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

回覆列表
  • 1 # 仁者厚德載物

    曹操與司馬懿都是中國歷史上以老謀深算、心狠手辣名聞天下的著名奸雄,曹操是三國鼎立時期曹魏政權的創始人,而司馬懿是一統天下的西晉王朝的創始人,作為王朝影響力的角度,一統天下的西晉王朝肯定強於三國鼎立的曹魏政權,那為什麼曹操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司馬懿?

    曹操最大的優勢是出類拔萃的文采,這也是曹操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眾所周知,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中國歷史上數不勝數,但同時具備傑出的文學才能的卻鳳毛麟角,而曹操就是其中屈指可數的傑出人才。

    曹操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比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比如白骨露於野, 千里無雞鳴;比如生子當如孫仲謀等等。就是曹操那句寧可負人,毋人負我這樣損人利己的話也是絕大多數古代名人不敢公開說出來的。

    而司馬懿好像沒有留下什麼流傳千古的名言,與曹操當然無法相提並論。

    像曹操、司馬懿這樣老謀深算的王朝創始人還有很多,比如南北朝時期的高歡、宇文泰,但他們也沒有留下什麼膾炙人口的名言,因此都不能與曹操相提並論。

    滅亡唐朝建立後梁的奸雄朱溫也說過與曹操類似的名言就是“生子當如李亞子”,李亞子即李存勖,但朱溫不僅文學才能遠遠不如曹操,政治軍事成就也遠遠不如曹操,何況曹操的曹魏政權並沒有被他欣賞的孫權所滅,而朱溫的後梁王朝卻被他欣賞的李存勖徹底滅亡。

  • 2 # 王緝海

    無論從貢獻上、能力上、人格魅力上,還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曹操對司馬懿都具有碾壓性質的優勢。只要是公正理智的人都會贊同這一觀點。雖然二人最後都算是成就了大業,但是司馬懿不配和曹操放在一起來討論,二人走的是兩條雖有交集但幾乎不同的道路。雖然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軍事聯盟之大軍師司馬懿》對司馬公是褒揚讚賞的,但大多數情節是穿鑿附會的,不可當做信史,即便後人對司馬懿過分褒揚式的表達,也只是把司馬懿當成一個為人出謀劃策的大軍師來評價的。曹操千古雄主,二者高下立判。相比而言,能夠拿來和曹操比較歷史地位的,起碼也應該是一方諸侯,袁紹可以一比,劉備和孫權可以一比,但即便是這三人,曹操都有很明顯的優勢。

    下面從兩個方面具體談一下:

    一、曹操是創業家,司馬懿是投機者

    曹操出身不好,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一點在他年輕的時候是被人看不起了,比如經常被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袁公路兄弟取笑和看不起。孝廉出身,以校尉身份謀刺董卓,反出京城而參加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聯盟,並且在聯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那時候兵馬只有數千,是十八鎮諸侯中實力最弱的。他矯詔以勤王之名為聯盟討董創造了正義性。謀刺董卓的勇謀,矯詔聲張的手腕,出手不凡。黃巾之役收三十萬降卒而迅速崛起,李傕、郭汜之亂後,劫天子以令諸侯,事業發展蒸蒸日上,走向巔峰。所作所為,雄才大略,見識高遠。此後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赤壁之戰前曹操已得天下十二州之中的八州(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滅袁紹,佔荊州,帶甲士數十萬,想一鼓作氣平定天下。賈詡說:如今丞相滅袁紹,取荊州太過順利,不宜再戰,應當整修兵馬,發展內部,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平定天下。事實上賈詡的觀點是相當正確的,但那時候曹操膨脹了,覺得天下已在掌中,覆手可得。並且對自己的將士申明此戰是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赤壁戰敗是曹操生涯中最大的汙點,但戰敗後分析原因,曹操自己認為是驕兵必敗,司馬懿認為是天數使然,雖然有討好曹操的用意,但也不無道理,總有一些事情是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的。所以曹操雖然赤壁失敗,但不影響他的偉大。仍然是蕩氣迴腸的天下英雄,仍然具備迴天改命的英雄氣魄。

