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我就是竹韻
-
22 # 風如我詩
知了現在還不到時候。還要晚些時。
但這些年,人們逮知了的熱情高漲,已給知了造成了毀滅性的滅絕。
所以,即便到時候,知了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還真的無法像以前那樣蟲聲唧唧了。
別的地方不知,反正我們這裡,一到晚些時候,有知了猴出來的樹林裡,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摩肩擦踵,亂亂哄哄,都為逮那小蟲子。
有自己吃的,也有拿去賣錢的。
那拼命鑽出地面的小蟲子,要想爬到樹上羽化,比登天都難。
估計要不了幾年,知了就可能絕跡。
至於青蛙。唉,這可遭了大罪了。河水像紅燒醬油一樣濃稠,它只怕跳進去趕緊出來,就會掉層皮,想聽它鳴叫?
算了吧,我怕它叫的像狼卡了脖子。那晚上聽著不襂人嗎?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破壞環境很容易,無意之間就能做到。而要恢復,得幾代人努力。
大家還是手下留情,處處留心吧。
-
23 # 李歸離
說一下一個從小長大的農村人的真實感受吧。小時候村子裡很多大樹,那個時候知了也非常的多。一旦夏天到了,晚上村子裡到處都是拿著手電筒,竹竿和各種瓶子的人,在坑裡呀,地裡呀到處跑著抓知了。不過到了現在十幾年過去了,知了也越來越少,我簡單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點。
而越來越多的樹木和自然土地被砍伐,或者是佔用,也導致了知了和青蛙能夠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這是導致知了現在越來越少見的原因之一。而青蛙也是一樣,青蛙多在積水的坑裡和小河裡生活。但是看看現在的農村吧,許多小河和坑被各種物體給填塞,許多小河裡甚至連一滴河水都沒有,青蛙又如何能夠很好的生存呢。就像是我家門口的大坑一樣,每當下過大暴雨後,那天晚上就會有很多的青蛙在坑裡叫喚,但是當平時坑裡沒有水的時候,晚上幾乎很難聽到青蛙的叫聲。
而相比之下,青蛙的處境則略好一些。雖然這些年來青蛙的數量也遠不如從前,但是農村到了夏天,還是有很多青蛙在坑裡,或者是小河裡生存的,每到下大雨的時候,他們就會跳出來各種鳴叫。
-
24 # 木子I李I
夏天本應該有夏天的味道和聲音,夏天的味道是空氣中泛著泥土味,尤其是大雨初下路面濺起的塵土,撲面而來的泥土味道,那是小時候熟悉而興奮的味道。夏天的聲音是雷雨、知了、青蛙的叫聲,雷雨隆隆,知了歌唱,青蛙片片,這才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夏天。
可是這些夏天的味道和聲音,一年不如一年,雖不能夠說完全沒有了,但相對於以往的夏天的確是少之又少了!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環境的改變,吃貨們敏銳的神經和那些不可稱之為善良的捕蛙者!經濟發展 擠兌了自然環境,吃貨的自私肆無忌憚的捕捉,和利益驅使黑心商人的罪惡,等等這些都導致了夏天知了不敢歌唱,青蛙不敢露頭了。
又到了捕捉知了和青蛙的季節了,捕捉大軍如同異軍突起,整齊而來,他們沒有集結,但卻都鬼使神差的相約一起拿著手電穿梭於樹林之間,尋覓在河道兩旁,在知了還未是知了的時候,它們便早已扼殺在吃貨們的手中,成為了吃貨們的盤中餐,下酒菜。而他們的身價也得到了認可,有的專業捕蟬者更是利益驅使,倒賣獲利。如今的夏天,假如我們能夠偶爾聽到樹上蟬鳴,水中蛙叫,那麼一定要善待它們,因為它們是經歷了九死一生才得以蛻變,才得以生存下來。
往日正午蟬鳴天干燥,
今日無聲無息悄入夜。
往日田間蛙聲一片片,
今日溪流河道再無聲。
知了還是那個知了,
卻再也聽不見繁榮,
蛙聲還是那個蛙聲,
卻只能偶爾聽聞見。
今年的夏天,人們不會蟬鳴少了而不去捕蟬。今年的夏天,我們不希望再看到捕蛙者的身影。留夏天的Teana之音在人間,留夏天的青蛙來保護禾苗長!利益和經濟永遠都不會得到滿足,唯有人人都能夠意識到,在那麼一刻,突然意識到夏天真的安靜了,真的好久沒有聽到蛙聲了。
