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莞小王生活日記
-
2 # 哇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一,選擇平臺最重要。
每個職場人都會喊著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的口號。職業規劃到底是什麼?
就是你長期、中期以及短期在職場上想要獲得的無論是精神上或者是物質上的價值目標,並在此期間完成自我的成長。
但這一切都基於一個好的平臺,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才能發揮你的光和熱,你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繼而得到高薪。
第二,薪資高低與能力掛鉤。
薪水的高低雖說與你所處的行業、所在企業的實力有關,但更為本質的,是和你的能力有關。當你各方面能力達到一定標準,能與更好級別的崗位相匹配的時候,你也就有了談薪資的資本。
當你覺得自己某方面能力已經相當的時候,不妨也再做一些橫向能力的擴充套件,羽翼豐滿不怕飛不高。
第三,個人專業的精通。
有些人喜歡看到哪一行熱門,就往哪一行去跳槽,覺得自己行行通,全能型選手。殊不知,行行都通不如只專注一行,只精通一行,把一個行業做極致。
如果只是略懂皮毛,你到一個新行業,你也只能從最底層做起,而如果專業精通則不同,你到另外一個企業,在這一行業裡,你已經是領先人物,想要拿高薪那也是不難的。
想要拿高薪,千萬不要靠盲目轉行、跳槽這樣的方式,以求“跳高”式發展,這完全行不通,高薪也與你無緣。做好上面三點,月入過萬不難!
-
3 # 有點勤快的爸爸
現在月薪一萬在一線大城市工作3年以上或者對於精專技術的工作人員來說並不是難事,但對於小城市或者能力一般的人來說,從月薪幾千到一萬,可以說就是一個坎,不是說跨越就能跨越。
因此,職場人每每試圖通過轉行、跳槽來實現薪資水平的提高。若是有所合理準備,有所科學規劃,那自然是一個捷徑,但許多人都是盲目跟風,效果很糟糕。
月薪一萬真的有那麼難?如果掌握好以下幾方便,相信加薪指日可待:
1、平臺比機會重要。
或許你會說,月薪達不到一萬,那是因為自己沒有運氣,沒有碰到好的機會。實際上,無論在哪裡工作,我們在職業生涯當中總會遇到很多瓶頸,在競爭機制中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在選擇就業崗位方面首先要考慮“平臺”,而不是一味期盼機會降臨。好的平臺推動你前進,給你上升空間,當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職位、薪金自然而然提升。
2、專業能力是加薪的助推力。
曾經有一個朋友,三天兩頭換行業,看到哪個行業薪水高,就想跳槽轉行業。不斷為了迎合企業崗位需求,考取各種各樣的證書。結果他卻是工作越來越糟糕。並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對,不斷跳換行業,樣樣略懂一二但又不專,導致自己專業能力深度不夠,只能在企業當中從事較低階的入門工作。因此,盲目換行業,不如精專屬於自己的專業技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自己專業能力,企業也需要這樣的人才,沒理由不給高薪。
3、反思總結,給自己制定目標。想在企業中獲取高薪,離不開自己在工作中多總結經驗,勤反思,不斷精進自己。設定小目標,逐個擊破,當所有小目標都實現,那麼自己將通往更高峰。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一切水到渠成。
4、樹立自己的形象。
作為一個職場人,你給領導、同事的印象分很重要,這或許直接關係到你能否升職加薪。因此,在職場中要遵循原則,建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口碑,印象分提高了,機會也會更多的關注於你。
月薪一萬很難嗎?別盲目轉行、跳槽,做好以上幾方面,加薪肯定能實現。
-
4 # PM研習社
09年參加工作,進入了被大家“神化”的IT行業從事JAVA研發,2000多不到3000入行。
15年在第二家單位晉升專案總監,月薪過W,開始有分紅+獎金。
6年時間,除了工作和學習,沒有其他的生活,旅遊、戀愛這些的什麼都沒有。不斷的加班、考證、學習、考證、加班,1年365天,平均每天都是在10個小時以上的working time,這還不是在一線城市,只是一個末流省會城市。
專業上的證書考了N多、學業上的證書逆襲985高校、專案上承擔了好多重大課題(最大的一個專案2650W純軟的ZF平臺),然後才在職位 + 薪水上有所提升,但邁入“萬元戶”卻用了近6年的時間。
和同期的同學做過對比,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好多北上廣的同學收入是我的2-3倍左右,而我的收入有可能是老家同學的2-3倍...大家互相羨慕,有的羨慕那份大城市的收入和眼界,有的羨慕鄉下的那種老婆孩子熱炕頭...互相羨慕的同時在不同的城市繼續奮鬥著努力著。
-
5 # 矮子行動者
看到這個問題就感覺一陣尿意翻湧,不釋放出來憋的那是相當難受。
月薪一萬!