    在這方面司馬懿毫無競爭力,司馬懿只是潛藏在曹魏集團內部的投機者。司馬懿有野心,又極其擅於隱忍,就是裝糊塗,裝白痴。曹操卻看得很清楚,說他是鷹視狼顧之徒,並且遺旨曹丕,不可使其掌兵,否則早晚必干涉曹魏內政,曹操看得很準確,預料分毫不差。曹操之所以沒有殺他,一方面愛惜其才華,有惺惺相惜之意,也認為曹魏有能力控制司馬懿;另一方面曹操深知自己一死,就需要借重司馬懿的才華來與諸葛亮、孫權周旋,所以也不能殺他,只能鉗制他,曹魏先後用曹真、曹爽鉗制司馬懿都很成功。但是司馬懿耐心無敵,最終在曹魏後繼無力的時候誅殺曹爽,架空魏室。為司馬昭篡位掃平了障礙。這不是一條英雄創業,割據天下的道路,司馬氏走的不是一條尋常路。這更像一場宮斗大戲,使得是陰謀詭計,是韜光養晦,一擊致命。當然,司馬懿在軍事上當然是有貢獻的,最著名的莫過於和諸葛亮的一次次對壘。他其實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之所以能夠拖死諸葛亮,有兩個原因:一、他本人小心謹慎,發揮了最大的優點,那就是隱忍不動,因為他知道他拖得起,諸葛亮拖不起;二、當時蜀國凋落得太迅速,尤其是武將迅速凋零,使諸葛亮捉襟見肘,窮於應付,只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綜上,從軍事、政治貢獻來看,曹操的歷史地位是吊打司馬懿的存在。

    二、曹操是文化符號,司馬懿只是一儒生

    這一點我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的。從文化意義上來說,雖然儒生都讀書,何況魏晉時期本來就英才輩出,相信很多名士,包括司馬懿都在讀書中有所建樹,但是稱得上文化符號,稱得上文壇領袖的只有曹操一人,甚至連諸葛亮都相差甚遠。

    先談具有文化意義的一些事情,耳熟能詳的就有:譙水擊蛟、望梅止渴、割發代首、迎回文姬、橫槊賦詩、絕妙好辭、分香賣履……不需要一一評述。

    再說他的人格魅力,曹操能夠能夠使眾多謀臣武將圍繞在身邊,並且都對他忠心耿耿,具有強大的人格吸引力。尊重人才是一大特點,如果說赤腳迎接許攸有作秀的嫌疑,那麼對待關羽的所作所為一定可以認為是赤誠的。其次曹操的性格極其複雜,既作為一歷史人物,又作為一文學形象是中國極其成功,又極其典型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從曹操身上可以窺見中中國人人性的很多方面,他是一箇中中國人性的標本。這就是曹操這個人作為一個文化形象的重要性。

    當然也不能不談及曹操在文學上的貢獻,他是建安文學的第一代表,他的詩從氣魄上來看,歷史上鮮有能及,從文學藝術上看,不遜於其子曹植。在魏晉時期那麼多大政治家中更是獨一無二的,諸葛亮有《出師表》可以相媲美,但是太少,豐富性遠為不及。

    至於司馬懿,他只是萬千讀書人中的一個,可能他讀得很好,但是都用來經世致用,都用來堅決隱忍,以達到其竊國的目的。從文化意義來看,他會被秒成渣!

    總之,無論是從政治地位,還是從文化地位來看,司馬懿都遠遠不足以和曹操比較。歷史上能夠拿來和曹操比較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 3 # 四川達州

    二者差距太大了。

    雖然曹操有缺陷,比如屠城最多。不過東漢軍閥大多都有類似記錄,劉璋劉表不少,孫策也有,董卓李傕郭汜就更不說了。

    曹操最大的貢獻,是安定北方,救得的百姓遠比他損害的多。而且北方是曹操自己打下來的。那麼,與軍事家、政治家、藝術家的曹操相比,司馬懿被全面碾壓。

    所以,司馬晉朝生於不義,死於恥辱。子孫後代也被劉裕幾乎斬盡殺絕。

  • 4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主要曹操的歷史地位是時代的開創者。而司馬懿是篡權者。還有其兩個兒子也是權臣,而不是功臣。其第三代雖然統一了全國,可是歷史時間段,存在感不高。

    再加上司馬集團生活奢靡,道德敗壞,權力高度集中,國家在武力壓制下存在著許多潛在的矛盾。八王之亂後,天下大亂……導致了三四百年的歷史割據,問題多多……

  • 5 # 鹿泉之士

    因為曹操是一個胸懷大志、有勇有謀、光明正大、敢做敢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而司馬懿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和陰謀家。

  • 6 # 華夏星星小草

    歷史上更推崇曹操為什麼很簡單曹操是打天下英雄人物的完美塑造丶也就是天子人物/司馬懿是謀臣人物丶人物塑造就不一樣啊/雖然笑到最後建晉朝也只能說明能人背後有能人的道理/

  • 7 # 一攬風塵

    歷史的價值在於挖掘真相,而歷史的魅力卻在於沒有真相。歷史只有親歷者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要經過轉述,就一定會發生變化,因為紙和筆不是攝像機,總會有多有少的記載某一個事件的某一個細節。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能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要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

    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區別壓根就不在奪權的問題上。為什麼要推崇曹操,因為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而司馬懿更像是一個政客。這就是格局的大不同!你作為後世的統治者,難道不會更想推崇格局更高的曹操嗎?