-
25 # 抱擁朝陽之秋爽
沒有啊,前兩天我去松花江邊,在一處江邊的窪地裡,還聽見青蛙叫了。一場疫情,把人弄得神經兮兮的!其實,疫情無法阻斷人世間的美好,有些動物也不例外,歌唱,是它們的本能。
-
26 # 百科解答
過去農村早早就有能聽到知了叫了,以至於因為知了太多都嫌吵。而如今突然感覺少了點什麼,想了半天才發現到原來少了知了叫。偶爾聽到稀稀拉拉的叫聲,還提醒著人們夏天到了。不知道為什麼知了越來越少,都說是被人們抓絕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記得小時候農村裡知了特別多,榆樹果樹枝幹上通常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一層。叫起來時候震耳欲聾,只得拿著長竹幹趕走一些才行。到了晚上正是知了猴出土的時候,這是一種美味油炸了特別香。隨便在村口的林子裡轉一圈就能抓到幾十個,要是等到下雨後的晚上甚至能抓二三百個。不管知了還是知了猴抓不完,這是當時所有人的共識。
-
27 # DingdingCat
青蛙還是有的,奇怪的倒是蟋蟀見不到了。小時候夏天路燈下全是這個,小孩一個個抓的不亦樂乎,現在根本見不到。有的說城市裡沒有了,但跑到遠郊外,至少北京吧,還是沒有。 不知道別處怎麼樣?
-
28 # 漫步八零
感覺聽著知了的聒噪聲、池塘裡的蛙鳴、吃著涼水裡泡過的西瓜,才是夏天該有的樣子,不過自從在城市裡生活之後,就只能聽到知了的叫聲了,前兩天氣溫高,還真聽到知了叫了,不知道這知了是不是隻有天熱的時候才會發出叫聲,就好像天太熱,狗要吐著舌頭涼快一下一樣,而這知了可能也是要在天熱的時候,通過叫聲來釋放一下熱量。
城市裡想聽蛙鳴,就只能去有水的公園裡才能聽得到,不像小時候在村子裡,只要一下雨,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蛙鳴,現在如果想聽回小時候那種夏天的自然界裡的聲音,又不想勞動雙腿跑公園裡去,就只能聽聽周杰倫的那首《稻香》了。
-
29 # 蘇菲看電影
座標深圳,最近都是三十三度左右,出門一趟汗如雨下。外面的知了叫的正歡,有天還有一隻飛來陽臺花盆上歇息,在公園的湖邊也能偶爾聽見蛙聲,和往年幾乎沒有什麼不一樣。
今年老家湖北的天氣倒是挺怪,地處江漢平原,如今已到6月下旬了,跟家人視訊看他們還穿的長袖,說天氣還挺涼的。回想當年進入五月後就熱的不行,大學宿舍沒有空調的日子也不知道怎麼過來的……如果是像今年這樣的涼爽的天氣,可能真的會像你說的一樣,沒有知了和青蛙的叫聲。不過該來的總要來的,看了下週會有高溫了,小動物們也要出來活動啦,可以聽取蛙聲一片。
總的來說氣候還是在變化的,比如深圳近兩年幾乎沒有回南天了,剛來深圳那會春季能潮的牆上掉皮;19年感覺颱風也少了,入秋後連續幾個月沒有雨水……
-
30 # 兔斯基聊科學
2020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覺得2020年不是一個好年頭。就像這個問題一樣,有朋友覺得現在都已經是7月份了,還沒有聽見知了和青蛙的叫聲,感覺有些怪怪的。其實,這不奇怪。
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區今年夏天的氣溫怎麼樣?我在山東,今年我們這裡是難得的涼快。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天氣已經是熱的不行了。而今年我們這裡這幾天的氣溫一直處在20~30℃之間,非常的涼爽。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很奇怪。但是有時候和一些老人們聊起今年的天氣。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老人們說:“這是今年有兩個四月的原因。”今年有兩個四月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呢?
