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逆不服周
-
2 # 孤帆閒談
毋庸置疑,中醫是最講求科學,並且是合乎科學規律的醫療方一式,手段,路徑。通過望,聞,問,切就能珍斷出患了什麼病。
許多人之所以反對,汅名化,甚至詆譭,排斥中醫。主要源自近現代的“西學東漸”影響,衝擊,尤其是“五四”時期,知識階層公開拒斥中醫。諸如梁啟超,康有為,胡適,魯迅等等。這幫知識精英說中醫不好,影響剛是廣泛而深遠。兼及洋醫(西醫)拿手術刀三下五除二就把臟器上毒瘤割掉了,休息十天半月就能活動了。中醫呢?需要調理,清瘀活血,毒瘤才能慢慢的消失。兩相比較,許多人就形成概念上的直觀判斷與認知,從而推崇西醫,而否定中醫。
此外,社會執行機制方面存在有意無意抑制中醫發展問題較為突出。城鎮醫院,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西醫。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提出:醫療衛生要走中西醫相結合的道路。情形有所改變,一直到八十年初期,我們所熟知農村“赤腳醫生”所普遍使用的治療方式,主要是中醫。農民一般花幾毛幾塊錢,就可治癒。現在去醫院,先用各類儀器照一遍,再問:哪兒不舒服啊?
我認為:西醫是工業機器裝置輔以人力,兼及化學制劑作用下的一種干預方法。
現在談中醫的優勢:首先,中醫講究,不治末病治未病,也就標本兼治。亦為現代醫學所謂的預防吧?其次,中醫講求陰陽調和,這是辯證思想的具體體現。
第三,筋絡,穴位,鍼灸等治療方法,符合宇宙,自然觀。中醫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同天地執行規律相輔相諧,一旦失衡即生病。
第四,中醫對疑難雜症具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並有明顯的效果。
-
3 # 遼寧樑茂新
在統編中醫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將中醫的特色和優勢歸納為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我在《中醫學的理性選擇》一書中明確:中醫整體觀是“今人基於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借用現代哲學範疇的`整體"拔高而來的觀念。如此處理忽視了,象思維語境下建立的五行、藏象學說與現代哲學的整體不存在對應和邏輯關係”。而辨證論治,本質上是針對四診資料做出象屬性的診斷,再做出反其象而干預的治療,著名中醫學家姜春華先生認為:"中醫的辨證論治我們還搞不清,它有時行之有效,有時一般有效,有時完全無效”,故他建議"對於行之有效的,我們要追求它的道理,一般的也要探討,至於無效的,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無效。”倘若如此,中醫的優勢何在?
談到"優勢”,必然是在比較中顯現出來的,並且現代醫學是唯一的參照系。實際上,中西醫之間從未進行過基於"優勢"的系統而前瞻性比較,而中西醫結合的療效比較則屢見不鮮。從這樣的比較中,顯現出中醫在慢病、功能性疾病、內分泌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養生保健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本次新冠病毒的治療經驗,包括在此較嚴密設計基礎上的臨床試驗,再次證實中醫藥在干預病毒性疾病方面的綜合調節作用。
不過,中醫學若無理論方面的過人之處,似乎是說不過去的。我認為,基於象思維的原發創生性和圍繞四診資料診治的多元互補性,應是中醫學的基本特色。
-
4 # 儒姐在北京
中醫的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見微知著,提前察知治未病。歷史記載的扁鵲見蔡桓公就是突出事例。很多西醫不認為是病的症狀,比如便祕、手腳冰冷、早上陽反應消失、定時失眠等,中醫卻非常重視,提前介入。
二是中醫治病以補養修復為主、以整體巨集觀為主。而西醫則以殺伐破壞為主、以區域性微觀為主。對簡單汽車而言,很多人都明白再好的配件很多時候都不如原裝,能小修就不要大修,而對於精密複雜不知道多少倍的人體,卻動不動手術、放化療,放人造的這個支架那個機械。
三是中醫講求能量治病,認為陽能化陰,只有能量補足了,物質才能為人體所用。而西醫只講物質,不講能量,天真地認為只要把元素和物質輸入人體,就會為人體所用,所以輸這個素那個素,全不管人體能否有足夠的陽氣吸收運化。
