印度找到阿南達,再續前緣啊!後來電影的最後,派的妻子出現,明顯是一個印度女人,但名字並不是阿南達。既然你決定找印度女人了,為什麼不找當年刻骨銘心相愛的阿南達呢?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在整個故事中,派說了很多的話,有的是隱瞞,但絕大部分他沒有說假話,而是用一種對現實的隱射代替了現實。
這裡又有一個細節,船沉了以後,派對沉船說,媽媽爸爸對不起!為什麼他要道歉呢?他不是及時趕回,通知家人了嗎,只是回的時候船艙已經被淹沒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派之所以道歉,是因為他並沒有及時趕回。發現船要翻,派第一時間救生艇找阿南達,確認她沒有事以後,才回找家人。所以,等他回的時候,船已經接近要翻了。拉維和媽媽已經逃出來,而父親因為遲了一步,最終摔斷了腿,導致自己死亡,也導致大兒子和母親的嚴重矛盾,最終互相殺死。如果派當時不是先看阿南達,而是直接回通知家人,也許父親就不會受傷,也就不會死,母親自然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被拉維殺死。為什麼隱瞞老鼠--阿南達?因為阿南達是被派所殺!阿南達是一個幼稚,柔弱的少女,實際是所有人裡面最弱的,不但父親母親拉維,連派也遠遠強於她。
所以,電影中一開始都沒有這隻老鼠出現。包括拉維要弟弟和母親按住父親截肢,因為阿南達膽子小,做不了這樣的事情,只能旁觀。隨後,包括父親死亡,拉維和母親的衝突中,阿南達只是像電影中的老鼠一樣,躲在角落裡面驚恐的看。所以,阿南達其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她目睹拉維殺死母親,又看到派變得狂暴殺死了哥哥拉維,只是嚇得魂不附體而已。最終阿南達死於派之手,電影中其實說的很明白了。派本來沒有發現補給,在殺死哥哥,也就是殺死鬣狗後,突然發現補給,其實所謂的補給就是人肉。殺死哥哥以後,派已經變得狂暴,開始用哥哥的肉釣魚,並且吃哥哥的肉。而當時阿南達已經被嚇呆了,本來根本不敢和派爭奪任何事物。
現實中,派發現阿南達在吃他剩下不多的肉,激發了他心中的惡魔。派當時頭腦中只有飢餓和生存,再也沒有什麼愛情觀念,連哥哥都殺了,何況一個情人,所以他拿起刀要殺死阿南達。阿南達立即跪下求饒,也就是電影中老鼠可憐的爬在派的身上,要求他的保護。但最終派還是凶狠的殺死了阿南達,這樣一來,就沒有人跟他爭奪食物了! 為什麼從來不提阿南達,也不提老鼠。這是因為殺死阿南達是極為殘忍的事情,同殺死哥哥拉維又很大的不同。派認為殺死拉維並沒有錯,因為拉維至少算是殺死了母親,本身就該死,殺拉維是合理合法的復仇。但殺死阿南達,僅僅是因為阿南達會分享他的食物,這是派自己極端凶殘的行為,也是派一生無法正視的。食人島到底是什麼? 派的故事中,他的補給品被風暴摧毀,在要餓死之前,他突然來到一個到處都是貓鼬和可以吃的紅色植物的浮島上。但晚上,他又發現這個島在吃人,池中的酸會將魚類消化。食人島也是派始終不敢正視的內容,整個電影中,他解釋了很多東西,但面對日本調查員的逼問,他甚至說出了吃掉廚師屍體和殺死廚師的行為,卻始終沒有解釋食人島。那是因為食人島的行為,比以上兩個還要可怕。
實際上,食人島就是母親和阿南達的屍體。之前已經說了,船上根本沒有補給,殺死哥哥拉維,陷入狂暴狀態的派開始以用哥哥屍體的肉釣魚,但魚顯然不足以滿足需要,在飢餓難忍的時候,派靠吃哥哥的屍體維持生存。因為哥哥殺死了母親,所以派並不介意吃掉哥哥的肉,這也是一種懲罰。同樣,他不介意吃掉已經被肢解,晒成肉乾的父親的肉,因為這些肉已經看不出是誰的!不過,隨著殺死了阿南達以後,較為清醒的派,始終不願意吃掉初戀情人阿南達和最尊敬的母親的肉。 但哥哥和父親的肉吃不了多久,經過100多天後,肉終於吃盡了。在極端的飢餓中,派終於完全失了理性,開始吃母親和阿南達的屍體,這才是所謂的食人島。所以紅色一條條的植物,是指人的一條條肌肉和血管,島上無數的貓鼬,其實指的是已經腐敗生蛆的人肉,貓鼬指的就是蛆蟲,還是比較形象的。所謂的食人島,吃人的就是派自己。那個白天是淡水,晚上是酸液的池子,暗指派的胃,他將食人島上的東西一點點的消化了。當時派已經失了人性,他先吃光了母親的屍體,再吃阿南達的屍體。最終,他吃到屍體的臉部的時候,吃到了阿南達的牙齒。此時派的良知才恢復,他意識到自己是在吃人,還是在吃自己的初戀女友,一個因為蓮花而被他愛上的少女。這也就是,電影中,從蓮花中發現一顆人牙的含義。
