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靜虛觀復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回答過,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

    所以,每個人的答案也都是自己的理解,並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統一的標準答案。

    還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一般人都認為有三四個左右。

    之所以是三四個,是因為文章需要,不會總結出太多,否則看得人都會急眼。

    這裡列舉幾個,開放、多元、封閉、保守,中庸,和諧,自強,積極,統一、心懷天下,順其自然、功利致用、賢人政治、天人合一、重視倫理、家國一體等等。

    以上所列,有的著眼區域性,有的強調全域性,有的看重現實,有的面向理想。

    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即內斂。

    推薦這個特點的理由如下:

    一從個人來看,內斂意味著不張揚,從古至今,這個個性一直被推崇

    從他的反面來看,即張揚,張揚的一般都很難顯耀長久。

    或者,張揚的人,一般都是不受重視的人,他們的張揚只是對現實的反抗,或是不滿

    如李白,這是一個典型的張揚個性的人。

    內斂,從現在來看,即冷靜,或是理性的代名詞,也就是現在所推崇的個性

    二從社會層面來看,一個內斂的社會,會是追求穩定的社會

    它不會去追求更多的價值和財富,重視傳承,強調歷史

    從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就會發現一個明顯的前進軌跡,有一個強大的穩定的核心

    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社會都會統一在內斂的理智之下,

    知道該追求什麼,不該追求什麼,偏離軌跡的人,要麼被放棄,要麼被唾棄

    三,從國家層面來看,也是如此,中國曆來如此,時時刻刻不忘內斂

    一個內斂的國家,不會盲目擴張,只會量力行事

    一個內斂的國家,在身處危機或偏居一隅的時候

    不會妄自菲薄,不會自怨自艾,而會臥薪嚐膽,而會勵精圖治

    強大時,也不會忘乎所以,去挑戰人類的極限大自然的禁忌

  • 2 # 標峰理論評

    中華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什麼?這裡所講的主體是中華民族在文化這個層面的特性。所以,必需從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角度闡述,才能把中華民族文化特性闡述清楚。

    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因其在歷史程序中,創造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而享譽世界。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程序中,中華民族由漢民族和其他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包容相兼,統一相偕的中華文化體系。在世界人文歷史的程序中,中華民族能夠團結56個民族成為一個大家庭,並且文明延續一直持續沒有斷絕,這絕對跟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有極大的關係。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由56個多民族共同組成,其文化雖然多樣,但是主體還是以易經、儒、釋、道為主體,在這些主體中衍生各個民族的文化,雖然各個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內容,但依然在政治體系、文化多元統一體系下,形成大中華文化統一體。從古自今,幾經跌宕起伏,總能在最危機時刻,喚起中華民族全體形成凝聚力,克服一切困難,走向統一的局面。

    所以 ,縱觀中華民族歷史,橫看中西文化對比,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最鮮明的當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具有開放包容特性。

    中華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是以開放包容的狀態,在歷史程序中,不斷的以中原漢族文化為主體,對來自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相容幷包,融合為一的方式進行發展。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期,就是多種文化,多種學說,相互交融,相互學習,最後走向思想融合統一的過程;再如,漢朝時期,中國接受佛教思想來中國,也是中華文化接納外來文化的一個例證。只不過佛教思想傳入中國後,又與儒家,道家,中醫等進行融合。形成了今天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中國佛教思想和文化;再如,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開始融入中華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再如,元朝時期和清朝時期,蒙古族和滿族入主中原,帶來了蒙古和滿清的文化,但是都在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同化力作用下,融合進中華文化中,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二、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革新創造發展特性。

    世界是發展的,人類是進步的,而進步的體現就在於人類文化的不斷更新。有些國家,文化的發展是被動更替,所以就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中華民族的文化則是具有主動更新,主動革新,主動創造的文化。從春秋戰國時期,我們就會發現,中華文化形成的百家爭鳴,就是在舊有文化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思想和觀念,不斷的豐富文化中的內容和思想。後世儒家,佛家,道家,中醫,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在不斷的革新和創造。如儒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教育形式,開始與佛家,道家形成相似的發展模式,雖然沒有形成嚴格的宗教,但是也通過建立孔廟來推動中國儒家文化在全國各地的發展。這是在形式上的革新和創造;再如,道家的文化思想,在後世逐漸形成豐富的道家修煉體系,在各個朝代都有修煉大家對前人進行總結,形成具有時代發展特色的理論體系,以延續道家文化的發展;再如中醫的發展,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又對中醫進一步發展。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是彙集了前人近千種書籍和近千數民間方劑融合而成。這都是具有革新創造特性使然。