先不去想有多少人能達到月薪一萬,也不用站在憂國憂民的角度上關心國民人均收入有多少,先想想你身邊熟悉的,陌生的,你知道的那些人月薪能拿到多少。
13年正式參加工作的大叔一枚,七年的時間,見證了身邊一個又一個的現實。
月薪破萬的時候應該是在14年,用了11個月的時間。(不吹不黑)
第一份工作是做網路推廣,算得上網際網路從業者,剛上班的時候,底薪1500,在魔都。
我用每天8:30-01:30的工作時長,歷時整整十一個月,到手工資10000+。
付出的代價是:內分泌失調+輕度抑鬱症+體重飆升45斤
小學同學26個人,只有4個留在了縣城,國企,事業單位,一年前的收入沒有超過4000的(手動微笑臉)
身邊幾個發小,唯一一個拿年薪的,也是為數不多破萬的,在深圳。985本碩連讀,年薪25萬。
現在你告訴我月薪一萬難不難?
對於身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來說(包括我記幾個)太難了,一路向南的那種。。。
我不是毒雞湯,我不是毒雞湯,我不是毒雞湯。。。。(小聲逼逼)
-
6 # 新穎星情感
在我身邊,也包括我,有不少人都一直保持單身。
為什麼?
並不是不想談戀愛,而是找不到哪個合適的她呀。
茫茫人海中,想找到一個看對眼的,真的很不容易。
況且,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人的圈子卻是變得越來越小。一個星期,要上6天班,只有一天休息。
休息時間那麼少,自己都感覺不夠用,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戀愛啊。也沒時間去認識新的人。
尤其性格內向,不喜歡主動的人,交際圈更窄。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不想戀愛,而是找不到。
還有一個,談戀愛太耗精力和時間,也耗金錢。
想浪漫,沒錢可不行。沒錢就是個硬傷呀。
男生,一直單身,大都是因為找不到。
女生,一直單身,大都是還沒看到順眼的。
談戀愛,在學校的時候,是最浪漫也是花成本最小的,而且感情也最純。出了社會後,談感情,更多的是比較現實。
出了社會後,談戀愛基本都是奔著結婚去的,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比較多,尤其要考慮到經濟問題,不想談沒有結局的戀愛。
-
7 # 在下國華
其實,生活中當我問及某一個人的工資時,都會說:你月薪過萬嗎?根據中國某一個權威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月薪過萬的人並不多,可能僅佔到所有工薪階層的1%都不到,所以,當我們問及別人的工資時說:你月薪過萬嗎?在我看來,聽起來就很可笑,也就是說,例如,在北京,你要月薪過萬?最起碼你是公司的中層幹部或者說專案部的主管領導,月薪過萬的並不多。有人可能會說: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工資很高,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看看那些在京東,阿里巴巴,騰訊月薪過萬的員工都是些什麼員工?一般都是些專案主管或者說運營主管,所以,並不是說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每一位員工都是月薪過萬,只有你達到了一定的級別,你才有可能月薪過萬。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阿里巴巴,京東騰訊,打工的打工仔。那麼你怎麼可能月薪過萬呢?如果你說你月薪過萬,那麼我覺得你可能在說謊。
故而,在職場上,我個人覺得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比金錢更重要,所以,當我們在問別人或者提及自己的工資是多少時,我們如實回答就行了,我為什麼要很虛偽的回答別人月薪過萬的呢?
我們掙¥3000元,掙¥9000 元,掙¥10,000如實說就是,為什麼生活中,我們大家有這麼虛偽呢?
接下來,我就會大家系統的講解一下在社會上月薪過萬的都是哪些人? 一,傳統企業裡面的中層領導或是專案負責人。假如說你是國企裡面的一位副總經理或者說某個事業部的主要負責人,你說你月薪過萬?
那麼,我覺得你說謊的可能性很小,也許你就月薪過萬,也許你的月薪可能差五六百就月薪過萬。
所以,在社會上,一個企業裡面的中層領導或者說專案主管,月薪過萬。
我覺得這些人說謊的可能性很小,他們說出自己工資時,是可以信的。
但是,你說一個普通的打工仔,月薪能夠過萬,我也是不信的。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人能有幾個人?故而,我們從行業職位的角度來看,月薪過萬的一般都是企業的中居領導,或者說企業的專案主管,普通員工或者說普通工人的工資根本達不到月薪過萬。
二,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網際網路、高科技產業發展很快,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也很多,像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的員工的薪酬福利水平也很高。
那麼,我想在這些企業工作的員工們,他們的工資再高,如果是一個普通員工的話,也不可能達到上萬吧!
有人可能在網上看到阿里巴巴的普通員工月薪可以達到50,000元。
但是,你看清楚那個普通員工是加雙引號的,也就是說,在阿里巴巴內部的普通員工知道都是專案主管或者說運營主管之類的人,所以,就算是網際網路高科技產業或者說5G技術研發的創業公司或者說龍頭企業,他們給普通員工的工資也是開不到每月上萬元的。
那麼,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現在的網際網路高科技這麼發達,如果們單從行業角度來看,這些行業員工的工資可能是最高的,但是,實際情況?實際情況是他們的月薪也不見得都過萬。
所以,我們就可以想想:其他行業的員工是怎麼樣的一個水平呢?
就拿在北京的普通員工來說吧!
