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彷彿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靜靜的映入軒窗,那些繾綣在詩詞裡的花兒,在月光裡漸次開放。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盡了梅花的清韻姿態美,千古暗香浮動,過目難以忘懷。
詩人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採用側面烘托的方法,渲染了梅花清逸高潔的風骨,成為了最著名的詠梅詩之一。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樸實的字句,卻描摹了牡丹的絕世風華,在讚美牡丹的詩中,這首詩無疑是最著名的。
因這首詩,後人稱牡丹為“國色天香”。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風姿綽約,有“花中西施”的美譽,在中國,它是自強不息、生命力頑強的象徵,它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因此,深受世人喜愛。
在眾多詠花詩中,歌頌杜鵑花的詩作不多,但這首詩卻是著名的詠物詩。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入目留香,彷彿桂花輕柔、曼妙的樣子就在眼前。
這首詞是李清照最著名的詠物詞之一,此詞通過讚美桂花,以群花作襯,以梅花作比,展開三層議論,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對桂花的由衷讚美,同時,抒發了自己的幽怨之情。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
這是史上寫景狀物詩中最霸氣的一首詩,全詩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表達了詩人滿城菊花誰的天下,宮廷之上狼煙風起的英雄氣魄。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兩個簡單的畫面——桃花相映著的人面,人面去後的桃花,彷彿初遇的脈脈含情,別後的相思,深情的重訪,未遇的失望都在重疊的畫面中得以表達。
自然渾成間,猶如從心底一湧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盡。由此,“人面桃花”常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與桃花相輝映,用於泛指愛而不得的悵惘心情。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落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詩句表達的境界“一時嘆為清絕”(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
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宋祁詞《錦纏道》曰:“海棠經雨胭脂透。”,海棠經雨打風吹,像溼透的胭脂一樣,會有所殘敗,但詩人眼中的海棠,卻傲然不屈:“不惜”嬌色、“獨立”風雨。
詩人“情眼觀物”,便萬物皆有情了,此時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詩人的化身——風流,雅緻,卻有孤傲的品格。
宋.歐陽修
嚴妝才罷怨春風,粉牆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燕燕巢時羅幕卷,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倖知何處,每夜歸來春夢中。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描寫了蕙蘭花謝而葉綠、桃李花正開的春日景象。
以“恨”寫蕙蘭,表面說的是蕙蘭花謝的事實,實則表達的是詩人對蕙蘭花謝的惋惜之情,用我“無言”和“自紅”寫出了桃李循季靜放的絢麗。
宋.吳潛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睛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花樹得睛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正是雨後初晴之時,經過春雨的滋潤清洗,花紅欲染,山青如滴,色彩分明,十分奪目。
“紅欲染”、“青如滴”,都是比喻修辭法,生動地再現了花紅與樹綠的春日景象。
詩詞,彷彿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靜靜的映入軒窗,那些繾綣在詩詞裡的花兒,在月光裡漸次開放。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盡了梅花的清韻姿態美,千古暗香浮動,過目難以忘懷。
詩人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採用側面烘托的方法,渲染了梅花清逸高潔的風骨,成為了最著名的詠梅詩之一。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樸實的字句,卻描摹了牡丹的絕世風華,在讚美牡丹的詩中,這首詩無疑是最著名的。
因這首詩,後人稱牡丹為“國色天香”。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風姿綽約,有“花中西施”的美譽,在中國,它是自強不息、生命力頑強的象徵,它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因此,深受世人喜愛。
在眾多詠花詩中,歌頌杜鵑花的詩作不多,但這首詩卻是著名的詠物詩。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入目留香,彷彿桂花輕柔、曼妙的樣子就在眼前。
這首詞是李清照最著名的詠物詞之一,此詞通過讚美桂花,以群花作襯,以梅花作比,展開三層議論,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對桂花的由衷讚美,同時,抒發了自己的幽怨之情。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
這是史上寫景狀物詩中最霸氣的一首詩,全詩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表達了詩人滿城菊花誰的天下,宮廷之上狼煙風起的英雄氣魄。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兩個簡單的畫面——桃花相映著的人面,人面去後的桃花,彷彿初遇的脈脈含情,別後的相思,深情的重訪,未遇的失望都在重疊的畫面中得以表達。
自然渾成間,猶如從心底一湧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盡。由此,“人面桃花”常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與桃花相輝映,用於泛指愛而不得的悵惘心情。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落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詩句表達的境界“一時嘆為清絕”(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
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宋祁詞《錦纏道》曰:“海棠經雨胭脂透。”,海棠經雨打風吹,像溼透的胭脂一樣,會有所殘敗,但詩人眼中的海棠,卻傲然不屈:“不惜”嬌色、“獨立”風雨。
詩人“情眼觀物”,便萬物皆有情了,此時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詩人的化身——風流,雅緻,卻有孤傲的品格。
宋.歐陽修
嚴妝才罷怨春風,粉牆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燕燕巢時羅幕卷,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倖知何處,每夜歸來春夢中。
“”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描寫了蕙蘭花謝而葉綠、桃李花正開的春日景象。
以“恨”寫蕙蘭,表面說的是蕙蘭花謝的事實,實則表達的是詩人對蕙蘭花謝的惋惜之情,用我“無言”和“自紅”寫出了桃李循季靜放的絢麗。
宋.吳潛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睛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花樹得睛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正是雨後初晴之時,經過春雨的滋潤清洗,花紅欲染,山青如滴,色彩分明,十分奪目。
“紅欲染”、“青如滴”,都是比喻修辭法,生動地再現了花紅與樹綠的春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