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吃了別玩了別睡了

    我從小就是外公外婆帶大,他們對我是真的好,病了他們照顧反正什麼都是他們,我讀高中的時候還給我零花錢。 而我奶奶呢,她想得起來的時候把我帶過去照看兩天,想不起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還有一個奶奶,她照看我的時候我剛好患中耳炎,我外公明明已經把擦洗的藥水和要服的藥給她了,結果她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怎麼說,我耳朵裡的膿都流到衣服上了也不帶我去看。 後面我外公來接我的時候差點嚇死了,以為我聾了,然後我那隻耳朵聽力就一直沒有另一隻好。現在我三五天就給外公外婆打電話,一放假就往他們那兒跑,有什麼好吃的就給他們買,衣服鞋子也經常買,話說單我外公一個人的衣服就比我一個小姑娘的還多大年三十在自己家吃個年夜飯,初一去給爸爸家那邊的親戚拜個年就往外婆家跑了,幾乎都要呆到開學才走。我奶奶我是真想不起來給她打電話,幾個月都不打一個。孩子心裡很清楚誰對他好,這種問題都沒必要問,用指甲蓋想想就能想明白

  • 2 # 洞見歷史智慧

    這既不是流行文化,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孝敬老人是後輩的應有之義,更是為人子女所需承擔的責任,儘管孫子女已經隔代了,但這種責任並沒有隔代。

    一是家庭教育引導的失敗,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種什麼因就有什麼果。隨著家庭結構演變為以獨生子女為主,孩子成為了家中的上帝,全部人圍著他轉,滿足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孩子對老人出格的行為也不加以制止,這種溺愛使小孩養成了自我霸道的個性。

  • 3 # 老馬閒評

    這不是流行的文化,

    也不是心理疾病。

    中國流行文化從來沒有割裂祖宗,

    心理疾病也從來不否認自己從何而來。

    一個人,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一定不是單獨的個人,

    一定要與別人產生聯絡,

    不然,

    不能形成社會。

    在社會關係中,

    一個最為重要的關係,

    就是血緣關係。

    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是父母外的最重要的血緣關係,

    這種關係,

    告訴你,

    你是從何而來。

    否認這種關係,

    不是什麼時髦的文化,

    也流行不起來,

    更不要以心理疾病為籍口。

    否認這種關係,

    其實就是忘祖,

    極端自私自利,

    極端冷血動物。

    記住這一點,

    一個連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沒有任何感情的人,

    怎麼能夠對與其他人會有很好的關係?

    與其他人的關係的真實性不得不令人懷疑呀。

  • 4 # Elegant

    一代人管不了兩代人的事,這是老人常說的一句話。養育兒女,孝敬父母,除非特殊情況,沒有“養育孫子,孝敬爺爺奶奶”的說法,有人就是想要推脫自己的責任,顯示自己的“孝心”,就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孝敬”爺爺奶奶。

    有一家人的爺爺奶奶替女兒養老兩個孩子,就像父母一樣,從出生到上大學、工作,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兩個外孫和舅舅姨媽一起把外婆叫媽媽,他們離不開、也沒離開過外婆,“這是流行的文化,還是心理疾病”?

    一位父親規定自己剛結婚的兒子,每月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去看一趟爺爺奶奶,那是1986年代,工資低生活困難,關鍵是他本人和他工作在附近城市的弟弟妹妹們每月都回去不了,大部分一年三次,平時只有一天週日,根本沒法回去。有一次因為媳婦懷孕反應,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去醫院耽誤了去看爺爺奶奶,這位父親就寫信訓斥兒子不講信用,說話不算數。

    幾十年之後,這位父親的兒子因為自己的女兒從從學校回來沒有第一時間去看爺爺奶奶而訓斥她:不孝無以為人!孩子的母親看不下去了就和他鬧翻了,從那以後到現在幾年了,他媳婦再也沒有去看過公公婆婆。“這是流行的文化,還是心理疾病”?

    祖輩和孫輩之間完全是特殊情感在維繫,哪有文化和心理一說?有的老人喜歡孫子輩,從小寵著、慣著,長大之後孫子自然想著祖輩。我母親曾經給我說過,她和父親每年過年就想著自己的小女兒,其他孫子什麼的回不回來根本就沒感覺,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一起生活過,根本就沒有感情。

    感情,只要有,攆都攆不走;沒有感情,想粘都粘不到一起,不要強求!