能夠拿到¥8000元我覺得都是乾得很好的員工。
故而,月薪過萬還是需要工作經歷和工作背景的一種提升,才能夠達到的一種水平。
三,如果我們拋開行業拋開職位不談,我們普通人怎麼能夠做到月薪過萬呢?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人是最聰明的動物,人的大腦也是非常的機智的。
如果你想月薪過萬,那說難聽點,你在幹好本職工作,同時還要兼職,做一個斜槓青年。
也就是說,你的主業如果是保險公司的,那麼,你下班之後,完全可以借鑑保險上的是優勢做一個家庭規劃師,家庭理財師,在各個自媒體上,寫一寫文章,發一發視訊,做一些培訓等,也是可以獲得不菲的一種收入的。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你是因為普通人那麼你也想月薪過萬錢。
在我看來,也並不是說沒有可能。
只是你可能要比其他人忙一些,因為你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你還需要身兼多職,也就是說,你本職工作每月的薪酬為¥6000元。那麼,要想月薪過萬,你這¥4000的額外收入從哪裡來呢?
如果你擅長寫文章,或者說擅長拍照片,或者說擅長拍視訊,那麼,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媒體這條道路變現做得好的話,一個月賺¥4000元也不成問題,這不就每個月達到月薪¥10,000元的標準了嗎?
所以,在生活中,要想達到月薪過萬。
其實也並不難,只是我們要利用好自己的時間,要對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我們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兼職,例如,你愛好寫文章。
如果你每個月多寫幾篇文章是不是月薪,就可以達到上萬呢?
如果你不擅長寫文章,那麼,你喜歡拍視訊,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或者說你也可以通過剪輯其他人的視訊放到抖音、快手上也可以賺錢的呀!
所以說,在當下的一種社會中,限制我們的不是說我們賺不了錢,而是我們要打破我們不能賺錢的這種認知,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在生活中不斷地發現能夠掙錢的機會以及機遇並且能夠牢牢的把握住。
那麼,錢不就來了嗎?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沒有錢,掙不來錢沒有本事的同時,我想告誡大家的:是巴菲特在青年時代也是沒有錢的,但是,為什麼他現在的資產那麼多呢?
同理,比爾蓋茨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沒有錢的,但是,他為什麼現在的資產那麼多呢?
這就告誡我們:我們一個人要善於尋找自己身上的發光點以及職業特長。
正如,我剛剛所講的,你愛好拍視訊,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日常拍成小視訊傳到抖音和快手上,也是可以賺錢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雙發現財富的雙眼以及有一雙實現財富自由的雙手,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創造財富,我們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社會而無動於衷。
那麼,這樣的人,他一輩子的月薪都是不可能超過¥10,000的,甚至他連¥5000都達不到,因為他對這個社會沒有一點點認知,面對財富的浪潮襲來時,只是麻木這樣的人,你說他月薪能夠過萬嗎?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
8 # 圪洞人
簡簡單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就拿我來打個比方吧!我記得我那會兒月薪沒有達到一萬的時候後,我就想著怎麼才能夠達到一萬呢?後來我想那麼我通過我多幹活工作表現積極一點,唉,這樣的話起到一點效果,一個月給我個小指標,200塊錢,那麼後來呢?我又想了,我說再怎麼著?再增加一下呢?那我就琢磨著給領導送送上一條煙,請領導吃上一頓飯,平常的拍拍小馬屁,唉,這樣的話,這個季度的這個先進個人就給我了,1000塊錢,後來我算了一筆賬,這麼一出一進的,還賠著呢,哎呀,後來我又想了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後來我就琢磨著只能升職了,但是升職在國企是有很多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我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折騰了半天,最終還是沒能實現這個月薪達到一萬的目標,所以說人呀,此路不通,走別路嘛,那麼我除了這個上班呢?而我業餘時間呢,送送快遞呀,唉,跑個黑車呀,擺個地攤呀,突然發現,我月薪何止是一萬呢?所以說這個月薪一萬吧,看自己怎麼從哪個角度走?動個腦筋,繞個彎,吃點苦頭,月薪一萬很容易就得到了
-
9 # 西山偷瓜
前段時間朋友問我:“月薪過萬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大概只能告訴她:“在北京月薪過萬,可能活得還不如狗,但是在三線城市,月薪不過萬也可以活得自在。月薪過不過萬不是重點,收入和消費水平才是幸福度的衡量標準。
在山東省某縣級市工作,一個月工資六千出頭(稅後),住在單位宿舍裡面,早餐1.5,午餐三元,晚餐和週末出去吃,沒有通勤費用,過不上奢華的生活,但是溫飽也不是問題,用不上“花唄”也信用卡,一年下來也能稍有存款。
在很多人看來,月薪不過萬就是走在了走在了80%的人後面,但是 消費有度,也可以過得精彩。
前段時間,民政部公佈的一組資料顯示:
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
不可否認,結婚率的降低是基於大家買房買車養家餬口的壓力,但是換個角度來想,是不是也說明,一個人生活的不錯的情況下,大家不願意為了生活而將就呢。某種程度上也是婚戀意識的一種進步吧