恢復理性的派,將已經吃光的母親和阿南達的遺體丟入海中,發誓不再吃人。為了紀念女友,他講女友送她的定情信物,也就是那條紅繩子,拴在女友的白骨上。在電影中,他將繩子拴在食人島上。離開島的時候,食人島變成了一個躺著的女人形象,也就是暗指女人的屍體。隨後派還是以捕魚為生,好在沒有幾天後,船就飄到了墨西哥海岸,他得救了。後來的派,也就是成年的派,卻並沒有認為吃人肉是完全不對的,這才有最後一段臺詞!派衷心感謝自己的父親,如果不是父親,他就活不到現在。這就是很奇怪的!明明父親早就死了,為什麼他能保護派?其實,派並不是在說自己的父親,而是借父親為他吃人的行為辯解,他是在說父親的務實觀念幫助了他!派即使在成年以後也認為,吃人肉是必須的,是務實的,即使吃了母親和女友也是迫於無奈,迫於現實,不然就會餓死。為什麼不說老鼠和食人島的真相?很簡單,因為這個社會無法接受這種故事。日本的調查員被派的第二個故事,也就是廚師,佛教徒,母親和派互相仇殺,最終派還吃掉廚師的故事嚇得魂不附體,最終選擇了第一個童話般荒謬的故事相信。這說明,派殺死廚師,又吃了廚師肉的這種行為,已經不可能被社會接受。更別說,派實際殺死的是自己的親哥哥,還殺死了自己最愛的女友,更可怕的是,他還吃掉了自己四個親人的肉。如果這個故事傳了出,派一定會被當做怪物和禽獸,絕對無法再社會上立足,所以派無論如何不敢說出事情的真相!為什麼派會說出前兩個故事?很簡單,他也需要傾訴。在海上的暴行,讓派一生留下恐怖的陰影。大家注意整部電影中,派幾乎沒有什麼笑容,即使笑也是一閃而過,大部分時候他的表情僵硬,有一種憂鬱,似乎始終在想著某一件事情。雖然在上岸以後,他完全拋棄了惡魔,將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也就是那隻老虎頭也不回的鑽入樹林不見了),恢復了以往純真的派,甚至還是吃素食,但他是備受煎熬的。單單是母親因為他的幼稚被殺,這一個最輕的罪行,他也無法接受,在電影中留下了眼淚。所以,派很需要傾訴,但又無法說出實情的真相,所以他隱射預言般的說出了第一個類似於童話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都可以接受的故事,雖然明明是假的,但派其實變相說出現實,也是一種傾訴。第二個故事,則是派被日本調查員逼迫無奈之下才說的 所謂真相,他迴避了所有和他有關的要點,比較接近真相,但仍然是假的。
-
25 # 嶺南頑童
整個漂流過程就是人生的過程,電影當年上映後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大獲成功,李安還憑藉此片,第二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少年派》雖然帶著奇幻兩個字,但實際上是人物自傳的文藝片,其中探討的哲理性比較豐滿比較豐富。
派從一個家庭幸福的生活中走來,而最後走向了殘酷的生活中去,暗示了人的一生了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電影採用寓意的手法,賦予每個人物,每個動物待定的角色,代表了現實中不同的人性,通過這些動物的行動闡述人性中的種種,好的壞的,殘酷的善良的都是人性的本色。只不過在漂流的時候充分發揮了出來。
正如派在電影結尾問作家:“你更喜歡哪一個故事?”作家回答的是有動物的那一個。我們都寧願相信這是在求生面前人與動物的博弈,而不是人和人的鬥爭。
這部電影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大家都很喜歡這部電影,除了好看之外,它其中又有著對哲學和宗教的思辨,對人性、獸性、神性這三重關係的求索。
-
26 # 小Jay影視剪輯
摘要
01
昨天心血來潮看了一部由李安導演的電影。說來對這個導演最初的瞭解,好像是來自某雜誌的評書。內容大概就是李安曾經在家裡閒賦了6年之餘,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活,而一切開銷則由他的妻子來承擔。說起來,妻子養丈夫確實是好像不太合理。但此雜誌的意圖在於稱讚他。誇讚李安能夠用6年的時光去沉澱,閱讀、看片、寫劇本,最後慢慢開創出一部又一部的好影片。對於,這樣的導演我確實覺得很佩服。因為他沒有在人潮中、閒言碎語中淹沒掉自己的追求,並且能夠用自己的作品改變了大家看法和評價。是啊,滔滔不絕的解釋和闡述不如一件強有力的作品來的實際,這是一個用結果說話的時代。
02
《少年派漂游記》這部電影,一開始是由中年的派所帶入的插敘。派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派的家裡是開動物園的,由於他們全家都信奉的宗教,所以一家人就只吃素。在派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某天他的父親跟他說動物園在印度經營不下去了,所以要遷往加拿大生活。而就在前往加拿大的途中,船隻因為遇到了暴風雨,所以全體船員以及派的哥哥、父親、母親都死去了。只剩下了派和一隻鬣狗、一隻母猩猩、一隻老虎、一隻瘸腿的斑馬留在了救生船上。在茫茫大海的漂泊中,鬣狗殺死了斑馬,又殺死了母猩猩,接著老虎出來殺死了鬣狗,在派與老虎的對抗中,派利用各種方法避開老虎,最後派獲得了暫時的安全。就這樣派和老虎在海上經歷了各種奇幻的旅行漂泊了227天,終於獲救了。然後,獲救了的派被兩個記者採訪有關這次為什麼會發生海難的原因。這個時候鏡頭回到了中年的派。中年的派說,他跟那兩個記者說了他的經歷後,結果那兩個記者都不相信,於是派說他就又講了第二個故事。這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救生船上是派和派的母親、船上的廚子、中國水手。