今年有“兩個四月”是我們國家傳統曆法農曆的說法。如果我們看日曆表中的農曆就會發現,今年農曆四月的後面不是五月而是閏四月。閏四月過後才是農曆五月。也就是說雖然陽曆現在已經是7月份了,但是農曆才是五月中旬。兩者之間相差了一個半月多。
我個人覺得農曆是非常符合中國一年四季季節和節氣變化的。如果以陽曆1月份作為春季的開始的話,對於我們國家大多數地區來講,一月份還是寒冷的冬天。而農曆的正月就已經暖洋洋的又初春的感覺了。
為什麼今年到現在很少聽到知了的叫聲和青蛙的叫聲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節氣上。按照農曆曆法來看,現在只是初夏還沒有到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蟬和青蛙這些動物對節氣的變化也是有感知的。現在還沒有到它們肆意歌唱的時候。
現在我們這裡已經可以依稀的聽見蟬的叫聲了。我想再過大概半個多月進入到農曆的六月,天氣就會炎熱的。到那時候蟬就會吵得你心煩意亂了。
至於想聽取蛙聲一片,現在是很難得了。我們的這裡的青蛙已經很少見了。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我覺得如果感覺2020年有點怪怪的,是因為今年是閏四月,節氣變化比往年晚了一個多月的原因。其實,知道了其中原因就覺得不奇怪了。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知識,今年的農曆年一共是383天,並且今年有兩個立春。
-
31 # 泥糖小丫
沒有啊!我們這裡還是和以前一樣,仍然可以聽到知了和青蛙的叫聲啊!尤其現在,正是晚上十點多鐘,我家房子外面的田野裡,早已是蛙鳴聲一片了。
屋後附近還有幾個小池塘,種有許多的水葫蘆和水白菜,裡面還有幾隻牛蛙,一到晚上,這些牛蛙就象牛一樣發出沉悶的叫聲,~咣~咣~咣~聲音大而傳得遠,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什麼東西在叫,會嚇一跳。
在以前,這些菜地全部都是大水田,種有許多的水稻,那個時候,蛙鳴聲更是大,常常擾得我睡不好覺。
池塘雖小,但卻也不缺乏青蛙,只是水田少了,青蛙的棲息地也減小了,在此生存的蛙類自然要比以前要少一些,蛙鳴聲也就相對減小了。
今年我們雲南乾旱,雨水較少,今晚我看到附近幾個沒有水葫蘆的小池塘都幹了,一點水都沒有,而現在那些正在鳴叫的青蛙,說不定也全部都集中到有種有水葫蘆的池塘裡了吧。
我們這裡知了也不少呢,晚上八九點鐘,只要往板栗山上一瞅,就會看到有很多的手電光,這些人都是到山上去撿知了猴的。
有時家裡的燈太亮,窗戶沒關好,還會飛到家裡來。有一天晚上,我在三樓屋裡聽課,由於天熱,我就把窗戶開啟,不一會兒,就從窗戶外飛進來四五隻小知了。
不過知了多了也不見得好,青蛙多了倒是件好事,要不然怎麼會有“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名句呢?