-
10 # 琴琴是秋秋媽
月入一萬在一線大城市工作3年以上或者對於精專技術的工作人員來說並不是難事,但對於小城市或者能力一般的人來說,從月薪幾千到一萬,可以說就是一個坎,不是說跨越就能跨越。
因此,職場人每每試圖通過轉行、跳槽來實現薪資水平的提高。若是有所合理準備,有所科學規劃,那自然是一個捷徑,但許多人都是盲目跟風,效果很糟糕。
月薪一萬真的有那麼難?如果掌握好以下幾方便,相信加薪指日可待。
1、平臺比機會重要。
或許你會說,月薪達不到一萬,那是因為自己沒有運氣,沒有碰到好的機會。實際上,無論在哪裡工作,我們在職業生涯當中總會遇到很多瓶頸,在競爭機制中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在選擇就業崗位方面首先要考慮“平臺”,而不是一味期盼機會降臨。
好的平臺推動你前進,給你上升空間,當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職位、薪金自然而然提升。
2、專業能力是加薪的助推力。
曾經有一個朋友,三天兩頭換行業,看到哪個行業薪水高,就想跳槽轉行業。不斷為了迎合企業崗位需求,考取各種各樣的證書。結果他卻是工作越來越糟糕。
並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對,不斷跳換行業,樣樣略懂一二但又不專,導致自己專業能力深度不夠,只能在企業當中從事較低階的入門工作。
因此,盲目換行業,不如精專屬於自己的專業技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自己專業能力,企業也需要這樣的人才,沒理由不給高薪。
3、反思總結,給自己制定目標。
想在企業中獲取高薪,離不開自己在工作中多總結經驗,勤反思,不斷精進自己。
設定小目標,逐個擊破,當所有小目標都實現,那麼自己將通往更高峰。
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一切水到渠成。
4、樹立自己的形象。
作為一個職場人,你給領導、同事的印象分很重要,這或許直接關係到你能否升職加薪。
因此,在職場中要遵循原則,建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口碑,印象分提高了,機會也會更多的關注於你。
-
11 # 次等大叔
月入一萬,究竟難不難?單純從工資性收入來看,還是有些難度的。
畢竟現在能做到工資月入萬元的,都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的工資,都還維持在萬元以下。
可你要說綜合收入達到月入過萬,這就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現在工資如果有六千,六千這個資料總容易達到吧,你再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去做點什麼,那麼賺個四千塊,一個月就有一萬塊錢了。
我們經常會看到,當自己下班,晚一點回來的時候,總有一些騎著平衡車在外面等客戶的人群,他們就是利用下班的時間,在做副業做代駕。
再或者,你去某個地方叫了一個滴滴,你發現對方並不是全職在開滴滴,而只是下班後作為一種兼職,來賺一點點生活費補貼家用。
再不然像我這樣,除了平時上班,還用自己的時間在做自媒體,寫一點點文字賺一點點錢。
當你真的想要做到月入過萬的時候,你發現方式還是比較多的。單純靠一種難以實現,那就將時間打散,分配好,多做一點事情,收入自然也就起來了。
但這裡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你至少得知道你可以做什麼,以及願不願意做。
除了上班什麼都做不了,什麼也不願意做,那肯定賺不到錢,別人可以跑滴滴,別人可以做代駕,但你覺得下班很累,想休息,那麼別人就在賺錢,你就沒有賺到錢。
別人可以靠寫文章賺一點錢,而你不怎麼會表達,更不知道怎樣去提高,或者說自己也不想花時間、花精力去提升這一款能力,那自然你也沒辦法做這個東西,也就賺不到錢。
說白了,賺錢的方法很多,自己知不知道是一回事,自己願不願意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東西,你只要做了,你才知道它究竟賺不賺錢,它能不能夠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某些改變。
如果只是心想著我要賺很多錢,但除了上班,其他東西也不做,即便是上班,也不去努力提升自己往上走,爭取更多的工資,那你又怎麼可能拿到自己想要的那種收入呢?
-
12 # 追尋熱點
很難。我沒考研,但我當年的同學考研的很多,我們是985重點大學,現在那些研究生出來工作,大部分都沒過萬。很多人以為剛工作的收入和幾年後的收入是兩碼事,其實我告你,大部分的工作,工資都不會有太大的調整,如果工資能漲一千,已經算老天開眼了,你想入職時候五千,兩年之後變成一萬,不存在的,兩年之後可能5500。
想月入一萬的話,某些崗位的公務員其實可以,其次就是醫生這類在編的職業了,豈止是一萬,你想掙多少有多少。外企的話,員工收入也高,月薪兩萬都很正常。
國內的私企,就別想一萬了,沒幾個老闆會給你開那麼高工資的,除非你真的是公司骨幹人物,沒了你就不行那種,但真的很少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
而且月薪一萬的人大多都是奮鬥逼,就是既要所有事情上(包括工作上的和非工作上的)無條件舔老闆,溜鬚拍馬那種,又要有一定的能力,沒能力你幹不久,更主要的是能吃苦耐勞,隨時準備完成老闆交給你的一切任務,把生命獻給工作。
知乎上的答主動不動就吹一波人均百萬,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想的。
-
13 # 范特西jc
說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本人大專生,剛畢業時在賓士4s店當汽修學徒,工資1200一個月包吃不包住,房租1300,做了半年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就提桶走人了,第一是工資實在太低,熬不下去,畢業了也不可能再找家裡要錢,第二也打聽過這個行情,十年的老師傅工資也就七八千,座標長沙,當然不排除有很高的,在這只是說的一個普遍的現象,第三是實在對這個也不感興趣!