    三、中華民族文化具有巨集觀微觀全維度特性。

    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有格局的。文化的格局越高,其文化越具有包容性,越具有相容性和概括性。中華文化自古就有整體觀思維,也具有微觀思維。如莊子說:三次之錘,日去其半,萬世不絕。可見中國早在3000年前就具有巨集觀和微觀的全息整體文化特性。這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如《易經》就特別具有巨集觀整體特性,易經講陰陽,講八卦,其繫辭中所講,無不是天人整體和微觀的思維;再如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也具有巨集觀整體的思維,和微觀思維。佛家講一真法界,講一就是多,多就是一。這就是巨集觀微觀一體的思維。道家講道的特性,其所描述道就是巨集觀和微觀一體的思維模式;再如中醫,中醫講人與宇宙自然、社會生命、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如環境可以影響人的健康,人的眼睛包含生命的整體資訊,人的舌頭包含生命的整體資訊,人的耳朵包含生命的整體資訊,人的面部也包含人的生命整體資訊。在微觀方面,中醫的五運六氣就是微觀層面的內容。可見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巨集觀和微觀全維度的特性。

    四、中華民族文化具有體相用合一的特性。

    所謂體相用,是講萬事萬物其本質實相,在這個現實世界中,所表現的形式,形象,以及功能和功用。在中國文化中,就特別具有體相用一體的文化特性。如道家文化中講的《道德經》其中講的宇宙自然、社會生命、萬事萬物的本質實相規律,就是體。而《道德經》在道家以人的生命修煉,人的內在思想所顯現的人的精神,思想狀態,就是相。而能夠幫助人獲得生命的健康,了悟宇宙,自然,社會,生命,萬事萬物。讓人悟道。讓人活的更好,生命質量提升,就是用;再如,中國的飲食,在飲食文化上,中國可以說世界上首屈一指,無人能超越。這源於中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在體相用上的運用。如大豆,在中國可以把大豆做成幾百種食物。如水豆腐,幹豆腐,豆腐乾,豆腐腦,豆花,等等。各個地域所做的方法也千變萬化。這裡面,豆子是體,而做成的不同的豆腐品種就是相。而能夠食用,就是大豆的用。這種體相用的文化,在中國無處不在。

    五、中華民族文化具有韌、強、柔、和的特性。

    中華民族在精神上也是具有非常鮮明的特性。那就是韌性、強性、柔性、和性。所謂韌性,就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具有承擔巨大苦難,具有堅韌的抵禦苦難,並能在苦難中思悟,反省,然後自強不息,翻轉復活的韌性特點。歷史上有很多次中華民族都面臨危急,如多次的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如五胡亂華時期,元朝和滿清統治時期,鴉片戰爭以後幾百年的民族若亂時期,都是因為中華民族本身所具有的韌性和自強性,讓中華民族能夠在低谷階段重新走向巔峰。

    中華民族還具有和性。和是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同化文化。中中國人講和而不同,和諧世界,和和氣氣,和樂萬家,協和萬邦等等。這都是中華民族和的思想。因為這種和的思想,中華民族在與世界交往的過程中,就不願意以發動戰爭的方式來發展。而是以和的方式,與萬邦相偕發展,相偕共生。這就是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特性。

  • 3 # 子洋周易

    你接觸過算命嗎?那你一定知道算命講的陰陽吧?這陰陽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特點,你能理解嗎?

    陰陽,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從周易文化,到中國傳統哲學,無處不滲透著陰陽思想。中醫文化,是被歷史證明了的最正確的文化特點之一。中醫就是運用陰陽理論做實踐的,陰陽能夠治得了肌體疾病,陰陽同樣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重要的理論作用。

    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就是講的陰陽平衡,就是講的辯證理論思想。它圍繞著陰陽的平衡,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創造了中國文化的理論根基。

    中庸之道雖然是儒家思想,但在中國佛教思想,道家思想,也無處不滲透著陰陽平衡的理論支撐著。如果離開了陰陽理論,中國文化就成了無本之源。

    陰陽理論雖然是個假設的,對世界萬物的一種對立統一體理論。但是這種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應用,得到了支援,所以它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脈絡。就連算命的,也應根據陰陽五行的理論而找到了支撐點。

    可見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是中國文化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文化特點。你認同嗎?