-
32 # 蘇北申哥
我也覺得怪怪的,明顯的包括今年在內的這些年,知了的叫聲淡了好多,只是偶爾的在一些角落裡能夠聽到。那種小時候聽取蛙聲一片的場景,慢慢的就好像在記憶中消失了一樣。
不要說很少聽見夏天的知了叫聲了,今年我發現就連去捉蟬蛹的人也不如以前的多了。前些年在農村,一道夏天蟬鳴的時候,大批人在天一剛黑的時候,就開始拿著手電到樹林裡了。不是幹別的,就是去捉知了猴了。
那個時候的蟬蛹也多一些,在地上、樹上很容易的就捉了不少。有的自己油炸著吃,有的捉的多了就賣,村裡有專門收購這個的,而且價格還還不錯。還有那個知了殼也是有用處的,據說是可以入藥,收購價還挺高,引得大家都行動起來,賺點小錢。
說實話,再多的知了猴也架不住人類這樣的霍霍,據說吃這個東西可以明目。在很多的飯店這樣的一碟菜還是挺貴的。它們還沒有成知了就被吃了,自然也沒有了叫聲。有人發現了商機,開始養起了知了猴,但願這個是好事吧。
而環境的變化是導致知了漸少,蛙聲不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現在農村的種地的越來越少,農村也在發生劇烈的變化。拆遷整治、新農村建設、林木砍伐、農藥等的不規範使用等讓水土的變化明顯,在加之氣候上的變化,這一切都是導致知了、青蛙減少,讓我們聽不見那原本屬於鄉村的交響樂的原因之一所在。
-
33 # 一品小十六
我倒是沒有感覺到怪怪的,雖然說現在已經是夏天了,但如今還不到知了叫的時候吧,今年我們北方這裡雨水比較多,三天兩頭就下雨,所以在農村住著,經常能聽到窗外青蛙呱呱的叫,不過確實沒有聽到知了聲。
還有四天就到小暑節氣了,這個時候幾乎麥子都收了,收了麥子後,我們這裡有一種特色昆蟲就要開始叫喚了,那就是“麥吱吱”,這個名字看起來一定很好笑吧,我們土話叫起來更搞笑,叫“莫滋滋兒”,跟知了差不多,但是比知了的個頭要小,有喜歡吃炸知了的,這個時候一般就會出手了,它捉起來比知了要容易些,去捕捉的時候跑得沒有那麼快,而且出來的比知了早,一些喜歡吃知了的,就會拿“麥吱吱”來解饞。
要說能聽到知了的叫聲,怎麼也得入伏之後,今天是七月一日黨的生日,今年是七月十六日入伏,還有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等到真正入伏之後,知了就開始叫了,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人喜歡捉知了賣,因為有很多人喜歡吃,可是今年卻有所不同,新冠肺炎一開始是從蝙蝠身上找到的源頭,所以專家們就說禁止捕捉食用野生動物,而知了也在此行列,成了野生動物了,那豈不是不能吃知了了。
-
34 # 生活情感日記
因為這幾天連續下了幾場透雨,所以杜拉龜,也就是你們常說的爬叉出現的比往年要早一些,我大約8點的時候,吃過飯就趕緊的去村裡為數不多的幾個樹林裡面摸爬叉,本來想著外面還下著濛濛細雨,摸爬叉的人應該不多,臨出門的還吹噓,今天不摸上50個不回家,可是到了樹林裡面一看,全都是燈光全都是人啊,樹林大概也就是不到10畝地吧,可是摸杜拉龜的人,我大體上計算了一下,好傢伙100多個人。
結果可想而知啊,那麼大點的地方那麼多人,我從8點奮鬥了10點,結果一無所獲,反而摔了一腳,手機還摔壞了,灰溜溜的回家我想我以後再也不摸杜拉龜了。
先說知了吧,知了是爬叉蛻變之後所形成的,現在爬叉都沒有了,你還怎麼能聽到知了的叫聲那?打個比方說,昨天晚上樹林裡面一共從土裡爬出來100個爬叉,99個人讓人給抓走了,就那一共白天能叫的,你還能聽到不?