第二份工作的話是裝修活吧,安裝門窗Sunny房的,座標海南三亞,學了大概一個月就出師,這個是真的不難,跟拼積木沒啥兩樣,就打玻璃膠會要花點心思,學的時候3000一個月,出來後6000左右吧,後面玻璃膠打得好後經常會接私單打別墅膠,一天能掙個500,但不是每天都能接到,第二年開始一個月平均的話8千是有的,經常接觸那些幹工地的,真的不要瞧不起那些幹工地的,一個月隨隨便便過萬太正常了,淡季300一天旺季500叫不到人,幹了三年,也沒幹了,主要是不太好找物件,平時也接觸不到女孩子呀,
26歲開始轉行學程式設計,座標廣州,報了個班,學了大半年吧,出來後找的第一份工作工資是7k,半年以後跳了一家工資9k,大半年後向公司提漲薪現在12k,這真不是替什麼培訓機構打廣告,而且在這裡也不建議大家報什麼班,後面基本都是靠自學的,我們班三十個人,加上隔壁班五十來個人,真正能找到工作的不到五個,而這五個都是自己平時也會學習到半夜一兩點,啃了n本書看了n多視訊敲了幾萬行練習程式碼,把基礎打牢後,才找到的工作。
月薪1w難麼?個人感覺還行,看城市,看自己的努力程度吧!當然行業也很重要,像你捨得吃苦去幹工地的話,月薪過萬也就兩三年的事,it行業你要不怕熬夜,不怕枯燥自制力強肯學習的話,過萬也特別輕鬆,至少我知道的1w在程式設計師裡面真的算很低很低的工資了,當然it也比較吃學歷,大專應該算最低的學歷要求了吧,自己去年也報了個成人本科,考過了坐等拿證,雖然說大廠不怎麼承認這種學歷,但也還是想試一試!進不了大廠再熬個幾年在中小公司當個小主程一個月也會有20k以上,所以,努力吧騷年!
-
14 # 大黃憨憨volg
首先月薪過萬在有些一線或者二線城市比較簡單。當是相對應的你的生活開銷也會比較多,還有房子的租金和花在交通費上,如果自己有車還有額外的停車費和違章罰款費用。如果在這樣的城市即使你月薪過萬,個人感覺可能能存下來的錢也不是很多。
我生活在四線城市的城鄉結合工業區裡面,在這裡相對房租一年6000就可以租到一家三口比較好的房子,而且我們這邊上班基本步行20分鐘,騎自行車6分鐘左右,沒有額外的交通費用,當我們這邊相對工資是比不上那些大城市的,所以很少有務工者可以達到月入過萬,基本在鞋廠的管理和設計師可以,或者從事一些對身體有傷害的工作。其他務工者如果要月入過萬,需要每天工作11小時,當是沒有這麼多活給你幹啊。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類人比較容易月入過萬,就是工作之餘有兼職的人。我記得我在2014年兼職做淘寶,2個月就可以掙3萬。還有很多的微商代購,他們應該也可以月入過萬。
-
15 # 瞻雲
這取決於是什麼群體,國(集體)企或事業單位OR私營單位、個體戶,以及你所在地區發達程度,行業和學歷等等。
通常情況下,工資結構圖接近於這個樣子(陀螺形態):
對於陀螺狀的高薪分佈,下層員工的薪資平均數總是會被提高。所以,哪怕一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是月薪1W,能達到這個平均工資的概率也低於50%。每個行業的比率是多少,還必須考慮行業的特殊性。例如金融行業的薪資跨度,自然會比餐飲行業的薪資跨度更大。
總的來說,即便是在國(集體)企或事業單位,也只有一兩個行業的平均薪資達到月薪一萬。估摸平均薪資超過1W的不足20%(可以通過二八定律,簡單估計),而諸如農林、餐飲等比例將會更低。
接下來看看收入分佈:
雖然收入分佈,國家統計局只有2012年以前的資料,但可以明顯看出,不同階層收入的增長,和居民人均收入基本上是線性相關的。可以作為比率,大致推算2012年之後的情況(當然,需要假設近幾年來,中國各個階層的結構分佈大致不變)。
通過平均工資可以計算得到:
非私營單位最高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
69877.3X82413/26959.0=213613元/年。即,17801元/月。
非私營單位較高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
43471.0X82413/26959.0=132890元/年。即,11074元/月。
非私營單位中等偏上20%的人均薪資為:
32758.8X82413/26959.0=100142元/年。即,8345元/月。
同理:
非私營單位中等20%的人均薪資為:74992元/年。6249元/月。
非私營單位中等偏下20%的人均薪資為:56171元/年。4681元/月。
非私營單位較低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41956元/年。3496元/月。
非私營單位最低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28153/年。2346元/月。
非私營單位困難戶收入5%的人均薪資為:22991/年。1916元/月,全國最低工資中線位置(和現實情況相符)。
由此可以知道,在非私營企業,做到前10%,月薪資可達15K+;做到前20%,月薪資可達題主的提問標準10K+。(經過計算,應證了我之前的猜測,符合二八定律)
前40%為8K+;60%的人,薪資平均水平分佈在4.5k~8k這個區間,而且分部比較均勻;20%薪資水平為3.5K,收入最低的10%為2.5K,有5%收入僅2K。(在非私營單位,還只有2k收入,有人中槍了嗎?)