  • 4 # 張十三阿

    中國文化的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型別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在下以章節將有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與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國文化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與中亞、西亞的遊牧民族、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成為維繫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中國文化的特徵可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都逐步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而成為其一部分。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化。佛教開始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紀的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的東渡,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的士大夫。佛教傳播的結果,一部分變為中國式的佛教(如禪宗),一部分反而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猶太人遍佈全球,而且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而他們來到中國後,便湮沒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謂融合力,是指中國文化並非單純的漢民族文化或黃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地吸收中國境內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匯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具有如此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曾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他指出,“就中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現實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臘化、愷撒的佔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耳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唯有中國文化一種,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這種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東亞大陸特殊地理環境提供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其緣由之一。而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反覆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利,中國文化雖未受到遠自歐洲、西亞、南亞而來的威脅,但也屢次遭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衝擊,如春秋以前的“南蠻與北夷交侵”,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明末滿族入關。這些勇猛剽悍的遊牧人雖然在軍事上大佔上風,甚至多次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夏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這些遊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中絕,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進步。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鮮養料,如遊牧人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從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西周時期,中華先民便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表達了從文化心理特質上的自我確認。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數以千萬計浪跡天涯的華僑華裔,有的在異國他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在他們的意識中,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已定居巴拿馬幾代,並且在政界取得顯赫地位的華僑這樣說:“別看我們完全不懂中文,我們的思想、舉止都是非常中國式的。”美籍華裔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也說:“我覺得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禮教觀念、人生觀,都對我們有極大的束縛的力量。”

    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中國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所謂農業文化,並非說構成這種文化的物態成分中沒有其他產業的產品,而是說整個文化的物質基礎的主導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經濟軌道上執行的農業。

    黃河、長江哺育的亞洲東部這片肥沃的土地,為中華先民從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幾千年來,中中國人的主體——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躬耕田疇,世世代代、年復一年地從事簡單再生產,成為國家服役的基本承擔者。這就鑄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農業型物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實用—經驗理性”,如重農、尚農、的社會共識,重實際而罷玄想的務實精神,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包含迴圈與恆久的變易觀念,等等。

    在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相通。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最隆重的春節,均來源於農事,是由農業節氣演化而成的,並不像許多其他民族那樣,節日多源於宗教。在這樣的文化氛圍內,重農思想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農耕是財富的來源。“不耕穫,未富也。”務實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農耕生活導致的一種群體趨向。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過程中領悟到一條樸實的真理:利無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正是這種民族性格使中中國人發展了實用—經驗理性,而不太注重純理論的玄思,亞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實用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奧祕的好奇心所驅使的文化人,較少在中中國產生。作為農耕民族的中中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並不追求精密謹嚴的思辯體系,他們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因而社會執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世界是悠久的、靜定的、中中國人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反映在民間心態中,便是對用具追求“經久耐用”,對統治方式希望穩定受常,對家族祈求延綿永遠,都是求“久”意識的表現。

    3.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中國古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以奴隸制的國家代替由氏族血緣紐帶聯絡起來的宗法社會,而是由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紐帶維繫奴隸制度,形成一種“家國一體”的格局。這樣,氏族社會的解體在中國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會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殘餘大量積澱下來,幾千年中,全社會並未長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歐洲中世紀那樣森嚴的等級制度,社會組織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婦之間的宗法原則指導下建立起來。

    宗法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僅由於氏族社會解體極不充分,還由於此後自然經濟長期延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細胞群,而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與鄰里鄉黨兩大網路,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中中國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關係的基本單元是“宗族”。在宗族內,每一個人都不被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而起碼要和上下兩代人(即父、子)發生關聯,這樣,父親、自己、兒子就形成三代,這是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劃同心圓。在宗法觀念下,個人是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的,因此,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