    所以,後世的史官一定會更喜歡曹操而不是司馬懿,我們說歷史記載就是要客觀,但是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果記載歷史真的有完全客觀這一說法,就不會有這麼多皇帝童年要不然就是龍飛在房屋上,要不然就是出生全是光,全有香氣了。而後世皇帝也更願意推崇曹操,至少曹操終其一生沒有把篡權付諸行動,他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難道有皇帝願意推崇一個陰謀家嗎?推崇陰謀家是暗示手下人把自己做掉,還是暗示自己是做掉別人才當上的皇帝呢?顯然都不可以吧。

  • 8 # 復活的馬克斯

    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時代造就的超世之傑。政治,軍事,文學,人品一流,而這些品質都集中一個人身上,也只有他一人。

  • 9 # 天天開心歷史

    曹操自稱“天下無我,不知幾人稱孤,幾人稱王”,這話實在不是吹牛:袁術這個假皇帝,不就是他搞掉的?各色偽稱皇帝者,又被他對付了多少?他這一輩子,除了漢中王劉備,哪個王都拍死了。

    就這樣近乎白手起家,十幾年間,十三州定其九州半,天下得三分之二。論武,則天下三分之二實實在在打了下來,論文,則建安風骨,三曹豪詩。本人雖然酷虐變詐,但不失為奸雄。

    歷代開國之君,論起家基礎之薄,最後成果之厚,有生之年完成度,能與曹操媲美者,也不過劉邦、劉秀、李淵父子、成吉思汗、朱元璋與本朝太祖寥寥幾人而已。

    ——其他,始皇帝握權時秦國已有天下泰半,南北朝無足觀,楊堅得天下最易,宋太祖多少承了柴榮基業,滿清立國是數代之功。

    陳壽說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雖有吹捧之嫌,但也無法否認,確乎是曠世奸雄。

    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雄略內斷,英猷外決,也是個人物。

    然而,曹操是借漢室威名,憑空打了天下三分之二。司馬懿是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本來有機會成一代忠臣。可是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靠權謀變詐、不守信用,坑了曹爽,還連帶坑了蔣濟。這裡頭最讓人心涼的一個細節是:

    當時正始之變,曹爽部下謀士桓範,建議曹爽徵召兵馬與司馬懿對決。司馬懿則讓太尉蔣濟去對曹爽說,“太傅(司馬懿)指著洛水起誓,只要兵權,不會害你。”曹爽考慮了一夜,相信了司馬懿,交了兵權。可惜司馬懿根本不知信用為何物,正月兵變,二月曹爽被司馬懿誅殺。司馬家從此掌權。司馬懿沒忘記蔣濟,封了他都鄉侯,但蔣濟自覺失信於人,傳了假訊息,坑了曹爽,於是拒絕封賞,當年也發病去世了。

    ——最關鍵的一次得手,是靠陰謀和失信來獲得的,實在不光彩吧?

    羅貫中《三國演義》雖然常調侃曹操,但到最後,還是給了他一段好詩送終。最後一句是,“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耳書生氣。”曹操是有資格談笑風生,鄙夷天下論者的,因為他再是酷虐變詐,終究是英傑雄奇,天下是他打下來的。司馬懿的天下,卻是權變忍耐,然而陰謀詭計,坑過來的。

    格局大小,才具高低,那是一個眼裡只有滄海的奸雄和一個垂老陰謀家的對比,實在不是一個檔次啊!

  • 10 # 娛教娛樂

    曹操在漢末天下大亂時統一北方,推行屯田制,軍國豐饒。唯才是舉,提拔寒門人才(與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西晉形成鮮明對比),推崇法家思想。“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司馬懿作為魏國重要將領,鎮守一方,平定孟達,堅守不出對抗諸葛亮,平定遼東,立下了大功。但是作為文帝和明帝的託孤大臣,(明帝更是說他把國事“忍死付卿”,令人感動)他在承諾投降免死的情況下誅殺曹爽三族,實在是有權臣的嫌疑。(不說西晉,因為和他關係不大)

    高平陵之變後皇帝立刻提出封他為相國加九錫,各位應該明白這是何意。晉書上說曹爽各種排擠司馬懿,但雖然司馬懿是太傅,他錄尚書事的官銜並沒有被撤,還有實權。曹爽他們還是想做實事的,比如夏侯玄提出的廢郡,限制中正權利就是為了打壓士族。(真的不是觸及到了司馬懿的利益?)司馬師陰養死士,這像好人嗎?

    綜上,曹操建立了這麼多功績,評價一直比較高。司馬懿本來也是一個很好的方面大將,(對了他提出軍屯有重要貢獻)但他和兩個兒子在篡位的過程中形象實在不好,外加西晉後來五胡亂華,被黑也正常。

  • 11 # 六福雅士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從以下“十個方面”比較一下,就知道為什麼歷史上推崇曹操,而對司馬懿“不感冒”了!

    一、論及“人生履歷”。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頑童,縣公安局長,刺客,軍閥,諸侯,詩人,省長,統帥,丞相,魏王,魏武帝。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戰區司令,裝老年痴呆;再當戰區司令,再裝老年痴呆......