金融行業,前60%,月入1W。
科研,前50%,月入1W。
能源行業(電熱氣),前40%,月入1W。
文體娛樂,近40%,月入1W。
衛生等社會工作,近40%,月入1W。低於文體娛樂。
教育,約前35%,月入1W。
交通運輸,前30%,月入1W。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等,前30%,月入1W。稍低於交通行業。
租賃和商務,約前25%,月入1W。
採礦業,20%出頭,月入1W。
批發零售行業,20%,月入1W。
房地產,20%,月入1W。低於批發零售。
製造業,近20%,月入1W。
建築業,前15%,月入1W。
水利環境,前15%,月入1W。低於建築業。
居民等服務,前15%,月入1W。低於水利環境。
住宿餐飲,前10%,月入1W。
農林牧漁行業前10%收入只有8K,保守估計前5%,收入才能達到月入1W。
至於需要再細化到國企(集體)單位還是事業單位,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計算。
以上資料,雖然不是絕對精準資料,但對於計劃選擇國企或者事業單位的人員來說, 作為參考已經足夠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針對所在地(城市)來計算:
例如,北京2018年非私營平均工資145766元/年,則計算可得,能達到1W月薪的比例高達70%。符合二八定律(20%的人)的薪資水平高達2W+。
如果我們假設這個薪資是均勻分佈在北京各行各業的,那麼北京月1W收入最高比例的IT行業比例為:90%。
哪怕薪資水平最低的非私營農林牧漁,月1W收入比例為:15%,是全國本行業1W月薪佔比數的3倍(關於其它城市,其它行業月1W收入的比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下去計算)。
由此可以看出,對於一線大城市來說,在非私營企業,只需要勉強達到半數水平,則可以月入1W。當然,對於行業的選擇也是十分的重要。有的行業的確很輕鬆月入1W,但有的行業十分的困難。由此可以看出,在非私營單位,想要月入過萬,對於城市和行業的選擇都十分的重要。有興趣的朋友,足以通過所在行業分類,以及所在城市平均薪資計算出你月入1W需要擠進同行業位置的百分比。
如果你不是在國(集體)企或事業單位,而是在私營單位,那麼要月入過萬的可能性會空前降低:城鎮私營企業平均工資49575元。
根據同樣的資料處理,可以算一算,私營單位的情況:
私營單位最高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128498元/年。即,10708元/月。
私營單位較高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79939元/年。即,6662元/月。
私營單位中等偏上20%的人均薪資為:60240元/年。即,5020元/月。
私營單位中等20%的人均薪資為:45111元/年。即,3759元/月。
私營單位中等偏下20%的人均薪資為:33789元/年。即,2816元/月。
私營單位較低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25238元/年。即,2103.元/月。
私營單位最低收入10%的人均薪資為:16935元/年。即,1411元/月。
私營單位困難戶收入5%的人均薪資為:13830元/年。即,1152元/月。
有資料可知,私營企業,必須做到前10%,薪資才能達到月入前1W;(符合一九定律。)
20%的人薪資6.5K+;中位區間60%人數薪資為3K~5K。有20%的薪資,低於2K,甚至有5%薪資在1K左右,這一部分應該大多數屬於三四線城市的最低薪資標準。
總的來說,私營企業收入達到月入一萬,困難度是非私營企業的兩倍。
資訊科技,20%。
金融行業,15%。
科研,15%。
租賃和商務、衛生等社會工作、房地產、建築業、交通運輸、製造業,10%+~15%-。
教育、批發零售行業、文體娛樂、能源(電熱氣)、採礦業:10%-。
水利環境、居民等服務、住宿餐飲:5%+~10%-。
農林牧漁:5%。
和非私營對比可以發現,私營企業各行各業的差距,收入水平比前者小很多,除了排在前面的資訊科技和金融行業,以及排在最後的農林服務業等,絕大部分的行業都比較平均,處在平均水平上面。
同時,互相對比也能發現,中國的高收入群體,主要集中在非私營企業。
中國城鎮非私營就業人員17258.2W人,私營人員13951.6W人。可知排除個體戶之外,城鎮就業人員,非私營人員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收入,全國總和收入,前者是後者的2倍。
除此之外,城鎮內還有10440.3W個體就業人員,由於個體戶缺少資料(通過收羅其它資料,應該能算出平均薪資來,偷懶不算了),可以勉強使用私營的佔比資料(總的來說,不應該會相差太多),1W收入佔比應該10%左右。
另外,城鎮內還有失業人數974萬人,這一部分人月薪一萬比率為0%。
前面考慮的僅僅只是城鎮的情況,如果在農村呢?屬於另外的44%,那麼請看:由於農村絕大部分都是非私營,可粗糙地把百分比用在城鎮非私營的比例上:
那麼可得農村月入1W比例為5%-,實際資料可能低於3%。
10%收入位置為4K,20%收入位置在2.5K,中間區域60%的人收入為1k~3k。20%月收入在1k以下。10%年收入在6K以下,還有5%年收入不足5K。
以下資料,也恰恰佐證了我的計算結果:
2018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1.7%,農村低保物件1903萬戶,3520萬人。
總結一下:
全國平均非私營企業月入一萬符合二八定律,為20%。
全國平均非私營企業一線城市(北京為例)月入一萬比率,高達60%~70%。