廚師殺掉了瘸腿的水手,然後吃掉了他的肉,而後廚師又失手殺掉了派的母親。在憤怒之下的派,於是殺掉了因為內疚的廚師。這就是故事的第二個版本。看到最後,採訪中年派的記者把第一個故事中的動物與第二個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對應。母猩猩是派的媽媽,受傷的斑馬就是水手,鬣狗就是廚子,而多出來的老虎就是派。電影最後,主人公派說了一段耐有尋味的話。派說:這兩個故事你更喜歡哪一個?記者回答說:有老虎那個。派說:謝謝你,那麼你跟隨上帝。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看似已經完結的故事,卻給人以無限的回味,讓人遐想不斷。那麼到這裡想想,派之所以能夠活下來的理由就是吃掉
-
27 # 楓淨凱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起來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少年的奇幻歷險經歷,但是看過的人都知道,電影裡其實講述了兩個版本的歷險經歷:一個是老虎、斑馬、鬣狗三隻動物一個少年在救生艇上,另一個版本是廚子、水手、派的母親以及派四個人在救生艇上,這兩個版本相互對應,我們會還原出大概的事實真相,並能儘可能地推想出派經歷這些事的心路歷程,這背後隱藏的其實就是關於人性的解析。
其實等於在告訴我們很美麗的外表之下往往它背後的真相是殘酷的。同時它還有另外一層寓意,就是即使發生再殘酷的事情,我們人的內心世界依然有美麗的東西支撐著我們去戰勝殘酷。
-
28 # 多多說影
這部2012年由李安導演的作品講述的是
派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
憑藉此片李安導演榮獲第85屆奧斯卡提名獎。
而吸引觀眾的不止是片中主人公所經歷
奇幻的故事還有其巨集達的場景世界,還有影片
故事的兩個不同版本
*一個故事的兩個版本
躺在病床上的派
在貨輪調查員的再次追問下。
不得不講述出了第二個不一樣的故事。
在第二個故事中,救生船上一共生存下來四個人。
這其中每個人都代表了一隻動物。
鬃狗就是那個法國廚子。
而斑馬則是那個跳下船時摔斷腿的可憐水手。
猩猩呢,是派的母親。
從派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是廚師殺掉了瘸腿的水手,
然後廚師又與派的母親差生了爭執,隨後又將派的母親殺死。
*片中隱喻
我們還記得在第一個故事中,老虎是最後一個出場的。
而老虎也就是派的內心,目睹母親的死去,派內心的邪惡像猛虎一樣噴湧而出。
這一點在故事劇情中都有隱晦提到,
比如派的父親曾經對他說過,你無法從動物的眼中看到他的靈魂,、
你只能從它的眼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影射
在電影的結尾中
當老虎凝望叢林走進去的那一刻
或許也代表著是派邪惡內心消失的瞬間
派痛恨事情的真相,傷心不已
所以選擇將心中的猛虎藏匿於山林
也是對這227天進行告別
第一個故事其實就是現實的隱喻
是經過自己的感悟而昇華出對人性的思考。
人們往往寧願去相信一個荒誕不羈的“奇幻”故事
也不願去相信一個更為接近事實真相的恐怖現實
-
29 # 黑帽子剪輯
《少年派》是李安拍攝的一部放映人性的電影,在我看來,沒有什麼透徹不透徹,而是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下面咱們說一說小編對《少年派》的解讀,這部電影主要就是說的是大陸發生災難,在面臨生存的時候,人的陰暗和光明的一面。老虎理查德.帕克它就是人們面臨困境時陰暗的一面,而少年則是樂觀的光明一面,拉布呂耶爾《品格論》李說過:“我們會和厄運搏鬥,而且比我們所預期的做得更好。”在面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少年想象出來的老虎,他一個人能自己堅持下來嗎?沒有老虎虎視眈眈的盯著他,他會有強烈的生存意識嗎?我想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正是因為有他想象出來的老虎,才激發了他生存的信念,不讓他在大災難面前,想一些悲傷的事情,比如親人的離世,在比如自己的處境等等,也許老虎是陰暗的,但在戰勝陰暗的一面,迎來的不是光明嗎!少年和老虎在海上鬥爭了有200多天的時間,最終見到墨西哥灣海灘,迴歸了人類社會中,從而那個象徵黑暗的老虎回到了叢林裡,黑暗的一面的離開,迎來的不就是全新的生活嗎,終於不用在海上漂流,迴歸人類生活,享受當下,不在孤獨。
-
30 # 小樓剪輯
影片也沒有諱言這一點,採訪派的作家明確指出:鬣狗代表殘暴的廚子,斑馬代表受傷的水手,猩猩代表母親,而猛虎則是少年派自身。如此一來,那個本已是血淋淋的動物故事瞬間慘不忍睹到令人無法直視。
於是,日本人選擇了第一個故事,作家也選擇了第一個。可是派呢?他能選擇什麼?