四是中醫運用自然之物來調整陰陽,這些諸如草木金石等中藥是宇宙中能量最穩定的狀態,因而在為人體所用過程中比較穩定和可靠。而西醫則大多使用人造化合物來治病,既不穩定又不可靠,很多藥物的副作用很大,毒性很強,一些象阿司匹林、偉哥等藥的療效與當初研製的初衷偏離了十萬八千里,所以劑量必須嚴格控制,不然就會出人命的。
五是中醫講究和諧之道,認為人體和世間萬物應該和諧相處,有病了首先從增強自身正氣入手,正氣足了外界病毒、細菌等就不會侵入人體致病。而西醫則以對抗思維為主,把殺滅致病菌作為治病手段,造成病毒細菌進化變異越來越快越來越強,導致人類遇到的疾病風險成指數升高。
所以,中醫不僅僅是一種治病醫學,更代表著中華文化的處世之道,有著不可代替不可詆譭的優勢,但願為更多的人所熟知所擁護。
-
5 # 出離看世界
作為一個學習中醫十多年的愛好者,我想來說兩句。如果用中醫和現代醫學比較,就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確有其突出的長處。
我認為,現代醫學的長處主要在外科手術與基因研究上,外科手術解決了急性創傷和部分非急性症候的問題,而基因工程也許能夠改變未來。
而中醫能夠解決手術以外的大部分問題,中醫認為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有沒找到的病因。比如糖尿病,中醫叫消渴症,現代人得糖尿病原因有二,1.喜歡吃“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2.“人睡臥,勿張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色”。再比如癌症,中醫叫積聚病,分別描述了五臟的積聚病,並給出解決方案。我在學醫的過程中,還治好了哮喘、美尼爾氏綜合症。民間一些中醫生也各有專長,我考證過的有。粉碎性骨折、銀屑病、白癜風、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嚴,及一些叫不出名的病,如:眩暈、酸、痳,脹、痛等。而很多疾病在現代醫學看來是,神經性、原發性、控制、沒毛病,人體好比是一臺精密機器,出故障在所難免,找不到故障原因不能都歸為:設計問題、線路問題、沒問題或將就用,所以,現代醫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醫體系也有幾大問題,1.中醫診斷靠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這是很高的境界,當下能達到的能有幾人;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切脈是中醫生的基礎,可我看到的醫生要不心中不了,指下難明,要不裝模作樣哄騙病人,藥方也就亂用湯頭或大範圍用藥,不分主次,什麼都想治,卻什麼也治不了,也許這些醫生,連湯頭歌裡的藥方好在哪裡都不知道吧。這是傳承出了問題。
2.明朝後許多醫生只知藥效,不論歸經,不知中藥就象導彈,有它固定作用的經脈或點,只講藥效反而達不到應有的療效。古人認為健康人應該象太極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平衡不離,兩儀、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60甲子各有所司,每個定義都很博大,而當下的醫學體系剩下的已經不多。
3.中醫治療手段多樣,鍼灸、火罐、刮痧、艾灸、砭石、導引按蹺等,藥只是其中一個方法,限於醫生的水平、藥的種類和質量不好、以及病人的經脈首先不通,療效也就大打折扣。我認為應該根據病因,採用不同的醫療方式或組合方式,以達到中醫如湯潑雪的功效。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學識不夠,文字也粗糙,請大家指正。
-
6 # 雞立鶴群829
讓我笑談中醫的優勢
之所以要笑談,是因為中醫相比西醫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人們都以西醫為主了,忘記了還有中醫的存在,只有笑著談論一下,作無聊之中的資料。
你喜歡唱歌嗎?哎哎,要是喜歡,中醫就讓你有優勢了,鐵笛丸,或依照你的體質改變成你的專用亮聲丸,可以包你嗓子巨集亮,能高也能低,異性緣大增,這個是中醫的優勢。
你缺一個老婆嗎?哎哎,缺的話,你會中醫,你可以衝有病的女孩子去,講下契約,你治好她病,讓她嫁給你,而且包括她以後都不會生什麼病,因為你會中醫,有中醫相伴,身體棒棒噠。當然,她家親人有病也可以有此契約。
你眼睛不到六十歲就昏花了,那吃中藥呀,你只要會調理,看個手機看個書不是問題,你是不是感覺年輕了許多呢?中醫有優勢嗎?