    從“親親”的觀念出發,可以引申出對君臣、夫妻、長幼、朋友等等關係的一整套處理原則,這些處理原則是以“義務”觀念為核心的。正是由於傳統文化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因而總是強調個人在群體重的義務和責任,而忽略了個人在社會重的權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樣的道德平等意識僅僅成為一種理想,而“法制”在這樣的系統之內也沒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長期運作於中國的農業自然經濟,是一種少有商品交換、彼此孤立的經濟。在這種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極度分散的社會,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權政治加以統合,以抗禦外敵合自然災害,而人格化的統合力量則來自專制君主。另一方面,農業宗法社會的正常運轉,又要仰賴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的安居樂業,家國方得以保全,否則便有覆滅崩潰的危險。因此,“民為邦本”的思想傳統也是農業宗法社會的必然產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體兩翼。

    中國農業社會由千百個彼此雷同、極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鎮組成。但是,對外抗禦遊牧人的侵襲,對內維持社會安定又是這個農業社會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黃河、賑災恤鄰),這就又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的必要。例如,韓非子從天下“定於一尊”的構想出發,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中央集權的政治設計。

    與集權主義相伴生,中國農業社會又培養了另一影響深遠的政治意識,這便是“民本主義”。民本主義嚴格劃分“治人者”與“治於人者”,它是從治人者的長治久安出發,才注意民眾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及其知識分子,一方面強調“國以民為本”,另一方面又強調“民以君為主”,在他們看來,“尊君”與“重民”是統一的。

    5.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樣,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也產生過原始的宗教以及對天命鬼神的絕對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識形態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點,“卜辭”中所記載的,就是殷商貴族的宗教占卜活動。但是西周之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西周人的觀念中,從宗法中產生道德,而道德成為維繫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宗法道德觀念的確立,使神學獨斷的觀念削弱以至被擺脫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區別的一個突出特點。

    在歐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標,人們行為的準則,都是從宗教的神的誡命或啟示而來的。例如猶太教把“摩西十誡“說成是永恆的道德規範和社會的基本準則,並且說這是上帝耶和華親自向摩西頒佈,與猶太人約法的(《舊約全書》)。又如,基督教的耶穌既被視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傳佈福音,教化世人,成為人間倫理道德的榜樣和楷模。總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來源於宗教神啟,宗教的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和歐洲、印度文化中的這種神學獨斷相比,中國文化顯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沒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導向外在的崇拜物件或莫測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親子關係為核心的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學信仰大廈。道德教育摒棄了清規戒律和冰冷的說教,肯定正常情慾的合理性,強調對它的合理引導。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擺脫神學獨斷的特點,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未出現過象歐洲中世紀基督教佔思想統治地位的“黑暗時代”。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實用性,而在民間的“燒香拜佛”這樣的口頭語中,“佛”的含義既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孫娘娘”、“媽祖”……。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嚴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但是,在對於自然界本身的認識和改造方面,卻受到忽視。儒家思想在這方面表現特別明顯。以孔子為例,據統計,《論語》中有關自然這是的材料共54條,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物、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現象,不可謂不豐富,但究其內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識以說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張,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為目的”。例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反,樊遲問稼穡之事,卻被鄙為“小人也”。

    儒家這種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唐太宗品評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從漢唐到宋元明,中國的科學技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居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當16、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在西方產生並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卻落後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而輕自然的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於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在古代學術史上,關於嚴密邏輯結構的理論,關於技術性控制的實驗,以及二者之間相互聯絡驗證的操作,都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

    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

    中國倫理型文化還有一個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點,這就是它的經學傳統。所謂經學,是指中國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學為主流,有著一以貫之的傳統,形成了獨自的特色。

    中國學術的發展,就其分別而言,在先秦,是諸子百家之學;在兩漢,是經學;而後又有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但從客觀上去考察,自漢代以後,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二千餘年的學術發展,卻是以經學為一大主流。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論是哲學、史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還是醫學、科學和藝術,都與經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論他的學習興趣與研究方向最終怎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經書,不可能有其它的選擇(如五四時期的眾多新文化健將)。

    中國文化的這些特點,與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雖然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但是已出現明顯的學科分支,在數學、幾何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幾乎都有相對獨立的發展。亞里士多德的一個重要學術貢獻,就是他在知識分類方面的功勞。“這時的科學世界已大到足夠配置出為數不多的篤好妙悟的優秀任務,來撰寫天文學和數學上極專門的著作,專門到甚至受過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讀不懂,而下層階級只好懷著敬畏和猜疑望著它們。這樣就使得科學家能夠大膽探索複雜而精微的辯難,並由互相批評而得到偉大而迅速的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的發展,在秦以後兩千餘年,卻一直籠罩在經學的氣氛之中。