本身因為近幾年來,農藥的廣泛運用,已經造成了知了的大量減產,再加上我們過度的捕食所以產量已經越來越低了,再加上北方地區常年乾旱,氣候條件也已經不在適宜知了的生活了,所以那句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這句歌詞以後大家就不要唱了。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農民澆地都沒有水了,那麼怎麼會還能看到青蛙那?當然了不能說是沒有,我家就靠著大坑,只要下一場大雨,大坑裡面水多了到晚上還是能聽到青蛙的叫聲的,原因就在於一大坑水,沒幾年就耗盡了,所以青蛙也就沒有了,再加上一些饞嘴的人,晚上還想著吃點,那麼就更少了。當然了農村的家庭裡面,家裡種蔬菜的,有雜草的,還是可以是不是得能看到一隻小小的青蛙。
-
35 # 悠然見東山
蟬鳴蛙叫一步步遠離我們其實是一個非常漫長但一直在進展的過程,大部分人對於蟬鳴和蛙叫都維持著兒時甚至僅僅是前幾年的印象,但似乎突然有人提出今年聽不到他們了,結合今年的疫情,南方暴雨,許多人認為這代表著“事出反常必有妖”可能意味著地球迎來大的災變,甚至宣揚“瑪雅歷的2012其實是公元2020”擴散其恐慌論,好販賣其所謂的“神教”“拯救學說”
首先要講清楚一點,蟬鳴的季節剛剛到來,如果之前沒有聽到蟬鳴僅僅是因為蟬鳴的季節還沒有到來,但從巨集觀角度而言,野生昆蟲和動物逐步遠離人類生存區也是個不爭的事實,這涉及到棲息地與種群生存環境的問題。
由此推理到蟬和蛙,蛙所需要的棲息地不是單純的水域,而是有大量水草的接近於野生環境下的小流量河流或者湖泊,而現在大多數城市即使有水域也往往是人工修整的景觀河流或者湖泊,除此之外就是正常過境的流量較大的河流,這並不適合蛙類的繁衍生存,往往只能存在僅存的幾隻青蛙,自然蛙叫聲逐漸變得越來越小,而越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蛙叫會越發的遠離我們,但我們並不需要擔心青蛙的生存狀況,在廣大的農村小溪池塘水庫,依然可以聽到聲聲悅耳稻花香裡說豐年的蛙聲。
這就和一個種群的生態有關,即使是蟬這種低等級昆蟲,也需要足夠的空間以進行大範圍的交流,而過小的生存環境就會導致逐代遺傳基因的惡化,最終走向消亡,這種情況早在孟德爾發現雜交時就已經發現了。也就意味著即使為蟬提供了生存空間,長期的隔離封閉發展也會導致小區域內的蟬走向衰敗和滅亡。
如何處理城市化與野生生物之間的平衡確實是一個長遠的課題,但至少現在,一些野生生物逐步遠離人類聚居區還是一個正常現象,大可不必過分擔心杞人憂天,更不要去相信藉機大肆傳播的陰謀論。
-
36 # 聞雞曉讀
應該說對於這種現象彆著急,有聽到蛙鳴的時候,也會有知了吵得你心煩的時候,只不過每年的天氣不一樣,開始的時間有長有短罷了。
以我們這裡為例,麥季前三四月份天氣一直很乾旱,到了五六月份天氣下了一場雨之後,麥收季到了,一般到了麥收季,青蛙已經鳴叫了起來,雨後的夜裡,此起彼伏的,晚上聽著倒也舒服,今年就不一樣,麥季前後,基本上沒聽到,蛙鳴沒聽到,氣溫也一直不是怎麼高,本因為聽不到蛙鳴了,這段時間卻又開始了,因為這段時間連續有幾天的暴雨天氣,大河滿小河溢,晚上陸陸續續聽到蛙鳴的聲音。
其實青蛙本來就已經在那裡了,只不過它要叫跟天氣變化有很大關係,該叫的時候它自然會叫。同樣知了也是如此,它的幼蟲本身在地下已經睡了很多時間,沒有合適的時機,不到應該有的那個季節,它是很少出現的,對於它自己,也不急於那一會,什麼時候時機成熟,什麼時候再出來唱。
當然今年到現在還是沒到那個時節,再加上溫度一直不是很高,所以知了出現的時間可能還要耐心地等待一下,大自然就是這樣的規律,該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你現在想聽到,等到它來的時候可能讓你很煩的。
總之,不管是青蛙還是知了,它比我們人類更能感知到天氣的變化,該出現的時候它自然會出現,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