人人都有這麼個觀點,什麼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錢,中醫能讓讓你有和疾病相處的辦法,幸福指數解決了二分之一,總對得起自己平常的人生了呀。
你會中醫,你不會上當受騙,你自然地知道圈套,你能解疾病般識破騙局,高吧?
中醫也許談不上有太多優勢,你認真,優勢就太多了,天太熱,中醫也有辦法讓人應對,天太冷,也有,也可以讓自己不痴呆,滿滿的都是,舉不勝舉,日常中處處都是。
當然啦,仇恨中醫的人,你們努力罵中醫吧,黑也罷,臭罵也罷,儘可以用盡極致的辦法滅掉中醫,你們是有權利這麼做的,這樣中醫就沒有優勢了。
還想說,看了世界十大疑難不治之症之後,真的就很開心,因為,盡在中醫的可治之中,是的,能與中醫結緣,是要有福氣的,很多人修來修去都沒這福報,也很堅強地活著,痛並快樂著,這興許是他們所願意忍受的,中醫於他們,沒有任何優勢,都習慣了。
只是本人太怕痛,怕死,怕活受罪,便抱住中醫大喊:
啊,中醫呀,我的救命稻草,瘋子一樣
-
7 # 金道緣
我認為,中醫具備以下優勢:
一、辯證施治,外病內治,尋根溯源,符合唯物辯證法。真正採用了中國道家“天人合一”的治病去疾理論。
二、中國中醫源遠流長、中醫治病理論博大精深,並積累了無比豐富的治病理論與經驗。其獨特的、有針對性的 驗方、古方,可以做到藥到病除,並且不留後患。
三、中草藥、礦物質等均採用天然物品,服用後副作用少,並且不產生藥物依賴性,可長期安全服用。
四、診斷、治病不寄託和依靠外力,使患者大大減少了檢查、化驗、治療等一系列程式和費用。這是當今比較關鍵的。
五、中醫貫徹“治未病”的科學理念,在對待病症上,未雨綢繆,從防微杜漸著手,使各種疾病消彌於萌芽之中,堵截大患。遠勝於“亡羊補牢”。
六、中醫養生給力,各類滋補藥方及中草藥,配合使用後,往往能見奇效。
其一些預防流感、及關節病和腹瀉等先期病症的,沖劑、藥膏類成藥,花小錢,治大病,並效果良好。
但,中醫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它的劣勢。比如,服中藥見效慢、熬製、誤診、對內腑根除病灶,動大手術還得依賴西醫高科技等。
近些年,社會上對中醫頗有爭論,中醫也有走下坡路的趨勢。
但,中醫,是中國的瑰寶,具有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的對其執有偏見,認為中醫不如西醫,而徹底冷落了中醫,使中醫失去傳承。
這樣的話,中國絕對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
8 # 一個認真的思考者
所以我們來理理中醫是怎麼形成的,就會對中醫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了。
遠古人類(不分中西)的古代醫學起源於草藥,人類和各種動物一樣,在漫長的演化程序中逐漸學會了使用草藥來應付一些簡單的疾病,比如貓在吃進了過多的毛髮時會去找貓草吃,從而引發嘔吐,森林裡的猩猩在患牙周炎時會採集一種樹葉食用以達到消炎的效果,非洲的母象在產期臨近時會吃一種含催產素的植物幫助生產。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懂得利用某種植物進行自我治療。
人類在這些方面就走得更遠了,發展至公園二世紀,人類已經掌握了約550種植物藥,180種動物藥和100多種礦物藥(見世界醫學史)。此時為中國的漢代,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基本成型。此時的西方的西醫理論也逐漸完成,以古希臘恩培多克勒和蓋倫為代表的學說是四質說,就是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同時還有水、土、火、氣四元素,用以解釋人類的病因和醫治的思維方法。這就是古代西醫的傳統醫學。我們是不是很熟悉呢?