    經(也有學者稱其為“元典”),本來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私學的偉大教育家,他對古代文獻蒐集整理,成為他進行教育的內容,同時也延續和儲存了中國古代文化。孔子編輯整理的古籍稱為“六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樂》、《春秋》。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歷史、哲學、文學、音樂、典章制度等豐富的內涵。

    到了漢代,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訓解和闡述六經及儒家經典的學問,稱為“經學”,是學術文化領域中壓倒一切的學問,成為漢以後歷代的官學。僅據清代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的著錄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說,中國文化在漢代以後的發展,經學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國文化的這種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廣泛滲透。在先秦,儒學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為“經”,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便滲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不論是史學、哲學、教育、科學、藝術、法律,無一不滲透著經學的影響。

    其次,在經學的影響下,科學未能充分獨立。經學是一門籠統的學科,雖然經學本身並不排斥自然科學,相反,儒學中的理性主義以及某些思辯方法,對自然科學甚至還有啟發作用。但問題的關鍵是,經學以它自成一套的體系,凌駕於知識之上,無形中排斥了科學的獨立。

    再次,經學傳統對中國宗教的發展,也產生著一定影響。在世界各文化體系中,宗教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阿拉伯廣大地區、佛教在印度及東南亞地區,影響都極其深遠。而在中國古代,宗教的影響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雖然原因可從多方面研究探索,但從歷史的事實來看,經學傳統對宗教發展的制約則是顯而易見的原因。

  • 5 # 四九城愚人

    5000年的歷史,什麼人沒見過,什麼事沒見過,全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

    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古書裡找到答案。

    寶藏就是特點,智慧結晶就是特點。

  • 6 # xymzdsx

    因為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推崇孔孟之道為國學,所以中國歷史文化以孔孟之道為主。但缺乏自然科學,所以越來越落後崇尚科學技術的西方國家。

  • 7 # 醒目紅白

    三點。1.開放包容,中華文化善於吸收外來文化。2.多元一體和諧和合,例如中國有儒家,佛教,道教可以共存相互包容。3.融合創新,中華民族能歷經千年滄桑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就是文化的傳承和不斷的創新。

  • 8 # 曹州一書生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特點是易經中乾卦和坤卦,也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這種浩然正氣,使得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代代相承,生生不息。放眼世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沒有一個文明像我們中華文明這樣具有包容力、學習力和生命力!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勤儉節約,自力更生,歷史上有幾次差點被滅種亡國,但是我們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我們不是幸運兒,我們中華民族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弄潮兒。

  • 9 # 向太陽198711

    中華文化的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上溯殷周時期,下至明清時期,及至現代,中華文化從未間斷。吉林省萬通技工學校老師為你解答

  • 10 # 坐在七樓釣小魚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特點,可以用一個“義”字來概括。

    從古到今,所有的歷史故事統統稱為“演義”。演義,就是演說正義的故事。所有的史書,都是崇尚節義,貶斥奸邪。為君要講仁義,否則就是昏君暴君;為臣要講忠義,否則就是奸臣賊黨;為民要講孝義,否則就是叛逆蠹賊。一個人從生到死,如果沒有道義,不講操守,再有錢有勢也被人看不起。譬如曹操,雖然胸有韜略,功勳卓著,但因為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之人,不可使天下人負我。”被罵了一千多年。如果義薄雲天,堅守正道,哪怕是走卒販夫,也被頌揚。刺殺秦王的荊軻就是這樣的人,功雖不成,但名留青史。

    現在,中中國人的好義之風還需要繼續弘揚。

  • 11 # 掠過叢林的風

    多元性、相容性。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實質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匯合結晶,其大體分兩個階段。

    這兩個階段是以秦始皇統一六國為分水嶺。

    秦以前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高速成長期,其典型的是諸子百家,百家爭鳴。

    那是一個文化燦爛,熠熠熠生輝的年代,是中華文明的一個井噴期。

    再然後,是秦以後的大一統文化。

    可以說,二千年來,中國的封建大一統文化是經營得爛熟,三綱五常、三從四德讓人徹底的變成了木偶。

    然而,皇帝的江山是穩若磐石了,中華民族卻從此失去了創造性,失去了活力。

    二千年來,中華大地成了皇家的後花園,所有的聰明基因皆被掐滅。

    莽莽的青藏高原,一望無際的西北利亞森林,把中華文明緊鎖在世界的東方。

    直到十九世紀,那滾滾咆哮的西方文明巨流才最終在地球的東方與華夏文明合流,至此,地球上的各民族文化才最終初步融合。

    愚以為,文明並沒有高低之分,只不過是在各支文明成長的過程中誰吸收到的先進文化因子多寡次定了文明的體量。

  • 12 # 扒叔侃大海

    中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人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週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中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中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鬥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鬥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