他別無選擇。
他不得不面對生命的殘酷。
這殘酷曾經由父親教育過他,還在父親的動物園裡,當他試圖把猛虎當做朋友餵養,父親卻劈頭打碎他的幻想,讓他親眼看到猛虎捕食羔羊。父親告誡他:老虎不是朋友。
但此時他還並未真正瞭解這種殘酷,直到旅程展開,這殘酷才一點點降臨到他身上。
最早的預示來自廚子,作為素食者的母親向他要求蔬菜,他指著香腸和牛肉說它們曾經是吃素的。當派一家為沒有蔬菜發愁時,另一個素食者告訴他們可以用肉汁拌飯,因為在船上,肉汁不能算葷。派雖然沒有接受他的說法,卻也不能不體會到生存對人的改變。
更嚴酷的考驗當然是在海難之後。一條船,4個人,還有漫無涯際的大海,如何生存下去是最大的問題。開始是殘暴的廚子操控一切,可廚子無疑是個野獸,在他身上僅僅顯示出獸性:他捕食老鼠,割掉受傷水手的腿導致水手死亡,而他卻若無其事用水手的肉來做魚餌捕魚。派不敢相信,卻不能不接受這樣的事實:船上的人,包括自己是以水手的死來求生的。他不得不順從廚子的吩咐來做事。直到接下來,廚子殺了母親,派才忍無可忍殺了廚子。
廚子雖死,生存的困境並未解決,派要獨自一人面對。怎麼辦?派並沒有比廚子更好的辦法,於是,他對廚子做了廚子曾經對水手做過的事。
雖然為了避免過度解讀的嫌疑,筆者只引述了派在第二個故事裡講述的事實,可僅就此而言,人們也不難看到這個故事的殘酷:派在海難裡失去了所有的親人,而之後又陷入到人肉相食的慘劇之中。如此殘酷的影片,上映時有小學甚至號召家長帶孩子去看,想想真是有些不寒而慄。
更為殘酷的是:求生過程中,派的人性一步步淪陷,瀕臨崩潰。他視廚子為野獸,可在廚子死後他自己成了野獸。片中猛虎吃掉鬣狗的場景頗有些奇特,當猛虎撲向鬣狗之後,鬣狗就在銀幕上消失得無影無蹤,(與此對照,幾天之前死去的斑馬屍體仍在船上,)這使我兒子一直認為是鬣狗變成了老虎,細想起來,又何嘗不是?
生命殘酷,人性淪陷,僅僅如此,影片並不值得深究,影片的深刻在於:在將人性打入十八層地獄的同時,也為之打開了救贖之門。在對人性失去希望的同時,建立起人對自身的信仰。
救贖之道何在?就在人對自身的信仰,這信仰使人即使變身為猛虎,也仍然相信自己並非猛虎。
派曾有過這樣的相信。派的名字其實並不叫派,他名叫Piscine,可總是被人嘲笑為pissing(尿)。直到有一天,忍無可忍的他開始用圓周率“π”來解釋自己的名字,開始一次兩次並不能改變別人的嘲笑,但當他不斷重複,在黑板上寫下滿滿的數字時,人們的嘲笑已變成了喝彩:他終於依靠自己的相信,從pissing變成了派。
有的東西雖然並不牢靠,但你必須依靠。
派並不甘於人性的淪陷,這不甘體現在他的“Sorry”中。片中多次出現派哭叫“I am sorry!”的場景。第一次是在船沉之後,獨自爬上救生艇的面對家人全失的痛苦,抱著船桅大叫“I am sorry!”此一Sorry令筆者有些奇怪,照理船失事是天災,派的親人遇難於他是痛苦,他為何要說Sorry?片中派在發現暴風雨後獨自去了甲板,並未立即叫醒家人,待他發現船失事想去叫家人時船艙卻早已灌滿了水,他再也未能見到他們。他的舉動照理並無不妥,但這“Sorry”似乎又暗示親人的遇難與他有些聯絡,Sorry表示了他的無奈與不甘。派第二次說Sorry是在捕到劍魚之後,這個Sorry其實是對水手說的。在第二個故事裡,水手腿受了傷並不斷惡化,廚子割掉了他的腿,派則不得不幫著廚子按住水手,他面對水手的痛苦無能為力,只能不斷地說Sorry。廚子則在水手死後捕到了劍魚。
不甘沉淪,又該如何實現人性的救贖?派選擇了信仰。信仰什麼?信仰神蹟。捕到劍魚的派說了Sorry之後突然雙手合十跪倒,感謝神化身為魚來拯救他。為什麼?聯絡到水手的死,不難理解此時派精神已經極度痛苦,他的現實到了極度的黑暗,他必須用信仰來救贖自己。這信仰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這信仰是否可靠其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信仰,派才能守住人性的底線,不在黑暗的深淵裡沉淪和覆滅。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派講述了一場奇幻漂流,草灰蛇線,人們不難看出每當神蹟出現之時,恰恰也是派生存艱難,不得不向下突破自己人性底線的時候。以食人島而言,這個水草豐美,食物豐富的漂浮小島恰是在派在小艇上經歷了暴風雨,瀕臨死亡之前出現,“她”(小島外形為臥躺的女性)為派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挽救了他的生命。可“她”到底代表什麼,影片實在語焉不詳,有人認為這是印度教的神,也有人認為這其實就是派的母親。不管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拯救了派肉體的食人島令派的靈魂墜落到無底深淵,因為當蓮花開啟,包裹在裡面的是人的牙齒,派如果流連於此,結果也便是人性完全被吞噬,只留下赤裸裸的牙齒。所以派選擇了離去,這一離去拯救的不僅是他的生命,更是他的人性。
所以,《少年派》濃墨重彩了那個奇幻的猛虎故事,不是因為它相對後一個顯得不那麼殘酷,而是因為它顯示了人性的掙扎與昇華。如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它榨出了人性善下面隱藏的惡,也榨出了這惡下面保有的善。
只是,如此複雜的人性內涵,年幼的孩子哪裡能夠體會?影片中文名是誤導,既有少年,再加奇幻,很多人便以為這是兒童片。事實上,影片的英文名很明確——“Life of Pi”,“派的生命”,而這生命到底如何,見仁見智。
-