    二、論及“人格魅力”。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望梅止渴,割發代首,迎回文姬,橫槊賦詩,分香賣履,建安風骨,華容道三聲大笑......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隱忍,演戲,裝傻;再隱忍,再演戲,再裝傻......

    三、論及“吟詩作賦”。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肅清萬里,總齊八荒。肅清萬里,總齊八荒。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寫的是不錯,但就這一首詩)!

    四、論及“軍事生涯”。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大破黃巾軍,18路諸侯討董卓,擒呂布,降張繡,官渡之戰,遠征烏桓,赤壁之戰,平定涼州,爭奪漢中之戰......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諸葛撫琴退仲達,火燒上方谷,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笑納“女人衣物”,寧當縮頭烏龜......

    五、論及“政治作為”。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五色棒,屯田制,租調製,安置流民,恢復秩序,興修水利,獎勵農耕......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高平陵政變,高平陵政變,高平陵政變。

    論及“傳世著作”。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曹操親自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兵法》。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

    七、論及“得國之路”。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身先士卒,謀略和征服。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鳩佔鵲巢,陰謀和坑蒙。

    八、論及“人生關鍵詞”。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戰爭!縱橫捭闔,氣勢恢弘。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宮鬥!權謀詭詐,腹黑冷血。

    九、論及“歷史媲美者”。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劉邦,劉秀,李淵,朱元璋......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王莽、劉裕、蕭衍、宇文泰.......

    十、論及“歷史貢獻”。

    提起孟德,想起來的是:唯才是舉,依法治國,統一中原,拯救黎民......

    提起仲達,想起來的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喪失中原,生靈塗炭......

  • 12 # 北山菩提樹

    曹操和司馬懿都雄才大略,一心算計爭天下,留的身前身後名,都被後世之君追為皇帝,榮耀至尊,其實不管你混的再牛掰,再創立偉大的江山基業,留待後世的就如毛主席詩詞中說的: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偉人眼中:這是偉人眼中的過往帝君,一句話高度概括了,略輸文采,稍遜風騷,只識彎弓射大雕。老百姓眼中:在老百姓的茶餘飯後,曹操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厲害,三國必有曹,沒曹無味道,引申到誰家哪裡有事,第一個到的必定是曹操,(曹操有未卜先知功能)同時曹操也是足智多謀的代名詞,曹操參與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上了年歲的老叟,八歲不到的孩童,說曹操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曹操知名度認可度極高,在文人墨客眼中,曹操是詩人,大文豪,文采出眾,三國中除他兒子曹植。其他文人無出其右,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曹操是絕美雄巨集的大詩人,

    司馬懿一生謹小慎微,忍辱負重,兢兢業業,最後在高陵平發動軍事政變,奪權成就子孫,但其人生並不光彩,雖然讓分裂的三國歸一統,

  • 13 # 曹立麗1970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他以鎮壓黃巾起義起家,伐董卓,挾天子而令諸侯,經過官渡之戰,壽春之戰等大大小小的戰役,奠定了他統一北方的基礎。他實行屯田制,尚節儉,是漢魏政權的奠基人!他擅詩,詩風剛健質樸,多慷慨之語蒼涼之氣!!創一代氣勢雄渾的魏晉之風。他的詩通曉流暢,另人過目難忘,頗有特色。曹操,可以說是一位勇武兼備,詩意縱橫,可橫槊賦詩的政治家!

    歷史上的司馬懿,也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與曹操性格相似:城府深,善忍。一路走來,沒有敵人,談笑風生,然後不動聲色演一出人生大戲: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然後華麗轉身,成功逆襲,廢掉曹氏家族。他並不卑鄙,玩政治的沒幾個高雅的。他的失分在於:過於薄情寡義。他可以毫無留情地殺掉威脅到他地位的婢女,雖然很寵愛她;曹丕厚待司馬懿,而他卻負了曹丕。這或許是政治家的本能!但曹操至少沒殺過女人,沒有明目張膽的去消滅漢室!曹操保護過蔡文姬,留有漢室之虛名,但司馬懿沒有,他乾淨利落,不留餘地,那麼歷史也就無話可說了!