  • 5 # 快樂庭院

    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既不是流行文化,也不能斷言是心理疾病,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這要看孩子自小和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是否建立了一種很好的親情關係。

    如果孩子自小和父母一起長大,老人也和父母在一起,在和父母聯絡的過程中,總會談到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估計很多孩子都不會主動給老人打電話。

    如果孩子自小沒有和老人很親密的感情關係,又加上有父母在照顧老人,更不會主動跟老人打電話。

    不聯絡不等於心中沒有。現在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現在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已經遠非過去。現在很多二十四五歲年輕人的心智還處於青春期中期,很多年輕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他們習慣於接受他人的關愛,不懂得主動去關愛他人,不過這也不能說是流行文化,只能說是一個過程,一個現象。

    為什麼以前這種現象不被關注呢?

    幾十年前電話還不是家家所配備的一個通訊工具,所以不打電話是平常事;現在有微信網路,父母會經常聯絡孩子,聯絡孩子的時候會說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多的是視訊,孩子對老人的事情也基本上清楚,很多時候還能在手機上和老人見面,所以也就不會因為太長時間沒見有太多的惦念,不打電話也沒有什麼。

    至於題主說到以沒有贍養義務為理由,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聯絡,我相信這樣的年輕人是個別的,代表不了主流文化,只能說是他個人人格的扭曲,再進一步思考,就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失敗!

  • 6 # 何大律

    這是絕不是一方面的原因。和家教有直接的關係。孫子女是直系隔代血親,在法律上是有代位繼承權的,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是有贍養義務的。中國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由此可見,法律對此是有保護的。

    孫子女不給祖父母電話的情況是有一部分,但是絕對到不了大多數,也不是流行文化。有些孩子從小沒有在爺爺奶奶身邊生活,聯絡的少,感情就顯得淡一些;有些孩子受父母的影響,和老人不親近;也有些孩子確實是上了大學突然改變生活環境結交了許多新同學,又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就顧不上和爺爺奶奶電話聊天了。總之,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絕不是一方面的。不了一概而論。

    孫子女是否和爺爺奶奶親近,是否常對爺爺奶奶問候,最主要的還是家教的影響。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知道有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是愛他的他長大了也要孝敬爺爺奶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的也要常帶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是孩子父親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父親都不惦記老人,還能奢望自己的兒女惦記他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孝敬爺爺奶奶,是從小就該教育的,孩子的孝道,要從娃娃抓起!

  • 7 # 語文萍

    孫子孫女以沒有賤養義務為由,從大學期間就不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這是流行的文化?還是心裡疾病?

    不是流行文化,也不是心裡疾病。是距離和時間隔離了感情。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大了孫子孫女,小時候感情很深,可以說一步也離不開!

    孩子上學了,課業負擔重,他們沒有時間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原來的感情越來越陌生!一年也見不了三次兩次,哪裡來的感情?

    放假回家,孩子只認爸爸媽媽,因為爸爸媽媽才是他們離不開的人,因為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的託舉!需要爸爸媽媽的負出!

    他們不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是沒有感恩之心!

    從幾個月大,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把他們看大;上幼兒園、上小學接送;伺候他們吃喝。他們怎麼長大了,都忘了!爸爸媽媽再不注意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孩子早已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忘到腦後。

    我鄰居的孫女是爺爺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看大了。上了大學從不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爺爺奶奶想她,給她發個資訊,冬天怕她冷;夏天怕她熱,孩子連回也不回,也不知道孩子看見沒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要想了,不要盼了!孩子不需要你了!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吧!

    知道感恩的孩子大有人在!

    我們院裡有一個老大姐住在孫女家。怎麼回事?

    聽她的孫女說:“爸爸媽媽一直在外面打工,是奶奶把我們養大,奶奶養我小,我要養她老!”老人住在孫女家,有病孫女給她看病。孫女給奶奶買衣服;給奶奶做美食。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一輩管一輩,這輩子不管下輩子的事!

    結束語:

    快節奏社會,孩子們面臨學習、就業的壓力,不要抱怨!不要生氣!孫子孫女有他們的爸爸媽媽照顧!

    老人能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身體,不給我生的人添麻煩就可以了!少管閒事!