我們最認可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草藥益母草,它的英文名字居然是母親草(motherwort),是不是很吃驚?看來西方人也知道並使用它給產婦活血化瘀。
由此可見人類在古代醫學上走的相同的路徑和思想方法論。在這條路上同時在走的還有印度人,他們有梵醫(阿吠陀醫),還有南美印第安人,他們有薩滿醫,大家都是在草藥的基礎上建立起了自己理論體系。這裡不在贅述,有興趣的可翻閱世界醫學史。
可見,中醫體系是經驗體系,經驗體系的優勢就是拿來就能用,易於傳承。誰家的老人都能隨手拿出幾個甚至更多的方子來對應日常的常見疾病,而且頗為靈驗,比如消化不良了,喝點點山楂蘿蔔水,咳嗽痰多,來點川貝枇杷煮水喝,頭疼尿赤,來點車前草煮水,往往就是一次見效,比西醫方便多了。這就是中醫的優勢。
當然,中醫的優勢同時也是劣勢,因為經驗不能橫向拓展(不知其所以然),無法迅速面對經驗外的症狀,有效一次才能得一次經驗。
-
9 # 超人隱身中
中醫的優勢在於忽悠,不管治不治病,先把病人忽悠住了。自限病亂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絕症。中醫郎中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治病,他們只是被兩千年的文化所洗腦,以為自己治了病。
-
10 # 使用者逆耳
中醫在中國有了幾幹年的歷史了,為什麼中醫在中國人受歡迎呢?中醫與最大區別就是西醫查病要動用各種現代化的儀器,這檢查檢查,用了大把銀子,費盡周折,病人也一折:騰差不多了才查出病來,萬一碰上操作這些儀器的醫務人員業務不精,往往還會出現南轅北徹牛頭不對馬嘴的誤診,但中醫無論在什麼地方靠一雙手切脈及看舌苔顏色,基本上就能判斷出病人的病灶在什麼地方,有經驗的老中醫診脈看病不會出什麼大的誤差,而且開處方時第一張處方可以說是開路方,如同部隊打仗樣,第一張處方就是派出的偵察兵從而來觀察切脈是否準確及服藥的效果以此來指導決定治病的方略,另外,在過去的中醫非常注重醫德,注重懸壺濟世,不貪圖錢財,能治則治不能治則不會漫天要價,:真正做到了治病救人,。西醫由於行規不同,因為單一個醫師單純用聽筒及體溫表很難準確
判斷患者病來,他需要其他手段輔助看病,這樣就很難做到少花錢治好病,這就是中醫能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
11 # 王家中醫傳承人
中醫的優勢在於是把人作一個整體,不是隻知樹木不知森林。
治病辯證論治,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治根源。
中醫有自己獨特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而且有經過數千年在人身運用的寶貴經驗。