  • 14 # 瀟蕭歷史文社

    我個人以為曹操在各方面都碾壓司馬懿。

    在文學上,曹操父子是漢末著名的文學大家,且不用說才高八斗的曹植,曹操個人留下的詩詞就不可勝數,比如《短歌行》、《蒿里行》、《觀滄海》等等。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個文學家。而司馬懿並沒有詩書傳世,雖然司馬八達的名稱很大,但這都不及三曹。

    在政治上,曹操首倡義兵,先後參加反對董卓的聯軍,還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取得優勢,不僅如此曹操重視人才,在曹操的陣營中盡是如荀彧、崔琰、許褚等忠義之士。終觀曹操的一生可以說行事光明磊落,絲毫沒有耍什麼陰謀詭計,即便被他認為是英雄的劉備也給以信任,可以說在他身上充滿著一種霸氣Quattroporte的人格魅力。反觀司馬懿忍辱裝病,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陰謀家的樣子。儘管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就去世了,但是司馬懿的繼承人卻在政治魅力上大打折扣,做了很多讓人不齒的事。司馬師廢掉魏明帝託孤給司馬懿的齊王曹芳另立高貴鄉公曹髦,而司馬昭則乾脆來一個弒君,殺死曹髦。這樣的做法讓後世所不齒。儘管曹丕有廢漢獻帝自立的故事,但畢竟漢獻帝是禪讓,儘管不是自願但也名正言順。可司馬兄弟廢帝弒君卻毫無理由,毫無為人臣的底線。這點與曹操相距甚遠。在拉攏人才方面,司馬懿的兒子掌權後雖然也有人才,但這些都是世家子弟,與曹操不拘一格完全不一樣。不僅如此,因為司馬兄弟毫無底線的廢帝弒君,很多稍微有點道德底線的人不願與他們為伍,於是司馬兄弟手下也就只有如賈充、成濟、鍾會這樣的小人。這些人為了利益可以不折手段,因此在司馬昭手下難見忠義良臣,即便在司馬炎建立晉朝的時候也難見忠義之士。從這一點上司馬懿又比曹操差上一截。

    在軍事上,曹操伐董卓、滅呂布、袁紹、袁術、馬超,剪滅群雄統一了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在這些戰鬥有防禦戰、殲滅戰,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並且曹操還註釋《孫子兵法》,他註釋的孫子兵法成為後世兵法的典範。反觀司馬懿擁有當時最強大的軍隊,但面對諸葛亮卻採取被動防守,少有殲滅蜀國大軍的戰績,最大的戰績也就收拾遼東公孫淵而已。從這點看司馬懿又差曹操一大截。

  • 15 # 北疆同心

    什麼叫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曹操不也被擁劉貶曹的《三國演義》罵慘了嗎!而司馬懿因為搞了“高平陵政變”,奪了曹魏家族的政權,更是被後人視為“腹黑”之典型,“厚黑學”的大師級人物!

    如果說人們對依靠“個人奮鬥”,歷盡艱難險阻,方才得以打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的曹操,在詬病其“挾天子以令諸侯”之餘,還是很欽佩曹操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的!

    比如:醫生吉平就曾經在藥中下毒,欲置曹操於死地!因此,曹操對這些人的報復,自然也會極其冷酷而無情。所以,曹操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不太好,一位集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和詩人於一體的英雄,便成了為人們所詬病的“梟雄”!

    不過即便是這樣,曹操也比司馬懿的名聲要好些!司馬懿完全是依靠陰謀詭計、巧言詭詐,輕而易舉的奪取了曹魏政權,將曹家天下變成了司馬家的江山!

    而且老司馬懿在發動政變前的一系列表演,更是將其腹黑的一面展露無遺。從他假意喝粥灑湯水髒衣襟,以及裝聾子扮痴子的演技上看,司馬懿堪稱三國時代的“老鮮肉”!

    最終司馬懿成功的誘使曹爽乖乖就擒,並背信棄義的殺了曹爽一夥人!後來司馬懿又使用詐術平定了國內的反對勢力,終於讓司馬家族徹底控制了魏國,曹家皇帝成了傀儡!

    試問:既然司馬懿和他的司馬家族,完全是靠迭施陰謀詭計,而非武力軍功上位的,又豈能令天下人服氣?更不用說因為晉武帝司馬炎濫封宗族子弟為王,以致將中原拖入了“八王之亂”的混戰亂局,最終導致“五胡”做大,將天下帶入了漫長而黑暗的“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的苦難之中!

  • 16 # 江上一峰青

    之所以更推崇曹操而鄙視司馬懿,其實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篡位和篡位是不同的:

    曹家的天下是曹操自己打下來的,漢獻帝的天下本來就已經被諸侯瓜分,早就不存在了,曹家篡的實際上是曹家自己的天下。而司馬家是真真正正的篡位,是竊取別人的東西,司馬家是真正的偷

    曹家沒有殺害漢帝,雖然逼死了漢獻帝皇后,但畢竟與弒殺皇帝是兩回事;而司馬家卻實實在在弒殺了曹魏末帝、高貴鄉公曹髦

    而且司馬家弒君還不是一般的惡劣,別人多少得遮遮掩掩,比如周恭帝柴宗訓死得悄無聲息,問就是病死;朱元璋殺韓林兒,是過河時“淹死”,朱八八還得掉上幾滴眼淚,司馬家是大庭廣眾之下將曹髦捅了個對穿:

    漢晉春秋曰: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

    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雖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多少還是要點臉的。