  • 8 # 劉軍2022

    這不是留行文化,是文化流失。為什麼現在的孫子女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不管不問,其實是沒有感情。

    一個從小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也不帶他們經常看望他們的、平時也不教育讓他們耳濡目染的孫子女,如何會與他們有感情呢,更別說孝敬。恐怕有的人看見他們,特別是看見爺爺奶奶,就像看見陌生人一樣,或者只是一個熟人。

    孝敬老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是這個文化也彷彿漸行漸遠。傳統文化是一種養成,也是社會選擇的結果,它應該是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離開文化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許多人選擇不要子女,就是認為子女沒有作用,反而是麻煩和包袱。那以後還要不要孩子,恐怕有一天不得不得有法律來要求了,否則人類的繁衍都是個大問題。西方人面對的問題,我們也在步其後塵。

    以後不光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感情淡。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在淡。怎麼不淡呢?我們對父母的感情不也在淡嗎?否則他們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的感情怎麼會淡。所以我們做的,就是他們學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面對的,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因為我們也是未來的他們。

    文化是自然形成的。正確的文化形成後就成為了傳統。而繼承文化傳統一直是歷朝歷代所堅持的。所以我們今天的文化觀是有問題的。不過國家好像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提出了文化強國。

  • 9 # 八月長河

    上升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我覺得就誇張了。情感是相互的,也要看長輩是怎麼對待小輩的。當然也不排除不懂事的兒孫。

    我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兩三歲的時候,爸爸有一次從部隊休假回來非要把我送到爺爺奶奶家,說讓他們帶幾天。結果就那幾天我差點病死。

    他們後來的說辭是:把個病孩子送回來。雖然當時是我爸送過去的,但他們是把矛頭指向我媽的。可我媽當時也阻止不了我爸那顆非要讓我去親近親近爺爺奶奶的心呀!

    後來我媽把我接回了外婆家,在外婆、媽媽和小姨的悉心照料下,才一天天好起來,但也落下了體弱的病根子。如今還有懵懂記事時媽媽半夜揹我去診所、打針過敏了哭著喊媽媽、媽媽誇我很會吞丸藥而沾沾自喜等等記憶。

    還有虛弱之時自己個小小人兒心裡思忖著:唉,我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呀?到時要好好記一下。等到好了時又記不住這一茬了,再生病時便會責怪自己。

    媽媽沒有在我面前多說過什麼,倒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爺爺奶奶不時說起時還是那句話:把個病孩子送回來。

    小時不懂,只是聽著。後來慢慢想清楚了:首先,送去之前肯定是沒有病的,因為從沒離開過外婆、媽媽,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必然是一路哭著的,受了風,自然容易病。其次,一路哭,必然會受到爸爸的訓斥,對著一個沒見過幾次面(還在當兵)且脾氣暴躁的人自然小心靈裡是懼怕的,回到爺爺奶奶家也沒人給個好臉,嚇也得嚇出病來。再者,就算是病了送回來,爺爺奶奶對孫女就沒有照顧的責任嗎?為什麼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責任?我的小命在他們心裡就那麼一文不值嗎?

    工作後第一個月拿工資,媽媽就讓我給爺爺奶奶寄錢。每次回老家也會五百、一千地給。直到他們接受我爸帶回去的另一個女人,還那麼大言不慚的。直到我媽剛去世,我爺爺就開始數落我媽的不是。

  • 10 # 煙雨斜陽5853693210

    這孫子孫女心裡有問題,得治!暫不說這孫子孫女的人品,但至少有顆狼心,連親人都分不清楚。在此看來,做人跟高學歷沒有關係,有些人的書真是白讀了,枉為子孫。

    為什麼會在贍養義務分得這麼清楚?就是用來對付那些不孝子孫。假如父母比爺爺奶奶先去逝,孫子依然是要贍養爺爺奶奶。

    在一個家庭中,很多事情不用說,該怎麼做,大家心裡都清楚明白。

    贍養,並不是所有的兒女都會是按章出牌

    我有個堂爺爺生下三個兒子,大兒子創業成功,就成了不孝兒,不要家產,掙身出戶。所有的家產全部給二兒子三兒子,最後由二兒子三兒子處理一切後事。

    贍養,不繼承家產,依然要贍養老人。

    我有個遠房親戚,自小就是跟著姑姑長大,結婚時才回到家。回到一個一盆如洗。自己當蓋房、娶妻生子。什麼都沒有得到父親的,最後依然要贍養父親。因為贍養是兒女的義務。如果沒有後代的老人才由政府養。