中藥對人體傷害小,特別是在治慢性病,虛弱性疾病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當然治療很多急性病同樣有很好的療效,只是被大家忽律了。
-
12 # 鍾文整脊康復
辦公室白領及單一姿勢過久的人群的確是頸椎病或頸肩部勞損的高發人群,長期伏案工作的確會引起頸肩部軟組織勞損,頸椎關節壓力增大,誘發軟組織炎症及小關節紊亂,造成頸肩部不適及椎動脈供血不足導致頭暈 頭疼等症狀。
這類患者很多時候去大型醫院就診時,由於症狀不算嚴重,而且沒有明顯的手術指徵,所以很多醫生不大關注,往往只是建議多休息,避免低頭,多鍛鍊。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反而會引起患者牴觸情緒,這種時候,傳統醫學中的保守治療往往能很好的緩解症狀,像手法治療 鍼灸鬆解 藥敷 艾灸都能有效的鬆解軟組織,減輕關節壓力,改善供血。
如果為了工作需要長期伏案工作,而又出現脊柱不適的情況,最好是找個靠譜的中醫院軟組織科或者骨科,利用空閒時間系統治療,儘量讓脊柱的壓力減輕,以免症狀加重。 平時需要長期伏案工作的患者,我都要求他們不要坐太低太軟的椅子,因為太軟的椅子會使腰曲向下凹陷,時間長了腰曲變直,容易誘發腰椎間盤突出,太低的椅子則使腰背肌壓力增大,腰肌勞損。一般設計比較好的椅子最好在腰部和頸部都有適當的支撐,以緩解久坐後脊柱的壓力,而且椅子和桌子要注意比例,人坐著對著電腦應該是平視,不應該有低頭或者後仰的情況,這樣才不會使頸肩部的軟組織過於緊張,而且儘量避免一個姿勢過久,注意勞逸結合。 有空時適當鍛鍊,像單槓 游泳都是比較適合你的,也可以以瑜伽這些靜態的鍛鍊為主,最好不要做羽毛球 乒乓球這類單邊運動,睡覺最好不要睡太軟的床,可以在腰部放個一個巴掌寬 2到3釐米厚的毛巾墊著睡覺,保持腰曲,枕頭不能過高,一般以自己的拳頭那麼高就可以了,要放在頸椎下方,平時不要吃酸辣 啤酒這些溼氣太重的食物,不要喝碳酸飲料,可以適當煲點補筋活血的藥膳調理身體。
-
13 # 哈大叔3
中醫的優勢是來自人類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萬年曆史的中華象形科學文化。中華象形醫學是中華象形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自然”生命科學的理論。可惜,現代中醫把“象形”的優勢全丟掉了,用物形概念替代象形概念,中醫西醫化跟西醫比能有優勢嗎?
-
14 # 翱翔79400
中醫的優勢,就是古老,是古代的創造的醫。沒有第二種醫學,沒有優,就是獨立醫。知道醫是一個偉大的創意,是個了不起事實。因此,醫祖就是中國的中醫!
醫,是中國給起的名字,是悠悠歷史中的一頁。無論怎麼樣,中醫,是有強大的生命力,會努力發展,……!