    這件事情的直接後果是本已經箭在弦上的篡位行動不得不暫時中止,而且不得不將那個莽撞的太子舍人成濟二愣子推出去,當了替罪羊。

    而這裡還出了一個滑稽的醜聞。據魏氏春秋記載:

    成濟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醜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

    簡單翻譯一下,明明是司馬昭寵臣賈充指示,明明是司馬昭的旨意,卻把成家兄弟當了替罪羊。成濟兄弟不服,袒胸露乳,爬上屋頂破口大罵,使得司馬家弒君的醜聞傳了出去,惱羞成怒之下,司馬昭下令自下而上將成家兄弟射殺。

    這使得之前司馬昭為了掩蓋弒君所做的一番表演完全成了笑柄。而且也使得司馬昭的皇帝夢化為泡影。

    司馬昭後來之所以急於滅蜀,是想以軍功來為自己背書,以洗刷弒君的汙點。但滅蜀雖然成功,但司馬昭已經來不及登基了,不久就死了。所以最終當皇帝的變成了他的兒子,晉武帝司馬炎。

    也就是說,都是篡位,曹魏搞得還是好看得多的,至少照顧了雙方的面子。

    其次,王朝功業不同: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曹魏留給司馬家的是一個不斷強大的政權,最終司馬炎能夠一舉掃平吳蜀,統一天下,其基礎其實都是曹家打下來的,所以曹家帶給司馬家的是榮光。

    而司馬家篡位以後,就是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帶給華夏百年的苦難。

    其實八王之亂的後果比近代的百年屈辱更加嚴重。搞出這麼個爛攤子,司馬家還能有好名聲就出鬼了。

    最後,就是曹操本人和子孫比司馬家那幾坨個人水平高的多

    曹操父子三人,曹丕曹植都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曹操的《藁裡行》《觀滄海》等; 曹丕的《典論》是中國早期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批評著作;曹植的洛神賦則更是名垂千古,是漢賦駢文的代表作之一。此外,曹操的《通典》評點《孫子兵法》還有傳說中燒掉的孟德新書,在後世都有不小的影響。司馬懿一家似乎什麼都沒留下來。

    司馬家以文留名後世的似乎只有晉武帝司馬炎的一個妃子左貴妃(左思(洛陽紙貴主角,《三都賦》作者)之妹),留下了一些短篇。這個左貴妃長相平平,但文采斐然,所以儘管不好看,也頗受司馬炎寵愛。

    如此對比下來,曹家名聲更好,不就昭然若揭了麼?

