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劉殘遊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認為這句話說得非常精闢,它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我們不能僅僅只是獲取書本、網際網路上面的冰冷的認知,我們還應該要到大自然中去旅行,行走在煙火的人世間,真實地體驗人間百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網際網路雖然發達,但是我們還是要多出去走走,去外面旅行。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旅行能夠讓我們更加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

    或許在網際網路上面可以看到美麗的湖光山色的圖片,也可以在螢幕中欣賞到色彩絢麗的自然風光的視訊,但是我們也僅僅只是獲取了視覺上的滿足感,我們永遠也不能呼吸到湖光山色的清新香甜的氣息。

    只有漫步在山林中,我們才能夠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感知大自然的美,進而油然升起對大自然的熱愛。

    只有親自登上廬山,站在秀峰之中,欣賞到了壯美的廬山瀑布之後,才能真正意會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二、到歷史名勝古蹟地旅遊才能夠現場感受到歷史的厚重

    特別是歷史名勝古蹟,僅僅在網路上觀看圖片和視訊,無法品味出歷史名勝古蹟的厚重。只有到歷史名勝古蹟地旅遊,才能夠在現場感受到歷史的厚重。

    比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只有到西安旅遊,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兵馬俑的實地現場,看到場面巨集大的兵馬俑陣列,才能理解秦國的強大,進一步理解中國古代燦爛的文明歷史。

    我們人類,作為高等智慧生命,主宰著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們應該要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我們無法潛入深海去探視海底世界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到有水族館的城市去旅遊,參觀水族館,近距離地觀看海底世界的萬千生命。我們也可以到有植物園的城市去旅遊,在植物園認識各種珍稀的植物。

    特別對於孩子,正是處於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對大自然充滿求知慾和好奇心,孩子父母更應該要帶孩子多出去旅遊,參觀水族館和植物園,近距離地認識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這對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非常重要,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帶著孩子外出親子游,在旅遊途中,父母和孩子親密互動,非常有助於培養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非常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沒有孩子的家庭,夫妻二人在旅遊中更能增強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助於家庭和諧。

    在國外發達國家,家庭非常注重外出旅遊。一到週末或者假期,許多家庭都會外出旅遊。如今中國已經進入小康社會,我們也應該要注重生活品質,在假期裡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22 # 都市心聲

    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為什麼還要旅行?

    為什麼不呢?“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久居鋼筋水泥的樊籠之中,面對世事紛擾,總有那麼一個時刻,渴望去自然裡暢快呼吸,洗滌一身的疲累,尋回遺失的美好。

    如今的網際網路就跟我們以前的書籍一樣,不過比我們檢視書籍更加地簡單方便,記得以前有問題的時候,需要各種翻山倒海似地查閱,猶如大海撈針,而現在,只要我們輸入自己的問題,然後一鍵搜尋就會出現各種琳琅滿目的答案,然後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可以說,網際網路這本大的百科全書讓我們節省了更多的時間,用更少的時間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網際網路的發達以及帶給人們的方便毋庸置疑,但是我們都知道,書上的東西永遠都只是理論,如果只顧一味地“紙上談兵”往往都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古時候的趙括便是如此,雖然我們談不上什麼慘痛代價,但是我們還是要理論聯絡實踐,如果有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就抽時間去親身體驗一下,這其中的感受肯定不是單純地從網際網路上看到就能體會的。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從古至今,無論什麼名人雅士行過的路非我們所能比,古代的各種將相一般都是周遊列國,近代偉人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如今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獲取到的見聞知識早已不能用書本來衡量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就更應該踏出去,不僅僅為了遠方的風景,更為了增長見聞,我們要抱著旅行的心態,而不是旅遊的心態。

  • 23 # 狼記天涯路

    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為什麼還要去旅遊?時代變遷如此之快,讓我們猝不及防,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給我們瞭解外面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參考,讓我們有了多種形式的“讀萬卷書”。但這也恰恰給了我們更多的“行萬里路”的理由和幫助。走出去,才是探知未知世界最好的途徑之一,以下幾個方面,是我覺得一定要出去旅遊的理由,歡迎大家指導:首先,身臨其境。科技再發達,認知再全面,也沒有身臨其境來得更能直接、更透徹!祖國的大好河山、世界的美妙差異,只有實地走出去了,才能更好的明白:這裡的水是甜的,那裡的空氣是清新的,這種植物是香的,那種植物是臭。所以,親身經歷至關重要;其次,賞心悅目。實地出去,即可以鍛鍊身體修養身心,又可以陶冶性情寄情山水,這一點很多先賢已經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只需照著做就好了;再次,交朋好友。旅遊,是拉近親友關係,結交新朋友的重要途徑之一,相同興趣愛好的人,會有共同瞭解某一事物的衝動和理由;相同的旅遊經歷,也是陌生人之間最好的溝通話題,時代就是在各種火花不斷的碰撞中進步的;再再次,置換場景。都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煩了的地方,到別人待煩了的地方去待幾天。貌似很有道理,城市待久了,就去農村,去曠野,徹底放鬆一下;農村待久了,就去城市開開眼界,逛逛街、看看車流,都是一種滿足。北方待久了去南方,亞洲待久了去歐洲。換一種場景就會換一種心態,就會有一種新的人生態度,我們需要這樣的場景置換,常換常新;最後,堅決不做宅男宅女,只有走出去,才會覺得,活著真好,世界真精彩,大千世界等著我們去感知和擁抱!大家覺得呢?歡迎批評指正[祈禱]

  • 24 # 郭有標

    答:網上只能看到一個地方的畫面影子,過後印象很淺,或者很快就忘。

    旅行走到一個地方,可用手摸,用腳踩,呼吸它的空氣,能判斷這地方是否汙染,吃它的美食,知道它是否名如其實,住它的酒店,可以瞭解它的環境是否優美,服務是否熱情,管理是否到位。

    人要認識世界,瞭解世界,必身體力行,實踐,勞動,對比,重複實驗,才能獲知世界真相,讀書,上網並不能代替身體的真實體驗,比如,我們餓了,不可用上網看別人吃飯代替,必須親自去吃,困了,不能網上看一下別人睡覺,必須自己閉上眼睛,停止看書上網讓自己休息,才能恢復精神。

    紙上得來終是淺,網上得來也是淺,要了解祖國大地,必需去旅行,用腳丈量,才能獲得深刻體驗,才能感知它全貌,這是人認識世界的必由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媒藝考到底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