37 # 首都農業人
記得小時候夏天是最熱鬧的,白天知了在樹上叫個不停,晚上青蛙叫個不停,但現在知了、青蛙的叫聲越來越少。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一是知了、青蛙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造成它們數量銳減。現在村裡的樹越來越少,硬化的水泥地面越來越多,造成知了數量減少;水資源枯竭,小河斷流,池塘乾涸,讓青蛙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時,現代農業生產濫用農藥,造成環境汙染,也是知了、青蛙數量減少的一大原因。
二是人們捕捉。知了本來就是一種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每當夏天知了出土的時候,人們就會拿著手電四處捕捉。造成知了數量越來越少。青蛙在某些人眼中也是一種美食,進行肆意捕捉,造成青蛙數量減少(圖片來源於網路)。
-
38 # 金玉滿堂傑哥
主要是環境改變了不少哦,就說我的家鄉,河南北部某農村,小時候村裡周圍有好幾個魚塘,魚塘每年都從河裡面引水進來,現在魚塘早沒有了,被填了當宅基地了哦!還有就是河兩岸的樹沒有了哦,我們那邊土地是10年大動,5年小動,因此很難有老樹了哦!這有院子裡或者村裡的個別地方哦!
-
39 # 逸風三農
看到這個問答我才想起,今年的知了叫聲確實還沒響起過,每年這個時候知了也該叫了,今年確實有點反常。至於青蛙,叫聲早就有了。為什麼你沒聽到他們的叫聲,我覺得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
40 # 人我行9
進去7月了,以前麥收後,到入伏這段時間裡,正是摸知了猴的季節。但不管怎麼逮,總有漏網變知了的。有時候,晚上摸著、摸著,總會遇見“癩蛤蟆”,特別是下雨過後。而現如今,沒有多少人摸了,照理說,知了應該多才對。但現實是越來越少,時至今日,還沒怎麼聽見知了的叫聲,當然,還有青蛙,這是為啥呢?
賴以生存的環境沒了。知了需要樹林,青蛙需要水。而現在農村樹木比以前少多了,特別是溝裡、池塘裡,根本沒水。沒了樹木和水,就會影響其繁殖後代,數量自然會越來越少。以前不管人們怎樣吃,照樣多的是。
打農藥所致。以前,過完麥,都是人工給玉米除草,現在是直接打除草劑等。而這個時候,也是知了開始產卵的時候。農藥必然會影響知了繁殖後代和青蛙生存,久而久之,就變少了。
天氣乾旱所致。像我們這裡,過麥以來就沒下過一次透地雨。沒有降雨,土地就硬,像知了猴,自然就出不來,也就沒了知了。而青蛙呢,到處都沒水,地面又幹燥,哪裡去找它們。如果大雨過後,池塘存水了,自然會出來叫了。
回覆列表
因為知了和青蛙都戴上了口罩。
這當然只是網友的笑談,知了和青蛙從5月初立夏到6月底夏至,他們一直在叫,只不過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可能略有差別。
反正我們這裡還是經常能聽到的,地處魯西南黃河南岸。昨天去山前的池塘散步,還發現滿池塘的都是小蝌蚪,拖著一個長長的小尾巴,十分可愛。
知了和青蛙鳴叫的時間
青蛙一般從2-3月份甦醒過來開始活動、鳴叫,進入夏季的5-8月份最多,叫的也最歡快,因為地域差異較大,南方肯定要比北方早好長時間,但是到了10月份慢慢變少,之後進入冬眠期。
青蛙的兩個集中鳴叫期,一個是在3到5月之間的產卵期,現在已經過去。再一個就是6到7月的雨季,雨後青蛙鳴叫的最歡,現在南方已到雨季,但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到,再加上前段時間北方較為乾旱,河湖的水較少,所以青蛙的春天還沒有到來。
蟬出土一般是每年5月,以6-7月出土率為高,一般入伏後數量逐漸減少,出現的也多是那種個體較小的叫“小伏了”的蟬,這個南北肯定也有時間差。