  • 17 # 夢歆

    “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只能回答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回答了這個問題就不存在第二個問題了。“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這倒像是一個方法論上的問題了,所以,我就回答第一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爭議並不大,那就是無論從貢獻上、能力上、人格魅力上,還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曹操對司馬懿都具有碾壓性質的優勢。只要是公正理智的人都會贊同這一觀點。雖然二人最後都算是成就了大業,但是司馬懿不配和曹操放在一起來討論,二人走的是兩條雖有交集但幾乎不同的道路。雖然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軍事聯盟之大軍師司馬懿》對司馬公是褒揚讚賞的,但大多數情節是穿鑿附會的,不可當做信史,即便後人對司馬懿過分褒揚式的表達,也只是把司馬懿當成一個為人出謀劃策的大軍師來評價的。曹操千古雄主,二者高下立判。相比而言,能夠拿來和曹操比較歷史地位的,起碼也應該是一方諸侯,袁紹可以一比,劉備和孫權可以一比,但即便是這三人,曹操都有很明顯的優勢。 下面從兩個方面具體談一下: 一、曹操是創業家,司馬懿是投機者 曹操出身不好,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一點在他年輕的時候是被人看不起了,比如經常被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袁公路兄弟取笑和看不起。孝廉出身,以校尉身份謀刺董卓,反出京城而參加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聯盟,並且在聯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那時候兵馬只有數千,是十八鎮諸侯中實力最弱的。他矯詔以勤王之名為聯盟討董創造了正義性。謀刺董卓的勇謀,矯詔聲張的手腕,出手不凡。黃巾之役收三十萬降卒而迅速崛起,李傕、郭汜之亂後,劫天子以令諸侯,事業發展蒸蒸日上,走向巔峰。所作所為,雄才大略,見識高遠。此後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赤壁之戰前曹操已得天下十二州之中的八州(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滅袁紹,佔荊州,帶甲士數十萬,想一鼓作氣平定天下。賈詡說:如今丞相滅袁紹,取荊州太過順利,不宜再戰,應當整修兵馬,發展內部,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平定天下。事實上賈詡的觀點是相當正確的,但那時候曹操膨脹了,覺得天下已在掌中,覆手可得。並且對自己的將士申明此戰是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赤壁戰敗是曹操生涯中最大的汙點,但戰敗後分析原因,曹操自己認為是驕兵必敗,司馬懿認為是天數使然,雖然有討好曹操的用意,但也不無道理,總有一些事情是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的。所以曹操雖然赤壁失敗,但不影響他的偉大。仍然是蕩氣迴腸的天下英雄,仍然具備迴天改命的英雄氣魄。 在這方面司馬懿毫無競爭力,司馬懿只是潛藏在曹魏集團內部的投機者。司馬懿有野心,又極其擅於隱忍,就是裝糊塗,裝白痴。曹操卻看得很清楚,說他是鷹視狼顧之徒,並且遺旨曹丕,不可使其掌兵,否則早晚必干涉曹魏內政,曹操看得很準確,預料分毫不差。曹操之所以沒有殺他,一方面愛惜其才華,有惺惺相惜之意,也認為曹魏有能力控制司馬懿;另一方面曹操深知自己一死,就需要借重司馬懿的才華來與諸葛亮、孫權周旋,所以也不能殺他,只能鉗制他,曹魏先後用曹真、曹爽鉗制司馬懿都很成功。但是司馬懿耐心無敵,最終在曹魏後繼無力的時候誅殺曹爽,架空魏室。為司馬昭篡位掃平了障礙。這不是一條英雄創業,割據天下的道路,司馬氏走的不是一條尋常路。這更像一場宮斗大戲,使得是陰謀詭計,是韜光養晦,一擊致命。當然,司馬懿在軍事上當然是有貢獻的,最著名的莫過於和諸葛亮的一次次對壘。他其實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之所以能夠拖死諸葛亮,有兩個原因:一、他本人小心謹慎,發揮了最大的優點,那就是隱忍不動,因為他知道他拖得起,諸葛亮拖不起;二、當時蜀國凋落得太迅速,尤其是武將迅速凋零,使諸葛亮捉襟見肘,窮於應付,只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綜上,從軍事、政治貢獻來看,曹操的歷史地位是吊打司馬懿的存在。 二、曹操是文化符號,司馬懿只是一儒生 這一點我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的。從文化意義上來說,雖然儒生都讀書,何況魏晉時期本來就英才輩出,相信很多名士,包括司馬懿都在讀書中有所建樹,但是稱得上文化符號,稱得上文壇領袖的只有曹操一人,甚至連諸葛亮都相差甚遠。 先談具有文化意義的一些事情,耳熟能詳的就有:譙水擊蛟、望梅止渴、割發代首、迎回文姬、橫槊賦詩、絕妙好辭、分香賣履……不需要一一評述。 再說他的人格魅力,曹操能夠能夠使眾多謀臣武將圍繞在身邊,並且都對他忠心耿耿,具有強大的人格吸引力。尊重人才是一大特點,如果說赤腳迎接許攸有作秀的嫌疑,那麼對待關羽的所作所為一定可以認為是赤誠的。其次曹操的性格極其複雜,既作為一歷史人物,又作為一文學形象是中國極其成功,又極其典型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從曹操身上可以窺見中中國人人性的很多方面,他是一箇中中國人性的標本。這就是曹操這個人作為一個文化形象的重要性。 當然也不能不談及曹操在文學上的貢獻,他是建安文學的第一代表,他的詩從氣魄上來看,歷史上鮮有能及,從文學藝術上看,不遜於其子曹植。在魏晉時期那麼多大政治家中更是獨一無二的,諸葛亮有《出師表》可以相媲美,但是太少,豐富性遠為不及。 至於司馬懿,他只是萬千讀書人中的一個,可能他讀得很好,但是都用來經世致用,都用來堅決隱忍,以達到其竊國的目的。從文化意義來看,他會被秒成渣! 總之,無論是從政治地位,還是從文化地位來看,司馬懿都遠遠不足以和曹操比較。歷史上能夠拿來和曹操比較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 18 # 文史學徒夢九霄

    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我的觀點是曹操的人格魅力以及對當時社會發展的貢獻要勝於司馬懿,並且曹操屬於亂世奸雄,而司馬懿本來不過是曹操的手下,不過是活的時間長了,單論個人能力和威望和曹操相去甚遠。

    一、曹操的軍事才能要強於司馬懿

    司馬懿比較出名的戰鬥履歷也就是徵遼東,抵抗諸葛亮北伐罷了,曹魏後期將星還沒有隕落完的時候,曹真那可是要去征伐蜀國的,不過因為天氣原因最終未能成行,而且諸葛亮的北伐之路前兩次失敗可以說是完全敗曹真所賜。

    而曹真去世之後,司馬懿掌握軍權,對待諸葛亮也不過是拖,直到拖到諸葛亮死了,要知道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是最強的,司馬懿對抗個諸葛亮都費勁可見其軍事才能,放眼三國時代也就是中等吧。