31 # 金叔說影視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之後,很多家長一看這電影名字,以為是個科幻劇,給孩子看的。結果帶孩子進電影院一看,嚇得孩子哇哇哭。因為裡面老虎的鏡頭特別多,再加上是3D影片,這老虎好像一下子彷彿從畫面上撲出來一樣。很多孩子看完就嚇哭了。但是成年人看完都說這片子確實好,尤其是那畫面拍的太美了。這部片兒你要單看前面一個多小時,你以為這就是一個科幻的好萊塢大片。
-
32 # 劇看好
看懂了少年派你會覺得這部電影非常的黑暗,有3個版本。重點在版本3
版本1,表面的:派和老虎理查德,鬣狗,猩猩,斑馬的故事。
版本3,這是最黑暗的,首先分析沉船的原因,在遊輪上,父親怕動物受刺激,所以給所有動物餵了鎮定劑。
但是中年的派介紹說父親之前從不照看動物,都是叫傭人去的,所以由於父親的疏忽給船上用作食物的動物也為了鎮定劑,所以導致風暴來臨時吃了肉的船員們都處於昏迷狀態。而派一家和佛教徒因為吃素所以沒受影響,這就是派故意隱瞞的原因,是父親導致了沉船。
並且,中年派說,自己記不清和女友分別時的場景,其實,在上船之前派就把女友藏在了救生筏上,救生筏裡的老鼠就是指派的女朋友。
風暴來臨時派出去找女友,意外發現船員們都昏迷了,所以回去叫醒了家人,在過程中遇到了也是吃素的佛教徒,一行六人登上了救生艇,一個大浪打來,佛教徒摔斷了腿,媽媽和哥哥被擊落大海,派救起了水中的爸爸,後來又救起了媽媽,哥哥在影片中寓意為猩猩的孩子,所以在派問猩猩你的孩子呢,猩猩回頭看海面,寓意哥哥被大海沖走了。
所以動物比喻應該是這樣子的:老虎指的是派,猩猩是媽媽,鬣狗指的是爸爸,斑馬是佛教徒,老鼠的派女友,首先父親發現佛教徒沒救了於是幫佛教徒截肢,可是流血過多死了,於是用佛教徒的肉餵魚,後來父親教派學習生存知識,一次教導中派的失誤讓海龜跑了,父親要教訓派,母親阻攔起了爭執,父親失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派見狀失去理智衝向自己的父親,完全沒有還手的父親被派殺死。只有父親才不會殺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廚子肯定會還手。
影片中派沒有交代女友的女友的去向,老鼠卻是被老虎吃的,所以影片中食人島暗指女友的屍體。
島上無數的猢獴代表著屍體腐爛的驅蟲,那個白天是淡水晚上是酸液的池子是派的胃,最終派吃到臉部時吃到了牙齒,此時派的良知才恢復,這個版本太過黑暗,所以導演全是鋪墊隱喻。
所以讀懂了這部電影,你會發現在美麗的畫面背後,其實掩藏著黑暗的人性。
-
33 # 摩摩摩凡陀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當時少年派上映確實是去影院觀看的,記得在影院帶著3D眼鏡,真的是視覺震撼以及視覺享受。
至於人性的解讀我想就我自己看完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男主派一家人因為各種原因吧舉家遷移,派的父親是一名動物園管理師,遷移的時候帶著好多動物一起坐船,最後船出了事故,全家除了派都葬身大海了,他自己找到一艘小船海上漂流並且搭救了逃出來的老虎,斑馬,猩猩,鬣狗。
當時看完以後跟我哥我倆還討論來著,我覺得雖然殘忍但是挺符合邏輯的,那就是這些動物中最後活下來的老虎是派,斑馬是派的爸爸,猩猩是派的媽媽,鬣狗是派的哥哥拉維,因為整部劇都是以派的回憶為線索展開的。下面跟大家詳細的講述,首先根據派的回憶,保險報告說沉船事故那天的天氣很好,絕對不會因為暴風雨沉船。男主派從始至終都沒有去正面回答過這個問題,說明了沉船原因跟派的一家有關係。所以說逃出來的動物有可能就是派的一家了。派的爸爸本身患有小兒麻痺,腿部殘疾正好應召了斑馬的瘸腿。最後船上除了老虎以外所有的動物都死了。正如派獲救時說的:“那個讓我生存下來的理查德.帕克(老虎名字),那個讓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夥伴,徑直向前走沒有回頭,永遠消失在我的生命裡。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但最遺憾的是我們來不及好好告別!”而老虎頭也不回的走入叢林消失不見。派感謝了很多人,然而最感謝的還是他的兄弟姐妹,意味著一家人的犧牲換來了他的生存,他也與自己生存的本能告別了,掙扎的過去只屬於過去。環境一旦改變,生存本能就選擇了輕易離開。
-
34 # 小豬推視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非常優秀精彩的電影,導演李安用一個少年在船隻失事後飄蕩在太平洋中227天的神奇經歷這樣一個視野,給我們展示了一些被現在充足物質生活掩蓋住,一度被我們遺忘的原始人性。
飢餓能改變一個人,這句話在影片裡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少年派出生在一個印度家庭,在他年少的時候,曾經有過三種宗教信仰。他相信上帝,相信動物也像人一樣,能夠向其他人表達出自己的友好,而不僅僅是撲殺覓食的獸性。在這裡其實也是對我們人類的其中一種人性的對映,世界上很多人把宗教奉為信仰,甚至到了蔑視法律的地步,做一些自認為是在神的指引下不可理喻的行為。派的父親在看到他把手伸進去打算給老虎餵食的時候,意識到了要轉變派的一些觀點,讓他知道他所認為的動物靈性,不過是自己內心一些莫須有的期許。從那以後,派的內心有了一些變化,也有了一些衝突。派一家準備把動物園裡面的動物賣到北美,然後在加拿大開始新的生活。在他們搭乘的郵輪上,暴風雨意外讓他們的生命處在了絕境。