全國平均私營企業月入一萬符合一九定律,為10%。
全國平均私營企業一線城市(北京為例)月入一萬比率接近二八定律為,20%-。
全國平均農村月入一萬比例,為5%-。
綜合全國所有從業人員的平均情況,則勉強符合一九定律10%-,粗略計算估計為8%左右。也就是說,全國範圍內,所有的從業人員裡,每12個人裡面有1個人月薪高於一萬。值得說明的是,一線城市非私營2個人就有一個人月薪一萬。私營企業,則5個人中有一個。全國城鎮平均數,則是10個人有一人,農村則二三十人有一個。
可以看出,雖然應屆畢業生裡面期望薪資月入1W比率9.11%,但實際只有3.71%達到這個薪資。
雖然,這僅僅只是某招聘網站的資料,但薪資分佈結構可以作為參考。比起全國薪資分佈來看,應屆生薪資陀螺塔頂端明顯收緊,比率明顯更小。可簡單計算出,圖表上2019年的平均工資大約為5K(實際此類網站上的薪資資料並不符合全國平均,而是相當於一線城市的本科應屆畢業生水平,高於二三線城市)。
由於相關資料在國家統計局管網並沒有,依然只能通過網路尋找。
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少高校應屆生平均工資1W+的資料,都是綜合本科、碩士,以及博士的所有資料,而博士生則可能把本科生的均數拉高很多。
儘量尋找官方資料,找到了上海教育部《上海市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的資料,上海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4484元、本科畢業生為平均月薪為5307元、碩士研究生平均月起薪達到8967元。
這是梧桐果上的薪資資料,雖然是2019年的資料,但可以明顯發現本科薪資比2018年的上海還高出不少。而碩士、博士的薪資也和上海碩士、博士生薪資相當。所以,我再次說明,類似招聘網站的資料(非官方資料),往往更接近一線城市的資料。
根據《上海市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的資料,通過上面某招聘網站的薪資分佈圖,大致可以推出:
上海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起薪1W比率3%左右。
本科畢業生,1W+薪資佔比5%。
碩士研究生,1W+薪資佔比30%。
通過網路資料可知,上海博士平均工資15000。類比可得,月薪1W+佔比高大90%。
從薪資上也可以看出,中國碩士文聘有一些高不成低不就。
雖然單純使用某招聘網的薪資結構圖推算,有一定的瑕疵,但至少可以得出大致的比例。
至於其它地區,則可以用上海的資料,結合中國統計局上各地區平均工資來進行類推。
例如,以非私營企業來說,四川平均薪資是上海的55%,那麼在四川非私營入職的平均起薪則只有上海的50%~60%(當然,如果是計算成都的,需要單獨拿出成都的平均薪資來計算,畢竟成都平均薪資大大高出整個四川的平均數)。按比例推算,四川的本科生平均月薪也就只有3K+,接近實際情況(遠低於某些招聘網上的資料,某些資料頗為誇張)。
當然,對於全國頂尖的高校,由於本身就主要分佈在一線城市,應屆生求職也主要在一線城市,倒是資料會更加的貼近真實情況。
最後附錄一份高校應屆平均薪資排行(會比實際情況更高一些)(文末):根據我前面資料的推算,這種招聘網站統計的資料,通常應該和一線城市非私營機構就業的薪資差不多。如果在二三線城市,或者私營,工資很難達到這個均數。
有興趣的在校生,可以根據我本回答提供的計算方式,簡單推算一下,自己畢業之後起薪1W的比率有多大。(注,如果按照清華平均1W來算的話,月入1W的比率大概是45%左右。)
如果想要得到一個足夠精確的資料,必須考慮是否非私營,是否一二線城市。
值得強調的,本碩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是低於所在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的。各個高校畢業生進入相關企業月入1W起薪的佔比,會遠遠低於行業月薪1W的比率(高校的學歷往往起到篩選作用)。
例如,上海非私營平均工資14k, 私營平均工資5.7k;其中非私營的平均薪資是遠遠高於本碩應屆生的(參考《上海市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的資料),哪怕是私營的平均工資也比本科應屆生的平均薪資更高一些。
個人推測,由於一流高校50%左右能夠進入非私營單位,在一線城市的確可以達到50%比率月入上萬的起薪。但由於地方高校,大部分的人只能進入私營企業,排在前面的IT,金融、科研等尖端人才進入一流的私企,可能達到起薪1W,佔比極低。考慮到頂尖高校的學生佔總數的小比例,我傾向於認為,所有應屆畢業生裡,起薪1W的比例少於5%。如果排除前100名的高校(這些高校學生佔據絕大部分的一流企業),這個比率甚至可能低到1%以下。
-
16 # 布赫吉雅帶你看風景
對於我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月薪過萬並非易事。但如果你有一技之長,比如說軟體開發工程師那就輕鬆過萬元,甚至有些人兼職都可以做到。因此,能夠月薪過萬的認為這一點都不難,而達不到的則認為太難了。
-
17 # 旺琪雲
個人所得稅=(收入-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免徵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在不考慮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情況下:
(10000-3500)*20%-555=745
-
18 # 來自宇宙萬物的召喚
在中國,月薪一萬很難嗎?