    贍養,有良知的孫子也是要贍養爺爺奶奶

    我的表哥就是住在爺爺奶奶給的房子裡,最後表哥和父母一起贍養老人,以至喪葬費也是同分。雖然表哥沒有要父母一點東西,現在父母沒有勞動能力了,表哥又在贍養父母。

    養兒防老,積穀防餓。

    對於贍養來說,一般老人都是自己在照顧自己,根本就沒有要兒女去承擔什麼,負擔什麼。就拿父母來說,除非是什麼特殊情況外,都不會去要兒女的錢財,兒女們打電話聊天,也是報喜不報憂。

    不管有何種理由,不要用語言去傷害老人。越是上了年齡的老人,特別敏感兒女孫子的話。能有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應該高興才對。

    如果是富豪,估計這孫兒女會去千方百計去討好去算計爺爺奶奶的財產。

  • 11 # 劍心職場

    這既不是流行文化,也不是心裡疾病,而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導致孩子不懂人事,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

    有一次,我在老家和媽媽閒聊天。聊到孩子時,我媽突然特別委屈地說:“嬌嬌從來沒主動給我打過電話,我給她發視訊,她也不說話。現在她還小,過年還能回來一趟,等她再大點,估計過年都不會回了吧!”

    嬌嬌是我的侄女,今年13歲。從她出生起,我媽就在她家照顧她。8個月大的時候,她被我媽帶回老家撫養,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養到5歲。後來,我哥一家人定居河南,才把她接回父母身邊。

    那會,農村的孩子還不怎麼用尿不溼。我媽一天給她洗十幾個尿戒子(尿布),大冬天的都是手洗,導致我媽落下關節炎的毛病。直到現在,我媽的手都不敢碰涼水。

    聽完我媽的話,我當時很生氣,但生氣過後,卻是心酸和無奈。生氣,是因為這孩子這麼不懂事。心酸,是替我媽委屈,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連最起碼的尊重和親情都沒換來。無奈,是因為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就算是想好好教育,也鞭長莫及。

    這孩子能有如此表現,跟父母的教育不當(缺失)有很大關係。我哥工作比較忙,常年出差在外,對孩子疏於管教;我嫂子人不錯,但不怎麼會教育孩子,她孃家那邊的家庭關係也是一地雞毛。

    我女兒今年4歲,就知道尊重爺爺奶奶。如果她敢不尊重,我這關她就過不了。她長這麼大,我動手教訓她的次數屈指可數。其中一次,就是因為她跟奶奶發脾氣,朝奶奶扔東西。

    回到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點,孫子女對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是有贍養義務的,雖然不是直接的。《婚姻法》有規定,當父母死亡或者父母不具備贍養能力時,有能力的孫子女對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

    其次,就算孫子女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沒有贍養義務,難道就能跟他們不聯絡了嗎?你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嗎?就算你跟他們相處的少,親情比較淡薄,但他們是你父母的父母!你父母是他們養大的,你對他們難道不應該有點最起碼的尊重嗎?

    其他回答下面,我看到有人表達“這種表現正常,不應該親情綁架”的觀點。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我只想對你們說一句:“你真是枉為人父母,我也替你們的父母感到悲哀。”

    俗話說: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認為這種表現正常的人,我希望你們現在就祈禱,省的將來你們自己的兒女、孫子女,也會這樣對待你們。

  • 12 # 小可可169

    孫子孫女以沒有贍養義務為由,從大學期間就從來不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打電話,這是流行的文化,還是心理疾病?

    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不知道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有沒有教育過孩子,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就像這次肺炎疫情發生的時候,如果沒有四面八方的物資支援,如果沒有醫生的奮不顧身,如果沒有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如果沒有各行各業的奮力支援,如果沒有大大小小的愛心援助,我們湖北武漢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也不是他們的義務,但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所以我們獲救了。

    疫情期間孩子們一直關在家裡,但是都沒有鬧過要出門,反而異常乖巧,這除了我們的教育外更多的得益於老師每天都會給孩子講一節疫情期間的救援事蹟,讓孩子們明白了那麼多人都那麼辛苦的在幫我們,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愛心和感恩的心,讓孩子們也明白了自己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他人。