派給我們講了第一個故事,關於他跟老虎如何在海上生存的經歷,摔斷腿的斑馬,坐著香蕉漂浮過來的紅毛猩猩,以及凶惡的狗和陪伴到最後的帕克,為我們呈現了他奇幻漂流的大部分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是真的像表面上的那麼勇敢那麼值得讚揚麼?其實在看到飢腸轆轆狗把瘸腿的斑馬第一個殺死並吃掉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感慨,原來動物的獸性可以那麼凶猛;再到後面紅毛猩猩與狗打鬥的畫面,我們又被那一眸象徵女性柔和的目光給吸引住了;再到後來,老虎帕克出現,結果了那隻凶殘的狗,我們又開始為其拍手稱快。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因為快速的情節,我們忽略了第一個故事裡面存在著的矛盾點。比如,太平洋裡面沒有漂流著的島,更不用說有食人島;再者是香蕉在海里面是不會浮動的。所以當看到兩個日本人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內心獨白往往是,那個故事就是我們想要聽到的,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但是真相往往是殘忍而極具考驗性的。
在第二個故事裡面,派提到了,其實在小船上的並不是動物,而是四個人,一個是水手,一個是廚師,一個是他母親,還有一個是他自己。在船沉沒之前,他們四個人坐著船逃了出來,水手因為摔斷了腿而感染到不省人事。在派的敘述中,救生船上有一些補給,但是廚師在幾天後就決定把水手截肢,並以此做誘餌釣些魚作為食物供給。派的母親是虔誠的教徒,自然是對該行為憤恨不止,所有這一切的累積,變成了因為飢餓而爆發的獸慾埋下伏筆。想到這裡,再對比一下第一個故事裡面的狗和紅毛猩猩,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人類和動物醜惡地如此一致,我們對我們定義中的大自然,動物的捕食行為給出了最合情理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在人吃人方面,卻顯得如此不可接受。派的母親終於也被廚師殘忍殺死,但是有趣的一點是,她的屍體被廚師扔進了海里,餵了鯊魚。認真想想,為什麼廚師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不留著派的母親的屍體當誘餌或者說食物,而扔進海里?這本身就又是一個矛盾的點,也可以說是一個挑戰觀影者感受的點。在第二個故事的最後,派把廚師也殺死了,但是廚師並沒有做出反抗,如果說影片從廚師殺死水手的開端就向我們傳達一個思想,人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優先選擇自保,而不是內疚,那麼廚師對派的謀殺選擇順從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三個故事沒有在影片中明確提到,但是從上面很多矛盾和隱喻中,我們得到了第三個故事的輪廓,或者可以說,第三個故事,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廚師不是廚師,水手不是水手,他們分別是派的哥哥拉維和派的父親,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水手會是最健壯的一個,因為拉維是游泳健將,而父親因為小時候的病而落下行動不便的伏筆。在大自然的法則中,弱者總會是第一個被強者吞食。所以派的父親也成為第一個被吃掉的人。上面說到,派的母親信教,面對兒子吃掉自己的父親這個殘忍現實,她用耳光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而拉維在人性原始獸慾的驅使下,一刀了結了自己的母親。但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內疚,故對弟弟派的行為選擇了順從。漂流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派因為飢餓吃掉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再到最後,吃掉了自己的母親和初戀女友。
這部影片之所以帶給我或者說帶給大家這麼大的衝擊感,不只是因為派在海上的那種百年一遇的奇幻漂流經歷,更加重要的讓觀眾們看到了人在陷於絕境時候道德與法律的衝擊。
影片的真相其實是人吃人,這已經違背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根基同時也違反了法律,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從人性最原始的慾望出發,我們誰都不敢說在那樣一個環境下,我們仍舊能夠遵守道德和法律。也即是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不能將一些標準用來衡量派的行為,畢竟每一個標準都有其適用的情境。
-
35 # cy遊影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確實拍攝出了很多人性上的東西。主人公是一名叫派的少年,由於他爸爸就是開了一個動物園,自小就與動物有一種自我的看法。其實人和動物的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本片就把這個問題提升到了一個哲學的思考。不得不說李安這次又拍了一部好電影。