如果用整體的資料來體現概況的話,確實 ,大部分是很難達到的;下面這張就告訴我們實際的真相:
截止2019年6月,超過7成的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其中無收入和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網民佔比為19.9%,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網民收入佔比超過三分之一,為33.4%。
而有87%的網民收入低於8000元,也就是說你月收入超過8000的話,就已經高於9成的中國網民了。
-
19 # 花落無聲155454803
我是農村的孩子,書讀的不多,下學後就出去打工,到現在也不是很富裕。我覺得下學早的年輕人,應該學的技術,才能拿得到高薪才能好找工作,像我這樣沒有技術沒有頭腦,在沒有人幫襯你,只有下苦力,但是月薪一萬還是沒遇到過。
-
20 # 享雨影視剪輯
不知道對於別人怎麼樣,對於之前的我是真的難。
這個跟做哪類的工作有關,講下我的經歷吧。
我剛入職場,做的是客服,工資真的不高,雖然我是在大北京,但是真的比我想象的少,每個月基本不剩錢的,但是當時莫名就是很滿意,還是人沒有上進心啊。後來我一個同事轉行了,做了軟體測試,工資那是直線上升,升的我就覺得不可能的那種,所以我想了想,轉行了,雖然目前沒有她的工資多,但是,真的比做客服高多了。
還有有的說在小城市,月薪一萬很難的,我老家邯鄲的,我也上過班,做過財務,還不到2000,前段時間聽我媽媽說,他們公司賣車的小姑娘,半個月都賣出去13輛,每個月工資都好幾萬,所以你說,一萬難嗎?
這個真的是看行業的,看你自己是否努力,沒有上進心,只滿足於現狀的,那肯定很難。
回覆列表
1. 不要混日子,敷衍工作
不努力也能掙到錢,並不是沒有,而是你還沒到那個級別,當有人幫你掙錢的時候,當你的錢能自主生錢的時候,你可以不用再那麼努力。
但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資本,那麼請你不要混日子,不要懶惰,不要敷衍工作。
想要高薪,請拿出態度和實力,請亮出你的價值。
2. 不要羞於背靠大樹
離開了平臺,你可能什麼都不是,這是真的;但能進一個好平臺,能找到一棵可以乘涼的大樹,是一種本事,這也是真的。
如果有機會進一個好的平臺,加入一個有能力帶你飛的團隊,不要害羞和排斥,請擁抱上去。
不要害怕成為螺絲釘,不要害怕成為被水煮的青蛙,只要你的雄心不死,壯志仍在,就沒人可以限制你。
有一個殷實的基礎,做起事情來往往會更容易些。
3. 斜槓有必要,但也有前提
但做斜槓青年也是有前提的:無論你的斜槓有多少條,一定要有一條單槓能夠支撐你的核心事業。
你的寬度可以很寬,但一定要有一條是很有高度的,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要為了開源而開源,有人會在下班後做兼職,一小時幾十元,這並不是不可以。
我想提醒你的是:不要因為掙小錢,從而忽略了掙大錢的能力,也就是不要讓自己忙到沒時間成長。
成長很重要,核心技能的培養很重要,切不要因小失大。
4. 有機會掙快錢,別輕易錯過
在如今這個時代,真的是有不少機會可以掙到快錢的,所以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如果有機會掙快錢的話,最好別輕易錯過,大膽地去嘗試,不要對新興事物總是持全盤否定的態度。
一年就能掙你目前幾年的薪資,為什麼不去掙,雖然可能一年後就掙不到錢了,但你節省下來了幾年時間。
知道能掙多少錢和已經把錢掙到放在口袋裡,是兩回事。
還是那句話,只要你自己一直在努力,沒有懈怠,有一顆跳躍的心,就不會有被限制的可能性。
5. 別讓錢閒著,讓錢生錢
人不能閒著,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武器庫,要精益求精,兜裡的錢其實也一樣。
不要讓錢在那邊躺著,錢躺著,往往你就躺不下來;最妙不可言的掙錢姿勢,就是你躺著,錢生錢。
當然投資、理財,慎重第一。
6. 照顧好身體,以命換錢不可取
最後一點,說說健康和身體。
不要以命換錢,如果必須得這樣,或者已經上了船,那麼請你見好就收,別貪心,別留戀。
人生不僅是下半場拼健康,上下半場其實都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