    特別是孩子還主動告訴我們誰都不可以出門,說:鍾南山爺爺對同學們都說了,在家不出門的也是小英雄。

    其實經過這次疫情過後,孩子們不再像之前那麼喜歡吃獨食、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孩子們都變的比以前更乖巧懂事多了,還會主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我明白了孩子的品行教育源自於生活源自於我們身邊,改變孩子品行的不是知識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身邊的榜樣。

    父母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就學好,樹立壞的形象孩子就學壞。

    孫子孫女雖然沒有贍養的義務,但是對他們來說是除了父母以外最親的人了,如果連最親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做不到關心,而是直接劃清界限未免有點傷老人們的心了。

    所以父母管教孩子時,不要對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回報,這樣只會讓孩子們感覺到大家對他們的好是理所當然,而失去了關心愛護他人的能力。

  • 13 # 木子君羊A

    中國有句老話叫言傳身教,孫子女就是平時不打電話,起碼過年要打個電話,再就是外公外婆,和她們躲過貓貓沒,如果沒躲過,問題就出在大人身上,小時候怎麼不帶小孩去見外公和外婆並和外公外婆玩耍?她們之間有感情了,自然就會和她們聯絡,打個電話什麼的,不要把瞻養義務進行道德綁架,多找自己的原因,再現在的小孩讀大學後和父母電話也不多,我也是過來人,小孩讀大學和我們聯絡確實不多,特別是和父親,一般電話都是找媽媽,但是我們家小孩過年回家時自己就主動買一些當地特產帶回來給爺爺奶奶,記得小孩參加工作後,因為8月份畢業,9月去的上海,第一年賺錢回家時說身上只有4000塊錢,就不給爺爺奶奶了,我們就告訴孩子,我們你可以以後給,但是給爺爺奶奶行孝要趕早,給他們2000,爺爺奶奶真是高興啊,逢人都說孫子過年給我2000,過完年兒子回上海,他爺爺又給了他1000說在外面開支大,用錢的地方多。當年爺爺就去世了,臨走還唸叨孫子沒白疼一場。孫子在爺爺有生之年也盡了孝,他一輩子也沒有了遺憾。

    這是爺爺奶奶和孫子們

  • 14 # 世界上走一遭

    現代社會不是農耕社會,世世代代親情維繫在同一片土地上。現代人走南闖北,人際關係已不單純的是家庭成員,人們聚少離多,社會風氣也在變化,現在的年青人已經是“社會”成員,而不單純是“家庭”成員了。

  • 15 # 啟源施華

    這個只能說家庭教育失敗吧!是沒有直接贍養義務,是親人呀!我反正是理解不了這種行為,有的人在外人面前表現的特別善良有愛心,對自己的親人確很無情

  • 16 # 學泉105405526

    這個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作為老人的問題吧!假如,在孩子小的時候老人經常陪伴,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後沒有看望或者關係老人!確實孩子有問題!但是據身邊很多例子並不是!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幾乎老人不安不顧才會在長大後,對老人形同陌路!比如你一樣,假如一個人,在你小的時候你一年也就見一次,一年沒有一個電話!突然讓你去關心孝順這個人,對這個人要做到體貼入微,你認為你能做到嗎!即使你有意去做,也會堅持不了多久就淡忘!因為你家根本沒有感情!強扭在一起的關係!也只是假惺惺的關懷,演戲永遠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你也不可能一直演下去!

  • 17 # 新生81353

    只有一種情況爺爺奶奶本就不和諧,沒有家規,失去了親和力,家族中人自私自利,子女對長輩無視不敬,孫子女也就養成了眼中無長輩!有道是家和萬事興,大富大貴人家遵老愛幼規矩多團結協作,貧困人家往往子女蠅頭小利,互相指責,內鬥不斷。

  • 18 # 七七流火

    愛是相互的,愛是不計回報的;老人對孫輩的愛就是不計回報的,老人愛孫輩其實就是愛自己的子女的延續。

    長大了的孫子女不只有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親,還有表兄弟姐妹也不親,隔代不親。法律規定只有贍養父母才是孝。

    這種行為不是心理疾病,就是流行的文化。法律應該修改孝的定義。

  • 19 # 雲淡風輕88046011

    付出和回報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不付出哪來的回報?親情也是如此 以德報怨 何以報德 老阿姨我讀書少可能形容不恰當 不喜勿噴

  • 20 # 為泰利點贊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個沒義務,那個沒義務。這個講法律,那個講外國就是這樣的。至親都沒義務,誰有義務照顧這些老年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生素C片吃多了對人有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