片中少年派和老虎理查德·帕克共處,其實就是代表人性的善和惡。試想一下,一個普通人跟一頭恢復野性的老虎共同生活,這個存活率就幾乎為零了。少年派的筆記中說到:“要感謝這隻老虎,沒有他,我活不了。因為在茫茫大海上,比老虎更可怕的是孤獨。如果這隻老虎死了,那就完了,我會被孤獨和絕望殺死的。我得時刻和它鬥,這樣我始終保持者鬥志,保持者我的體態,保證自己不會為親人的逝去悲傷感到絕望。”這裡就說了一個很深的道理就是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少年派在和老虎的對抗中不斷成長,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最後終於獲救。正正是各種不容易更顯示出主人公派的心路歷程。
其實人類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與自然、各種惡劣條件抗爭,不斷提升的過程。人們總要跨越困難才能走上Sunny大道。我們應該都有著派的品質,只是我們忽視了而已。
-
36 # 善策思維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雖然故事情節藝術虛構,但其所蘊涵的樸實生命價值觀,卻是我們普通人在災難面前所迸發出來生存慾望的真實寫照。電影為什麼好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影片所表達的正是人類逐漸枯竭的精神資源,往往成了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裡平凡人們的稀缺。
《少年派》並不是意在真實呈現詭異絢爛的世界,而是暗含我們都生活其中,無出其外。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跌宕起伏的修行。
只是修行的結果,因人而異。我們都被這個真實的世界溫柔地深愛過,也被無情地恨過,更被殘忍地撕裂過。有些人在歷經考驗中沉淪,有些人卻愈挫愈勇,更加堅毅粗壯。少年派必然屬於後者。
少年派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不僅有深不可測、險象環生的大海吞噬的風險,更有成為孟加拉虎帕克最後晚餐的可能,九死一生,竟然奇蹟般地生還,是怎樣做到的?
我無意評價電影本身,只是想就電影所傳達的人文意義做一些延展。這部影片在我看來,實質上主要講述了兩個哲學問題,到底是哪兩個問題呢?對身處疫情之下的人們又有怎樣的啟示呢?
這兩個問題就是理性與感性,或者說科學與信仰。這就是人性的兩面。在如此無以復加的絕境下,只有二者無縫融合,才能有可能絕處逢生,缺一不可。
電影裡的少年派,是父親科學理性和母親信仰感性完美結合的化身。
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命,所以他選擇相信科學,代表著理性;母親臣服於宗教,代表著信仰和感性。而少年派從小就擅於採百家之長,同時信仰三種宗教,這就是理性和感性矛盾的統一體,看上去那麼糾結,實質上這就是人性底層的邏輯,是另一種和諧美。電影裡說:“科學解決外在的問題,而不是內在的”。實際上是在表達理性和感性各有分工,理性解決現實問題,而感性解決心靈問題。正是因為這種辯證統一的化合反應,才成就了少年派的奇蹟生還。
如果再把這兩個問題再延展,再接地氣一點的話,電影實質是在講三個現實問題:慾望、工具、信念。慾望是生存的動機,工具是生存的手段,而信念是生命的價值。
人因為有慾望,才會派生恐懼。平凡人無法做到無慾無求,所以必然會恐懼隨行。我們在躬身前行的路上,往往容易陷入與恐懼殊死搏鬥的較量之中,而無法自拔。因為,在一般人看來,恐懼是一種負面的傷害,無任何價值可言。所以必須千方百計幹掉威脅,驅散心中恐懼,這是人之常情。電影裡說:恐懼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對手,因為只有恐懼才能打敗生活。沒錯,當我們沒有信念,恐懼必然會摧毀我們的一切,包括生命。
恐懼就像是人體內的癌細胞,一般做法是放化療,直至把癌細胞消滅乾淨,但往往這樣做的結果,幾乎都是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如果我們真的有恃無恐,那麼結局只有消亡。《道德經》裡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真正的智慧應該是,學會生存的慾望與恐懼和諧共存。
-
37 # 小哲撩劇
先來介紹一下這個電影,《少年派》全程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
38 # 可清兒小劇場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對於人性的挖掘
結局故事一
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
結局故事二
是在病床上的派講述給調查人員的,水手、廚子、媽媽和派一起漂流的歷險,他們互相殺害最終剩下了派一人。
解析
結局是開放式的,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答案和理解。
個人認為最後上船的是派的爸爸、媽媽、派、還有派的女友。派是老虎、媽媽是猩猩、爸爸是鬣狗、女友是老鼠,女友實際上是藏在救生船上想偷渡到加拿大和派一起生活的,老鼠暗喻偷渡者。
可能是因生病、飢餓、被殺,女友也死掉了,派實際上連女友的屍體都吃掉了,那個食人島實際上指得是女友,派把女友送給他的手鍊留在了食人島也是契合這一點,因此派說記不清是怎麼和女友分別的了,派是不想回憶女友死去,並被自己吃掉,才會選擇性忘記的。