-
15 # 跨界行者孫
中醫的優勢就是中醫黑,不管多麼反中醫,最後他都要死於科學。一個人如果不遵從,道法自然,那麼他就要被老天懲罰。中醫是善良的。人善人欺天不欺,這就是中醫的優勢。
-
16 # 正道行2818
中醫黑慣常用中成藥說明書上“不良反應”一欄中標註“尚不明確”作文章,從而洋洋自得地否定中醫中藥;也就是說,中醫藥無優勢。
但中醫黑看不透中醫藥,也同樣看不透“尚不明確”的意義。“尚不明確”就是“還不明確”;為什麼還不明確?因為幾千年下來,凡經經典方炮製出來的成藥,沒有見到一例“不良反應”,“尚不明確”就是一個“明確”的告知:沒有不良反應,因為目前還無具體案例,總不能偽造一些不良反應症狀羅列於後來表明是對患者負責吧?非要看到有不良反應才證明是真而非假藥,這樣的思維邏輯,是昏誕還是刁鑽,質問者自己比誰都清楚。
中醫不因中醫黑看不到優勢而沒優勢;中醫的優勢在於:
1、中醫視人為人,即整體看待人,不會動“手術”之類破壞人體的念頭;
2、中醫不直接治症,而是調整引起症產生的源頭,由本及標,標本兼治,或標本同治;
3、中醫不以儀器為主斷病治療,而是以病人外“象”為主觀變判定,即摸脈觀舌觀形;若外治,則施以針炙、刮痧、推拿、理療……,診費遠低於西醫同病費用;
4、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中醫治未病的影響會更深入人心,百姓上中醫院進行身體調理會成為自覺;西醫於此則束手無策。治未病不是中醫黑所謂的打預防針那樣的膚淺,它是對臟器的功能的整體平衡修復,而非西醫預防針是對具體症狀的防範;治未病意味著肌體整體免疫功能的提升或恢復。
5、中醫藥相對於經化學成分反應而成的西藥而言,幾千年的醫療實踐己證明了它的安全性,副作用小,對人體臟器的損害小以至無害,而且藥食同療的作用也明顯,價格相對低廉,會大大減輕人們的經濟負擔。
中醫的優勢不限於以上五方面,中醫還將發展,優勢凸顯會越加明顯,而絕非無勢可言。
-
17 # 蘋果61062776
中醫的優勢在於,未病的防禦,慢病的治療,疑難雜症的治療。
中醫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伴隨著中中國人民健康長壽的全過程,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中醫理論體系,養生體系。對比西醫的化驗,手術體系,中醫更注重未病防病,有病治病,一人一方,辯證施治。所以,中醫對於中中國人的病症,更具本土化的優勢。
我希望,更多的有為青年,加入中醫行業,為中醫傳承供獻力量,也希望更多的中中國人選擇中醫治療,讓中醫傳承下去,創新發展。
中醫大有可為。祝大家身體健康,快樂長壽。
-
18 # 使用者豫中中醫
中醫的優勢應該是能治好病,安全,關於中醫治病的學說,病理的生成和治療,都有詳細的論述,只是你沒有學到,並不是說不清,到不明,只是中醫明白,如果你明白了,你就是上好的中醫了。醫者明白才能與病人治好,病人明白就不用求醫,自己就為自己治療好了。
-
19 # 如魚得水水
中醫的優勢是副作用小,據說看中醫救不了命,但也害不了命。
在人們眼中,中藥就是花花草草的植物,吃了就當是平時吃菜了,能保健,不傷害身體。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中醫的用途很廣泛,一些美容院和養生館都打中醫的旗號,從而變得門庭若市。
-
20 # 中醫教育
中醫講究養生保健,中醫講究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不僅是防病於未然,更是養生保健,使人健康長壽,不得病,無疾而終,視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扁鵲是名醫,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扁鵲卻說他們兄弟三人,大哥醫術最高,治病於未病之時,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二哥醫術次之,治病於病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小病;而自己醫術最差,只能治病於病重之時。中醫養生方法有多種,比如運動養生、飲食養生、音樂養生、書法養生,此外還有很多養生方法。中醫的養生保健絕不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預防,現在醫學的預防講的是隔離,消滅致病微生物等。而中醫的養生保健首先是調理人的身心狀態,涉足五味,勞逸適度,其次才是利用藥物、針刺等療法調理臟腑、經絡、氣血,這些足以可以解決西醫毫無辦法的亞健康問題。養生的意義甚至大於預防,但遺憾的是現在的人們幾乎忘記了中醫的養生思想和理論。