    相反曹操,本來就是三國時代熟讀孫子兵法的人,自己還為孫子兵法作注,一生經歷大小戰役無數,官渡之戰之整個北方的平定,開疆擴土,這些功績是司馬懿沒法比的。

    二、曹操唯才是舉,寧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

    曹操在三國裡對人才的看重和容忍超出了同時期的任何梟雄,荀彧,荀攸,鍾繇,郭嘉,華歆崔琰等等,甚至投降自己的張遼,張繡,徐晃等人都受到曹操的重用,但是曹操對這些人的看法就是物盡其用,擋我路時一個不留。

    荀彧,崔琰,許攸,孔融等等都是這樣最後間接死在了曹操的手裡,就是說曹操一方面是唯才是舉,一方面其實是心狠手辣,特別記仇。

    相反司馬懿,看重的人才比如孫禮這樣的,都是自己可以駕馭的住的,高平陵之變看似心狠手辣,其實骨子裡是被逼無奈,如果政變失敗,死的就是他不是曹爽了,對人才的使用上司馬懿也差曹操一大截。

    三、文化傳承的貢獻

    曹操對文化的重視是三國時代割據勢力裡面做的最好的,同期和曹操一樣重視文化的估計也只有劉表了,但劉表屬於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庸才這樣的主,和曹操還是沒法比的。

    曹操所在的鄴城容納了當時各界社會名流,建安七子都在他手下當官,自己更是寫的一手好詩,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也是文學大家,才華橫溢,直接開創了建安文學的先河。

    反觀司馬懿,自己的文學水平也就馬馬虎虎,對手諸葛亮還有《出師表》《誡子書》流傳於世,他是什麼也沒有,兩個兒子,一個做了眼科手術平亂之後就死了,一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是什麼好名聲。

    總結:曹操的威名在於偷奸耍滑,正義凌然都是他,大奸大惡他都駕馭的了,心懷天下卻沒有真正去做皇帝,司馬懿雖然也沒有做皇帝,但是照著曹操打的樣篡權的是曹魏江山,自身的綜合實力除了壽命之外又都不如曹操,所以後世對曹操的評價肯定在司馬懿之上。

  • 19 # 小看將

    個人觀點可有一下幾點提供參考

    時代貢獻:縱觀整個歷史長河,三國能和春秋戰國時代媲美,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麗的一篇,可以說它對中國歷史的政治文化都有著重大的貢獻。而作為這麼一個時代開拓者之一的曹操在歷史上也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曹操一生沒有稱帝,最大的也只是魏王之稱,但是歷史對他的評價更多是一代梟雄。而反觀司馬懿,一手創立了晉朝,統一了三國時的割據政權,但是歷史對其評價最高的也最多是一個謀臣。

    文學作品:後人對前人的認知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對文獻史料和文學作品得來的,曹操除了是一個政治軍事天才,還是一個文學大家。像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都入選中學課本的,可是我們對於司馬懿的文學作品的瞭解卻知之甚少,所以在人們對歷史人物的傳頌中也高低立現。

    馭人之道:每當我們一提起曹操,都知道他有一個“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名句,那為什麼這麼一個絕情絕義的人仍然有那麼多能人異士為其肝腦塗地呢?這跟曹操馭人之術密不可分:

    袁紹攻打曹操時曾寫文痛罵曹操祖宗十八代,最後曹操還是沒有殺他留為己用。遇此明主文臣怎能不誓死追隨?

    曹操貪念美色,張秀背叛,遭致典韋身死,同時也折損兩個兒子,但是曹操卻親自祭奠典韋,還說相比折損兩個兒子典韋的戰死才是他最為心痛的,在場的武將無不感動涕零。

    因此曹操的掌權對於文臣武將完全是一種魅力折服。相比之下司馬懿更多的是苦心經營圖謀篡位,獨攬大權之後更是目中無人,文臣武將無可奈何更多的是屈服。

  • 20 # 遙望歷史AJ

    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要回答這個問題,便要對比此二人的生平。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起兵於微末,幾十年戎馬生涯,他破黃巾,滅袁紹,斬呂布,殺袁術,陳兵八十萬於赤壁,之後又北伐烏桓,西征馬超,韓遂,完成北方統一,給北方人民帶來安定。之後,曹操又採取屯田養民,興修水利等利民舉措,為百姓帶來實惠。在文采方面,曹操不乏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佳句至今為後世傳唱。曹操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候,但若沒有曹操,天下可能已經四分五裂,皇帝遍地了。如穆修所言:“惟帝之雄,使天濟其勇尚延數年之位”。況且曹操終未篡漢。

    而司馬懿則不然,他前半生在隱忍,待價而沽,是個不折不扣的投機者,後半生則通過與諸葛亮的博弈,為自己在朝閃積累資本,直到高平陵政變,曹家三代人打下的江山被司馬懿竊取。

    曹操的江山是自己打下來的,而司馬家的江山則是竊取來的。無論軍事,文采等方面,司馬懿都無法與之相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聯儲不停印錢救市,美股不斷漲漲漲,這對他們有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