這部電影揭露人的醜惡、自私以及面對災難和困境時的無可奈何。為了活下來,一切親情、愛情、文明都顯得那麼的卑微,在文明社會中被法律和道德壓抑住的人性陰暗在這一刻被盡情的釋放。
派給故事編造出奇幻版本,或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創傷,避開心理陰影,用美好的童話來掩飾殘忍的殺戮。相信童話的人,心中就有神。
-
39 # 嗶說剪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之後,很多家長一看這電影名字,以為是個科幻劇,給孩子看的。結果帶孩子進電影院一看,嚇得孩子哇哇哭。因為裡面老虎的鏡頭特別多,再加上是3D影片,這老虎好像一下子彷彿從畫面上撲出來一樣。很多孩子看完就嚇哭了。但是成年人看完都說這片子確實好,尤其是那畫面拍的太美了。
這部片兒你要單看前面一個多小時,你以為這就是一個科幻的好萊塢大片。
你要把整部片兒看完,尤其是最後二十分鐘看完,你會發現沒那麼簡單。它體現的不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甚至是一個殘酷的故事。
一個是在陸地上發生天災旱災了,也面臨生存問題。所以其實這個片子最終指向是在殘酷的環境下的這種人性。而這部片子最大的特點是它的整個畫面拍得特別漂亮。
那這部影片李安到底在講的主題是什麼呢?其實這裡邊的理查德·帕克--那隻老虎象徵著人性當中的惡,少年派本人象徵著人性當中的善。老虎和少年派其實是一個人。
就是說回到文明社會以後,這種惡的東西就要沒有了。但是人不可能完全內心世界裡沒有本我的惡。所以最後少年派趴在海灘上雖然已經疲憊不堪了,看著老虎離去,他依然有種強烈的孤獨感。
他想這隻老虎。也就是說人在任何情況下很難消除自我的慾念。怎樣能夠把這慾念控制到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才是這部片子的主題。這部片子告訴我們慾望靠什麼來壓制呢?光有超我是不夠的,得靠信仰。其實這部影片最終談的話題就是信仰。
小時候的少年派什麼都信,什麼都不信,並不是一個一個堅定的信仰主義者。可是後來在大海上和老虎的鬥爭過程中,他的信仰經受了痛苦的衝擊和洗禮。這個洗禮從來不是外部世界給你帶來的,而是自己內心世界滋生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對信仰的強大依靠。我們有時候往往覺得信仰會給你帶來一些現實的好處,你才會信它。
可是這部片子告訴我們信仰不會給你帶來現實的好處,而是當環境空前惡化的時候,由信仰滋生的強大精神力量可以去抵抗外部。裡面的主角少年派有句經典的話:“我後來悟到,人生就是不斷放下的過程,可是令我們遺憾的是我們經常來不及和那些要放下的東西好好地道別”。
-
40 # 興哥愛剪輯
李安的《少年派》對人性的挖掘很透徹嗎?該怎麼解讀?
以下是我從三個方面解讀的理由:1、本片開場的時候出現了許多動物,動物的背後是人工畫的牆壁,配合著獨具印度特色的歌曲,將故事帶入一個印度動物園的背景環境當中,為主角的家庭出生以及後面對其姓名來歷的介紹作以鋪墊。當我聽到清脆而歡快的豎琴聲隨著鹿群得跳躍而律動時,我便開始注意到這部影片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之間的契合。在後面的劇情裡,場景的變換和音樂的配合,不斷地將觀眾的情緒帶入主角的內心世界中,感受著主人公pi的心態發展。本片剛開始以口述的方式,講述了pi在少年時遇到一次船難,家人在那場船難中都喪生了,只剩下他和一隻孟加拉虎隨波逐流的故事。雖然故事中有許多漏洞,但因為場景多有玄幻色彩,故事更是離奇古怪,所以我便將這個奇幻漂流的歷程看作理所當然的科幻之作。
回覆列表
雖然很多人似乎不這麼看,但我還是覺得《少年派》無非就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我們如何獲得信仰,以及人性中幫助我們獲得信仰的“靈性”如何面對人性中與信仰相悖的“獸性”?
少年派原本是信徒,但他曾經失去信仰。雖然我們很難知道少年派究竟是在什麼時刻失去信仰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的經歷的真實細節),不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下的經歷對一個人的信仰會有怎樣的觸動:
暴風雨,貨船沉沒,少年派、母親、廚師和水手成為救生艇上的倖存者,食物很快短缺。水手腿斷,在截肢手術後,廚師用水手的斷腿做魚餌釣魚。很快,水手死亡,廚師將水手肢解後晾乾作為魚餌和直接吃的食物。後來母親與廚師起爭執,母親被廚師殺死。後來憤怒的派將良心有愧的廚師殺死,並將廚師肢解晾乾,靠吃廚師的肉存活。吃完廚師的肉之後,派繼續吃母親的屍體與屍體上的蛆維生,直至獲救。
在漂流中,派遇到過另一場暴風雨,他向著神呼喊,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獻給你,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對我?至少在這一刻,派的感悟與《一九四二》的牧師安西滿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什麼我還會經歷這樣的人間極惡?——信仰在人間地獄裡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