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41 # 小影子看電影

    《笑傲江湖》裡有個有趣的設定,是三尸腦神丹。

    什麼意思呢?“三尸”在道教裡又稱“三毒”、“三蟲”,簡單對應痴,貪,嗔。在書中,服毒的那些人並不是被藥物控制,而是因自身慾望產生的“三毒”控制著。

    明白了嗎?以下是正面回答:

    我更傾向於認為,嶽不群是一開始壞。

    原因是,小說中如果一個好人變壞,一定是價值觀變化的結果,但道德觀、行為準則一向是一以貫之的

    詳細說明一下。為了做個對比,林平之是個很好的例子。你看他在得到《辟邪劍譜》後的復仇方式,堂堂正正,正面挑戰青城派。也不會因為報仇心切惹是生非,遷怒旁人,見他對待恆山派和令狐沖的態度,依然彬彬有禮。儘管下手狠辣,但依然秉承著他以往的行事原則。我是說,他並沒有到一種“為達目的完全不擇手段”的地步。沒有采用下毒、暗殺、背後下手、借刀殺人等其他方式。

    而且,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是,即使後來他狠辣絕情到如此地步,依然會不自覺地稱呼甯中則為“師孃”。他以往赤誠的那一面依然儲存了生命力。

    這一點,放在嶽不群身上也是適用的。無論怎麼看,他安排勞德諾和嶽靈珊前往福州這個動作,都不是一個道德感強烈的正面人物能做出的。也就是說,在《笑傲江湖》一開始的時候,嶽不群的行為準則中就包括了:為達目的,可以使用陰暗的招數。

    我們都知道,做出任何違揹我們自身道德觀的事情都是需要消耗很大能量的,比如讓一個誠實的人撒謊。所以,當嶽不群后續做出更下三濫的手法時,並沒有引起他道德上的自我反噬(愧疚感、羞恥心等等)。比如背後暗殺弟子和林平之、誣陷令狐沖、偷盜劍譜、殺死恆山派二定等等,在他的道德觀裡都是正常操作。

    和嶽不群形象形成明顯對照的,可以參考裘千仞。他是一個道德觀前後明顯變化過的角色,故事中他經常因為兩套道德標準產生的自我矛盾導致行為混亂。比如瑛姑船上發狠、洪七公華山當頭棒喝、絕情谷黃蓉扮瘋,都能刺激得他痛苦不堪。嶽不群從未產生這種痛苦,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自我認知和行為方式高度統一的人。

  • 42 # 一隻小海豚

    嶽不群也是被左冷禪逼成那樣的。嶽不群一直想重振門派,結果處處被左冷禪壓制,而且自己武功還不如左冷禪。嶽不群想要提高武功和重振門派,只有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結果最後就慢慢黑化了。

  • 43 # 親子教育與書法課

    我覺得一開始就是壞的。嶽不群是金庸武俠人物中最虛偽的人物,滿臉的假慈悲,表現的正人君子形象,讓人厭惡。他的正人君子形象偽裝的十分出色,欺騙了很多人,特別是愛徒令狐沖的善良,一直被矇在鼓裡。當然,也有很多人認識他的真目面,比如華山高人風清揚,一直隱身在華山後山。每個人都有統治江湖、稱霸武林的野心,嶽不群也不例外。只是武功太差,沒有能力罷了,因此需要用偽君子的形象,來獲得辟邪劍譜。特別是他在林平之面前的假惺惺,正是為辟邪劍譜的別有用心。為了練習至上武功,搞得人不像人,貴不貴的形象,連老婆、女兒都不放過,簡直人面獸性。最後合併五嶽劍派,大傷左冷禪,當上總掌門,表面看起來很風光、很正派,其實只是邪不勝正,還是失敗了。

  • 44 # 當年隔壁老王頭

    骨子裡有點偽君子的意思,但不至於說壞。畢竟早些年也混出君子劍的名聲來了。

    但後來看自己徒弟混的比自己好,五嶽裡面自己又不是最好的到處受人限制,功利心和私慾被無限放大,然後一狠心又練了辟邪劍譜導致自己性格扭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工的人越來越少,鄉下也沒年輕人,人都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