蟬一般是在6月份雨後土壤鬆軟溼潤時集中出土,現在因為北方的雨季尚未到來,土壤較硬,所以蟬還沒有集中出土,知了較少,鳴叫自然相對較少。
但是也有,5月中旬那一段我們小區後面的小河哇叫很厲害,一叫一整夜,不關窗子都影響休息,現在也叫。蟬鳴那時候剛開始,現在是多了些,但是也不太多。
知了和青蛙鳴叫的原因
青蛙的鳴叫一是求偶的一種方式,具有生物學意義,是為了繁殖和爭奪配偶權,就像人喜歡在異性前表現一樣,鳴叫就是它最擅長的方式和天性。
二是為了表達一種愉悅的心情,或者宣告一種天氣的變化。
知了的鳴叫則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鳴叫的都是雄蟬,雌蟬雖然在腹部也有發聲器,但不能發出聲音。
有意思的是,雄蟬可以發出3種不同的鳴聲:正常情況下的集合聲,隨每日天氣變化;交配前的求偶聲,比較歡快;被捉住或受驚飛走時的嘶鳴聲,驚恐而短促。
知了和青蛙鳴叫的特點
雌蛙和雄蛙都能叫,但由於雄蛙在咽喉兩側還有一對外聲囊,鳴叫時向外鼓出成為兩個大氣囊,所以叫的聲音比雌蛙更加巨集亮。
而且蛙類的合唱並非各自亂唱,而是有一定規律,有領唱、合唱、齊唱、伴唱等多種形式,互相緊密配合,是名副其實的合唱,整齊有序。
更神奇的是他們好像受同一指揮,說唱都唱,說停都停。有時候能唱個一整夜,有時候可能連續幾天都不叫,一隻都沒有,就好像不存在一樣。
雄蟬的叫聲非常響亮悅耳,和他小小的身軀不相匹配。原因在於它的發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甚至能超過100分貝,非常刺耳。
知了的生命很短暫,全世界蟬共有3000多種,多為在地下蟄伏3到5年才能出世,有的甚至要17年。但是他們出土1小時就能化成蟬,多數一個月之後就會死去,最長的壽命也就2個月。
正因為生命短暫,所以他們才格外珍惜,鳴叫的也格外賣力。
知了和青蛙都是大自然的精靈,
比較典型的就是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還有: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
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關於蟬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有虞世南《蟬》,初次拜讀深以為是神作: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還有: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當然對她描寫最多的就是晚唐婉約派大家李商隱,他一個人至少有29首作品中借蟬詠志、借蟬抒情、借蟬悲物。
知了和青蛙正逐步減少,我們應該保護
隨著人口的增多,野生池塘、樹林逐步減少,青蛙、知了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數量正逐步減少,即便是在農村,小時候的那種“處處蟬鳴處處蛙叫”的盛景也很難尋覓。
特別是現在的城市,能供青蛙和蟬生存的空間不多,所以他們的數量也不多,蟬的價格為此也一路水漲船高,有的地方甚至高達1元一個。
青蛙早已就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一般人不敢再獵殺它。今年2月份全中國人大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 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也為保護野生蟬提供了法律依據。
建設海綿城市,擴大水面面積,增加深林覆蓋率,提高城市的綠化率,再現處處是綠水青山、處處有哇叫蟬鳴的盛景,給蟬和青蛙更多的生存空間,其實也是給我們自己更多更美好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