中醫非藥物療法可以養生、保健和治療,此為中醫所獨有,中醫不僅用藥,還有各種非藥物療法,如拔罐、刮痧、針、灸、按摩等等。中醫這些非藥物療法人人都可以學會一招半式,隨時去應對某些疾病,受益終生。非藥物療法能夠有效的調動人體自愈能力,如果人體元氣耗盡,沒有自愈能力了,什麼藥都起不了作用。
中醫擅長治療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難雜症。中醫不僅能治常見病、多發病,而且對慢性病、老年病、疑難雜症非常有效。對於這些多因素疾病,現代醫學沒有辦法,而防治這些疾病正是中醫的優勢。
中醫最大的優勢是治療急性病和防治外感熱病。中醫治療急性病由來已久,我們歷史上的名醫都是治療急症的高手。近年來,中醫治療急症受到了影響,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好像中醫只能治慢性病,其實,中醫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肺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急重症方面都具有相當好的效果。
其六,中醫簡、便、廉、驗。就是說中醫診斷簡單,治療、用藥方便,治療有效,治療費用便宜。就是因為這個,中醫養活不了自己,只好學習西醫,引進各種各樣的儀器裝置去掏患者的腰包,從而喪失了中醫的這一優勢。
只希望中醫能夠充分的發揮好自己的這些優勢,中醫就能夠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與地位,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命的無畏傷害。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中醫的優勢就是解決慢性疑難雜症,這個是西醫無法比擬的。我的這個看法也是25歲之後才認識到的,25歲之前我一直認為中醫是忽悠人的,從來不相信中醫,甚至還和周圍相信中醫的人爭論不休,後來體會到了中醫的博大,我自慚形穢!下面用我自己親身經歷的兩個病例跟你們分享中醫的博大。第一個病例,大概我25歲時的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加上蚊蟲的叮咬,我身上起了好幾個黃豆大小的紅胞,奇癢無比,期初我以為是蚊子叮咬後面板過敏什麼的以為過幾天就好了,可是這一過就是2周,不僅沒有好而且其他地方還增加了幾個,奇癢無比困擾著我不得不去求醫,我先後去了本市最有名的面板專科醫院兩次,同濟醫院一次醫生均診斷為丘疹,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什麼口服的、外敷的、洗澡用的都用了,沒有一點好轉(記住是一點也沒有),反而還又增加了幾個紅胞。而且這個紅胞表面會起泡然後流水,最後結痂,但是結痂的位置不收口過幾天又反覆之前的症狀,周而復始我都要崩潰了,我實在是忍無可忍抱著病急亂投醫的想法去了中醫院,一個老中醫耐心把脈後診斷為“結節性癢疹”,我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覺得好可怕,後來自己也查閱了資料好多人是可能一輩子治不好,我才25歲啊!反覆詢問醫生,醫生根據病情辯證療法,開始為“祛溼毒”藥方,後來改為“燥溼毒”藥方,我吃藥後第一個星期便明顯好轉,吃藥8個月後基本痊癒。第二個病例,反流性食管炎,大約在我30歲左右時,因工作原因經常應酬喝酒,導致胃酸,剛開始也是很輕症,有時候吐酸水,胸口有灼燒感,過幾天就好了,沒在意仍舊喝酒,後來灼燒感持續不止,而吞嚥有異物感,經常打嗝,對吃飯都有牴觸感了,這時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我到醫院做了胃鏡診斷為“反流性食管炎”,胃部其他都還好,這時我就放心的,按醫生說的吃藥,也不喝酒,大約吃藥2個月後感覺已痊癒,於是嘗試少量飲酒,立馬就復發了,又去看醫生,被醫生批評了,於是又開始了漫長的吃藥過程(主要是:雷貝拉唑、克拉黴素),這次吃藥感覺比前一次差多了,過了大約3個月才感覺痊癒了,這次我好轉後沒有喝酒,停藥了3天后感覺又復發了,於是又吃藥,一直連續吃了8個月的西藥,後來也是發現雷貝拉唑這個藥長期吃會減少白細胞,覺得不能這樣一直吃西藥了,治不好還有副作用,有了上次看中醫的經驗,這次我又到中醫院看了一個老專家,吃了中藥3個月就完全好了,真是神奇。以上是我個人親身經歷的,網友如有同樣的病例困擾可在留言區諮詢我,我將耐心解答,也可以推薦你們過來治療。也請大家要相信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要再詆譭中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