    這場鬥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 13 # 陽明悟行學宮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一是歷史源遠流長;二是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見證;而文字的發明標誌著中華文化率先人類進入文明時代而博大精深。

    開啟人類文明史,是伏羲創立八卦和四象,使中國率先進入文明社會,西方文明的源頭是蘇美爾文明,而蘇美爾等古代文明直接或間接受華夏文明影響而產生,所以說世界文明起源於中國!這也就是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和文化博大精深之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所在。

    那麼,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同樣,就如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共同體一樣,多民族性的中華文化與世界性的關係也不是對立而是統一的,中華民族文化即是世界文化。因為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構成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與源,如果沒有民族文化的根與源,也就沒有世界文化的集大成果。這也是中國文化充滿包容性的鮮明體現。

  • 14 # 我是周星星90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特徵是其支配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佔據著。上至華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會,上下五千年,儒家倫理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除此以外,我們還能從以下幾方面特徵加以認識: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創造的,這一特定區域特定人類圈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歷時五千年形成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從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到心理傾向,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第三,作為文化傳統,世世代代傳播延續下去,還將繼續傳承下去,無論是自然傳承,還是選擇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傳承,即把優秀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傳承性。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的時代,受著時代的侷限,總是一分為二的,其中精華與糟粕並存,養料與毒素同在。對教育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效應,具有影響的雙重性。

  • 15 # 尋七

    都讓開,我來!

    教科書級別式回答,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是不是高度精簡凝練?

    啊,客官不滿意?那我詳細說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開放和包容性。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程序中,中原民族文化始終為主體,一直對來自周邊少數民族的文化相容幷包。比如我們熟知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多種文化爭奇鬥豔,多種學說相互交融。最後逐漸走向思想統一的過程。

    漢朝時期也是,中國接受外來的佛教思想。只不過佛教思想傳入中國後,逐漸本土化,又與道儒兩家進行融合,具有中國自身特色。

    第二,是兼具巨集觀和微觀的多維度性。中華文化自古就有巨集觀思想,易經講八卦陰陽,天人整體;佛家講一真法界,大千世界三千小世界,無一不是巨集觀和微觀一體的思想。格局寬廣。

    第三是歷史悠久。歷史悠久其實就是傳承很好。上只古代原始社會,下到當今現代生活,我們的文明一直延續著,沒有出現很大的斷層。民族文化有一種整體性和連貫性,這對整個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 16 # 歐洲任導

    中華文化的特點不同於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是國家文化。而中華文化則是文化國家。中華,華夏,又大又漂亮。融一切,化自家。

  • 17 # 木頭人學書法

    隱忍

    老百姓一直在隱忍中看著政權更迭。

    一直在隱忍中修生養息。

    一直在階級中規範言行,口舌相傳。

    幾千年中,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就是這樣過來的。文化只是上層社會的需求。

    如今咱們的國家可不同了,在歷史上最好的階段受教育,講文化,通過雙手改變命運,自由平等,安居樂業。思想從未如此的開放和活躍。

  • 18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也是個永遠需要遵循,並且貫徹的問題。還是說說老祖宗說過的經典語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都不怕……太多了。理論說得多,不如實際做出來。現在不缺理論家,而是卻實幹的人才。

  • 19 # 覃南朝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特點是體現中華民族的中庸之道思想,符合易學的陰陽平衡之理,所以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才源遠流長,得以繼承和不斷髮揚光大。

    中庸之道的文化思想在中國龍的傳人的頭腦裡一直都根深蹄固,造就了一個善良的、正義的、道德品質崇高的中華民族,使中國巨龍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 20 # 草原牡丹人馮國民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史,其特點一是,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二,看待民族關係,不能站在一個民族的立場上,而站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主場上,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絡,友好往來,共同建設祖國,共同反抗階級壓迫和外來侵略,構廠式中國民族關係的主要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轉行,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怎麼辦?